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1

随着中国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社会各界对海洋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海洋经济数据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开展海洋经济调查势在必行。海洋经济调查技术框架的设计与调查技术的创新应用,对于保证海洋经济调查顺利开展,提高海洋经济调查数据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海洋经济调查技术框架的构建

海洋经济调查技术框架的构建是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海洋经济调查技术框架是以《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根本,延伸形成《主要海洋产品目录》,并在产业分类和产品目录两者基础上建立《涉海法人单位名录》,进而研究设计不同方面的技术方法。海洋经济调查技术框架的主要技术点包括5个,即涉海法人单位清查、调查员选聘培训、调查制度设计、调查方法设计、调查数据审核[1]。

1.1涉海法人单位清查

涉海法人单位清查技术主要包括四类选取渠道、四种核实方法、四个清查手段。四类选取渠道是指涉海法人单位的选取可以从四个方面获取基本信息作为单位清查底册,分别为统计部门单位名录、工商部门注册资料、企业单位公开信息、专业咨询公司资料。四种核实方法是指采取产品核实法、服务核实法、空间核实法、项目核实法等对单位是否涉海进行核实。产品核实法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以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为原材料,或者直接应用于海洋和海洋开发活动;服务核实法是指从事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服务的活动,或者从事海洋科研、教育的活动;项目核实法是指单位承担过海洋工程建筑项目,或者单位是统计部门统计报表制度中海洋工程建筑项目的承担单位;空间核实法是通过涉海法人单位的空间定位进行核实,即通过单位是否占用岸线进行核实。四个清查手段是指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检索、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手段对单位是否涉海进行清查。

1.2调查员选聘培训

调查员选聘培训方法主要包括四类选聘渠道、两种培训方式。四类选聘渠道是指从地方海洋统计联络员、地方统计调查队工作人员、单位填表人员、公开招聘人员四种类型人员中选聘海洋经济调查员或调查指导员。两种培训方式是指全国统一培训和逐级培训。全国统一培训是由国家统一对各地区所有调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量大,但培训效果较好;逐级培训是分级组织对调查员或调查指导员进行培训,各级培训量小,但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1.3调查制度设计

调查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三类调查内容、五种调查途径。三类调查内容是指海洋经济的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调查内容、辅助调查内容、其他调查内容三方面。主要调查内容侧重生产投入、生产经营、生产能力等;辅助调查内容侧重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洋综合管理、海洋服务、海洋文化等;其他调查内容侧重空间信息、产品价格、民生等。五种调查途径是指海洋经济调查数据的来源,包括基层调查、部门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文献书刊检索查询。基层调查主要是从涉海法人单位取得调查数据;部门调查主要是从有关涉海部门现有定期和专项统计制度取得调查资料;问卷调查主要是从涉海就业人员取得调查资料;实地调查主要是调查人员通过走访、观察等直接搜集调查资料;文献书刊检索查询主要是从有关文献书刊,例如地方统计年鉴、有关书籍报告等取得调查资料。

1.4调查方法设计

调查制度设计主要包括四种调查方法。四种调查方法是指取得数据的方法,包括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2]。全面调查主要应用于总体数量不多的调查对象,逐一开展调查;抽样调查主要应用于总体数量多的调查对象,可以通过调查样本推断总体;重点调查主要应用于某个指标在总体中占较大比重的调查对象;典型调查主要应用于某个指标在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

1.5调查数据审核

调查对象审核主要包括四个审核方面、三级审核要求。四个审核方面主要包括完整性、规范性、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完整性审核主要是指调查表内容要填报齐全;规范性审核主要是指调查表要签字并加盖印章;平衡关系审核主要是指调查表各种平衡关系准确无误;逻辑性审核主要是指调查数据不存在逻辑错误。三级审核要求主要包括调查员审核、地方调查机构汇审、全国汇审。调查员审核主要按照调查表式审核填报资料的完整性和平衡关系等;地方调查机构汇审主要从逻辑性方面审核调查数据的合理性、可信度等;全国汇审主要审核调查资料规范性和数据衔接性等。

2海洋经济调查技术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在全国海洋经济试点调查中,对海洋经济调查技术进行了应用,以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通过总结试点应用中暴露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海洋经济调查技术。

2.1调查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海洋经济试点调查,检验了涉海法人单位清查技术、调查员选聘培训方法等技术点,同时测试了海洋经济调查填报系统软件的功能,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洋经济详查奠定了基础。

2.1.1涉海法人单位清查

建立涉海法人单位名录是海洋经济调查工作的先导,是调查表发放的基础。海洋经济试点调查从统计部门共取得41.6万个单位,核实后的涉海法人单位4.6万个。1)从统计部门单位名录提取效率最高各地区全部是从第二次经济普查基本单位名录中获取单位信息的,都未从其他渠道获取单位信息。原因在于,统计部门名录集工商、税务、编办、民政等部门的单位名录于一体,五年一次的经普单位名录全面、信息完整、标准统一、更新较快,而其他渠道单位不全,需要互相比对,信息不完整,难以识别是否涉海。2)产品核实法和服务核实法实用性较强各地区主要应用了产品核实法、服务核实法对涉海法人单位进行核实。部分地区采用项目核实法核实海洋工程建筑企业,采用空间核实法核实海洋电力企业。此外,提出了管辖权限和涉及行业核实法,实现了核实方法的创新。

2.1.2调查员选聘培训

各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区海洋产业情况,总共选聘了5000人作为调查员,其中超过80%的调查员接受了培训。1)以单位填表人作为调查员效果最好选聘的调查员中,来自地方海洋部门600多人,来自地方统计部门200人左右,来自涉海法人单位近3000人,来自社会公开招聘300多人,来自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部门近1000人。从涉海法人单位中选聘调查员占全部调查员人数的58%,是调查员选聘的主要来源,涉海法人单位人员既是调查员,也是填表人,一方面掌握本单位情况,有利于提高填报率,但另一方面,人员众多,组织难度大,培训量大。此外,各试点地区都增加了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部门的人员作为调查员,占全部调查员人数的20%,这类人员熟悉当地单位分布,提高了调查填表的工作效率;部分人员参加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具有一定经验,较易与单位进行沟通。2)采用逐级培训方式成效明显试点调查主要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首先是国家对试点地区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其次是地方培训,由各试点地区海洋部门和统计部门组织对下级调查人员和填表人员进行培训。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培训人数、分担培训工作量、缩短培训时间、分类细化指导。接受国家组织培训、获得证书的人数只占全部接受培训人数的13%,其余人员是由试点地区自行组织培训的。因此,地方机构是培训的主要力量,地方培训的效果良好对于保证调查方案、制度等完整地向下推行至关重要,同时影响着海洋经济调查数据的填报质量。#p#分页标题#e#

2.1.3调查制度填报

各地区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表和调查问卷,获取海洋经济调查数据。1)从基层单位采集数据,地方统计部门配合十分重要海洋经济试点调查采集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每个涉海法人单位,因而就需要涉海法人单位积极地配合调查。试点调查实际情况表明,地方海洋部门与地方统计部门联合开展,密切配合,对于提高填报率具有重要作用。2)以全面调查为主,组织方式是关键因素海洋经济试点调查是以全面调查为主,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为辅,而地方海洋部门单独开展调查难度很大。试点调查实际情况表明,由政府主导海洋经济试点调查的地区,无论从调查资料采集程度,还是调查数据的填报质量都较高。

2.1.4调查数据审核

各地区按照四个审核方面、三级审核要求,组织了有关人员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1)四个方面审核效果较好,填报不全是突出问题各地区结合各自的调查组织形式,采取多种方法开展数据全面审核。在审核过程中,主要发现了填报不全、未签字盖章、平衡关系有误、逻辑关系有误等问题。其中,突出问题是填报不全,其次是平衡关系有误。2)三级审核要求基本实现,调查员审核有待加强海洋经济试点调查按照三级审核要求进行逐级审核,各级基本完成了数据审核任务。部分地区增加了调查指导员审核和涉海部门审核的级别,有利于提高调查数据的质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可比性。

2.2调查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海洋经济调查涉及行业范围大、技术要求高,内容之广,难度之大,难免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调查技术。1)涉海法人单位清查核实方法需要细化由于技术方法提供的单位核实方法未明确到行业小类,而且欠缺全面、实用的海洋产品名录,各地区在开展核实过程中对部分单位难以判定是否从事海洋经济活动。此外,空间核实法的设计是为了解地方海洋产业布局,而试点调查中仅有个别地区采用了便携式GPS对核实的涉海法人单位位置点进行了测量。因此,空间核实法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提高。2)调查员层次参差不齐,海洋部门调查员有限海洋经济试点调查的调查员是从不同渠道选取的,知识背景、工作能力等参差不齐,抱着临时思想从事工作,对调查任务难以深入了解,而且培训时间较短,要掌握正确的报表填报方法和规定,难度很大。海洋部门调查员熟悉地方涉海企事业单位情况,了解海洋统计工作。但是,这类人员数量有限,而且平时业务工作量大,基本属于兼职调查员,在人数、时间和精力方面难以保障。3)调查制度设计偏向全面,调查方法比较单一由于海洋经济数据的需求较大,所以试点调查本着“充分试验、实践证明”原则,指标设置“多”而“全”。调查制度指标设计过于全面,既增加了获取数据难度,又降低了数据真实性。试点调查主要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所有涉海法人单位开展调查。调查方法比较单一,数据采集任务全部依靠调查员,而且调查员队伍不稳定,难以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4)调查数据审核手段仍需完善,审核要求仍需强化海洋经济试点调查数据采集量大,审核工作繁重,因此数据填报系统在数据汇总审核功能、资料备份恢复功能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部分地区缺少调查员审核级别,因此对三级审核要求还需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海洋经济调查数据质量。

3海洋经济调查技术的改进方向

海洋经济试点调查检验了技术方案、调查制度、填报系统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了技术方法,提供了调查经验,为开展全国海洋经济详查奠定了基础。以下主要从方案编制、制度设计、系统开发等三方面提出技术改进方向。

3.1科学合理设计详查方案

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可操作性的方案,是调查工作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多开展一些调研,特别是对基层的调研,了解对海洋经济数据的需求与开展海洋经济详查的能力;其次要全面、扎实地开展调查技术方法研究,完善有关的名录、规范等。具体包括:1)多渠道采集涉海法人单位基本信息在统计部门名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信息采集渠道,研究涉海法人单位基本信息更新方法。2)细化涉海法人单位核实方法逐个行业设计涉海法人单位初步筛选和核实方法,进一步明确核实方式和手段。3)建立较实用的海洋产品名录结合试点调查成果,详细设计海洋产品分类,建立较为实用的海洋产品目录。4)深入研究统计调查方法深入研究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结合方式,明确各种方法应用的范围,完善海洋经济统计调查体系。5)制定详细数据审核处理规范进一步完善海洋统计调查数据审核方法,规范调查数据处理流程,研究与常规统计数据的衔接方法,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2

关键词: 物流业;统计调查;统计指标;分析方法

统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渗透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而新兴产业物流业在进行管理时同样离不开统计。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13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412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支撑。

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但是,物流产业其发展速度如何,其对GDP 的贡献有多大,走势如何,政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制定哪些政策来扶持哪个环节? 这些都需要利用统计调查方法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并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反映和得出结论。物流统计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是制定政策的有力支撑,统计工作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西方发达国家在物流统计调查、物流统计指标、物流数据分析上已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较为落后,物流统计数据分析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迄今未能形成系统性成果。因此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统计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种统计调查方法相结合,建立物流数据统计平台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流行业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分行业管理,传统的物流业分布在物资、商业、贸易、仓储、交通运输等部门之中,长期各自为政、封闭发展。因此而形成的统计口径过细过窄,形成了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统计分支,要取得全面反映现代物流的统计资料难度很大。考虑到现代物流涉及面广、渗透性强的特点,结合目前统计的现状,现代物流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方式是以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相关部门的统计、财务及行政记录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一次性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并测算现代物流的主要指标。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量多面广的特点,可参照专业统计方法对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统计的完整性。

我国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是从相关行业的统计中估计或推断而来的,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这使我们对物流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

这样就难以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进行相关研究。另外,我国在物流的规划、政策、成本、核算的研究上均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应用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极度缺乏物流产业的经济统计数据资料,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获得各种物流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物流统计数据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和核算的保障。

物流统计数据平台的主要内容有:

1. 确定物流调查方法体系,以保障物流决策的科学性。

物流统计数据的取得是通过一定的调查组织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搜集到的,因此在物流统计数据平台中首要的内容是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2. 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物流数据采集和存储的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物流业中,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很可能成为将来物流业的主题,所以其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物流数据平台中需要的数据的基础是电子商务。对于搜集到的大量的零散的数据资料需要统计整理和筛选之后保存,进一步加工以备日后使用,这样就需要特定的物流数据存贮系统,更好地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

3. 建立物流供需预测系统,保证物流供需均衡和实现预警功能。利用已经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可以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数据内在的规律性,进而揭示现象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物流数据统计平台中不仅要有统计数据及存储系统,而且需要建立物流供需均衡预警系统,以保证整个物流业的经济安全。

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指标体系

(一) 我国目前物流指标体系现状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反映企业物流及物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只有一些反映单项物流功能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反映物流基础设施现状的指标及运输工具拥有量、运输业务量、库存量等其他指标,这些指标对反映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不能反映现代物流的内在含义。现代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或综合物流,它不是运输与仓储的简单相加,而是多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对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要素加以整合,进行系化管理的产物。反映现代物流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可以说有了物流总成本的概念才有物流的存在,而作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 一员的物流业,服务量及水平(反映顾客满意程度) 是其主要的业务量指标,但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无法直接获得这些数据,只能间接推算,从 而造成较大偏差。第二,即使是反映物流各组成要素的指标也不够全面。如流通加工的业务量和增值,运输包装、配送等要素,包含在有关工业统计指标或零售业统计指标中,无法获得这些数据。第三,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数字可信度低。尤其是企业物流方面,对物流成本等概念的理解不一致,从而造成统计口径不同,数字可信度低。第四,一些重要指标仍是空白。如物流业中最能体现现代物流特征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主要业务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都是空白。

(二) 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 宏观性原则。在我国物流尚处于发展初期情况下,政府职能重点在产业政策导向、政府扶持、优化环境、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统计指标应侧重为制定政策、规划,反映总量、观测趋势及提供评价性指标为主要目的。

2. 系统性原则。物流统计指标应融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各行业统计,具有反映全貌、产业间指标关联性强的特点。

同时按固定的报告期获取数据,进行周期性观察,解决商业化公司问卷调查解决不了的问题。

3. 适应性原则。我国处于物流发展初期,没有经历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史阶段。因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与我国物流发展特征和行业发展状态相适应,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4. 可操作性原则。依托现行政府统计体系,基于现行统计的制度调查方式,既要对现有数据充分挖掘,又要完善补充现行方法制度,建立物流统计基础,数据采集的内容及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 物流指标体系的构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由两大部分组成:物流总量指标体系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其中物流总量指标体系包括: (1) 物流增加值统计指标子体系,它可以反映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物流业增加值是货物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在扣除物流成本后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的构成涉及到物流统计的各行业的增加值,其核算涉及到多个指标。(2) 物流成本利润统计指标子体系,重点反映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效益。其中物流总成本是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统计通常将物流总成本分为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三大类。(3) 基础生产设施子体系,高度发达的物流设施是现代物流系统的特征之一,它对提高物流能力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保证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4) 物流节点子体系。物流节点布局是否合理、数量和规模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效率。因此物流统计指标还应包括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布局、数量和规模。(5)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子体系。人力资源统计子体系是对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的统计,包括从业人数统计、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统计、物流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统计等指标群。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包括物流服务目标质量指标和物流服务流程质量指标,前者包括客户满意程度、产品完好率、平均交货水平、平均物流费用和物流系统柔性五个指标;后者包括包装价值、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指标。

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综合使用

物流统计信息的来源应该是多元化,虽然在传统的储运统计中,有一些优秀的统计方法,如平均数法、指数法、时间序列法等,但它们本身有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统计指标使用上的单一性和孤立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统计软件如SPSS 统计软件和SAS 统计软件等已经逐渐为大家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在对传统优秀统计方法进行吸收的同时,加强最新统计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如功效系数法、经济效益综合评判指数、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时间序列与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都可在这一领域加以应用。

1. 功效系数法。这种方法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对每一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一个满意值与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标准上限,不允许值为标准下限,按线性正相关的方法将不同的评价指标无量纲化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经加权几何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分数,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做出评估。综合功效分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其综合状况越佳。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2. 经济效益综合评判的统计方法。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和评价,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横向对比。通过考核、评价、对比,发现优劣和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但如何考核并形成结论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常见的有经济效益综合率法、经济效益平均指数法和综合功效系数法等。

3.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指把模糊数学的思想应用到统计方法中,对物流活动进行模糊处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影响物流各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来对该事物的优劣做出科学评价。在系统性、可行性、多目的性原则下,通过合理地确定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既能对企业的某一方面进行单项考核,又能对企业总体情况进行估测,同时采用科学评价方法,可以评价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物流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还可以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4. 灰色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法。灰色时间序列预测是指用观察到的反映预测对象特征的时间序列来构造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特征量,或者达到某一特征量的时间。用这种方法可以预测未来时间内物流的需求量。

在物流领域中,一种现象的变化往往依赖于其他现象的变化,一种现象的变化也常常影响着其他现象的变化。回归与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非线性回归等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物流企业的利润与物流费用的相关分析,也可以通过与物流相关因素的分析,对物流数据进行推断或验证。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3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社会的不断高速发展,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现有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前景。本文针对此背景,对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和IT行业所需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是应用性和创新性,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的相互结合,将学生的职业能力进一步加以提高,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自己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的相应岗位上工作。学校在培养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对于学生的能力应当全面加以重视,笔者经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①围绕问题,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的能力;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转化能力;③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④具备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⑤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使用与维护的基本能力;⑥拥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⑦具备社会适应能力和公关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笔者的统计调查分析得出部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在社会中世纪应用产生了很大矛盾,相互之间并不符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却得不到运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了诸多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几点表现为:①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而且教师知识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得以更新,专业和课程相互之间设置的不合理;②对于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缺乏一定的项目经验是;③没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表达能够严重过缺乏;④培养内容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等等。对于这种现象的产生,笔者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之后总结出其中几点主要原因:①学校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对于专业的设置和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都显得不够科学合理;②学校内所教学的内容和市场的需求完全脱离,只是简单的仿照本科高校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对于实践办学的重要性和特点没加以重视;③高职院校教学体系散乱,没有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④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等。

    3. 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3.1 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课程的全面建设,课程建设的改革必须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而加快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在课程改革方面,笔者认为应当重视这几个重要的方面:首先应当全面拓宽教学基础;其次应当加强重视实践;然后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力度应当具有弹性化。以此为课程设置策略,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的原则,将课程体系框架进行有效的重新构建。

    IT行业的更新速度是一个极为迅速的行业,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当今社会所需要运用的主流专业技术,而且还需要全面了解此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我们在教学课程中可以增加“计算机新技术讲座”利用多为计算机教师针对计算机的前沿技术专门开设课堂讲座,不仅可以将教师的研究方向有利的进行拓宽,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课程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将课程体系进行统一完善,对于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有着较大的积极性,能够更好的将教学改革进行有力的推进。

    3.2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去,那么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尤为需要重视一下两点:①对于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要在结合建设中加以重视,尤其需要重视计算机软件设计、网络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②对于课程的开设,应当注重适用性强和实用价值高以及在社会中有着广泛就业取向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的进行,在思想中要清醒的认识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相互结合,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够找得到正确的教学方向。

    3.3 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站在现今高职类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相互讨论的方法,讨论法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分析了所提出来或者遇到的问题,也增进了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还可以利用提问法和案例法等等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有效的进行调动,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逐渐的将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研究,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积极的去开发和探索,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研制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改变传统单一古板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中的黑板书写教学相互结合,全面有效的实现现代化教学模式。

    3.4 加强教学质量体系监控

    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和指导,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能够促进教学工作和各相关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需要做好院系两级教学的督导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条例,针对学院内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整体的监督检查和有效的评估,针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为学校的决策部门提供有意义的教学以及 管理的改进方案,确保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有效的提高。

    3.5 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的活动导向取决于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建立全面的、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考核标准。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需要创造发挥完成考核内容,另外对于其他一些设计性强和项目较大的实践课程,可以适当的将考核场地进行放宽,让学门进行分工合作完成,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确立各项指标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建立起由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校对于教师、学生、家长的有效指导,以发展观点建立学生的评价档案,给出相应的指导性评价和建议,指出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在后期的发展中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培养以及学生健康的细想素质和高尚的人生情趣,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不能够忽视,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将专业知识和人格素质相互协调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勇.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8)

[2] 郑伦川.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2)

[3] 吕岩. 基于项目课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10(16)

[4] 史娟.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8)

[5] 郁炜,张露,楼飞燕,叶文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9)

[6] 明小波,叶健华,韩礼国.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4

朱启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国民经济理论与政策、可持续发展、公共经济。

主要著作:《可持续发展评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摘要 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人类社会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选择的绿色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估体系,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体系和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制度还不能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中,设计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确立综合评估方法,研制低碳经济评估的可视化平台。

关键词 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 评估体系

绿色发展呼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能源,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升高,打破了原来的碳平衡。高碳排放深度危及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环境安全以及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和加强合作,以寻求缓解气候变化,发展各种替代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在《英国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①,这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模式迅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成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召开国际会议等。大多数国家亦积极行动,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低碳经济实践。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导向标,并成为涉及能源使用、产业调整、技术革新、环境治理、公众意识提高、国家间博弈等各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可以预见,其亦将逐步成为规制世界发展的新规则。2011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向全世界《绿色经济报告》,并出版《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政策制定者的综合报告》②,号召各国政府重视制定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引领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工业化发展的阵痛,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要破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环境发展瓶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使经济从单纯的数量追求过渡到品质追求的发展模式。

为顺应全球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二五”规划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措施,采取强有力的国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更是将“美丽中国”写进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些规划、决定、承诺及其落实无不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责任担当,表明政府正在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以适应国际发展新规则。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以此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国政府从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来推动绿色发展、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实现2020年碳减排目标、把握国际谈判主动权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重要价值

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尚未进行有效、系统地评估,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研究还比较分散,维度划分随意性较大;第二,宏观核算落后,致使统计指标范围狭窄,分解水平不足,指标可获得性不高;第三,数据基础薄弱不仅使得现代数量分析技术犹如空中楼阁,而且不利于符合问题性质的数量模型的开发和应用,导致评估方法可操行性不佳。因此,亟需就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涉及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一个反映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体系,并以可视化平台为媒介,优化功能模块划分,实现输出结果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

第一,推进学科交叉,形成协同创新。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科技、制度等领域,是复杂的国民经济大系统。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需要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离不开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协调配合。因此,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研究需要多领域学者的合作,可有效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协同创新。

第二,发展能源环境核算,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国际比较的工具与语言,是经济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支撑系统。能源核算和环境生态核算是当今世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大任务。低碳经济评估体系需要能源、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统计指标,从而推进能源与生态环境核算的发展,有利于改革与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三,完善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优化低碳经济政策体系。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其内涵、范畴,也需要分析其政策工具和体系。低碳经济政策,按内容可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能源政策等;按时间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设计低碳政策,包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为了短期经济均衡、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和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丰富国民经济分析系统,不仅有利于单个政策的合理实施,而且有利于多个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第四,提升国民经济统计能力,服务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要求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更少的污染排放,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不谋而合。低碳经济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的现状和关系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也可以对地方节能减排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可持续发展。

第五,改革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体系,支撑宏观经济决策。低碳经济评估结果为国际组织、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单位以及普通大众等广大用户所需要,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谈判、国家能源安全的监测、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节能技术推广计划、商业决策、清洁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等领域。各类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实施的规范化及实施方法的不断完善,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更为准确的把握和计量。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构建,可以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存在的不足做出定量评价,为计量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

第六,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可定量分析我国经济规模、能源利用结构与效率、碳吸收区建设状况等与低碳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因素,全面衡量我国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状况,对于指导我国低碳经济建设、构建低碳社会、有计划地扩大碳吸收区规模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各个相关因素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寻找节能减排突破口,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支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系统设计

我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设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借鉴国外经验,注重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文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追求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拓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应用领域。通过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系统构建中国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设计科学的可视化平台,以实现对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可视化结果输出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清晰界定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第二,系统构建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第三,确立低碳经济评估方法。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低碳经济核心要素是建立综合评估体系的维度选择依据,且涉及到低碳经济发展最本质的方面。我们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等方面。具体而言,第一,低碳能源是与低碳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各种能源,包括传统化石燃料以及太阳能、风能、水力资源、核能等清洁能源,主要涉及能源系统生产、转换、消费、排放和循环使用全过程总量变动、能源消费结构变动、能源使用效率变动等。第二,低碳产业既涵盖传统产业的低碳化,也包含新兴低能耗低污染行业,涉及能源、交通、建筑、农业、工业、服务、消费等领域诸多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为基础的低碳实体经济,是低碳经济大厦的基石。低碳工业以低碳能源产业为基础,引领低碳建筑、低碳制造业、低碳交通业等整个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第三,低碳消费从非生产角度探讨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分析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讨论不同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下不同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差异。第四,低碳技术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能够从不同角度推动低碳化的进程。一般所说的低碳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重点能耗部门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的主导技术,既包括对现有技术的应用,也包括远期可能应用的技术。第五,低碳环境是以环境优化经济为目标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环境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是各种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温室气体影响的指标;二是环境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方面。第六,低碳政策涉及法律规章的完善、体制机制的革新等方面,它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经济、制度层面的多重保证,其中重点关注包含财政政策、金融市场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政策。第七,低碳社会,通过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创建低碳生活,主要从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人均居住面积、基尼系数、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城市化率和公众低碳经济知识普及率等方面讨论社会对低碳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框架等三个方面: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保障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与实用性,我们必须遵循四个原则。第一,系统性。低碳经济是涉及能源、产业、消费、技术、环境、社会和制度等方面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指标时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选取的评估指标应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所选指标应具有信息量大、系统性强、重复性小的特点,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杂。第二,目标性。低碳经济评估指标应当紧扣“低碳”特征,即选取的指标应当体现低碳理念,突出低碳经济特色,防止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区域竞争力等评估指标体系雷同。第三,可操作性。所选择的指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或可间接计量的特性,即选取的指标应该可以在统计资料中获得,或者可以通过现有数据资料经过计算或推导得出。定性指标也应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之量化,或经过一定统计调查获知。同时,不同省区各指标值统计口径应一致。第四,动态性。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其评估指标体系也应根据实际相应变动,既要注重指标选取的动态调整,又要注重指标权重的动态变化。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较多,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DFSR)、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采用的“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PSR),以及常用的“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层级模型。其中,DFSR模型强调指标间的逻辑性,尤其突出了环境受到胁迫与环境退化和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PSR模型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施以“压力”,影响到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数量(“状态”),社会通过环境政策、一般经济政策和部门政策,以及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变化而对这些变化做出反应(“社会响应”);层级模型则基于经济低碳化发展目标,以不同维度核心内容作为准则层,以具体现实中各类数据作为指标层,自上而下完成指标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评估体系构建与可视化平台设计有很大关系,层级模型自上而下的特性更利于平台系统的实现。因此,我们选择层级模型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构建评估体系的目标并不单一,一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估,二是对中国低碳经济监测预警分析,三是对中国低碳经济政策效应评价,四是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应用领域不同决定不同的决策目标。第二层为准则层。可包含二层,一层以低碳经济核心内容作为不同维度代表,包括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低碳政策和低碳社会;二层以规模、结构、效率作为不同主题代表。规模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总量水平;结构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内部要素构成;效率主题反映各类维度的质量变化。第三层为指标层。由于反映不同维度、不同主题的指标不唯一,用具体变量组成的指标集表示,这种设置同时满足不同决策目标的变动需求。

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崭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对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结构和层次复杂的系统进行评价,就要求人们探索和开创一种新的评估方法。由于评估指标体系是由多项指标确定的,且各项指标的属性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存在着不可公度性,因此,必须确立科学合适的评估方法定量化描述与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第一,低碳经济评估的相对性。低碳经济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包含动态性,因此其评估过程需进行相对性分析。首先,评估指标的相对性是指伴随低碳经济的系统变化,不断修正和补充评估指标,增加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次,评估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低碳经济发展中某些指标应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国家会设置发展规划、目标以改善低碳经济发展条件。再次,指标权重的相对性是指各个指标相对于低碳经济不同应用目标而言,权重会有所变化;或应用不同区域时也会有所变动。最后,评估结果的相对性是指评估结果不是绝对客观的,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低碳经济指标的标准值。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评估低碳经济发展状况,需要借助一定目标值来判定其发展阶段、实现程度、绩效优劣等。首先,设定原则。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共同发展目标,因此,标准值的选择需借鉴国外经验,同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作出适当变动。其次,设定标准值。借助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DIAC)、国际能源署、美国能源信息署和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提供的各类环境、能源、经济数据,比较各国差异,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特点及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确定现阶段每个具体指标的目标值。

第三,低碳经济综合评估方法。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应用。我们必须比较研究已有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确立合适的方法,以适用不同决策应用。首先,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涉及三大类:常规数学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这三类方法的应用,其具体处理过程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常规数学方法中的比重法、阈值法;模糊数学方法中的主观模糊评价、客观模糊评价等;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其次,研究低碳经济的评估步骤。第一,选取评估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第二,选定所用的无量纲化和合成公式;第三,确定指标的有关阈值和参数,如适度值、不允许值、满意值等等;第四,确定每个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第五,将各指标值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估值;第六,据评估值的大小,研究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其中,对权重的处理是重点,常用的主观赋权法主要有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熵值法等。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

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目的不仅在于运用计算机技术程序化地计算低碳经济评估指数,更在于使低碳经济数据的分析结果显性化以及可视化,作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监测和表达,为政策分析、经济决策与发展评估提供依据。因此,需要从经济分析、计算应用的角度综合研究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结构、技术和应用。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的可视化平台框架。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以低碳经济评估体系成果为基础,对地方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指标评估和综合指数排序,形成数据计算和图形分析的结果报告,以显性化地描述和评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框架,实现数据访问层、业务模型层和表示层的分离,使系统按照不同的职责组织成有序的层次分工,降低系统间的依赖,为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的动态开发和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第一,数据层。主要负责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这些原始数据的存储、管理,并能向模型层提供组织良好的数据。第二,模型层。主要由模型和算法等组成,因此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本层首先需要对数据层提供的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然后利用得到的数据运用模型、算法进行计算,为最上层的表示层提供表示信息的来源。第三,表示层。主要功能是对于模型层的单纯数据输出以更友好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柱状图、饼形图等示意图和用户自定义内容的表格。本层的全部重点在于如何将数据更好地呈现出来,数据的处理对于本层是透明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系统设计。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研究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指明了方向,即从低碳经济评估的功能需求和技术实现的角度,研究和设计可视化平台的操作功能、模块结构和系统架构。第一,明晰操作功能。运用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方法,对用户使用可视化平台进行数据录入、模型管理、数据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操作进行建模和分析,形成详细的需求分析说明和系统行为说明,并建立数据流图、实体联系图(ER)表示的逻辑模型。第二,设计模块结构。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事件驱动过程链(EPC)或IDEF建模设计可视化系统的子系统结构与分层的模块结构,依据“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设计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联系。第三,建立系统架构。定义和优化可视化平台各个模块的层次结构和数据结构,运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系统(UML)的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现视图、部署视图等,建立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的结构。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算法分析与设计。低碳经济的评估模型和算法,并非一成不变地计算低碳经济的各项技术指标,而是通过科学选取模型要素、灵活配置模型属性,对特定区域或环境条件下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首先,应该分析层次分析算法(AHP)、指标综合合成算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模型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低碳经济估体系的模型管理算法,形成优势互补的评估模型。其次,根据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四级层级结构和相关指标设定,结合数据挖掘等技术,研究适合我国经济模式和区域特点的综合评价算法。最后,运用计算机算法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

低碳经济评估体系可视化平台应用测试。通过对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框架和算法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低碳经济评估可视化平台原型系统,在低碳经济规划实施过程中分析和跟踪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方案比选、分值计算和结果分析。可视化平台的应用测试需要满足三方面要求,首先,检查和测试平台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次,针对系统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时效性进行案例分析和测评,验证分析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方案和建议,达到持续改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AZD031)

注释

UK Government,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3.

统计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范文5

关键词:电子政务 应用项目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成都市

一、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状

⒈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伴随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测评全球电子政务绩效状况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在近几年来的连续跟踪测评过程中均发展出了一套各自独特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国际模式,对于构建我国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文分别以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美国布朗大学等机构为例,简要介绍当今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其绩效评估范围、异同点以及优缺点做简要比较分析。

⑴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

联合国的公共经济与公共行政署与美国行政学会

2002年和2003年连续了两份全球电子政务测评报

告。在这两份研究报告中,联合国在吸收一些国际机构、著名咨询公司和大学评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报告对联合国190个成员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比较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政府网站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该报告从这3个方面计算了衡量一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电子政务指数”,并以此对133个成员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2003年提供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和表2。

表1 2003年联合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附带权重分布)(一)

这个报告的优点是,所衡量的指标都能从公开出版物上找到数据,但是,该报告对于“政府网站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状况”3个方面的权重分配情况以及各子项参数的权重分配情况未做说明,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

表2 2003年联合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附带权重分布)(二)

⑵美国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比较简单,具体绩效评估指标为多项覆盖电子政务各个领域的标志

性特征,所有样本数据均通过互联网上获取。

2003年9月,布朗大学公布了第三份全球电子政务测评报告,在该报告中提供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如下:①测评内容:在线信息、服务传递、公众接入情况;②具体考察特征:在线信息或刊物、在线数据库、音频按钮、视频按钮、支持多种语言、商业广告、保险基金、限制性区域、用户支付、残疾人接口、隐私政策、安全措施、在线服务、服务种类总量、数字签名、信用卡支付、电子邮箱地址、在线论坛、自动邮件提示更新信息、个性化站点界面、PDA接入、站点英文版;③指标权重:各指标采用相同权重(100分),总分为各指标积分和。

⑶New Jersey Newark州立大学/Sungkyunkwan大学

2003年12月,美国New Jersey Newark州立大学电子政务协会与韩国Sungkyunkwan大学全球电子政务政策协会联合了它们对全球82个国家的84座最大城市的电子政务测评报告,该报告的共同发起单位还包括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公共行政与管理司、美国行政学会。他们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含“安全/隐私、可用性、站点内容、在线服务、公众参与”5个部分,其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New Jersey Newark州立大学/Sungkyunkwan大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⑷爱森哲公司

在连续四年的跟踪测评过程中,爱森哲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参见表4)。

表4 爱森哲(Accenture)公司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在2002年,爱森哲公司通过调查、分析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门户网站,提出了一套有关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调查将69项政府在线服务项目作为绩效评估指标,并将其分为9大类:保健与人类服务、司法与公共安全、国家财政收入、教育、运输与车辆、管制与参与、采购、邮政等。在调查过程中,爱森哲公司运用服务成熟度与传递成熟度两大类指标来评估政府网站的能力。服务成熟度指政府上网的程度,分为3个层次:公布信息、交互和政务处理。根据上述标准,政府网站的服务成熟度分为很低、低、较低和适中4个等级。传递成熟度指传递机制的成熟度,如:“一网式”的程度,根据顾客意向作设计的程度,顾客关系管理技术,网站链接的能力,额外增值服务的程度,也分为相应的4个等级。最终,爱森哲公司根据两种成熟度的情况,将调查的23个国家和地区按照电子服务的整体成熟程度,分为“创新的领导者”、“有发展前景的竞争者”、“持续的完成者”和“平台的构建者”4种类型。

⑸相关比较分析

为了清晰描述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不妨对联合国、爱森哲公司、美国布朗大学、INS公司、New Jersey Newark大学提供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直接比较(参见表5)。

而国内有学者根据电子政务评价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不同特点,将全球电子政务评价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5大国际模式,分别为:模式一:聚焦政府网站的绩效;模式二:基础设施的技术指标;模式三:软硬件综合的指标体系;模式四:关注全社会的网络绩效;模式五:提出基本的评估准则[1]。并进一步分析归纳出5大国际模式的优缺点(参见表6)。

表5 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五大指标体系的比较

表6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五大国际模式的比较

通过比较容易发现,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既有各自的优势,又各有缺陷。这些都是电子政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多样性产物,各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都是针对各自关心的电子政务需求问题、面向各自关心的评价对象,采用各自的价值理念来设计打造的。因此,需要借鉴每一个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特殊价值和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共同特征,来挖掘隐藏在多样性背后的普遍规律和核心特征。由于“政务”评价始终应该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因此,若要建立合理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就必须借鉴公共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应该关注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承担的社会基本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所构成的系统框架。

⒉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

⑴门户网站评估方法

2006年1月,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了《2005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评估主要侧重于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共服务及网站用户意识等方面。评估对象包括76个国务院部委及直属单位的部门网站和31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政府,414个抽样县级政府的门户网站。评估范围包括国务院部委及直属机构网站、省级政府门户网站、地级政府门户网站、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根据绩效得分将政府网站划分为5个发展层次,即准备阶段(0≤绩效

⑵国内学者提出的评估方法

国内有学者提出,从服务和应用的角度,建立一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系统评价方法[1]。他们认为,从电子政务的对象和职能看,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内部主要是各级政府之间、政府的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公务员之间的互动,承担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职能;外部主要是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承担政府对外服务和监管职能。电子政务平台的目标就是为各级政府机构提供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通过虚拟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内部、外部和互联网络上实施的工作方式,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支持灵活多变的业务应用,对不同隶属关系合理管理。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实现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和知识共享,对各类资源综合管理,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建立“一站式”的政务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根据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和职能,作者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指标体系、多个子系统。其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表7所示。

⑶南宁市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

2005年南宁市颁布了《南宁市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暂行办法》,对项目的运行状况、运行效果和发展前景进行全面评估,以提高信息化规划和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使南宁市财政投资建设的信息化项目能充分发挥预期的效益。南宁市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由项目运行状况指标、项目运行效果指标、项目发展前景评估指标三部分组成。项目运行状况指标主要包括项目系统性能指标和项目管理与维护指标两方面,项目运行效果指标主要有成本水平、应用效果、满意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项目发展前景评估指标主要有项目推广前景、项目下一步的建设规划、项目续建和升级扩展的价值等。

专家普遍认为,在设计电子政务绩效考评指标时应简单易于操作,对具体指标的评价不应太具体,采取比较模糊的方法有利于评价结果的运用。

表7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系统评价方法

二、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近年来,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地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规范。以成都为例,电子政务应用项目建设的管理过程一般遵循以下步骤: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立项、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或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和监理、项目测评、项目验收等。当电子政务项目竣工验收后,相应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过程也就结束。但是,真正衡量一个项目是否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以后的应用情况。如果一个系统建设好后,应用很差或者根本没有应用起来,那么应该说这样的一个项目(或系统)是失败的。因此,将绩效评估纳入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过程,通过实施绩效评估来规范电子政务的管理过程,对于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追求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最大化,从制度上确保电子政务建设走向可持续化的健康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目的可以归纳为:

第一,通过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估,引导电子政务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框架和相关规划的要求,向应用的互联互通和资源的共享利用发展,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水平。

第二,通过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估,追求建设有效益的电子政务。通过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同时通过有效的电子政务服务,为公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便利,降低公众办事的成本。

第三,通过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绩效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挖掘电子政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引导并指导电子政务建设,为项目的续建、扩建或新项目的立项提供依据。

三、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⒈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是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它对电子政务的建设、运营管理具有绝对的引导作用。指标设计以成都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⑴符合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与国际、国内接轨

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必须与当地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同时也要考虑与其他地区间电子政务进行比较的因素。

⑵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电子政务应用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指标的设置要全面反映项目的情况,而不是局限于局部或某些具体方面;

应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为此,所选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指标之间要有较强的逻辑关联;

应重点关注最终用户的意见,要统计调查出各种问题、意见的比例。在实际效益评估中,也应把各种用户的利用率考虑进来,使结果更具有全面性。

⑶具有可操作性

建立电子政务应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要将难以测量的电子政务项目实施效果转换成为可以量度、计量和比较的数字、数据和符号,它是电子政务状况与规律的一种具体而明确的再现。由于能力、需求满足度等现象难以计量,因此,在设计评估指标时,可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尽量做到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式来衡量电子政务项目的运作状况。应充分考虑所用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在采集过程中的可获得性。另外,所选取的指标应尽量与政府现有数据相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以便于数据采集。

⑷具有导向性

电子政务应用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将体现电子政务项目各方面的具体标准,指示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行状况与实际业务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差别,甚至发出预警信息。因此,从评估中就能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将来的改进提供依据。

⒉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

从电子政务的系统关系可以清楚地看到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是要有利于提高服务公众的水平,有利于应用的互联互通,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及延伸服务,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实现五个转变:“一是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是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现有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是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是要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重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转变。”(摘自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⑴引导电子政务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向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引导电子政务向深化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发展,要“深化四个服务”,即:深化信息化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产业发展。要提高服务水平,首先,要致力于提高公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认知度和公众的满意度。电子政务绩效水平的高低最终发言权归属于用户,认知度高表明服务的覆盖面广,用户对服务的接受程度高;满意度高表明服务的质量好,服务的有效性高。其次,服务手段的多样化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成都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来看,城市居民每百户的电脑的拥有量只有42.1台,农村地区的拥有量的比例极低。所以在提供电子政务服务时,除了通过互联网,要鼓励通过如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多媒体信息亭等多种手段提供服务,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电子政务服务。第三,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窗口,通过门户网站提供服务是提高服务认知度的重要渠道,所以要引导把电子政务的服务集成和整合到门户网站上。

⑵引导建立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实现应用的互联互通

应用是电子政务的关键,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应用间的互联互通是未来应用发展的重点。通过互联互通,很多相关系统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从而实现共享利用,减少建设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有利于引导部门应用系统之间、部门系统和地方综合应用系统的衔接和互连,推动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支持部门、地区间业务协同,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延伸政府管理与公众需求之间相互协作和协调,实现快速反应、快捷服务,使成都电子政务有效服务于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要实现应用间的互联互通,首先,要引导应用系统建立在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鼓励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利用;其次,要引导应用系统尽可能开放接口,尤其是开放与门户网站、政务大厅以及如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等基础资源整合共享项目的接口,实现应用间的互联互通;第三,要引导应用系统的跨部门应用,使尽可能多的部门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

⑶引导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共享和延伸服务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要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在信息采集和更新方面,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明确权责,规范采集流程,实现有序采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如果没有畅通的资源采集渠道,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应用项目很难正常运行。其次,鼓励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通过建立共享目录,按照目录要求与其他应用系统和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并通过多种渠道,把资源延伸到社区、乡镇,重点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使数据的利用价值最大化。第三,引导基础信息资源坚持“一数一源”,避免重复采集,同时保证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更新和共享。

⑷引导形成富有效率、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

保障环境的营造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支撑。统一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是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引导应用系统的建设尽可能使用统一的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做到“一网多用”、“一机多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引导建立必要的运行保障机制,只有从组织、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建立完善合理的保障制度,这样系统才能持续正常地运行和发挥应有的效益。

⑸引导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信息化发展与产业的互动发展,是深化应用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有益实践,是信息化项目从“建设”到“应用”,再到“带动”转变的积极探索。电子政务应用的建设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项目建设促进本地软件企业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鼓励尽可能选择本地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第二,通过项目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鼓励完成软件产品登记,促进技术创新。

⒊指标结构

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系统关系,确定绩效评估的重点应体现在3个方面:建设情况、运行情况及应用效果。其中的重点是运行情况的评估。

⑴建设情况评估

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系统需求的过程实现,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新技术的加入、功能的局部调整等情况,可能在通过验收的系统中存在与计划任务不太吻合的情况。在项目验收时,专家往往会对项目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建设情况评估就是对项目建设是否完成项目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建设目标,以及项目验收后,是否依据专家的建议对项目进行整改进行评估,促进项目从建设开始就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目标执行。

⑵运行情况评估

考察的期望是系统实际运行后,有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资源沉淀,有行之有效的共享利用和延伸服务途径,有切实可行的运行保障,有满意的使用效果。在运行情况的评估中,从共享延伸能力、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服务能力、保障能力4个角度进行评估,以引导系统建设的目标不是建设,而是应用和服务,是能够对用户业务提供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

共享延伸能力的内涵很丰富,为便于评估,对共享延伸能力的评估进行了简化:一是从系统角度进行考察,考察项目本身的系统之间的互联支持情况;二是从使用者角度进行考察,考察项目参与的部门或用户是否积极地应用了本系统,这是结果性考察,同时考察了系统是否易用和用户是否积极等多个原因;三是从系统支撑组成角度进行考察,考察其提供的共享支撑能力。

对资源开发利用能力的考察,从信息资源的生命历程角度进行分割,分成3个角度:一是资源的获得角度,从采集机制入手,考察信息采集的保障情况,也从侧面反映数据来源的可信度;二是资源的成长角度,考察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三是资源的应用角度,从资源的应用支撑入手,考察资源的管理情况、资源的分析支撑能力、资源服务的有效性等,从而从侧面推知信息资源的应用情况。

服务能力可从服务的方式手段、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效果进行考察。服务内容很难进行归一化处理,同时服务内容也跟其他考察有相关关系。因此对服务能力的评估主要从服务的方式手段、服务的效果进行考察。服务的方式手段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提供了多少种服务方式;二是是否提供了方便用户的整体服务支持,整体服务支持中还强调整个成都市电子政务的整体概念。服务的效果是通用的考察项:一是用户满意度,二是信息系统的使用率。

保障能力是关系到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基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特点,对保障能力的评估重点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置了稳定性的保障支撑,包含运行维护机制、技术人员的保障情况、运行维护资金等3个考察项。安全性方面,选择了安全设备的配置情况这个通用的考察项,同时对数据安全性进行考察,选择了数据备份情况这个较细的考察项。

⑶应用效果评估

应用效果是从产业的带动和影响力两个侧面进行考察,在避开不易考察或考察不准确的指标下,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比较中肯的评价。这种考察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该信息系统项目本身所产生的效果,而放置于对本地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带动下进行,不仅限于本环节的效果,也看重对经济链的贡献,因而设置了本地产品的采购率、产品化、表彰情况、宣传推广等考察项。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结构详见表8。

该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3项,在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中有各自的权重;每一个一级指标都分别分解为二级指标,分别为目标吻合度、整改情况等8项;二级指标又进一步分解为三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共分解为21项三级指标(含两个直接的二级指标)。

⒋指标要素权重的确定

指标要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有专家讨论法、加权统计法、判断矩阵法等,判断矩阵法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之一。在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中,设计了判断矩阵调查表,对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调查。这种专家调查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⑴独立性

采取专家背对背调查法,各专家独立地对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

⑵均衡性

邀请的专家的研究领域是不一样的,有信息技术的,也有管理工程,甚至是信息技术类的专家,其对一个具体的信息系统项目也存在熟悉程度的不一致,为使评估结果更接近事实,根据专家对自己的本信息系统熟悉度评估等因素,对各个专家的判断进行加权,使评估值具有均衡一致性。

经调查、汇总、测算,归纳出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权重判断矩阵的检验指标(参见表9)和指标体系(参见表10)。

表8 成都市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的指标结构

表9 判断矩阵的检验指标表

由此可见,CR一致性都小于0.1,判断矩阵的结果是可信的。

⒌评分细则和计算方法

对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资料的获得,第二步是评估单项分值,第三步是计算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得分。

⑴评分细则

每位专家评分是计算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得分的基础工作,而专家评分是以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基础资料详实为前提。

表10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基础资料包含3部分:一是自查报告。根据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的项目评估自查报告框架,各电子政务应用项目业主单位或管理部门牵头,完成本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的自查报告,形成本项目评估的重要材料。二是项目背景资料。包括该项目的计划任务书、项目的验收文档等。三是用户调查资料。根据电子政务应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的问卷模板,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用户关于本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单项指标的评估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各专家基于基础资料先对每个指标项进行定性判断,在每项指标的评价评估中进行范围划分,再根据每项指标的评分方法建议,对每项指标进行评分(参见表11)。

⑵计算方法

指标一般可分为直接计算类指标和评估类指标,直接计算类指标可以通过实际数据直接计算而得;评估类指标按照评估专家评估结果,确定每位专家的评分,采取简单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计算评估类指标的评分。

表11 指标评价评估体系

①指标评估值的计算

Xi=Σxij*wj,

其中

Xi:第i项指标评估得分值;

xij:第j专家对第i项指标的专家打分值;

wj:第j专家的权重;

wj的确定根据专家对本项目及项目设计的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分为相当熟悉、熟悉、一般、不熟悉,分别记4、3、2、1,按专家数量进行归一化确定。

②二级指标的计算

如果二级指标已是具体指标,则三级指标可视同二级指标,体系中“目标吻合度”就视为三级指标,其权重为1。

计算公式是Yi=ΣXj*Wj,

其中Yi:二级指标第i项指标评估得分值

Xj:二级指标第i项指标所包含的三级指标第j项指标分值

Wj:二级指标第i项指标所包含的三级指标第j项指标的权重数

③一级指标的计算

计算公式是Zk=ΣYi*Wi,其中

Zi:一级指标第k项指标评估得分值

Yj:一级指标第k项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第i项指标评估分值

Wj:一级指标第k项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第i项指标的权重数

④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数

计算公式是I=ΣZm*Wm,其中

I:电子政务应用项目绩效评估指数

Zm:一级指标第m项指标评估分值

Wm:一级指标第m项指标的权重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