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建筑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1
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可以称之为人类最大的耗能行为,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内容与措施。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环境;绿色材料
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具体是指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温室气体排放较低的建筑。衡量与评价的具体标准就是周边协调的环境和温室排放的气体,主要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进行减排节能。近些年来,建筑产生的能耗在总体社会能耗中始终占有较大比例,低碳建筑的发展是有效防止全球变暖的一种方式,能改变建筑的耗能特点,推动低碳时代建筑形式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内容
低碳建筑的内容主要包含:①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充分体现减排节能。将建筑在设计、施工、规划等方面充分考虑融合于大自然,尽可能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联系当时所在地的资源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的空间。②基于高效、节能的原则使用土地、材料等。充分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③尽量减少对石油、煤等具有污染性的化石能源的应用。④循环与再使用资源,尽量回收废弃物。
二、低碳概念下建筑设计的措施
1、土方的合理利用
因为城市出现了比较难的转移土地与回填,在运距离内理想的弃土场又非常缺乏,土方非常容易对环境产生负荷影响,与此同时还会造成土方的运输与处理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造成了排放CO2的迅速增加。因此,在设计建筑之前应谨慎考虑地貌地形产生的变化和开发地下室的情况,取得最好的填方挖方平衡方案。地下室的大规模开挖以及从外地运输土方对地形进行改造,对于平衡土方设计是非常不利的。利用地形产生的变化令一部分土方回填至场地实施造景,能够达到平衡土方的目标。
2、综合各方面条件
利用场地所在的自然环境,合适设计建筑造型、窗墙之间的面积比例,使得建筑能够获得非常好的通风、日照与采光。对于建筑整体平面布置进行合理分析,其中包括建筑各个剖面的形式,太阳造成的辐射以及自然通风对建筑物造成的能耗影响,在冬季的时候最大程度地使用日照,最大限度地获得热量,躲避主导风向,尽量减少建筑物与场地外表面出现的热损失;夏季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得热,同时利用自然通风进行冷却降温,以此获得减排节能的目标。
3、设计景观植物
植物经过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同时也会吸收二氧化碳,围绕建筑周围的植物,能够有效地提升绿化效率,发挥巨大的减排效果。设计景观植物除了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直接实施减排之外,还发挥了重要的杀菌作用,除此之外还能够防尘、降低噪音、遮荫挡风等。
4、关注建筑物的环境
在全球化的前提之下,建筑师们设计出大量的具有标识性的建筑,一种在所构造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独立的商标性建筑,可是有些建筑师却十分注意在具体的建筑环境中进行问题的解答,使建筑成为在既定环境中构建的物体。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在地下的。有效地利用场地进而缩减工程量,有效地利用光线与风向,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中的建筑物产生的能耗,这已经是大部分建筑师共同的观点。
西班牙的设计师搭建的临时空气树,针对于城市长期的高温环境、都市再循环空间环境的解决等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树的材质采用的是可再生的材料,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拆卸并且可以移动到其它的地方。树的内部利用喷水管道以及各类攀援植物可以调节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有效地净化空气。其具备的冷却系统可以将内部的温度调节至比其他地区低8-12度,从而能够对大多数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起到减轻的作用,是居民避暑休闲的最佳选择地点。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顶部,树在能耗方面充分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还能够将多出来的电力输送至电力公司,因为获得的利润能够应用至维护建筑。
5、使用绿色材料
装修建筑材料、管材设备材料的建设与生产环节是产生大量建筑能耗与污染的关键。许多经常使用的建筑材料会产生不利于环境的影响,例如人造板材会释放大量的甲醛。在我国的城市进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建筑使用的是混凝土钢筋结构,水泥属于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二氧化碳高的建筑材料,建筑每1立方米的混凝土钢筋,将会产生二氧化碳300-400千克,同时拆除混凝土物质还会出现很难处理的废弃物。不恰当的材料使用会给建筑后期在维护使用中带来非常多的问题。因此,选择可再生、循环使用的工业建筑成品材料,挑选较低内含能源的材料,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建设中合理控制环境污染的一个最有效的途径。
在新材料开发的同时,重点强调建筑材料具备的原生态性与地域性。西班牙建筑师设计的竹屋,选择了在当地普遍使用的建筑临时材料竹子作为护的主要材料,将这种临时性的材料尝试用在永久性建筑物的构造上,努力寻找一般材料的不寻常的使用方法,力图将人造的城市逐渐转向生态自然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维护建筑结构使用的是直接加工的黄土材料,除此之外加入芦苇、麦草等避免出现开裂。生土建筑的优势是简易性施工、能耗较低、方便就地取材。生土制造的土砖仅是混凝土造价的1/5,使用它作为结构能够有效地确保建筑室内获得舒适稳定的环境。除此之外,加工制作过程中也不需要进行煅烧,污染程度比较小,同时能够重复使用材料,甚至能够在农业中用作肥料。
结语
低碳的经济核心就是创新的能源技术与减排技术、制度与产业结构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中国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只有选择减排节能的低碳概念发展模式,防止使用狭窄的眼光看待能源、交通、建筑等问题,考虑整体生态系统的合作协同,构建低碳建筑排放系统,重视建设过程中的任一控制与降低建筑排放碳的环节,逐渐形成一个持续循环的发展模式,才能对城市中的发展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建筑是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在建筑之中始终贯穿着设计生态的观念,表示在运用新生态技术的同时,使得技术与时尚互相融合,按照建筑所处的地区特征,在一般设计中寻找最佳的调整方法,使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化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通.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中意合作的生态示范性建筑[J].建筑学报,2008,(2).
[2]张希晨,郝靖欣.从无锡工业遗产再利用看城市文化的复兴[J].工业建筑,2010,(1).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2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问题;对策
在建筑施工中,给排水施工环节对周边环境产生的能源消耗量极大,据相关统计,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损耗的能源占据了建筑总能耗的约三分之一。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建筑需求的提高,在低碳时代背景下,要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能耗,需要着重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采用节能减排措施。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能耗问题
(一)水供应及给水系统环节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水系统出现的出流超压问题,极易造成水源浪费现象,外加上建筑排水系统带有一定的隐蔽性,相应的水源浪费较难及时发现[1]。此外,作为建筑给排水中的水供应系统来讲,其承担供应日常用水的任务,但如建筑中缺乏相应的加热设备,或加热设备与水源点相距较长,也极易使热水供应出现运输环节的热量损耗。
(二)排水系统环节
建筑物构成中,排水系统是保障水循环的重要载体,建筑物中的管道系统如设置欠科学,或出现配件、管道等施工原料不合格、配件渗漏等现象,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给排水管网出现问题后,整修不够及时或耗费时间较长,也不利于水源的节约。
二、低碳时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具体应用
(一)使用可变频及可调速的水泵设备
建筑工程中的供水及排水主要借助水箱及水泵,通过采用水泵将水位拉高,然后经由水箱采取自高至下的供水。在供水过程中加装减压装置,达到稳定水压,保护水泵持续运转的作用。变频及可调速水泵在功能发挥上较稳定、在调速方式及范围上较灵活,通过采用可变频及调速的水泵设备,可以借助水量变化对其运行速度及开关次数加以调节,从而有效降低了其电能损耗程度。
(二)合理运用城市水管网压力
涉及到普通建筑,可以通过运用城市水管网压力,达到提高建筑给排水效率的目的。涉及到高层建筑,可以使用加压供水方式,通过在储水设备中安装进水装置,借助水泵实现增压效果。城市水管网供水水压不够稳定,当建筑物将储水设备建于地下时,会产生供水负压,在此过程中会伴随水源的耗损。因此,应结合建筑特征及城市水管网水压大小,采用建筑分区供水的方式,一方面在建筑上方部位采用水泵增压,另一方面将水泵连至下阀门,运用城市水管网水压进行供水,如城市水管网出现问题,此时借助阀门,可以实现水箱供水,从而极大提高了建筑物节水效率。
(三)提高建筑给排水设备的质量水平
建筑施工中在排水管材选择上一般选取镀锌钢管,一方面此类钢管较易发生锈蚀,造成水质污染;另一方面如锈蚀部位靠近管材管口,又往往会引起渗漏水现象,从而造成水源浪费[2]。因此,要注重选用质量更好的新型给排水管材设备,如不锈钢管、PVC-U管、PP-R管等,这些管材兼具杀菌性能,既可以保障管材的坚固耐用,同时又能够确保水质安全。
(四)优化建筑给排水供水系统
在建筑物供水系统设计上,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如供水水量要求、建筑高度等因素,采用竖向分区的方式进行设计[3]。一般而言,建筑物高度不超过100m,此时应采用垂直并联供水系统;如建筑物高度高于100m,应采用垂直串联供水系统。在水压控制方面,供水系统各个分区的静水水压应在0.45MPa以下,并在水表位置加装调压孔塞,以避免出现水压超高引发水流增多现象。
(五)做好节水计量与控制
在建筑给排水设备运行中要采用实时的计量与监控设备对其运行状况加以控制,一方面对给排水设备的水压及水流情况加以监测,如出现异常可及时发出警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储水设备水位、水温情况自动调节控制水泵的运转及挡位。此外,针对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水量、水温及水质等因素也要对其参数加以计量控制,确保管网水压稳定、无污染渗漏现象产生。
(六)优选热源、热水系统,做好温度控制
在热源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各类余热及废热,还可采用建筑物自身的锅炉蒸汽热。在热水系统上,一是要采用一致的冷热水系统分区,确保建筑物配水点在水压上趋于一致。二是借助冷热水管道铺设,使冷热水做到有效循环,达到满足建筑物冷热水供应需求的效果。在温度控制上,结合建筑物冷热水供水管道具备的保温措施来合理调控水温,科学设计及布置回水管道及环泵设备,做到既控制好回水温度,又根据水供应情况及时启闭环泵设备,最大限度地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结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能够得到合理优化,关系到建筑物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能源节约及绿色环保的功能。在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时,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应注重研究节能措施方法,通过优化布置,强化给排水设备质量水平等途径,实现建筑物给排水环节的能源节约。
参考文献:
[1] 姚刚.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230.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3
【关键词】加固 施工 地基 基础 建筑
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关键部位,若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或既有建筑增层、扩建,都需要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因此,正确分析加固原因,合理确定地基基础加固措施,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是施工管理人员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 地基加固前要做好勘察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之前,必须了解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而地基勘察报告可详实的反映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基础加固施工提供质量保证。如果没有地基勘察报告,施工人员对现场水文地质的判断就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从而做出错误的施工决策。
要做好地基勘察工作,必须明确勘察的目的是提供真实的地质资料,以利于建筑设计。然后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与场地的特点,定好钻孔的深度,保证孔的底部坐落在设计的持力层上。如果钻孔深度定的过浅,就会影响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的计算。因此,必须确定合适的钻孔深度。另外,还需要保证勘察探坑与钻孔的数量足够,以便将土层的特性完全表达出来,避免造成质量事故,使工程的成本增加。
二、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原因
(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原因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不足、新建相邻建筑物施工影响、地下水位下降、桩基础质量不合格、地基勘测的探点数量少、对土层分析有误等,这些因素引起建筑物墙体裂缝、地基沉降及其他质量问题,使建筑物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严重威胁使用者的安全。如拆掉既有建筑重新建造,会浪费巨大的资金,在经济效益方面很不划算。采用地基基础加固的办法,不但可以弥补基础的问题,而且能节约费用。因此,许多建筑单位都采用地基基础加固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2)既有建筑改建、扩建、增层使上部荷载增加,原有地基基础承载力不能承受改建、扩建、增层后新的荷载。
三、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措施
在对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方面,根据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情况,可采用桩式顶护法、扩梁法等加固方法。
1. 桩式顶护法
桩式顶护法的适用范围:桩式顶护法在加固既有建筑的地基时,比较适合用在砂质土、素填土、粘质土、杂填土及黄土的地基中。桩式顶护法的分类:桩式顶护法有墩式桩顶护法、坑式静压桩顶护法、浆液填充法三种。
(1)坑式静压桩顶护
坑式静压桩主要用在条砂质土、素填土、杂填土及黄土基础的加固。
1)坑式静压桩顶护施工前,先根据被顶护的基础上部荷载情况确定好桩的位置,要尽量避开上部有门窗等墙体薄弱部位,并勘测桩基底部地下水位的情况。若地下水位过高,则须降水后施工。
2)施工时,要将坑挖在被顶护加固建筑的内侧或外侧附近,使坑尽量贴近建筑物。若坑壁的土体为软弱土,则需支护坑壁,然后在基底下面挖横向导坑。
3)将第一节桩放入导坑后,要安置测力装置及千斤顶,用千斤顶压把每一节桩压入。根据千斤顶的行程确定每节桩长,桩身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或钢管。施工时,技术人员须对桩的沉降值与压桩力进行记录,并随时对桩的垂直度校正。
4)压桩力达到 1.5 倍的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时,则对应的桩的入土深度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可以将千斤顶拆除。如果采用的是钢管桩,可将混凝土浇灌在管中,然后与既有基础浇筑成一体。
(2)墩式桩顶护法
墩式桩主要用在既有建筑物的改造、桥梁工程等各类地基基础的加固、以及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开裂等,具有施工简便、成本少、施工时对建筑物使用无妨碍的特点。
采用墩式桩顶护法加固时,先在既有建筑物的基础下面设一个敦式桩基础,基底的土质须坚硬、密实,然后将做好的钢筋笼放入墩式桩基础。在放钢筋时,要注意不能使钢筋笼的端部插入到坑壁的土中。放好钢筋笼后,再进行基础注浆。注浆施工须分两个阶段,并控制好注浆压力。第一阶段压力值可定为 0.5kPa,第二阶段的压力值可定为 2kPa,第二阶段的注浆要在第一阶段所注的浆体刚好初凝时进行。这种方法施工前,要先勘测基底地下水位的情况。如果地下水位的标高在基底之下,则能用这种加固方式。否则,不能用这种加固方式。
(3)浆液填充法
浆液填充法主要用于粘性土、人工填土、淤泥质土地基的既有建筑物条形基础加固。施工时,在既有基础下,每隔一定距离挖长 1m左右,宽度比既有建筑条形基础略宽的短坑,深度以到达设计持力层为准,注意支护好坑壁。坑挖好,立即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距离既有建筑基底7 cm 处停止。待经过 24 h,混凝土充分沉降后,用掺有速凝剂和膨胀剂的水泥浆把新旧基础之间的空隙填满。注意,水泥应选用大于 PS325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2. 混凝土套加固法
当既有建筑的地基基础支承力不足而产生裂缝时,一般采用混凝土套法加固基础。在采用混凝土套法加固时,基础每边扩宽 20cm,扩宽部分加设的钢筋应与既有基础中的主筋焊接在一起。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既有基础凿毛和清理干净表面,并将碎石或砂砾铺在原有地基上,厚度大约为 15cm。浇筑的混凝土中要掺微膨胀剂,且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 C30。
四、 地基基础加固的注意事项
(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地基土承载力与以前相比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在地基基础加固之前,应对既有地基基础进行复核,并现场勘察确定地基承载力等技术参数。如果现场勘察不便,可以参考邻近房屋的地基承载力情况,适当提高既有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值。对于扩增基础,须验算基础底面积扩大后的承载力。若验算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还需将基础加高。
(2)为使加固后的基础能有效承受上部荷载,必须采取如下措施,以确保新旧基础能紧密连接。
1)既有基础的表面须进行凿毛,并用水冲刷,再抹一层薄的水泥素浆。
2)新加基础里的钢筋与既有基础中的钢筋应焊接牢固,也可将短钢筋植在既有基础上,与新加固基础的钢筋焊接在一起。
3)在开挖既有基础时,不允许沿基础通长挖槽,应分段间隔开挖。以免使地基土的暴露时间过长,产生地基沉降。
4)对于基础扩宽部分,其下面应铺设抗压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并夯打密实。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工作。我们在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施工时,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具体存在的问题,合理地确定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的方案,以达到解决问题、节约经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简艳军.框架结构建筑地基基础维修加固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07).
[2]李雪松.确定桩基础选型的综合因素初探[J].装备制造,2009(06).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4
关键词:施工材料控制;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地基和基础都必地下隐蔽工程,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一旦发生事故,难以补救,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研究并探讨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地基基础工程事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控制建筑地基基础的质量,首先要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不许再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材料的控制,阿先要对材料供应厂家进行必要的审核,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进行材料的供应。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二、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基础施工中,较常出现的质最问题有:基础轴线位移、基础标高误差和基础防潮层失效。这些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上部结构质量和使用要求。
1、基础轴线位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基础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1)轴线位移原因。由于大放脚收分寸掌握不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时,已产生偏差,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就容易发生轴线位移。施工中,横端基础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部分施工员在实际放线时仪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端轴线由山端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控制措施。定位放线时,外墙角处必须设置龙门板,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龙门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桃(打入与地面齐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龙门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到与地面齐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心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榴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槽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为防止因砌筑基础大放脚部分不均匀而造成的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然后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2、基础标高偏差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1)偏差原因。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2)控制措施。应加强对基础层标高的控制,尽早控制在允许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局部低凹处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2)cm方术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在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宽大基础放大脚的砌筑,应采用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3、基础防潮层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砖墙表面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美观和结构强度。
1)防潮层失效原因。施工中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摸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2)控制措施。施工中,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物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24cm墙防潮层下的丁皮砖,应采用满丁砌法。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回填后进行,以防填土时对防潮层的破坏。如图纸设计对防潮层未作具体规定,宜采用2cm厚1:2.5的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做法,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季施工。
三、几种常见建筑地基施工方法的质量控制
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首先,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强夯处理的整体效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上,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试夯确定的夯点布置图,逐一测放夯点位置。其次,强夯前要用推土机预压二遍,场地平整后,测量场地高程,夯点布置是否符合测量放线确定点。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应在表面铺0.5—2.0m中(粗)砂或砂石垫层,或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具体按照现场确定方案),以防设备下陷和消散强夯产生的孔隙水压。再次,分段进行施工,从边缘夯向中央,从一边向另一边进行。每夯完一遍,用推土机整平场地,放线定位即可接着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法的加固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士,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最后一遍夯完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有条件以采用小夯锤击为佳。最后,夯击时应按试验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衡,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夯击地段遇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5
关键词:建筑; 防雷; 接地; 技术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在建筑施工中,防雷接地防护措施是有效防止建筑物免受雷击事故,有效保护人民财产与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做好可靠的防雷措施、对接地系统、防雷装置及等电位联结等方面的防护措施来应对难以捉摸的雷电自然现象。
2接地系统
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及接地装置安全实现电气连接。高层建筑物的电气接地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工作接地。而电气设计分为两类系统:独立接地系统与统一接地系统。在独立接地系统中,各系统要独立的设接地网,此外各接地网间要隔开以避免相互影响。实验表明,单根接地极距接地极约20米处才能视为零电位。对现代高层建筑而言,因其结构复杂及占地面积小,要实现把各接地系统完全分开在实际设计与施工中是极为难的。所以,高层建筑往往采取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及保护接地共享接地设备的统一接地系统。高层建筑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和其它各系统共享接地设备时要切记抗干扰处理,接地导线设设置时应该注意隔绝处理。由此,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可采取绝缘单芯电缆穿塑料管暗敷引下,接地线直接同接地装置连接完成单点接地,以免弱电设备受外界电磁场的影响。
现代高层建筑以智能建筑为主,均设置有处理设备,因此,对供电系统极严;建筑物中常伴有高低压变电室,建筑物的基础接地装置为用户的功用装置。因而,该低压配电系统一般应用TN-S系统。当线路产生接地事故时,相通的PE线上携带高电压,若不能及时切除故障回路时会导致故障电压蔓延的情况,威胁用户的安全,因此要十分重视PE线的安全作用。
3防雷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包括外部防雷及内部防雷两两种。然而,外部防雷方式又分为:引下线、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等;内部防雷方式则为:等电位联结、屏蔽隔离、合理布线及过电压保护等。高层建筑的防雷要把外部防雷及内部防雷当作统一采用方式。接地体与接地线是构成接地装置的两大因素。应用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自然接地体为接地体的优先选择。而高层建筑往往运用桩基主筋为接地极,且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梁主筋形成环形接地网。因此防雷安装施工中要留意的问题如下:
由于现代智能建筑均具有多个弱电系统,所以对接地电阻的要求极其高。个别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条件不佳,则满足不了接地电阻值的要求,因而要通过人工围绕建筑物设置闭合环状的接地体,并在接地体的四周采取降阻措施。
运用导电性高及耐腐蚀等材料为接地体。由于钢材深埋土壤中易受损,不耐用,因而接地体要利用防腐蚀处理的钢材或者防腐接地材料。尤其可考虑石墨接地体,其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导电与导热性高,甚至降阻效果与同一尺寸的钢材接地体一样,取代钢材接地体毫无问题,进而能大量节约钢材及有色金属。
避雷带是一种带型导体,其主要是沿建筑物易受雷击的突出部位而进行装置,起到接受雷电流的作用,材质为镀锌圆钢。其在追求美观的情况下也可为不锈钢管,但一定要严格依照《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采用,对接部位要跨接处理以确保不锈钢管用作避雷带接闪雷电流的效果。
建筑物的笼形避雷网由避雷带、利用建筑物柱和剪力墙内竖向钢筋作引下线与接地装置三部分联结而成,其具有均压及屏蔽的防雷作用。如今高层建筑外墙通常使用铝合金幕墙装饰后,并利用其自身形成连贯的电气通路与主体结构的防雷装置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以便共同构成一个防雷整体使幕墙与建筑物免于雷电的袭击。幕墙及电气专业施工队伍要增强连接点处的工序转交,及时有效的做好连接点处接地电阻的检测及记录。此外屋面配电箱也要防止雷电波的侵袭,必须在配电箱出线端处装设浪涌过电压保护器。
4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的等电位联结是由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与局部等电位联结三部分构成的。总等电位联结在到达某种程度时能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及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可处理从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与各种金属管道造成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险,其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电位联结的命脉。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在局部场所范围内把各类能导电的部分连结。
若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等电位联结的设计部佳,仅存在于设计说明中标志,则会导致施工与验收依据不够或者随意施工。因此,设计时必须画出等电位联结系统图且标注要明确;再次,要在平面图中标志并说明等电位箱的方位,及其由等电位箱至配电箱PE端子、各类金属管道、建筑物钢筋网等联结线的联结部位及敷设方法,为施工与验收供应正确的依据。相关施工单位对于设计深度的不完善问题要在图纸审核时提出,以便及时处理。
因为基础梁主筋焊接成闭合环形通路作为高层建筑基础接地设计的一般要求,其完全能取代镀锌扁钢实现联结,但是在金属管道进出建筑物的就近位置从基础接地装置预埋引出线及等电位端子及金属管道联结,如此既能完成等电位效果,又可节省工作量、材料以及节约工程成本。
然而,对计算机房、电脑控制的电梯装置等而言,可装置局部等电位联结板,利用引下线和基础接地及其本装置配电箱的PE线连结,令各类接地共享同一基础点,免除干扰信号侵入,且就近同钢筋网连结,与此同时避免雷击和雷击电流的危害。由于高层建筑的设备布置复杂且种类繁多,所以其从配电箱引出的线路所穿钢管的一端不仅同配电箱外壳连结,还要与另一端用点设备外壳保护罩连结,且要就近和屋顶引下线、避雷带相连免遭雷电波侵袭。钢管使用丝扣连接及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要运用镀锌抱箍或者相应的黄绿双色铜芯导线实现补救工作。要保障抱箍连接处接触良好。另外,局部等电位联结要注意卫生间地面钢筋网、热水器插座或混凝土墙内钢筋网等引入PE线的插座。因为设计深度不完善或施工人员对图集与标准不明确等的因素,卫生间内带PE柱插座的局部等电位联结往往被忽略,因此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
在等电位联结中,地面内钢筋网及混凝土墙内钢筋网宜与等电位联结线连通。然而采用地面钢筋网要按照0.6米间距在钢筋网交叉点点焊,甚至采用圆钢以6倍直径长焊接是非常必要的。规范中尚未要求钢筋网应该焊接,研究显示若运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方式连接,会形成钢筋网绑扎点在极近的范围内能形成导电性连接。然而,事实上混凝土内的钢筋网可确保电气相互联通。局部等电位端子既能利用圆钢或扁钢及地面内钢筋网进行可靠连接又可采用圈梁钢筋和引下线焊通。
建设单位尤其是商品房开发商往往将卫生间的排水支管、插座及洁具的安装交给用户自行处理,然而局部等电位联结只预埋等电位箱,由于大多数用户极其缺少对于此类专业知识的认知,购房后在二次装修时没有再实行等电位联结施工,随时威胁用户的安全。因此,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要与建设单位处理好转交手续及明确责任。
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物的接地、防雷等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面极其广泛,同各专业系统交集点甚多,因此,在设计及施工中必须要认真、细致、全面的加以综合考虑,以防范建筑物及人们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低碳建筑措施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
前言
防水技术科学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地下防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多种防水工序,完善工程结构。防水技术应用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具备防水作用,还能够保持工程结构的统一,增强结构的精密度,阻挡水流的冲击及渗漏。文章探讨了建筑工程中地下室防水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影响;针对防水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防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材料要求
1)在混凝土使用前,检查供应混凝土企业的各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同时由专业人员审核配比资料等,在符合各项标准后进行混凝土的使用。
2)混凝土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严格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浇筑使用前,进行混凝土坍落度的抽查,符合规定的混凝土进行使用,反之,则退回混凝土企业。
2、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应连续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浇筑时可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连续浇筑到顶的方法。
2)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要注意模板的清洁,同时保证水分的充足,与底板浇筑相同,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进行浇筑。
3、混凝土振捣控制
地下室混凝土应全面细致地进行振捣,浇筑与振捣时要形成一定顺序,做到快插慢拔,振点布置要均匀,防止漏振、欠振、超振现象。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层混凝土,振动捧直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保证接层部位混凝土的质量,同时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冒泡为准,不得漏振,也不得过分振捣以造成离析现象。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以免振捣不实,形成渗水通道,振捣时应尽量不触及模板、钢筋、止水带、预埋件,以防其变形、移位。
4、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施工时,要将原有混凝土表面浮石、浮浆凿除,用水清除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20~30mm厚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再浇筑新的混凝土。后浇带的时间在40天左右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等级需要高于原混凝土等级,主要是使用膨胀剂将混凝土进行膨胀,来弥补混凝土的收缩现象。
5、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 4 mm 厚的钢板,直径 80 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 40 mm 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6、混凝土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需要针对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和墙体混凝土分别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可以利用塑料布覆盖在底板混凝土上,避免混凝土出现失水现象,对于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时,则需要向塑料布上进行浇水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底板混凝土养护的时间需要在14天以上。在墙体混凝土地浇筑完成后,混凝土终凝后则需要对其进行浇水养护。在浇水过程中拆模前需要从柏树墙上口进行,而模板拆除后则需要在两侧挂满麻袋片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浇水,使麻袋片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也需要在14天以上。
7、节点防水
在浇筑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期间,想要一次完成浇筑十分困难,需要预先留出施工接缝,分两次甚至多次进行浇筑。当留存施工缝以后,因为混凝土本身的收缩作用,很容易形成渗水通道,因此,需要重点对其防水进行处理。通常在实际施工中,我们会设置1~2条防水措施方法,以便于及时进行处理。在施工缝的中间加设膨胀止水条,同时在其外侧加装止水带。
二、防水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1、防水材料上的选用
聚氨脂防水涂料是近年来运用较广泛的防水材料。材料的选用对于防水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首先,防水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粘性,保证结构的粘合,其次,防水材料还需要具备稳固性,防水性能好等特点,最后注意环保性。在材料选择上,选择高质量的材料是施工前提。防水材料,无论是在耐用性还是防水性能上,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必须要在符合施工标准前提下,方可进行使用。对材料的合格证、厂家检测报告审查,并委托具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待检测合格后进行使用。
2、防水施工队伍的选择
在防水施工中,需要具备专业技术及较高技能水平的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同时,防水施工队伍还需要具备由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专业施工资格证书,以及特种作业上岗证,确保施工的质量。
3、防水工程的成品保护
对于成品保护需要防水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控制在成品上过多移动,保护成品的自我凝固过程。同时,严格控制防水层的保护,避免人员的踩踏及在其上面进行施工操作。做好监督工作,监察成品及其周围的施工情况,同时,禁止在成品上摆放物品,来确保成品的有效稳固效果,增强其防水性,保证施工的结构稳固与质量安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地下室施工项目不断增加,人们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关注也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进行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加强完善施工技术,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团队以及专业的技术,还需要施工人员严谨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的保养与维护,避免不良因素存在而对地下室施工造成威胁的情况发生,确保地下室防水功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俊亮.浅谈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4(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