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经济管理学 发展现状与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93-01
前言
伴随经济管理系的发展,我们在见证成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流中,教育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一切已有的成绩都只能说明过去。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激流勇进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因此,未来,既充满着希冀,又充满着挑战。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继往开来,稳步发展,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一、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经济管理系现有经济学和会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分属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学科。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开办这两个学科的比比皆是。要在众多的学校和学科中脱颖而出,需要自我定位准确,选好目标市场,发挥自身优势,办出自己特色。应用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各相关领域的理论、运行规律与管理的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改变了大学本科人才紧缺的局面。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高等学校如果不能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充分就业,就会影响学院声誉,堵塞自己的发展道路。
贸易经济和市场营销方向侧重于经济贸易、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面临新的经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贸易规则和惯例,并且能够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技术经济是以技术的生产、流通和应用为基本对象,将技术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新学科。当今世界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从而对融技术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技术经济方向侧重于经济与技术的结合,要加强学生的工科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能胜任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对项目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决策建议。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结构、组织和管理理论的学科。产业经济学对产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体制、运行机制、运行规律、组织管理、经济效益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了重要作用。选择产业经济学作为主攻方向, 还有利于经济学专业的深化和拓展。
经济管理是应用经济学专业的落脚点。经济管理涵盖广泛,既有经济分析与预测、社会经济调查、经济规划,又有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际业务操作,需要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选择经济管理作为主攻方向,有利于人才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扬长避短的定位和目标市场的选择,能够使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把专业办出特色,锻炼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梯队,同时为专业的进一步拓宽, 培育硕士点准备条件。会计学专业学科比较单一,定位简单,立足于培养“双师型”人才和中英文记账的“多面手”会计人才,并主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师资,建立起学术梯队,争创硕士点方面下工夫。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从经济管理系的起点状况和目前的师资队伍结构及水平着眼,本科教育定位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大类学科。按照国家教育部现行专业目录,经济学科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理学学科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我院经济管理系是在贸易经济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拓展是水到渠成的事。经济管理系现有会计学专业,向财务管理专业拓展也具备了一定条件。经济管理系目前还办有市场营销专科专业,且积累了4年的专科专业的办学条件,申办本科专业的条件业已成熟。具备了以上办学条件,向工商管理方向拓展也是有条件的。经过几年的运作,经济管理系已经拓宽了本科专业发展的空间。根据上述条件, 我们初步设想,经济管理系未来十年本科专业发展的思路为:稳步发展,控制规模,质量先行,兼顾效益。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教育,经过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各院校的努力取得巨大的成绩;包括指导委员会和各院校的工程管理教育者均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技术活动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但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现有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工程管理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与社会需求,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包括国外工程管理教育和工业发展的经验,现有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毕业生去企业需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改革工程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要求,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改革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工程管理教育方法的改革重点是增加学生对工程技术活动中所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的感性认识,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1、增加工程管理的现场教学。现在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均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对工程建设的实践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结果是学习了大量的现代管理方法,但不知何时可以用得上以及如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理想的办法是参与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探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2、案例分析。这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解和评价有关各方在工程建设中所面临问题的良好机会。
3、举办讲座。邀请工程管理专业专家参与高年级学生的研讨会,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全面培养工程管理能力。
四、结束语:
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经营者的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合理、科学,将主宰着企业的发展命运。会计活动,能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经济信息的核心内容就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形成,需要遵守一定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使得会计信息具有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因此,会计活动被誉为世界的“商业语言”,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分析、利用、交流,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必备知识与技能。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同样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具备一定会计知识、能利用会计信息改善业务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通用型人才,更受企业欢迎,更利于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同时,国家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创业的初期、正常运营期、壮大发展期等阶段都需要企业者对会计活动有较全面的掌控。
人们对会计知识、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技工院校基本都开设了会计课程,特别是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金融、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将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的会计教育,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具有区别于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如何上好该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此作初步探析。
一、影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教学质量受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在教学大环境下多元行为作用的结果(见右图)。教学环境包括专业环境、课程环境、技能环境、需求环境等。多元行为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
上述各个方面,构成了影响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框架。要从整体上考虑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和认识各因素在教学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图 多元行为作用结果图
1.教学目标模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技校非会计专业,是相对于会计专业而言的,包括会计专业之外的所有专业。技校开设会计课程的非会计专业门类众多,各有特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别。
(1)经济管理类专业。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一定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分析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管理性质的工作,这就要求其一方面应当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学生需要接触、利用大量的信息,当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会计信息。学生需要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以及不同会计信息背后的意义,并以此为经营管理决策服务。
(2)非经济管理类专业。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会计的基本知识。会计学,是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货币化核算,并提供重要经济信息的学科。在公司理财、家庭理财等经济活动甚至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会计知识,会计在电子信息时代更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鉴于不同的专业环境,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必须有别于会计专业。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不明确,由此而制订的教学计划就失去指导意义,也无法达到企业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用人要求。非会计专业技校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等相对较差,如果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质量必将大打折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对会计学产生畏难心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教学内容混乱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目前,技工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技能实训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日常业务到特殊业务,从核算到预测决策,从手工会计到会计信息化,具有完整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体系。
面对会计专业课程中庞大的内容体系,如何有效组织技校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目前在实践上,教学内容的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
(1)基础模式。以介绍会计学为目的,主要学习会计基本概念、会计凭证与账簿、账务处理程序、会计业务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该模式所授内容较为枯燥,只注重原理,与非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关联不大,忽略了会计信息的分析利用,未能起到有效辅助其将来工作的作用。并且由于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综合模式。该模式将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内容组合。由于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将知识讲透,往往是蜻蜓点水,造成学生一知半解,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课时不合理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非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环境下,留给会计课程的课时长短不一。课时过多,对教学内容讲解过细,过于全面,对于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大可不必;而课时过少,又会导致后面学习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的重要部分因没课时而被遏制,造成虎头蛇尾。整个课程的课时过多或过少,或对某个知识所占用的课时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4.教学方法不适当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有了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相反,如果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即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都不尽合理,那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不至太差。在技工学校,因学生综合素质与大学院校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讲授是否成功,关键是教学方法是否适当、创新。对非会计专业技校学生而言,即使明白会计知识的重要性,但要引起其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是影响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二、改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无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还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会计知识的结构性需求是相似的,基于通才教育的理念,都可将会计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只是重要性相对不同(所以下文不再区分两类专业,而统称为非会计专业)。某些技校没有将会计课程列入专业基础课,但鉴于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可考虑采用选修或第二课堂等方式开展教学。
技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不像会计专业学生从事具体会计实务,如记账、算账、报账,而是从事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方面工作,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会计人员,而是培养理解会计、会利用会计信息为经营决策服务的经济管理人才,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可以明确如下。
(1)使会计知识成为基本知识构件。通过学习,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等会计信息的内涵,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掌握基于会计信息的专业分析,能为上级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会计信息,或能直接运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2)会计教学成为思维能力培养的构成模块。在达到第一个目标的同时,应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课程,无须要求懂得编制多少会计分录,也无须记住多少会计核算方法,而是应当建立初步的会计思维方式,能够从会计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经济活动中的各项事务,辅助其建立全面的管理思维能力。
(3)能利用会计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工作服务。通过“专业+会计”的培养模式,培养会从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的各类专业人才。实践中,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也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或有意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甚至更高级别的会计资格考试,从而能熟练利用会计知识为自己的专业工作服务。
2.选好教学内容
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出发,构建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把握以下三点原则:首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安排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全面而有侧重,防止面面俱到;最后,教学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上述原则,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应当包括以下模块。
(1)会计基础知识模块。强化会计循环的一般知识、会计基本方法和程序,弱化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该模块是学习和理解后续课程内容的有力支撑。
(2)经济业务核算模块。强化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会计政策;弱化特殊情形下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该模块可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中主要数据的生成原理,为理解与运用报表信息打下基础。
(3)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强化会计信息形成的原理,以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强化会计报表分析与判断的内容。弱化会计报表的具体编制方法。该模块可使学生掌握会计报表信息的内涵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4)内部控制模块。强化重要资产的控制程序,了解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的要求与做法,从而降低经营管理风险。该模块可使学生适应将来从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上述四个模块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其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可以按照会计要素顺序进行讲解,而非传统会计专业的按资金循环和管理的要求进行讲解。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利用三张会计报表。通过对六大要素顺序排列讲解,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使学生对报表项目有了对应的概念,对各会计报表也随之释然。第三模块的部分内容可融入前两个模块的章节中,但关于报表和报表分析的内容应单独成章。第四模块是审计学中的内容,鉴于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会计学课程应当包括内部控制的内容,具体可以包括预算控制、资产管理控制、收支业务控制、采购业务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控制等,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将内部控制内容揉入相关章节中,形成非会计专业会计知识的有机整体。
3.合理安排课时
技工学校会计教师,应在非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统筹安排教学进度。会计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四学期,时间上不跨学期,安排60~70学时为宜,每周约4个学时。其中,会计基础知识部分约占20学时,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约占25学时,其余时间安排课程的余下部分,即经济业务核算模块、内部控制模块。
4.创新教学方法
(1)针对性教学。技校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原则。从就业方向上看,该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管理方面工作,需要会计信息的有力支撑,因而教师应着重讲授上述四个模块,除了一般的会计技能,如:会计数字书写、票据填例外,对其他的实际动手操作,如: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会计核算形式和具体账务处理等教学内容的讲授,可以相对淡化。抽象的内容可通过老师示范、实物展示、视频观看等方式解决,甚至可以安排学生自学,重点围绕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等内容进行教学。
(2)案例式教学。学生普遍认为,会计课太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必须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讲授会计学原理部分时,可以将枯燥的会计理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学生将来所在行业,从中选择一些知名上市公司,用该公司的基础资料设计案例,交由学生讨论,最后再总结出解决方案。在讲授会计业务核算时,可按纵横两个方向设计案例,纵向,可以根据六个会计要素的顺序,每个要素设计一个小案例;横向,针对供应、生产、销售环节的业务核算,每个环节设计一个小案例。在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利用模块讲完后,选择一个上市公司已的会计报表,印发给每一位学生,然后通过分组,要求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用学过的会计知识对该上市公司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资金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要求指出该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3)多媒体教学。将会计核算流程图、账户体系图、会计凭证、账表等实物内容展现出来。大量运用图片,展示企业的销环节,加深学生印象;播放做账视频、会计常识视频、税务讲座视频、金融知识视频等,拓宽学生视野,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从侧面去了解会计;通过简单演示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让学生直观了解会计核算流程,提高教学效果。
(4)实验式教学。根据技校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在讲授会计凭证内容时,可将收据、票据、发票、记账凭证等资料复印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写,让其掌握填写方法,养成规范意识;在讲授账簿时,让每位学生填写一张账页,特别是进销存账簿;在讲授资产要素或财产清查时,将点钞券发给学生,教会其几种简单的点钞方法和辨认真假钞的技巧;或让班级的生活委员扮演会计主管,组织学生将班级或学校的“资产”进行盘点;在课程后期,安排一周的ERP沙盘演练,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销各环节及财务核算要领等等。
(5)注重教材的选择。近年来,我国在会计领域不断推出改革措施,政策推陈出新,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考验。好的教材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讲究内容的精练、及时、新颖。宜选用《会计学原理》或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企业会计准则不断改革,应该选择按新准则编写的教材,按全新内容进行讲解。在教材跟不上改革步伐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完全吃透新准则内容,并运用于教学中,避免讲授的知识前后矛盾或与当前政策抵触。
三、结语
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102- 03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许多高校都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为信管专业),但由于每个学校的历史背景不一样,对专业的理解不一样,不同的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也不一样。
根据教育部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结合部分知名高校对本专业的建设情况,笔者认为,信管专业应以管理与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和政府部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
信管专业应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和提出基于信息技术解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组织和管理问题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信息机构和教育部门从事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集成、实施、管理、维护与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现代企业高级信息管理人才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
本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要有丰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要有宽广实用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要有系统深入的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的知识。
信管专业处于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它综合应用了这些学科的思想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信息系统学科与管理科学的分界在于信息枝术的重要地位。信息系统研究的是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以及信息技术为管理所提供的新方法、新手段。
信息系统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的分界在于以管理为服务目标以及系统思想的运用。信息系统以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为基础,最终服务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中关心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控制、评价,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的进步。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信管专业更强调信息的组织与管理,信息技术只是工具,而不是实质。信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从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在信管专业的教育中,应注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些特色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专业特点,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2 应用型教育
信管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型学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应根据社会对信管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加强信管专业应用型教育。
2.1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指学生能够在某一领域内将其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去,成为理论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高级技术工作者。它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技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
2.2 信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它包括了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体系、评估方式等构成要素。
2.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理论够用和适用、有一定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和抽象能力、具备很强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2.2 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在设计课程时,应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适当增加实验课时。
实践教学环节是能否实现信息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实验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验证,重要的是技术训练和能力培养。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安排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还可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项目研究,将生产、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项目开发、毕业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生产实际。
信管专业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加强管理的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各个组件的原理、结构及工作过程作过多过深的介绍,而是应该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计算机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以计算机如何为管理服务或管理中如何应用计算机为主要宗旨,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程序和案例贯穿其中。
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信管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信管专业的内在规律性,使其区别于其它专业。
2.2.3 教学评估方式
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在课程成绩中,加大实验考核的比重,加大项目开发、科技活动在课外学分中比重,注重导师对学生的考评。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在符合基本教学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
3 复合型教育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信息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部分,因此企业需要的是真正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什么是复合型人才,现在有不同的说法。笔者认为,复合型人才是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但又有关联的学科中一些主干内容的教育,并且还受到不同学科融合而成的一些新内容教育的一种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人才。其主要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
信管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懂信息技术的高层次、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达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的,明确本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必须组建模块化的、复合型的课程体系结构。
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可分为5大模块,即公共基础知识模块、经济与管理模块(含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模块、学科交叉综合模块和教学实践模块。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学科知识融合的特点,还要注意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
信管专业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已有的信息技术或管理专业来包含或替代,也不能是管理和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简单拼凑,它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信管专业的知识体系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不仅应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流程及其实质,知道管理流程及管理问题,而且还要使学生了解伴随管理流程中的数据流动过程,让学生知道如何把管理问题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息流程。学生不仅必须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而且还要会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模拟管理过程,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把相应的管理问题转化为信息系统的功能。
在课程内容上要切忌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切忌“两张皮”的课程教学,一定要做到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融合。
在讲授信息技术类课程时,不仅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原理、技术实现方法,还应该从管理者的角度特别介绍信息技术能运用在哪些管理工作中,并结合实际案例和课程设计进行教学;在讲授管理类课程时,不仅要介绍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介绍手工模式下管理工作流程的控制,还要特别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介绍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控制管理工作流程,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最后,通过一些学科交叉综合类的课程,如:ERP、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做到不同学科的高度融合。这些课程涵盖了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与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将信息技术和管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构成了信管专业教育和教学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信管专业的内在规律性和特征。
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4 创新型教育
4.1 创新型教育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
(2) 创新精神培养,是指创新的精神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3) 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
(4) 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4.2 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措施
结合信管专业特点,笔者认为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4.2.1 知识更新
该专业涉及到的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知识更新速度快,有些知识过几年就过时了,为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应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为了使更新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有效率,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共性知识进行重点说明,这部分内容是不会经常变化的,然后再根据当时一些最新的产品介绍一些实际操作,这样,既可保证总体知识框架基本稳定,又可跟踪最新技术和操作的变化,保证了知识的实时更新。这些方法都应教给学生,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4.2.2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标准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差异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成才之路,成为既有统一要求,又各具特色,使每个学生人人成才。
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4.2.3 课程体系的创新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的限制依旧较多,如必修课程占总规定课时的比例过大、课时过多。与国外高校相比,其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远低于国外同类大学,而且开设的选修课程种类较少,教学与实践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太紧密,注重创新能力的课程较少,这就导致了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缺乏学习的自由度,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拓展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其个性发展。而“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关的改进,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
4.2.4 教学方法的创新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另外,授课方式也要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4.2.5 能力创新
能力训练不够,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难以培养出具有社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能力创新教育。
(1) 大力推进学导式、实践式、研究式教学,以强化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手段,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内信息量,不断补充最新的信息系统开发知识。
(4) 针对专业技术特点要求,安排一定时间社会实践锻炼,以融会贯通理论知识,掌握信息管理过程及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以利于培养整合创新能力。
(5) 结合社会需求,开设没有标准答案的综合性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一种重过程、重手段、重运用能力、重管理思想体现、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轻结果的实验考核模式。
(6) 吸收高年级同学参加教师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立题进行大学生科研和毕业设计。
(7) 积极支持和资助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学生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等。
4.2.6 研究创新
科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原动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教学;搞好教学,关键在教师。必须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教师可以自己的科研方向带动学生参与科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到目前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内容中,效果比较好。
4.2.7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使学生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弱于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出现极强的求同现象。要想打破这种“趋同现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一是要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
二是要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考试方面,要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进行探讨,丰富考核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多元化评价更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统一评价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5 结 语
目前,具有以下四种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1) 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 有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3) 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
(4) 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
信管专业先天就具有知识复合的优势,只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并落实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教育的各项措施,使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基础素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受社会欢迎的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 黄年顺,刘建国. 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51-53.
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区别范文4
随着三本院校统计学教育经验的积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三本院校开展了统计学专业教育。由于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培养数量、培养质量、投入资金、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学校声誉等方面与211院校和二本院校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三本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还相对薄弱,亟需完善和创新。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三本院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并探究其产生的根源和原因,结合三本院校发展的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二、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基础较差,统计学专业得不到认可和尊重
民办和中外合作高校前期,教育部实施普通本科教育按照重点和普通本科两个录取批次,当时民办和中外合作高校录取放在普通本科批次。2003年开始,教育部实施普通本科教育按三个录取批次的方式,形成了一、二、三本高校的局面,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录取批次、成绩、学费三个方面,还有办学性质的不同,有公办、民办之分。其中,三本院校区别于一本和二本院校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学生入校成绩明显偏低。对于学校品牌、办学理念和教学实力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部分三本高校而言,学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会高于当地省市三本分数线,少数高校会高于分数线20~30分,但对于大多数三本高校而言,学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会一般低于当地省市三本分数线,不少高校低于三本分数线30~40分后仍不能完成招生录取计划。大部分三本高校由于学生入校成绩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相差甚远,学生的基础、学习习惯和理念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有明显差异,进入大学本科阶段后三本院校学生对相应课程和学科理论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往往与一本、二本院校学生相比有明显差距。此外,目前中国所有的民办与中外合作高校,无论实力强弱,均被牢牢贴上了“三本”的标签,而在公众心中,“三本”肯定不如“一本”、“二本”。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好的民办高校的声誉,也往往不及一个较差的公办高校。因此,除了个别的三本院校,大多数三本高校品牌美誉度较差。尽管统计学在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近年来统计学专业学生就业渠道得到不断拓宽,就业岗位层次得到不断提高,但长期以来媒体的不断渲染和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不少省市尤其是地方县区和农村地区的广大高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统计学专业有很大的偏见。这种偏见加上三本高校不良的品牌效应,使得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得不到考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尊重,高招录取工作面临着第一志愿无人报考或报考人数过低的问题,所以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招录的学生一般是通过调剂而来,学生入学之后对统计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相对匮乏和认知普遍出现偏差,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很多学生要求和申请调整到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传统专业,尽管这些专业近年来学生就业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所以,如何改变统计学专业得不到认可与尊重的局面是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教学科研的师资力量薄弱
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和西方国家不同,基本上是靠学费融资,很少来自社会上的公益性资金支持,所以对于广大三本院校来说,生源就是一切,没有生源就意味着学校倒闭,这也是民办学校的招生模式常常为人诟病的原因,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对全国不同地区三本高校与一本、二本高校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三本高校学生学费一般是本地区公立大学学生学费的2~2.5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排在世界末尾。2002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32%“,十五”时期该比例又有所下降,当时公立高校每个学生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000~6000元。所以,在发展初期,三本高校的学生学费相对于公立高校学生的教育经费而言具有规模上的优势。同时,1998年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后,当时多数公立高校并没有做好高考扩招的各项准备工作,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妥善解决高考扩招带来的问题,对三本高校的招生进行政策倾斜。因此,基于初期生存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学费规模上的优势,不少三本高校利用较高的薪酬福利待遇与机制上的灵活性吸引了不少优秀的毕业生和公立院校的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为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由于三本高校数量相对较少,不少公立院校的优秀教师在较高课酬的吸引下利用本校课余时间去三本高校讲学和授课,也有效弥补了三本高校师资力量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进入“十一五”时期后,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提高,2010年达到3.66%,2011年上升到3.93%,2012年首次突破4%。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当前公立高校的每个学生财政性教育经费由原先的6000元提高到当前的1.2万元。因此,公立高校学生学费加上财政性教育经费后总的教育投入高于三本高校学生的学费,三本高校单个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公立高校相比丧失了规模上的优势。2009年以来,中国参加高考总人数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少公立院校在学生财政性教育经费大幅增加的刺激下也扩大了招生的规模,不少三本高校的招生规模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意和无意的控制。随着物价水平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三本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失去了规模上的比较优势后,出于节约和控制教育成本的需要,对教师学历、职称、教学科研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了下降,最终造成师资力量方面的薄弱环节得不到真正的改善。此外,毕业于985高校、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方向适合社会需求的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广大博士研究生,随着就业环境和质量的改善,出于职业生涯发展和薪酬福利待遇的综合考虑,不愿意和不乐意来到三本高校就业,从而也造成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师资规模、档次和结构等很难得到提升。所以,未来若干年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将会持续下去,并且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与提升。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国家教育部对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有着具体的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一些公立高校在统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了成熟和成功的经验、做法和体系。当前,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的三本高校在借鉴这些高校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和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的三本高校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科学、因人设课、因事设课的现象,教育教学手段较为传统,并没有突出统计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少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的三本高校,在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如下特点:基础课程只满足国家强制要求、专业课程较为狭窄、选修课数量不足、综合考评相对缺乏,同时采取减少学期授课时间、压缩课程教学课时、短期聘用校外专业课任课教师等手段来规避和推托统计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责任与要求。通常情况下,每学期本科学生正常上课时间为18周,加上2周的考试时间,两者相加共计20周时间,但是不少三本高校一般采取上课加上考试时间共计18周,从而出现了“不少三本高校和公立高校一起开学,但寒暑假提前放假1~2周”的现象。此外,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公立高校一般采取每周4个学时的规定,选修课种类丰富、内容翔实深入,注重拓展统计学专业方向和开拓学科知识方法。但是,不少开展统计学专业教育的三本高校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采取每周3学时的措施,结果造成这些课程内容学期结束时没有讲解完毕或讲解不深入,学生进行课程学习过程中被遗留了一些待解和不解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积累后直接造成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差等不良后果,从而形成学习专业主干课程时授课教师要先讲解和复习专业基础课才能进入正常教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统计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恶性循环。对于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不少三本高校因人设课现象严重,根据自身师资力量的配置来安排主干课程,要么短期聘用校外兼职教师来解决,与成熟公立高校相比,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出现内容不丰富和相对肤浅的现象。对于统计学专业的选修课而言,不少三本高校选修课种类较少和内容不能为统计学专业起到很好的服务,选修课实质上演变为限修课,甚至形同虚设,学生上课时兴趣低下、情绪抵触较大,从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统计软件教学薄弱,统计教学实践环节缺乏
统计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于统计学专业学生而言,不但要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与统计方法,而且要能熟练使用R语言、SPSS、SAS、Mathematic、E-views等多个统计软件,并且初步具备对统计分析结果能利用经济学和统计学语言进行表述和解释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学专业的要求。对于进行严格成本控制和审核的三本高校而言,购买上述统计软件是一笔相对较大的支出。而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也需要购置类似的软件,但由于统计学专业学生规模相对较小,使用上述统计软件的学生和教师有限,在进行决策时不少三本高校一般优先考虑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的需求,迄今为止开展统计学教育教学的三本高校鲜有建立统计学实验室和购置多个统计软件,购置的统计软件也存在着版本较低并且后续更新升级滞后的问题,有的甚至使用盗版统计软件来进行相应教学。此外,在进行统计软件的教学时往往针对个别软件并且教学和上机操作时间控制在一个学期,与公立高校统计学专业相比差距过大,最终造成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统计软件。和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类似,学生毕业之前的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少三本高校建立统计学专业的实习基地时不够重视或者资金投入不到位,再加上与统计局系统、市场调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与统计学专业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部门沟通和联系较少,统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往往不能得到很好落实,经常出现学生毕业实习和专业实践要靠学生自行寻找和联系的窘境,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专业不对口和实践形式内容简化等现象层出不穷。广大统计学专业学生苦不堪言,但出于尽快顺利毕业的考虑,往往选择忍耐或者注重形式甚至弄虚作假,从而严重偏离了统计学专业实践的目的和要求。
(五)学生就业质量差,给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带来不良影响
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以企业为主。企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有三个层次。一是能够参与企业管理的统计人员。这类人员可以运用统计手段对企业运行状况实行全面、系统的定量检查、监测,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规模较大的企业大多需要这类统计人才。二是填制统计报表。这是企业的常规工作,大中型企业财务管理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统计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分解之后才能完成报表的填制工作。企业市场调研部门也需要大量的专业统计人员。这类企业多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统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此外,也有些统计员在社会调查公司做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人员分为调查员、助理分析调查师、研究员三个层次。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要从调查员做起,企业缺少的是有敬业精神又有调查技巧、能够顺利完成调查任务的调研员。由于上述五个方面的原因,除少数勤奋刻苦的学生外,大部分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不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很少有机会做过完整实地的市场调研和其他规范的统计实践活动,对自身差距和就业岗位对自身能力的要求没有科学客观的认识。与公立高校毕业生相比,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学生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较弱,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力较差,从而就业质量一直得不到提高。由于前期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直接对后续的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基于未来就业的考虑许多新入学的学生不愿意接受统计学专业,容易造成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进入恶性循环。
三、改善我国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思考
(一)高招取消本科三批次设置,将三本学校全部调整到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三本高校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而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社会对三本高校的评价。将三本学校全部调整到本科第二批次招生,这样三本学校就获得了和普通公办高校一样的社会地位,其外部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基础较差的问题。所以,这对三本高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一些实力雄厚的三本高校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地方名牌高校乃至全国名牌高校。在目前三本高校竞争力普遍不如公办高校的前提下,同批次进行招生,一些实力较弱的民办高校可能很难保证生源充足。“取消本三批”对那些实力雄厚的三本高校而言是个机遇,而对那些实力较弱的三本高校而言是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三本高校数量众多,良莠不齐,整个三本高校进入了优胜劣汰和亟须整治提升的阶段,所以高招取消本科三批次设置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与途径。当然,即便是那些实力较强的三本高校,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建设,尤其是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全面提升学校的口碑和信誉,只有这样才能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二)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覆盖面扩展至三本高校,给予适当的补贴或支持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是公共物品,高等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在现阶段它却被作为半公共物品半私人物品来对待。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受教育者,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还具有一定的外部效益,因此兴办和投资高等教育,国家和社会也有相当大的收益。根据教育成本分担、补偿原理和谁受益谁缴费的原则,不仅国家要继续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也应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基于这样的原则和认识,三本高校学生的学费一般是公立高校学生的2~2.5倍。但是,现行条件下三本高校学生的培养经费实际上完全是学生家庭承担的,国家并没有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再加上高招实行本科三批次设置、三本高校招生规模受到控制,当前三本高校的发展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实际上严重恶化。不少三本高校发展既得不到外来的资助,又受到政策的束缚和限制,与公立高校相比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上述分析表明,增加资金投入是改善三本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最重要的途径,只有教师素质得到实质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得到保证。起点公平才是真正得到公平。因此,在当前三本高校教育投入严重低于公立高校的情况下,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覆盖面扩展至三本高校,给予三本高校适当的补贴或支持使三本高校学生学费加上财政性教育经费后与公立高校持平,保证三本高校与公立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进行更公平的竞争。
(三)提高三本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估标准和要求,加强平时的监管
三本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低于公立高校,除了学生基础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外,还在于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三本高校教育教学的审查和评估不严格。一方面,当前三本高校教育教学的评估标准和要求与公立高校相比有明显差距;另一方面,当前的教育评估类似于运动式,不能起到真正的督促和奖惩作用。不少三本高校为迎接学校和专业评估,突击引进一批人才、突击购置一批软件和建设一批临时实验室,有的甚至采取“只挂名领工资、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作法将公立高校的专家教授列入本校来迎接评估,等评估过后依然我行我素,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软件设施在评估时是达标或及格的,但实质上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评估。因此,对已有三本高校,要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培养数量、培养质量、投入资金、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学校声誉等方面提高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平时的监管,并严格落实,从制度上堵住三本高校弄虚作假、搞运动式教育教学的漏洞。
(四)完善三本高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三本高校的优胜劣汰
近年来,随着社会闲散资金规模的扩大,不少民间资本选择进入高等教育行业,而不少公立高校尤其是地方公立高等院校不加甄别和选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乐见其成并且不顾当前高招总人数下降和生源趋紧的形势,对新成立的三本高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众多三本高校得以不断成立和涌现,最终造成当前三本高校数目众多、良莠不齐,学生和家长怨声载道。有些三本高校遇到生源危机时,由于缺少外部资金的支持和进行开拓创新的决心与勇气,往往选择关闭学校或者变卖学校资产,将原有学生安排到另外的三本高校。所以,针对当前三本高校数量众多、参差不齐、新建和倒闭现象频出的现状,国家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联合公立高校制订三本高校的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并严格把关,对不严格执行准入审查和把关的公立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严厉追究相关院校和领导的责任。同时,要出台相应的退出机制和预警方案,对一些办学条件不达标、评估检查得分不及格并且限期整改不通过的三本高校,要准许其关停并转,提前做好预案妥善安排相应师生,避免造成大的波动,加快三本高校优胜劣汰的过程。
(五)三本高校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积极主动加强教育教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