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当代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当代经济

当代经济范文1

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Economics2009.01合并到《当代经济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9378

国内刊号:42-1430/F

邮发代号:38-18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当代经济范文2

泡沫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过度地集中在某一个部门、每一种行业、每一种商品,在这些特殊领域中反复转手运行,导致部门、行业、商品经济在某一特殊时期内出现扭曲膨胀而致使基础性的生产部门因资金短缺而出现经济衰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开始大量出现并形成热潮,价值现代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际化不断增强,泡沫经济形成和发生的几率大大提高,其波及的范围也更为广泛,相应地,这种泡沫经济的危害程度也更大,对其处理难度也更加复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国际化程度的增强,金融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学者对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泡沫经济总是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虚拟经济过度偏离了实体经济,造成市场中的虚拟经济成为了主体,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受到挤压、限制,其结果是虚拟资本所产生的虚拟价值远远超过现实资本所产生的价值,经济看似繁荣,实则不堪一击。在分析现代金融泡沫经济形成发展的原因时,首先应明确两个基本概念: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和现实资本(ActualCapital)。所谓虚拟资本,就是指那些有价证券,包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股票等,它是能够给股票等有价债券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和回报的资本形式;所谓现实资本,则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实物形态的资本,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其实,经济发展中如果主要以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来运行,那么泡沫经济产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主要是因为以实物形态而存在的资本形态。而当经济发展以虚拟资本运动为主的时候,泡沫经济就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最容易在金融领域形成,并且由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土地作为不动产,土地的价格构成特征使得土地的资本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因此,泡沫经济与房地产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经济泡沫与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呢?在当前金融经济中,泡沫经济涉及不充分信息、交易费用、外部性、非理性预期等众多新概念,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创新频繁出现,导致金融市场的运行和交易活动非常容易脱离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成本价格是实体经济的基础,而在金融经济中,它以预期定价为经济模型。金融市场上较容易产生和存在泡沫经济,这与泡沫经济本身的双重性有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日益现代化、国际化和自由化的今天,一定程度的泡沫经济有利于资本集中,这种集中是对市场竞争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但是泡沫经济终归是一种虚拟经济,其中主要存在的是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因此,一旦这种经济过度发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具体来讲,严重的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即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的整体繁荣和经济宏观环境较为宽松,这种繁荣局面和宽松环境极易为资金炒作提供机遇。所以,泡沫经济一般总会发生在国家对银行政策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体中。也就是说,在商品经济出现周期性的萧条之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动降低银行利息,放松银根,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带动经济增长。于是,那些有闲散资金的市场主体就会把资金投放到那些有保值增值潜力的资源上,这就为泡沫经济提供了社会基础。第二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对泡沫经济形成和发展的预先调控和及时约束机制不够。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对那些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投机活动进行监控、监督和制止,尤其是对投机过程中的贷款支付活动缺乏监控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监控机制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政府都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由于银行只是收付中介,而政府又难以对企业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干涉,甚至还容易被这种投机所形成的虚假繁荣而迷惑。

通过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经济的内涵及其形成发展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金融经济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存在一些泡沫,对于促进经济活跃和繁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经济中存在过多的泡沫,并进一步形成泡沫经济,那么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必然会有破裂、崩溃的一天,最终造成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致命打击。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对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正确认识中国金融经济中的泡沫问题,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主要表现为股票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谓股票泡沫,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内在投资价值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与泡沫绝对额、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有关。同时,股票市场同样遵循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规律,一旦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那么股价与公司未来业绩就会形成较大差距,盈率也会出现太高态势,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泡沫。

当代经济范文3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始终保持着一个不曾改变的局面,而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社会经济的走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更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首要解决对象。因此,只有农村得到迅猛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才能被有效地带动起来,城乡的距离才能不断地靠近,以至于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才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但是,寻求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时期 农业经济 管理发展

引言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奠基石,更是提高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在经济体制与科学技术双重革新的带动下,农村经济正一步步的向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坐标上迈进,可以说,农业经济已经进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1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1.1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现代化农业是提高农业整体竞争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只有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以及资源利用率才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才会增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才能得到保障。农业不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根本无从谈起。

1.2城乡经济一体化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乡差距明显,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将会是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工农业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就必须使他们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优化组合,而这是以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前提条件的。换句话说,城乡经济一体化会带动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使其优化组合的水平提高。由此可见,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就是城乡一体化,

2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农业专业知识的范围日益扩大。随着农业产业的扩大,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也开始扩大其研究领域,在日益丰富的知识领域,各学科不断加强联系,引入新的农业经济管理概念,提出更强有力的理论和方法。

(2)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断趋于国际化。近几年,我国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是有目共睹的,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大,使我国必须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

(3)农业经济管理知识逐渐外延。现如今,绿色食品已经是人们生活意识当中的高质量食品要求,绿色食品的来源首先就是农业产品。

(4)农业经济管理中环保意识开始渗入。仔细分析世界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知道,全球化的知识产业是各个国家的首要关心问题,但是最为热门的问题还是对于环境的保护问题。

3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延续过去保守的思维模式,遇到困难坐等帮助,不能主动的想出解决办法。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还不够,农民对科学技术与科学信息带来的影响收益还不够多,导致农村整体的文化素质不高,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向的平台较小。

4提高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对策

4.1实行项目化运作

借助城市工业技术、人才、资金、物资、设备等生产要素,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谋划和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吸纳外来投资,激活民间资金,进入规模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领域,建大基地,办大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借助外力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使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4.2实行产业化经营

用抓工业的思路发展农业,应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以工业化的组织方式为手段,围绕市场需求,引进高新技术,兴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基地,组织农业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全力推进农村的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4.3必须实行市场化营销

农业实行市场化营销,不只是一般地抓农产品销售,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选准目标市场,调整农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同时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公平、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

5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农业经济的稳定与提高是加快国民经济的基础条件,农业经济发展的快慢,事关全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首先,农业发展方向要明确,要切实有效的解决国民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拓展农业经销范围、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理化权益、提供劳动力就业等为主要目标,以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营销理念为支撑,将产品与技术进一步的融合在一起,让新时期的农业经济走上技术化、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

5.1推进农业经济一体化进程

由农村走入城镇,再由城镇走入城市,这一步步的迈进,我国人民的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上来,农业产业才能脱胎换骨的屹立于经济高山之上永推不倒。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5.2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

全力推动农业经济产业化进程,所谓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作为一个整体来推动,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围绕市场需求,把优质、多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引进推广,进而达到品牌产业。

5.3推动农业经济工业化进程

运用工业理念在农业领域内进行生产、营销和管理,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就在于如何将农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化思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先锋军。另外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一切为民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服务和舆论环境,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结束语

综合上述,新时期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观念和机制发展农业,走城乡统筹、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发展路子,从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印文.探讨当代农业经济管理[J].农业科技,2012,11(49).

[2]李丹霞.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现代商业,2012,14(30).

当代经济范文4

摘 要 本文以国防经济史上典型人物(涉及相关的军事家、战略家、学者等)的思想为代表来概述中外经济战思想,并通过阐述传统经济战在当今世界的延续和新表现,认为中国要从平时和战时做好防御性经济战准备。

关键词经济战思想 新表现 当代意义

“经济战”(经济战争)作为一种达到军事目的和政治目的的独特手段,历来备受众多思想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也曾被用于诸多战争中。经济战包含着打击对方经济力、增强己方经济力两方面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当今世界成为一个隐蔽经济战的时代。

一、中外经济战思想概论

1.古代西方国家的“以战养战”思想

古代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十分注重对经济战争手段的利用,各国常常为掠夺敌国劳动力、土地、粮草等物质财富发动战争。古罗马著名军事家凯撒曾言:“让我们以敌人丰富的资源解决我们军需的缺乏”。李奥六世在其《战术学》中对“以战养战”的经济战做了理论阐述。军事家拿破仑也认为要“以战养战,就地补给”。拿破仑时代使用经济武器创造的大陆主义是经济战最早的战例之一。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在其名著《战争论》中认为:以战养战、集中兵力夺取敌人最富裕的地区是达成军事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

2.中国古代的“因粮于敌”和“轻重论”思想

针对“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兵法•军争篇》)和“国之贫于师者运输”的情形,著名军事家孙武主张“囤粮于敌”。孙武在《孙子兵法》还指出,“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即因粮于敌的经济意义在于掠敌补己。孙武的因粮于敌思想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古代经济战思想的丰富内容,如断敌粮道、抄其委输、取其秋谷、废其农时等。

与孙武同处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主张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轻重之术,《管子•轻重》足以可见。轻重之术,即一国通过与别国的经济交往,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同时破坏别国的经济实力,以便在经济和政治上控制别国。封建时代国家的富强与否关键在于生产和储存的谷物多寡,所以轻重论者主张本国谷物不外流和别国谷物流入本国,为此要提高本国谷物价格。实施“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的轻重之术,“然后可以朝天下”。以“可因者因之,乘者乘之”的贸易策略,迫使对方在经济上依附于自己,以使天下臣服。

汉武帝时期的桑弘羊很重视对外贸易,认为在与匈奴等国的贸易中采取“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轻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虚荡其实”的方针,会使匈奴等国的牲畜和畜产品,“尽为我畜”、“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这种主张利用贸易来控制支配别国的经济战思想在中国古代实为可贵。

3.经济封锁是经济战的有效手段

在20世纪30-40年代(即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新的世界大战酝酿的时期),日本学者森武夫 在《战时经济论》中指出,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未来战争,除直接打击战时敌国武装力量的武力战外,还要有进行经济上破坏的经济战。他认为,经济封锁是经济战中最有效的手段。实施相应手段和措施使敌国与外部世界“断绝一切通商上、金融上及交通上的关系”,以达到彻底经济封锁,从而实现其军事和政治目的。

4.中国时期的经济战思想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产生了中国经济战思想的典型代表董问樵 和、。董问樵认为战时经济是国防经济的一个阶段,其涉及一国国防经济的形态和变动情况,而并非论及该国参战与否。他也指出,战时经济实施的有利时机应该是在战争迫近时,而不是在战争开始之后,而经济战是战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军事家在1938年的《论抗日游击战争》中提及“经济战争”,并详细论述了经济战的目的和方法。的《》作出了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和中国必然取得最后胜利的战略判断和决策,其渗透了经济战的思想观点。

5.外贸具有战略性含义是“经济战”的实质

“冷战”时期的施莱辛格 深刻阐述了贸易战。他认为外贸的战略性在于一国可以通过贸易来获得战争实力、改变本国和盟国与敌国的相对地位,主要通过“供应”(提供经济资源)和“影响”(采取政策密切或断绝贸易关系)两方面因素作用于国防。施莱辛格当时针对美苏贸易政策,认为美国应该“建立一个与全球防御相一致的全球贸易”体系,以便于美国在外交上最大限度以贸易往来拉拢其他国家,封锁苏联,达到其战略利益。

6.对外经济援助是战略的商业性兵器,其目的是获得国防和政治利益

施莱辛格将经济援助深刻阐述成为美国日后以经济援助为手段推行霸权主义和和平演变的思想基石。因此,经济援助可以成为战略利器。因此,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冷静对待发达国家的经济援助,认清经济援助的战略意图。当然,经济援助并不能总是有效地实现战略目的。对外经济援助有利于援助国进行宣传战,可以提高其国际地位、获得军事同盟国,增强受援国的社会安定和受援国对其的友谊;而当援助成为一种例行公事时,受援国就会由感激变为更多挑剔或嫌少,同时易引起受援国和假想受援国之间的矛盾。

7.经济战的守势与攻势

攻势经济战包括经济封锁、经济抵制和经济占领等,守势经济战包括经济绝交、经济抵制和经济保护。守势经济战指用武力保护本国的经济作战能力。现代战争依赖于战略原料的供应,所以保障本国有足够的战略原料是守势经济战的一个重要方面。拉可夫斯基 认为,对外贸易与平时储备能够保障战时战略原料的供给。而战时重要的对外贸易往往遭到敌国破坏,尤其是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尤为重要。日本的石井洋 针对冷战时期的日本问题提出了保护海上运输线、维持造船能力及对干预平时经济和战时经济以此保障贸易安全。

二、当代经济战的新表现

1.传统的显性经济战具有新的内涵

经济掠夺战由传统的资源掠夺战向资源战演进。其作战手段也由武力向多元化发展。高技术战争下的资源战即可通过如物质吸引战时人力资源,或通过构建新的经济格局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来获取资源,同时利用所获得的资源借助于国际经济法规、政策等制度规范来打击和削弱敌对国或潜在敌对国的经济基础。

经济封锁战在高技术战争下将可能突破地理和传统概念的范围,出现诸如信息封锁、国际服务封锁等新形式。

经济破坏战在高技术战争下的作战空间和作战方式将不同于以往。一方面,以往单一的军事战场逐步演进到隐蔽的网络战场或外层空间战场;另一方面,以往以军事打击为主的作战方式将演进为诸如信息战、心理战等高技术手段,用以破坏对方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2.当代的隐性经济战趋于突出

当代的金融战关键在于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把握和应用。一国可利用国际金融工具等制造敌对国或潜在敌对国的内部金融危机,从而搞垮其金融体系,进而破坏其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

当代的贸易战涵盖了民品贸易和军品贸易,出于战略利益,有意利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等限制向潜在敌对国出口某些物品,或限制潜在敌对国的某些物品进入。

当代的信息经济战即利用高技术战争会以信息战为主要手段作用于经济领域以期破坏对手的信息纽带进而破坏其经济基础,从而实现其战略目的。

三、经济战思想的当代意义

经济战本身包含着打击敌方经济,保护己方经济两方面内容。对处于战略防御的一方而言,中国应做好应对敌方或潜在敌对方经济战的防御工作。

1.做好和平时期反经济战的准备工作

(1)健全国民经济体系。首先,和平时期经济建设中的对外开放要将着眼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依据施莱辛格的思想,正确看待经济援助,不能一味乐观地表示欢迎。其次,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要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另外按照高技术战争条件,合理安排工业设施在空间上的布局,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保证战时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加强金融监管。从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入手,有序监控、完善金融监管,并以此为基础适度放宽必要的和可能的资本出入管理,积极消化国内储蓄,放宽必要的信贷政策,加大国内资本的利用率,引导外资走上我国密集度较低的产业与部门,从而完善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这样,就能在和平时期减少金融危机的爆发率,同时也能避免潜在敌对国向我国发动金融战。

(3)注重贸易的战略性含义,善于利用国际规则。施莱辛格对于贸易的战略性含义的把握和认为贸易战是经济战的实质等思想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尤其对我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警示意义。首先,我国应该做到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则,善于利用国际世贸组织的例外条款、国际惯例、幼稚工业保护等优惠条件,保护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反经济战的经济基础。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的法律法规,做到与国际接轨。不断缩小与现有国际规范的差距,为我国反经济战奠定国际规则基础,防范国际敌对势力利用WTO等规则对我国进行经济打击和制裁。

2.战时对重要经济目标要实行严密防护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国内的所有经济目标都存在被打击的可能性。针对这一点,日本学者石井洋的经济安全保障等思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首先,应该建立专门的防护机构。这样有利于组织防护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重要经济目标进行严密的防护措施。其次,适时转移和搬迁有战略性的企业,以免重要经济资源落入敌手。再次,注重保护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等,尤其是海上运输线的畅通,对于采取守势经济战的国家尤为重要,这也是值得世界各国在制定军事战略时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必须注重相应信息平台的保护工作,减少或避免信息经济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世奇,郑学益.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9,179.

当代经济范文5

【正文】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03)06-0055-04

哲学的经济学分析和经济学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清理和总结这些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还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经济学也非纯粹哲学,而是在融合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质科学。这种“新质”,就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或者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剪裁、套用客观经济现实,否认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观经济现象的表层,否认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哲学的贫困》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他批评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建构经济学的哲学体系,把经济范畴视作“不依赖实际关系而自生”[1]的思想,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而他关于经济学要能够真正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研究经济现象的思想,则蕴含着从经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对庸俗经济学思想的反思,使马克思意识到,经济哲学要走出“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对“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的误区,[2]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发挥主体能动性,冲破思想障碍,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集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之大成的《资本论》,既与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现实,从现象分析中揭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关系、运行机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谜底”有关,又与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当时的经济学、哲学思维成果基础上,善于走出哲学和经济学各自的理论藩篱,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无联系。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最终实现了其哲学与经济学成果——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经济哲学研究,他不是躲进书斋给自己设定纯抽象思辨的命题,在主观玄想中构造体系,而是立足经济现实,捕捉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不囿于“现存”和既有的方法、结论,而是让“思想的闪电”在划破理论的迷雾中,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真谛。

今天,虽然时代的巨变使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那个时代有了极大差异,但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此,不妨借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经济哲学要想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3]同时,要充分发挥主体特有的能动性,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性与人文性,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后者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4]。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5]又是能动的、有价值、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得尤为彻底。

马克思既反对从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或单纯的技术理性、经济模式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撇开主体的人和缺乏对人的价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体现、发展愿望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单纯“经济人”;同时,又反对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抛弃客观的物和缺乏对客体分析的“人文关怀”,只能使人成为虚假的主体和片面的“道德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哲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时,把它们视为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合规律的过程,强调无产阶级解放之路的寻求,首先必须深入到客观的经济底层,同时,又关注现实的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地位、处境、命运和出路,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为“倍受压迫”的那个阶级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6]因此,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对“人”的探讨既以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又以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要求为目的;对“物”的探讨既以人的价值取向为参照,又注重从物的基础、本源角度探究人文关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今天,借鉴马克思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有助于我们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立足科学的实证经济学,从人化了的客观世界中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基质及其本质规律,为理解和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伪性,以及准确定位与之相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关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的价值要求的客观范围和内在层次,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质世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感到人生的温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体言之,经济哲学要研究宏观的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微观的诸如经济发展、转型引发的利益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与经济、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经济乃至社会心理与经济等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决定性与选择性则侧重于从实践角度表述主客关系。决定性即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是有自身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选择性即承认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又是历史主体的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前者肯定客观世界和其规律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后者肯定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一身兼任“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身份。[7]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有选择的能动性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实践是联接两者的中介,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的统一。经济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对经济现实的理性考察,为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提供理论根据,因此它应当从决定与选择的统一角度,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种统一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中,同样得到了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纯实证经济论和蒲鲁东陷入纯思辨的经济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离开历史的主客体关系来考察经济问题,没有看到客观经济规律既是人的能动实践的结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无策;但经济事实作为既定产物又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制约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随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活动中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关系,导致他们或者陷于机械决定论,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永恒之手”,完全制约着人的活动;或者陷于唯心能动论,视个体理性、“社会天才”的自由意志为解决经济矛盾的灵丹妙药。与他们不同,马克思一方面认为社会的、历史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经济生活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在人类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创造的物质力量,而不是自身无前提的先验假设;同时又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是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物化,生产关系是人为适应生产力而创造的结果。这样,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基础和中介,科学地预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活动,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统一。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考察当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和制订新世纪现代化战略决策,有助于我们走出“超越论”和“循序论”的两极,既立足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诸如中国与世界体系的联系与交往中,经济的调整、重组、改革、开放等关系;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在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交错点上“抓住机遇”,切实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论”或“生态决定论”的两极,进而深入研究诸如经济增长与自然成本和生产效率、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中的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精神生产,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与自然可再生性发展等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四、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

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上述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中,具体体现为他的“有中介的社会生产体系”[8]观: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既从历史的、现实的国情出发,又把它置于“世界历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中;既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又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从而既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并互通互补,生产的技术层面构成生产方式的基础,经济体系以它为坐标系,经济形态的依次演进从根本上决定所有制形态的一般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中国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又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中介性必然与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结合,生产关系的社会层面决定社会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态可以反映相同的经济形态。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国实行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应该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五、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

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它体现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从经济现实出发,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的分析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而不是止步于实证归纳;而且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与揭示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

还在马克思创立经济哲学之初,他就批判地审视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既反对蒲鲁东用先验原则、抽象哲学理念投射经济现实,认为这只能导致“可笑的哲学”;[9]又批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停留于纯粹经济事实的肤浅表述和实证归纳,认为其不从经济关系的社会历史性考察、深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了他们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固定永恒的规律的唯心史观结论。而马克思《资本论》中贯串始终的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则是他融合经济学实证性与哲学思辨性的结晶。虽然这部研究资本主义的巨著侧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但这种分析却既因哲学唯物史观的运用而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超越了纯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实证而使哲学的逻辑推演,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而具有透彻的经验说服力,从而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单纯的经济学著作或单纯的哲学著作。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哲学与经济学在相互交融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统一。如同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既是经济学又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一样,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既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又是经济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

今天,借鉴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思考和经济学实证分析统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必须做到:一方面,在探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具体问题时,必须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论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经济范式、技术模式、操作手段等经济学的表层。另一方面,在深化诸如的社会结构论、形态论、本质论、动力论等基本理论时,必须结合和依据世界、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问题加以经验证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两者特征的基础上,创建出既不因满足于繁荣表象而对自身功能产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对自身功能产生怀疑的,既适合又能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经济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0,149.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8.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466-46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当代经济范文6

【关键词】传统思想 经济管理 当代影响

一、概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

我国的经济管理思想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已经处于萌芽阶段,如姜尚就已经提出了“国富家余”的思想,管仲则强调要“富国安民”等,不过这些都是管理者所提出的一种经济目标而并非能够用于管理实践的具体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经济管理思想最早是由老子提出的,即老子典型的“小国寡民”的治世思想,主要内容就是无为,不做改变,顺其自然,主张“领国相望,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现实,这是因为人的经济欲望无法压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具备实践意义的经济管理思想在战国时代因商鞅“农战论”的提出而正式形成,他认为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从农业开始,继而才能为军事力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实现国家富强,这实际上是一种经济军事化思想,后来的荀况则将这种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荀况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封建经济管理思想,即“富国之学”,认为农业才是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的根本,同时还提倡节约消费,作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另外一条有效策略。此后,我国重农的思想一直在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持续到明末清初。后来又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有识之士又提出了工农商并重的经济管理思想,再后来直到在我国的不断传播,才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理论与方针。

二、我国传统经济管理对当代经济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此我国注重农业发展的传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纵观历史,我国从实现农业稳定生产入手进而实现社会稳定的思想一直存在,直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社会一直倡导的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农业管理成为经济管理的关键部分和重要方面,与国家经济发挥在那态势息息相关,此外又由于我国受中庸思想的影响也必要严重,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也都不敢在农业方面进行过为激烈的改革,从而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农业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今天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强烈,对我国当前重视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保障与促进意义。

(二)对社会供求活动的影响

实际上,经济活动主要是基于供求关系产生的,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存在某种形式的供求需求。具体来说,经济管理就是对商品的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环节的管理,涉及了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概念。从经济管理的综合性可以看出如果仅仅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管理显然会出现不良的后果,势必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进而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对商品的供求有一定的了解,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将经济管理思想应用其中。另外,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也会出现一些政策性的内容及放任的情形,实际上这些管理方法也都是处于对具体环境背景的考量。因此,对今天的社会经济管理仍然适用,对社会供求关系的调节也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对社会货币金融的影响

就一般的经济活动而言,经济管理涉及了具体的货币和金融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货币金融和供求关系的管理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社会中,对货币金融的管控通常是由政府来进行的,政府通过对价格的控制来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管理,通过金融市场的稳定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管理效果。而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都是使用谷物对价值进行衡量的,从而再确定规定的价格标准。在我国,自从秦统一货币之后,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具备了构建货币金融管理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成熟,相关的经济现象也随之产生,例如借贷及利息等,成为了货币金融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今天,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货币金融的影响仍然存在,并且其相关的经济现象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的影响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依据一般是量入为出,换句话说,国家进行的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进行的,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军事政策及民生政策等。另外,在传统社会中,国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赋税,国家的责任是对这些财富进行合理的二次分配,以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直到今天,传统社会的相关经济管理思想,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活动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虽然存在很多不足和落后的地方,但是其中也不乏能够体现管理思想精髓的经济管理方法,对今天农业、社会货币金融及国家政治的发展等都产生着不小的影响。对这部分好的管理概念我们应继续发扬传承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使其符合我国现代化的管理的思想,促进我国的政治、文化、科学及农业等经济不断的发展,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天向.试析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5,24:52.

[2]刘冰.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6,Z1:61-64.

上一篇广告创意

下一篇医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