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1
一、儿童文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优秀的儿童文学都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一个个或美丽、或神奇、或科幻的世界,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又希望迅速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年龄,儿童文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这种特殊的心理,小学生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能够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头脑中也将会随着阅读不断地幻想自己的世界,构造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开发是很有效果的。
二、儿童文学可以增长小学生的知识,使他们在写作中有一定的积累
有些儿童文学如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能教授小学生很多的知识,儿童文学作者将一些知识和思想、技能等融入文学的创作当中,起到启蒙和开发小学生的思想、智力,增长小学生知识的作用,儿童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在不知不觉当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扩展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而这些对于学习语文来说是很重要的。
三、儿童文学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形成良好互动
小学语文教育是师生互动的一项教育活动,作为这项活动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业务能力,如何能让小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打好语文基础,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新课改下教育应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层面,语文教师也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圈天真烂漫的孩子,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对于这项教育互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文学之所以受到小学生的喜欢,是因为它充满了童趣和童真,紧紧地抓住了儿童的心理,而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这种特质。教师如果能充分地应用学习儿童文学并通过儿童文学形成良好的教育方式,一定能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我觉着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
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儿童的心理甚至能成为儿童的心理学家。因为儿童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有情感、有思维,是有着一定心理年龄特征的个人。儿童文学能让小生生乐于接受和阅读,是因为儿童文学作家充分把握住了儿童心理,并以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了适合儿童的形象,教师也应该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针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教育。
2.创新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就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教育家小林校长。故事有这样一个情节:一次户外活动,学生需要自带午餐,小林校长就要求学生让家长给带“山里的”或“海里的”,“山里的”即蔬菜,“海里的”为海洋产品,午餐时学生纷纷展示自己带的食物,小林校长便用充满童话式的口吻向学生讲解这些食物的来源,学生仿佛在听故事,而又学到了知识。在如此快乐的气氛中增长见识,学生当然兴致盎然,如果适当增加认字或形象生动地描绘该食物的环节,显然就是很好的语文教育。小林校长还经常带领学生读俳句诗:“瘦弱小青蛙,沉住气呀莫害怕,这里有一茶。”“小小黄毛雀,你赶快躲呀赶快逃,有匹大马跑来。”“冰雪已融化,满村满庄到处有,娃娃玩开了。”这种俳句诗极有韵律感,且浅显易懂、形象生动,有意境、有童趣,有生活气息,儿童经常浸润于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自会提高审美能力和语感!
3.增强自身形象的魅力
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形象,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形象是由外在(相貌、衣着、服饰)和内在(性格、学识、品格)等等组成。富有形象魅力的教师更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魅力,如多才多艺、童心童趣、幽默、有爱心等,还应该无所不通:天文地理、远古未来、人类与自然、高科技等。如果能把这些知识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如童话故事、科幻等向学生讲解,自然能牢牢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加乐于和教师接近,更加喜欢教师。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能达到良好的授业效果。
总之,儿童文学能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爱好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潜能是巨大的,应当充分重视儿童文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
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种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使大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教育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样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一、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文学鉴赏能力是国家对于大学生教育目标的要求之一,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是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大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是关于现实生活的再现,文学作品通过真实、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社会生活的百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感悟体会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态度,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本质与真实面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渐提高,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愉悦。另外,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节和多彩的人物形象会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体验,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
(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学生可以逐渐地认识社会,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增加生活知识,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另外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对于文化的认识,提高自己对于文化的欣赏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欣赏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文化素养。
(三)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长时间的阅读欣赏,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文学作品的曲折结构。这些文学作品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学写作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大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布局,提高文学创作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读者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文学写作提供参考,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也可以为自己所用,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欣赏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认识社会,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目标之一。
(一)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首先需要大学生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文学阅读才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阅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渐忽略了文学阅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来打发时间,阅读的学生逐渐减少,因此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学阅读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可以通过评选文学作品阅读量最多的人,通过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地借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文学作品交流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提高阅读的兴趣,增加文学作品阅读量。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开展文学鉴赏课程
在大学中开设文学作品鉴赏课程可以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供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在高校中开展文学鉴赏课程作为文学课程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需要为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方法。文学鉴赏课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文学鉴赏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进行分析,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和巧妙的布局。另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途径。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赏析,对于那些课下没有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三)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分析,写读书笔记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之后,还需要进行思考。一部比较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有着自己的特色,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读者反复阅读才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需要读者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另一方面,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读者会对文中的语言和人物进行仔细地揣摩,使读者产生思考,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对于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作品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得到大众和文学界认可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文学价值不高的文学作品混入其中,对于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需要选择经典的、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另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作者长时间的酝酿写作而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人物形象都是经过锤炼的,同时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仍然经久不衰,因此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大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够了解文学的价值,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渐增加,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的要求。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人文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注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钟祖国 浅谈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9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84-02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特点
学生的写作能力反映了其逻辑思维和综合文化素质,仅仅通过短短的几节写作课想从根本上提高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现实的,但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写作准则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传统意义上的写作课有其弊端,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上几节写作课,因为提高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其文化底蕴,除了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培养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潜移默化自主去提高自己综合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察看当下高中生作文,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学生在高中入学时作文写作能力较好,在毕业时写作能力一般不会太差;而一个学生在入学时作文写作能力差,三年高中学习下来,写作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由此可现,常规作文课的作用仅是对写作技巧稍有提高,通过一些写作能维持其写作速度和写作习惯,作文能力则无法得到本质的提高。而单独作文教学效果虽好,但由于教师精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在全班学生中统一应用。
二、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1.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基本思路。笔者认为现代作文课应该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自发自主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仅靠目前存在的一些写作课,通过每周一练,每文一评类似走过场的形式是根本不行的。根据笔者的经验,一个有效的作文教学方式是:一是充分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一切教学活动取得成绩的前提;二是要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写作方式和习惯进行引导,还要进行必要的反思;三是在上述两个都做到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展自己的作文写作能力。四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积极推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主进行阅读,最终提高写作能力。
2.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体教学手段。
(1)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找出自己和相同风格优秀作者之间的差距。由于学生最终都是要参加高考的,高考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高考去谈教学,我们要做的是把素质教育与模式化的高考结合起来,取得素质教育与高考分数的双赢。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不要机械地去肢解讲解所谓的优秀范文,而要多采用一些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方式、风格及技巧进行反思。必要的时候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你所擅长的写作风格与所喜爱的哪个作者最想象”,无论是语言组织方式和整体布局谋篇都可以谈一谈,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以前写过的一些文章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找到与自己写作风格较相近的作者或是范文模板,找到自己和作者之间的相同的地方和差距比较大的地方,思考自己和优秀的作者之间的差距。
(2)适时点评,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写作兴趣。如一位学生比较擅长讲故事,然后由故事引申出自己观点,但由于该学生课外书可以读得较少,认为自己的写作风格比较像鲁迅。但如果该学生涉猎过较多作者的作品后,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笔者当时就给该学生作了点评,指出其风格更像某位畅销书作家,并推荐该学生阅读其几部代表作,该学生在阅读完这几部作品后对该作者产生的极大的兴趣,陆续阅读了这位作家其余的作品以及其他作者的作品后,建立起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来说,大量阅读后,写作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大。
(3)对写过的文章不断进行反思、修改甚至重写。教师要经常引导和组织学生前期写过的一些文章进行思考和修改。要让学生知道好文章不怕改,历史上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就是一遍一遍改出来的。再者,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实际看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出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自信,培养学生对日常阅读、写作和练习的兴趣。在适当的时候,也要引导学生写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体裁和风格,并进行反思和改进。长此以往,会有强项更强,弱项不弱的效果。最终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和作文分数。
三、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作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语文教学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语文作文教学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没少遇到这样的情况:某学生各科成绩都一般,但就是作文写作一直不错,但其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并不太多。与此相反的例子是一些学生各科成绩都还不错,包括数理化英语等,但就是语文写作能力一直无法有质的提高,尽管这些学生在这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综上情况,我们可发现作文写作教学的一些规律:语文能力尤其是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基础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文学素养及文化底蕴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如何通过有限的时间,开展有效的指导以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及高考作文分数呢?笔者认为最终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引导,教师在教给学生们基本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后,更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兴趣及习惯,在此基础上还要经常进行反思,才有可能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璐.探索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2]张宏琴.中学语文写作与批改教学的探究[J].文学教育(下)2013年02期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4
关键词:名著 阅读 引导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对读者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高度的审美作用。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莎士比亚和哥德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由此可见,阅读名著,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阅读名著,就是在积累文化,积累知识,积累情感,积累智慧,总而言之,是在积累才华。积累了横溢的才气,写起文章来自然会才气横溢,就能见解深刻独到,文采飞扬。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超越一般作品的长处。学生要扩大知识视野,积累文学素材,提高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必须认真地、仔细地阅读名著。
一、关于阅读兴趣的问题
第一、要让他们找到自己喜爱读的,然后教学生一些常规的阅读方法,比如:写一些读书札记,谈心得,谈感受等;其次,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对读名著先有个了解,增加其阅读欲望;第三、可以结合电影电视阅读或结合戏剧情景交融阅读等。
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把读经典名著当作一种愉悦身心的快乐。要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这就得注意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我曾这样做过:每周要求学生读一本文学方面的书,在周末写一份自己对读这本书的感想,开始的时候学生是当做任务来完成的,后来他们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不再需要提醒,他们自己很乐意就完成了。学生自己就喜欢读书了,自然而然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有意无意地引入一些名著的内容,这能给学生一些向往,初中学生比较好奇,他们也就希望自己能够像老师一样。所以他们就自己会去找一些相关书籍看的,这样很容易就让学生能够对读名著产生兴趣。
当然,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现实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兴趣。
二、关于如何读的问题
其次就是读的问题。古人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朱熹的“三到”读书法,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等,都可以用作参考。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情况,根据自己的爱好,涉猎范围,确定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但必须强调的是:名著必须精读,不是读一遍两遍就行了,要读三遍五遍,甚至十遍八遍才行,如能像茅盾先生背诵整部《红楼梦》那样就更好了。一般说来,精读中不但要记住情节、人物姓名,而且要注意识记、理解文中的诗词妙语,精妙的章节甚至要能背诵出来,只有这样,我们在今后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再次,在读的基础上要写。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有一定道理的,要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起到推动读书的作用。既然是一部名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一定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学习,可见读书在写作方面,从大的思想内容到小的只言片语都可以是写作材料。
要注意交叉阅读。要把读名著和读报刊时文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头脑进行思考。要善于把名著里的事例、思想、艺术等方面与报刊时文进行比较,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取其精髓,弃其皮毛,跟着时代一起前进。任何一部名著,由于时代、阶级、地区等方面的局限,总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我们要善于用批判的头脑进行思考,广取长处,为我所用。
第三,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可以摘记其中优美的词句,就自己确有所感的内容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时间长了,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能使表达水平不断提高。当然,做好读书笔记的关键是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同时,几个同学还可自由组合成读书小组,以充分发挥群体效应。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经常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和心得,对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大有好处。
三、关于如何引导的问题
教师不应操纵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把阅读的自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首先在书册选择上引导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由的阅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随意指定,硬性摊派,强求统一,而应尊重和珍视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个性,在给学生做好课外阅读材料推荐和指导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阅读书册。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的材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想象、幻想,他们可以选择想象瑰丽的科幻读物;有的学生多愁善感,囿于内心,他们可以选择感伤婉约的诗词散文小说;有的学生性格外向,他们可以选择豪放的诗词或紧张激烈的传奇武侠;有的学生抱负远大,脚踏实地,他们可以关注那些能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和引路作用的名人传记……。在自主选择阅读的书册中,学生会时时体验到发现自我的乐趣。
其次在积累方式上引导
积累是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北师大博导刘锡庆教授强调,一个人学语言,第一是靠积累。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诵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教师不应强求学生统一用某一种或某几种积累方法,而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再其次在合作交流上引导
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在小组交流中,可以互相合作,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可以互相探讨与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组成员的智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讨、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扩大信息和思维的容量。同时,提供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阅读心得,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中的合作与交流,满足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传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同时还使那些原本没有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场”的影响,产生谐振,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使学生获得共同的发展。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5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教师;信息素养
一相关概述
信息素养,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在当代社会中逐渐成为一种基本技术,信息素养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基本要求。而信息素养包括三部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应用。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涉及的面很广泛,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积很宽的能力,它与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定义包括如何获取信息,如何评价和充分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熟练地信息技术,也需要完善的方法来应用它。
二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应以提高汉语核心素养为中心
在小学教育中,语言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文底蕴方面,因此,在核心素养基础上,我们应该细化它的学科体现,重点放在汉语言也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感受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事物发现、感知与评价的能力,让孩子们有一个正确健康的价值审美取向,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比较鲜明的目标引导,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的品质,让汉语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它自身的重大作用。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教学内容,在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养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融合文化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
对于一年级的新学生来说,他们刚从幼儿园毕业,他们之前接触的都是那种感性、生动、形象鲜活的生活世界,步入新的学校,他们开始接受知识的世界,知识世界相对于抽象一些,这就需要小朋友们思路逐渐向条理,逻辑方面靠拢,如何根据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协调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是学生学习扎实,快乐的学习,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多开展一些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情景化,使得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与自身发展等方面相互沟通起来,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们会自主学习,学会担当生活中的责任,逐步提升自己知识核心素养。
(三)“认字、阅读、表达”同步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学科本身为基础,突出学科特点,从零起点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熟悉掌握拼音这个基础知识。在教学识字方面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即为归类与情景识字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与实际生活产生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而在阅读教学方面,小学生对纯文字的内容缺乏兴趣,以此为由通过绘本向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月定期开展阅读朗诵活动,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从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积累阅读量。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其实,想提高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工作中,首先应该加强来师门的理论学习,让老师们从认知上就能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理解整合的内涵,当然,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把它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从观念上达成共鸣。其次,要对整体教师队伍进行加强建设,针对小学生师资力量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意识、知识认知、计算机技能;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发展;教育技术与心理的理论与实践。设置一个给老师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让老师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另外,给老师们设置一些测试项目,考核老师的技能,并通过取得合格证书的方式,综合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鼓励机制。
(二)鼓励老师掌握新的教育技术,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师们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更要重视掌握诊断性研究方法,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并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突出对教学课堂和实践的分析和反思。针对老师们的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学习理论知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学习和研究什么,都必须先从理论知识开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待不同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培养教师接受新信息的意识,才有更多创新的方法来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2.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一般情况下,典型案例能够集中的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秀观点及方法,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事前、事中及事后的考虑,创新自己的教学备课,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改进不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学生的课堂反映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最直观体现,学生在学习中都是通过眼睛及心灵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因此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成绩的变化都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的实际情况,老师们可以用此种方式来反思自己,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
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那么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相结合,形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对应的教学方案,培养教师的综合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开始应用更多的信息技术,而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信息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信息素养在学生学习的每一节课堂上得到直观体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结合,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多关注一些新颖的学习方法和授课方式,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呈献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授课形式。每个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学习系统,在教学媒体设计中我们老师们就应该关注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需要侧重以下几个原则:①保证内容与实际相适应;②有着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③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以上三点原则,对课堂中的事物以及课件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在教学中进行充分应用,从而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范文6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的内容繁杂,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文采,这都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高中生的持续注意的时间一般不太长,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课堂节奏慢,学生就会出现做小动作等精力分散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刻,采用快节奏的、多样式的教学方式。如:趣味问答、诗歌朗诵、辩论比赛、文学作品分析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课堂既紧张又活泼,既轻松又刺激,也使学生一直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在牢固知识的同时,课堂质量也大大得到提高。同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基点,向写作迁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拓展,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知识同时,提高包括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在内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活跃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想象力、超强的理解力、旺盛的创造力的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地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1.转变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语文教学是咬文嚼字、品析语言的过程,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新的教学策略,采用以课堂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发散思维,勇于创新。作为语文教师,拥有雄厚的文化底蕴,也掌握了顺应时展的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将竞赛、辩论机制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语言的特色。事实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语言情感和文字艺术的魅力,逐渐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2.语文教师应充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艺术。
成功的语文教学,不能只瞄准教材中几个动词、形容词或者描写抒情的片段,更要引导学生从那些看似平淡细小的、比较容易疏忽之处,品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指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体会作者的语言艺术。教师不能把自己认识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要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质疑、发问,对教材作出自己的分析、鉴赏、评价,提倡师生间、学生间不同认识的辩论和不同情感的交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总之,教师要扮演好自己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善于引导学生体会和分析语言的文字艺术和语言魅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语言层次和文化修养。
3.利用语文的文化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其最独特的魅力在于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则是以语言表达能力为向导的。语文的文字魅力在于可以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作者丰沛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极富内涵的语言点,不断激励、引导和启发,将学习者逐渐导入文章的内容里,尤其是语言的深处,在学生的揣摩、研讨和分析过程中,巧妙点拨,力求让学生探究出语言之外的神韵。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是语言创新艺术能力,这是由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的两大优势所决定的:一是语言优势。语言是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来表达;二是思维的优势。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只是思维的直接表现,但是创新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分析并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隐蔽性、曲折性、间接性等等。因此把握好思维方式,才能完美的呈现语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从语言实践中感受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