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1
学校概况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文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目前设有45个本科专业,12个高职专业(其中2个与美国合办),同时学校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际法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物流管理与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港口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先后成为交通部和上海市的重点建设学科。海关物流、外贸经济及海商法等专业被列为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结论。
校园生活
我们的学校位于临港新城,距离市区较远,可由龙阳路地铁站乘坐龙港快线直接抵达,全程高速车程大约在50分钟左右。校园因远离市区而能够使同学们安心学习,校园环境非常不错。学校三号门出去有农工商超市,五号门外是沪城环路共享区,对面是海洋大学。共享区有水果店、各色小吃店、眼镜店、电脑维修店、文印店以及中国电信营业厅。
学校本科生的宿舍是四人间,周日至周四晚11点熄灯,周五周六晚12点熄灯,考试周不熄灯。寝室有电信的2M宽带。寝室没有独立卫浴和空调,有可以通宵工作的电扇。寝室所有人在协商过后可以租用空调,并与租借方协商安装时间和使用年限。
学校有海馨、海琴、海联三处食堂,海馨楼食堂紧邻众多社团开展活动的北广场。浴室采用学生卡打卡的方式,按时间扣款。学生卡分为大钱包和小钱包,小钱包一次充值5元,不足5元时可以充值。女生宿舍38号楼和洗澡处可以充小钱包,食堂和图书馆一卡通中心可以给卡充值。洗澡和打开水都从小钱包扣款。每栋宿舍楼设开水房和洗衣房,在洗衣房用洗衣机洗衣服每小时3元。
校园活动
学校社团丰富,有七大校级组织:团委执行委员会、社团联合会、科技创新中心、学生联合会、艺术团、领航记者团和研究生会,院级社团和各学院学生会不胜枚举,每周三在北广场举行活动。每年的4月会有校园开放日,活动异彩纷呈,更可以用参与活动得到的点券换取礼品,礼品还是很不错的。当天还会有美食节,茶点、烧烤等等平时吃不到的东西都会出现。
学习情况
学校有交通运输学院、法学院、商船学院、外国语学院、物流工程学院、海洋环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几大学院,另有浦东工商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不在临港新校区)。每个专业设一名辅导员,人数少的专业则两个专业共一个辅导员,每个班都有班主任。本校国航、国法和国会及商船学院的专业是最好的几个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不错,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业成绩按绩点计算,每学期初在本科生个人信息系统公布,排名则由辅导员公布。大一学年绩点在本专业前10%的同学可以申请转专业,但每个专业都会限制能够转入的人数。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转到国际航运管理专业,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转入。转专业后,已修的公共基础课不用重修,而未修的专业基础课则要补修。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符合条件的同学可以按《学生手册》上的要求进行申请。
大一开学军训期间会发《学生手册》和《教学便览》,便览上会列出每个专业每学期要上的课程和对应的学分。另外还有16个选修课学分,包括10分通识类选修课和6分任意类选修课,具体要求会由大二的辅导员助理进行详细说明。
我的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2
【关键词】航空服务;专业建设;职业能力
一、职业能力的概念
职业能力指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含三方面要素:(1)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2)在进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3、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属于技能应用型服务人才,应以提升自身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二、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业领域涉及航空、高铁、动车、高速等延伸外包服务类岗位。其中,航空公司岗位分三个层次,第一类空乘、安全员岗位,岗位收入丰厚,是就业首选目标;第二类地面服务、飞机签派、客/货运销售等岗位,学历要求本科,英语四级以上,计算机国家二级水平,高职学生竞争压力较大;第三类客服代表、零售服务、餐饮服务等外包服务岗位,工作环境好、待遇不错,市场就业前景良好。另外,高铁动车、高速公路收费员、票务服务等岗位,工作稳定,收入不错,也越来越受到航空服务专业学生热捧。
因此,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应以交通运输业空乘、客服代表、物流运输等服务外包岗位为主,以岗位类别划分标准,实现岗位与专业对接,明确航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三要素,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安徽中澳学院航空服务专业办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自2011年,航空服务专业已招生近200人。依托优质资源,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课程设置初步构建了以“形体训练+形象塑造”为基础,“人文素质+语言能力+职业能力”为本的递进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逐步培养了一支由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构成的教科研队伍;顶岗实习工作,与好旺集团、合安高速、开元国际等一批知名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为学生实践锻炼提供了大批实习岗位;就业工作取得突破,已经培养出10多名空乘人员。
为推动专业建设,专门对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就业期望值较高,专业定位存在局限。调查显示,安徽中澳学院大多数航空服务专业学生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对空乘的高薪水、优待遇满怀希望,定位存在局限性。对于空乘的高起点、严要求标准认识不足,再加上90后学生大多个性强、虚荣心强,对于客服代表、零售服务、物流运输等外包服务岗位不屑一顾,“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普遍存在。
(二)语言能力不过硬,实战能力需要提升。航空服务专业学生通过长期系统学习,大多数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英语达到A级,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具有明显语言优势,但由于部分学生入学时外语基础弱、层次不齐,整体外语水平还不过硬,能力还需提升。
(三)自我个性强,团队合作意识比较淡薄。航空服务专业学生不少在家都是“掌上明珠”,上大学与人处事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别人感受,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大局观念。
(四)职业规划思路不清晰,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空乘的苛刻选拔,大多数学生面试时会遭受挫折,易产生消极、迷茫的情绪,对未来择业,从众心理严重,也易受家庭环境、传统思想、社会舆论等因素影响,而无法摆正位置,择业随意性大,规划意识单薄,对未来职业规划设计不够,缺乏长远发展的眼界。
四、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一)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当前90后大学生,大多心理较脆弱,抗压能力差,而空乘的面试苛刻,不少学生在空乘面试第一关就被无情淘汰,受挫后易产生消极情绪,再加上虚荣心强,对于客户代表、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外包服务岗位存在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就业指导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通过就业指导、专业课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帮助他们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就业观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
(二)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加强课外训练。为提升航空服务专业学生整体形象,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挖掘其潜力,帮助他们认识到形体训练、礼仪训练、课后巩固训练的必要性,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校园实践、社会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课堂学习有成效、课后训练有要求、校园实践有成果、社会体验有特色,提升整个专业学生的整体形象。
(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由于航空服务专业培养的是外向型人才,因此应积极鼓励学生在校园内积极参加系部、学生会、社联组织和校园文化活动,如:文明修身活动、职业规划大赛、演讲比赛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礼仪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进企业、进社区、进街道,丰富自己社会实践经验,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
(四)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职业规划设计,实现稳定就业。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观,帮助航空服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做好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设计。大一期间,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加强自我分析和职业认知,做好职业发展计划;大二期间,根据职业计划和预定的职业设计路径,循序渐进,完成自己的学业,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大三期间,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完成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活动,为自己迈入职场做好准备,以保证顺利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航空服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其顺利就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与专业对接,岗位与培养方案对接,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生涯管理为助推器,全面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程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3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应性
职业教育的“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我国的职业教育把这种培养类型称作“专业”,是沿用了中国、前苏联等国家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的专业的叫法。专业设置也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学科分类或者是分工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
一、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类招生及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分科类招生情况
对照Ⅸ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00版)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版),按照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2008年至2012年分科类招生情况,具体专业科类分布情况见表1、表2。
2.专业设置特征分析
(1)专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三二一”产业对应专业布局
第一产业主要涉及农林牧渔类;第二产业涉及资源环境、能源与新能源、土木水利、加工制造、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6个专业类;第三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休闲保健、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体育与保健、教育、司法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1个专业类。
从表1、表2和表3可以看出,江西省中职教育总体形成了“三二一”的人才培养比例架构。2008-2012年间,第一产业类专业不是很稳定,比例忽高忽低,2008年招生比例为1.37,而到2009年突增为7.97,而到2011年又降为4.28,这里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国家出台了农村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免费政策,造成2009年、20lO年第一产业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较快。第二产业类专业招生比例一直较为稳定,但并不处于优势,与对应的国民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一定差距。第三产业类专业所占比例较高,对照表6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偏度,不难看出,第三产业专业招生人数超过第三产业所需从业人员的需求,大部分第三产业专业毕业生流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使得江西省中职教育具有明显的以人才输出为主的特点。
(2)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专业是专业结构中的主体
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类招生占比最高,加工制造类次之。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或教育类招生人数比例总计连续5年均在50%以上,形成三大类主导专业。
信息技术类专业5年间所占比例最高,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但近五年内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江西省中职教育招生比例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江西省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信息技术产业的需求量仍然有限,推进信息化建设时期,我们需要保持这一类人才储备。但要改变在自身信息产业发展不足,人才培养以输出为主的人才培养思路。
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人数比例位居第二,基本保持在20%左右,反映了加工类专业发展较快,并出现了不断扩大的态势。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江西省第二产业在江西省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发展的粗放程度较高,所占比例较大。二是加工制造类专业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为本地加工制造业服务人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样,向周边的经济发达省份输出的人才比较受欢迎。在2008-2010年之间,医药卫生类所占比例仅次于加工制造类,而2011-12012年之间比例稍低于教育类专业。
(3)专业地域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专业的区域分布情况,计算机类、汽车维修、学前教育等专业在各地区都有分布且受重视,而且在大部分地区都发展不错,但是专业布局的地域特色不不突出,从2011年萍乡地区的专业设置来看,专业基本和其他地区相同,作为矿产丰富的地区,有关矿产类生产和开采的专业只有湘东职业中专开设一个“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设置忽视自身特色和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不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4)专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衡量专业设置合理性的指标之一是专业集中度,专业集中度是指某一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分布情况。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多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低;相反,某一专业设置在越少的学校,专业集中度越高,说明学校的专业特色越鲜明。对专业集中度的测度,采用同一类专业布点数比例与专业招生比例二者之比的大小来进行判断,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表明此专业集中度高,学校展业特色鲜明;反之,则专业集中度较低,专业趋同性高,特色不够明显。
通过对2011年江西省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的分析(表4),我们发现,医药卫生类、教育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轻纺食品类这几类专业的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医药卫生类。但多数专业大类的专业集中度较低,说明学校专业特色仍有待进一步凸显,中职教育专业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5)专业聚集度有待提高
专业聚集度是指同一所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尽量集中在一两个专业大类上,对职业技能类教育尤其如此,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共用性的实践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时更有利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江西省中职学校基本与行业有密切的关联,所开设专业行业属性突出,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中职教育的生源出现危机,很多中职院校为了生存越来越注重市场上的一些热门和见效快的专业,因此逐渐淡化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性。原有专业和新增设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大,专业聚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如某信息类中职学校,所开设的16个专业涉及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10大专业类别;这种什么热门上什么,最终导致学校成了大s烩,也造成师资队伍建设摊子大,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和不稳定,也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
二、中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度分析
中职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的基地。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及其他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构成的比例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变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架构图,也是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因此专业设置情况是否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是评价中职教育质量与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来,江西省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我们对2008-2012年江西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做了对比分析(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了4.5%,同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了1.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了1.6%。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下降比例快于第一产业产值下降所占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上升比例慢于第二产业产值增加的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上升的比例快于第三产业产值上升的比例。但从三者所对应的比例来说,但第二产业作为现阶段江西省经济发展所倚靠的支柱从业人员比例跟不上,势必影响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工业化的水平;同时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与从业人员比例都呈现较好的状态,但第三产业因其本身的寄生性,在未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超前”或畸形发展所造成的“虚假繁荣”不具可持续发展性。没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没有工业、农业的现代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失去了基础。有学者在研究我省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资源结构时就提出:“江西省第三产业规模、质量和层次偏低,传统的小零售、小餐饮发展较快;而反映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文化底蕴的现代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教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业等则较为薄弱,这种情况对江西就业的拉动当然非常有限。”这一状况仍存在并有待改变。
同时我们采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检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是否呈现良性互动的关系。结构偏离度指标是指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相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人力资源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之间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则表明三次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表明两者处于均衡状态。
从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偏离度依然在0.6左右的水平徘徊,且五年之间改观不大,说明第一产业农业领域中劳动力依然有进一步转移的需要,同时也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而第二产业的产业产值份额基本都大于就业份额,且偏离度较高,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和人力资源需求较大。第三产业从结构偏离度来看,较为合理,但从分析中也可推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在不断增加,偏离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上来讲,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在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现象非常明显,江西省的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结构的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矛盾。
按照“佩蒂克拉克趋势”,随着产业结构“一、二、三”顺序的转换,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GNP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以此推理,江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劳动力主体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但这一转移过程仍有待进一步推进,跨越阶段转移至第三产业或依然将劳动力保留在第一产业都将阻碍江西经济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适合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尽快缩短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其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具有竞争力,产业调整的基本需求可概括为:继续发展第一产业,保证产业的基础地位,使其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巩固其主导地位,同时加快内部主导行业的发展,发挥其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六大产业为主导,多行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构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
从表5可以看出,江西省第一产业的比值较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值小,2008―2012年的比例分别为15.2%、14.4%、12.8%、11.9%、11.8%,而从表11看,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分别为1.37%、7.97%、8.32%、4.28%、4.05%,2009、2010年第一产业的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大体是适应的,其他年份第一产业专业比例与产值比例存在较大的不适应性。与从业人员的所占比例的37.4%、36.5%、35.6%、34.4%、32.9%相比,第一产业专业招生比例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相差较大。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空间很大,需要有更多相关技术人才参与到农业和农村事业发展中来。从具体专业设置来看,2011年江西省的中等职业学校的第一产业类专业及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直接提供人们衣食的农科类专业,也包括收入较高、职业前景较好的园艺园林类专业,专业设置较为全面。按照200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执行的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江西省第一产业专业设置中有关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专业较少,不利于第一产业的现代化。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4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社会的“第二利润源泉”。物流行业则被看作是“第三利润源泉”。对于近年来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物流行业来说,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增加物流专业人才数量和提高物流行业人员的素质能够满足就业需求,提高河北省乃至环渤海经济圈的资源配置的效率。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已达到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河北省社会物流总额达8万多亿元,同比增长9%左右①。
河北省有着处于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圈中这样的天然地理优势,所以物流业发展的空间极大,对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河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是还不是经济强省和人才强省。所以如何提高河北省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河北省物流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物流人才就业研究现状
韩彩霞②从河北人才物流定位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河北物流人才培养对策。其中建议物流人才培养的云平台教育,提高教师培养,提高专业师资能力等。杨爱华③强调从家庭角度分析,认为社会和家庭应抛弃精英式教育的思想,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要有过高期待,以免造成就业压力。马陆亭④通过调查得出结论,用人单位重视的是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对从事的岗位和对职位的适应性是存在差异的。董京康⑤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剖析,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特殊能力和求职能力,从这几方面分析认为创业意识不够强、就业态度不端正和择业标准过高是大学生就业的阻碍。
2.物流行业人才现状
2.1人才需求
物流行业并不生产物质实体,而是通过为人民提供服务而产生价值,因此属于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下图为河北省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3年数据⑥。从图中可以看出物流业的需求发展趋势一直是逐年增加的。所以对于人才需求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物流人才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巨大,还体现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强烈要求物流行业资源的整合,例如阿里巴巴组建的菜鸟网,就是整合物流资源的平台。能看到未来物流行业人才还有很强劲的需求。就高职毕业生整体而言,由于各个高校已经连续多年扩招,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所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相反,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却不断走高。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掌握了人才的市场规律,所以高职高专的毕业生拥有着比以往更多的就业机会。就物流专业而言,在高校中,招聘物流毕业生的企业不仅是物流企业,还包括电子商务企业、零售企业、制造企业等各个行业。这些企业都对物流专业学生更加青睐。
2.2人才供给
下图是2005年至2013年高职毕业结业的人数⑦。从图中可以看出物流高职高专毕业结业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加的态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每年需要新增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约110万人,而目前国内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人数约40万⑧,远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所以仅从供需角度分析,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前景非常良好。
3.物流高职高专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3.1物流专业介绍
高职高专的物流专业是培养这样的人才:对物流企业具有基本的管理能力,能够系统的分析、设计物流管里流程和系统。对物流行业中例如运输、仓储、配送系统等能够具有基本操作能力。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零售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各种涉及物流业务的企业中能够提供管理人才和基层操作管理人员。
3.2高职高专学生介绍
3.3优势
高职学生头脑灵活,更擅长实践操作的课程。这种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进入企业工作非常有利,企业会节约更多培养新进员工的实践,能够直接上手操作进入工作状态。
3.4劣势
虽然近年来高校一直在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就业生的质量和企业的需求不一致这种矛盾导致就业率不高。
首先,相较于大学本科学生,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达到的深度相对较低,对于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大多学习兴趣不大。另外,高职学生的自我定位上的偏差,不愿从基层做起,眼光过高,基础性的工作不愿意做,管理能力要求高的岗位又不能胜任,这是造成就业率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高职学生没有注重自身品德和修养,对于学习不重视,懒惰,这点对于就业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4.提高就业率对策
4.1高校做法
对于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上的建议如下:
针对物流高职学生可以进行“双轨式”教育改革。另外,可以和学校协商,在校内寻找固定地方,作为快递点,既可以作为学生的物流实训,又可以使学生勤工俭学,缓解学生经济压力。
最后,实训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对各种物流设备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操作基础。所以实训课应设置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对物流各种信息系统会进行简单操作。
河北省可以依托省内唯一一个港口城市秦皇岛市作为全省物流专业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秦皇岛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环渤海中心地带的战略位置,在推动中西部合作、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物流企业聚集在此,完全可以满足物流专业实习实训一体化的需求。比如可以在秦皇岛港码头进行集装箱实习,在北部工业园区进行物流仓储运输的实习等。另外,本地高职院校可以为外地兄弟院校的教师学生提供住宿、实训室等实习中的各种需要的条件。
4.2企业
企业可以通过学生三年中的实习表现,通过合同的形式,为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位置。这种做法对于企业的好处是,省去了招聘的成本,以及培训新员工的费用和时间。企业已经对实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从中选取符合本企业价值观的学生。另外,这样使得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实习工作,因为通过在三年的实习课程中的努力学习和表现,有可能直接得到工作的机会。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5
国际航海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及趋势
航海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这对航海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案(简称STCW78/95公约)为世界各国培养海员设定了统一的国际标准,该公约的实施对促进各缔约国航海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减少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世界航海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数百年的演绎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贯制培养型、“三明治”培养型和驾机综合培养型三种模式。一贯制培养型是传统的连续培养方式,以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三明治”培养型将培养过程分为理论教学、海上实践、理论教学三个阶段,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驾机综合培养型是将海船驾驶与轮机管理专业合二为一的双专科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高度自动化的船舶,以荷兰和法国为代表。上述三种培养模式的主要差异在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方面,但其共同特点是非常重视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澳大利亚海运学院建有能模拟各类海况和天气情况的大型室内海上训练设施;荷兰的WillemBarentsz海事学院的国家航海模拟器训练中心设有大型航海轮机综合模拟器,全国航海类学生都必须接受一个月的模拟器强制培训;德国的Tremonde海员学校将完整的船舶结构分解,并置于海边或校园内,用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日本交通运输省设有航海训练专门机构,负责全国主要航海院校学生的航海实习训练。上述情况是笔者亲赴有关国家航海院校的所见所闻,其配备的各类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专业课程建设使人感触颇深。
随着航海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航运业对海运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航海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运发达国家已先后对航海教育予以立法,不少国家也正在进行航海教育的立法研究。通过建立健全航海教育立法体系,不但可以为本国航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可以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运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主要采用一贯制培养型模式,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曾为我国海运事业培养了大量的航海技术与管理人才。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航海职业教育水平与世界上航运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不够先进,教育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知识更新缓慢,教育投资不足,办学效益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师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较少等方面。我国航海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未能实现“由航海技能型人才向航海技能和经营型人才的转变,由运用传统的航海技术操纵和管理传统船舶的人才向运用先进技术操纵和管理未来船舶的人才转变,由封闭运输生产型人才向参与国际航运竞争的开放型人才的转变”。这些差距和问题制约了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虽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紧急应变能力方面非常欠缺,毕业生仍需要在船上见习较长的时间以适应工作。此外,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也比较狭窄,如德国某船东所说:“中国船员在散杂货船方面的工作技能不错,可供选择的船员也比较多,但在特种船(超级油轮、化学品船、滚装船等)方面,可供挑选的船员非常短缺。”另外,中国是非英语国家,受教育体制和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较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航海类毕业生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就业前景。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我国是航运大国,有位居世界第五位的商船队和多达40万人的海员队伍,不仅庞大的船队需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而且丰富的航海技术人力资源也应该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因此,我国的航海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笔者以国际化视野,拟从航海职业教育立法、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和人文教育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旨在与同行探讨。
教育立法势在必行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航运公会(ICS)、国际航运联合会(ISF)等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海事类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人为因素在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积极倡导各国不断加强和完善航海教育和培训的立法。STCW78/95公约也规定了世界主要航运国家应从船旗国履约义务出发,将公约规定纳入各国的航海教育立法。我国虽有涉及航海教育的专门立法,如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为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但从国际公认的航海立法概念和通行做法来看,我国目前尚无成型的、明确的航海教育立法,我国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明显的制约,航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世界航运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使我国从航运大国尽快发展成为航运强国,需要我国航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航海教育立法手段大力发展航海教育,为国内国际海运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水平更高的航海专门人才。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航海院校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国内外远洋运输企业的需求、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借鉴国外先进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制定出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了解、吸收并实践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学术要求和考试标准。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能体现航海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市场预见性。航海院校应采用规范的特别要参考国际海事组织系列“示范教程”编写的新教材,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采用部分英文版的教材。授课教师应及时了解船舶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增加相应的新知识、新内容,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机仿真手段营造虚拟的实践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航海院校应按照STCW公约和国内航海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为航海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航海类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了航海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因而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一支英语水平较高的“双师型”航海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无疑是航海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航海院校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重点引进或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为逐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双语化创造条件。专业教师需定期安排上船工作,特别要尽量安排在多国籍船员的船舶上工作,一方面可以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英语能力受到极大的锻炼。航海院校也可聘请来自生产一线的高级远洋船员作为辅导教师或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进行辅导、授课或举办讲座。此外,聘请外教也是引进国外智力和促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航海院校聘请外教不仅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师资的英语水平。
全面开展国际交流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及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院校增进教育外事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航海院校应积极开拓和探索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充分挖掘合作办学的潜力,与国外同类院校以设立分院或开办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双方可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中外院校教师可联合授课,毕业生可获得国际认可的双文凭。合作办学的实施有利于借鉴和引进国外院校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另外,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应千方百计拓宽渠道,增进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鼓励教师参与国际海事界的各类学术会议,如国际海事教师大会(IMLA)、国际海事英语大会(IMEC)、亚太地区航海教育与培训联合会(AMETIAP)、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MUA)等。通过增进国际合作和交流,航海院校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和教育国际化程度,与国际接轨,提高自身的整体办学水平。
交通运输专业就业前景范文6
论文关键词:俄罗斯;基础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就业困境;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为了使基础职业教育摆脱困境。俄罗斯政府相关部门以解决基础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突破1:7。通:过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调整专业目录、开展短期培训等措施增强教育机构的适应能力。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设置专业群、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密切同社会伙伴的关系等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基础职业教育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一、就业困境:内外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
首先,基础职业教育机构承担看社会职能。在俄罗斯,基础职业教育体系发挥着双重功能:通过确保学生获得高水平的基础职业教育,使其有尊严地进人成人生活,这是其社会功能;为企业和各经济部门有计划地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这是其经济职能。在俄罗斯的基础职业教育体系中,有75%的学生来自于中低收人水平的家庭和单亲家庭。因此,对于俄罗斯政府而言,发展基础职业教育更是被视为一项社会保障责任,基础职业教育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九年制不完全中学毕业生的教育需要,其次才是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置于次要地位,这就为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现埋下了隐患。但客观地说,基础职业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所以时至今日,仍将社会职能置于首要地位。
其次.培养方向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前苏联解体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机构只有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就业。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础职业教育机构没能及时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人才的培养脱离地区经济社会的实际需要,充满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主义的色彩。学校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不能获得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也不能预测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更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再次,专业设置不合理。长期以来,专业目录一直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依据,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数量原来有1400多个,其中2/3以上是为军事工业、中型和重型机械制造业培养熟练工人的,而轻工、民用、服务、文化方面的专业数量则不足20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据调查,在为军工、重工业以及医学培养人才的专业中,每年有近20万人找不到对口工作,而近年兴起的第三产业如经营管理、金融、办公自动化、服务业所需的人才却普遍缺乏。可见,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结构失衡造成的。
(二)外因分析
首先,经济衰退。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处于转型过程中,国家和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经济连年出现负增长。经济形势的恶化使许多企业倒闭或处于半停产状态,就业岗位减少,失业人员增加。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基础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在所难免。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前苏联解体后,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基础职业教育机构的毕业生都要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就业。这种就业机制使基础职业教育机构中原有的惰性暴露无遗,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此外,由于经济不景气,政府财政收人减少.对基础职业教育机构的经费投人不断减少.在1995一1996年,提供的经费只能达到所需最低金额的67.6%。基础职业教育机构不能及时更新教学试验设备,再加上基地企业与基础职业教育机构脱离关系,学生失去了实习场地,实践操作能力严重下降。
二、就业导向:改革的立足点
(一)增强教育机构的适应能力
1.扩大学校自主权。在基础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改变以往中央集权的管理方式,将管理权下放到各个联邦主体及其职教管理部门,重新分配联邦、联邦主体、市级管理部门和学校之间的权贵,赋予教育机构灵活应对市场的权力。在管理体制改革中,确保基础职业教育机构在办学上有较多的自主权(包括专业设置权和自主招生权),学校可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反馈信息以及国家的宏观规划设置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并进行自主招生。此外,学校在人事、内部事务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也获得了相应的自主权,增强与社会、企业和家庭沟通的动机和愿望。
2.加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有:国家的人才需求、地区(共和国一级)的人才需求、企业和单位组织的用人需求以及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国家人才需求的评估建立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由经济部门、财政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及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地区一级的人才需求计划由以下3方共同确定,即雇主、行政机关和学校。企业的用人藉求通过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或继续培养合同得以满足。鉴于俄罗斯经济的不稳定性,预测工作主要是采用社会学的方法搜集劳动力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以统计学的方法整理地区人口资料和就业信息。通过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传达给基础职业教育机构,使人才培养符合今后的社会需求。
3.调整专业目录。针对原有培养目录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服务、交通运输、饮食与贸易等部门都提出了与本行业相关专业的发展计划,特别是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经营管理、金融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和新兴的信息类专业得到了加强,而工业、建筑业及相关专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由于原有专业数量过多、口径过窄,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不强,对此,一方面压缩专业数量,另一方面拓宽专业口径。在1999年,专业目录中的专业数最已被削减到了282个,还要继续将其压缩到250个左右。
4.开展短期培训。基础职业教育机构针对某些专业开展期限较短的培训。培训期限的长短取决于专业的复杂程度、专业知识总量以及受训者所需达到的技术水平一般1 -6个月不等。考虑到某些岗位工艺流程的复杂性、设备的技术含量等因素,其培训期限也可以超过6个月。同时,特别强调要对毕业但未就业的学生开展类似的短期培训。
(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1.多方筹措资金,确保足够的经费投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经费已经不可能完全由联邦政府承担。为此,俄联邦政府进行了财政拨款体制改革,使联邦主体也承担一定的经费。在2001年,有11.3%的基础职业教育机构从联邦主体获得财政资助,19个联邦主体对所辖的基础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财政拨款。即便如此,基础职业教育机构的经费依然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在此情况下,教育机构有必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经费。俄联邦政府于1998年7月24 p颁布第828号命令,鼓励蓦础职业教育机构与就业部门以及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同的企业、机构和组织签订合同,招收自费生(基本上由雇主支付学费),补充办学经费。截至2000年1月1日,此类培训人数已达30. 9万人,预计还将继续增加。。政府也鼓励学校设里生产车间,在满足实习需要的同时,生产工农业产品,为学校提供额外资金。此外,基础职业教育机构还可将总资产的10%一30%用于商业活动,将所获利润用于更新教学设施,添置实习设备,以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可用于增加教师的收人,改善教师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设置专业群,并优化教学过程。专业群是多个职业或专业的高度结合,是生产所需的并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综合。.专业群的设置有以下途径:把若千职业活动内容、手段、方式和对象相近或相似的专业组合为专业群;把职业活动内容相关性较强的专业组合为专业群;把完成某一项总的工作任务所包含的工作或专业组合为专业群。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实现教学管理的民主化、教学内容的人道化和人文化、教学过程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理论教学和实践培养相结合的最优化,倡导学生集体学习与独立钻研相结合,激发学生完警职业技能的内在动力和儒求。.
3.建立国家对基础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监控体系。目前已经成立了独立的鉴定委员会,即联邦科学方法委员会,制定基础职业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并监督其实施情况,以鉴定基础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质量。在鉴定与颁布国有与非国有基础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大纲方面,联邦教育部和科学方法委员会也被赋予广泛的组织与法律权限。为有效评估基础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质量水平和技术等级,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对基础职业教育体系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的可行性,相关的试验工作已经展开,这项工作由财政专项拨款保障。
4.密切同社会伙伴的关系。不少联邦主体,如利佩茨克州、诺夫格诺德州、车里雅宾斯克州,成立了基础职业教育委员会,为基础职业教育机构联络社会伙伴。社会伙伴参与墓础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为学校提供设备、原材料和实习场地,学校运用社会伙伴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提高教学质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对教学过程提出建议,参与教学大纲和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和教学方法委员会的专业分类工作,甚至由企业派人到学校授课,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国家认证委员会共同组织毕业生考试的筹备工作,使考试内容贴近生产实际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