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1
关键词 融合发展;版权运营;版权贸易;创意开发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3-0016-02
1 出版单位版权运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继2008年国务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2015年上半年又颁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从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到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再到发展文创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对于文创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更加清晰,“走出去”步伐更加稳健。2015年7月,“版权专业人员职业”作为职业正式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再次印证国家对于文创产业、版权经济的重视。出版单位发展文创产业,就是要不断拓展版权利用方式,积极探索全版权运营。
2 出版单位当前的版权经营形式
2.1 开展版权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版权贸易带动中国出版日益融入世界大潮。对于版权贸易,我国出版届的理解通常为:在中国内地和境外进行图书版权的交易,即图书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在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推动新闻出版产业“走出去”战略。出版单位“走出去”的途径,大多依靠版代公司开展版权贸易实现。通过版代公司这样的图书版权国际交易信息平台,将可能输出版权的图书相关资料对外发出,以便国外出版机构能及时、准确、详细地了解图书版权输出的信息,进而在国外建立自己的渠道。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建立业务往来的国外出版机构,还会寻求多种方式(如定期新书目录),与之维持合作关系。每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是出版单位实现图书版权“走出去”的重要窗口。“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版单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不得不承认,现在国内很多出版单位尤其是中小出版单位的思维依然局限于国内市场,缺乏版权运营意识,仅仅把版权输出作为一种锦上添花的事情对待,没有将“走出去”看作一种经营思路去开拓。
2.2 推进数字出版,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
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紧随而来的IT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阅读消费市场发生急剧变化,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出版载体日新月异,催生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
目前,许多大的图书出版单位在新兴出版方面都已开始寻求发展之路,基于版权资源快速推进数字出版转型升级,努力拓展数字全媒体传播新业态,以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要求。或建立数据库、建立运营平台、分渠道推广,加强纸书与数字出版联动;或推动纸电同步策划、实施,与渠道商、运营商第三方平台进行内容合作开展电子书经营;或尝试开展020,移动APP、自媒体等新的传播方式,紧盯媒体融合发展,等等。事实上,媒体形式无论怎么变,内容始终是终端读者的需求所在。内容版权越多,越具有竞争实力。目前,出版单位在与作者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时候,在版权方面都很注重拓展版权许可的范围,尤其是获取作品的数字版权以及其他相关衍生权利,从而为开发图书的数字产品构建著作权基础。然而,大多出版单位尤其中小出版单位严重缺乏版权的管理和运营意识,并未梳理存量版权资源,甚至并未厘清版权资源归属,更未建立符合自身定位及经营特色的版权资源管理体系。
3 出版单位未来的版权运营模式
版权运营,即对版权进行系统的设计、计划和控制,有效提供版权产品和服务,为著作权人带来利益为运营方带来效益。出版单位的版权运营离不开版权的不断获取、创意开发以及有效保护。
3.1 版权的不断获取
版权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作者基于特定条件的创作,需要作者脑力、体力的投入。版权来源于作者创作,不过在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下,作者已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编著者,而是具有基本文字编著能力且善于从二维甚至三维的角度融合富媒体思路去构建作品的创作者。对于版权的获取,出版单位首先要做的是深入挖掘作者资源、潜心培育作者团队。其次,出版单位可以版权。目前,不少中小出版单位,受资金、人力方面的制约,版权接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从事版权工作的专员也往往身兼数职,无力拓展,直接导致版权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国内成规模的版权机构也不多,且的作品类别及推销渠道有限。出版单位完全可以版权,不断充实版权资源库,以此更好地为版权运营打好基础。
3.2 版权的创意开发
版权的创意开发就是要做好从内容创作到版权、版权产品的开发,构建从版权资源的源头生成到版权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消费。国际上,迪士尼的创意开发非常成功,其产业涉及动漫游戏、广告会展、文艺演出、电影电视、服饰美容、教育等,通过版权运营已成功跻身世界传媒集团前列。再看国内,《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个成功运营版权的案例。从动画片到动漫、图书、文具乃至食品等等,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版权的创意开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版权产业价值链,使得版权价值在各个领域实现最大化。还有《哈利・波特》,实现文学作品影视化,让版权作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并体现,既有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行业相关衍生品的产生。由此可见,版权的创意开发在版权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版权的有效保护
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含人身权、财产权及邻接权。在大陆法系国家,强调版权的人身性质,即人身权;而在英美法系国家,更侧重版权的经济属性,即财产权。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建立较晚,首部《著作权》法律于1990年通过,1991年实施,2010年第二次修正。
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权的保护对象已经突破了传统版权法设定的保护对象。基于移动互联网出现的侵权案例近年时有发生,如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诉苹果案、今日头条系列案、搜狐视频诉暴风科技案、新浪网诉凤凰网案等等,亟待国家对于版权制度规则作出新调整,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版权秩序,建设文化生态文明。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2
同样,大家跟风就会有跟风的问题,威海天一网络就总结了几点公司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误区,写出来供大家共同讨论。
一、没有定位:其实说没有定位不太公平,公司领导开通微信的时候肯定是有定位的,但这种所谓的定位却是模糊不清的,比如某生产企业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企业新闻,公司文化,看似自嗨的热火朝天,公司老板有不有想过,这是给谁看的,看的人评什么会关注你的公司新闻?企业文化?
二、只要涨粉:微信公众号之初一批媒体属性的号是靠粉丝数量的,就像传统媒体或者互联网1.0时代的思维一样,靠量取胜,所谓有流量就有收入。威海天一网络发现公司老板只看到这片面的一面,认为公司的微信号怎么也得有个八百一千的粉丝,不然都不好意思和圈里好友说自己公司有个微信公众号。
于是,下面的运营者想破脑袋找各种有趣的文章,各种标题党,各种抄抄抄,只为了涨几个无关本行业的粉丝,看似好看的报表。于是也催生了淘宝新业务,卖粉丝,像当年微博卖粉一样,微信的粉丝也是僵尸粉,看着有头像,有简介的号其实都是死的。当然,领导满意了,下面的人也完成了任务,其实是掉入了怪圈。
三、搞活动:老板有一定认识,运营者有一定能力,除了涨粉还想到了粉丝的活跃性,不能搞一批死粉嘛,这样阅读量哪上得来?1万粉只有区区几百阅读量还是见不得人呐,于是,各种节日活动纷纷搞起,大节就不说了,小节也不能落下,国内的不够,国外的加上,恨不得天天搞活动,让粉丝嗨起来。
微信抓的紧,最开始的集赞这种简单高效的方式玩不转了,那就来投票,设置各种门槛就为了让你关注,疯狂的拉票者们哪管这些,为了荣誉,为了票数刷爆朋友圈,直到现在投票还是各商家乐此不疲的手段NO.1。
四、全民参与:知道不能发企业文化,公司新闻,知道不能只要粉丝数量不要质量,知道只有活跃不够,还要有收入。于是,全民某某某应声而出。房地产的全民经济人,微商的三级分销都是走的全民某某某的路线,看似共赢的方式,到最后还是企业自己在嗨!
数了这微信公众号运营的4个误区,不能只数落不提解决办法嘛,很多人喜欢看干货,所谓干货不是方法,不是思路,就是要活生生的操作步骤,越详细越好,一定要嚼的烂烂的喂给你吃。但是到头来,这样的干货和心灵鸡汤没有区别,看似很有道理,搬到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各种水土不服了。
所以,威海天一网络还是要说些思路性的内容,看懂的就吸收,看不懂也不吃亏!
一、取舍:如果你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思路来运营公众号,那就别弄,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后费力不讨好,反而让领导失去互联网尝试的信心。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3
1993年,本已是一家国有企业团委书记的支英珉毫不犹豫地参加了《信息时报》的记者招聘,这已是他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企的第二次“不安分”行动。此前,他曾参加山东电视台的招聘,但最终落选。支英珉说,他从小就喜欢做记者,因为做记者可使他对生命保持本色的梦想和追求。为了这种梦想和追逐,他可以积极面对一切困难、挫折、挑战、压力等,可以永远保持一种生命的激情。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报业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很多报社招聘的大门还没有打开,进报社的大门,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望”。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山东济南,《信息快报》无疑是报业市场化和报业改革的一面旗帜,每年以数倍增长的超常速度发展。这张本来挂靠济南科委的名不见经转的小报,抓住了当时企业改革大潮和第三产业兴起的机遇,以科技经济新闻及信息做主打,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涉足了信息技术研发培训、生物制药、机械设备加工制造、电脑办公设备经营等多个行业领域,为中国报业市场化运作创造了全新的模式,在短短几年里便实现日发行量20余万份,年经营收入过亿元。1993年,根据报社事业发展需要,《信息快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经营、创意策划人员,这对从中学时代就一直怀揣记者梦想的支英珉来说,显然是天赐良机。通过参加招聘考试,支英珉如愿圆了自己的“记者梦”,传媒生涯由此开始。
但支英珉的记者经历却并不如想像中那样顺风顺水,为了拿到好的稿子,偶尔还要经历险境。他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到河北去采访。《信息快报》是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初到该报,支英珉到全国各地采访是经常的事。1994年冬,接到紧急采访任务的支英珉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河北省无极县采访。从济南出发,次日清晨4点抵达石家庄火车站,为了能赶上最早的长途客车,支英珉马不停蹄地往汽车站赶,没想到在狭窄阴暗的路段遇到了两名歹徒的抢劫,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如此情况。两名歹徒手持刀子一左一右围绕过来,他有些发懵,但很快就镇静下来,趁两个歹徒大意抽身就跑,两个歹徒随后就追,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一刻,脑子里只有一个理念,就是拼命奔跑,从来就没有过的爆发速度,那应当是求生本能的激发。”当时他就有一个信念,哪怕是歹徒来个“飞刀”,插到他的后背上,他也要快速奔跑,跑到灯光明亮、有人群的地方。两歹徒追了几十米,看着无望,悻悻地退去。后来才了解到,那段时期,石家庄已经接连发生了几起抢劫杀人案。支英珉说,那一次他能逃出歹徒的袭击,实属幸运。那几年支英珉出差的机会多,有时要乘火车几十小时赶到目的地,有时接连出差二十多天,但他把每次外出采访都当作难得的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在《信息快报》的几年里,他遇到过车祸、被盗和其他各种复杂情况,这使他更有机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凭借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信念和对传媒业的挚爱,支英珉最终风雨无阻地一路走来。
1995年9月,支英珉成为《齐鲁晚报》的记者,在他看来,这是他传媒生涯的关键一步,因为他站到了一个全新的更有影响力的媒体平台上。
刚到《齐鲁晚报》,支英珉负责第3版的“都市生活”版面。那时报纸每天只有8个版。作为记者,他主要采访报道商业、家电、通讯及房地产,同时要接听热线每天穿行在都市的大街小巷。那时骑摩托车采访,一年能跑3万多公里。1995年冬天的一个凌晨,大约2点多钟,支英珉穿着军大衣,踏着三轮车,顶着寒风,行走在济南市的经七路上。刚到一路口,忽然从旁边的一个小胡同里斜杀出一辆机动三轮车,几乎是擦着三轮车的边侧飞速驶过,这让支英珉惊出一身冷汗,可能就差那么一点点,等于捡了“一条命”。原来,这一天是支英珉与他的搭档做体验新闻在“记者贩菜记”的途中。体验新闻策划,要求记者必须有真实感受。一大早,他们要赶到蔬菜批发市场,然后又到农贸市场集市上去卖,或走街串巷叫卖,体会都市生活中一个菜贩子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报道刊发后,引起读者强烈反响,有很多读者打电话与他沟通并提出许多后续报道的意见,这很让作为记者的支英珉兴奋。当时的体验新闻和记者调查是《齐鲁晚报》的名牌栏目,支英珉和他的同事是其中的主力策划和执行记者。1996年冬天,济南西郊的一栋居民楼在施工时将建筑垃圾堵塞了烟囱通道,致使整栋楼居民无法生炉取暖。为帮助50多户居民的冬季取暖问题,支英珉往返奔波于居民、开发商、建筑商、管理部门之间。大约行程100多公里,为该楼居民解决了烟囱道的建筑垃圾清除问题。冬日的寒风里,一位老人拉着支英珉的手说:“《齐鲁晚报》的记者,就是咱老百姓的记者。”说这话时,那位老人眼里含着泪,支英珉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的确,当一名记者的稿件和奔波能给社会和周围的人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时,这个记者的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支英珉经常这样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不怕吃苦,没有太多奢求,如果能够有机会为别人和社会带来一种有益的帮助,就很开心,做一名记者会让我经常有这样的开心感觉。”朴实的话语里透露着支英珉对新闻事业的一种执著追求,也隐含着他的职业梦想。支英珉的梦想在哪里呢?他直言不讳,那时的他就想做一名“名记者”,替百姓说话,为百姓呐喊,现在的梦想就是最大化地创造传媒价值,成为对中国传媒业发展有贡献的人。作为主要面向都市平民的报纸,《齐鲁晚报》给了他追逐梦想的机会。在《齐鲁晚报》的几年记者生涯中,支英珉先后参与了多次大型策划报道和深度采访,并有多件作品获奖。这段记者生涯给他的人生注入了激情,让他真正体会到了记者职业的酸甜苦辣。
小试牛刀,《齐鲁晚报》十年路
“晚报,晚报,《齐鲁晚报》”。1988年1月1日,《齐鲁晚报》在济南创刊,自此济南的大街小巷以及大学校园里便有了这样的报纸叫卖声。下午下了班,在回家路上花几分钱买份晚报慢慢成为越来越多济南人的选择。作为山东大众日报社办的一份面向城市市民的报纸,《齐鲁晚报》成为山东报业市场化的一张标牌,让大多老百姓自己心甘情愿地掏钱买报纸看,这在《齐鲁晚报》创刊前的济南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大多能从单位的办公桌上看到单位订阅的党报(日报),报纸被摆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报摊上叫卖,这对当时还没有报纸阅读习惯的济南人还是件很新鲜的事,于是很多人掏钱买来试读,没想到一读,便与《齐鲁晚报》结下了二十余年的“缘”。经过21年的发展,《齐鲁晚报》已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品牌报媒,也成为山东报业市场影响力最强、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多的报纸媒体。从1995年9月到 2005年9月,支英珉在该报整整工作了十年。用支的话说,这十年实际上也是对自己影响最大、自己成长最快的十年。十年里支英珉从一名酷爱新闻的记者成长为具有新锐思想的传媒经理人。
支英珉原先对《信息快报》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后来《信息快报》管理层的矛盾中止了支英珉在该报的发展,由于报社相关产业四分五裂,本已股改后准备上市的企业不但没有踏上报业腾飞的路子,反而因内部矛盾使这张难得的报纸开始走向下坡路。这使已经在报业摸爬滚打了2年多的支英珉开始了对报业发展的新思考,也使支英珉开始不再将自己局限于一个记者的眼光来看问题。为什么《信息快报》的市场化运作战略很科学,却偏偏步入困境?《齐鲁晚报》的十年给了支英珉最好的答案。
1998年,《齐鲁晚报》为强化对读者的服务,同时为吸引各行业的读者和广告,先后推出了众多专刊,支英珉一周内负责4个专刊和1个焦点新闻版的编辑,由于版面没有分配专职记者,那时他只好把大量精力投入版面策划组织协调中。在编辑工作中,他感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靠策划、统筹和协作,充分调度报社内外的力量才能做出更出色的版面和新闻,于是他提出了敞开大门办专刊的思路,提出了“专家型编辑记者”、“整合资源”、“延伸服务”等理念。编辑岗位工作使支英珉对媒体,尤其是对报纸媒体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思考,其中“房产”、“不夜城”、“视点”版成为支英珉对报纸办报思路创新的突破口。“房产”版是支英珉1997年年底强力要求设立的专刊之一,当时报社内部还有很多反对意见,但支英珉创办“房产”版的理由很充分。一直奔波在建委系统一线采访的他充分认识到,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制度后给中国城市和市民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它不仅可带来百姓关注的目光,而且还可以带来住宅商品化后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必会给传媒房地产广告带来机遇。推出“房产”版既可以吸引读者眼球,又可为报纸培育新的广告增长点、调整广告结构,带来机会,这对报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想法,支英珉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办报模式,那就是编辑从办公室走出来,使报纸版面影响力从平面走向立体;从版面和通讯量的来稿中走出来,深入所在行业调研、走访、熟悉了解,充分策划;使报纸专刊版面的内容也能够立体丰富起来,既为读者提供可读的内容,又为读者提供可用的信息和服务;使报纸充分突出可读可用性,还使报纸影响力逐步渗透到行业中。1998年,支英珉在“房产”专刊版面的运作上开始了新的探索。3月份他策划成立了“《齐鲁晚报》‘房产’理事会”,将当时济南的近20家大型房地产公司纳入理事会成员单位,并推出了论坛。当时在刚刚启动的济南房地产市场引起关注,紧接着他又策划了“济南大型住宅市场调查”,引起市民对住宅市场的高度关注,一个调查收到了3万多封回信.成麻袋的读者反馈透视出百姓对城市住房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刚刚放下调查,支英珉又去北京参观房展。这次去北京,他是有目的的,从媒体上看到北京房展的消息后,支英珉在想,《齐鲁晚报》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为什么不举办房展呢?这样不但为购房者和开发商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还能够给媒体自身带来不错的展位收入和广告收入。北京房展让他大开眼界和思路,于是由《齐鲁晚报》主办的山东首届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于2003年lO月在山东工展馆开幕,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首届山东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取得了巨大成功,近lO万人次参观了展会,刚刚接触商品房的市民第一次看到楼盘可以展卖。展会大大提升了《齐鲁晚报》影响力。同时也使《齐鲁晚报》获得展位费、会刊及特刊广告费共50余万元。这对当时的报纸来说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从那时起,《齐鲁晚报》开始向会展业开拓,此后,房展、车展、教育展等都成为《齐鲁晚报》的品牌展会,现在《齐鲁晚报》每年系列展会的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左右。
1999年3月,《齐鲁晚报》启动了周末看楼车首发式,有600余名购房者和十几辆大巴分赴各楼盘现场,从此“《齐鲁晚报》周末看楼车”成为济南楼市的一道风景。经过多年的实战,支英珉提出了晚报都市报纸的“经济专刊运营模式”:通过改变传统报纸专刊的办刊思路,使专刊走向市场,走进行业,并成为行业厂商与消费者的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凸显报纸的可读可用性;对经济专刊编辑记者的要求是“专家型的复合人才”,即要能够深入到行业和市场中,熟知行业和市场的变化,同时具备能与企业对话的能力;经济专刊不仅能透视区域市场的热点、难点,而且还能为读者和企业提供更多延伸服务,从而使经济专刊成为相应行业交流平台和广告的平台,这些经济专刊不仅成为报纸树立行业权威影响力的载体,而且成为报纸渗透到各个行业的触角,为报纸广告创收和广告结构调整带来积极作用;经济专刊不仅承载着报纸影响力提升和为读者服务的功能,而且还成为报纸逐步渗透相关产业并发展相关产业的平台,通过整合市场需求,可使报纸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正是支英珉的这种专刊办刊思路的创新,才使他有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2000年底,支英珉任专门成立的经济专刊部主任,按照自己的构想,支英珉2001年推行了经济专刊的行业工作室运营体系,实施了“主题推广”、“立体营销”、“区域推广”、“活动营销”、“事件营销”、“品牌营销”、“资源整合”等多种手段,使得经济专刊在报纸上迅速活跃起来。2001年,经济专刊部创收3000多万元,2002年创收7000余万元,2003年创收突破1.2亿元,至2005年年创收达到1.8亿元。2004年一场山东住交会,为《齐鲁晚报》带来近800万元的广告费和展位费收入。
2002年至2004年,支英珉先后在山东大学MBA班和新闻研究生班学习并结业。在这期间,支英珉开始了对传媒产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通过大量的实践、考察、交流、调研,支英珉提出了他的“传媒运营”理论体系,并于2005年出版了他的《新传媒帝国》一书。此前他已出版《中国房地产企划案例经典》、《买房、造房、看房》等五部著作,先后撰写80余篇传媒研究业务论文,并在《齐鲁晚报》开设“支言片语”言论专栏。先后被评为“中国房地产主流媒体十大记者”、“中国主流媒体二十大职业经理人”,2003年底支英珉被任命为《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经理。
“传媒运营”理论体系是支英珉基于对未来传媒业发展思考提出的,其核心观点为:全方位提升传媒品牌影响力,利用市场手段,充分有效整合市场资源,借助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的战略手段,完成传媒的品牌运营、资本运营、产业运营,从而使传媒实现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他指 出,“传媒运营的战略目标就是打造集团化的传媒产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媒产业化发展。传媒运营是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由之路.2005年应是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开始”。
大显身手,“半岛”追逐“蓝色梦想”
2005年9月18日,支英珉离开他工作了十年的《齐鲁晚报》,来到了青岛,出任《半岛都市报》总经理。《半岛都市报》是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1999年在青岛创办的一份子报,虽然《半岛都市报》与《齐鲁晚报》同为大众报业集团的子报,但两张报纸此前的交流甚少。来到青岛后,支英珉感到惊讶,一方面《半岛都市报》的日均发行量在青岛已突破50万份,日均版数80版,广告占版率近60%.广告市场份额达75%以上,年广告收入2亿多元;另一方面来自《半岛都市报》的一系列数字让他震惊:2005年1-8月,《半岛都市报》亏损80万元,现金流不足36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其中银行贷款及原材料欠款高达4亿余元。这一表一里的差异主要来自连续多年的报业恶性竞争。青岛报业市场的恶性竞争使青岛报业市场的盈利空间极小,虽然《半岛都市报》处于领先地位,但这种不惜血本的恶性比拼,使《半岛都市报》处在“危机”边缘,外表的“繁华”、“强大”掩饰着内部的危机,而报纸行走在生存的“钢丝绳”上。
面对当时的状况,支英珉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与压力。《半岛都市报》书写了省级报业集团在地市级办报的成功案例,成为中国都市报快速成长的一匹“黑马”。目前,在山东半岛,《半岛都市报》通过自发、、邮发等多渠道发行实现了对烟台、威海、潍坊、东营、日照、临沂等城市群的覆盖,一个覆盖山东半岛7个城市的发行网络和渠道初具规模。正在形成“6+1”的城市传媒影响力,“1”指中心城市青岛,“6”指青岛的6个周边城市,“6+1”城市群所覆盖区域基本代表了山东半岛城市群最具经济活力和消费力的区域,为《半岛都市报》的成长发展预留了巨大空间。
但对于该报的发展过程,支英珉却有着更深的感触,他告诉记者,在9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半岛都市报》浓缩了中国报业市场化进程的各种矛盾、困境、挫折、困惑。与其他媒体相比,《半岛都市报》依赖良好的体制、运作机制及创新策略,使报纸能够稳步发展,但在发展的背后,《半岛都市报》也承受了很多的挑战。2005年9月,根据当时《半岛都市报》在青岛报业市场所处的情况,他配合当时报社的主要领导对《半岛都市报》整体的战略提出了调整,提出“提升品牌、提高品位、提高品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的读者本位”等办报思路,提出了“从领先到绝对领先”的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对报社的广告进行了调整,一方面规范广告管理,倡导公平、公正、开放的广告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广告营销和专业服务,提出“广告运营”的整体思路,改革了内部考核,强化了策划的考核,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其次,在发行方面。提出了稳步提升发行总量,适度调整读者结构,大力提高发行质量,逐步拓展外埠发行量的思路,从整体战略上提出了稳定发展的战略思路。经过近三年的调整,《半岛都市报》主营收入利润大幅增加,盈利水平及综合竞争实力大大提升,一系列的数字表明,《半岛都市报》已基本实现了2005年所制订的三年战略目标。三年过去,《半岛都市报》已成为高密度覆盖青岛、强力辐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品牌强势媒体。2008年,在经历了报业广告、发行各两次提价的考验后,《半岛都市报》年经营收入6.5亿元,其中广告收入4.2亿元,日均发行量102万份,成为山东半岛地区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的品牌纸媒。在青岛报业市场,《半岛都市报》的广告发行依旧保持75%左右的市场份额,2008年支英珉本人荣获“中国传媒十大经营人物”称号。
三年多来,支英珉已彻底融入了他的半岛传媒梦里,就像当年在《齐鲁晚报》那样醉心忘我地追求一样,在《半岛都市报》的三年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快节奏地高速运转。虽然有时感觉身心疲惫,但他没有放松对传媒梦想的追逐。在大众报业集团的未来发展战略中,《半岛都市报》已被列入“品牌媒体”、“支柱媒体”、“骨干媒体”,《半岛都市报》所在青岛区域报业市场已被列为战略高地,如何做大做强“半岛传媒”成为支英珉和他的同事们每天所思考并实践的重要课题。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媒体;发展创新;现状;道路
一、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发展从多方面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造成电视媒体的收视率下降,同时受众群体中年轻人所占比率越来越少。
(一)受众老龄化。互联网发展的便捷性降低了使用者在空间及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这极大的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媒体需求。根据调查发现,年轻人大多数开始由电视媒体转向手机电视或网络视频等新媒体,越来越多的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或娱乐休闲等。中年人每天使用电视媒体的时间也在逐渐减少,使用电视媒体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更多的是老年人。
(二)收视率下滑。收视率作为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电视媒体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的广告收入以维持后期的运营。而网络视频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视平台的发展和数字化电视的传播等都对电视媒体当前收视率造成严重影响。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可知,近十几年内,观众收看电视的人均时间在逐步下降,观众使用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降低,从这种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现阶段电视媒体的发展已经不符合当代人的信息需求,同时,新媒体凭借强大的资源共享和搜索优势,正在逐渐占据原有电视媒体的受众空间。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道路
电视媒体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稳定发展,就必须对自身进行创新改革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电视媒体发展的时代性。为了更好的对电视媒体进行创新改革,电视媒体应该从加强运营平台的联动、加强复合技术的发展、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加强构建战略管理团队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
(一)加强运营平台的联动。多维媒体平台的联樱即意味着未来的电视媒体并不独占信息媒体资源,而是链接了报纸、杂志等具有优势的传统媒介和具有传播渠道优势的新媒体,成为多平动的枢纽,在提供推广链接新媒体资源的同时,也从新媒体的推广中吸收和转化受众,扩大影响力。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网络资源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提高央视新闻的时效性及精确性,央视将手机客户端、网络电视媒体端、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进行相互联动,不仅提高了受众的使用率,而且也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进而促进自身的良好发展。这种联动模式使电视媒体聚集了大量的网络客户,在互联网平台中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二)加强复合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体的发展就如同网络电视的出现一样,在内容上融合了新媒体的技术和电视媒体的编排,产生新的内容组织方式;在技术方面,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引进网络新闻媒体,打破传统的电视技术限制,对电视技术进行更好的拓展使用,不仅对电视媒体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而且也可以提高与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例如,乐视TV将在近年考虑组织新型电视媒体形式来构建自身的媒体内容建设模式;东方卫视和凤凰网的时事新闻栏目近期正在引入即时信息墙的内容形式,这是电视媒体节目引入即时信息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弹幕形式所产生的革新内容。这表明了电视媒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大力引进数字技术,并且趋向于电视媒体智能化的发展。
(三)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合作发展将是二者未来共同前进的重要途径。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电视媒体信息的实时传播和分享,扩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同时,电视媒体作为信息内容的主要生产者,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节目资源的优势,将更多的优质节目资源输送到新媒体发展中。电视媒体通过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不仅能够稳定自身作为信息来源的地位,而且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发展。
(四)加强构建战略管理团队。电视媒体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对电视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各地方电视台,都在积极对电视媒体管理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求促进管理团队对电视媒体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电视媒体的管理团队必须具有长久发展的战略眼光及意识。电视媒体管理团队主要由决策、执行、监督等多个机构构成,各个机构必修对自身的责任及义务进行明确,同时,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减少管理团队的层次级别,实现扁平化的管理。这样,管理团队既能够节省人员编制的数量和消耗的资源量,也能够实现对电视媒体的有效管理。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道路的研究分析,明确了电视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电视媒体作为媒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它的稳定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整个媒体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忠.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7,02:82-83+138.
[2]胡晓平.我国电视媒体创新创优发展路径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7,03:73-74.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5
业务创新是基础
一段时期内,我们将全业务运营狭义地定义成同时经营移动、固定以及数据网络,全方位开展网络接入服务。这种全业务运营的核心仍然是传统电信业务层面的整合。在不久前结束的ICT 2008高层论坛上,有专家表示,对于重组后的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应该涵盖电信、互联网、多媒体、娱乐、消费电子、金融、健康等多个业务领域,全面满足用户的生活、工作需求。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李为冲博士告诉记者:“目前运营商提供全业务运营最大的挑战,是从提供接入和管道的通信服务,转型为提供内容和应用的信息服务。运营商拥有相对固定和庞大的用户群,掌握着用户个人信息、业务行为特征的第一手资料,可以更方便地提供精准的广告推送、移动支付以及互动式多媒体等应用。”
同时,李为冲认为,运营商在提供全业务服务时,必须要进行业务的创新。“创新有三个层面,一个是业务模式的创新,一个是技术的创新,一个是业务本身的创新。而业务模式的创新,将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iPhone。相反在技术上的创新,被模仿的可能性则比较大。”
建立高效的IP承载网
实现真正的全业务运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也有很多挑战。而一张高效、灵活的IP承载网和光传送网,则是实现全业务运营的基础。
IP承载网的路由架构必须考虑网络流量的均衡性,可实现流量的灵活调整,同时采用扁平化的设计思路,通过路由策略保证整体流量均衡,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此外,还需要加强路由协议在网络故障情况下的控制能力,缩短收敛时间,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新媒体运营思路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出版;转型;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69-02
电脑、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在迅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积极催生蓬勃着一些产业和领域,但似乎也把那些守旧的、传统的产业逼近死角。试问今天纸墨书香的拥趸还有多少?纸媒出版路在何方?改革大环境下的报刊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晴天?
一、数字化背景下传统出版业面临的压力
在这场“数字”与“纸媒”的战争中,“数字”具备存储大、传输快、成本低、互动强、环保低碳等特点,显然占据了制高点,风生水起,异军突起。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产品形态不断丰富,传播方式日趋多样,产业链条日臻完善,产业规模日益壮大。据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表明,2009年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出799.4亿元,到2010年数字出版总产值就已超过1千亿元,2011年营业收入达到1377.88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31%,把传统的书报刊出版业甩在了身后。不进步或者进步太慢都是一种退步。拿期刊出版来说,201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虽然总印数增长2.2%,总印张增长6.4%,出版实现营业收入增长8.0%,利润总额22.9亿元,增长23.8%,但从双方数据上比较,期刊出版远远落后于数字出版。
数字化出版发展势头强劲,传统纸媒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缩小。如有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于2009年3月17日出版了最后一期报纸,同一天该报的网络版正式运营。2011年我国期刊、报纸品种分别降低0.4%、0.6%,实体书店迅速较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背负自身发展的巨大压力,传统出版单位不再等待观望、坐而论道,纷纷尝试在载体、内容、形式、编校过程与手段、出版传播方式途径等方面变革,转型涉足数字出版[1]。电子图书、电子杂志、数字报纸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据统计,2011年进行数字期刊出版获得了一定成绩,总产出有6亿元,利润总额0.48亿元。但是传统出版涉足转型数字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表现在:
(一)体制机制观念没有调整好
很多传统出版单位的所谓数字化转型,基本都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的数字化。比如我国现有5000多份科技期刊,基本都与大型数据库合作,把纸质刊物内容进行简单数字化获取一定收益,或者建立自己的网站信息,或者制作简单的电子杂志,这些形式基本上都难以达到盈利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传媒人对数字化理解不够,单位内部机制体制观念转变不够。
(二)从业人员综合能力没有达到多媒介融合的要求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出版与传统的编辑出版方式大不相同。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编辑业务知识,还要掌握各种新媒体出版知识,具备全方位的市场营销能力、社交公关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多媒体转化能力等等。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出版单位都面临着出版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没有找到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结合的最佳营销模式
我国传统纸媒产品的盈利模式属于典型的机械化车间生产模式,即产品销售得多,回报才大。而数字化出版则是多元呈现的,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产品形态中。虽然目前新媒体与传统出版媒体数字化转型在营销模式上都处于摸索阶段,但传统媒体的探索之路将更为艰辛。以期刊为例,进行互联网期刊运营的主要是清华同方、万方、龙源期刊、维普四家企业,当前的市场几乎被他们垄断着。传统期刊出版想要在不丢掉纸质出版的同时,又在互联网期刊、电子期刊市场上分一杯羹,要破解的问题多之又多,如自身研发能力、技术水平、资金支持、经营理念、运营模式、专业人才等等[2]。
二、传统出版媒体发展的路径
处在十字路口的传统出版业在新型出版产业链中如何定位,是我们亟待探究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左右为难,到底是选择左边的传统纸媒体出版还是右边的现代数字化出版。其实,“传统”与“数字”不是对立的,应该朝着互补共荣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向数字出版转型已是传统出版人的共识,涉足数字化是必然的[3]。但另一方面传统出版还是一个有能力不依赖于第三方可以自给自足的系统,不仅有出版资源、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的长久积累,策划、编辑、印刷、发行自成体系,还有几千年形成的阅读习惯以及一个多样化需求市场作为支撑。当前传统纸媒需要做的是只有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摸索不同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朝立体开发、深度加工、整合资源、多元经营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完整的产业链,这才是前进的方向。
(一)跨媒合作,立体开发
当前数字出版在逐渐打破传统的专业分工和行业分工,借助技术力量的多媒体融合、多业态竞争,形成了全媒体互动新兴业态。国际市场市场上,贝塔斯曼集团、新闻集团等传媒巨鳄均通过收购、合并等方式向跨媒体领域进军,将形成囊括所有业务整合在一起的跨媒体出版平台。我国的出版产业未来,也应该是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平媒及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媒体在内的全面经营。比如2012年7月全国16家报业集团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种跨媒合作既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传播成本和提高传播效率,又能促进双方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合作共赢。可以说,今天的传媒不可能只做纸质出版,更不可能只依靠纸质发行盈利,而是实施立体化、跨媒体、多元化经营。比如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打造手机等移动媒体平台;与数据库合作,对纸质内容深度开发;与第三方运营商合作,研发电子报纸、图书、期刊的盈利点。
传统出版要转型没错,但只往数字出版一个方向转型,显然思路太窄,而应该像章鱼八爪式的发展。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传统出版企业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促进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特征的新兴出版业态。对于纸媒体来说,既有传统的传播的形式又加入新媒体数字化形式,必然能获得更多的新的赢利点。比如传统的期刊出版,可以探索在原有的“内容+广告”模式下,运用“内容+数字化互联网”整合的模式,打造以内容为核心的多载体开发、多渠道多向度的经营,才是当下我们要规划事情。
(二)内容为王,深度加工
传统纸媒一路走来,经历了草莽式的农业时代,走过了机械化的工业时代,如今面临着新颖多变的数字时代,尽管载体及传播方式由单一变为多元,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就是内容为王。内容制造是传统媒体的强项,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消费者的阅读方式和购买方式的改变,而忽视产品的内容品质。数字化只是丰富了传播的形式,而要让智慧的声音传播得更远,内容还是关键。一方面要注重资源整合。谁对内容资源拥有更强的集约整合力,谁就取得了传统出版、数字出版的主导权和市场控制权。传统出版首先必须加强对内容资源的集约整合,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视听、出版载体、传播形态(图书、报纸、期刊)的整合,以内容为中心,以传统纸媒出版为主线,以多媒体数字化传播为手段,形成主次分明、相辅相成的多触角出版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强深度加工。数字出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播形式上,其出版核心仍是内容资源。因此,只有经过深度开发、加工、分类的资源,辅以多媒体传播形式,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
(三)与数字化融合的发展形式
有人认为数字化出版将很快取代传统纸媒出版,我不这样认为。事实上,2011年全国图书、期刊、报纸印数均创历史新高,48种书籍的单品种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14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26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正如上海九久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育海所言:“我还是很看好这个行业的。它每年保持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增长,至少现在来看,它的生存空间一年比一年大。”我们应该像黄育海一样,对传统出版媒体保留一份乐观、一份自信。
一是传统阅读仍旧占有市场。纸媒传统出版业有着3千多年的历史,绝不会因为高科技的发展而被迅速取代。尽管数字阅读激增,但我国人口众多,消费者的阅读喜好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各种媒介、各种出版形式都有发展的空间,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广大农村短时期内难以进入数字阅读时代。因此,纸质出版物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着强大的现实需求。
二是数字化产品还有待完善。首先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具备经济规模的商业模式。其次数字内容资源编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在数字网络环境下存在版权保护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产业模式不合理以、技术易用性较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精英人才匮乏、体制机制改革等等问题。
三、结 语
我们无需再去讨论传统出版是否会被数字媒体取代,因为电子阅读永远不可能带给人们随手翻阅的惬意,而纸质产品也无法满足人们快捷时尚的消费需求。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数字化出版将在竞争中形成群雄并存、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刘捷.网络时代传统出版业的生产困境与发展思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