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1

【关键词】职业道德;法律;课程;教学成效;措施

高校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开设旨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能够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保证高校能够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人才,维持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但仅凭当前开设的课程很难实现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本质上的提升,高校教育者仍需不断加强对于相关教学的重视程度,保证从学生的意识水平到实践水平都能实现质的飞跃,满足社会稳定且长久发展的需求。

1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1.1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当前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略显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教育者作为整个课堂主导者,全权控制着教学的节奏,学生只是对老师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很难有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通过课堂直观地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且当前的学期制教学对教学进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者为了追求进度常常忽视对学生课堂掌握程度的考察,加之高校相对中学的管理更加松散,不仅表现在课堂管理方便,也很少有课下作业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因此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

1.2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单调

当前高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略显单调,很难适应当代学生对于日常教学的需求。在内容上,我国高校目前使用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以理论的传授为主,对于定义和相关理论的描述占据了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而对于实例的列举和解说通常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课本结构影响学生对抽象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定义的理解,自然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1.3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通过划分专业并且开设专业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却往往忽视了人才招聘对于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的根本要求,这样的高校教育模式虽然保证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却使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很难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确保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长远发展,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注入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

2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成效的措施

2.1提高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首先,高校要从自身出发,审视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努力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用人单位现已将个人素质作为衡量求职者能否在工作岗位上实现长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审核标准。因此,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调动大量的教学资源用于对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传授,将个人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当中,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2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束缚

当前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不利于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将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在完成独立思考过程的同时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活跃课堂气氛,打破教育者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真正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中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与老师进行讨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打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拉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真正提高高校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

2.3对教材进行改进,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取代单纯的理论知识

单调的课本内容也是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根本原因。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讲求方法,教材编写者首先要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筛选,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阶段作为内容筛选的主要标准,将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填入课本。与此同时,课本内容要向着情感性的趋势发展,除了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添加相关的内容来保证与学生情感方面的沟通,例如:教材编写者可以在教材中添加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和时政新闻,利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拉近理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在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学习效率。

3小结

高校作为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需要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来顺应当今的就业形势,因此在要求人才全方位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养成,通过提高高校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束缚,使用互动教学法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对教材进行改进,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取代单纯的理论知识,在帮助理解的同时加深记忆等方法实现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为社会注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彤.提高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成效的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3):6-6.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2

“知识经济”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其内涵是指建立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学界通常把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归纳成知识经济,即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速,经济效率提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形态,目前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和运行模式,这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提出一个严峻的挑战。

中国经济从上一次宏观调控实现了“软着陆”以后,以制造业为龙头的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已经被国际称为“世界工厂”。在GDP总量迅速庞大的同时,中国经济在宏观运行层面上的不平衡、不科学等弊端逐一显露,除了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之类的缺陷外,在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严重不平衡也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致命伤:中国消耗了全世界25%的钢铁、30%的原煤、40%的水泥;去年进口了9000万吨原油,今年将进口1亿吨以上,对石油进口依赖率正逼进危险的临界线(50%),但如此之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产出的GDP却不成比例,投入产出率只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近年来,我国原煤和电能等能源消耗的增幅明显高于GDP的增速,消耗弹性系数呈不断扩大趋势。按照我国GDP增长速度和目前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增长的速度推算,我国未来对原煤、原油、电的消耗量基本上每5年增加一倍,这么高的能源消费,不仅资源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也不能承受。

低水平、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中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黄河充斥泥沙、时常断流;长江水质恶化、含沙量增加;中西部土壤沙化严重、空气质量下降,除了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外,中国经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已成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症结,这种趋势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党的十六大把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落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目标,这是十分正确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使中国经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来自知识经济两大基石的全球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来自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世界市场要素的重新配置、来自亚洲经济的新一轮发展,为中国经济进入新的起飞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地区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发的要求,则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出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我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将提高运行质量,继续迅速而健康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年制;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年制高职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8~19周岁之间,已经成年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独立的见解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思想逐渐成熟。而且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不太理想,普遍低于本科的录取分数线。虽说高考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方面的差异。几堂思想道德修养课很难达到树立正确的“三观”的效果。

一、当前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无法体现高职特点,更不用说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中较多理论陈述,较少实例,无法吸引对此类内容缺少兴趣的三年制高职学生。

2.课程的教学过程

许多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偏重理论阐述,缺少实例列举,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内容不吸引人,教的也不吸引人,又遇到不太自觉的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课程的设置时间

一般情况下,该课程一周仅两、三节课,和其他理论课程一样,仅对知识进行教导,鲜有渗透深入的过程,到了期末再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就算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如此的课程安排,较难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4.课程的成效衡量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成效难以衡量,标准难以界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很难用形式单一的卷面成绩来体现,死记硬背的理论也不能说明学生已真正理解掌握并转化成为自身素质。

二、关于问题解决的思考

1.课程教材的内容要体现高职专业的特色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处理好思想道德

修养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要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教学。

2.课程教学的过程要注重联系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例如,教学中注意多举实例,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课堂中可以开展案例分析的课堂讨论活动,就是只提供案例,不提供现成的结论,让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自己来完成。教师则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在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表达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引导学生在

这些不同的观点中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3.课程设置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

教学的时间要贯穿整个学制,分不同阶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对刚进校的新生注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对二年级的学生应注重法治教育,对三年级的学生应强调职业道德教育。

4.课程教学的成效衡量标准

让学生回答纯粹的理论题,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考核学生的

思想道德修养是违背初衷的,建议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的方式,结合时事,让学生对某种问题、某种观点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出其思想道德修养。同时,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如,是否按时出勤,听课是否认真,回答问题是否踊跃,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作业是否按时完成等方面,可以对他们的素质做出评价。学生在课外的表现,如,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勤劳勇敢,是否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否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等等,这些也可以作为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三、课程教学的“以人为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思想品德优秀的人,爱护自己,尊重他人,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但是你无法培养出模式化的学生,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其实都是开放的,处于变化中的。凡为教的目的在于达到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会自我调整去适应变化的人才是目的所在,能够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方是实现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张云芳,王岳喜,刘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9):9.

[2]赵效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创业教育探索.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2.

[3]徐建丽,王红芳.高职特色思政理论课考核体系的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0(32).

[4]韦胜强.高职院校思政课考试方法改革初探.教育与职业,2010(32).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4

摘要:为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必须加强爱岗敬业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关键词 :中护生:爱岗敬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6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却未能相应地提高,近年来道德伦丧、品德缺失的事情屡见不鲜。如201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护生肖诗雨虐婴事件的发生,让人们震惊、愤怒、呼唤和呐喊,尤其是呼唤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既离不开工作后在实际岗位上的强化训练,也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将中护生培育成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护士,学校必须对他们全面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将其作为中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必修课,让中护生自觉养成认真负责、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观。

一、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与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我国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在于救死扶伤、珍视生命、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力,为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中护生只有了解和掌握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同时运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守奉公,为社会、为患者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所以中护生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1.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可在将来的工作中减少大量的医疗纠纷。现代的医患关系本应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它强调的是医患双方互相尊重与平等。而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经常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习惯于“以我为主”的家长式作风。

正因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的产生,如果医护人员不懂得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造成患者的紧张、恐惧、愤怒,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医患双方互相不理解,严重的医患矛盾乃至医疗纠纷就会产生,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其实对于患者而言,不仅需要的是医生精湛的医术,更想得到护理人员细心的照顾、言语的抚慰和人文的关怀,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护士能让患者倍感温暖和安全,为患者创建轻松的治疗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的对立,减少摩擦和纠纷,同时也给医院带来好口碑、好效益。

2.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让中护生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紧密团结的合作精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良好的团队需要大家密切的配合,才能在工作中发挥最高水平,医生和护士的关系正是如此。只有医生正确的诊断和护士高质量的护理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好的医疗效果。因此,作为一个团队,护士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护士配合医生的默契程度和协调能力,直接反映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良好信誉。

3.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能让中护生懂得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净化社会风气,还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强烈的感染力,增加正能量的传递,对本行业甚至整个社会都能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都集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那么对于整个社会纠正行业的不正之风、提高服务质量、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中护生《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和谐了社会,也推动医院和其他行业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二、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重点主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的好公民。为此,《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需要重点开展以下主题教育:

1.爱岗敬业教育。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敬业就是以恭敬、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爱岗敬业是每行每业对每个员工的基本要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现代社会流行一句话: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所以爱岗敬业精神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课本中运用全国劳动模范刘怀玉的典型事例诠释了爱岗敬业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是:乐业、勤业、精业。课本中用小陈的案例来启发学生: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工作中不缺少乐趣,缺少的是我们感知乐趣的心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不仅培养了中护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爱岗敬业意识与思维,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理念,培养了中护生忠于职守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勤劳刻苦的工作精神。

2.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课本中桥吊工人许振超在普通岗位上创出世界一流的“振超效率”,乡邮员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大凉山中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苦与乐,医学专家钟南山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敢医敢言。同样,在我们的身边也时刻能看到众志成城抗地震、挥汗如雨战雪灾、连夜抢修防洪水、扶贫捐款献爱心……从中,无不感受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责任。作为一名护士,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我们将病人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地为患者服务。

3.法律意识教育。中护生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了解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懂得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去履行,懂得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渎职、疏忽大意等护理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在处理时也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理有据,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甚至医院的合法权益。

三、中职护理学校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育的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德育教学队伍建设。由于中护生对职业观和道德观的概念并未成熟,德育教师是中护生职业思想的引导者。护士职业道德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教师的引导,让中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人民利益为坐标,自觉地进行心理、行为调适,坚持“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的人生原则。同时,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鼓励德育教师走进医院,走进医疗单位,了解医院和医疗单位对护士的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才能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才能培养出品德优秀、认真负责的护士。

2.增强德育教学的实践性。让中护生走进医院,走进病房,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掌握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掌握工作中的良好礼仪和品德修养:把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做到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做到学做合一,勇敢践行,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优质效果。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5

1.“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的教学也应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基本要求,并且可以在社会实际与生产实践中应用和发挥社会实践效能,具体表现为:一是社会层面上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效能,要求受教育的对象能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企业层面上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效能,受教育的对象要符合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个体层面上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效能,要求受教育的对象把内化了的思想道德准则外化为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并且对学生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2.“基础”课教学实效性要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目前高职“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式、讨论式、讲演式等就带有很强的普通高校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属性,这些教学方式虽然能够产生好的“课堂效果”,但是与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性不相吻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而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理论型、学科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案例式、讨论式、讲演式教学方式比较符合理论型、学科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制约“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1.将思想政治教育混同于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个方面规律的统一整体,目前在高职“基础”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思想教育规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规律的应用和发挥。用思想教育规律的部分功能替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整体性功能来完成三项教育任务,势必会影响“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基础”课教学也具有政治教育的功能。完成政治教育过程要引入“团体”、“社会实践”性的情境。“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东西,即引导教育对象对自身以及自己所从属的团体的利益的感知或认识。利益总是现实的,没有切身的体验或实践,个体便无法深刻感知或认识自身的利益及自己所从属的团体的利益。因此,引导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参与实际的政治生活,具有根本意义,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的政治教育,是无法依赖的。”[1]“基础”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稳定的道德行为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机制,道德教育规律没有系统发挥。道德行为的养成过程具有重复性,养成自觉的、相对稳定的具体行为习惯,需要某种行为不断重复,而且达到不自觉的状态。目前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项目驱动”教学法就体现了重复性的规律。但是,在“基础”课教学中没有体现。

2.重视教学方法创新而忽视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的目标不同,其方法与组织形式也应该不同。教师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重视教学组织形式的适合性,因为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方法具有制约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只重视教学方法中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的教学方式引用,而忽视了教学组织形式是否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如下:①“情感体验”法教学中缺乏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目前“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式、讨论式、讲演式等“情感体验法”还是在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下完成的,只重视“情感体验法”的情境创设而忽视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适性,导致高职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高职教育目标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基础”课“情感体验法”的情境创设应同时满足以下“三性”要求:即实践性、满足性、协作性。协作性属于教学的形式要求,实践性、满足性属于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虽然有协作形式但其实质是非协作性。②课外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实效不强”。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虽然各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多样,但实践教学的情况是:“10%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效果明确表示不满意,72%的教师认为不好评价”[2]。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重视课外实践教学而忽视了课堂实践教学。高职“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一直被课外实践教学取代,“而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往往忽视与理论教学的一致性、连贯性,导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分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3]二是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很多职业院校开展讲座、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研等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否切合实践教学的主题,是否真止解决了实际问题,却似乎并未得到认真的关注和考核。加之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没有坚持下去,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这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4]

三、提高高职“基础”课实效性的对策

从上述制约因素看,影响高职院校“基础”课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是: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而忽视教学对象的特点;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引用而忽视了教学组织形式改革;重视课外实践教学开展而忽视了课堂实践教学开展。其根本点是:目前高职教育模式与企业岗位相脱节,高职“基础”课教学组织形式缺乏有效的协作性。

1.开发具有“协作性”的教学模式。进入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和能力。但是,没有集体协作完成项目的体验,缺乏集体协作和集体责任意识,缺乏自我管理与约束、抗挫折、沟通等能力等。针对企业需求看,企业岗位运行是协作性的,而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相对独立的,学生缺乏协作完成某项任务的体验。如果“基础”课教学不能针对教育客体的这一特点,创制具有实践性、满足性、协作性要素的教学组织形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较难实现。

2.重视 受众心理理论在教学中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传播效果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传播因素——受众。从个体学生角度讲,其他学生是关联性的受众群体。与教师角度形成的受众群体不同的是,关联性缺乏导向力,更多体现出“受众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会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产生压力”[5]。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将个体学生安排在一个团队中,发挥群体导向力的作用。这个团队就是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协助小组。

3.探索“QC小组”活动式的课内实践教学。QC小组是企业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其实质是集体协作和集体责任意识在具体工作中的体现与发挥,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没有集体协作完成项目体验,缺乏集体协作和集体责任意识,缺乏自我管理与约束、抗挫折、沟通等能力。“从实践效果看QC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加快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换。”[6]由于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岗位群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上岗所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QC小组活动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各个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好。通过QC小组活动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将自己与团队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上述,提高高职“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开发具有“协作性”的教学模式。普通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4,(6).

[2]李天贺.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8).

[3]陈媛.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效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4]邹连方.从受众心理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范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教育;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05-02

科学发展观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指导理念。同样,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的种种困难,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体而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归纳起来,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大多面临三个方面的困境:一是办学观念陈旧,体制机制僵化。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办学理念,既不了解国际高职教育的最新发展,又不了解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且缺乏服务意识,“围墙文化”和“小巷思维”严重,处于传统的封闭式管理状态,忽视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互动关系。二是管理粗放,不讲绩效。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不少学校或占地很大,但没有房子;或房子很多,但没有设备;或设备很多,但很少使用。办学绩效的监控与考评缺失,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无法持续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高职特色。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学生就业后在生产线上有独特的岗位,既不同于工程师,又不同于操作工,往往要担任班组长、生产线长、领班、技术员等,既要会熟练操作,又要有一定的沟通、协调与管理生产现场的能力。现在的高职教育经常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或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或成为中职教育的“发面馒头”。面对发展的新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高职教育要持续贯彻大力发展的方针,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两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二、不断加强以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导向政策

科学发展观定义下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内涵建设,正确处理高等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改革课程结构与体系

应当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结构,对高职课程体系做出大胆改革。一方面,要在整体上变“三段式”为“三条式”:一条为公共课,包括高等普通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一条是专业理论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专业理论和为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一条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含选修和辅修),包括校内技术技能基础素质训练和在生产一线的顶岗实践课程。这三类课程组成三条线,纵向并行,在校学习期间连续不断线,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养成十分有利,自然也就能够增进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和教学中,要尊重各类知识、技术技能间的内在联系,按其知识、技术技能形成的规律,有序地安排各自进程,使其紧密衔接,浑然一体。

2. 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创新产学合作的办学模式

在机制上,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多变性与复杂性,高职院校应建立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推行灵活机动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构建相应的合作组织和工作制度,由校企双方代表共同组成管理机构。企业注重办学的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等的制定;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模式上,职业院校实行根据企事业用人需求的“订单式”培养培训模式,与多个企事业单位协作建立生产实习网络,推进学校招生与企事业单位用人的一体化。

三、不断加强结构调整的均衡发展导向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在此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很快和新建或改建院校较多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功能,必须十分注重结构问题,主要是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

1. 层次结构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被政策性限定在专科层次无疑是正确和切实的,因为专科层次的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和最紧迫。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层次和教育层次的高移是必然趋势。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在继续以专科层次为主导的前提下,配套试办一定比例的本科层次,既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强竞争力,又有利于完善类型结构,形成发展的新增长点。

2. 专业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显示出较大的优势,但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盲目地开设“热门”专业,引发了生源大战和人才的结构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一些高职院校限于办学条件或者是为了节省办学成本,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科类的专业,工程技术专业偏少,导致专业的科类结构比例不合理。这就要求地区性的行业、企业和人才主管部门要定期市场行情和人才需求信息;国家有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人才需求和学校情况,尽快修订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性目录,减少现行专业设置上的随意性,规范办学行为。

3. 布局结构

高等职业院校的布局结构要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改变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造成的高等教育集中在大城市的格局,面向更加广泛的人口和地区。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管理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呈现区域化发展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一般在数百万,大的有近千万,市(地)级地域范围大小适中,城市农村兼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经济具有相当规模,对实用型人才需求量大、层次多。因此,在西部地区,高职院校要从省会城市向地级市延伸,东、中部地区则可逐渐从地级市向有条件的县级市延伸,特别要注重就近、就地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种实用人才。

4. 体制结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呈现出教育投资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从总体上看,办学主体仍然是政府。中国地大人多,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做到公办与民办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潜力,发展民办公助、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政府应继续从政策上鼓励和保障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成长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