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我区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国家试点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1所,学生32277名,其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1所,食堂供餐全覆盖,受益学生31258名。
我区逐步探索从企业供餐到食堂供餐,从食材自行采购到政府统一招标采购,从2018年开始,学校食堂供餐全覆盖,执行“4+3”模式(中央财政补助4元,学生自筹3元),每人每天两荤一素一汤一米饭,财政补助4元全部用于大宗食材米、油、肉招标采购。2019年秋学期,公办学校“4+3”全部用于食材招标采购。2020年秋学期开始,公民办学校“4+3”全部用于食材招标采购。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领导机制。高规格成立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财政局、区市监局、卫健委、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部门协调会商机制;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教育部门全力以赴,领导组成员单位、乡镇街、学校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了“教育主管、部门联动、学校主体、校长负责”的管理体系。
(二)加强源头把控。针对学校点多面广,食品采购渠道多、乱、杂,食品质量、安全、运输等环节管控困难,从安全保障、便于管理的实际出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所有食材全部统一招标采购,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的四统一模式,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溯源管理。建立教师轮流参与食材验收制度。建立食材定期不定期抽检机制,食材抽检纳入市场局抽检计划,其检测经费由中标企业承担。确保全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师生健康。
(三)强化资金管理。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所有学校(含民办)学生、教职工自缴餐费全部缴存财政专户,实行国库统一管理、统一支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杜绝学校坐收坐支,严守资金红线。建立食堂用工劳务派遣制。全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堂用工全部实行劳务派遣制,合理规避相关责任。
(四)强化供餐管理。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长是食品安全具体负责人,建立由校长领导、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和食堂管理人员组成的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食堂管理,明确工作职责。着力打造“云监管”平台。全区各学段公民办学校一体化,全部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打造“透明厨房”,开启“视频厨房”模式,后厨“阳光操作”,建立手机APP,实现食堂食品安全全面化、网络化、动态化监管全覆盖。全力打造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五)规范操作管理。一是狠抓环节管控。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和查验制度。食材出入库、教师陪餐、食品留样,餐饮用具清洗消毒等溯源追查。二是严格从业人员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对无健康证的坚决清退,做到安全上岗。三是严把校园、食堂入口关,严审资质,严明公开招标程序,阳光操作。四是严格食堂卫生管理,食堂25米范围内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无异味;就餐大厅和操作间空中无蛛网,地面整洁,操作间及保管室防鼠、防蟑螂、防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防护措施到位。四是成立膳食委员会。成立由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学校定期举办“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膳食委员会成员对学校食堂进行实地考察、体验、评议;建立由区领导、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校校长组成的微信、QQ群,要求学校在群里上传每天中午的菜品,接受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全面监督,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营养办综合协调、学校各司其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网络,切实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六)突显督查检查。一是学校严格落实“每日一检查、每周一小结”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二是区教育局按照局领导联系学校工作制度,每年不少于4次入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三是联合区市监局、区卫健委每学期定时不定时地对校园周边环境、食堂和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意见书,督查限期整改到位。
(七)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爱粮节粮、感恩教育等活动,办节约食堂、树光盘典范,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传统。二是大力加强中小学生优良习惯养成教育,每年3月、9月养成教育活动月期间,集中组织开展“讲卫生、保安全”专题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三是通过邀请专家上食品安全课、召开主题班队会、发放宣传活页、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防护知识。
(八)强化业务培训。每学期举行一期全区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食堂分管校长、食堂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会,安排部署食堂相关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和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和资金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全区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三、典型经验与做法
一是食材统一公开招标采购。我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坚持公民办一体化管理,执行“4+3”模式(中央财政补助4元,学生自筹3元),各校(含民办)营养餐所有食材全部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实行“统招、统购、统配、统送”的四统一模式,切实降低采购成本,实现溯源管理。2018年以来,统一招标采购:大米2519955.25公斤,油315312.7升,猪肉约1123621.75公斤,鸡肉约506769.05公斤,牛肉约395312.7公斤,禽蛋+蔬菜每生每天250克。
二是建立食堂用工劳务派遣制。全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学校食堂用工全部实行劳务派遣制,由食堂工人和劳务公司签订用人合同,合理规避相关责任。
三是创新宣传方式。跟联通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微信数睿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推送区教育民生宣传简报,累计曝光106196次,收到良好效果。
四是明确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公办学校食堂教师看护费用。以实际在校就餐学生数为依据,午餐看护费按每人每天15元(含午间餐费)计算。该项经费列入民生工程配套预算。
五是全区“互联网+明厨亮灶”各学段公民办学校全覆盖。
四、工作建议
一是明确机构及编制。我区学生营养办挂靠在学生资助中心,无编制无人员,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担任。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学生营养办机构及人员编制。
二是定期调整膳食补助标准。受经济发展和肺炎疫情影响,食材价格上涨飞快,国家补助4元标准低,学生吃得饱但吃不好。建议每两年提高一次中央膳食补助标准,每次提升一元,保障学生吃得好、吃得营养。
三是合理分担地方财政压力。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均为贫困地区,加之食堂工人工资等相关配套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使得地方财政更是捉襟见肘。建议将营养膳食补助滚存结余资金由地方政府重新安排,专项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出,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确保食品安全。继续狠抓食堂供餐环境、餐具消毒关、采购索证关、验收入库关、烹饪加工关、留样试尝关、废弃油脂去向关;加强餐供饭菜质量、营养搭配等环节的监管;全力推进净菜集中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采购质量,从源头和过程中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执行供餐“黑名单”制,完善供餐、食品原材料供应企业(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发挥膳食委员会作用,确保膳食委员会有效运转。
二是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勾选工作,实现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实际受益学生人数等情况的动态监管,高标准推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阳光下运行。让学生们饮食更加丰富,营养搭配更加合理,确保学生们“舌尖上的安全”。进一步强化宣传,实施“营养改善”,而不是“免费午餐”。
三是强化培训。联合区市监局、卫健委等举办由各校校长、分管校长及食堂工作人员参加的全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及财务管理工作培训班,增强学校食堂“两个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推动学校食堂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做好宣传。加强节粮爱粮宣传,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培养学会节粮爱粮意识;加强“食育”文化教育,继续开展“光盘行动,我在行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一月一主题”活动,调动学校积极性;拓展宣传载体,通过网络、电视、微信、QQ等多种形式宣传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2
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一】
食堂是在校大学生一日三餐就餐的地方,是每个同学都必到的场所。根据调查96%同学的吃饭问题都是在学校的食堂解决。食堂紧密的联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食堂既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之一,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校食堂情况,为学校更好的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我们做了一次有关学校食堂的调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校食堂的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食堂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学校食堂是学生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吃饭的问题,更多的是关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行。大学生群体和食堂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的因素,这种现状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势必会阻碍学校的正常运行,为了解我校金石滩校区学生食堂服务整体情况,进一步提高食堂的工作质量,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和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使同学们能够得到更好的饮食服务。因此,我们展开的调查,更多的从学生对食堂的具体情况入手,具体的从学生食堂的饭菜口味、服务质量、价格、卫生状况、对餐厅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做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
总体:在民院金石滩校区食堂就餐的全体大一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
样本:在民院金石滩校区食堂就餐的部分大一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
三、调查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观察、口头访问调查。
四、抽样方法:
在金石滩校区就餐时间和学生课余时间向学生、老师和动作人员随即发放调查问卷(共350份)和随即访问
五、调查队伍:
调查小组共11人,其中组长一人,负责统筹安排,组员十人,负责具体事务和小组讨论。
六、问卷情况:
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31份(其中作废10份),未收回19份。
七、时间进度安排及人员安排:
调查活动时间:4月20日6月13日
阶段安排:
4月20日5月3日:调查前准备(包括写调查方案、设计问卷、人员分工确认、时间进度安排、活动经费预算、材料准备,由全体成员共同准备)
5月3日5月20日:问卷发放及回收(全体小组成员);进行拦问调查
5月20日5月25日:问卷数据汇总整理(全体小组成员);口头访问整理
5月256月1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及建议,小组讨论);实地观察
6月1日6月12日:撰写调查报告(小组成员讨论,组长撰写)
6月13日:展示调查报告并上交
八、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我学校食堂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对我校食堂基本满意
金石滩校区同学、老师和工作人员对校食堂基本满意。从调查问卷和拦问中对食堂满意度的调查得出的结论,80%的同学对我校食堂持中间及以上态度,选择不满意为20%。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同学都持中间及以上态度。这是对我校食堂的一种肯定。
(二)对食堂各种问题都有提到,并且不满意居多
1.对食堂的饭菜不满意。
不满意原因有:
(1)、饭菜价格比较贵,饭菜量少质不优。87%的同学认为餐厅菜价情况是价高菜少,
83.6%的同学每天用餐费用在10元以上。
(2)、菜式更新慢。98%的同学认为食堂菜类偶尔更新或不更新。
(3)、饭菜不够新鲜可口。65%的同学认为食堂饭菜新鲜可口度一般。22.7%的同学评价饭菜新鲜可口度为差
(4)、饭菜不热。35.8%%的同学认为餐厅饭菜偶尔不够热;34.8%的同学选择的是经常遇到冷饭菜.
(5)、其他原因:有时吃到变质食物(过期的火腿,坏了的豆腐等);荤菜较少,尤其是猪肉;早餐不够丰富,特别是清真餐厅;饭菜里吃出头发、细铁丝、化纤品:不同地区的同学所喜爱的主食不同,食堂对其供应不够等等。
2.对食堂的卫生不满意。
(1)、总体上,64%的同学认为餐厅的卫生状况一般。15.6%的同学认为餐厅的卫生状况为不卫生。
(2)、有81.6%认为餐具(餐盘、筷子)洗得不干净,餐盘残留菜叶,有油渍水渍,筷子潮湿发霉,有异味。建议加强消毒,筷子按一定的规律立着放,增加餐具。
(3)、根据调查有同学提到卖饭人员不戴口罩,口沫四溅,有时衣袖进入饭菜等。有同学同学反映桌上餐具堆放过多,回收餐具速度较慢。还有就是认为桌椅摆放不整齐、桌上卫生得不到及时的清扫等。
3.认为学校食堂吃饭比较拥挤,午餐最拥挤,其次是早餐。建议多开餐厅,多开窗口,排队就餐,清真食堂应添置桌椅。
4.对食堂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速度的不满。
(1)47%的同学评价餐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为一般。24.6%的同学认为餐厅人员的服务态度差。建议热情服务。
(2)、75%的同学认为餐厅服务速度为一般或偏慢。
(3)、36%的受访者认为食堂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管。
5.认为就餐环境一般,营业时间基本合理。
九、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认真分析,我们发现同学对学校食堂大体上还是基本满意的,但认为我校食堂管理存在细节缺失;同学们比较关心一些实质性问题的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例如拥挤、餐具异味等。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认真分析,我们小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食堂的服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进一步提高食堂饭菜的卫生和质量
建议如下:第一,食堂饭菜的选料要好,无变质食品。第二,米、菜一定要洗干净。第三,丰富菜品品种,努力让不同口味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各地区各民族的口味、饮食习惯都不一样,我们建议学校食堂可以区分一下不同口味的菜,例如北方口味稍重与南方偏好清淡、辣的与不辣的、面食与米饭、民族风味等。第四,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培训。评选出每周服务明星,以资奖励。
(二)加强对食堂的统一管理
这样既可以控制食堂卫生又可以培养学生一日三餐正常的饮食习惯。打饭付费统一使用一卡通,一卡通的使用一方面很好的节省了服务员找钱的时间,缓解了拥挤问题;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避免了服务员接收钱款后触摸食物造成的卫生问题,从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卫生保障。同时完善一卡通的管理,增加一卡通的充值网点、简化补办手续、扩展一卡通使用范围,为普及一卡通的使用创造有利的环境。统一安排食堂清洁卫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餐具的使用,严禁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餐具的统一使用不仅能更快更好回收餐具,也方便餐具的清洁消毒。
(三)学校要加强监管,建立奖罚机制
我们建议学校对食堂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抽查,设立投诉信箱,狠抓卫生。学校对不符合要求的承包者及卫生服务人员给予严厉惩罚,对先进者给予表扬和激励。
(四)大学生要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饭自觉排队,自觉使用一卡通,主动放回用后的餐具。排队是我们学校学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自觉遵守的,有的同学在高中就读时有自觉主动的排队习惯,但是到大学每个人都不排队也就慢慢放弃排队这一良好的习惯了。我们建议学校学生组织(例如学生会、学管会、志协等)在食堂提示一两周同学排队,送回用完后的餐盘,同学们也会自觉主动的形成排队的习惯。只要大家养成排队打饭的习惯,不仅食堂吃饭有秩序了,也可以缓解吃饭拥挤的问题。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学生当中提倡健康按时饮食
调查了解到很多同学经常不吃早餐,其实在一晚的睡眠后不吃早餐会使我们处于低血糖状态下,这样会影响我们一天精神状态,长期不吃早餐会影响我们胃的健康、智力的发展。一些女同学为了减肥,平时有能少吃一顿就少吃一顿想法,不按时吃饭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学生有更好更健康的身体,为了同学们德智体全面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健康饮食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饮食素质。
食堂是学生集中就餐的地方。食堂饭菜质量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良好的就餐环境有助于愉快地饮食,更好地学习。我们热切希望学校有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堂工作的监管,也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饭菜价格公道合理,卫生质量符合要求,就餐环境轻松愉快的新食堂将展现在大家面前!
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篇【二】
为了提高员工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食堂工作水平,项目部于2013年6月中旬进行了食堂满意度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份,收回25份,对食堂的价格、饭菜质量和用餐环境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饭菜价格:56%的员工认为项目部食堂的价格基本合理,但有时还是会偏高,剩下的员工觉得食堂的价格还是基本合理的。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价格普遍认为有时还是偏高的。适当调整价格,合理、弹性调整价格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食堂每天公布的价格,可以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
二、饭菜质量
⑴、饭菜品种:20%的员工认为汤类的品种少,36%的员工认为饭菜、汤类的品种都少,36%的人则认为一般,而仅仅8%的员工认为饭菜品种多,也就是说,56%的员工都感觉饭菜品种过少。
调查结果表明,占有半数以上的员工对于食堂的种类不满意。鉴于此,建议食堂采购原料时,尽量多购买时令蔬菜与荤菜,如:隔两天左右增加荤汤一份,例如筒子骨汤、海带排骨汤等,以满足员工多变的口味要求,丰富员工的选择。
⑵、饭菜口味:2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口味很不错,48%的员工则认为一般,而剩下的24%的员工则对食堂的口味不是很满意。其中68%的员工认为食堂饭菜油量适中,24%的员工则表示饭菜油量偏多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员工对食堂的饭菜口味表示一般,食堂在这方面仍急需加强。
⑶、饭菜分量:76%的员工表示对饭菜的分量表示满意,20%的员工则认为饭菜的分量为一般。其中有36%的员工表示偶尔会遇到就餐时间内没有饭吃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饭菜的分量基本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员工,食堂的饭菜应该足量,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员工吃饱吃好。
⑷、饭菜新鲜程度:88%的员工认为食堂所采购的原料(肉、菜、油、米、面)有时候不太新鲜,其中12%的员工甚至还认为食堂的饭菜只有偶尔新鲜,甚至有员工反映食堂经常将剩菜用于隔天早上做包子馅,而剩饭则用于隔天早上做稀饭,仅仅12%的员工对食堂采购的原料和饭菜表示满意。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饭菜新鲜程度这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而这关乎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因此食堂应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加强改进,如:荤菜可留一顿,并且不收费,由员工自行决定吃不吃,素菜则一顿清。
⑸、食堂卫生:68%的员工表示最食堂的卫生状况感到满意,甚至很满意,3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食堂在卫生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望食堂能继续保持。
三、食堂服务质量
88%的员工表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态度表示满意,甚至很满意,12%的员工则表示一般。
调查结果表明,员工对食堂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希望食堂工作人员能保持微笑、亲切的服务态度。
4、管理方面
物业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向办公室反映。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3
关键词:中学学校;食堂卫生;HACCP
【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64-01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某省12所不同层次和类别中学学校。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中学办学层次、学校类别、地理位置分布及各类学校所占比例等因素综合考虑,共调查学生食堂24座。研究方法:依据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从业人员、卫生管理等方面。调查结束对每一份调查表进行复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保证资料客观、完整、准确。
2 调查工具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2.1.1 食堂从业人员:每座学生食堂随进抽选5名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2.1.2 学生:每所中学各随机组织20人进行座谈。
2.1.3 教师:每所中学各随机组织10人进行座谈。
2.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
3 研究工具和主要内容
问卷为结构式调查问卷,由本调查者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现场调查表》、《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调查表》(食堂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3.1 数据的录入整理
3.1.1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包括确切概率法)、非参数检验等。研究结果中P值均取双侧概率,检验水准a定为0.050。
3.1.2 质量控制:整个调查过程包括问卷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现场实施、资料录入和分析等均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4 结果
4.1 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现场调查结果
4.1.1 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方面:本次调查的24座学生食堂中,有2座(8.33%)学校食堂周围50m以内有蚊蝇滋生地等污染源;食堂内外环境整洁的有22座(91.67%) ;按操作流程布局的有17座(70.83%) ;操作间地面材料符合要求的食堂有20座(83.33%) ;墙壁采用浅色、无毒、不渗水材料援涂,炉灶旁及蒸气间的墙面瓷砖高度到顶的食堂为16座(66.67%)。设有单独备餐间和凉菜间的食堂仅有7座(29.17%) ; IE备餐具清洗消毒间并有明显标志的有20座(83.33%);“三防”设施济全有效的有20座(83.33%) ;有22座(91.67%)食堂实现电子货币化:现金收取配备收银机(验钞机);仅有7座(29.17%)食堂建有男女更衣室及炊事员专用卫生间.
4.1.2 食堂原材料采购、贮存及加工方面:所有食堂24座(100%)均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大宗原材料采购实行索证制度。20座(83.33%)食堂原材料实行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原材料采购、验收、保管、发放制度的有20座(83.33%)食堂;只有10座食堂(41.67%)设有粗加工间;16座(66.67%)食堂设有主副食库,三防设施齐全;有20座(83.33%)食堂区分荤、素食品原料及原料、半成品和熟食品的盛放容器及加工用具,有专用操作台和标志;只有6座食堂配置留样柜,实行24小时留样,占到25.00%。
食堂的公用餐具多采用洗碗机、蒸汽进行消毒,其次是含氯餐具消毒液进行化学浸泡消毒,少部分(8.33%)食堂未按照要求进行餐具消毒;有20座食堂的工用具未进行消毒,占到83.33%。
4.1.3 从业人员方面:被调查的120名从业人员有113人(94.17%)持有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只有35.00%的专间操作及售饭人员规范佩戴口罩。
4.1.4 学生食堂卫生管理:中学均制定有食品卫生安全的制度、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卫生责任追究制度,但多不够健全。
4.1.5 不同办学层次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比较:按照中学的不同办学层次进行比较,内外环境整洁、凉菜间单设消毒、餐厅消毒及洗手、加工流程布局、容器工具分用、原料当天烹调、食品保质超期、原料分池清洗、采购索证、“三防”得力、冷藏设备正常、生熟品分柜、食品留样、餐具消毒等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卫生状况普遍欠佳。
5 讨论与建议
5.1 学生食堂硬件设施不完善,基础卫生设施不达标。研究发现某省中学学生食堂普遍存在食堂面积不足、内部布局不合理、基础卫生设施差等问题。综合调查结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整体布局不合理,功能区划分不明显,大部分学校食堂缺少餐具消毒间、单独备餐间;相当一部分学校食堂的加工操作间不符合卫生要求。
5.2 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领导对学校食堂卫生重视不够。调查显示25%的学校没有实行校长负责制,43.75%的学校食堂管理员未接受过任何培训。
5.3 食堂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知识欠缺。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等环节,食品从业人员的意识与行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由于不正确的操作或忽视卫生措施,可能会导致食品受到污染甚至发生食物中毒。
笔者认为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某省中学学生食堂值得探讨,建议今后多考虑到本地区学校的具体实际。
参考文献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4
关键词:西部地市高校;食堂经营;效益
“社会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食堂”。食堂作为高校后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师生提供卫生可口、价格合理的饮食服务责任。教育的公益性决定高校食堂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作为一个经济实体,高校食堂又不能不注重经济效益。如何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高校食堂真正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饮食服务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西部地市高校食堂在经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西部大部分的地市高校办学基础较差,办学经费相当紧张。因此,不少学校领导往往十分重视最能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而对后勤食堂的经营管理重视不足。许多高校食堂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吃大锅饭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在采购上一些人中饱私囊;在贮运、加工、销售等环节上浪费严重;工作效率低;不少员工白吃白拿习以为常。造成食堂饭菜长期处于质不高价不低的现象,既谈不上经济效益,更谈不上社会效益。
在人们纷纷诟病传统的食堂经营管理模式之弊端时,一股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之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西部地市高校领导认为这是一剂医治高校食堂效益低下的灵丹妙药。在没有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就急于将高校食堂社会化,把食堂对外进行承包。但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高校食堂社会化也并不是一包就灵,其中出现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首先,广大师生的利益受到了侵害。经营者承包高校食堂大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因此,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如果承包金额较高,伙食的价格也随之攀升;不少承包商还往往通过减少饭菜数量或菜多肉少等方式变相提高价格。安全卫生意识薄弱,为了经济效益,常常是采购一些价低质次的原料物品,危害师生健康。其次,管理和监督执法难。由于投资者完全掌握了经营和管理权,学校的管理形同虚设,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难度很大,学生的饮食卫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王燕等人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12家学生食堂中自办经营与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和管理建设方面,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落后于自办经营的食堂;在伙食质量、安全卫生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对外承包经营的食堂更是明显比自办经营的食堂差。另据王素琴等人对平顶山市两所本科院校的3所个体投资买断经营权的学生食堂进行几年的卫生监督表明,个体投资买断经营权的学生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突出。因此,从表面上看,高校食堂外包,高校取得了一些承包费,也让承包者发了财。但高校师生的利益却受到了严重的侵害,毫无社会效益可言。
二、改善西部地市高校食堂经营管理的对策思考
当前高校食堂管理模式主要有:一种是社会力量承包经营模式,高校提供场地和设施,不参与经营管理,只向承包者收取承包费。另一种是成立后勤饮食服务中心自主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校的后勤部门与饮食服务中心形成甲方和乙方的关系,高校对饮食服务中心的经营有一定的监控管理权,饮食服务中心原则上执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此外还有股份公司(合作经营)模式、学校后勤部门管理和经营目标责任制的模式、租赁经营模式等。众所周知,高校食堂与学校周边的餐饮店相比有先天的优势,如国家对高校食堂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就餐人数相对稳定;有规模可观的消费者市场等。但事实是:高校食堂与学校周围的个体餐饮店在经营效益上有着天渊之别。餐饮店大都办得红红火火,而我们的大食堂却令人失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根据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对改进食堂的经营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坚持高校食堂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员工生活提供服务,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坚持高校食堂经营管理教育公益性的原则,不能把学生食堂作为学校增加经济来源的创收项目。而应把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提高饭菜质量和服务质量放在首位。从实践来看,采用校内的后勤部门自主经营管理学校食堂比较符合高校的特性。自主经营相对于对外承包利大于弊。而高校食堂对外承包,外包者大多都是以追求利润为第一位,然后再考虑服务于师生员工,更谈不上“服务育人和教育育人”。为提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的经营者生产效率,使食堂的效益最大化,维护师生的利益,政府和学校应给予经营者适当援助。因此,我们建议高校在加大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后勤基础设施投入时,争取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学校还要在价格管制的同时给予后勤经营实体一定的补贴。对资产占用费的收取要合理,对食堂场所的基本投入、对特殊情况下食堂(如寒暑假期间)的利益补偿、基本的水暖气供给等,高校也必须承担其应尽的责任。
(二)保障饮食安全
卫生安全是饮食行业最基本的要求,食堂饮食安全是对师生负责的具体体现。高校学生对食堂伙食质量安全等维权意识低,他们对微小安全症状一般因嫌麻烦而不反映。饮食中的微小安全问题也不容易受到学校重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校食堂不管采取什么经营方式,其法人代表都要由校长担任,如果发生食品卫生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追究单位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为此,学校领导对饮食卫生要应格外重视,认真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对食堂操作过程的卫生控制扩大到包括食品验收、加工和出售等环节。学生是食堂最主要的消费者,为加强监督,建议设立处理学生意见的膳管机构,建立赋予学生民主监督权的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有学生参加的膳管会议,认真收集、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食堂饮食卫生存在的问题,使食堂饮食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三)控制运营成本
学校食堂的运行成本决定了食堂的餐饮价格。运行成本一般指食堂在生产、销售、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的费用。控制成本首先在于材料的采购。该集中采购的实施招投标集中采购,临时分散采购更有利于降低成本的则采用分散采购。对大宗物资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择优采购,减少中间环节,杜绝腐败交易现象,节约采购成本。加强对就餐人数、食品供应数量的科学预测,注重计划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对一些非技术性工作可聘用贫困大学生进行勤工助学,一方面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另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消费能力。另外,应采用新型节能产品和能源替代产品,降低能耗成本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四)提高人员素质以规范服务行为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为此,高校食堂应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人本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用人之长,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通过员工的愉快工作使每个岗位的服务都能令师生满意。优质服务可以改变食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食堂应向社会同行业看齐,用餐饮行业统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找出差距和不足,努力改进。比如可以使产品生产符合工业化标准,规范操作间,统一员工着装,规范服务行为。引导员工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真诚服务、微笑服务。让高素质的队伍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改善顾客就餐的软环境,在留住广大师生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消费者。
(五)引入适度竞争和注重饮食产品创新
有竞争才有活力,学校可在自主经营学生食堂的基础上,多引入几家饮食服务部。这样,既可增强学校内饮食业的竞争,控制好餐饮价格,为学校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还可增强各食品供应方之间的相互监督,在竞争中形成一种比服务、比价格、比卫生的良性循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动力,高校食堂只有创新才会有发展。第一,要服务创新。传统的学校食堂就餐时间比较死板,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没得吃,这就让无法在规定时间就餐的师生的消费拱手让给了校外饮食店。为此,建议食堂在适当延长售饭时间的同时,开设各种小吃品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定时服务。第二,饮食产品创新。高校的师生来自全国各地,饮食口味各不相同,单纯的大锅菜已经不能适应多种消费的需求。食堂经营者应该认真分析学校师生来源,研发出价位适中、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各种地方菜。同时,应做到与时俱进。现代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合理的花费换取个性的自我。他们吃惯了中餐,有时会突发奇想,来一个花样翻新的西餐。因此高校食堂应该想方设法通过增加食品的花色品种来满足师生新时代饮食的需要。可在现有食堂的基础上增设快餐厅、西餐部、自选部和小卖部等,实行食堂化价格酒店化服务,使食堂从设施到服务能上档次,从品种到就餐方式上能有效的突破。还可以在周末和重大节日期间开设自助餐,搞活招待餐厅,扩大经营市场,将服务对象辐射到教职员工和社会上其他的消费群体,力争经济效益最大化。
(六)创设高雅饮食文化
高校师生是高学历人才,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食堂在打造饮食文化上大有可为。如设计出版介绍有关营养、保健、美容知识的板报,在食堂设置多个电子屏幕介绍食堂供应的饮食花色品种。帮助师生举办充满情调的生日宴会、老乡宴会等,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饮食品牌形象。西部地市高校是当地的最高学府,文化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大多数校园已成为市民向往的免费公园。如若高校食堂经营管理者能立足大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在就餐环境的设计上能独具匠心,融入高校特色;在饮食品种上能锐意创新,讲究文化品位,这样,就能吸引众多的社会消费者前来就餐,从而扩展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素琴,孟玉珍.高校食堂社会化后存在问题及出路探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6).
2、王燕,陆惠珍.不同经营模式高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现状比较与分析[J].医学杂志,2007(8).
3、李慧锋.高校食堂社会化管理体制改革――广东纺院后勤餐饮部经营管理的情况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11).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5
一、调研组工作情况
调研组对各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学校落实校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情况,以及组织机构、制度建立、食堂管理、食品采购、安全工作、应急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听取了乡镇对工作情况的介绍,分别深入中学、中心校,抽查了8个村级小学,检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现场操作,查阅相关档案资料,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
二、乡镇、学校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自全县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启动以来,特别是4月20日全县学生营养餐现场会后,所抽查的务基等6乡镇党委政府均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效。
(一)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分别成立了以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组,各乡镇中、小学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校长亲自抓,一名副校长具体抓,落实了具体工作管理人员,任务落实,责任明确,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宣传发动到位。各乡镇通过召开乡(镇)、村、组干部会议,学校多次召开教职工会议、班主任工作会议、学生及学生家长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贯彻学习了学校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工作氛围良好。
(三)工作措施到位。为全面推进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务基、黄华等乡镇党委政府及中小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拟订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工作管理制度》、《营养餐工程资金管理与使用制度》、《营养餐留样制度》、《食品采购制度》《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为实施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6乡镇自黄华现场会后,认真开展了自查整改工作,所有中小学均采取食堂供餐,停止向学生提供成品类食品,提高了食品安全保障。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乡镇各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督检查、指导不到位。虽然乡镇人民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但各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力度仍然不够,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痕迹资料不齐全,档案管理滞后。乡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档案相对规范,但各村级小学基本没有建立档案,各种资料散乱混放;各学校基本都没有食品安全负责人对食堂的日常监督检查记录。学生营养餐与“一补”两项资金整合后,一些乡镇或村没有完善村民一事一议或乡镇人大主席团审议程序,没有相关痕迹资料。
(三)食堂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村级小学仍然存在食品原料、作料采购未索证索票,进货、出货验收记录不完整(无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部分学校仍未建立进货验收台账;餐具消毒无记录,食品留样不规范(标签无具体时间、菜名)、无记录;对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从业人员衣帽,有的配备了没有穿戴,食堂、个人 卫生较差,个别从业人员未进行健康体检;多数学校未办理食堂餐饮经营许可证或到食药局备案。
(四)学校饮用水困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学校缺水,比如大兴镇的梨园小学、锅巴小学,核桃小学,溪洛渡望城小学等,有的学校有水但是存在水质安全问题。
(五)部分学校购买蔬菜困难,食谱单一,比如有的学校蔬菜以洋芋酸菜为主,洋芋长时间放置长芽,存在安全隐患。
(六)学校资金困难,食堂硬件设施简陋薄弱,大部分学校食堂都是改建的简易食堂,布局不合理(食堂紧邻厕所、垃圾堆、污水沟),如溪洛渡望城小学食堂属平房,没有抽油烟机和换气设备,工作人员无法承受刺鼻而令人窒息的气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国务院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但如果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必将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二)加大食堂建设投入力度,逐步排除简易食堂安全隐患。加强食堂设备配置,保障工作需要。
(三)高度重视学校营养餐食品安全工作。乡镇、各相关站所及学校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形成合力,确保每天、每周、每月都有各级领导、各站所工作人员到各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同时,大力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常见病预防等宣传教育活动。
(四)注重档案资料及痕迹管理。要按相关要求建立规范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档案资料,食品安全负责人对学校食堂要认真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并做好学校食堂日常巡查记录,对供货方的相关合法证件、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采购食品登记、票据、食品“进货”台账、食堂“出货”登记及其他相关资料等,应落实专人管理,规范存档。
(五)各级学校要实时动态掌握从业人员(包括健康体检)情况,做好统计,及时上报各乡镇政府和县营养办、食药局,从业人员调整后,必须进行体检和从业知识培训。
食堂的改善建议范文6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矛盾对策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营养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在我国,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的诸多原因,学生营养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低收入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生人群中,营养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西部地区一些学校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生课间自己生火做饭,有的学生甚至需要自带做饭的炊具、调料、柴火等。这些孩子的饮食、营养现状确实令人心疼”。以边远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启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进行科学干预,是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2.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内容
一是开展试点。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2600万学生,国家投资试点地区的资金为每年160多亿,按每个学生每天3元的标准执行。
二是鼓励贫困地区、边疆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国家给以奖励和补助。
三是切实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把学生食堂的建设作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校舍改造和重建的重点内容。
四是提高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寄宿生的生活费补贴标准,每个学生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4元、中学生5元的标准,国家按照贫困学生的比例给以奖励和补助。
3.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
当前,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具有诸多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身健康与智力的健康发育,促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有利于提升义务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矛盾
1.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情况
广西环江县于2011年年底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该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以下简称“一补”),以及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显著改善。
2.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矛盾
一是补助额偏低。与当前的物价水平比较,每生每人3元的早餐费水平确实偏低,再加上广西环江县多特有的情况,如果学校不管中午饭,家长就不会送学生来这个学就学,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学校为了吸引生源,管学生中午饭,无形中就把营养早餐的3元拆分为两部分来用,影响了营养早餐的质量,长期实施对正处生长发育的学生而言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
二是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广西环江县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财力雇用做饭师傅,就把这一部分活就交给了教师来做,教师每天在食物采购、做饭上花费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没有备课时间,不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身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广西环江县周边学校为例,教师要在6点钟起床上街购物,然后运回学校,给学生准备早餐,学生吃完早餐后,教师还要对碗筷进行洗刷、消毒,之后就是准备中午的食材;接着就是上午课,课间没有休息,还是为学生中午饭做准备,中午饭之后还要洗刷消毒,午休时间还要填写营养表格、购物清单、入库清单、出库清单以及日报月报表。没有休息时间,对教师身体健康是个巨大的考验,也给教师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三、解决矛盾和完善广西环江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一是国家应该动态地调整3元的营养餐标准,根据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实施营养餐补贴标准,不能“一刀切”。
二是除了政府拨款,还要多渠道争取各方资金。比如,增设营养餐配套资金,争取各种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支持。
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从而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卫生能够与国家相关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相适应。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要是广大广西环江县大部分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营养改善计划的政策内容,提高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认同度。
五是完善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监督机制。“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六是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要建立起相关信息反馈机制,就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和饭菜质量要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七是完善政策执行的问责机制。首先,是要加大问责力度,就学校发生的食物中毒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资金被侵占的问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次,是扩大问责范围,不仅要追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者学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求教育局、食品安全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的责任。
2.充分认识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关系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广西环江县作为学生食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政府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投入资金改变教师既授课又当厨师的现状,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学校食堂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进行科学管理、明确了责任,又解放了教师,让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关心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义务教育与营养改善政策在实施上并不矛盾,只要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教师只负责教学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让教师得到充分的休息,对身体健康意义重大。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对学生关心、关爱、关注更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研究\[EB/OL\].20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