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1
二级医院肩负着联系上级医院和服务基层医院的维系作用,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我院是二级教学医院,肩负着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的重任。本人就在二级医院图书管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1 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丰富馆藏资源,特别是重视医学期刊
我院是地处长江以北的县级医院,相对长江以南,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相对滞后。我院占地面积不大,建院时间短,是一所年轻的中医医院。所以,加强图书馆管理工作不仅会给医学图书馆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大大扩展了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存储知识、传递信息与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走向市场,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为全院医护人员和进修实习学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书馆以为医教研提供信息、为领导提供情报为己任。但是在当前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情况下,不少医院图书馆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业务和建设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领导对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由于一些领导认为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率低,致使图书馆在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经费投入等无法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工作难以开展。要想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领导重视是前提。离开了这一点,医院图书馆的作用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争取领导的重视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争取足够的年度经费,我们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及工作成果及时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和反馈,使领导对图书馆有较深的印象和比较全面的了解,让领导切切实实感受到图书馆对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努力争取领导的支持,积极争取经费,进而保证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医院图书馆职能的有效发挥。
2 培养精细化管理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可概括为四个字,即精、准、细、严。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就是指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算、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就是操作细化,管理和服务要细化。严就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二级医院图书馆多数还属于小型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专业知识结构相对缺乏,大部分馆员都是原来从事其他工作后来改行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平常工作都是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来管理图书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要求,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是精细化的管理。首先要让大家了解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思想上统一,提高认识、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逐渐渗透到每个馆员的工作中去,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人是生产力的核心。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用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理解、尊重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在职人员进行职业教育和基本技能培训,建议医院领导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尽量的让每个人主动的为医院创造价值,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还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比如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和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等。
3 根据服务对象多层次、多要求的特点做好服务工作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对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采编工作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各项职能的发挥。毋庸质疑,对新形势下的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研究与探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呈现的新特点――信息化和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从印刷型文献为主要信息载体的时代,迅速向以电子信息资源与数字化为特点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时代过渡,并成为鲜明的时代特点。
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对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访和分编等工作比以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资源类型多元化、采访数量迅速增大;采访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采访人员由传统的图书采购员转为信息挖掘者和信息导航员;采购方式由传统的填写征订书目、采购、邮购发展为以网上采购为主的工作方式,通过网络联系图书供应商进行采购;编目人员的工作对象增加了数字化、多媒体等资源,要同时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采编。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信息化技术相适应的服务意识尚需进一步培养。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大量出现,文献信息载体类型随即由印刷型发展到视听型、机读型、光盘型和网络型等多种文献信息资源并存的局面。这就要求采编人员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建好馆藏图书的标准机读目录数据库和期刊、视听资料的标准机读目录数据库,这样读者通过网络就可以检索馆藏图书、期刊的目次信息和文摘,从而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采访人员要多接触读者,了解读者需求,及时掌握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在采购时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有目的的选择。编目人员也从对文献实体、外表特征的描述深入到各个知识单元,让读者在查询检索目录时更加方便快捷。借助网络,采编部向读者提供更广泛的网络资源,可提供在网络环境下高水平的图书馆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读者沟通交流的多种途径,定期不定期收集与反馈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做好图书荐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不断满足高校师生学习、教学、科研等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2.特定条件下的编目服务外包工作质量不理想。近年来,不少高校“迎评促建”,尤其是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各校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图书经费的投入力度,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日益繁重,在此背景下采编业务外包逐渐被很多高校所接受。服务外包加快了编目与加工速度,缩短了图书编目与加工的周期,降低了图书馆的运作成本,促进了编目标准化的进程,增强了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然而,“非常时期”往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人力有限等原因,图书馆方面没有或很少对编目工作和承担外包业务的公司进行过程监督和最后的审验工作,只注重编目图书数量的要求,而忽视了质量的控制,同时书商提供的服务也是良莠不齐,一方面其技术人员并不一定在技术上真正过关,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在限时限量的工作要求下只重速度却轻质量。实际上,图书编目工作对人的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度要求很高,压力和体力透支,精神涣散使得一些错误无法一一校正,从而使图书编目工作的水平和服务质量下降。
3.采访和编目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和编目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知识视野狭窄,由于图书馆待遇、工作性质等因素,那些高素质、高学历、专业性强的人才不愿或不能到图书馆从事相关工作;二是采编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缺乏“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对工作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知识结构单一,对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以及所对应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于新专业和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而且缺乏开展信息参考咨询、网络检索、信息分析、市场调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四是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偏低,实际应用能力远远不够,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了采编的工作效率,影响了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三、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促进采编工作的途径
1.转变采编人员的服务观念。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采编部门作为图书馆重要的信息资源窗口,就必须更新观念,打破重藏轻用、重形式轻内容、因循守旧的传统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建议,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采编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图书馆的相互联系,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
2.构建适应专业与学科建设、人才素质培养的藏书体系。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始终要坚持“服务至上”原则,服务于专业与学科建设,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建设与发展需要的藏书体系,按不同科类建立基础型藏书、研究型藏书、工具型藏书。基础型藏书是经过精选的各专业科类藏书,以介绍读者认识不同的专业领域为目标;研究型藏书以满足独立研究的需要为目标;工具型藏书主要是相关专业门类的研究工具书。
3.拓宽采访渠道,做好读者荐购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网站和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密切与各专业教学单位的联系,积极宣传、组织并实施馆藏书籍的采购前期调研,使所购图书更加切合读者的需求、更加适应专业与学科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可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采访部门及时编写最新书目简介,有效降低采访工作的信息搜索成本;另一方面,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统一协调、规划文献资源建设,统筹安排图书经费,杜绝重复投资,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4.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而网络资源编目规则尚不完善,图书馆的收藏趋势已逐渐由印刷型图书向电子图书倾斜,而电子出版物文献与印刷型文献在编目工作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编目人员要制订出适合本馆馆情的编目细则,熟悉编目规则,针对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电子出版物特点的编目细则,使编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5.进一步加强采编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采编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采编人员应该具备勤奋好学、严谨细致、主动热情、协作协调、遵章守纪等优良的职业素养,共同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工作氛围,才能有效激发出馆员最大的工作热情。采编人员首先要注重自身高尚职业道德的培养和优秀思想素质的塑造;其次,还应具备精湛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技能、苦练内功,只有掌握扎实的图书情报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第三,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不断涌现,如果驻足不前,视野狭窄,在工作上必然处于被动局面,就无法很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谭春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创新与协作[J].情报杂志,2008,(4).
[2] 曹阳阳.浅谈图书馆采编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3
(一)优化馆内管理结构,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不高,其原因都是图书馆内部管理结构不科学,管理混乱,分不清主次。比如,对图书期刊的管理来说,传统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以及数据库等,一般被认为是图书馆资源管理的主体,从采购到资源组织及利用是资源管理的流程,以图书为例,包括图书采访、编目、典藏、流通、资产管理等。不同的载体类型的资源管理方法是不同的,但是目的是相同的,就是以收集资源为起始,利用资源为目的。管理的内容方法很多,也很具体。但是在很多文艺图书馆中,并没有区分不同载体资源的管理,而是为了简化管理,统一采用一种方法,其结果必然是使很多种类型的载体资源要么保存不当,受到破坏,要么就是因为保存方法不妥,利用效率降低。对于各个部门职责的梳理也是一样,许多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职能存在交叉,或者管理各个部门之间过于自我封闭,不与其它部门信息共享,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比如,采购部门就要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有效拓宽馆内信息量,并与编目部门配合,整理和编辑这些信息,还要与藏部门配合,提高这些信息的数字化,以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在文艺单位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各种文艺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挖掘,而对于辅助单位里的人才队伍建设,则普遍重视程度不足。由于长期的“欠债”,导致文艺单位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比如:学历低、专业不对口、数量不足、业务能力不强、服务态度不端正等诸多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到文艺单位图书馆的发展,而且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各文艺单位需要重点加强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图书馆在新时期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各图书馆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那些学历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各单位需要通过工作环境、待遇、职称评定等诸多方面给予倾斜,使他们愿意来、来的了、留得住、干得好;第二,要加强对馆内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培训。在这一方面,要通过定期、定向的培训,使工作人员逐步的形成更加端正的工作态度,更强的奉献精神,更加坚定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也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三)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图书馆管理创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从古至今的至理名言,无论在什么组织都一样。图书馆的管理也是一样不例外,要想提高文艺单位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就必须要科学而有效,并且能严格被执行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很多文艺单位的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整个单位发展的步伐。实际上,时代在发展,文艺单位的工作环境、理念也在发展。作为文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也需要发展。但是实际上,很多文艺单位的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真正是“几十年如一日”,墙上挂的依然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管理制度。显然,用这么长时间以前的制度来在今天进行使用,很多已经过时。尤其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明显不适用于新技术下的图书馆管理背景。比如,过去都是对传统书籍借阅的管理,而现在很多都是电子书库,如何应对病毒、网络黑客攻击,有效保存各种数据就成为更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充分结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调整工作思路,完善规章制度。同时要制定严格的监督体系,保障所有的制度都能有效的被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文艺单位图书馆的持续发展。
(四)紧密联系发展实际,促进图书馆整体协调发展
图书馆作为文艺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艺单位自身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其发展应该是与保持高度一致,并且有机融合到文艺单位的发展之中。只有这样,图书馆的发展才会更加有生命力。但是在很多文艺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历程来看,总是把自己与整个单位的发展切割开来,认为图书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走自己特有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图书馆的发展应该是服从于文艺单位的发展全局。为此,各文艺单位图书馆的发展,应该更多的与其它单位部门相互沟通,更多的征求其它单位对图书馆发展的看法和需求。比如,通过调查问卷、电话采访的方式,了解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哪些类型的图书,需要什么载体的,需要图书馆怎么改进管理。也可以在各单位派一名联系员,定期的参加各单位的一些发展会议,从中了解各单位对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汇总在图书馆总的发展思路之中。只有这样,图书馆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文艺单位整体发展布局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二、结语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工作作风;转变;地方图书馆;发展思路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桥头堡,尤其在物质文明逐步丰富的今天,图书馆所提供的精神享受对于居民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设施、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2884个。其中,省级公共图书馆37个,覆盖率100%。地市级公共图书馆334个,覆盖率为81.98%。县级公共图书馆2512,覆盖率为86.1%[1]。但就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来说,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惰性思想比较严重,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的计划经济时念影响严重,考评机制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进行深入改革,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及理念,让公共图书馆更加有效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在以往很长时间里,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地方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对都比较低。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整理、修补、分类书籍,尤其是一线的图书馆员工作更是被人们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方图书馆也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主流趋势。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操作、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编目、标引、数据库管理、上网检索等现代化文献信息处理技术,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2]。这对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既是一个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新机遇,也给自己的能力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的工作需求,各图书馆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并有针对性的鼓励工作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首先,开展培训要有针对性,把工作人员分层分类,需要什么知识就培训什么知识,并把培训常态化,而且要形成一定的培训考核机制,了解工作人员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继续教育也是要增强针对性,选择那些图书馆亟需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馆情报学、信息科学等专业,让工作人员系统的接受学习,为图书馆工作质量的提高打下基础。
2.着力推进服务模式转变,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图书馆中包含了大量知识资源,是全社会知识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播与搜集整理的重要场所之一。但目前,大部分图书馆都集中在城区之中,周围地区,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老百姓看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而很多图书馆还有明显的惰性思维,就是等着读者上门,反正是你来了我就给你提供服务,不来就不来。实际上,有多少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会费尽周折进城里看一次书呢?又有多少老百姓面对富丽堂皇的图书馆有胆量走进去?转变工作作风,完善服务模式,不单纯是在于图书馆里又多了多少书,添置了多少设备,关键是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少服务,有没有真正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价值。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开展送书下乡、举办流动图书馆,把图书真正送到老百姓的手里,激活城乡公共文化需求。比如山东乳山,为了改变图书资源城乡分布不均衡、农村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该市推广图书馆总分馆制。依托市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分别设立总馆、分馆和基层服务点。将全市公共图书服务机构纳入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采购。并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制度,为市民免费办理借阅卡,在市内所有网点通借通还[3]。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图书馆做为精神文明建设桥头堡的作用。
3.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强化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图书馆的工作,在很多人眼里都是清贫的工作,是个典型的“冷衙门”。而且,在很长时间以来,图书馆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想提高待遇,都需要通过评职称的方式。我国传统的职称评定方式,主要看的是你发表了多少论文,什么级别的;有多少科研成果,到位的科研经费有多少。实际上,丢与普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讲,他们从事的更多还是服务性的工作,如果真的每日都去搞科研,那谁来在一线提供服务呢?而我们很多图书馆根本就没有把服务的问题进行量化考核,简单的认为这是应该的。实际上,这种考核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图书馆以后要彻底改变以论文、资历定职称的方式。而是要采用馆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对于以提供服务为主的就要考评其服务质量,将工作按类别量化。充分完善图书馆奖惩运行机制,做到赏罚分明,修炼“内功”,以此来从机制上和导向上让工作人员愿意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4]。比如,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考核,可以结合读者的网上测评、馆内打分、同事互评、领导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客观反映出来,并纳入到职称考核的过程中,以此来激励工作人员全心全意提供服务。
4.改革和完善经营模式,扩大图书馆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干的办馆经费来源基本都依靠政府拨款,但是由于图书馆不像交通、通信、电力、农业等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很多地方都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经费短缺、硬件建设困难成为各地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图书馆是不能参与到自主经营或者盈利工作中去的,这更加加剧了地方图书馆的生存困境,使得很多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地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而另一方面,很多图书馆的馆舍大量闲置、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又造成了图书馆本身资源的浪费。所以,探索一条在公有制引导下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就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创新服务改革的一条出路。例如,如南京市图书馆利用该馆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与许多大企业联手参与某个国际大型活动的网上数据库建设项目的投标,并一举中标;或者结合地方特色,通过图书智力开发等服务,既发挥图书馆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又能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如绍兴市图书馆辅导培训部,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利用馆舍开展素质教育培训,2001年共培训学员近5000人,并创经济效益达45万余元[5,6]。
总之,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已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进一步发挥地方图书馆的这种作用,各地图书馆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位,用更加周到的服务、更加具有奉献意识的工作理念、更加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作风来充实自己的岗位,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各地精神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我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发展迅速[EB/OL].
[2] 黄梅雪. 公共图书馆员素质之我见[J]. 学理论,2011(11).
[3] 山东威海“流动图书馆”激活城乡公共文化需求[EB/OL].
[4] 陈媚. 试论我国公共图书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0(22): 127-128.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5
“以书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使得图书馆管理存在着忽视甚至漠视读者的情况,因此图书馆领导应当积极转变服务观念,纠正工作误区,一切围绕读者中心来开展工作。首先,应当积极提高全馆人员的思想认识,在馆内开展“读者本位”的工作中心大讨论和学习,通过学习会议纠正员工的思想偏差,将“一切以读者为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其次是在现行制度中加入“读者本位”的相关规定,将原有制度中给读者带来不便的相关规定进行删减调整,使图书馆的制度规定同样围绕服务读者这一中心展开。譬如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再次是在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将“服务读者、读者本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工作思路。
二、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质量
图书馆是一项面向社会的服务性质单位,图书馆工作不仅要求馆员热爱这项工作,同时拥有加强的责任感,同时也要求馆员具有一定的服务技能,如平和的工作态度,热心的服务态度,尊重读者,积极为读者提供便利,为读者营造一个宁静、和谐、融洽的环境。全馆人员应当将“读者本位”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准则,将读者满意度作为图书馆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只有读者满意,图书馆的发展才有具体的落实点,将读者满意作为图书馆发展的基石,图书馆才有可能重新焕发生机,获得读者喜爱,实现其建设初衷和宗旨。从某种意义上讲,读者不满是对图书馆工作的不认可,是对图书馆工作者敲响的警钟。因此馆员应当以自身亲切的服务态度和优良的服务水平,做好读者与图书馆的连接纽带,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服务。此外,图书馆应当积极建立“读者本位”的书籍采购制度,在新书选择的过程中,加强读者调查,关注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不但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书籍利用率。譬如暨南大学目前采取的书籍采购模式,对于图书馆的一部分“专业读者”可留下自己的相关资料,当图书馆有购书计划时,会与读者联系。
三、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
一直以来,“以书为中心”的工作思想禁锢了当前图书馆的书籍流通,转变“读者中心”的服务方式就要求图书馆围绕读者建立有效的书籍流通机制。传统观念中,图书馆总是被看作是文献收集、储藏的仓库,因此管理工作总是单纯地追求馆藏书籍的数量和保存质量,而忽略是书籍的利用,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束之高阁,缺乏读者的使用,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这种“重藏轻用”正是“以书为本”的基本体现。因此图书馆重视人本管理,就必须正确认识书籍的馆藏与利用,积极树立“为用而藏”的人本观念,积极体现其服务读者的价值。使每本书都能为读者所利用才是馆藏质量的最高标准,也是对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好衡量标准。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绝大多数图书馆对读者免费开放的藏书量都能达到80%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95%。因此图书馆应当积极提高藏书开放比例,积极实行开架借阅,建立外借制度。
四、建立一支优秀的图书馆人才队伍
图书馆工作思路范文6
关键词: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84-2
1 对湘潭市五所小学图书馆喜忧参半处境的认识
1.1 校方领导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
由于地方财政只督导教育拨款用于教育,对于其中用于校舍维修、图书配备的具体款项并不涉及,所以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就取决于校方领导的视野和重视程度。湘潭市这几所小学图书馆能办得有一定规模,确实证明了校领导花费了不少工夫。如曙光学校的校长对图书馆工作亲自过问,亲自抓,指定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抓。身临图书馆,帮助整理图书,并登台讲授阅读辅导课、为学生指定推介书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读书活动和各种知识竞赛。校领导的有所作为,使曙光学校图书馆办得红红火火,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推广文献资源阅读、营造校园读书氛围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1.2 图书馆运作经费筹措和落实情况
经费问题是图书馆令人头痛的大事,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发展。几所学校都紧抓住这一要害,扎扎实实的落实。
小学图书馆和所有公共图书馆一样,经费分为两类:
一是创办费与基建费,包括新建或扩建馆舍、增添设备、美化环境、一次性文献购置费等。
二是图书馆开放运作的维持费,也称日常性经费或多次性经费,包括人员经费、设备费、馆舍修缮费、行政费、购书费和其他费用等。其中的人员经费、设备费、馆舍修缮费、行政费仍由学校财政开支,维持费中的各项投入比例,因各所学校的规模和经费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购书费由学校每年拿出几千元,基本保证了图书馆正常运转的经费开支。几所学校还广辟书源,经常开展捐书献书活动,广场学校一位学生,一次就向校图书馆捐书100多册。目前,这几所小学的图书馆还只是为本校师生提供教学辅导和课外阅读平台,馆际之间的业务研究、学术交流较少,业务费(包括图书馆业务研究、学术交流、刊物、网络活动费用)在湘潭市小学图书馆财政开支中只占到很小比例。
1.3 图书馆藏书情况
图书馆的藏书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和藏书结构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小学生配置图书要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和连贯性。湘潭市几所小学图书馆虽然经费有限,但都在馆藏文献建设上花费了大量心思以适应教学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需要,藏书相对门类较齐,内容丰富。
首先,藏书量比较可观:最多的达30000多册。
其次,文献结构层次分明,结合课内知识延伸课外阅读,文化科学、语言、文学、历史、地理、数理科学等智育类书刊资料占多数;各科教学参考书等配置较齐;德育、美育、奥赛等方面的书刊占有一定比例。
第三,建立了一个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课外阅读体系,偏重全省“读书活动”主题推荐书籍的收集,订购了学生喜爱的报纸杂志,还顾及到了学前班学生的需要,多方收集低幼读物。
藏书量虽然可观,可是湘潭市这几所小学图书馆在书籍的采、编、流上存在一些混乱。盲目采购,致使复本量大,藏书利用率低;分类随意,标准法与自由法相结合,多数无检索目录;著录不全;借书不登记,流散量大;内部管理不规范,制度管理不健全等。这是小学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馆舍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馆舍是图书的收藏之处,服务工作的场所。湘潭市这几所小学图书馆在兴办伊始时,馆舍很不固定,少数小学图书馆今天搬明天挪,遇到扩班或上面要求某项工作要达标,首当其冲被挤占房舍的往往是图书馆。不过随着素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小学图书馆的重要性也被逐渐认识到。当然由于学校本身建筑面积、设计规划限制,各图书馆使用面积也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除工农学校的图书馆设置在教导处办公室处外,其余学校全部较好地解决了馆舍问题。曙光学校学校建筑面积7070m2,图书馆的书库有近90m2,阅览区达到100多m2。金庭学校建筑面积为7924m2,图书馆建筑面积近80m2,广场学校除现有近40m2面积的图书馆外,还已在兴建的教学楼中规划了图书馆的新馆舍。几所学校图书馆还相应配备了足够的书架,其中1-2所图书馆配备了阅览桌椅和目录柜。良好的馆舍和设备条件为小读者提供了安静的阅读环境,有效地保证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
1.5 图书馆开放情况
由于小学图书管理员全部是大队辅导员和授课教师兼职,本身任务重,精力基本扑在教学上,根本没有多少时间兼顾图书馆工作,并且考虑到馆舍场地和藏书数量限制,这几所学校图书馆个人外借基本局限于本校教职员工,对学生基本采用集体阅读形式。即将每星期的时间细分,仔细地标注为今天星期几由这几个班借阅,明天星期几由另几个班借阅,相互错开,保证各班都能借阅到图书,同时也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便于学生按习惯的时间借阅。集体借阅由班主任负责,各班推选一名图书管理员,管理员具体负责图书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定期又收拢集中再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