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1
一、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前提
(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政府在基建投资方面承担有限责任
1.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就要按科学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目前发达国家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国际J惯例如业主负责制、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这是人类几十年、几百年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科学反映。
2.基建项目的性质不同,政府的经济职能、责任就不同。政府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收税和就业。因为基建投资项目的性质不同,政府在基建投资与管理上的职能也不同,根据不同性质的项目而承担有限责任。
(二)改革的结果
第一,资金来源多渠道。基本建设投资由过去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投资单位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财政拨款等多种渠道。第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由过去中央政府一个投资主体,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集体、个体、外商等多元化的主体。第三,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方式由过去主要由政府投资,转变为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等多种方式。第四,责任明晰化。包括政府在内的不同主体根据在基建项目投资和管理上介人的范围程度不同各自承担有限责任,在投资与管理上实现责权利的对等与结合原则。第五,注重内涵扩大再生产。从过去主要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转变为在新建项目的同时,开始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第六、项目实行招、投标。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由行政分配任务,逐步转向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办法。
二、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
(一)规范和改革基建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明确基建财务管理的任务,一是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对基建的资金实行从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三是依法、合理、及时筹集建设资金,用好筹资的自主权(主要是指经营性项目);四是将管理的目标定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要明确财政部门与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一是规定哪些活动必须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应包括项目概算、标底造价和竣工财务决算等;二是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向财政部门提交文件资料和财政部门认为需要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这样规定,不仅所有的建设单位都明确哪些活动应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也为财政部门加强基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
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满足基建财务管理的基本需要;满足宏观调控的要求,突出资金源头控制;区别经营性建设项目和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形成不同的财务体系;注重基建财务制度的系统性等原则。
(三)严格执行基建投资与管理的基本制度
1.项目资本金制
为强化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提高投资效益,国有和集体单位各种经营性基建投资项目,必须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是项目法人的非负债资金,由投资方按规定的占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认缴。在基建投资项目建设和建成后经营期间,投资者认缴的资本金可依法转让其出资额,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2.建设项目法人制和业主负责制
为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其责、权、利,提高投资效益,凡新开工和进行前期工作的国有单位基建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
3.招投标制
为了维护基建领域的正当竞争,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基建项目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各类基建项目均须由建设项目法人提出招标申请,在征得项目投资方同意和有关部门审批后,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设备材料购置和社会中介组织选择等建设全过程。项目总经理具体组织编制和确定招标方案、标底和评价标准,评选和确定投、中标单位。实行国际招标的项目,按国家现行规定办理。
4.工程监理和否决制
基建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理合同等,对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投资、工期和质量进行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组建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并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中外共同投资的建设工程,应当由国内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但可根据需要引进国外有关的监督技术或接受国外监理公司的技术咨询。
(四)加强财政部门对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1.强化财政对基建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
财政部关于“基建财务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是主管基建财务的职能部门,对基建的财务活动实施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财政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概算、预算及决策的审查监督,凡有财政性资金的项目,政府要加强对立项、“三算”审查工作等方面的监督。
2.正确处理基建财务制度与“两则”、“两制”的关系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企业 财务监督 问题 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各项环节的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财务监督则是通过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日常管理工作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从而及时总结分析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针对性的完善解决方式,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企业财务监督作为完善与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而且对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财务监督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分析
1.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约束性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以及财务资金的管理进行监督与评估考核,从而确保国家法律政策以及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进而起到约束企业财务管理,保护企业资产以及避免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的作用。
2.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作用。通过财务监督管理,能够及时的总结分析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优势以及缺陷问题,针对优势方面则继续完善实施,对于缺陷问题则应该组织财务管理部门及时分析原因,并予以改进,从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3.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即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利润收益的最大化。通过财务监督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并确保筹资、投资、权益分配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财务监督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1.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意识薄弱。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岗位,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形成监督制约,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
2.财务监督管理深度不足。由于部分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度不足,没有对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的执行开展等一系列的管理工进行深入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流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公款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3.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由于部分企业在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形式上采取的措施不当,将财务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审批程序的管理上,导致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财务监督管理效果较差,无法起到规范约束企业财务监督效果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建设完善策略研究
1.重视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作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监督管理机制。首先,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财务监督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主导成立企业的财务监督机构。其次,应该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不仅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可以为财务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第三,应该针对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单独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财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职责权限以及具体工作方法,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与力度。通过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深化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深度。财务监督工作应该重点在企业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制度执行等几方面深入的开展。对于财务预算监督,应该重点审查企业的预算加护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经过了企业部门的审核,预算计划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监督,则重点监督企业的收入计划是否按计划完成,支出项目特别是大宗指出项目是否有预算计划。对于资产管理的监督,重点在于审查资产与账目是否一致,对于无故毁损或者是流失的资产进行清查,并对企业的资产明细情况进行定期清点,确保企业的资产处于完善的财政监督管理之下。对于财务制度执行的监督,则重点在于确保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财务收支准则,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设,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工作形式,对于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监督工作效果,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企业内部信息、企业资产管理、企业资源使用等方面,通过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的财务监督效果。此外,企业应该重视外部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府监察部门或者是社会上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监督核查,以便于及时总结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形势下,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企业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财务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并带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企业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建设,拓展财务监督范围并积极引进外部监督等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监督效果,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玲.财务监督和财务服务相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2(05):108-109.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3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加强基建财务管理的前提
(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政府在基建投资方面承担有限责任
1.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办事,就要按科学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目前发达国家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国际J惯例如业主负责制、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这是人类几十年、几百年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客观实际的科学反映。
2.基建项目的性质不同,政府的经济职能、责任就不同。政府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收税和就业。因为基建投资项目的性质不同,政府在基建投资与管理上的职能也不同,根据不同性质的项目而承担有限责任。
(二)改革的结果
第一,资金来源多渠道。基本建设投资由过去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投资单位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利用外资、财政拨款等多种渠道。第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由过去中央政府一个投资主体,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集体、个体、外商等多元化的主体。第三,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方式由过去主要由政府投资,转变为联合投资、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等多种方式。第四,责任明晰化。包括政府在内的不同主体根据在基建项目投资和管理上介人的范围程度不同各自承担有限责任,在投资与管理上实现责权利的对等与结合原则。第五,注重内涵扩大再生产。从过去主要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转变为在新建项目的同时,开始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第六、项目实行招、投标。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由行政分配任务,逐步转向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办法。
二、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
(一)规范和改革基建财务制度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明确基建财务管理的任务,一是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对基建的资金实行从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三是依法、合理、及时筹集建设资金,用好筹资的自(主要是指经营性项目);四是将管理的目标定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要明确财政部门与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关系:一是规定哪些活动必须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应包括项目概算、标底造价和竣工财务决算等;二是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向财政部门提交文件资料和财政部门认为需要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这样规定,不仅所有的建设单位都明确哪些活动应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也为财政部门加强基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二)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则
基建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下原则: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满足基建财务管理的基本需要;满足宏观调控的要求,突出资金源头控制;区别经营性建设项目和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形成不同的财务体系;注重基建财务制度的系统性等原则。
(三)严格执行基建投资与管理的基本制度
1.项目资本金制
为强化投资风险责任约束,提高投资效益,国有和集体单位各种经营性基建投资项目,必须实行资本金制度。资本金是项目法人的非负债资金,由投资方按规定的占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的一定比例认缴。在基建投资项目建设和建成后经营期间,投资者认缴的资本金可依法转让其出资额,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2.建设项目法人制和业主负责制
为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规范项目法人行为,明确其责、权、利,提高投资效益,凡新开工和进行前期工作的国有单位基建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
3.招投标制
为了维护基建领域的正当竞争,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基建项目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各类基建项目均须由建设项目法人提出招标申请,在征得项目投资方同意和有关部门审批后,全面实行招标投标制。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设备材料购置和社会中介组织选择等建设全过程。项目总经理具体组织编制和确定招标方案、标底和评价标准,评选和确定投、中标单位。实行国际招标的项目,按国家现行规定办理。
4.工程监理和否决制
基建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理合同等,对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投资、工期和质量进行的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监理任务,组建工程建设监理机构,并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中外共同投资的建设工程,应当由国内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但可根据需要引进国外有关的监督技术或接受国外监理公司的技术咨询。
(四)加强财政部门对基建项目投资管理的职能与作用
1.强化财政对基建财务管理的主体地位
财政部关于“基建财务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是主管基建财务的职能部门,对基建的财务活动实施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财政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概算、预算及决策的审查监督,凡有财政性资金的项目,政府要加强对立项、“三算”审查工作等方面的监督。
2.正确处理基建财务制度与“两则”、“两制”的关系
系统地规范和深化基建财务制度改革,就是要进一步贯彻“两则”、“两制”所确定的改革要求。特别是对于经营性建设项目“两则”、“两制”所确立的适合市场经济的财务会计的政策、原则和方法,不仅为经营性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确定了方向,而且直接规定了许多方面的改革内容。当前的改革,重点是结合建设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即实行资产负债考核),对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一系列重要财务处理的不同原则和方式做出更加科学和实事求是的规范。
三、坚持建立健全基建投资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所有工程都必须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廉政
目前,基建工程中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不少,有些甚至是触目惊心的。要把防腐倡廉与工程进展结合起来。要将深化基建投资体制改革与整顿工程建设市场、严肃工程建设纪律、规范工程秩序相结合,促使基建投资体制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必须加强基建工程的管理和审计工作
搞基建工程,必须实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管理。从立项报告到编制预算,从设计到施工,包括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工期管理、材料的采购和供应,设备的采购、运输和安装,还有竣工投产后的经营管理,这一整套都应当有科学的程序和科学的规范,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大大加强工程的审计工作。现在的工程建设浪费严重,损失惊人,甚至有不法分子从中贪污受贿。所有重点工程都要严格进行审计,不仅要搞好竣工后的决算审计,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单项审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4
从内容上来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比较单一,由于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拨款,所以,其资金管理主要围绕如何合理使用和分配资金,而不是如何创造和筹集资金。一般而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三个阶段和内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一样,人员多采用考试录用的形式来聘用,其人员紧张,导致财务力量严重不足,很多财务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所学专业不对口,且未经过系统的财会专业培训,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很多财务人员对基本的账务都不精通,更难以担当财务管理的工作,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多停留在日常的报账和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明显滞后。其次,很多事业单位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的要求,自行设置会计科目或不按照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影响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次,一些事业单位领导法纪观念淡薄,乱用事业经费现象严重,甚至截留事业专款,有的收入不上账,“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单位的事业收入的按时收缴,更容易滋生腐败,侵蚀事业单位和国家的财产。
2.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预测与控制手段
目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以财政拨款作为其资金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预算在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事业单位每年编制预算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利原则,很多单位往往是采用基数法在原有预算上进行追加,很少有单位进行预算的削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其次,事业单位预算的项目细化程度不够,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带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导致事业单位经费浪费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再次,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普遍淡薄,导致家底不清,资产闲置流失严重。由于事业单位资产多是国家投入,不进行折旧的计提,因此一些单位追求高标准高品质,使资产提前更新、低效使用。而对已购入的资产管理不严,长期不清查盘点,处置随意,账外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账实不符。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做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好坏。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缺少内部制约和监督,未建立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监督弱化,导致事业单位经济运行安全性和效益性不佳。有的单位在资金使用中,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而是用项目支出弥补日常公用支出。在事业单位经费使用过程中,支出审批和报销程序不规范,控制不严,超标准购买办公用品或私用公购现象普遍,导致事业成本开支过大。这些内部控制不严格造成的管理中的漏洞不仅给腐败有可乘之机,而且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考
1.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高水平的会计基础工作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式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单位的会计工作,加强会计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会计人员。在目前由于体制原因限制人员进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聘的形式来解决会计人员不足的问题,或和会计中介机构或会计机构联系,取得他们的财务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筹划和分析,提高单位财务管理的管控能力。其次,要广泛宣传和学习《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政策法规,并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经费收支手续,规范会计业务,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并自觉遵照执行。再次,事业单位应该树立财务管理的观念。改变“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状况。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进而优化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
2.强化预算约束力
预算化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要运用绩效预算来优化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完善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要细化预算,特别是编制项目支出的细化要减少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加强对“度”的限定,防止预算资金被挪用。要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依据目前预算会计制度在核算内容上不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公共财政管理的相关制度建立的要求,改革会计核算基础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确认制度,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运行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同时引入《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办法》,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考核办法,通过多元指标的评价方法可以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经营的实绩,为事业单位效绩评价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5
一、做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围绕《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落实相关任务与要求。
(一)认真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等文件,配合做好其他医改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
(二)做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和经费保障工作,重点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政策等,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改革措施。
(三)积极参与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开展药事费、处方费、护理费等专题研究。
二、认真做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及“*”规划纲要编制准备工作
在前期6个专题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立“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综合研究组,邀请社会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编制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适时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参事室、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对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择期向国务院汇报。经批准后正式启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纲要的制订工作。
组织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评估,为编制“*”规划纲要做好前期准备。
三、组织开展卫生专项资金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活动
在各项目省提前开展自查工作的基础上,年内联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部内相关司局,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措施和建议,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督查的主要内容是:项目执行总体情况、项目方案实施情况、项目组织领导情况、设备采购、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执行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等。
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督查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建设程序、执行标准、工程进度与质量、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及农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业务开展和运行管理等。
四、加快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认真组织实施好2009年中央专项投资建设项目。积极督导各地严格按照《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和《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开展规划设计,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快建设进度,切实发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加快卫生监督、妇幼保健、鼠疫防治、职业卫生防治以及儿童专科医院等专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会同财政部门研究制定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分配机制,按照成熟一批下达一批的原则,尽早研究下达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项目预算。
(四)协调、指导对口支援省市和灾区省加快推进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卫生系统恢复重建工作进度,争取年内完成全部医疗卫生机构房屋维修加固,全面启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重建工作,力争年内能有一大批项目完成改造、建设任务。
(五)开展危房排查处理工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安全。
五、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深入开展专项审计工作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强化对部属(管)单位的财务、内控、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收入分配、对外投资与合作等方面的监管,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探索卫生项目绩效评价新机制,积极开展卫生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三)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建设工程等审计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
(一)尽快完成《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版)》的全面修订工作,并下发各地执行。
(二)在东、中、西部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监测工作,掌握医疗服务成本动态变化与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三)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医疗服务收费方式改革,探索按病种收费,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收费行为。
七、规范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和装备管理,促进城市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一)加大公立医院建设规模、装修标准、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管力度,促进公立医院建设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部属(管)单位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二)以2009-2011年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编制和实施为切入点,深入开展阶梯配置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
(三)全面完成违规装备大型医用设备的清理工作,继续完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制度,调整管理品目,严格新型设备配置准入。
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资产管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制度
(一)研究修订《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公立医院收支监管办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和内部分配管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进一步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认真做好资产处置和对外投资管理,研究制定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三)继续完善新农合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办法,推动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全面实施,建立新农合基金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新农合基金支出监管,开展基金管理情况专项检查,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
九、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
按照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全面推行以省为单位、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并抓好文件落实,做好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指导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和PET-CT等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财务制度建设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电力集团;多种经营;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指的就是将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作为企业的中心,用资本以及电力系统产业链等来最为集团中的链接纽带,把一批有共同利益并且都受到核心企业所影响到的多个企业进行联合,从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组织,跟单个企业相比这种产业集团的特点就是规模更大并且经营范围更广,更为重要的就是其组织结构以及产权关系,以及企业的管理层次等都更加负责。随着目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有了飞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的控制工作却没有跟上,随之出现了各种问题。
对于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来说,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就是其实由多个独立法人所组成的,在产业集团内部的各种成员单位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自负盈亏。第二就是这些组成成员单位可以实现多层次的并存,产业集团多是通过投资以及兼并或者控股等形式来形成的,在这个集团内部实现维系内部的纽带就是资本。因为各个企业之间跟其核心企业进行联系的紧密程度等都是不同的,在集团的组织结构中可以分为核心层以及紧密层和松散层等几个层次。第三就是集团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因为企业集团往往都是通过纵向以及横向等来形成从事不同产业的经营,这样电力多种经营集团的经营就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对于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来说其财务控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集团预算的管理以及控制分析
因为产业集团内部各个智能部门之间,在总公司以及各个子公司之间,在多个控股公司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利益关系,比如说资金的上缴以及下拨以及对消费基金的控制等。这些财务关系如果没有控制好的话在集团内部就会出现这两种倾向:第一就是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第二就是管理较为失控,因为一个子公司出现巨额的亏空而导致整个产业集团受拖累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所以如何在集团内部实现更好的预算控制是产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中的首要难题。
(一)对预算进行编制的原则分析
产业集团为了可以更好的实现其集团内部的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进行预算编制之前就需要根据整个集团的长期规划以及战略发展目标来明确其中各个单位的发展方向来制定进行预算编制的原则。对于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来说其预算编制原则主要包括了下面几个内容:
第一就是需要确定进行成本费用控制的重点,针对在集团内部的各个薄弱环节需要提出预算编制的年度控制要求。第二就是需要确定产业集团进行个投资的主要方向,对于那些符合集团发展战略方向的产业以及核心的企业等,在融资以及基本建设投资上都应该给予支持,也可以允许其中的个别企业实现管理费用的突破,对于不符合集团整体利益的产业等在原则上是不进行追加投资的。第三就是要充分的保持预算编制的严肃性。这样就要求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的负责人等要对此负责,严格有序的进行预算的编制。
(二)编制预算的项目分析
对预算进行编制其中的主要项目包括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内容:第一就是进行成本费用的预算,主要是营业成本的预算以及制造费用的预算等;其次就是收入预算,包含了收入预算以及投资收益的预算;第三就是资产负债预算,包括了固定资产增减分类预算以及无形资产的预算等;第四就是智能部门的费用预算,一般都是各个智能部门根据其各自的预算应该需要完成的任务来进行费用基数的确定。第五就是财务指标预算。有的财务指标可以从会计报表中进行直接取得,但很多指标都是复合的,比如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等,都无法直接从会计报表中得出,需要经过多个指标进行计算来得出。
(三)对集团预算的布置以及调整工作
为了方便部门进行汇总,在预算文件经过集团的总部讨论修改之后,就可以连同统一制作的预算表格以及软盘来让其财务部门进行统一的下发。为了防止集团内部的各个公司在对预算的理解之上出现各种偏差这时就需要召开预算布置会议来要求各个下属公司以及控股公司其主要负责人参加,然后让集团财务负责人就集团的预算原则以及预算编制内容进行逐条的讲解。
(四)下达目标责任书
在预算编制经过了讨论和修改之后,由总部进行签章进行确认,如果预算得到了批准并且经过明确的方式进行固定,这就是目标责任书。目标责任书中主要包括了业务量以及营业收入和例如、管理费用等主要内容。在目标责任书下达之后就需要确立其权威性和严肃性,凡事没有经过批准一律不准进行擅自的改变。
二、财务控制方式探讨
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在进行财务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其组织以及人员和制度的多个方面对此进行设计,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控制形式,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形式的探讨
产业集团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但是因为集团内部的高层其管理幅度总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进行分权设计。权力分散所带来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下属企业其局部的利益更集团整体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进行分权的企业需要交给集团总部来进行适当的控制,而在集团内部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就可以更好的解决局部利益跟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中组织控制所涉及到的方面是很多的,例如说集团内部各个智能机构的设置,就可以根据其不同的智能等来设置为投资部以及融资部等,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资金结算中心以及财务公司。
资金结算中心是由产业集团的内部进行设置的并且交给母公司进行运作和经营的,以协调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资金为其主要业务的智能部分。资金结算中心受到了集团内部各个部门的委托来进行资金的管理,在行政角度来看这是产业集团设立的要去负责集团资金管理的一个机构,其特点就是需要独立性以及权威性。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集团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除了其跟外部银行有相似的作用在集团内部实现结算以及信贷等,还可以及时的对各个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来为管理者的决策和业绩评价等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除此之外资金结算中心其主要的功能还包括了资金管理以及资金的融通和风险的防范和资金运作等几个方面。
资金结算中心其基本的运作模式就是产业集团来进行统一的资金管理,并且统一进行对外筹资。在集团内部其各个成员之间是有偿的进行流动资金的使用。在产业集团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应当发挥着内部资金控制着的作用。在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的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根据集团在管理体制上对于集权以及分权的不同选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管理。除了资金结算中心之外还包括了财务公司,财务公司是独立的金融法律实体,其本身有其利益和目标。
(二)人员控制
首先就是进行财务总监的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就是在企业是所有权以及经营权等进行分离以及多种层次管理之下,由集团的出资者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保护其自身权益和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并且由特定的工作人员和机构以及制度等组成的财务监督机制。实施财务总局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确定财务总监的委派形式,其具体的委派形式存在多种选择。财务总监的委派形式主要包括了董事会进行委派以及母公司进行委派等。对于不同的委派形式来说,财务总监的权责等也都有所不同的侧重,但是总的来说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对于重要的财务报表等进行审核,在一些重大的经济事项等和总经理进行联签,第三就是参与到利润分配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财务总监的主要工作都是跟财务控制密切相关的。财务总监制度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财务总监很难实现保证其对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监督同时又不干涉到其自身的自主经营,或者财务总监其本身就存在着委托问题。
(三)制度控制分析
在企业内部为了可以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控制以及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这时一套完整合理的财务控制制度就是十分必要的。按照惯例对象可以将财务制度分为资本金管理制度以及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等多个内容。除了财务制度之外还包括了会计制度,在产业集团内的会计制度不同于一般的制度,在对业务进水核算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于集团的整体控制。其基本内容包括了会计核算制度以及电算化制度。
三、产业集团的绩效管理分析
产业集团内部所进行的财务控制中的绩效管理,其中主要包括了监督和激励两个主要部分。因为出资者和被投资的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在经济利益和行为等两个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如何对此进行协调就成为一个难点。一方面来看,出资者必须允许内部管理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其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来看出资者必须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审计监督。通过集团进行审计监督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以及合理性等,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来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审计监督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将资产作为纽带来实现对集团资产控制的强化。第二就是实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第三就是加强审计监督制度建设。
第二就是激励控制。对电力多种经营产业集团来说,其激励控制主要包括了对经营者的激励控制以及对内部单位的激励控制。激励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管理者的个人目标跟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实现其利益的统一和最大化。
结语:在对电力系统多种经营集团的财务控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就是集团的母公司对于子公司在其体制等的安排都是出于实际的需求而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关系。第二就是每一种进程财务控制的方式都是灵活的,比如说在选择组织控制形式上的侧重点等。对于产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对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
参考文献:
[1]杜爱民.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江淮水利科技.2008(04)
[2]张永丰.全面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冶金财会.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