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1
一、 2018年安全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安全控制目标:在2018年全年生产过程中,无一例职工因工重伤和死亡事故,无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无重大误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隐患排查做到边排查,边整改。
环境控制目标:合理布置厂区清扫任务,保持我厂外观良好,生活垃圾及时外运,工程剩余的材料分类摆放,回收利用,化验室废水定期收集处理。
职业卫生控制目标:食堂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均持有相关证件上岗,每月定期发放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二、2018年重点任务/计划完成情况
类别
完成情况
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
调整思路/应对措施
制度建设
在2018年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对缺少的制度进行了补充与完善
目前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较多,内容较全面,但是制度修订之后的宣贯工作有所欠缺,相关制度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定期组织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会议,征求员工关于制度的合理建议,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宣传教育
认真落实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包括现场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流程等,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形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
专项安全培训的数量稍少,同时培训效果有待提高
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培训方案,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技能,同时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隐患整改
完成了全厂所有关键设备的年度换油保养工作;完成进水电磁流量计的拆解检修工作,并已将零件返厂;完成室外配电柜的防水防漏电工作;完成室外设备的防腐除锈工作;增加进水提升泵的低液位保护装置;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对二沉池、高效澄清池、纤维转盘、出水槽等的清理工作;完成厂区室外管道、楼梯、井口盖板的防腐除锈工作。
对于需要返厂维修的设备及零部件等,维修周期过长,维修进度较慢,一些关键备用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维修
进一步加强巡视,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组织专人进行验收,确保整改效果;加强公司维修相关流程制度的学习,合理规划维修计划与时间,保证我厂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急管理
在原有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修订与完善了专项应急预案,并严格按照应急演练方案完成了消防应急预案演练、防触电应急预案演练,使员工在演练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应急技能
应急预案方案内容有待完善,考虑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不够全面,演练次数与内容较少。
应急预案演练应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演练,同时完善应急预案方案,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及应急措施合理的融入到演练过程中,在实际演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职业健康
厨房人员取得了健康证,特种作业人员取得了特种作业资格证书。运营人员佩戴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进行安全生产操作。
职业健康档案建立得不完善,职业病防范措施不全面细致,职业健康培训有待增加,运营人员职业健康意识淡薄。
逐步建立完善职业健康档案,加强职业病防范措施,加强运营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员工职业健康防护意识。
8S
完善鼓风机房、配电间等车间的8S布置工作。同时合理布置厂区清扫任务,保持厂区外观良好状态。
对8s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刻,认为8s可有可无,对8s的教育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定期开展8s的教育培训工作,让员工深刻意识到8s的必要性,做到全员参与。
危险源识别
完成初步危险源识别表,对厂内危险源进行了初步整合,确定了不同危险源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对危险源分析较片面,对存在的潜在危险与应对措施应进一步分析与完善
进一步加强危险源分析识别,在已有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危险源识别表,确保不放过一处可能的潜在危险。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2
一、医院医疗救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提高医院各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确保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医院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意外性、突发性、扩展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医疗救援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加强医院医疗救援的管理,采用先进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医疗救援的水平,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医院医疗救援应急处理工作制度,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使医院医疗救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在医疗救援工作中,各级卫生部门通力合作,应急工作人员及医疗救援设备和物资应迅速到位,充分发挥卫生专业人员的作用,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及时、有效地开展报告、处理、稳定等工作。
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处理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好医疗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规划应急投入、队伍建设、物资供应等基础工作,充分利用、发挥现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做到平战结合、常规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队伍的培训工作,做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演练、演习。
二、医院医疗救援组织体系
(三)各医院成立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医疗救援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并在所属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
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部署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医院各科室及相关部门在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工作。
专家组由各专业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组成,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并具体负责医疗救援的指导工作。
医疗救援小组由临床科室技术骨干组成,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
后勤保障小组由总务科、药剂科、器械科等组成,保证医疗救援所需的医疗物资、器械、药品的供应和储备。
三、医院医疗救援程序及操作流程
(四)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和响应
医院应严格遵照《*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有关医疗救援的分级和响应原则。
(五)急诊抢救
医院接收到医疗救援指令后,医院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启动医疗救援预案。医疗救援小组依据伤情、病情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分类,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组织和指导医疗救援小组开展医疗救援,协调落实医疗物资、器械、药品、用血的供应和储备。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医疗救治情况。医院应急队伍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做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切实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垃圾处理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六)伤病员转送
伤病员数量超出急诊科容纳量,伤病员生命体征平稳或急需专科手术,可陆续将伤病员转送至有关专科、ICU、手术室或其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同时需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病人,应就地先予以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诊记录,由医院医疗救援领导小组统一协调。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伤病员情况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医院医疗救援领导小组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或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七)医院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操作流程
1、急性传染病患者的救治
医院在接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关急性传染病的患者后,立即启动传染病的救治方案,做好传染病的救治和隔离工作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护与医疗垃圾的处理工作。
(1)医院设立独立的医疗单元接收传染病患者,同时,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相应的防护和隔离措施。
(2)医院组织专家小组,对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有效医疗防护措施和救治方案,组织和指导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医疗救治情况。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令,及时将传染病患者转运至定点医疗单位。
(4)医疗流程:
2、急性群体性中毒患者的救治
医院在接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急性群体性中毒患者后,立即启动急性群体性中毒患者的救治预案,成立中毒事件的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有关人员、物资的调配。做好群体性中毒患者的医疗救治。
(1)医院组织专家小组,对急性群体中毒的毒物性质及毒理学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有效医疗防护措施,组织和指导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医疗救治情况。对不明原因中毒事件要立即通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协调落实医疗物资、器械、解毒药品的供应和储备,在全院范围调配床位,保证中毒病人的安置与救治。
(3)当超出本院救治能力时,应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并根据需要请求外地有关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本地其他医疗机构的援助。
(4)医疗流程:
中毒患者
急诊科接诊大厅
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保卫科
检查分类,分轻、中、重三组
通知卫监、疾控、食监人员调查
实验室毒理检查
初步处理,登记详细资料,分流患者
危重患者送抢救室稳定生命体征
中度中毒患者留抢救室/观察室观察治疗
轻度中毒患者输液室/观察室观察治疗
转送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治疗
全院协调床位,分别护送到各科
应急治疗小组总查房,负责救治;不明原因中毒患者即时通报同级疾控中心
3、急性群体外伤患者的救治
医院在接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急性群体外伤的患者后,立即启动急性群体外伤的救治预案,成立群体外伤的应急指挥小组,统一指挥有关人员、物资的调配,做好群体外伤医疗救治。
(1)医院组织应急医疗小组,对急性群体外伤伤员进行评估分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组织和指导各专业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医疗救治情况。
(2)协调落实医疗物资、器械、药品和临床用血的供应和储备,及时调配手术间、麻醉师和专业外科医师对急需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处理。在全院范围调配床位,保证外伤病人的安置与救治。
(3)当超出本院应急处理能力时,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请求外地有关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本地其他医疗机构的援助。
外伤患者
(4)医疗流程:
中度外伤患者留抢救室/观察室观察治疗
急诊科接诊大厅
及时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保卫科
检查分类,分轻、中、重三组,详细登记资料
危重患者抢救室稳定生命体征
轻度外伤患者清创包扎、输液室/观察室观察治疗
转送手术室手术或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治疗
全院协调床位,分别护送到各科或手术室手术
应急治疗小组总查房负责救治
(八)信息报告
医院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救援指挥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承担医疗救援任务的医院要每日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伤情、医疗救治进展等情况,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九)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医院医疗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院医疗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医疗救援的保障
(十)信息系统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院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以及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有效的横向、纵向信息连接。
(十一)组建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小组
各级医院应组建综合性医疗救援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的专业应急医疗救援队伍,保证医疗救援队伍的稳定,严格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医疗救援队伍应包括:
——传染病应急医疗小组:由3~5名专科医师(包括1~2名副高以上医师)、10~12名专科护士、2~3名消毒、院感工作专业人员组成。
——中毒应急医疗小组:由3~5名急诊专科医师(包括1~2名副高以上医师)、10~12名急诊专科护士、1~2名实验室毒理检验专业人员组成。
——创伤应急医疗小组:由3~5名创伤外科医师(包括1~2名副高以上医师)、10~12名创伤专科护士、1~2名麻醉师组成。
——配备5~10名担架护工。救护车司机1~2名。
(十二)物资储备
根据医疗救援的实际需要提出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建议,由医院职能部门进行采购和储备。应急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主要物资器械储备:
——担架、平台车、救护车。
——各类消毒、杀菌剂。
——隔离衣、帽。鞋、裤、眼罩、口罩、手套。
——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各类穿刺包、气管插管。
——洗胃机、清创缝合器械。
——各类抗病毒药、止血剂、营养支持药、抗生素、各类血液制品、各类抢救药品、各类品。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3
一、迎检时间
迎检期间全天候
二、成立专班
根据创城要求,学校积极行动,成立创城专班,分工落实。
组长:
专班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
专班工作职责:认真分析、研判我校迎检工作形势;全面统筹、调度学校迎检工作;及时、妥善做好迎检应急处置;全面掌握我校迎检工作动态;全面调配学校迎检资源。
三、行动计划
3月底前行动:
行动一:按照创城要求做好宣传工作、环境卫生工作。
行动二:由德育处牵头负责落实创城知晓率、调查问卷。
行动三:学校工会负责检查教师办公室清洁卫生、垃圾分类、按时上下班等情况。
行动四:总务处检查修复学校设施设备和绿地破损。
行动五:教导处落实统计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课表安排情况和活动总结,阳光体育锻炼情况。
行动六:安全副校长全面落实号学校安全工作。
应急迎检行动: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我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20*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职责,充分发挥卫生部门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现就加强卫生救灾防病和医疗救援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完善预案,落实责任
各级卫生部门要从实践“*”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20*年河南省黄(沁)河防汛工作方案》明确的卫生部门“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病”职责,认真制定科学、完善的突发洪涝灾害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病工作应急预案,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并具体落实到基层,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具体责任。灾情发生时,确保应急工作预案迅速启动,各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卫生防病和医疗救援工作。
二、加强演练,提高能力
各地要严格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组建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各级卫生应急队伍要遵循“统一组织、明确职责、平战结合、依法管理、科学使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突发洪涝灾害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并适时开展培训,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灾情发生时,确保应急队伍能够迅速到达灾害现场,全面、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及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各地要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大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力度,促进居民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灾情一旦发生,确保广大群众能够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有效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工程建设;安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建设作业是一种高危险源的工程,它的危险源主要是:爆炸、坍塌、透水、高处坠落、火灾、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建设工程具有发生各类事故的概率和频率较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严重的特征。因此,施工安全是当前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工程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安全责任难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管理责任脱节,是安全工作落实不下去的主要原因。虽然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但主要领导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开会时说起来重要,工作时做起来次要”的现象较普遍,安全没有真正引起广大员工的高度重视。发生事故后,虽然对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对相关责任人、与事故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器材、经营等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也直接导致责任制落实不下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会议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项目不召开专门的安全会议,而是纳入整个项目的项目会,会议时间短,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安全教育培训滞后我国目前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教育培训滞后的问题。施工企业招聘的人员部分是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建设安全专业培训和教育。加之企业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得严重缺乏那些必要的建筑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操作技能低,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事故现场一些较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没有设置明显安全标志,一些洞口和坑槽内没有设置防护设施,即使配备了防护设施,其中很多存在缺陷。电气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规范是导致作业人员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
发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由于建筑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往往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问题
洞口与临边防护不严、预留洞口防护不严、电缆穿越缠绕脚手架、脚手板铺设不符合要求、安全网损坏、工人不戴安全帽、材料堆放不整齐、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脚手架的脚手板未满铺、电缆拖地、施工安全警示牌不足等,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基坑支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部位存在安全隐患。
二、工程建设存在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全面的安全制度
1、建立、完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建筑安全施工责任制的建立包含全面性和细致性两方。全面性指的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无论哪些环节、哪些工序都必须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最大范围的保障施工的安全;细致性则指的是施工管理人员的不论层次都应当负起相应的责任,上达项目经理、项目质量员,下至项目技术负责人、班组长都要制定针对他们个人的安全责任制度。只有将责任落实到细处、落实到个人才能够保证和落实建筑的安全施工。
2、建立安全培训制度
要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和水平,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杜绝工作凭直觉、靠经验,使作业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3、建立机械维修和保养制度
加强机械设备日常维修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记录,记载维修时间、设备型号、设备内容、技术措施、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并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
4、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每天使用前,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已塔吊为例,安全检测主要内容是:安全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及过载限制器)。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钢丝绳的断丝、径缩、坚固接头情况、锈蚀和磨损;钢丝绳的张紧情况;回转支承装置中的紧固螺栓等。
(二)将安全管理的意识融入到施工队伍,加强安全培训
施工队伍是安全管理的一大关键,因此我们在组建施工队伍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施工对于技术过硬,其中对于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更为严格,对犯有安全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项目轮空制。其次,对于较为特殊的岗位,要加强培训,并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的在隧道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到岗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三)加强应急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消防、防洪、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事故等基本应急预案,还有爆炸、食物中毒、营业线事故等重大应急预案。制定预案时,应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危险源的具体条件,针对各风险工点的危险源和危险目标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及时、有效地进行安全应急救援提供了保障。
(四)统筹安排、跟踪检查
对新开工程,严格把好安全报监手续关,严格工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的审查,对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加强对施工用电系统、起重吊装、深基坑施工、模板支撑等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对新开工程严禁使用建设部明令淘汰的塔机、简易临时吊架、自制简易吊篮、瓷插式熔断器等。并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建立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检查责令各施工企业针对其薄弱环节拿出具体可行的安全控制措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五)加强施工现场地安全管理
1、现场内的各种材料按材质分类堆码到指定地点,堆放高度不得高于1.5m并有防止倾倒保护措施和防火、防盗措施。便道、便桥、安全梯、孔口、平台应采取措施防滑,要及时清扫作业面,以防磕绊引起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2、安全标识设置。在施工现场危险场所、通道口和临边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牌,提示作业人员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做好防火防爆监理,重点做好作业区、生活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仓库、配电设施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实行重点防范、重点监控,排除火灾隐患。要合理有效地配置灭火消防器材。严禁在施工现场内吸烟。严禁在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对各种用途的临时用房、仓库、贮罐、堆料等要合理布局,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防火间距。安全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标识醒目。
4、检查“三宝”、“四口”的防护工作,督促施工人员做好临边、洞口等的防护工作。在施工作业面边沿无防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时,都应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搭设临边防护栏杆。同时对在建工程地面入口处、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密集的通道上方按规定设置防护隔离棚,防止因落物产生物体打击事故。对各类内、外脚手架、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施工平台和井架等施工设备与设施加强巡视旁站检查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规程的施工操作应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措施。
结束语
做好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场安全管理的开展中,由于其管理时间长、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学习,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我们自身的水平,真正为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垃圾分类工作应急预案范文6
一、工作原则
(一)压实责任,分级负责。区民政局负责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严格执行民政部《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第二版)》和属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成立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检查养老机构落实封闭管控情况,遇有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牢牢守住老年群体的安全底线。
(二)预防为主,有效处置。要按照省民政厅工作部署要求,以最严格最有力的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外防输入工作,全力保障老年群体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严格执行“十个一律”,落实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日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老年人及工作人员防范意识,做好人员、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加强应急处置的培训和演练。严格落实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确保信息收集、情况报告、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态,减少社会影响。
(三)宣传引导,社会参与。加强对在院老人、工作人员及家属宣传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措施的权威解读,公开透明养老机构疫情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普及宣传肺炎防治知识,提高老年群体和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一)组织领导
区民政局成立全区养老机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督促指挥全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
(二)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及时了解掌握上级指示精神,做好上通下达的沟通工作;综合协调养老机构日常防控工作;负责收集材料和信息汇总工作;监管各养老机构防控物资储备情况,做好医疗、防疫、生活物资保障,协调车辆调度等工作;及时统计养老机构所需防控物资并上报领导小组;承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组长由车玉昕担任,办公室、安全福利科为成员。
2、疫情防控组:指导养老机构做好疫情隔离管控工作;协调联络卫生健康部门、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医护人员,按照《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及被感染养老机构防控指南(第二版)》《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指南》等规定,帮助养老机构开展消毒、隔离、救治等工作;指导养老机构做好老年人心理慰藉和关爱帮扶工作;承接本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组长由栾广文担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区民政局养老院包保人员为成员。
3、宣传舆论组:负责疫情防控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养老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承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组长由栾广文担任,党办、综合科为成员。
4、应急处置组:养老机构发生疫情,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协调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和处置规程,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分类妥善开展防控、救治等处置工作;承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组长由车玉昕担任,安全福利科、综合科为成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区民政局养老院包保人员为成员。
三、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领导小组应做好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加强日常管理和监测,注意日常信息的收集与传报,对可能发生疫情的预警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和预防,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责任制和预防应急控制措施,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防预警行动
1、领导小组负责督促各养老机构健全院内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相关制度的制定或落实,建立健全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划片分区,责任到人;组织实时监测和防护,严格落实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应急响应和处置等工作,并协调物资、人员及疫情发生的应急处置。
2、各养老机构要成立本院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全面、细致、有序推进。
3、各养老机构须制定完善养老机构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摸清属地养老机构数量、机构性质、区域布局、床位总数、入住老年人数、空余床位数以及防控物资储备等底数,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四、信息报告
(一)应急值守电话
区民政局办公室:0439-3361860
区民政局安全福利科:0439-3361866
(二)报告程序
各福利服务中心出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民政局报告。
民办养老机构出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属地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抄报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三)报告内容
1、出现疫情养老机构名称、地址、入住人员数量等基本情况;
2、出现疫情的时间、人员健康状况等;
3、与确诊人员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和一般接触人员数量及健康状况;
4、已采取的工作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
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出现新的情况,应当及时补报,并在24小时内形成书面情况报告,按上述程序上报。
五、疫情处置
(一)应急预案启动
领导小组接到养老机构疫情报告后,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应急预案,应迅速向区政府和市民政局报告,指挥和组织协调各小组工作,确保顺利完成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
(二)指挥和处置
1、养老机构出现可疑症状处置
当养老机构中发现有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肺炎可疑症状时,疫情防控组应立即送指定机构就诊并在隔离点治疗观察。工作人员出现可疑症状的,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到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确诊不属于疑似病例的,应经14天隔离观察并核酸检测正常后才能重新进入养老机构。
2、养老机构老年人(工作人员)为无症状感染者或确诊病例处置
老年人为无症状感染者或确诊病例的,应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疫情防控组立即根据疫情监测要求报告相关部门,由专业机构开展全面消毒;协调卫生健康或疾控机构对全体老年人及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排查和14天隔离观察。对密切接触者按规定隔离观察。老年人治愈后需返院的,应经14天隔离观察并核酸检测正常后才能重新进入养老机构。
工作人员为无症状感染者或确诊病例的,应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疫情防控组立即根据疫情监测要求报告相关部门,协调卫生健康或疾控机构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等)开展排查,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协助开展全面消杀。治愈后需返岗的,应经14天隔离观察并核酸检测正常后才能重新进入养老机构。
3、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观察防护处置
发生疫情的养老机构除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外,其他所有人员均应在院内实施观察,观察期不得少于14天,观察期间不得外出。疫情防控组要指导养老机构做好院内观察人员的体温检测、健康状况监测及日常消毒等工作,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实施隔离观察。
4、疫情解除后处置
疫情防控处置完毕后,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论证后,由领导小组提出终止应急状态的建议,经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终止疫情防控工作,民政部门要指导养老机构做好后期处理工作。
(三)信息
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向社会客观、准确、全面、及时地信息。
六、应急保障
(一)信息保障
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领导小组应急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事故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及时准确。
(二)应急队伍保障
应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协调卫生健康部门,抽调本地区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组成应急支援队伍,当养老机构内发生疫情时,能迅速给予相关养老机构疫情处置、专业照护支持。
(三)养老机构隔离观察室(区)保障
养老机构应在下风向设置不少于1处隔离观察室(区),隔离观察室(区)应为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有条件的还应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隔离观察室(区)尽量使用独立空调,如需使用中央空调,应按规定采取防控措施。养老机构要做好隔离观察室(区)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隔离观察室(区)的生活垃圾应统一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应在隔离观察室(区)进行隔离观察。
(四)医疗卫生保障
依托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疫情感染患者转移和医疗救护处置工作,必要时,由领导小组向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协调调集其他区域医疗救治药物、设备、防疫物资和医护人员参与救护。
七、后期处理
1、疫情解除后,区民政局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积极恢复社会秩序,进入常规防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