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笔记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1

买笔记本实现广告价值

2006 年11 月,若邻网网友了一条“便携的面板可以卖广告”的文章,里面介绍了美国女孩Leah Culver 通过网络募集捐款,如果有人捐给她150 美元,她就把新买来的电脑的一块儿面板让给捐款者,替他做个广告——用镭射雕刻机把广告信息刻到电脑面板上。

同年12 月,林小能在博客和若邻网上发表主题“谁支持我5000 元买笔记本?帮他实现价值3 万元以上的广告效果。”林小能跟张小盒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小白领,在北京的一家网络公司打工,典型的上班族。

张小盒创始人、盒成动漫CEO 陈格雷在若邻网注意到了这件事,在林小能辗转交涉了几家企业未果的情况下,最后盒成动漫介入,与之合作,赞助林小能购买了笔记本,于是张小盒出现在了林小能的笔记本电脑外壳上。随后,林小能履行了自己作为个人媒体的约定,积极为张小盒宣传:每天在大街、公交车、地铁、咖啡厅、麦当劳、肯德基、各种餐厅等地方携带并使用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外壳上面就贴着张小盒的贴纸,并且向好奇的人发送“张小盒”的贴纸。此外,还向所有QQ 好友、QQ 群好友、MSN 好友推荐;利用博客、论坛、邮件签名等形式宣传;邀请博友写文章宣传张小盒。该事件后来被更多的媒体关注和报道——这样的奇人竟然敢做这样的事情,并且还成功了。

“林小能事件”后,张小盒一下子被捧红了,关注度呈几何式增长,在全国发起了数百人参与的贴纸活动,在博客、若邻公告、QQ、MSN、视频/ Flash、手机短信、论坛、邮件签名等地方,人们疯传张小盒的漫画故事;盒子粉丝们自发建立的QQ 群,一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100 多个;各个城市的“盒粉”纷纷主动联系盒子动漫社,要求做张小盒的形象大使,自发举办很多活动,包括聚会、写脚本、找演员、拍盒子真人DV、发贴纸、做公仔、

写信给盒子动漫社提供素材等。

而当时的奇才林小能,目前任职盒成动漫首席运营官。

“打开盒子”重新出发

据林小能透露,张小盒最火的时候是在2008年与2009 年这两年,通过“林小能”事件在天涯网与猫扑网预热了一阵后,各大媒体也就找到林小能,随之是全国铺天盖地似的媒体报道,让张小盒真正走进中国白领的心。

这只反映中国白领苦逼的漫画小人物,在2011年就遇到了瓶颈。“中国漫画市场本身就不成熟,没有与之适应的商业模式,2008 年火的时候也就只是火,只旺人气并不涨业绩。”林小能说。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2

运营视点:G3笔记本电脑能满足多种移动应用

湖南公司长沙数据部项目经理

我们在3G初期重点考虑TD终端“3+1”策略,“3”指的是G3笔记本、G3上网卡、无线座机,“1”就是TD手机。给予一定补贴的G3笔记本是我们3G主推的拳头产品之一。大家都知道,手机在市场中表现与客户感知度有一定的差距:比如用手机进行IM聊天,但键盘不好用;想下载音乐,但是手机操作太繁琐;想查看邮件的附件内容,可手机的屏幕太小。与手机相比,G3笔记本在终端性能上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同时它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比最强大的智能手机还要强很多,10英寸左右的屏幕大小合适,也便于携带;在价格上,G3笔记本套餐优惠,比较经济划算;在业务功能上,G3笔记本较好地满足了移动互联、视频多媒体、娱乐、教育、理财等多种应用的要求。

厂商评点:G3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

湖南DELL电脑销售处品牌经理

“湖南G3笔记本销售势头看好,网点旺销时一天可以卖出去40多台G3笔记本。与一般笔记本电脑相比,低廉的价格和实用的功能,使G3笔记本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G3笔记本对于中低收入者和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与市面上其他的笔记本相比,G3笔记本进行了适当的定制与优化,造型美观、小巧精致,更受客户喜爱。近期推出的G3笔记本电脑以大品牌的PC厂商为主。G3笔记本一方面满足了金融危机下人们选购IT产品价廉物美的需求,另一方面3G元年移动运营商的涉足使它具备了融合IT(信息技术)与C(通信)的功能。”

市民看点:希望G3笔记本电脑能表现得更好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3

华硕的分家大计酝酿良久,而早在2006年3月,华硕机构划分五大事业处,目的是为了能在2007年实现“品牌和代工分家”和“营收挑战8千亿新台币”的战略规划。

所谓“一子定乾坤”,华硕的“分家”棋如何险中求胜?代工向自有品牌的转型胜券几许?也许只有这位世界500强企业的领军人施崇棠知道。

代工的无品牌本质注定了走不远

顾名思义,所谓代工,就是不生产自己的产品,只为设计公司制造产品。从理论上说,代工企业不能做自有品牌,否则就跟客户构成了竞争关系,客户自然要防代工企业这一手。因为对方如果两样兼顾,选择代工合作伙伴就有两种担心,一怕对方做自有品牌抄袭它的设计,二怕产能吃紧时对方只顾自有品牌产品而影响代工产品出货。

因此,华硕的代工伙伴一个个离它而去。当华硕笔记本进入世界十强,索尼与华硕分道扬镳了。随后,苹果的100万台订单也转移给了广达。2005年,代工产品占华硕笔记本出货总量的60.5%,2006年这一比例锐减了48.2%,形势相当严峻。

近年来,代工业务的利润日益萎缩。目前,代工行业的利润率已经衰退到3%-5%,笔记本电脑代工的利润更是惨不忍睹,甚至跌倒1%以下。在毛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谁能拥有更多的订单,谁才能获得维持生存的利润空间。为了争夺代工订单,许多代工厂商甚至宁愿赔钱,也要拿到订单以便增加出货量,因为他们必须靠订单来填补产能利用率。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华硕如果死吊在代工一棵树,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华硕不做自有品牌,不仅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未来的发展也会被别人卡住脖子。代工的无品牌本质注定了华硕走不远!

幸运的是,华硕的自有品牌经过多年的酝酿,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电脑品牌之一。尤其在中国大陆,华硕率先推出“LCD无亮点”的策略,开创了笔记本领域品质和服务的先河,接着“工艺之美”、“轻薄之旅”、“支持国家击剑队奥运之旅”、“华硕极限7+2”等一系列市场举措,让每一个中国人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华硕笔记本的优质性能。华硕的复合营销最终使大陆笔记本的销量增长了150%!同时全球市场的销量也大幅增长。

华硕自有品牌的强劲势头,为华硕的分家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竟盘子做大了,经受考验的能力也随之增强。

破解代工向自有品牌转型千千结

华硕代工向自有品牌转型恐怕还要进行最后的商榷,但无论怎样,转型已成定局。虽然,业界认为华硕转型将大幅拉高华硕整体获利水准,但转型并非易事,华硕须得先过两道坎,包括众多的中国企业由代长向自有品牌转型的过程。

1、转型之道——战略

对代工和自有品牌的运营的分析比较,以及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无疑对那些即将自有品牌的代工企业而言是需要了解和具有借鉴意义的。

如何清晰认识代工运营与品牌运营两种类型企业的差异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前提。代工运营与品牌运营的企业差异是非常巨大的,主要表现见图表1:

大多数企业由代工向自有品牌转型时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业务模式“B2B+代工”向“B2C+OBM”转变而产生的高度不确定感及随之而来的不适应。

代工是企业整合产业链上游资源,主要以投资生产设备及重要客户关系(包括政府关系)为主要的价值产生途径,而现在需要转变为以投资“品牌+渠道+销售组织”的价值产生模式,这确实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定单化生产具有现金流入的高度可控性的特点(就是企业完全以现金结算,资金流转极快,没有库存、生产、流通的资金沉淀),企业经营的风险仅仅局限在产品质量和客户的信誉等寥寥几个方面,因此内部运营相对简单方便。而进入自有品牌则是整合产业链下游的资源,不仅生产库存会出现明显增长,而且在销售团队带来现金流(回款)前还有一段时间的净投入期,资金管理、生产组织方式及财务管理方式必然与以前完全不同。

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于品质口碑、客户关系、产品性价比、产品花色类型的丰富性(产品线长度与宽度)及交货速度。而自有品牌的营销游戏规则是:聚焦化的品牌与产品线规划、渠道与终端建设、推广(包括传播媒介组合与线下促销手法)组合、销售与市场管理及营销团队的执行能力等,尤其在市场费用上代工的费用与自有品牌的市场费用不可比拟;与此同时,转型使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发生变化,面临全新的市场环境、商业伙伴,包括政府、行业、渠道、终端、消费者以及广告、策划、媒体、咨询等,这些全新的商业伙伴又带来了陌生的游戏规则,企业面临运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与转变。

2、转型之术——营销

对于代工企业的营销,不再是可以单一地依赖一个环节、一个创意就能实现的战略。今天的自有品牌更依赖企业的智慧、全面竞争能力及体系化营销,代工企业转型自有品牌的营销模式如图表2:

1)品牌是红旗

做自有品牌必须专注于品牌力的打造。品牌两个字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产品品牌还是企业品牌,能够成为知名品牌、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无不令企业魂牵梦绕,转型企业对于品牌建设一般也应有一个集中的策略。

2)产品力是扛旗者

没有产品的品牌,是行尸走肉,产品力是自有品牌的基石。

转型对于一直从事代工的企业而言,相当于一个新开发产品的上市过程。代工企业虽然具有制造产品的能力,但众所周知,企业制造的只是产品而不是商品,只是制造了产品的硬件而缺乏产品的外延,产品的名字、定位、消费者细分、消费者核心需求的分析、产品的核心卖点与价值、产品外观表现、包装设计、产品的价格及价格体系的设计与规划,这是转型的核心。

3)渠道模式是旗杆

渠道模式规划、创新,与渠道的深度帮扶模式与意识,是代工企业在销售中最为缺乏的环节,企业应在注重营销团队的建设的同时,重视经销商队伍的建设。

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渠道的演化过程,把渠道研究清楚了,营销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很多企业将设立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能作为优先工作,这在中国营销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实际上应该先明确产品销售的实现过程,明确渠道模式、终端业态等,再来设计与规划组织机构。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4

关键词 微博;自媒体;博物杂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102-01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在,媒体也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演化成为现在的以互联网为主,而各家公司又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平台,如朋友圈、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等。微博,作为最先开展、也是目前最大的自媒体平台之一,拥有方便、响应迅速、无门槛等优点,已经在其上发展出了完备的自媒体产业链。自媒体因为平民化、便捷等优势也早已深入群众。

而传统媒体也在微博的发展中寻找着新机遇,各个报纸杂志都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多数官方账号囿于“官方”本刊的L格,消息显得呆板,不易吸引粉丝。而在其中,有些官方账号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在不脱离本刊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运营人员自身优势吸引粉丝。虽然依旧是官方账号,会进行一些官方活动的运营,但是整体风格已经偏向自媒体。这样的官方账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对于本刊营销活动有很大助力。

“博物杂志”就是非常典型的“自媒体化”官方账号。《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面向青少年的一本自然历史杂志。2009年《博物》创立微博账号“博物杂志”,初期以官方口吻一些科普小知识,然而并没有获得较多关注。自2012年底运营者张辰亮编辑开始解答微博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博物杂志”这个账号就开始受到关注。作为一个科普类杂志的官方账号,作为博物学爱好者的运营编辑也按照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网友进行介绍。某个时段编辑还回答了网友提出的“是否能吃”的问题,产生的新短语“能好怎(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成为了一段时间微博的流行语。

运营编辑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有很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在初期模仿其他营销号“卖萌”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网友把其账号形象拟人化,称其为“博物君”。同时也与本社其他账号以及科普圈自媒体互动,将整个科普圈带入公众视野。此外,运营编辑还以“博物君”身份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引起广泛关注。

“博物杂志”的粉丝数一路上涨,目前已达到500多万,而《博物》的发行量也逆市上涨,目前发行量已达20余万册。同时杂志社也开办淘宝店铺“博物小馆”出售精心设计的杂志周边,有明信片、笔记本、购物袋、动物模型等多种商品,满足粉丝购买周边的需求。

目前集团旗下“三报八刊”均属于传统纸媒模式,虽然顺应潮流也开设了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但是也遵循旧模式官方口吻的科学知识、养生知识,缺乏了与粉丝的互动,原创内容也偏少。目前报刊主要在山西省发行,由于山西省现状,报刊读者还没办法很好地将线上运营内容与传统途径的纸质媒介联系起来。目前集团运营有“乡村e站”及“社区e站”自有平台,然而仍然受到一些限制。运营编辑可以借鉴“博物”模式加强互动,善于利用现有自媒体平台将内容丰富的线下活动引入线上,扩大自身影响力,尝试在新媒体上走出自己的路子。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5

当你考虑要不要做社会化传播的时候,考虑第一点,这个事情是不是便宜。

首先来说要做社会化媒体传播。首先你要明白为什么要做广告?做广告是为了传播也好,其他也好,其实本质上是为了因为便宜。为什么这么说呢?当你有一天要推广产品的时候,你就有几种可能性去做。如果没有广告的话,那么就只能靠你一个个雇销售员,去挨家挨户敲门。这种情况,第一,成本高,第二,说出来的话是不可控的。所以,广告本质上是便宜才会产生的。社会化媒体传播这么火热,更多是因为社会化媒体比广告还便宜,这是个核心因素。其实我觉得我刚看见比如说有做钢铁的公司,这个公司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做社会化传播,因为它不便宜。便宜有几个条件:

1.试错成本低。比如说你要去拍地铁广告也好,CCTV广告也好,一次要几百万,上几十万,至少的。这时候成本会非常大,万一失败了呢?而新媒体一条微博最多一两万,便宜的几千块钱。这样的话你可以试试它的反映,哪怕效果好再去改成TVC,改成地铁广告,它的试措成本低,这是一方面的便宜。

2.用户属性匹配。网络活跃用户特点是什么呢?他基本上是喜欢表达的,他们在现实社会里面是周围人中比较领先的这个人。影响到他们,就影响周围一圈人,他们是最Fashion的那些人,这些人士可能也是相对来说更便宜一些。

3.微博用的巧的话,是会起代言作用的。别人夸你好这个事本身是非常有口碑的一个事,是非常便宜的一个事。比方你告诉我这个东西好,我不一定信,但是谁告诉我好,我又愿意信,这个信的成本会比较低。相对来说,做社会化营销的前提是是否便宜,不便宜就不要做。

社会化营销能带来什么?

1.基础曝光。微博日活接近一亿,9600多万,然后微信是5、6亿,知乎现在也不错。这是一个基础,你发出去就有人看到,这是叫基础曝光。但是你要确保这个事,当你就为了基础曝光去的时候,那个内容就需要在一秒钟就要让人看明白。就现在大家的阅读习惯来说,一秒钟看不懂它就不看了,所以一定要特别精巧。

2.关注度。当很多很多人讨论这东西的时候,关注度就有了,关注度有了以后大家就会好奇,好奇这个事在新媒体上特别特别重要,远高于夸你。

3.测试口碑。为什么不是好口碑呢?好口碑是不可控的。除非你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你放出来以后,比如人家当时极路由刚开始的时候,其实算是一个偏划时代的小产品了。之前没人这么做过,或者没做这么成功的。他在微博上开始放的时候,他就有99%预算都在微博上,好像它就是一个新的东西,大家喜欢这种东西,也便宜,导致它卖的会不错,但是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这么做。

如果你的产品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就需要通过测试,你的产品可能一百个好处,自以为有一百个好处,其中我们关心的可能一个两个都不到。这个其实就是在试错过程,每一次只能打一个点,必须只能打一个,然后这个点试试大家反映如何,好就继续,不好就停。因为新媒体毕竟它的扩张也是有限的,如果这个东西好的话,就放大它去做。这个东西特别特别的有效,并且它测试了好口碑那一点,你可以放大到其他媒体去做。

社会化营销不能带来什么

1.不能带来高转化率。当一个渠道很便宜的时候,一定会消耗到贵,然后大家不用,这是必然经历的。前一段时间微博风靡的九宫格,推荐9个APP,当时特别很有用。四五个九宫格下来弄完以后,一个天使轮投到A轮。但是现在肯定不可能了,因为它的消耗太厉害了。你能不能抓到这个机会是靠运气的,是靠眼光的,这不是靠技巧的。这些东西没什么可讨论的,你看到这个机会觉得好你就试,觉得好接着试,是这个过程,一直到贵了,不试了为止,仅此而已。

2.有时候转发和点链接两者是不可兼得的。对于同一条微博,同一个内容,一个用户只能采取一次性,要么转发,要么点链接,所以你很难兼顾。我们做文化产品比较多一些,有些官微在自己发广告的时候都扭扭捏捏的,就特别没意思,怎么说呢?你自己都不觉得发自己广告是一个荣誉的话,你粉丝更不会觉得。在微博上不要太指望把东西卖出去,更多还是把口碑哄上去。微博是个广场,是夸它好的地方。

我们以前做过一个案例,一个网页游戏,当天游戏收入进帐六百多万,五小时一百万下载量。如果单投我们,或者单投豌豆荚这些渠道,不可能有这个效果。原因就是在于说它这是兼顾的,兼顾有什么好处?其实是大家在讨论它好的时候,提高了它的转化率,并且在渠道上降低了点击成本。

理一理新媒体江湖

1.微博。微博大概是分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叫做草根号。像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等,早期靠复制内容起家的一些帐号,相对来说比较便宜,但是通常来说因为没有真人属性在,缺乏个人信服力,所以效果偏差一些,或者说用户是偏新用户和低质用户。铺一些硬广比较有用。

第二块是段子手。段子手就是一群有原创能力的,大家知道背后是个人的这群人。把它当个人用是最好用的,当个渠道用是其次好用的。它确实笼络一群人,大家是很喜欢,是爱他的。如果说一旦有人爱上它的话,单纯把它渠道化是很浪费的,想办法利用起来,怎么把这个人和你产品绑定起来是它的用处。

第三块是媒体。媒体更多来说是一个盖棺定论,是夸你用的,是做PR用的。这东西有用吗?有用。它更多来说是给你自己加分的,而不是一个转化率的。是很重要吗?也很重要,但是不要多,因为它也比较贵,也比较挑内容。

第四块是明星。明星的微博大家各位用过没有?明星的微博价格大概是一条二十万到四十万左右。现在一般来说真正用明星的普遍用法第一是靠刷脸,不花钱,这是主要用法。其次用法是做一个新产品,比如做面膜,然后找明星发一条,然后把明星的截图放在我微博置顶。这些东西一般是这么用的。如果单纯只是发一条微博做渠道的话,这是相当相当不值的,一定不值得。还是看怎么把明星的个人属性和你的产品结合在一起,你可以二次利用,否则明星发微博是没有意义的。

2.微信。微信这块其实一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现在基本上就三条:

订阅号直铺。有一部分人会看到,它其实就像一个TVC,铺出去效果不知道,就这样了,就是曝光作用。相对来说目前来说性价比比较低,还是比较贵的,但是毕竟用户在那放着,肯定也是需要的,关键是找好渠道就可以了,用户和你符不符合,够不够便宜。

H5。H5反正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做的必要了,除非你自己炫技。以前有统计,打开H5第三页的概率不到0.05%。

朋友圈。各位都是创业者,或者高管,其实你在自己发朋友圈就很有用,会给你所有的合作伙伴建立一个信心,这个时候是很重要的。大家努力有什么用呢?努力的用途不是改变现实,而是大家愿意帮你。尤其是你特别难的事,别人看着特别轻松一件事。所以说,第一是在自己朋友圈里发这些东西是很有必要的,不是自嗨,是有必要的。再一个是去购买一些人的朋友圈,这很难实现。核心还是在你们怎么能让他们主动愿意去晒,这个后边再说。

3.知乎。知乎非常非常好用,可以说现在性价比是最高的时候了。但是现在管控比较严,刚刚开始管控比较严,但是还是值得用的。知乎大号基本价格都有了。对于大号的长文章,最好用的还是危机公关,他们的写作周期一般是在一个星期以上。其次就是让知乎上的人去评价你,显得你很热门,就OK了。为什么知乎现在便宜?不是说因为知乎使用的人比较多,而是因为只要写的稍微好一点,总会有人搬到别的地方去,这是知乎便宜的地方。

其他,像豆瓣、BBS等,我不知道它有用没用,因为我没做过,但便不便宜是唯一标准。

理清江湖之后,开始做策划

1.首先要确定你是大众还是小众的。如果是大众的就要广撒网,对于大部分产品来说,硬广比软广好用。因为你的痛点也很痛,才会做。但是如果你是小众的东西,你是不适合这么做的。因为你的转化率很低,铺出去一万人看到有一个人是用户。

2.小众产品怎么做呢?其实更多来说是运营。初始阶段,运营的活可以说比营销的活重要一百倍以上。你需要找到你的核心的用户,怎么找?你就可以发广告试试看,下面有没有人夸你。核心用户应该兼顾两个特点,第一,他真的喜欢你,第二,他本身有一定影响力。然后你这个核心用户一定要自己维护起来。你本人也好或者是传说本人也好,你把他拉入QQ群也好,这群人一百个人、一千个人是你的将来的可以说是所有的出发点。这些人有几个特点:

第一,他会永远夸你,因为他在你的群里了,他是你的VIP。

第二,他是你内测用户。不管发什么新东西,给他们试一试,他给你挑意见,哪怕意见你不采用,他们会有很多优越感。你有任何负面评论,他会主动帮你说法,会主动告诉你。当有些人对你不满的时候,他帮你说一句话比你说一句话有用多了。

就包括像360发手机以后,粉丝是放到第一位的,粉丝是爱你的,不要把不爱你的媒体放在第一位,爱你的人很重要。如果小众的话,一定要把这群人运用起来,这些人太重要了,这群人一千个抵一百家媒体。

比如我举个例子,我们说《盗墓笔记》很好看,你会产生兴趣吗?不见得。《盗墓笔记》写的是惊悚的一个盗墓故事,会想看吗?不见得。《盗墓笔记》里边有个小哥特别帅,你愿意看吗?也不见得。这东西都是很虚的东西,帅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人告诉你有一群《盗墓笔记》的粉丝赴长白山完成心愿,使得景区每日超载,你可能就会感兴趣这东西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这么火。再比如说每一个盒饭都说自己好吃、卫生、营养,你信吗?你不信。一样的道理,因为大家被骗太多了。

你放大的不是你产品本身那些东西,你要传播出大家爱你这件事。爱你这件事怎么来?就从这一千人来。当很多人爱你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你的产品是好的,你自己夸自己好这是没用。你还要考虑到这个事情,第一,你要传的事是你的事还是受众的事,是你自己要还是能让用户。比如你做个有情怀的事,如果你能让你用户一起,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你是自己的话,没用,自己朋友圈放放就得了。

3.能让一部分人装B起来吗?在我们圈有个理论是这样的,优越感这东西就和吃饭、睡觉、空气一样,是生存必需品,谁能满足优越感,谁就能获得这些人。你能不能给你的用户优越感?有两种可能,第一是你做的特别低,所谓降维攻击,别人觉得谈论你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嘲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就说你做的特别高,我用你没用,我比你有优越感。尤其是初期,但是一旦到了大众,这些东西全都无效了,就变成特别实在的东西,它不是一个靠前期优越带动的东西。

理想状态

1.选定方向以后,就扔掉战略和节奏。刚才说了你有一百个好处,一测试哪些好处是大家关心的,然后就用这个好处,下头就扔掉吧。我们也有转发“三个半”理论。第一个,喜闻乐见,就是这个人比我还惨,我特别高兴;第二是感同身受,说的就是我;第三个是Mark一下,这玩意儿都有用;第三个半是转发抽奖。

前三个东西,你发现特点第一就是我惨,说的就是我,还有就是对我有用,核心就在“我”字上,网民是绝对“自私”的一些人,一定要时时刻刻记住这件事,他们没看上的东西,他就不理你,真的就是他不会有任何怜悯心在这里边的。所以一定要找到他关心那个点,反复反复说,让他们帮你去说。这些事情是很碎片化的。

2.软硬结合,硬打击,降低点击成本。刚才说就是那个渠道和口碑。新媒体是做什么?是口碑,本身是大家在夸你好的过程,是在传播大家爱你的事。大家会觉得是你好是应该的,我觉得你不好是我不对。

所以整个新媒体都在做这个事,它不是转化率的事,转化率还是渠道,用户最集中的地方。如果你在微博上发链接,我要点链接过去,跳转页面,再跳转,用户一定就会放弃了。但是当他在新媒体看到这东西很好,又在一个渠道上看到了说这东西很方便下载的时候,他哪怕下载试试,他的成本是很低的。新媒体预算30%就足够了,30%—40%足够了,再高是没意义的,渠道一定要花钱,除非你是个划时代的新产品。

3.首先你要设计一套分享规则,大V只做示范。本质是运营,你把你的产品运营出来一套规则,让大家愿意去分享。为什么愿意去分享?因为它帮我,所以他就愿意分享。这个分享出来之后,首先你有规则,然后大V做示范,假装成为你的用户去分享一次。还有一个事是这样,永远不要相信UGC,这个事是一个血的教训。UGC一万份投稿里能有一个,算极大运气。

4.接下来运营这东西。包括之前可口可乐标签瓶,褚橙,need的零食盒等例子,我收到以后我一定会晒,其实核心来说就是。这个太重要了,一定要想办法做到,是大需求。最后就是简单粗暴也挺好,就在于说如果是大众产品,或者你痛点特别痛的时候,没必要藏的特别深。尤其是你自己的官微,发自己的广告还不好意思,何必呢?就是一定要特别骄傲的说,我官微发的产品,我给你们花钱的机会,我是在为你们好,不要总是着掖着,觉得软广一定高于硬广,不见得。

最后说说运营的事儿

运营其实就是官微运营,微博和微信运营。

微博运营核心在于:第一,它更多最主要意义是在于找到你要的人,因为微博是公开的。谁评论你好,谁评论你坏,评论好你去和他私信,评论好你转出来,这就是微博用处,他是找到人的过程。粉丝重要吗?不重要,一点都不重要。如果这些人是不爱你的,你刷这么多人或者让他们看到有什么意义呢?官微是绝对不可能带来新用户的,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关注过海信,关注过联想,指望关注它再来买东西吗?应该是先想买东西再来关注它。官微主要是帮助你找到核心用户,表示你在。

其实当时黄太吉刚开始起来的时候,我们自己分析,它起来的时候,第一,它靠里边有很多点,包括他晒一些装修也好,在这儿思考人生,吃煎饼果子这些标语,包括这个煎饼本身,或者特别贵,老板娘、老板开奔驰去送外卖。然后你只要在他微博发出来,它官微就会呼应你,你有存在感。我夸你一句就有糖吃,我就会不断的夸你,然后你有什么新产品,你要显示出所有粉丝都是爱你的,不爱你的粉丝不要。这是官微的用处。

新媒体运营笔记范文6

继IPTV在广电系和电信系互不相让的争抢中日显式微后,另一种新媒体――手机电视难道又要在这两大阵营的角力中重蹈覆辙?

8月21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出席“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科技发展论坛”时称,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属于新媒体业务,中央已经明确要求由广电主导,并纳入媒体管理。这是国家广电总局首次高调摆明手机电视业务归属权的问题。自此,广电和电信系统争夺手机电视归属权问题进一步公开化。

按照规定,国内包括IPTV和手机电视在内的业务必须由广电总局批准颁发牌照后才能够运营,电信运营商却对此颇有微辞。目前电信运营商主要通过与有线运营商(如上海文广)合作的方式来获取提供相关业务的运营资质。

针对广电总局的言论,信息产业部方面则未作回应。有运营商称,目前尚未听说过手机电视主导权归属的官方说法,电信系还在积极争取之中。

已有IPTV的前车之鉴,广电系和电信系这次较量无疑又将给手机电视这个新兴事物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广电:力挽狂澜

事实上,广电系统发力新媒体业务是在竞争压力下无奈的出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网络迅速崛起,广电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电视广告和广播广告受到了网络广告的强烈冲击,营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年轻网民大幅持续增加,而传统的广电用户正在流失。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总经理沈向军表示,根据统计,2006年广电全行业的收入为1099亿元(年增长率18%),但仅仅是电信运营商的1/6。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张海涛表示,竞争迫使广电系统需要迅速打开产业链条。除了挖掘广电自身的新技术以外,张海涛还鼓励各电视台加入对互联网视频市场的争夺,“要扩大电视内容的影响范围”。

手机电视业务的出现,无疑是是广电总局的一个救星。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的规模将从2007年的3600万美元增长至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9800万美元,预计会在奥运会期间达到高峰。借助手机电视业务,广电总局将在新媒体领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据《IT时代周刊》了解,广电总局已获得财政部的特别拨款,主要用于2006年推出支持广电行业自有CMMB标准的手机电视在6个奥运城市试播。而这个手机电视标准正是广电系与电信系进行手机电视领域争夺的最重要筹码之一。

据专家介绍,手机电视应用载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信运营商的点对点移动网络,特别是未来的3G网络;另外一种就是广电的点对多传输网络,以及基于卫星传输的业务支持。广电系的CMMB标准就属于后者。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移动运营商独占流媒体手机电视平台,所有的手机电视内容都需接入运营商平台。而广电企业如需通过流媒体手机电视平台传输,也必须要通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来进行。如果采用CMMB标准的广播技术,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摆脱对运营商网络的依赖。除了手机外,CMMB标准还可以利用无线频率向PDA、MP4、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应用领域更广,价格也更便宜,易于普及。

张海涛举例称,韩国发展的多媒体1/3是手机,2/3是如PDA、笔记本电脑等其他手持终端。因此,基于自有标准,广电方面正积极与国内15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了整个系统端到端的产品,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此外,广电企业也是电视内容的最主要提供商,而广电部门更直接是电视内容的监管者,直接掌管最重要的电视牌照的发放。到目前为止,广电总局已经在自己的系统内颁发了11张手机电视牌照,但值得一提的是心急如焚的电信运营商在经过多轮牌照发放后依然没有一家入围。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表示,作为媒体要有自律,媒体是不允许外资进入的。而对于电信运营商,包括基本的电信业务,根据WTO框架协议,到2008年对外资将开放49%。

电信:守株待兔

与广电的大张旗鼓相比,信产部表面看来如死水般沉寂。不过,外界相信他们并非不作为。“这正是他们守株待兔的一招妙棋。”熟悉信产部运作流程的行业人士说。

广电系与电信系两大阵营争端的焦点归根结底还是在手机电视巨大的潜在市场上。广电和电信都想在这一领域夺得主动权。

上述行业人士向《IT时代周刊》指出,广电系长期以来从事的不仅是公益,还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宣传任务,它不可能脱离这一主线。目前,多数有线网络如按照现代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核算均存在亏损。因此,广电选择的点到多单向传播的CMMB标准更多的也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不是盈利。

与普通电视不同,广电系盈利的重头戏电视广告在手机电视里的投放也不成熟。专家认为,手机电视里每个节目最佳的持续时间是5~10分钟,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是不适合的。制作、播放时间和广告设计等各方面都还有不少困难。

就目前的手机电视领域而言,最好的盈利模式是互动增值服务。权威调查机构In-Stat的一份调查报告预测:目前有7%的移动通信用户希望使用手机电视业务,并愿意为此向运营商付出占平均收入1/6的费用。在未来5年中,中国手机电视用户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15%,到2009年,手机电视用户数量将达到9400万。这一巨大诱惑让广电系颇为心动。而困难也随之而来,广电的CMMB标准只能接受单向的点对多传输。要实现手机电视的互动增值,还必须要走电信运营商的通道。

就像广电系紧抓手机电视和IPTV牌照不放一样,电信系也在不动声色地做着同样的事――去年就已经参与北京基于广电的CMMB标准手机电视测试的联想,至今也没有拿到信产部的入网许可证。

专家认为,即使以后这些手机可以入网,但3G时代手机多数是定制的,电信运营商也可以不定制这些手机。而手机的价格和产量密切相关,不进入定制,量无法上去,价格就下不来。再退一步说,新一批加入到手机业的企业,即使拿到了入网许可,单单是牌照申请和检测、评审这一流程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从电信系方面的进展来看,信产部有关3G流媒体的标准也正在制订当中。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都早已将手机电视作为3G前夕的一项重点业务加以培养,由于手机用户巨大的消费需求,使得这项业务虽然不尽完善,但发展得相当迅速。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了自己主导的手机电视商用系统,拥有70个频道和150万实际用户。

台前合作幕后争斗

2007年6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家标准专家评议组”,专家评议组已经开始着手制订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评估标准。

目前该委员会已经对广电总局颁布的CMMB、中国标准化协会颁布的CDMB、新岸线的TMMB和清华的DMB-TH等四种技术方案进行了摸底调研。此前,广电总局广科院副院长邹峰认为后三者全是基于广电现有系统的标准开发出来的。而华为方案和中国移动提出的方案由于被认定是现有电信运营的增值而未被列入。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正如邹峰所言,那广电系无疑已经胜出。

尽管广电踌躇满志,自认已在主导移动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但它仍强调需要移动通信服务。广播科学研究院电视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庆华说,“一个手机厂商的58款手机中有41款具有FM调频收音机的功能,这是否就能说电信抢夺了广电的主导权呢?”

而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也提出了相似论点,他说:“我们把移动多媒体业务开展好,尤其把交互型的承载网和广播型承载网结合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CMMB标准的核心成员泰美世纪科技公司COO李群的理解是在移动多媒体的应用方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目标是希望能给用户提供多媒体形式的服务,但是它的服务路线应该走高端路线。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们在两大阵营中虽然属于电信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对广电系存在一定的暧昧关系。目前电信运营商主要通过与有线运营商合作的方式来获取提供相关业务的运营资质。早在2005年9月,中国移动就与上海文广共同宣布,开通手机电视“梦视界”试商用,提供下载点播和直播等形式的手机电视节目服务。联通最近也有类似行动。

近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王联透露,广电总局正研究有线电视网双向、全功能网改造,正在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宽带、双向、全功能网的建设,为发展下一代网络奠定基础。这意味着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网未来肯定将具备宽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