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1
就现有的考核形式,考试、考查、实验课程分别开创新型评价体系。这里主要是指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使应用技术教育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上。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为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指引方向。
1.考试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针对大学数学课程中,如高等数学课程理论性强等特点,考试课仍应采取闭卷考试的考试形式,但可以在闭卷考试的考试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方案一:采取“一页开卷”的考试方法。所谓“一页开卷”,即允许学生在考试时自主携带一张A4纸,这张纸的正反面可事先抄写与考试课程有关的内容,以备在考试答卷时参考使用。这一页纸上记录多少内容、记录什么内容不加限制,但只能手写不能复印。“一页开卷”使学生能系统地复习整理所学内容,并且避免了对一些复杂公式的死记硬背。考试结束后,这一页纸连同考卷一同上交。
方案二:试卷中加入未授知识。教师普遍认为一门课程的计划学时少,总有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续内容讲不到。而后续内容又往往是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的,这样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考试时不但考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考一部分学生自学的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
方案三:一题多解时,批卷注意做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答案。考试内容里要有体现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题目,此类题一般一题多解。当学生答此题时,用最快捷解法答题的学生得高分,尽管由于时间不够没能算出最后的答案,但凭着解题思路独特有创造也拿到高分。反之,虽然答案是对的,却因为解题思路不够清晰、解题方法过于繁琐而得低分。
这三个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2.考查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大学数学课程中还设有一些专业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考查课。针对这些课程的特点,考查课可以直接利用考试课的改革方案。但针对考查课的课程性质,减少学生复习负担。对考试课改革中方案二调整为只考核学生的自学章节。这些章节中有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考查内容也是很全面的。考查课相对考试课考试方法更开放,以下再给出一些考查课的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方案一:以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这里一定强调要试后进行答辩,防止学生在网上下载一个论文,根本不理解里面的内容。
方案二:分小组研究项目。比如数学建模选修课,分小组讨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工合作的社会实践能力。
方案三:不同人不同试题,抽签答题,采取面试方法。每人设定一题,学生抽签答题,可以不立刻交卷,但交卷后都要就题目中的相关知识点,面试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好,成绩高。如果回答不上,则让学生回去看书,学会后再来找老师,老师再就本题扩展问一些问题,如此反复,直到学生当场能回答上为止。
各方案针对不同的考试课程的课程内容特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一起并用。
3.实验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方案
我校的大学数学实验课共8节,每节2学时,共计16学时。其中前6节课为Matlab基础命令的介绍,最后2节课为Matlab的综合实验。下面具体给出针对我校大学生实验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案。
方案一:采取讲、练、考相结合。这一方案主要是针对前6节基本命令的介绍。课堂上老师讲,学生练,当堂交报告。同时每堂课让学生自愿在练习题里以抽签方式抽一题,在教师的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当堂小考。
方案二:综合题目丰富,不同班不同题,采取开卷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前提下要求教师多选一些好的考题。由于学校实验室设备紧张,当上一个班级学生上完课后没关电脑,下一个班来上课,会在电脑里看到已经做完的题目答案。另外,各个不同班级的学生有的互相认识,他们做完的实验答案直接就给了其他班级,这样照成考题外泄。
改革内容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而研究结果将为学校继续教育和教师个人成长提供一个理论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淑芸,罗汀,蔡青.基于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高校考试改革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6)
[2]王志跃,杨海明.高校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6)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2
CDIO模式 大学英语 实践教学 能力体系
为了满足国家对新时期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将大学英语教学性质定义为“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会单词和句型,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掌握能够在实际场合下使用的语言技能,简而言之,即“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
一、重构大学英语实践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1.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仅学会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虽然很多教育者也采用过其他的教学方法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在语言课堂中主要应用这些教学法是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而对于读、写作等教学过程使用甚少,因此无法解决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问题。
2.借鉴工程教育模式完善大学英语课程功能
随着CDIO教学理念在教育界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它,并且都在尝试将其运用于相关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去。所谓CDIO,它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是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良乃至终结废弃的生命全过程;CDIO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而且包括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它所强调的“做中学”和“学中做”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尽管CDIO的教学模式并非为语言技能的传授所研究,但它的教育哲学思想,特别是一体化课程设计思想,以及完整的教学流程设计对于我们的语言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新型大学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介绍
在我们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东软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CDIO自身体系又对这个体系进行了丰富,提出了TOPCARES-CDIO(下称T-C)教学模式。此T-C能力包括:T(Technical Knowledge and Reasoning)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O(Open Minded and Innovation)开放式思维与创新,P(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kills)个人职业能力,C(Communication and Teamwork)沟通表达与团队工作,A(Attitude and Manner)态度与习惯,R(Responsibility)责任感,E(Ethical Values)价值观,S(Social Value Created by Application Practice)应用创造社会价值。可以说T-C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对CDIO模式内涵的丰富和细化,更是此体系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
为了能在T-C框架下重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
1.构思阶段充分调研利益相关者
在构思阶段,设计者应该充分调研利益相关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高校教师,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进行调研。根据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最终确定实践体系的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知识点结构、实践环节的设计都符合社会对于学生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要求。
2.设计阶段要具有一体化思维
在构思结束后,我们需要把课程体系放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来看它和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要将其培养学生的能力指标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整合,形成一体化的学生能力指标培养方案。在这个部份,大学英语课程负责人必须同各专业负责人一同来确认大学英语课程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与任务,并且据此来建立适应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课程,以确保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
3.实现过程教师是关键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他们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利用第一堂课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学习。再次,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助手,在学生完成课程及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供适当的援助。
4.课程运行阶段要注重成果物并且要适时评估效果
在这个部分,学生成绩的考核不仅参考终结性考核结果,更需要教师和其他同学按照课程大纲中既定的评价体系来对某个同学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成果物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也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正是基于T-C课程模式的效果评估体系与传统评价体系不同之处。这种评价体系一方面衡量了知识习得本身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的评价也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了终结性考核分数在反映学生实际能力过程中的片面性和偶然性。
三、思考
在T-C模式改造过的新型大学英语实践课程教学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团队意识等获得了展示和记录。教师正是通过这些记录对同学个体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同时这些数据也能够为教师团队针对某一学生个体实施一体化教育提供参考。最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实验者,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中,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实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校正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实施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学时配比,力争通过一体化的课程、项目、师资团队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完整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晓玲.任务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西南名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2]李万轶,李雁卿.任务教学法用于外语口语教学中的误区及建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8).
[3]汕头大学工学院.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纪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4]李云仙.高职英语精读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2008,(3).
[5]马燕苏.CDIO教育模式与高职英语教学.中国科技信息,2009,(9).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初,中国正以一条腾飞的巨龙形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当代大学生,也应把学好英语视为当前学习中的重中之重。这就给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必须改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变化。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1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施陈旧,与现实脱节。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而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英语知识和语法结构或是应试技巧等,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这对于身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来说,早就失去了吸引力。
1.2教学重心倾斜,“教”、“学”、“用”三者脱节。
目前,英语应试教育在高校中占主要地位,而实用教育则难见踪影。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一年两次的四、六级全国统考是个严峻的考验。而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究应试技巧,忽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致使大多数学生缺少独立的个性和钻研精神。致使“教”、“学”、“用”三者之间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也使教学目的无法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1.3教材设置不合理,大、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
中、小学与大学英语教材缺乏衔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知识面及质和量的脱节,为英语学习者造成人为和潜在的障碍。在我国现行的大、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着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内容。这之间可能会造成相互脱节、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而且会造成消极后果。
2 解决方案
上述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方案:
2.1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
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观念,转变把考试看作英语教学终点的思想,创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传统的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练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也不高。
(2)在教学内容上要改造那些固定单一的资料,适时增加新鲜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资料。现行大学英语教材更新快,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多方面多元化的内容。
(3)教学方式上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里说的以学生为中心,决不意味着否定或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强调破除“满堂灌”的教法。整个教学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
(4) 重视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情景感知,促进英语学习。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对于英语教学,有不容忽视的提高帮助和促进作用,它可以让书本上没有生命的文字变成鲜活的声音和跳动的图象,能形象生动地让学生去感知和接触英语语言。
2.2实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结合过程,既要重视教师的教学方法,又要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英语这一工具,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为国家、为社会服务。这就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注重英语应用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智能、知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钻研精神的培养。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英语的条件、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潜能,使学生讲起英语来能脱口而出、沟通轻松自如、阅读没有障碍,写作得心应手。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就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实行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用”三者的和谐统一。
2.3联成体系,提高效率。
要将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联成一个整体,进行全面考虑、统筹规划,同时又将中、小学与大学各个不同阶段的英语教学作合理分工,做到衔接有序,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侧重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过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在实践中练,使其尽快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3结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它的影响根深蒂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长期的努力与配合。对于教师,改进英语教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重视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将是一条成功之路。对于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努力学好英语,定能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自己增加一份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洪辉,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 宋晓博,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手段[J].黑河学刊,2011,(10)。
[3] 胡壮麟,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4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1.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大学基础课程。多年来,我院大学英语课程一直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定位,并以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为学生在今后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打下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院大学英语老师普遍发现,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积极性不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的根源在于: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处,与所学专业也没有联系。仔细思考,我们的英语教学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英语应用技能,也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建构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因此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目前教学难点为:学科教学难以满足就业岗位需要,难以适应职业需求。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和普及,它是一种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在做中学。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提出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凸显职业竞争力,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它提出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成长过程,在课程目标中应当纳入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人能力目标。大学英语课程应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而开展,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把英语基础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技能中运用英语作为辅助工具的能力,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3.1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经过研究和实践,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开发与实施。坚持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职业竞争力培养为核心,努力探索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改变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职场化”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3.2具体研究内容
(1)以市场需求和专业设置为导向,确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目标。
(2)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以及“三实”(实际、实用、实践)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教学内容。
(3)设置一定数量的常见的职业方向模块,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课内知识、课外操练和实用的真实职场互动学习情境。
3.3创新之处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突出了“职业竞争力”的培养。
(1)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定位。
从岗位(群)出发,分析学生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来重新进行课程定位,即让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构成要素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任务,并注重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
(3)对课程进行整合,采用模块化、进阶式的课程体系
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全面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使课程内容的排序体现顺序关系原则。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具体落实;进阶式的课程设置瞄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在循环中得到强化和提升,突出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4.小结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须突出能力本位教育的思想,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由原来相对“统一型”转变为专业和市场“适应型”,这对教学、教师和管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必将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例如,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资源的丰富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改过程中,坚持以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努力去探索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特色的高职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5
【关键词】专业英语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人才的培养应与时展相适应,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加强,熟练运用英语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与之相适应,我国的英语教育也不断进行调整,根据最新的高中英语教学课标要求,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已经要求达到4500,这与大学英语教育达到了同样高的水平,另外,高中接下来也将开设与大学英语教育相近的课程,像英语报刊阅读、英汉笔译等课程,这无疑对大学英语教育造成巨大压力,高中到大学,教育水平应当是递增趋向,大学英语倘若不进行改革,势必会出现教育水平滞缓甚至倒退现象,因此,改革是大学英语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英语现状
大学英语目前仍停留于基础教育层次,词汇的掌握,语法的学习依然是英语课程的目标,多数学生所掌握的依然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听、说、读、写严重分离,大部分学生仅仅局限于英语阅读,而英语口语则成为极大的弱项,而这些依然与我国广为流行且挥之不去应试教育相关,大学虽然已通过高考的“鬼门关”,但依然面临各种资格证考试的压力,英语学习更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变的枯燥无味,其中还有不少学校将英语四六级证书作为获得大学毕业证书的前提条件,在这种外力的强压下,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应付英语考试,英语课堂也只能成为四六级考试的培训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除少数英语专业的教学外,大部分专业并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英语课仅仅局限于大学基础英语这一门课程的开设,并带有四六级考试的功利性目的,忽视了优等生的良好基础,也忽视了对普通学生的兴趣激发,将基础不同的学生集中在同一起跑线上,使唯一的英语课变成学生打瞌睡、走神的佳地,这也极大地挫伤了英语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整个英语学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倘若任其发展,英语教育便失去意义。
二、向专业英语改革的目标
1.提升教育标准要求,使学生由高中到大学的英语能有明显提升;2.重视英语的实用性,减少教学的功利性;3.进行分层次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想达到这三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英语教学是最好的选择。
所谓专业英语,即“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缩写为“ESP”,它是指为特定学科、特定职业而服务的英语,是为某种特定的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教学课程。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新闻英语等。专业英语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科,既使学生英语技能得以提升,也使学生本身的专业技能得到巩固和拓展,是一举两得的改革方案。
三、专业英语教学的优势
1.语言与内容相结合。专业英语较之于基础英语,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基础英语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四六级考试,而专业英语则更多的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它不单纯的是英语教学,它还包含着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像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它本身就是一种行业英语,这对于学生建立行业英语词汇系统,了解并掌握行业英语的表达规律及方式,提前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能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
2.过渡作用。专业英语可以成为大学基础英语向双语教学的过渡桥梁。基础英语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它不具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所谓的双语教学即指兼用英语和汉语进行专业知识培养的学科”,它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由基础英语直接过渡到双语,目前来看,其教学成果不容乐观,一方面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英语,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接受全英文的专业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在对学生及自身能力的估计下,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实现全英文授课,其“词汇+翻译”的教学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难以两全。而专业英语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英语,又能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及技巧,为学生向双语教学打好基础。
四、向专业英语改革的实施方案
1.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要相结合。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是一个档次的提升,而基础英语又是专业英语的基础。大学实行专业英语教育,那么基础英语教育就需要提前,目前高中虽然实行了新的课标,提升对学生英语基础的培养要求,但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整体英语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过渡,这期间大学依然需要基础英语教学。在改革初期,最合理的方式是实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材施教,基础差的学生可先进行基础英语的培养,再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直接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
2.要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专业英语教学,是英语技能与专业技能的结合,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多数英语教师并不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而专业课教师也不具备充足的信心进行英语授课,实现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二为一是改革顺利展开的前提。
总之,新的时代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然的选择,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专业英语无疑是其改革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培养方案范文6
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忽视与专业的结合,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