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样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生物采样方案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1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49-02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都是在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操作技能很强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亚于其理论课程。该实验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与纽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独立科研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弊端,因而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迫在眉睫。

一、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在很多高校以往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往往被动地、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讲解、演示、实验注意事项等完成实验[1]。这种方法只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思考的独立性。

2.教学内容。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含无菌技术、染色技术、纯培养技术、显微技术这四大技术[2]。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课程通常将这些实验技术分散在相对独立的实验单元中,各单元之间缺乏方法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以联系性、全面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实验内容多采用验证式模式[3],该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事倍功半,导致学生到了工作岗位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不能将已学过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串联起来去设计实验方案和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考核。由于实验课学时比理论课学时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实验课当作理论课的“附属课”,没有意识到实验课程对于微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实验课程的评分依据一般以学生课下完成的实验报告为主,造成学生只看重实验报告而轻视实验操作的不良后果[4]。此外微生物学实验多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存在抄袭甚至篡改数据等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品质。

二、项目研究目标

研究型高校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此,开发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中的作用将成为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教改项目在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教师更多地发挥引导和服务的功能,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项目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采用模拟科研课题的方式,将分散独立的实验课程内容串联成有着密切联系的整体,通过针对解决某一科学问题而展开实践和探索。

1.探索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首先由教师将一系列独立单元实验设计成围绕为解决某一模拟课题而展开的系列关联的实验环节;然后学生遵循框架式实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对象,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并学会对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教师从总体上剖析模拟课题的目标与实验内容设计的思路,学生在反观已开展的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其他可行方案,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看待模拟课题,对实验课题如何入手、如何安排获得基本认识。

2.综合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教师围绕某一专题通过课堂集中讲述或提供实验技术录像的方式,分别阐述针对同一目的的不同技术方法,并设定不同的背景条件或者给予不同的实际样本。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及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多种技术方法,对教师提供的一系列不同情况/样品进行自主选择适用方法并开展实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例如:以“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为专题,对不同的微生物(原核、真核),不同的培养基质,不同的细胞浓度(极低、高浓度),围绕生长测定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半自主设计小型方案研究理化因素(pH、温度、碳氮源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结果,初步掌握培养条件优化的方案。

3.设计式研究。在这一层次上,采用“学生自主实验”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在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上,分组开展独立课题研究,自主进行方案设计、内容安排、时间分配及相互配合完成整个过程,并获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或后续研究规划。例如:以“产特定目标产物的目的菌株的筛选”为研究课题,通过生境分析明确采样地点,自行采样,查找或自行设计快速检出方法,进行富集和选择培养,比较获取相对优良的产生菌株,并进行初步鉴定和简单的培养优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获得一个真实的实验研究过程的锻炼。

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还应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因此实行实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考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很有必要[4]。教师要加强对实验课程的管理和考核,要严格规范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除了在课堂上做好操作演示外,要随时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一次实验课能够完成的基础性实验,指导教师应当场检查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发现问题当场指出,并评定课堂表现成绩,并要求学生当堂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将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给出每个单元实验的综合成绩,这样避免了学生对实验结果作假和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发生。对于需要多次实验才能完成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要求提供详细的原始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报告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上述改革能够很好地解决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伟,屈年瑞,高大威.微生物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118-122.

[2]叶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58-59.

[3]季淼,叶明,杨柳,王颖.工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6):977-979.

[4]刘晓红,曾驰,缪礼鸿.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94-8396.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改革项目(JGB2013078)。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85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基层医院业务的拓展,加至二级医院评审需要,许多基层医院都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但是,由于一些实验室条件简陋,技术人员缺乏,在标本的采集、接种培养、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甚至错误的做法。

本文通过对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走访和调查,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从标本的采集到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中都存在很多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归纳,提出解决的方案。使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能在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检测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评价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存在的问题

管理问题: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二级医院评审必备条件,一些医院虽然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但只是形同虚设。由于微生物检验成本高收益少。所以,领导不重视,前期投资少,技术力量缺乏;实验室制度不健全,没有可操作的SOP文件,没有标准菌株,不做室内质控,很难保证菌种鉴定、药敏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室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缺乏,观念落后,对新知识掌握不够。

技术问题:①标本采集:由于没有SOP文件,缺乏统一采集标准,大夫取标本随意性强,大量送检标本不合格。如伤口分泌物,大夫用采样棒随意蘸取脓液送检,这样的标本阳性率很低;痰液标本不是咳自肺部,而是口咽部分泌物,大多连口都不漱,直接留取口水送检,分离不出致病菌;血培养只抽1次,草草了事;尿标本留取时,不告诉病人采集标本应做的准备,致使采集标本污染严重。对实验前质量控制不重视,标本培养阳性率低,临床大夫有抱怨。②标本的培养:由于实验室条件简陋,没有CO2培养箱,一些苛养菌生长不良,使血液、脑脊液等标本培养的阳性率减低。有些医院为了节约材料,制作的培养基厚度不够,细菌生长不良,甚至用一个平板接种两个标本,严重违反操作规程。③微生物室药敏试验,基层医院多以K-B法为主,各实验室在菌悬液浓度的配制、药敏纸片的选取、黏贴纸片间距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有很多细菌室没有CLSI手册,就更谈不上按标准执行;有些医院不论阴性菌、阳性菌、球菌或杆菌,选用同类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

解决方法

管理和设备:领导要重视微生物实验室的前期投资,加强微生物技术人员培养,鼓励业务骨干参加专业学习及学术交流,了解掌握新知识、新理念。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班等形式,使大夫充分认识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职能科室应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提高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和检测,改变以往盲目应用抗菌药物的错误做法。

人员配置:要选用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员担任细菌室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能兼职,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要不断的更新理念,开拓思维,要有创新精神。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工作制度:微生物实验室要编写行之有效的SOP文件,建立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工作制度,编写详实的标本采集手册,下发临床各科室;对临床送检标本,要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坚决退回,并做好登记,积极和临床科室沟通。微生物室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CLSI标准,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做好日常仪器维护,做好试剂、培养基、染色液、标准菌株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积极参加卫生部和卫生厅的室间质评。

讨 论

医院应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向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宣传、培训,强化他们对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标本的合格与否,是整个检验质量的保证。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正确选择采样时间。规范采集方法,首先嘱患者注意留取标本前的事项,按无菌手续采集各种标本及所需的量,以无菌容器盛装,并应根据待测微生物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如需氧菌、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真菌、L-型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检验,均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采样。制订对标本的核对、确认、保存、送检制度。采集后的标本,应核对、确认无误后,立即送检,不能及时送达实验室的标本应采用适当的保存液和保存条件妥为保存(如保温、冷藏等),以免标本腐败变质。采集后的标本应专人送至实验室,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特别是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严密包装,防止污染、传播和自身感染。实验室总体布局安排要充分考虑减少潜在的对标本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工作区域是检测工作的基础,该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对进出、使用应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做好记录。定期对无菌区域进行监测(包括空气、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等的监测),对废弃物品应当制定专门的程序,加以文件化并要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备要进行有效控制,定期对实验用仪器、设备进行正确维护、校准和质控。以保证对检验标本的无菌操作,以及对需要使用的无菌工具和器皿正确实施灭菌。无菌工具和器皿应放在专门的区域存放,明确标识,以与非无菌物品区别开来。要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对接受过一定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上岗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以测试他们的检验能力及操作熟练程度。每个检验人员都要接受继续教育,更新和掌握微生物检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检验水平。

为了减低细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重视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才能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医院感染控制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医学实验室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770-771.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3

1微生物水质修复机理

1.1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当前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达数十万种,其中大部分是有机化合物,微生物能够降解、转化这些物质,降低其毒性或使其完全无害化。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通过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降解;第二,污染物被微生物吸收到微生物细胞内后,由胞内酶降解。

1.2微生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机理

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转化解毒作用和吸收累积作用。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长期存在使自然界中形成了一些特殊微生物,它们对有毒重金属离子具有抗性,可以使金属离子发生转化。对微生物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解毒作用;对环境而言,则是一种很好的修复作用。另一方面,微生物吸附是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微生物表面,而微生物吸收是指微生物活细胞吸收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内,并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一般也称为微生物累积。失活微生物只能产生吸附作用,而活体微生物同时产生吸附和吸收作用。吸附和吸收都是对重金属离子的收集和浓缩,因此,利用微生物吸附、吸收重金属,再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粒度、硬度及稳定性后加以去除,可以达到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2微生物水质修复技术

微生物对水质的修复技术包括采用生态方法强化微生物自净作用和生物化学技术两类。所谓生物自净作用的生态强化,是大力发展水生高等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加微生物的附着面,以促进微生物的自然繁殖,增大微生物在水体自净中的作用。生物化学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向水体投加某些专性细菌的营养物质,促使细菌大量繁殖;另一种是直接向水体投加细菌,使水体微生物瞬间增大,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1投加微生物营养剂

尽管所有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都需要有机质、无机营养盐,以进行同化和异化作用,其间存在共性,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营养结构上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在水质净化中处理的污染物也不同。为了处理某些特定的污染物,需要培养针对这种污染物的专性微生物,可以向水体投加该专性微生物必须的专性营养物,使该微生物大量繁殖,称为优势菌种,达到水质修复的目的。

2.2生物试剂添加技术,又称为投菌法

该方法是向被污染的水体中投加人工培养的活性微生物,强化水体有机物的降解。以往的水处理理论认为细菌无处不在,在某特定环境中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就会自然产生仅适应这种环境的菌群,并称为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强者。投菌法理论则认为,在某特定环境中自然生成的菌群虽能很好适应这种环境,但并不一定是这种环境中的最强者。因此,有必要投加经过筛选的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通过对胜利油田地区原水生物资源和水质调查,展开通过向水体中投加微生物试剂,来提高水体的生物降解能力,从而有效缓解目前困扰水处理工艺的有机物降解问题。

3黄河下游微污染水源微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3.1黄河下游微污染水源现状

胜利油田地处黄河下游,以黄河水为水源。近年来,由于黄河水源污染加剧,致使油田的水源水库普遍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又由于油田平原水库一般蓄水深度较浅,库容面积大,蒸发量大,水库内水的停留时间长,当地日照充足,为水库内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并随着季节的更替,藻类在水库内生长、死亡、腐烂、沉积、释放,使油田水库有机污染与藻类含量水平居高不下,水库水质部分指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的要求。2006年8月,我们对黄河取水口和油田11座大中型水库原水进行了采样分析,证实黄河取水口总磷、总氮超标,AOC(生物可同化有机碳)含量较高,Ames致突变试验结果呈阳性,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有检出;来水经沉沙蓄存后,CODMn一般处于5.5mg/L左右,最高可达8.6mg/L,藻类指标最高可达3.7亿个/L。蓄存期间,TOC明显上升,Ames致突变试验为弱阳性,两虫均有检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开展了微生物修复试验研究,研究微生物对水库原水中藻类、氨氮及有机物的影响,对降低原水微污染水平、提高供水水质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2实验方案及数据采集

2007年,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在孤岛一库进行了微生物制剂的投放试验,本次实验共分为5个批次进行,每25天投放药剂一次,10月后不再投放,采样频次7天。微生物菌种的检测采用常规细菌检测方法,对细菌检测的数据说明,菌群活性的增强与细菌总数有较密切的关系,尽管我们共计进行了五次投药(其中后四次是补充投药),细菌总数并未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说明试验水体已实现初步的生态平衡,投加菌剂过多有可能导致细菌总数大量繁殖的设想是不成立的。此次试验菌种由北京三安集团提供。应用三安集团Tech-BIA即“生命信息调控技术”,是目前世界首创的活信息生命科学研究技术方法,具有速度快、准确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技术生产的水体环境净化菌种。孤岛一库在2006年供水体系运行调整中已作为备用水库,封闭管理,水域内有野生鱼类种群,数量较为稀少。

试验结果表明:

(1)温度对微生物活性有很大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微生物菌种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当水温在25摄氏度以上时,微生物活性较为明显,对于氨氮、有机物、对藻类生长的抑制都明显优于低温状态下的活性。对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2)微生物菌剂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去除效果:高锰酸盐指数:该项指标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多少。我们在检测中采用的是高锰酸盐指数法。通过分析发现:微生物菌剂对水体中的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相对于2006年同期,化学需氧量(COD)指数大幅飙升的势头被遏制,试验期间试验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未发生超标现象。

(3)微生物菌群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微生物菌群对藻类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相对于藻类的庞大数量,抑制效果并不明显。项目组分析认为,由于菌群的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产生了与藻类相互竞争的关系,但由于菌群不能无限增长,因此对藻类生长的抑制并不太理想。具体见图2-3。

(4)菌群对氨氮类指标的去除:投放微生物菌群的水域氨氮含量低于未投放水域,说明微生物菌群对氨氮的吸收是有效果的。部分采样点内,氨氮的含量上升通过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其一是由于夏季水库水体富营化程度加剧,氨氮总量超出微生物菌群的处理能力,是可能导致氨氮检测上升的直接原因。其二是由于水体中的生物链并不完善,微生物菌群的硝化反应与水库底泥的反硝化反应一直存在,当硝化反应后微生物菌群由于水体中缺乏足够的食物链(氨氮微生物浮游生物鱼类,水体中鱼类不足)也是导致氨氮监测结果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4

1.1资料

研究中所采用的资料是由我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我院**科室2848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普通诊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空气采样1387例,医务人员手、咽拭子、器械及各种物体表面采样1373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88份。

1.2方法

1.2.1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

对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的检测采用的是涂抹法。通过6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后,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用浸湿灭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往返涂抹2次,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中送检,置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1.2.2空气微生物检测方法

对空气中的微生物检测的方法采用的是沉降法。对室内采用动态消毒机进行消毒半小时,消毒半小时后,按室内面积≤30m3,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30m3,设东、西、南、北、中5点,采样高度距地面1.5米,距墙1米,用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各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置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

1.2.3紫外线强度测定

对紫外线强度采用的测定方法是打开:打开紫外线灯管开关5分钟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管下垂直1m中央处,照射1分钟,照射后将变色的光敏药膜与标准色块相比较,颜色相同或深于标准色块者为合格。

1.2.4各种灭菌器械、其它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

对各种灭菌器械、其它物体表面微生物检测采用的方法是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湿灭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在取样区内往返均匀涂抹5次,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ml无菌生理盐水中送检,置37℃培养箱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抹采样。

1.2.5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咽拭子的检测方法

一次性医疗用品、咽拭子检测方法均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中方法执行。

1.3判断标准

判断时严格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消毒与灭菌效果和评价标准的方法进行。

2结果

根据判断标准,最后得出的结果为:共监测2848份表本,合格的有2496份合格率为87.64%。

灭菌器械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合格率最高均为100%,其次为空气培养合格率和紫外线灯管强度,分别是94.64%和90.72%。最低的为医务人员手为62.41%。

3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1]。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直接关系的哦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院中的灭菌器械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合格率最高,其次为空气培养合格率和紫外线灯管强度,最低的为医务人员手,与相关文献中的报道相似[2]。

3.1结果分析

分析这其中的原因,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器械合格率最高,是因为我院对所有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从买进到使用都进行严格的把关。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均统一由药剂科进行招标采购,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进货渠道,感染管理科负责索证,验证,对购入的产品实行验收制度,并做好采购记录,从而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为了提高灭菌器械的合格率,确保医疗安全,我院建立健全了消毒灭菌制度、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使用、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

空气、紫外线灯管强度合格率较高,是由于多数科室空气消毒采用多功能空气消毒净化机,而用紫外线消毒的科室,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定期监测紫外线辐射强度,保证了紫外线消毒效果,医院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水平,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是医院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许多的疾病因子均可通过空气扩散传播[3],为此,我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月对各个科室的空气进行细菌监测,不合格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分析发现医务人员手部清洗消毒的依从性低,有些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实施手部清洗消毒方法,而洗手原因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医疗活动中,频繁接触患者清洁或污染的医疗用品,手容易被污染成为传播媒介[4],造成交叉感染。而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医务人员培训洗手的正确方法,宣传洗手的重要性,增强洗手意识。

3.2对于相关问题的控制措施

对于调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

3.2.1是提高全院职工对预防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定期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了解并学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及预防水平。

3.2.2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消毒杀菌设备和设施,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与指导,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案,从而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必须进行6步洗手方法的岗前培训,经示范操作合格后方可上岗。

3.2.3加强对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加强对器械使用环节的管理,督促提高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2.4加强消毒药械的管理,购置消毒灭菌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查验生产厂家必要证件,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严格把好进货关。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5

生物修复是环境工程领域刚刚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土壤、地下水、河道和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1~5]。为了进一步探索华南地区高负荷污水流量和潮汐状况下的黑臭河涌生物治理技术,在广州市白云区朝阳涌进行了黑臭水体生物修复试验。

1 试验河涌和测试方法

1.1 试验河涌

朝阳涌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为感潮河涌全长3200 m,平均宽度5.8 m,平均底泥深度0.9 m。由于上游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涌,近十年来河涌一直处于黑臭状态。

1.2 试验方法及工艺参数

从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向广花高速公路方向,人工垒坝截流875 m作为预处理河段,人工截流使预处理河段水位稳定在0.8~1.1 m以上,总水量为5000 m3 左右,每天上游排放污水1800~2300 m3,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2.17~2.78 d。预处理河段下游为自然潮汐河段,人工坝上留有泄洪孔,以便在暴雨和上游污水排放量加大情况下,直接排入潮汐河段(见图1)。

1.3 预处理河段处理方法

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前放养凤眼莲,同时在凤眼莲下悬挂2~3 m3生物填料,设置射流式增氧机1台(1.10 kW,每台增氧量为3.5 kg/h)地埋式生物反应器1套;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设置接触氧化池1套;预处理河段布置5台水车式增氧机,其中1台为永久性增氧设施(1.50 kW,增氧量为2.6 kg/h),4台为临时性增氧设施(0.75 kW,增氧量为1.5 kg/h)(见图1)。

1.4 药物处理方法

药物处理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底泥生物氧化 60 d(8月23日~10月23日)

利用河道底泥接种专业培养基,定向扩增河涌土著微生物,制成土著微生物培养液,将微生物培养液(细菌含量1×106pic/mL),和一定量共代谢底物等辅助药物一起共250 kg,加上6.6加仑Bio-energizer生物促生液(简称BE,美国普罗生物技术公司生产)、3.3加仑Micatrol生物解毒剂(简称MIC,美国普罗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用黑臭河水稀释混合后,直接喷射于河涌底泥内,以促进河涌底泥生物氧化。此过程连续进行5 d后,采用上述方法连续30 d向河涌底泥喷洒3.3加仑/d BE,然后将剂量减半,连续25 d进行底泥生物氧化。

第二阶段:水体生物修复 30 d(10月24日~11月24日)

在第一阶段底泥生物氧化基础上,连续30 d在预处理河段均匀泼洒2加仑/d BE和50 kg微生物培养液,同时启动水体增氧设施,药物使用量根据当天污水流量和污水CODcr、NH3-N等指标作适当调整。随着水体好转将药物剂量使用量降至0.5加仑/d,至第二阶段结束。

第三阶段:河涌生态恢复 20 d(11月25日~12月15日)

按照污水排放量,每天向红星工业区第1、第2排放口投加25 mg/L微生物培养液和2 mg/L BE、1 mg/L MIC,每周向预处理河段均匀泼洒2加仑BE,根据当天污水流量和污水CODcr、NH3-N等指标适当调整BE剂量或采用其他应急措施。

1.5 采样点及采样方法

水体采样点分别位于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1#)、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上游(2#)、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下游(3#)、木桥(4#)、高速公路(5#)、朝丰路桥上游(6#),用500 mL取样瓶直接取样,并于当天测定各项指标。(见图1)

1.6 测定项目及方法

1.6.1理化指标测定及方法

DO采用上海产溶解氧测定仪,于每天上午11:00现场测定;透明度采用自制塞氏盘进行测定,于每天上午11:00现场测定;pH采用上海产笔式pH计,于每天上午11:00现场测定;NH3-N采用纳氏比色法进行测定;H2S采用碘量法进行测定;CODCr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底泥TOC参照土壤TOC测定方法。

1.6.2 生物学指标测定及方法

细菌总量:采用平板培养法;微型动物:用吸管吸取1滴(约0.05 mL)水样,在血球计数板上直接进行活体观察并计数;以上指标测定方法见文献[6];底泥生物活性(G值):见文献[7]。

转贴于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污染源生物处理效果

经过20 d运行,红星工业区第1排放口地埋式生物反应器对污水CODCr除去率可达20%左右;红星工业区第2排放口接触氧化池对污水CODCr除去率可达50%左右。二排放口污水排放总量1800~2300 m3/d,排放污水平均CODCr(3#)稳定在150 mg/L左右。

2.2 预处理河段底泥生物氧化处理结果

底泥耗氧是河涌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朝阳涌长期受纳来自上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物和生物残体、固体颗粒等沉入河底,形成80~120 cm的黑色底泥,底泥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进行迁移和转化,影响上覆水体。

通过60 d的底泥生物氧化,6个样点底泥平均TOC由28.28 g/kg降低至9.10 g/kg,降低了近2/3倍;底泥生物降解能力(G值)由1.7 kg/kg.h升至5.6 kg/kg.h,提高了近2.3倍。

2.3 水体透明度及色泽变化

从10月24日水体生物修复开始,10 d内,预处理河段水色发生了明显变化,由黑色变为灰白色、褐色;10月30日预处理河段下游潮汐河涌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11月12日,预处理河段水体开始发绿,并呈现下午变绿,上午变黑的变化规律;11月15日全河段藻类大量繁殖,迅速消除黑臭。从上游至下游,呈现暗灰色-灰黄色-黄绿色的渐变过程,水体透明度也稳步提高,从上游暗灰色水体的12 cm左右,提高到下游高速公路的35 cm左右,并且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步提高的趋势(见图2)。

2.4水体pH和溶解氧变化

随着河涌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的不断加强,11月12日预处理河段下游出现藻类, 水体pH上升,从上游到下游(1#~6#),pH从7.3逐步上升为8.1左右,从11月20日开始,2#~6#采样点,pH稳定在8.1~8.3,而1#采样点(排污口)一直保持在6.9~7.3。11月5日前,河涌水体一直为黑臭状态,水体溶解氧0.3 mg/L左右,随着水体生物修复进程,河涌溶解氧逐步提高,并呈现从上游到下游稳步增高的趋势。11月5日,经过综合措施处理,预处理河段水体开始变灰变白,3#~6# DO已升至0.8~0.9 mg/L,此后稳步增长,至11月15日预处理河段3#~6# DO已稳定到3.5~4.8 mg/L。并且从上游到下游,DO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见图3)。

2.5 水体CODCr和BOD5变化

随着生物促生剂的投加和生物修复措施的进行,处理河段CODCr和BOD5明显低于进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结果不断加强,10月24日刚开始处理时,从二排污口汇合点(3#)到朝丰路上游(6#)预处理河段河段CODCr去除率仅为8.2%(包括河水稀释作用),11月5日,河涌CODCr去除率为27.4%,11月5日后,CODCr去除率一直稳定在30%左右(见图4、图5)。

从11月5日河涌生物系统强化后,BOD5去除率提高至60%以上,并保持稳定,从河涌NH3-N、H2S等还原性产物浓度变化上看,从二排污口汇合点(3#)到朝丰路上游(6#)预处理河段,11月5日以后NH3-N去除率明显上升(包括河水稀释作用),从11.8%增加到29%,随后稳定在39%左右(见图6)。

H2S含量过高是河涌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物修复的治理效果逐步加强,河涌H2­S含量从上游对照0.03 mg/L降至处理河段下游未检出,表明经过生物修复后,处理河涌已初步建立好氧洁净生物体系。

2.6 水体生物相变化

对水体中细菌总数观察计数的结果表明,随着水体生物修复和水质的改善处理,河涌水体异养细菌总数较上游少了1个数量级(上游污水异养菌总数为0.9×106~1.3×106 PIC /mL,处理河段下游异养菌总数为0.7×105~1.3×105 PIC/mL)。对水体微型动物观察表明,各样点的变形虫、鞭毛虫、纤毛虫、轮虫等种类和数量往往随着细菌和藻类的生长高峰而增加。11月13日开始下游潮汐河涌中出现了大量枝角类水蚤(红虫),之后出现了小鱼。

转贴于  3 讨 论

3.1 底泥生物氧化和河涌水体生物修复

底泥是河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无机矿物、有机物、和流动相组成。底泥影响上覆水体水质;底泥的缓冲能力决定了水质的稳定性,也决定了上覆水体藻相的稳定性;底泥的微生物活性决定了对河涌有机物污染分解速度,从而决定了河涌的净化能力[8~10]。

本试验中,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实验室小规模试验,从十多种方案中,选择了两种高效配方,用于河涌底泥生物氧化,通过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喷射于河涌底泥内,促进河涌底泥氧化,通过检测表层20 cm底泥TOC和生物降解能力(G值)以确定底泥氧化程度和生物活性,至9月23日下游河涌(6#)底泥TOC已从17.9 g/kg降至5.9 g/kg,生物降解能力提高到5.6 kg/kg.h(可能是该河段在2002年4~5月曾做过底泥氧化,底泥状况一直较上游好)。底泥氧化层的形成,为河涌洁净好氧生态系统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0月30日下游河涌底泥营养盐释放,水体率先开始变绿。11月3日下游河涌已形成稳定的洁净好氧生态系统,水体色泽和潮汐水一致,透明度有时高达60 cm。

3.2 城市黑臭河涌生物治理技术

城市河涌担负着防洪排涝、景观旅游、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涌整治一直作为政府的“民心工程”、 “形象工程”而备受重视。在城市河涌整治中,往往重视清淤,驳岸,绿化和截污等表面工程,而不重视底泥和水体生物修复,更不重视河涌生态体系建立,这样导致城市河涌整治中边治边黑,边黑边治,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涌水质和自净能力。截污虽然能从源头上解决部分污水排放问题,但河涌是一个开放的水体,面源污水和其它污染源不可能完全截住。清淤虽然能除去部分底泥,清淤后下层底泥仍将为新的内源性污染源。仅通过截污、清淤、冲水,即使短期内能解决黑臭的问题,由于河涌好氧洁净生态系统尚未建立,水体的自净能力有限,一旦河涌纳污很快又恢复到黑臭状况。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完全截污的情况下,通过底泥生物氧化和水体生物修复,配合河涌生态恢复技术,能有效地消除了水体黑臭,逐步建立河涌洁净好氧生态系统,延长河涌生物链,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河涌水体自净能力。生物修复是城市黑臭河涌治理不可或缺的治理措施。本试验为城市黑臭河涌的生物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 沈德中.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1~21

2 Alan scragg.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1999.105~137

3 Awford R L,Crawford D L. Bioremediation princip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87~250

4 Brewster B L. Enhance Remediation Effor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92,6:28~32

5 徐亚同,史家樑,袁 磊.上澳塘水体生物修复试验.上海环境科学, 2000,19(3):480~484

6 国家环保局编.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7 李 军,王淑莹.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45~67

8 马 放,任南琪,杨基先.污染控制微生物学实验.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1~72

微生物采样方案范文6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考核方式;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209-03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学科,是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相关配套实验课程也在微生物教学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1-2]。落实好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对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微生物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教学和考核方式问题,如教学体系传统及考核方式单一等。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从实验教学体系和考核方式两方面进行问题剖析和教学改革。

一、实验课程教学实践中常见问题剖析

1.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传统。(1)教学重技能训练轻能力提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依照老师所授或实验手册所写的实验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被动的模仿,且实验课多以演示、示范和验证为主,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较少[3]。学生仅仅学到了如何操作,却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升。(2)实验顺序安排不合理。许多实验室为了教学方便,实验顺序往往按照理论课内容的顺序进行,如显微观察、微生物计数、大小测定等在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操作前。这就割裂了微生物实验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既与实际科研实践不符,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3)实验之间相互孤立。在微生物教学中,各个实验之间缺乏连贯性,如显微观察、微生物计数及分离纯化所用的菌株都不同,导致学生难以系统地把握微生物实验。这样既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据和问题的能力。(4)实验材料由教辅老师准备。以往为了节约时间,实验材料多由辅导老师进行准备。学生无法参与整个实验、缺乏对实验的整体规划及安排,并且对实验工作和结果缺乏重视。如在染色液复红的配制中未加入乙醇,则在芽孢染色中就观察不出颜色,由于学生未参与实验染色液的配制,在后续结果讨论中就不能完全分析出在实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5)实验内容设置陈旧。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仅针对教学大纲中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且目前很多微生物实验都是一些基础性验证实验,内容陈旧,缺乏特色,与科研和生产实践脱离,无法让学生接触到生物热点或者实际科学问题,同时一些仪器、设备相对落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微生物学习的兴趣,也跟不上现代微生物发展的需求。

2.微生物实验考核形式单一。(1)以实验报告为考核方式。传统的微生物实验考核方式多以实验报告为主[4]。由于微生物实验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导致学生在操作时并不认真,只注重实验报告的质量,甚至出现有些学生不去做实验,在课后抄一份结果完全正确的报告也能获得较高的成绩。这样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不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同时实验成绩拉不开档次,严重打击了认真做实验学生的积极性。(2)以考勤与实验操作为考核方式。实验平时成绩多以考勤与实验操作作为标准,忽略了对实验前准备及预习的考核。不参与整个实验的准备,达不到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对基本技能的强化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重视等目的。在实验前不进行预习,导致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缺乏整体的认识,同时不清楚实验关键点和重要技能训练,易出现实验错误。(3)期末单项实验考察为考核方式。期末单项实验操作考核即采用抽签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完成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某一项实验。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偶然性,可能出现学生自己抽的题不会或不熟练,反而会做其他学生所抽的题的情况。这样仍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即便能督促学生对题目及细节的重视,也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进措施

1.教学体系的改革。(1)设立实验课助教岗位。在微生物教学中常常只有一位教学老师进行实验的讲解及课堂上的操作辅导,在有限的课堂里,仅一位老师往往不能对全班所有同学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解答。为此我校设立微生物实验课助教岗位,不仅能够协助教学老师顺利地开展实验,同时又能在课上及课下对学生进行充分和必要的辅导,让学生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解决。(2)合理安排实验顺序。通过对实验顺序的适当调整,如可按照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分离与纯化、微生物计数及大小测定、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的顺序。使上一个实验的结果作为下一个实验的开端,既减少了实验材料的浪费、准备实验的时间,又能更好地让学生系统地理解理论课的知识,既可以突出实验专题的针对性,又符合实验综合设计的规范性。(3)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实验条件有限无法进行的前沿实验,我院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介绍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现状、发展及相关热点问题。同时在微生物形态观察时,由于微生物形态小,难以用语言描绘清楚,可用多媒体图片生动形象地将各种微生物展示出来以明示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4)补充新设备以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许多实验室仍在使用一些老仪器、旧设备,跟不上现代微生物技术的步伐。我校实验中心新增设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交互式手写电子大屏等,不仅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效率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增加实验中心使用频率和盖度。面向我校本科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鼓励更多的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参与到实验中来。既满足了学生对实验场地和设备的需求,又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6)网络课程中心平台建设。我校设有针对各个专业的网络课程中心,平台里有丰富多样的实验课件及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和交流场所,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通过实验课程论坛及讨论解决课上遗留的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创新点,在与辅导老师在线讨论形成方案后,可以进入实验中心补充实验。(7)教学内容拟组合为7大板块。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细节和流程;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所涉及仪器使用,既有利于仪器使用和维护,也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讨论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关注点和疑惑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讲授内容,并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对生物学习和研究有潜力和兴趣的学生,帮助学生设计创新实验等。

基础性实验:我院设置的微生物基础性实验主要包括培养基的制备、灭菌与接种;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显微镜的使用、细胞染色(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荚膜染色、芽孢染色及鞭毛染色)及多种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霉菌及酵母菌等)的观察;显微计数与细胞大小测定;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生理生化实验等。这一环节的内容主要是为后续的综合性实验打好基础。

综合性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带实验材料及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自主地选择综合性实验,如土壤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使学生建立起采样、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分离与纯化、鉴定与保藏的系统化知识体系等。同时依托综合性实验,促进课堂学习向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过渡。

趣味性实验:开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如酸奶、米酒等实验,让学生相互品尝,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科研性实验:即将现有的科研成果引入微生物教学中。在现有条件下,我院将经典实验内容进行升级改造,增设了噬菌蛭弧菌分离、纯化及效价测定等教学内容[5]。较一般高校开设的微生物普通分离及常规染色增加了双层培养法、银染与相差显微镜观察等技术训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拓展综合实验及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平台教学潜力。

创新性实验:主要包括高校学生竞赛、申请的科研立项或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参考。我院鼓励学生利用平时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可自行申报和主持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能力提高项目》子课题、四川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平台”,学生自主阅读文献、撰写标书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实验方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验[6]。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考核方式的改革。针对教学内容中的7大板块,采用多元化考核及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弱化形式化的实验报告比重,强化实验过程和实际参与度比重,注重学生对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的能力。考核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实验前预习考核:占实验总成绩的15%。鉴于实验前预习工作的重要性和忽略现状,由指导教师准备2~4道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关键问题,课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评试,并将评测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该部分成绩不仅能督促学生提高对实验的熟悉度,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使学生能够按时到达实验现场。实验准备:占实验总成绩的10%。将实验班分成几个小组,每次实验前由一个小组动手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比如仪器准备与调试、药品称量与配制、接种与转种、灭菌、培养基配制等。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实验的具体全过程,以解决以往学生不会准备和安排实验等问题。实验操作、报告及结果:占实验总成绩的50%。该部分反映学生对具体实验内容的熟悉度和参与度,对实验内容进行常规的梳理,对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以及对深层次问题的剖析和讨论。这部分着重考评学生结果记录、表述、分析和讨论能力,尤其注重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提出。实验态度:占实验总成绩的10%。包括出勤、卫生及实验规范管理等,出勤即在上课前对学生是否来做实验进行考察;卫生即在每次实验后对实验室进行清洁与整理;实验规范管理即禁止食物和遵守实验室其他必要规定等。将出勤、卫生及实验素养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不仅督促学生按时参与实验,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做实验和维护实验室等基本科研习惯及素养。期末测评:占实验总成绩的15%。采取现场计分的形式,由教师进行巡视辅导,通过考查学生仪器使用及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检查实验数据及是否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等进行打分。加分环节:对于积极参加创新性实验的同学进行额外的加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三、结语

微生物学是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很强的学科,实践证明通过对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设立研究生助教岗位,补充新设备及多媒体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建设实验网络课程中心,重组实验课内容并增设科研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大实验等,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实验教学的弊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微生物学实验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素质,从而促进课堂学习向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过渡。但微生物实验教学仍然需要不断地改革和探索,使学生能适应未来更高层次的研究,并为胜任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亮,陈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初探[J].科技信息,2011,(1):426,830.

[2]赵银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140-142.

[3]王楠,李燕,朱伟,等.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71-172.

[4]王小丽,钟有添,谢琼a.实验教学改革条件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817-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