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业历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每年建筑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建设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建筑企业自身考虑,能够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安全文化将会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从社会角度考虑,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有益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避免由事故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损失,促进整个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企业的安全资源投入不足,没有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预防。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现象,没能形成安全投入的制度化,没有完善的投入计划体系,安全投入存在较大的随意性。(2)安全条例的规定不完善、对于安全条例的执行度不够,使事故责任者有机可乘。事故发生后,由于责任不明确,事故责任者往往推脱自己的责任。 (3)对“三违”现象监管力度不够,“三不放过”原则不能认真执行。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没有认真按照“三不放过”执行。(4)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观念不强,忽视安全生产,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以上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与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制度、行为与观念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施工操作、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监督有据可依。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关于安全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企业自身为保障安全生产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国家先后颁布的法规和规章是国家和建设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约束,企业必须遵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为实现其自身安全目标对员工的安全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安全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入手。

3.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企业各类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包括企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

企业决策层人员对企业总体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并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人员主要负责将决策层制定的安全战略和计划转化为具体的安全目标和活动并负责监督验收,管理层人员根据所拥有的管理权限不同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管理。一般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设计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等。企业操作层人员一般包括施工工人、班组长、电工、特种工人等,他们是具体安全生产任务的实施者,同时是每个具体工作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担者,任务实施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层次划分,使每个生产任务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到人、严格执行。一旦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可根据层次划分,对责任者予以惩罚和教育。

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说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础施工、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作业、高处作业、料具存放及危险品的防护要求,根据制度的相关规定对防护进行管理。2)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塔吊及主要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技术及管理要求。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包含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配电线路、配电箱、各类用电设备和照明的安全技术要求。4)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的基本要求、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工具、设施、临时用电工程以及机械设备等的验收要求,按全新技术、新工艺的总结和推广要求。5)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维护、报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对各层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监督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辅助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经济激励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保障。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对建筑施工阶段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机制和事故处理机制做出规定的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编制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如实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安全态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设备、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等等。

4、结论

本文在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以期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陈扬.2005.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268):41—46

[2]黄吉新、方东平等.2006.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78—82

[3]索建平.200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探讨.经济师.2003.8:275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2

摘要:2010年以来,国家针对过热的房地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企业面临重新“洗牌”,而与房地产企业密切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风险也在加大。这些风险无一例外的最终都将以法律风险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及时应对。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Key words: Real estate;Macro-control;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isk;Countermeasure

Abstract: Since 2010, the state against the overheated real estate has issued a series of macro-control policies, real estate companies face afresh "shuffle",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risk which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s also increased. These risks without exception will eventually to legal risk manner. We must be fully aware of these risks, and timely to reply.

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

2010年1月,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但第一季度全国大中城市房屋价格增长速度仍然过快,房地产市场投机因素日益增强。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直接针对房价、地价上涨过快的形势出台《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明确提出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通知中提出十条举措,但房价仍未压住。2010年 9月29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的“新国五条”出台,很快,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据此出台地方性的调控细则,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等14个城市出台的“限购令”最为人所关注,而这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细则,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调控效果。这些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商品房成交量的低迷,甚至在某些楼盘出现了停滞现象,从而导致开发商回笼资金速度减缓。由中国房地产协会和兰德咨询联合的《中国房企经营管理状况(2011)》蓝皮书指出,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近7万家,两年内累计减少近1/4,并且呈现加速减少的态势。在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洗牌”不断加剧。如果现行调控政策能落实到位,到2015年,预计将有30%的房地产企业被洗牌出局。在房地产企业的“洗牌”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与房地产企业密切相关的建筑施工企业风险也在加大。

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建筑施工企业风险也在增加,有来自市场本身的,有政策层面的,也有管理方面的,而这些风险无一例外的最终都将以法律风险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法律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施工合同风险

施工合同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同主体不当。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但是,房地产实行宏观调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业务处于不饱和状态,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只要听说有工程可做往往不注意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

2、合同条款挂一漏万。特别是当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好容易才有一单业务,惟恐业务跑掉了,签订合同时不敢提违约责任。一旦发生违约,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无法维权。

3、只有从合同而没主合同。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如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等。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

4、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签合同。《合同法》第52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元效合同,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房地产实行宏观调控背景下,不少建筑施工企业所签订的合同,往往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5、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及时变更。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但在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作为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这种及时变更的意识,结果导致了损失。

6、应当发出的书函没有及时发。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既是履约的一种手段,也是建筑施工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但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不重视书函的及时发出,结果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债务承担风险

1、银根紧缩,迫使建筑施工企业垫资、带资施工从而带来成本风险。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资金总量减少,面对国家限制房价的各项政策,上游企业的资金吃紧,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也是必然的,土地出让受控、银行借贷受限、地方政府靠出让土地和贷款建设的资金断源,上游企业为了缓解急于上项目苦于无资金的矛盾,竟相效仿全垫资招标模式向施工企业转嫁风险,而处于竞争夹缝中的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养人保市场,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得不迫于形势参加竞标压价。

2、房地产宏观调控,银行供币受限,有可能迫使建筑施工企业放弃优先受偿权。在资金普遍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以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放弃优先受偿权为条件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于是便会出现同意条件便会失去优先受偿权,不同意便会得不到贷款的局面。

(三)劳动用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由于工程施工的阶段性、流动性、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等特殊原因,施工过程中人员大量更替和务工者自身的流动,人员频繁大出大进,人员的流动给劳动合同的签订和用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加之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工程建设单位苛刻的工程招标条件,施工企业用工风险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工主体资格产生的风险。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为节约成本往往将部分工程分包工头,由包工头自行招聘,自行用工,而包工头又不注意施工安全,从而造成工人受伤,最后买单的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规定,包工头或承包人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论员工是由施工企业还是包工头或承包人招聘的,也不论承包合同如何约定,用工主体均是施工企业,必须承担责任。即使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承包合同包工头或承包人且胜诉,但包工头赔偿能力非常有限,其损失往往也很难挽回。

2.劳务派遣产生的风险。《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派遣员工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规范和确认,施工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一旦发生争议时,施工企业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但因建筑施工企业流动性强,逐年增多的劳务派遣制员工使企业管理难度加大,如施工企业未及时督促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制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管理越位往往会导致其与施工企业的事实劳动关系 。 3.用工管理流程方面的风险。未按合法程序制定规章制度,往往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不能依法依章管理,在司法审判中,对于没有经过合法程序而制定的规章制度,将面临不被法院承认的风险。

三、化解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通过重大决策的预先审查制度、审慎合理的决策授权制度、科学规范的议案组织程序等,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并将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使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成为建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部监控机制,为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制度保证。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法律风险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法律风险防范的终极目标是把建筑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外化于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

(三)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在企业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建筑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配有专职人员负责法律事务管理,建立起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在建筑企业各项建设的立项、改制、外事活动、投资及招投标工作中,都有专门的法律人员严格把关,为确保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合法有效和规避经营风险,提供了可靠保证。

(四)建立法律工作室,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法务能力。除外聘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外,还应当建立法务部或法律工作室处理日常法律事务。逐渐实现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由静态服务向动态监管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参与转变,将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核心业务。

(五)针对资金困难,加强履约管理,防范债务纠纷。对由实际施工人内部承包经营的项目,应提前介入,对已收款、应收款、已付款、应付款金额,及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等情况摸底排队,并制作清单由内部承包人签字确认。由实际施工人内部承包经营的项目,应将项目章、技术资料专用章、财务章等由公司指派人员保管、控制,使项目资金应在施工企业监管下使用。对查实确无资金来源支付应付款,又无法达成以资产抵债协议的开发商,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讼,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以免丧失优先受偿权。对于已出现付款违约,开发商后续资金来源不明确的在建项目,坚决采取停工等措施,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并做好固定证据、及时索赔的工作。

(六)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体系,规范用工行为,控制用工风险。完善和规范外部劳务队伍使用管理制度,是做好用工管理工作的基础。依法接受劳务派遣,科学设计劳务派遣合同、规范操作流程。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各环节的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内容合法,在制定、修订流程方面,要确保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并通过公示等形式告知公司每一名员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劳动合同文本,条款内容应严谨严密,以避免在劳动纠纷中因约定不明而陷入被动的境地。

(七)转变经营策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筑施工企业要顺应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大势,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在自身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要慎接少接全垫资项目,可向资金兑付率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的交通项目发展,向国家和外商重点投资的西部市场开发,同时对通过充分论证可承接的大型垫资工程,可试行联合投资,按照项目股份制的模式运作。通过施工企业间的资源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实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在房地产宏观调控背景下,应当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及早防范,只有如此,才能安全渡过“冰河”期。

参考文献

[1]王建波,《劳动用工法律疑难与风险控制》,法律出版社,2010-10-01

[2]王桦宇,《企业用工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03-01

[3]金英杰,《企业用工与劳动合同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07-01

[4]上海市律师协会,《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2011年

[5]管荣齐,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金融经济,2007(4)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3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之间的市场竞争变的越来越激烈。同时建筑施工企业产品生产周期长,一次性投资额较大,建筑产品的质量与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明确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与不足,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集团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在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加强内部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内部控制能够规范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经营行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难免会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由此导致企业集团出现经营不规范的现象。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各部门、各项目、各环节的监督和控制,以便及时发现集团内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规范的经营行为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塑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序、顺利的完成。

(二)内部控制能够防范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严重阻碍了企业集团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需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加以预防和控制,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降低和管理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内部控制通过识别、分析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中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加以评估,不断加强企业集团内部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将施工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集团内部各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企业集团整体的作用,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由于内部控制严密的监督作用,可以真实反映施工企业集团的工作业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继而促使整个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员工的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从制度层面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有助于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同时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的专业胜任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激发企业集团内部员工自觉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应对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结构不符合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要求

目前在建筑施工行业,我国推广“鲁布革经验”。“鲁布革经验”是一种以项目施工为基础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对人力管理水平和人力的素质要求较高。但是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员工素质并不是很高,远远没有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如项目经理这一重要职位,由于其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又要保证企业集团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担任该职位的人员应该是具有财务、材料、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但是我国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中的项目经理缺少实际的项目经验和能力,导致施工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使之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信息流通不畅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流通不畅。首先,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流动性,使其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跟不上管理需求,信息之间的交流一般通过电话、手机、邮件等手段进行,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信息在项目部、集团总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传递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其次,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只有一些大型的施工项目会进行信息化管理,如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管理,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软件集成化和信息数据库建立程度较低。

(三)项目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防范机制不健全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片面的认为,集团内部存在的风险是由外部环境恶劣、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的,而往往不考虑内部控制不力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集团为了拿到施工项目,往往对业主提出的违规要求也予以承诺,形成建筑施工行业的恶意竞争。另外,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在承接项目之前,应该对该项目的风险、业主的信誉、工程所耗费的资金、项目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认为可行的,才可以投标承接。但是当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乏力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集团没有专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企业内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由各个职能部门制定。若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配合,则会导致许多规章制度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监督乏力,对内部控制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有些施工企业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也是仅仅把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并未真正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在资金和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取决于人的素质。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竞争力的关键着眼点在于提高企业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这是决定企业集团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施工企业应对现有的职位进行重新分析,准确定位,逐步细化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另外,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是一个由众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同工种、工序之间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根据员工的所学专业进行定岗,避免出现职能分工和权限划分不明等矛盾。

(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是采用信息电子化控制手段。虽然很多施工企业集团的各个部门都建有自己的软件平台,但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往往不及时、不同步,导致施工企业集团财务部掌握的数据不真实、不可靠。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当保证信息平台的兼容性,以提高建筑企业集团的信息化水平。首先,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集团所处的位置基础条件差,自然条件不足,因此其信息系统不仅应受到安全保护还应受到监督评审。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保证信息流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获性,避免因信息出自多门而导致的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建筑施工企业集团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施工企业集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健全完善项目风险评价机制,做好风险防范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在承接项目时,首先应根据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和监控计划,保证项目按施工进度进行和按严格的监控计划执行,对不按计划施工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项目整体进度的可控性。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还应制定完善的项目质量和安全控制制度,保证项目的质量与安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措施对风险进行全面控制和防范。更为重要的是,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重视合同风险的管理,对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和履行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事前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考核,以识别、控制合同风险,从而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

建筑施工企业集团首先应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力争在集团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应当设立专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机构,做好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工作,确保企业集团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其次,建筑施工企业集团还应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监督评价和纠正体系,对项目实行中发现的偏差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找出解决措施。总之,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实现经营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利保证,也是施工企业集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不断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忠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初探.企业导报.2009(6).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4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现状。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决定了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及水平偏低。由于是高危行业,各类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1至6月,全国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487起,死亡588人,其中80%以上事故都是因违章行为造成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使广大职工都能按规定,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有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举办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获得安全岗位资格。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大大减少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有效控制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人和发展,伴随着企业改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和专业(劳务)承包队伍,受利益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放松了安全管理,特别是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在经济上和时间上不舍得投人,导致人员安全技术水平低下。一些建筑业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仅限于在开会时讲“要注意安全”,而怎样注意安全就讲不出所以然。一些安全员不明白自己在施工现场的地位和作用,对安全知识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连常用安全技术规范标准都不了解,特别是新进场的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不懂本工种操作规程,不掌握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这些人完全没有安全防护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有的农民工上班没几天就死于工伤事故。由于以上这些现状的存在,导致建筑施工企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2加强教育培训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就是说在一切生产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预防为主,是指在一切生、产活动开始之前针对生产活动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科学管理手段和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和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掌握运用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手段,需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建筑法》第46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为了加强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部一九九七年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对建筑业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才是安全生产的唯一保障。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建筑施工企业更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实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教育培训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经常化。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应作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内部单位、项目经理部要分别设置安全教育培训部门,配备专、兼职的安全培训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2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要分不同的层次,因人而异,分灶吃饭。

(1)对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及重大伤亡事故分析;

(2)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还要反复学习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掌握应用检查、评定、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的方法。

(3)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除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外,重点要学习安全常识和本工种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应急救援措施等。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问题 对策

0 引言

谈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不能不谈到人、物和作业环境的管理。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哪一项管理不好,都会使安全管理工作功亏一篑,所以必须在建筑施工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才能为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安全意识淡薄,文明施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明施工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应当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然而在有些建筑施工现场,上级来检查时一切工作做的井井有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都能做到。上级不来检查的时候就出现一些影响安全生产的不文明现象。比如存在建筑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道路不畅通,部分工地现场安全防火意识较差:要么根本就没有配置灭火器材,要么就是灭火器材配置的不合理,个别在建工程没有为工人配置住宿的地方,随意让工人在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中住宿等等有碍安全管理的问题。

1.2 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年轻农民不再单纯的种地养家了,他们年轻、有朝气、有力气,纷纷进城务工。有知识的农民工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工作,而大部分文化比较低的农民工都到了建筑施工企业工作。他们出来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挣钱来养家,但是他们的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建筑施工中极易造成事故,受到伤害。

1.3 安全责任制有待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考虑的都是如何在规定工期内提前完成工程质量,为单位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赶工期、忽视安全生产的事就不可避免。比如有些建筑工地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和个人可以随意进入施工现场,建筑工地的工人不能正确使用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而对此负有责任的班组长又不能及时加以指导。

1.4 建筑施工企业用电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用电、文明用电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常识,只有做到安全用电、文明用电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然而在有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并没有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等用电要求,在大多数的施工现场,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要么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或是架设于脚手架之上;要么就是没有使用标准配电箱,或是电箱安装的位置不恰当;要么就是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这些不规范的用电现象极易造成施工现场因电路问题引发的意外事故,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大大影响施工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

2 针对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出现的安全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2.1 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积极防范事故发生。近些年来,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建筑施工企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有激情,有干劲,这是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但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说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很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等,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处于劣势,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懂得安全重于泰山这个道理,一方面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只有每个从事施工的员工都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认真在工作中加以对待,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

2.2 认真加强电路管理,确保用电安全。人们习惯形容电是“电老虎”,是因为人们都听说或见证过电老虎发威的厉害。电路管理不好,极易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电路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减少因电路管理不善引起的意外事故。一是在施工现场内,不得架设高压线路,进入现场内的主干线尽量少,根据用电位置,在主干线的电柱上先设好分电箱,防止维修电工经常上电线杆带电接线,以减少电器故障和发生触电事故。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用电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加强用电管理的监督检查。

2.3 加大标准化管理力度,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自标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推行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欢迎,大部分企业施工都能按标准化严格要求,从而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光有标准化管理还是不够的,还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责任制。一是要积极的贯彻和宣传上级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二是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方针目标,并要负责贯彻实施;三是制定或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协助领导组织安全活动和检查。施工企业要想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及时修订、补充这套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审查企业内部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推行安全责任制,确保每一个进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的安全,负责安全职责的人员应当按照上级的安全管理规定,发现问题立即改正;督促班组长按规定及时领取和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并指导工人正确使用。做到这些,就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安全系数,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好的发展。

2.4 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检查与奖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是等上级要检查了才彼于应付,应在日常工作中将安全生产列为一项常规工作,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做到周有计划,月有安排,针对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细微环节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除此之外,安全作业人员应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重点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问题一经发现立即着手解决,消除安全隐患。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形式多样,既有定期检查、又有不定期检查,还有特殊性安全大检查。特殊性检查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进行的检查,这种检查有极强的针对性。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还有就是不定期的检查,由于不定期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施工企业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受安全检查,极易暴露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这种不定期的检查发现的问题真实客观,从而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要在安全生产中建立一套适合施工企业的奖罚机制。施工企业建立奖罚机制的目的在于奖勤罚赖、奖优罚劣,在于促使施工人员重视安全生产,做好安全工作。企业的安全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大事。安全工作做好了,企业就会避免损失,就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安全工作如果做的不好,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会遭受损失,职工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所以为了企业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了职工的生命健康不受到损害,对那些管理混乱、无视安全生产、违规指挥、违规操作、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的单位和个人决不能手软,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就要按制度和规定给予处理。后果严重的,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程序予以处罚。同时对于那些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大力弘扬并加大奖励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施工企业中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3 结语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那些既重视管理又重视安全的施工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那些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的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下伍来,逐渐被市场淘汰出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时刻不忘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施工企业才能在提高自身形象的同时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丽.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1(0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规章制度范文6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建筑安全事故频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现象,这也是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教育,放松安全管理的结果。所以近几年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开始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因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据统计,2013年全国较大以上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7.3%和18.1%,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了10起,下降16.9%。

在安全生产系统中,有很多因素起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是人的因素。所以企业安全文化要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张贴各种标语标识和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使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员工心中,使其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将安全行为作为施工作业的最高准则。而建立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的目标唯一可控而有效的方法。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概念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的施工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或者有意识塑造的,根植于员工内心并通过员工施工时的安全行为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为生产带来效益,保障员工的生命不受损害等各种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1]

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结构与层次

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注重培养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建立“珍惜生命、文明生产”的氛围。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结构和层次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结构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结合一般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就可以得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结构,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层次是该体系中最表层的部分,它包括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选择的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施工作业环境和设施、设备、工具、原料、工艺、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和用具等安全器物。[2]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层次。为了保证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施工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进行的安全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称之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在此层次又包含了以下三种文化:(1)制度文化。安全管理活动需要有章可循,建立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生活管理等的规章制度,使监督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安全制度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保护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及安全理念充分而直接地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中去。(2)目标文化。深入人心、切合实际的目标总是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员工同心同德为之奋斗。企业的安全目标的宣传和放大无疑会在员工心中建立强大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指导。而在企业外部,明确的企业目标也会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行为文化。施工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企业的安全理念转化为施工过程中的实际的安全行为,这样的行动方式就是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行为文化。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精神文化是指被多数员工接受,并能对员工行为进行正确指导的安全思想意识、价值观、理念等的集合,也称作安全观念文化。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管理层次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分工努力共同完成,各层次管理者依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执行中,使企业从上至下对安全文化内涵及意义能够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并依此指导自身的生产行为。在此涉及到的管理层次分别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层次、项目管理者层次以及施工人员层次。

1.企业高层领导者层次。企业高层领导者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层,肩负着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缔造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为了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安全环境、安全工具及护具以及宣传安全理念的活动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决策层要保证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2)决策者一定要身体力行,做出表率,决策者的安全态度就代表整个企业的安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