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大学 英语 EGP ESP
一、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改革现状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进入了后大学英语时代。近年来随着高考的改革,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大学英语不再是重要的学科,应当让位于专业课,所以一些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英语课时一减再减。且长期以来,高职大学英语经常就是大学本科英语的“压缩版”或“精简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仍停留在EGP阶段,教学目标仍旧倾向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强调通过对语言技巧的系统学习来提高英语水平,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通过率依然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延续着与高中英语内容重复的单词、语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与学生所期望的有很大的距离,与高中英语课程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面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纷纷提出ESP教学才是大学英语教改的必然趋势。[1]
二、EGP与ESP的不同
EGP 是英文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缩写,意思为一般用途英语。ESP 是英文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缩写,意思是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高职课程中,大学英语课程就属于EGP范畴,ESP有很多的分支,在本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ESP视为各门学科专业英语的总称。EGP与ESP这两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但是两者有很大的区别。[2]
1.课程类别不同
目前, EGP在我国高职院校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体育与健康》等一起属于“素质与基础学习领域”课程。虽然有些教师将各个学科开设的ESP列入英语教学领域的一个分支,但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ESP均被列为“专业学习领域”或“专业拓展领域”课程。[3]
2.教学目标不同
EGP主要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英语技能。ESP重点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来开展工作的能力。前者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而后者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3.教学模式不同
ESP课程的教学模式通常以学生的专业“需求分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教学模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ESP教学模式主要有:项目化教学、企业实践教学、 竞赛教学法等。而EGP课程的教学模式仍是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的纯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形式较落后,但是却能够巩固学生们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功底,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EGP与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改革
1.EGP与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尽管刘润清教授、刘法公教授、蔡基刚教授等许多的知名学者都在不同场合下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然而如何才能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开展教学,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有以下两种教学思路:1)有些院校认为应该把EGP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学生一进入高校时便直接进行ESP专业学习,所以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已将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改为了选修课,学生可以不经过EGP的学习直接进入ESP的学习;2)有些院校将ESP课程的学习作为GEP学习的后续课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高职院校英语学习体系。[4]
2.EGP与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针对3.1中提到的目前高职院校的两种教学思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第一种做法忽视了对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虽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提出了和大学英语教学几乎相同的教学目标、能力标准、课程安排和课程设置,但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和入学时的摸底考试成绩不难看出,他们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距离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省略EGP学习,直接进入ESP阶段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显然难度较大,难以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第二种做法,一般是采取两学期的EGP学习后进入一学期的ESP学习,相对第一种做法而言,这种做法能够从高职学生的学情出发,有完善的、系统的课程学习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GEP和ESP的衔接过程中不甚理想。[5]
针对以上两种教学思路的优缺点,笔者认为EGP与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以第二种教学思路为基础,进一步完善GEP和ESP的衔接过程。采取1-2个学期的EGP教学后,再进入ESP学习阶段。在EGP教学阶段,应采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引入ESP课程的相关词汇,阅读、听力和写作材料均以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知识为背景,即采用传统语言类课程以某个话题为模块,围绕“听说、读、写、译”四部分展开话题,只是将模块的话题由日常话题转为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话题,“听说、读、写、译”的材料内容由日常生活材料转为学生职业情景材料。这样既吸取了语言类教学模式能够巩固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优点,又能够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为下一步ESP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将 EGP与ESP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在仍处于初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仍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完善,只有沿着这条改革思路继续前行才能最终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真正结合,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 外语
研究,2010( 4) .
[2] 谷志忠. 高校ESP 教学现状剖析与应对策略[J]. 外
语电化教学,2010( 5) .
[3] 蔡基刚,廖雷朝.ELP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9)
[4] 王守仁.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外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PRETCO;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职场英语通用能力;岗位英语应用能力
一、引言近年来,笔者担任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英语教师。在如期完成学院的公共英语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我们要辅导学生参加每年两次的PRETCO。通过对PRETCO试卷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PRETCO并不等同于大学英语三级考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也区别于本科大学英语教学。
二、PRETCO简述PRETCO的全称为“Practical English Test For Colleges”,即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学英语A级考试,其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略低于CET-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1998年,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2000年全面铺开,迄今为止,已为20余省、市、自治区采用。PRETCO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设计,测试对象为高职高专院校和成人高专院校的学生。本测试旨在考量广大学生在职场应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和在岗位应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的能力,其目的是通过测试将“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英语教学理念全面渗透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以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PRETCO分A、B两级,A级考试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B级考试的难度略低于A级考试,是为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大专生设计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主要测试学生的一般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读、译、写四种技能,而考试的测试点绝大部分是围绕职场生涯展开。考试的客观性试题信度较高、覆盖面比较广,而主观性试题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度,能较好地检测考生在职场生涯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综上所述,PRETCO是有着良好信度和效度的较为科学的测试方式与考量路径。
三、PRETCO考试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鉴于PRETCO的测试要求与内容有着鲜明的职场特性,这对我们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带来了较为深刻的启示。
1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应以职场生涯为导向来设计与编排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采用“十二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实用型精品规划教材,教材旨在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学内容严谨而科学,同时也凸显了一定的趣味性,应该说是英语教学的比较好的教材。但是,现在市场上推广的大部分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均以主题单元为线索来编排,如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问候与介绍)、English Learning(英语学习)、Hobbies and Interests(爱好与兴趣)、Sports(运动)、Shopping(购物)、Invitations and Parties(邀请与晚会)、Weather(天气),等等。如果我们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完全按照此类教材的编排顺序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意味着我们的教师与学生需要投入相当多的课堂时间和精力来教授与熟悉这些主题(topics)。当然,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据笔者几年来的目测与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即使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但面对PRETCO的测试内容时仍然是一头雾水,也就不可能较好地展示自己的职场英语通用能力和岗位英语应用能力。这就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警示:什么样的教材更适合我们的学生呢?通过几年的摸索和研究,我们发现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或绝大部分教学内容应以职场生涯为导向来设计与编排。
2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不等同于本科大学英语教学
当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沿用College English(大学英语)这一名称,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觉――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就是难度比本科大学英语略低的课程,是简易版的大学英语。大部分学生也会由此类推,认为PRETCO是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其难度略低于CET-4(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如果仔细比较PRETCO和CET-4,我们会发现这是两套测试着力点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
CET-4全称为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是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CET-6全称为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6,是大学英语六级标准化考试。它们是由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持的全国英语水平标准化考试,考试的主要对象是全日制本科院校学生或研究生。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于1986年末开始启动,1987年正式向全国各省市推广。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宗旨是通过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从而引导各高校切实贯彻执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精神,旨在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国家教育部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1993年前名为“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负责设计、组织、管理与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PRETCO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该考试是为反映和评价高等学校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修完英语课程的在校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设立的标准化英语水平考试。考试的主要对象为高职高专学生。考试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来测评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应用能力:学生是否具备日常沟通所需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学生在职场生涯中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如何。
由于两种考试的评价维度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在课程名称、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课堂教学模式,乃至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应该紧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课程教学应贯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根据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与规格,并结合十余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制订出来的。《基本要求》凸显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强调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基本要求》提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打好基础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简而言之,笔者认为:我们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要科学引导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基础,更要注重提升学生在职场生涯中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3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涵盖职场英语通用能力和岗位英语应用能力
我们的高职学生进校后就读的专业涉及经贸、会计、旅游管理、计算机等领域,因而各个领域各个专业会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那么,我们的英语课程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呢?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涵盖职场英语通用能力(common skills of English)和岗位英语应用能力(core skills of occupation related to English)。换言之,我们的英语课程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在不同职业背景下及不同工作领域中应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的能力,即英语应用的语言迁移能力或职场的英语通用能力。在确保学生已基本具备职场必需的英语通用能力或语言迁移能力的基础上,我们的英语课程教学要逐步与学生的专业开始对接,与学生毕业后有可能就业的工作岗位对接,与他们的工作流程对接,这样才会为学生在职场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通用能力,我们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熟悉并掌握有关机场接机、酒店入住、旅游景点介绍、商务宴请、商务电话接听、商务会谈筹备与运作、公司介绍、公司或车间参观及产品的介绍与推广等相关的英语词汇与接待用语。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英语课程教学实践项目或学习任务来帮助学生逐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通用能力或英语的迁移能力。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主要确保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后,即使学生工作的领域或岗位与自己就读的专业不尽相同或大不一样,他们的英语水平仍然能符合转轨后的岗位的语言基本需求。
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通用能力的基础上,我们的英语课程教学可以开始与学生的专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对接。纵观最近几年来的PRETCO试卷,我们发现:考试的内容与语言材料涉及了进出口贸易、市场营销、银行、保险、计算机、旅游、餐饮、金融等领域。如此宽泛的考试素材启示我们: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不应该脱离学生的专业背景,更不应该脱离包罗万象的商务领域。四、结论一言以蔽之,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更大程度上说是商务英语教学,带有浓烈而鲜明的职业特性,凸显宽泛而务实的商务背景。我们高职教育的英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商务素养,积累丰富而有序的商务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戴莹主编.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Ⅱ(第三版)〖=M〗.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5〗姜大源主编.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3
【关键词】职业需求 导向 高职院校 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4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各类英语人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就目前看来,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因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题的详细描述,分析了基于职业需求导向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教育理念存在认识偏差
当前高职院校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理念难以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从职业教育理念来看,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都没有形成新的认识,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他们看来,开设公共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专业课的基础任务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正是教育理念上的认识偏差,直接造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培养模式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难以做出一系列的创新与改革。时下社会英语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事业大力发展的重点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贴近职业需求的。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看来,百色职业学院在对相关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仅仅将公共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英语教学处理而没有结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开设专业英语或者行业英语。虽然百色职业学院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需求引起了重视,但是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合理。百色职业学院在对课程做出安排时,第一学年主要安排基础教育的相关工作,第二年才安排专业英语的相关工作。在这一种教学模式之下,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机制。
(三)教材的职业导向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载体的教材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出组织上的安排,还是学生课后继续展开一系列的学习、复习,其重要依据都是教材。就最近几年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来看,其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譬如编写的内容、思想、体制以及印刷的质量都有了改进。然而,对于百色职业学院而言,在对英语教材进行选择时其重要依据是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知识的记忆,而并没有将职业背景下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重要目标,这使得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有“学而无用”的感觉。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是一种词汇、语法、翻译教学法,是一种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做法。传统教学内容如语法以及语言习惯等可以说是十分枯燥乏味的,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仍然主要以书面英语作为重要内容,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效率低下。
(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目前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存在典型的应试特征。以百色职业学院为例,长期以来,其大学英语评价标准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师以及英语A、B级考试。在这样一种评价体系之下,学生往往被视为考试的机器,英语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变得死气沉沉。在这一氛围的感染下,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自然难以提起应有的兴致。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策略
(一)准确定位高职英语教学
在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培养时应与普通本科教育以及职业培训教育相互区别开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还应有职业教育的内在特质,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未来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应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技能培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外贸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在此情形下,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定位准确了,才能够真正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契合点,真正实现高职英语的培养目标。
(二)采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
在教学基地建设上,一方面要和企业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学院要加大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具有针对岗位的全真模拟生产现场的实训基地,使所学的理论知识“零距离”接触生产实践,使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零距离上岗”。
(三)以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精选教材内容
高职英语教材与本科院校的教材应该有所区别,应重点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因此,应以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做好教材内容的编写工作。在对教材内容做出选择时,要能够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首先,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英语基础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尊重学生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的职业需求作为导向,要根据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进行取舍。
(四)运用多媒体仿真教学
多媒体仿真教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它是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常见的仿真教学方法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堂演示,课程设计,过程控制,安全教育,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多媒体仿真教学这种具有综合作用的教育手段,使学生置身于仿真环境中,充分调动感觉、运动和思维,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五)构建多样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对学生做出评价时,不应只重视笔试,而应对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以及书面语口头相互结合的能力有所侧重。这样不仅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后续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压力得到增强。此外,还可以用机器的说明书进行中英互译教学,将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应用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总之,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高职院校想要谋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以职业需求作为基本导向,依据各职业岗位群涉外交流的需求,对英语课程内容做出一系列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突出英语语言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付玲玲.把握职业导向,提高高职英语教学[J].家教世界,2013(16)
[2]邵胤,王丽.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朱兰芳.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导向性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4]方宝.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导向性现状及其改革构想――基于南方5省10所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
[5]王珏.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3)
[6]王薇.基于职业导向谈高职英语教学的定向问题[J].青春岁月,2014(7)
[7]涂爽,许贞贞.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4
要追求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英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重要途径。“有效”是加强英语教学体系的应用,强调英语教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
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模式研究;发展
一、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是英语或公共英语。语言课程、课时的安排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校学生大部分英语学习时间都被EGP学习所占据,只有到了大学的高年级时才能有机会接触到ESP。从教育评估角度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学业鉴定及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许多医学院校把四级过级率当成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使用人单位也很看重毕业生的基础英语水平,课堂上的医学英语被当成考察课或者选修课,正是因为这种英语教学体系模式的长期存在,使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发生重点转移,学校把英语教学侧重点放在了EGP上,学生对ESP漠不关心却很看重EGP。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专业英语都是整个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从理论向实际应用跨越的主要途径。目前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仍然沿用“以EGP为主,ESP为辅”的陈旧教学模式,很少顾及到医学英语对社会的真实价值。大学英语教学中EGP和ESP这两种模式理应共存,彼此促进,相辅相成,而我们的教学模式却将EGP教学和ESP教学人为断裂。在教学方法、学时分配、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忽略了教学效果,导致EGP和ESP在英语教学中的比例不合理倾斜。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大众,如果只把过级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也就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医学教育的发展也将受到制约。
二、EGP与ESP之间的关系
一部分教师和学者认为,EGP与ESP这两门课程互不相关,甚至有人认为把太多精力用在学习ESP上会直接影响到EGP的学习效果。所有语言学习必将最终走进社会实践,这就不难发现EGP与ESP之间其实存在着较强的纽带关系,它是英语教学基础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实践中体现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只有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才会使EGP与ESP的区别缩小,也更适合学习者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某些变化,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教学原则也真正体现了“先基础,后专业化”的基本教学规律。
三、整合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设想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英语,要求学生用两年的学习时间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但对医学英语教学只是作为学生的考查课和选修课,这就需要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并改变教学模式,否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目前对医学英语的学时安排根本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医学英语的专业性更强,对它的专业划分应该进一步细化,检验、护理、影像、临床等不同专业的医学英语学习内容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区别。通过这些细化,既能让学生有相对准确的学习目标,同时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使之将来能更好地工作和更好地开展相关科研。
(二)英语教师和医学英语教师要有默契的相互配合,同时进一步提高医学英语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水平。目前很多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和医学英语教师各司其职交流甚少。学生在完成了基础英语学习后随即转入医学英语的学习,这样做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及目的,并随之带来医学英语教师的更加短缺。从教学原则和目标这两个角度上来说,基础英语教师和医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大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完全可以做到在英语学习或英语讲座过程中把医学英语适当融入进去,英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给学生补充一些医学英语常用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模糊基础英语教师和医学英语教师的概念,医学院校也要利用自身优势去发现和培养现有的基础英语教师,让他们掌握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从而成为合格的医学英语教师。
四、借鉴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教育必须体现出灵活性,教学方法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生动形象。目前各院校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大量采用了情景教学、多媒体授课、任务型教学法、听说教学法等,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也适用于医学英语的教学中,它能够克服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厌倦心理,并从英语基础知识方面去巧妙地掌握医学英语的语言运用。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置与医学相关的特定情境,给学生播放一些医学英文视听资料,还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扮演,用医学英语模拟医生和病人间的问诊及查房,尽量做到将医学英语教学融入网络教学平台。
五、建构有效的评估和反馈系统
医学英语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测试工具,它的价值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制定新的合理的英语评估方法,通过多层面立体考核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医学英语实际能力。对英语基本知识的考核更多地加入医学英语内容,其终结性评估也要合理分配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的份额。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拓展它实际知识面,重点强调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形成性评估方面,可以打破常规采用撰写英文医学论文、查阅英文文献、用英文讨论病例、医学论文英汉互译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考查,有效强化医学专业英语的各项技能。
结语
构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将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两者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整合,促进英语基础知识与医学英语运用技能的同步发展已势在必行。各医学院校应该将这种教学模式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满足医学院校学生对社会的职业化要求,培养出能够适应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杰出医学人才。
作者:张恒祯 单位: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女丹;刘宓.浅谈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探索.2011(11)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实用性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手段、测试方式、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许多学生虽具备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却很弱,英语教学实用性较差。如何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院校构建实用性英语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现在随着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全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学生越来越希望能够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也越来越受到英语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职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实用型的英语人才。
二、高职院校实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性较差,不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持续发展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导致英语实用性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难以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英语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实用性。离开了语言环境,离开了语言交际,英语的实用性无从谈起。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与用、学与用脱离,课内与课外、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与校园生活剥离,使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2)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偏差严重影响着英语教与学的实用性。多年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其说是语言教学,还不如说是学科教学,没有建立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模式。作为学科教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侧重的是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结构,强调的是记忆和机械操练。
(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师资建设相对滞后影响着英语教学的实用性。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发展,不少中等学校纷纷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注重量的扩张,忽视内涵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教师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依然是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调,影响了英语教与学的质量提高。
(4)教学实践的缺乏当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和书本上,而不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理论知识要远远大于实际技能。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实习机会,致使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适应教学岗位,教学技能的提高更无从谈起。
三、构建实用性的英语教学体系
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是区别“中职”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构建实用性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一场涉及全校的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全面规划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整合课程要素资源、加强管理保障质量,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水平较高、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英语教学团队。学校英语教学团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队伍。承担多个班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学生辅导员为督导力量,除了他们中间一部分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承担部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之外,全体辅导员都要负责组织学生英语早读和英语过级考试的强化训练;专业课教师要在自己的专业课中进行双语教学,把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有一支队伍就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担任“小先生”,负责每个班的早读辅导,与学习后进的学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在各种课外英语活动中是核心成员。
(2)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努力营造弥漫整个校园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英语学习对条件和环境的依赖很强,环境建设是一个软性工程,我们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英语早读制度,每个班级在学生辅导员组织下,开展英语早读活动。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三是建立大型英语听力学习教室,将英语教学软件和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共享,根据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四是建立英语广播电台,早晚播出英语教学节目,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源。五是直接开展与英语地区高校间师生交流。
(3)学会用合适的身体语言来丰富课堂身体语言,包括一些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感情而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及采用的手势语言。教学过程中身体语言的使用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理论抽象的知识也需要生动、戏剧的手势语来将其具体化、形象化,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能得以激发,也就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职业英语和大学英语的区别范文6
专门用途英语的全称是: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缩写为ESP。它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设计、开设的英语课程,不同于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划分了很多的专业列别和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以及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专业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二、ESP的特征
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者都有着直接明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特定行业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以达到阅读和交流的目的;在从事相关职业的时候,通过对专门性英语有的了解和掌握,能更进一步的得到相关指导和最新信息。专门用途英语重在“专门”二字,它是英语基础教学的扩大和延续,是从英语基础能力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程。
三、ESP的国内现状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高职英语所开设的课程过于宽泛,没有专门拟定的教材,也没有对相关专业进行专业的英语指导和培训。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最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教材都是英文版的,专业术语和用词都是英语,而学生学习的却是大学英语,没有专业英语指导老师,也没有专门的计算机英语课程。而专业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并非专业教师,基本上是由普通英语老师来担任,专业知识不够具体,专业指导存在盲目性,专门用途英语教育与普通英语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和专业理论上与实际的脱轨,在真正步入社会运用于实践之时,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相较于本科大学学生的优势。
四、ESP理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
(一)ESP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对于非英语专业人才而言,现在在学校里学习的基本都是统一的课程,我们称之为大学英语。面向的是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材的统一和教师的分工注定了大学英语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意义只在于这是英语基础教育的延生,对于这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并不能带给他们与专业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将ESP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这门课程中,能进一步细化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的掌控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对于和英语息息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而言,如果能通过ESP理论,将大学英语细化分类,转为专业级计算机大学英语,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还是对于他们作为高职高专学生这一定位,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社会实践中,包括毕业以后的社会竞争中,都能让这些高职高专学生和大学本科学生的竞争中占到绝对的优势。当然,除了计算机英语,还可以分类为机械英语,汽修英语等等,在这个与国际化日渐接轨的必然趋势下,掌握专业技术英语,对于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工作和进修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ESP理论对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育的指导作用现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专业英语都有了细化分类,比如英语教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等等,这正是ESP理论逐渐应用到高职高专学校的一个体现。但是目前英语专业的分类非常统一,并没有特色专业,这会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之后与本科学院学生产生比较大的竞争,却往往竞争力弱于本科专业学生。而ESP理论对于高职高专学院的指导作用并不只在于此。细化英语专业,开设特色英语专业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具备更大竞争力的手段和方法。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应该更强调实际应用,在本科大学不涉及的专业方面细化和分类,才能让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发展壮大。幼师,护士护理等专业的开展这是适应这一需求的发展结果。
(三)教材选编在目前的高职高专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学习和专业的英语教材对于许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教材的选择要注重学生的需求发展,专业要求,同时也要结合当前的专业发展趋势,教学实践。对于能达到这种教学目的的教材,对于每个高职高专大学而言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基本的教材之外,自己动手编写教材,是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和实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