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1

他置身于商海浪潮之中,

统领嘉瑞国际跨越三十载风雨,

彰显成功男士之成熟魅力。

他沉稳、专注、执着,

带领企业拓土开疆,劈波斩浪,

不断创造奇迹。

他豪爽、奔放、热情,

献身压铸行业无怨无悔,

践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他,就是李远发先生,

在他的有效管理和带动下,

嘉瑞国际定将继续追求卓越,铸造价值,

压铸行业必将一路风帆高悬,激昂勇进。

开疆拓土 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之初,当加快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的主旋律时,李远发先生便清楚地意识到,在那时的中国内地背景下,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是加快工业发展,而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机械制造,机械制造的基础是模具。故而,他认定模具制造是一块尚待大力开垦的领地,商场如战场,兵贵神速,于是,李远发先生当机立断,于1980年在香港创立嘉瑞公司,生产专营锌合金压铸件。

三十载风雨兼程,李远发先生掌舵嘉瑞,不断引领其创造佳绩。现如今他麾下的嘉瑞集团,主要从事压铸件的生产制造,产品涵盖镁、铝、锌合金的笔记本电脑配置、数码产品配件、汽车零配件、消费类产品等,客户为世界500强企业及大企业、大采购集团。自成立以来,李远发先生便带领嘉瑞秉承质量至上的原则,全力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始终立足于中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服务全球客户。

三十而立,人生如此,企业亦如此,回望嘉瑞集团驶过的轨迹,它如同一艘战舰一般,在李远发先生的引航下,开疆拓土,劈波斩浪。时至今日,嘉瑞集团在压铸行业内仍保持着众多“第一”:第一家从事镁合金压铸港资企业,并先后参与了国家“十 五”和“十一 五”镁合金科技攻关项目;第一家推出铸锻双控一次成形技术及装备;第一批接受“TQM”全面品质管理模式培训;第一家实现从压铸到电镀零排放污水系统的绿色环保压铸企业,并荣获“香港环保成就奖”等。

此外,在嘉瑞集团的荣誉册中,记载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荣誉,仅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更不胜枚举。2000年,荣获一级企业“宜家家私IKEA”对全球供货商颁发的“最佳品质奖状”;2001年,荣获香港工业奖之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奖;2003年,荣获“舒适亚洲”颁发的“长期最有价值合作伙伴”奖;2004年,荣获香港工业奖之环保成就奖、科技成就奖;2005年,荣获香港模具制造卓越营运奖、创新知识企业奖……

以人为本 铸造价值

嘉瑞集团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是李远发先生的有效管理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很重要,而管理的关键与核心则是人的管理,人才、成本、技术、市场等各方面亦都要制约平衡。”李远发先生如是说。

嘉瑞集团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管理阶层领导,主要由战略管理、科技与创新、社会责任等构成;第二个层面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由战略规划、人才发展、员工关系等构成;第三个层面为执行层面,主要包括业务管理、顾客与市场和卓越信息管理三大模块;第四个层面为经营成果,主要由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和财务表现三部分构成。这四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嘉瑞集团有序和有效发展。

有效管理和培养人才,是李远发先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两个部分。“培训员工并做好思想工作,才能留住人才,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加强凝聚力,这也是一个关键而艰难的环节。”李远发先生说道,“我们会聘请教授,对员工进行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有好的团队,企业才会更好。而每一个企业稳步向前,必能推动行业的持续上升,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李远发先生的话掷地有声,处处体现一个成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压铸业,在国家的扶持以及李远发先生等一批行业精英的努力和引导下,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数十年,现在已经具备挤进压铸强国的条件。李远发先生表示,我们还要不断提升品牌意识,面向国际,打造金牌品质,铸造辉煌,以推动行业前进,促进祖国经济发展。

三十年的成长,嘉瑞集团沉淀了丰厚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管理当然亦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李远发先生还独创了“工作减压法”,义工队等等。“以工作为娱乐,将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就会收获喜悦;义工队则是1986年回深圳办厂时建立的,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也许,专注工作的快乐和回馈社会的责任,才是他不断创新的激情和动力。

李远发先生话虽不多,却句句落到实处,成功男人的成熟魅力在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中尽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在他的引领下,嘉瑞集团必将继续秉承“以客为尊、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持续改善”的经营理念,传承“追求卓越、铸造价值、团结互信、和谐发展、绿色制造、回馈社会”的价值观,为行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行业共荣 任重道远

服务社会,沟通各界,社团是平台。李远发先生将诸多精力投入到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身为该会主席,以社团为媒介,广泛联合业内同仁,努力争取行业权益,积极推动行业更上层楼、再创辉煌,他责无旁贷。

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的前身,乃1997年创立的香港机械金属业联合总会,经十多载耕耘,共团结机械及金属行业共九大商会。在此基础上,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将继续竭诚凝聚业界力量,提升技术及优化管理经验,协助业界克服重大困难,努力争取、引导海关配合金属材料入口加工生产,升级转型,配合国内新形势,营造更广阔的空间供属会的会员企业发挥所长,与业界同心迈步,奔向充实而灿烂的将来。

理想是美好的,然而道路是曲折的。李远发先生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又出现殴债问题,未来我们所要面临的环境,需颇费脑筋。大家对待此国际形势和大环境要团结一致,共谋未来。”他深感责任重大,但毫无畏惧和退缩。和业内同仁精诚合作,战胜困难,是他的使命。

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是他们共荣共存的平台,李远发先生将团结众人,在此建立行业与政府、国内、海外机构的桥梁,

促进彼此沟通和联系,反映提供有关行业意见;更与香港工业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配合政府订立正确工业政策;凝聚行业力量,争取政府关注和支持,协助行业发展市场、科研及技术;迈向高质量、高增值生产路向,旨在提升行业在香港工业和国际贸易上的地位。

近年来,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多次主办国际性会议,如“国际纳米暨先进复合材料工业应用会议”,邀请了世界顶尖级科学家来港演讲,与工业界分享研究成果,协助业界发展新技术的应用;意旨结合科研发展、技术应用和基础教育培训,加深本地业界及教育界对纳米之了解,进而提升产品性能、创新产品和推展本地纳米科技教育,以增强竞争力。此外,亦主办“模具的良好作业管理及信息科技方案”,提升模具同业对先进科技之应用知识及激光科技。

李远发先生身为该会2011-2013年度主席,他表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时光长河中逆水而上,行业需要不断汲取新鲜养分,而“创新”则是养分供给的不竭源泉。而之所以将“香港机械金属业联合总会”更名为“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则正是顺应国家及香港政府,当前大力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趋势,特别是国家“十二 五纲要”中,重点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的理念。

当下国际形势,不容乐观,更要居则思变,把握商机,强调创新的科学发展。面对新局势,李远发先生深思熟虑,业界的发展战略,他早已成竹在胸。“我们仍须积极面对,开拓内地市场;另外,把世界顶尖纳米技术专家带到业界,借以提升我们的行业及产品发展商机;此外,为了为同业开拓更多商机,我们另一目标是在展览事业发展。”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加强产品质量,促进产品转型,加快产品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为国家工业发展作出贡献。

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跨越前进,需要充足的后备军,不断巩固力量,为此,李远发先生呼吁青年一代加入铸造业。他说:“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未来的发展目标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致力推动创新科技和纳米技术的应用,提升产品竞争优势;其二,倡导制造业同行团结一致,行业共荣;其三,鼓励新一身制造业,承接行业同仁数十年打拼回来的基业。”他思路清晰,高瞻远瞩,为行业的未来和祖国工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劳心劳力,却从不言累叫苦,其献身精神可见一斑。

青年一身制造业,培养行业接班人和业界精英乃重中之重,势在必行。故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设立“新一代”及“创新科技”等一系列成就大奖,表扬新一代立足于前人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企业和行业至更高台阶,从而吸引更多年青一代加入业界。同时,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对属会的会员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培训及开发,引进高科技人才交流,培养综合素质合格的接班人和开拓者。李远发先生如是说:“与新一代之间要多一点沟通,培养、考察并留住他们,这是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构想,希望朝这个方向努力。”铸造行业不简单,藏龙卧虎,青年一代需以前辈为榜样,再接再厉,经受风雨洗礼,再创辉煌。

与此同时,该会会员亦不忘克尽社会责任,为有需要社群提供援助。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伤亡,数百万人无家可归,该会发挥了邻舍互助的精神,共筹得123万元款项捐赠四川同胞。“我们力图对社会有承担、有影响力和认受性,凝聚会员的资源和力量,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共建和谐社会的信念,继续为国家及香港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李远发先生心中,责任与担当,固然沉重,却不可推卸。

回顾过往数十年的奋进与拼搏,李远发先生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专注和执着,专注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行业;他的价值和魅力,在于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国家的诚挚情感。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相信,在李远发先生地引领下,嘉瑞集团这艘战舰定能乘风破浪,压铸行业必能振翅高飞!

李远发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嘉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香港工业专业评审局荣誉院士

香港创新科技及制造业联合总会主席

中国人民湖南省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委员

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永远荣誉会长

香港总裁协会名誉会长

中国铸造协会理事

全国铸造学会第五届压铸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力铸造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和社会定位

1.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一提法由来已久,但我国相当长时间内没有一个准确的认定方法。最早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的认定可以追溯到1999年科技部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直至2017年,国家层面才给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判指标。2017年科技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该文件直接给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定义和认定的评判指标。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有了统一的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判指标有3个,具体是科技人员、研发投入、科技成果,总分为100分,参评企业参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分不低于60分,且科技人员这项指标得分不为0,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1.2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定位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数字上呈现出“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税收的50%左右、GDP的60%左右、技术创新的70%左右、就业岗位的80%左右、市场主体的90%以上。所以不管是就业还是创新,或者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十分重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等特点,是国家经济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能够为中小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探路,并通过“鲶鱼效应”刺激各类企业创新发展。

2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市场,从理论上讲,信贷市场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基于风险考虑的原因,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在惜贷现象;从现实来讲,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也存在净资产较小、抵押物不够、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2.1理论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的主要渠道是信贷市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资金供给方会选择“信贷配给”去分配资金。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Stislitz)和韦斯(Weiss)(1981)在经济学期刊《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文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系统阐述了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存在导致的“信贷配给”现象。文章中论述了在信贷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效应,导致资金供给者就会选择“信贷配给”对借款人进行筛选。“逆向选择”指的是在信贷市场上,资金供给者(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高利率时,风险偏好较低的借款人会选择离开市场,风险偏好高的借款人会继续留在市场;“道德风险”指的是利率提高时,借款人可能会改变投资去向,以应对高额的资金成本。正是这两种效应的存在,在信贷市场上,资金供给者会采取“信贷配给”手段来调节资金需求。“信贷配给”,指的是资金供给者不能通过利率的市场化手段来调节资金供需平衡,只能采取一些非利率的非市场化手段来抑制资金需求,迫使一些资金需求者退出信贷市场,从而消除资金的超额需求,实现信贷市场的供需均衡。很显然,“信贷配给”会加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将原本可以通过提高利率得以解决的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排除在市场之外。

2.2现实原因

2.2.1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净资产值较小,可用于银行信贷的抵押物少。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特征,其主要资产形态表现为无形资产,但这些在信贷市场上很难估值并用作抵押。目前银行等金融部门还是以传统的固定资产、有形资产、财务报表等作为信贷参考指标的情况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显然缺少可供抵押的资产,导致贷款申请很难通过银行审核。

2.2.2银行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传统的银行信贷,通常需要提供担保,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缺乏不动产等传统抵押资产为其贷款提供担保,再加上银行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相对落后,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找到第三方为其提供担保,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就比较困难。

2.2.3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我国政府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上也出台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普遍是纲领性和指导性的,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还需要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执行,否则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此外,政府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金融建设还不完善,在专项资金支持方面数额还不够。尽管目前各省市基本都成立数额不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贷款资金池,但相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庞大资金需求来说,额度还是不足,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3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社会定位十分突出,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帮助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科技部在2019年《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科发区〔2019〕268号),文件中指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同时还要求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上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文件颁布以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申请注册及自评,便于政府掌握企业信息,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精准支持。同时要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这项政策,对申报专项资金的企业给予重点培训,使企业了解国家政策,更方便企业申请国家、省、市一级专项基金,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3.2建设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政府应建立为本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将资金需求方和资金供给方融入平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该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收集本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便于金融机构查找企业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另外,该服务平台需要引入商业银行、风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相关金融产品,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3.3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3.3.1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在收集信息方面,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征信系统,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成长信息以及信贷还款的记录,建立覆盖本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征信数据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

3.3.2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具有准公共品的特点,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基本上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用担保服务体系。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为中小企业建立了由信用保证协会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两级构成的较为完备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保证协会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是对贷款担保提供保险服务,通过担保和保险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双保险,解决商业银行的后顾之忧,在双重保障机制下,商业银行的放款意愿就会加强。可见完备的信用担保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市场的交易效率,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3.4鼓励商业银行开设科技支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3.4.1鼓励商业银行开设科技支行科技银行在国外发展已经成熟,如美国的硅谷银行,其主要业务是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在我国尚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科技银行,但商业银行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科技支行。商业银行科技支行可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及发展阶段进行细致的划分,由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信贷部门团队对提出贷款申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的市场基本情况、行业未来、企业的潜力做全面科学的分析,从而对申请企业做出合理判断,甄别各项风险,并提出各种应对措施。很显然,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的成立,在贷款审批业务上引入了专业人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支持。

3.4.2鼓励商业银行创新科技金融服务(1)创新金融产品。若尚不具备开设科技支行的商业银行,也可以提供一些创新的金融服务。例如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池贷款”,由地方政府发起,通过财政出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风险补偿等,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2)做好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业务。科技型中小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尤其对于初创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缺少可供抵押的资产。而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重要无形资产之一的知识产权,显然不符合银行传统的抵押、质押和担保要求,这时需要银行创新开展贷款业务,允许这部分资产能够用于质押贷款,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业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4结语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上起着引领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化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1]陈游.关于破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基于科技银行经营模式的解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6(1).

[2]张普.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11).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3

【关键词】新三板公司 研究 对策

在我国的三板市场,又被称为代办股权转让系统,由于发展时间的不同而分成老三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两类。老三板市场主要成立于2001年7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STAQ、NET两个网络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主板退市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而被人们俗称的新三板市场成立于2006年1月,是指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这个市场主要是给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一个平台,让这些有创新和技术的新三板企业的得以迅速的成长和发展。

一、新三板企业的发展问题的分析

目前,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下达的《关于开展国家高新区代办系统挂牌后备企业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扩大国家高新区进入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的筹备工作做好铺垫,因此,已做好新三板挂牌准备的园区企业的数量将直接关系到能否进行第二批新三板企业的试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地方的高新园区在领导机制和相关制度的建立,还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以及后备企业的储备等都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对于有些高新园区进行新三板试点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以合肥高新园区为例来分析培育新三板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三板后备企业的储备有所欠缺

目前,合肥市高新园区已有三十二家企业与券商签订了新三板企业,但是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已挂牌的一百多家企业相比,合肥高新园区新三板后备企业数量仍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全国范围内有将近八十八家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其中有四十家的高新科技园区都在积极争取加入新三板企业的试点,各地的政府也出台了些政策来鼓励园区的企业积极加入新三板企业的试点,其中全国综合评价靠前的几家高新区如武汉高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等都在积极筹备自己的新三板试点。因此合肥高新区要想尽早加入新三板试点,必须增加新三板后备企业的相对数,尽早在全国新三板后备企业排名中脱颖而出才行。

(二)政府的政策缺乏系统性

由于政府也是出于对新三板企业的探索研究期,所以现行出台的政策和法规还相对零散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以合肥高新园区为例,只是在安徽省的范围出台了针对新三板公司的政策,而合肥市和园区则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层面的法规。在政府资金支持方面,目前只有合肥市和高新园区提出对新三板企业进行直接资金支持,而且合肥高新区在风险处置和挂牌企业资格认定等一些环节的机制和体系还有待完善。

(三)政府扶持的企业两极分化

目前政策偏向于扶持已成为新三板的企业,却忽视了即将加入的企业和未来有可能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进行政策支持,所以政府的扶持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政府应该注重新加入的企业与原来的企业资助关系的协调。

(四)新三板企业的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的主体形式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日渐多样化。新三板企业集团伴随着资金全球化和分工全球化,也逐渐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成员。新三板企业集团因为资金的充足,业务的繁多,下属企业的分散,使得企业管理更具有压力和挑战性。

二、培育新三板公司的创新型对策

(一)加大政府和园区的培训和宣传力度

针对目前一部分高新园区的后备新三板企业资源的不足的现象,那么我们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向各大企业普及加入新三板的优惠政策,让企业愿意加入新三板。首先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以及交流大会和推介会在网上设计新三板宣传栏,或者通过微信平台和腾讯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而且政府的官方网站和杂志、电台都应该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让他们尽早改制成为新三板企业。其次,政府应定期组织有挂牌转制意向的企业家与本地已挂牌的新三板企业进行座谈,有条件的情况下与北京中关村的企业进行对接,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加快企业成为新三板企业的进程。

(二)对企业进行转制前的指导

比起成功的上市公司,拟新三板的公司相对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较弱,所以需要进行挂牌前的辅导。地方的科技局应该协调有关资源,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会计审计和法律顾问等方面,确保公司顺利挂牌。

(三)政府各部门加强培育服务工作

首先,各地的高新园区应为后备的挂牌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尤其是对新三板后备企业在股改和挂牌的过程中需要办理的审批事项随报随审,其中涉及的土地和税费以及企业挂靠关系等问题,积极研究可行性方案。其次,政府应该对新三板企业进行专项资金的投入,特别向刚挂牌的企业倾斜,来补贴其改制前期的一些费用,而且建议政府在企业申报创新资金等项目时,充分协调好拟挂牌新三板企业与新三板企业的关系,从而充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

(四)国家和行业应加强统一市场监管

加强国家的行政监督和行业的自我监管的有利统一,首先政府只要把控全国的证券股份市场,主要承担起制定全国统一场外市场证券准入机制和登机制度等宏观任务,而行业自律组织是直接监测市场的交易和中介机构及其成员的交易活动。这种分级监管体系,可以节省监管的成本和效率,从而根据监管的变化积极调整市场规避风险的手段。

新三板企业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和技术的结合,更好地探索利用新的资本市场支持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战略型新兴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新三板企业创新自己的技术,提高自己的发展潜力,积极克服发展中的瓶颈,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积极培育新三板公司,从而行业也应该积极监督行业市场的发展。根据发展现状来看新三板企业的发展与高新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对处于发展早期的高科技企业以及新兴产业有孵化和培育的作用,现阶段发展新三板企业是实现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最终目标是让我国的新三板企业促进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4

从2008年至2014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广东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26家,总数达到8724家,预计产值超过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83%,拥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8家,创建国家与地方联合创新平台26家,国家级技术中心67家等。尽管如此,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规模、创新研发、资源整合和品牌效益等方面,仍与国内很多优质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基本概况

(一)企业所属行业及发展规模

截至2014年底,广东省拥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724家,投资总额超过9854.83亿元。从产业类型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类3634家、生物医药类972家、新能源技术类742家,新材料技术类678家,环保技术类524家,现代金融服务类638家、文化创意类565家和其他类型971家。企业人数在10000人以上的占到25.7%,1000人以下的企业占44.3%,发展规模存在极端化现象,发展力量不均衡。

(二)核心技术来源及研发比重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研发或联合研发,比例占到49.33%,采用模仿和技术引进的企业达到45.21%,而引进技术人才的企业仅占到5.46%。广东省各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达到6%的企业占比78.24%,仅有9.32%的企业研发费用达到营业收入的8%,且12.44%的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率小于5%。

(三)自主创新资金来源及融资情况

企业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资助,所占比重约为43%;其次是银行借贷,所占比重约为34%;而来自风险投资的比重仅为14%,最后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仅占到9%。调查显示,72.8%企业有融资行为,而27.2%的企业没有融资行为,主要融资途径多数为银行、担保公司或私人借贷,97.7%的企业认为融资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主要有审批程序复杂、抵押资质有限、无担保和企业自身产权、财务或管理问题等。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制约因素分析

(一)技术占位能力落后

目前,多数广东高新技术企业仍处于追踪、模仿阶段,缺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的总体技术水平有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仅占3.78%,独立专利技术产品仅26.78%。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例,多数研发重在集成创新,主要靠引进与仿制,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依赖度较高,尚不完全具备引领产业技术发展和技术升级的能力,加之生产和供给不足,使得企业整体技术占位能力不高。

(二)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但广东高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与风险资金的融合度较差。首先是企业风险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缺乏配套专业服务体系,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风险投资市场,很难保证技术研发资金需求;其次是风险资本比例偏低,广东落后于江苏风险资本比例的6.34%、浙江的6.17%,略高于山东的5.23%,难以达到风险投资资金运用要求,造成资金运营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制约。

(三)金融业欠发达

从粤、鲁、江、浙等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来看,活跃的金融业是推动高新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广东金融业格局相对传统,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一是金融资产活跃程度低,截止2014年底,银行存贷比为62.32%,微高于全国平均存贷比57.32%,低于江苏的67.53%和浙江省的68.74%;二是金融机构布局较为分散,未能形成现代化的金融商务区,导致信息沟通不畅,不利于发挥金融集群效应、引进金融机构和吸纳高级金融人才。

(四)缺乏配套支持体系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存在极端现象,多数大型高新企业集中在深圳,其余分散在各级城市,多属于中小型高新企业,缺乏成长支持的相互配合。一是缺乏对高新科技企业的配套服务体系,多数中小型高新企业实力薄弱,需要获得国家以及省的重点政策支持;二是粤港澳合作力度不够,难以提升广东高新企业的产业地位;三是人才引进缺失效率,很多高新企业技术创新依赖于国外技术的联合模仿,缺乏自主创新,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才的匮乏。

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开拓企业自我成长途径

1.提高研发比重、增强自主创新

高新科技企业的竞争优势应该来自对知识、科学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无形资产以及智力资产的开发与占有,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正是形成这种不断创新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提高研发比重,建立核心竞争优势,通过深入研发,积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新工艺,建立持续竞争力,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因此提高R&D经费比重到7%或以上,建立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科技创新,对高潜能的科技型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基金,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2.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通过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扩大风险基金规模,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不足问题,风险投资对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行资助,促进其迅速成长,由此改变少数企业独占鳌头的产业格局。同时也调整了企业发展的资本结构,这些风险投资者或机构一方面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监督监管作用,令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符合规范;另一方面,投资机构的参与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其他方面的资源支撑,有利于促进本土科技企业发展,缓解过度依赖外资带来的潜在威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

(二)发挥高新区优势带动企业成长

1.开展科技招商、增加园区企业数量

目前,广东省内已有9家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位居全国之首,以广州、深圳、佛山、中山和东莞地区的高新区发展速度最快,极大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体系,需要积极引进科技企业进驻,扩大园区企业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国内外研发机构为主的引资原则,重点关注带动力强、关联性高、产业链长的综合性项目。

2.发展产业联盟、降低交易成本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和精密制造等产业集群,为实现技术共享、研发设施共用、风险共担,减低成本,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提业研发、技术转移、高端培训与投融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科技交流,增加优秀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激发创新灵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产业联盟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建立稳定的生产、销售、物流体系,减低高新技术企业的交易成本。

(三)推进高新企业孵化政策实施

1.创新税收分配机制、扶植高新企业成长

创新税收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以税收返还补助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机制,鼓励企业持续加大投入,同时增强信息对称性,避免企业深陷政策盲区、游离于税收优惠之外,特别是多数科技型企业都会涉及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加速研发仪器设备折旧,引进先进技术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关税等,帮助企业熟知相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在政策途经上给予高新科技企业扶植与帮助。

2.激励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

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改变依赖国外技术的被动局面。政府应积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体系,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维护企业和个人合法利益,建立技术、专利和标准三结合的保护机制。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研发技术、申请专利、制定标准,使专利成基本专利,进而推动标准的广泛实施,向采用自己标准的企业收取专利许可费,成为技术和专利的专业生产基地。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5

第一剑

引领企业“自主创新”

松山湖从开发建设之初,就通过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园区科学发展之路。近几年,在管委会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管委会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创新带头作用,组建东莞市行业性创新平台。目前,松山湖约有90%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仅2008年就指导协助生益、易事特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分别造就了国内覆铜板行业和UPs电源行业的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也结束了以往东莞企业没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历史。2009年5月初,松山湖园内两家企业――易事特、生益两大公司还因此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第二剑

“三轮”驱动打造“两区”特色

经过七年多的探索发展之路,松山湖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轮”驱动格局,成为东莞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产业升级引领区“两区特色”。

松山湖的工委书记陈建枝则大力推介松山湖国内一流、媲美国际先进园区的投资环境。据他介绍,松山湖园区作为带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将以申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为契机,通过聚集高素质科技人才、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完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松山湖打造成高科技、高品位,能为珠三角乃至全中国产业转型服务的、具有优美生态环境和浓有5科技氛围的产业科技园区。

第三剑

辐射区域经济带动珠三角八千多家企业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引资引智并重,创新招商模式,确保园区经济既好又快增长。3年税收年均增长155.7%,一季度税收总额再增61%。松山湖引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研发平台正在逐步发挥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目前,产业联盟通过与各企业、协会合作,科技服务已涵盖了8000多家珠三角企业。园区引进的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成立3年多来,服务企业3300多家,拉动社会研发投入上亿元,带动产值数十亿元。此外,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成立两年以来,已与东莞市及其它省市地区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联系,为110多家企业成功进行了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完成了项目21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7亿元。

第四剑

松山湖先行先试探索发展新路

自成立之初,松山湖园区就肩负着探素东莞科学发展之路的历史使命,在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上先行先试。园区工委书记陈建枝表示,松山湖定位于“东莞乃至珠三角科学发展示范区、产业升级引领区”,目标是建设成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对外经济合作的新载体、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以及产业支援服务业基地。按照这一目标定位,松山湖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标准选商引资、高水平自主创新的“三高”原则

第五剑

构建区域性“智慧枢纽”

松山湖园区不断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改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近年来园区加快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大力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并规划建设台湾高科技园、新能源与LED产业园、松山湖网谷等一批专业园,形成专业门类齐全、层次丰富的科技载体体系。有选择性引进带研发中心的行业龙头企业、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检测平台等,加快聚集创新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创新带头作用,组建东莞市行业性创新平台,目前,万科住宅产业化基地、易事特电源、生益科技、力优环境系统、领亚公司、洛贝电子等6家园区企业申请组建东莞市行业性创新平台,分别获得管委会500万元配套资金资助。

第六剑

科技引导鼓励发展

为加快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配套东莞市委市政府的“创新创业”工程,加大力度鼓励引导园区科技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松山湖管委会出台《东莞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今后每年从园区财政收入按不少于5%比例提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

据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暂行办法》有两个初衷:其一是鼓励园区企业开展科研等一切创新活动;其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专项资金使用包括3大用途,即资助、补贴和奖励。

据悉,2008年底,面对国内经济受到金融风暴冲击的严峻形势,按照中央扩大内需的统一部署,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计划投资1400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创业等“四大工程”,加大扶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转危为机。其中创新创业工程主要是“六个十亿”工程。

第七剑:促进融资

“东莞制造”驶入快车道

创新科技企业的认定范文6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建设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市粗放型经济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是今后经济工作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一、现状和成效

"十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科技政策法规,广泛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全民科技意识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体制不断深化,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万余人,其中高级职称527人,中级职称5545人,全市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70人,培训各级各类专业人才30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科技人才队伍;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型和半紧密型产学研联合体40余家,建立(县)市级技术开发中心35个,发展水利工程、气象、电讯、环保、医疗医药等民办科研机构30家;被河南省科技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16个,至20__年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4.2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1;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开发新产品400多个,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41;"三高"农业向纵深发展,创建省级科技示范镇1个,郑州市科技示范乡(镇)3个,农业科技示范区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8个,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6个,推广农业新品种110多个、新技术80余项,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五年来,全市共承担实施郑州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__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5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奖25项;获专利104项;科技三项费用逐年增长,累计达1300余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0以上。我市连续二年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

二、工作经验

近年来,*市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三个机制",搭建了"一个平台",使经济与科技走上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道路。主要工作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建设项目科技含量指标考核机制,严把新上项目入口关。几年来,*市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龙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严格从新上项目源头抓起,严把新上项目的科技含量关。20__年市委市政府就制订下发了《*市建设项目考核科技含量认定办法》,对"项目来源、项目立项级别、工艺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环保评价、项目负责人学历、引进人才、市场前景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等要素制定了详细的指标考核标准,每年市委市政府都依据标准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考核,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如鲲鹏电子、新发棉纺、豫密药业、雪峰通讯、恒瑞食品等。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转化。为加快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我市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一是*市政府每年都组织成立调查组,深入企业帮助分析形势,征集需求项目,并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采购、精选适合*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并编印成册在全市项目推介大会进行项目,使项目采购推介更具针对性,更具实效性。二是每年都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邀请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来密进行项目洽谈,通过项目对接洽谈,使一些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几年来,共适合我市的科技成果项目1000余项,一批最新科技成果项目在我市得到了转化,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如相当一部分耐材企业采用了隧道窑、梭式窑、焦载热力煤气氧化炉技术,淘汰了传统的倒烟窑,使产品的质量的档次有了很大提高。造纸行业运用集中制浆、集中治污、热电联供等技术,使企业规模有了很大提升,市场竟争力明显增强。

(三)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及《*市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措施,对列入省级、郑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市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资金资助;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市政府分别奖励5万元、3万元和1万元;获郑州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市政府分别奖励3万元、1万元和20__元;对获发明专利,每个奖励20__元,对获实用新型专利,每个奖励500元,对获外观设计专利,每个奖励300元。同时,对支柱行业、重点行业应用ERP软件的企业,补助3万元,对实施电子商务取得明显实效的企业给予1万元的奖励。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基地,如政府与郑州大学签订协议,企业同该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政府补助20万元经费。通过政府激励机制,大大加快了我市创新体系建设步伐。

(四)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问题,仍是制约先进技术进入农村、企业的瓶颈。几年来,我们着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把建设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20__年市里投入30余万元,建立了*科技网,建设了耐材、建材、煤炭、造纸、服装等网页,建立完善了科技人才库和科技项目库,定期科技信息和项目。目前,入库项目3100项,入库人才4000人,各类信息15000余条,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总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以粗放型为主,突出问题表现为:

一是基层领导科技创新意识不强。虽然近几年来全市的科技意识有所增强,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仍存在着短期行为。

二是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__年全市企业研究与实验费用占GDP比重不足0.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企业科研人员少,企业对人才资源的管理和机制不活,引进留住人才难,企业负责人科技素质低,目光狭隘,创新意识不强,对技术创新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比如,在专利申请方面,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发达地区县级市年专利授权量一般在400件左右,而我市年专利授权量还不足50件。

四、几点建议

(一)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是科技兴市的关键。实施人才战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人才发展观、人才安全观;其次要处理好引才、育才、用才的关系,努力塑造新的人才文化,处理好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关系,着力改善人才环境;其三,要有计划地从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同时,与国内高等院校联合定向培养高层人才,积极有针对性从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中引进人才;其四,要鼓励人才创业,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各类人才,由市政府授予"*市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或"*市杰出人才奖"称号,并给予重奖。

(二)创新产学研模式。建立政府科技顾问团,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科技顾问,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定期举办产学研对接会,搭建高新技术交流应用平台,吸纳高新技术成果。科技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和耐材、造纸、服装等专业镇也应发挥产业优势,成立自己的科研机构,通过科技研发、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形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优势技术,形成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设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为国内最新科技成果在*转化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