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1

关键词:农信社;科技风险;监管

近期,鹤岗银监分局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基层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监督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建议。

1 辖内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2016年上半年,鹤岗市辖内有3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计48个网点,其中基层社、分理处、储蓄所共45个,信息科技专职员工10人,占全辖农村信用社员工总人数的0.97%。3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外包服务由省农村信用社统一负责,未独立开展信息科技外包服务。辖内各联社均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指定了主管领导和管理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统一安装了计算机安全软件,未发生过因违反制度规定造成的信息安全事故。各联社均建立了严格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所有重要信息系统均与互联网建立物理隔离,各个信息系统均建立了严格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由于实行数据大集中,重要信息系统服务器多集中在省联社,应急处置与容灾备份都在省联社层面进行。

2 辖内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治理机制不完善,科技风险管控工作建设流于表面化。辖内农信社虽然在制度上能建立相应的“三道防线”,并且建立了组织领导框架及信息科技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但科技风险管控工作建设流于表面化,在制度上尚未将信息安全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未履行好管理职责,没有部门和人员承担信息科技审计职能。各联社虽制订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但未定期开展专门的信息安全应急演练。

2.2 基础设施落后,机房建设不规范。各联社均不同程度存在机房建设不达标问题,特别是基层社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在这方面的问题反映比较突出:一是供电系统存在隐患。辖内基层社基本都是单路供电,一旦出现停电,无法及时实现电路切换,长时间停电容易造成中心机房系统服务中断。个别基层社甚至没有配备发电机,只用UPS电池做为后备电源。二是机房空调系统、防火系统和防雷系统建设检测不达标。部分基层社、分理处的机房没有安装空调,无法对其室内温度进行监控、控制。并且没有漏水报警装置,没有防鼠害的相关措施;个别机房的防火、防雷系统多年未经检测,严重威胁机房安全。三是监控录像保存时间短且存有死角。个别机构的机房监控录像保存时间仅为30天,与《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关于监测录像不低于3个月的规定差距较大。

2.3 应急管理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是开展应急演练的主动性不强。农信社各基层社均未开展全方位的应急演练,机构业务部门参与应急演练的意识不强,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没有明确。二是应急预案不完善。个别信用社的应急预案虽然在形式上比较完整,各项要素较为齐全,但组织体系混乱,职责分工模糊,处置环节烦琐,突发性灾难事件难以得到高效处置。个别机构应急预案没有制定业务恢复优先级列表,与重要外部机构的联络沟通机制不畅通,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

2.4 科技人员缺少业务基础知识。无论是业务系统研发需求,还是日常使用中对系统缺陷的发现、提出,科技和业务部门都必须密切配合。但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技人员受缺少银行业务知识等因素制约,只局限于硬件维护,对系统运行缺少动态跟踪检测,对业务部门反映的系统漏洞不能及时就地解决,基本就是负责上报,由此经常造成业务中断。

3 辖内农村信用社基层社现有科技风险原因分析

3.1 对信息科技风险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高管层更多关注的是能对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信息科技风险普遍重视不够。分管科技的机构高管大多都不是科技专业出身,缺少完整、系统的信息科技风险的概念和相关专业知识。没有明确的中长期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对信息科技建设模式、标准等缺乏总体安排和长远考虑,对业务拓展、增值服务、经营决策等难以提供有效支持。

3.2 信息科技人员少,岗位设置不合理。基层社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本都是综合岗兼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科技人员都难以达到风险防范的需求。由于没有专业科技人员,大部分基层社都达不到不兼容岗位规定和重要信息系统“双人制”要求。此外,风控部门和审计部门也缺少信息科技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机构的信息科技审计人员没有信息科技审计工作经历,也没有IT从业经验,无法确保内审部门有效开展信息科技内部审计工作。

3.3 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信息科技资金投入历年来占总投入比例较低,网点、产品、市场又在快速扩张,导致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出现“小牛拉大车”的现象,固有风险不断扩大。虽然高管层从支撑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已认识到该问题,已经实施了信息科技规划,但投入资金需要经过复杂审批,进程较为缓慢。

4 推进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科技风险防范工作的建议

4.1 提高信息科技治理工作。辖内基层社领导层需要进一步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对信息科技风险工作的研究和推进,需要信息科技支撑的各项业务,要形成清晰的管理和发展战略。要强化信息科技合规建设,市级、县级联社要把信息科技合规管理纳入到合规管理框架之中,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安全检查、风险部门风险监控、审计部门适时监督的“三道防线”约束作用,形成完备的监测和纠错体系。同时,风险、内审部门要积极介入相关规划制定工作,增进对信息科技风险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规划的完整性、操作性和有效性。

4.2 加强信息科技基础设施管理建设。基层社应切实加强机房、核心路由、交换机、服务器等重要IT基础设施的建设及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息科技风险。一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按照国家关于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加快实现机房的物理分区和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加强机房电力改造进程,保证核心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为双路供电,且来自于不同组UPS设备,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建立有效的日常监控预警机制。应定期组织开展针对机房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查风险隐患。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021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1

2006年,卫生部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年收入3 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 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并提出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履职的10项工作要求,强调医院内部审计在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内部控制、提高医院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医院内审工作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医院对内审工作重视度不够,难以有效发挥的内审职能。其次,内审资源投入不足,尤其体现在人力资源上,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公立医疗机构事业单位的性质,又给内审人员的补给带来了天然的屏障,导致高素质内审人员欠缺,也不能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积极性。再次,很多医院的内审难以完全履职,或和财务等部门存在职能混淆、交叉、留白等情况,内审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内部审计多处于事后监督阶段,往往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想到让内审部门参与,没有发挥审计的有效监督和控制,不能“防患于未然 ”。可见医疗机构内审工作开展情况与国家和卫计委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2 信息化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启示

2010年,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第十九条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包含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审计信息化技术运用、创新电子审计技术、推进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等四层意思。可见,信息化是未来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向,也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革命,在审计对象、审计工具、审计线索、审计介质与审计结果等方面跟传统的审计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在信息化形势下,给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给目前状况下内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何在信息化形势下,有效开展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履行医疗机构内部审计职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对此谈几点看法。

2.1 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信息化环境下,和传统的审计相比,审计的对象、线索、方法、流程、介质等都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内控制度和审计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应针对信息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建立一套符合信息化环境的新的内控体系,以指导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审人员参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提出审计需求,业务系统和审计系统对接,审计享有查询权;第二,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控制特点,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确保在信息化条件下,业务操作职权分离、系统节点有效控制、业务流程得以优化;第三,针对计算机操作流程,制订完整而明确的操作控制审计方案、信息系统审计方案,开展信息化审计;第四,在信息化环境下,注重操作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保密,制定电子签退、电子签名控制制度,制定系统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确保资料双份备份,异地存放,采取必要的防磁、防火、防潮措施;第五,制定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安排专人对信息系统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检。

2.2 利用信息手段,创建医院风险“免疫”系统

2009年,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监督制度“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据此要求,审计应发挥预防和实时监控功能,在信息化环境下,这两个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免疫”功能的发挥要求审计人员透过经济现象看到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提前预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纠正和预警。一方面要求审计关注点上升到医院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对医院建设发展中的重大经济事项、重大业务活动、重大资金运作予以重点关注;另一方面要求审计关口前移,审计人员需要介入经济事项的始终,从源头控制,防患于未然,例如:在采购业务中,审计部门依次对申购、招投标文件、比选过程、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与付款等环节进行审计把关,确保医院资金使用合理合法合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基本建设项目中,建立全程跟踪审计机制,通过对工程项目设计招标的事前介入、施工过程的事中追踪,建设资金的动态管理、事后的确认和评价,实现审计全程监督,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

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可以做到有效预防、信息共享、实时监控,例如:建立设备、后勤、财务、审计等各部门联动机制,要求经济业务记录留痕,建立授权互访式的信息平台,授予内审部门数据查询与访问权,实现部门间资源共享和经济业务的电子化查询,审计部门采取抽查核对、趋势分析、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手段对医院的经济业务实施监控,尤其在收支审计、采购支出审计、耗材管控与合同管控几方面运用最为明显,一方面实现了审计实时监控,另一方面重构医院业务流程,实现资源整合,降本增效。

2.3 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形成医院信息安全高效发展态势

目前,医疗机构信息化态势发展明显,在财务收费、挂号诊疗、检查检验、后台支撑、内部管理等方面基本形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业务处理系统,数据集中、业务集成、部门联动和处理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打破了原有的条块分割,重构了业务流程,由纸质平台向电子平台转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审计风险和信息系统风险交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信息系统存在缺漏的情况下,对医院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将是难以估量的,之前北京肿瘤医院等发生的舞弊事件,就和信息系统的缺漏有关。只有在安全可靠、高效运转的信息系统下,医院的业务才得以有序开展,由此,评估信息系统的合法性、安全性、可靠性与高效性显得至关重要,要求将信息系统本身的设计、操作、执行、安全与保密纳入审计范围,按照每一条业务链和信息链,条分缕析,逐一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进行审计。通过符合性测试、程序测试等手段,填补系统缺漏、删减冗余、使系统节点之间环环紧扣又相互分离、相互制衡,构建安全高效、良性发展的医院信息体系。

2.4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医院审计风险预警体系

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为事项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4个层次,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针对每一层次,利用信息手段,抓关键控制点并设置控制标准,关键控制点即为审计关注点,控制标准即为风险阙值,从而构建医院风险预警体系。首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业务流程的风险预警系统,建立风险数据库,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性测试,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其次,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统计抽样,避免人工抽样审计的不足,逐步从抽样样本向全样本迈进;再次,内部审计要使用信息挖掘技术,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功能,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从原有数据因果关系逐步向相关关系转变,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打破不同业务模块中所天然存在的无形隔离和障碍,通过使用对数据的系统检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使数据的整合不受部门、业务种类、潜在风险与数据媒介的限制,从而全面监察业务进展并了解风险变化趋势,抓住数据里面所隐含的各类风险及其风险关联,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审计预警及解决方案,实现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

2.5 利用电子审计技术,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建立先进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内部审计领域进行拓展和引进新的技术、方法。编制和开发审计软件并制定计算机审计程序,通过信息化管理,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捷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保证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由于基建审计在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基建审计具有历时长、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与专业性强等特点,给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带来很大难度。随着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和建筑虚拟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优质工程造价软件和管理软件的涌现,基建资料的虚拟化、电子化及大数据存储为审计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真正有效开展基建审计工作有很大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立姝,夏鲁婧.医疗单位审计信息化的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2(1).

[2]冯万进.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法[J].中国内部审计,2010(1).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指标建设的基本原则 指标建设的具体分析 加强绩效审计

一、指标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和工作实践相结合

目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在全国范围推广后,各地对政策执行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差异,因此,对此项工作的绩效审计指标建设应充分结合被查单位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重点关注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降低较少发生或暂未发生的问题在总体指标评价中的权重。

(二)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工作比较复杂,纯粹的量化指标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在建立和使用量化指标的同时,还应积极地采取定性分析,对指标反映出的情况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挖掘,不要单纯的“靠数字说话”。

(三)和合规审计相结合

绩效审计是传统审计的延伸和拓展,追求的是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必须以业务活动数据的真实可靠为基础,因此只有扎实的做好合规性审计,才能保证绩效审计指标运用准确,评价客观。

二、指标建设的具体分析

绩效审计不是空中楼阁,必须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因此货物贸易改革绩效审计指标的范围应包括合规性指标、经济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效果性指标。为使指标公式清晰准确,本文暂定各指标的总分均为1分,权重均相等,在审计实践中可依据审计重点的不同调节分值和权重。

(一)合规性指标

通过对基层外汇局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的现场调查,我们认为现阶段,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广工作的合规性指标主要应包括: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更新率[X1]、日常业务办理合规率[X2]。

(1)内控制度及操作流程更新率指标[X1]主要考察被查单位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等内控制度的更新情况,指标设置如下:

[X1]= α-β,α分值最大不超过1

(α=[内控制度更新数量上级局内控制度更新数量],

β=[更新条款与上级局政策不相符的内控制度数量上级局内控制度更新数量])

[X1]既能体现出内控制度更新的全面性,又扣除了政策更新错误的负面因素

(2)日常业务办理合规率指标[X2]的计算方法与合规性检查时采用的评价方法大致相同,即

[X2]= 1-[存在问题业务笔数业务总笔数×抽查比例]

[X2]通过将问题业务比率和抽查比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日常业务办理的合规情况进行量化。

(二)经济性指标

通过绩效审计发现,现阶段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汇局、银行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二是企业的资金周转成本。为此经济性指标主要包括:外汇局人力资源节约率[X3]、银行人力资源节约率[X4]、企业人力资源节约率[X5]和企业出口收汇速度提高率[X6]。

(1)外汇局、银行和企业的人力资源节约率指标[X3]、[X4]、[X5]主要指改革后的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等人力资源成本跟改革前相比的下降或上升幅度,考虑到分支局、银行和企业普遍存在兼岗情况的现象,重点考察改革前后人员数量的变动情况,这三个指标在公式设置上是相同的。

[X3]=[X4]=[X5]= [1-改革后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改革前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

(2)作为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此次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取消出口核销制度,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成本,提高出口企业收汇速度,因此设置企业资金占用成本提高率指标[X6]。

[X6]= [1-改革后的平均出口收汇天数改革前的平均出口收汇天数]

(三)效率性指标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日常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业务办理、非现场核查两方面,因此,效率性指标主要应包括:日常业务办理效率[X7]、非现场核查效率[X8]。

(1)日常业务办理效率指标[X7]通过将日常业务的办理时间与规定的最长办理时间相比较,反映被查单位在办理企业名录登记、办理现场报告等日常业务时的工作效率。

[X7]= [1-业务办理平均天数规定的最长业务办理天数]

(2)非现场核查效率指标[X8]通过将审计期内按规定应完成的核查次数与实际的核查次数相比较,反映被查单位在开展非现场核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

[X8]= [1-规定的核查频率×时间审计期内的非现场核查总次数]

(四)效果性指标

由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效果集中体现在信息调研、政策培训和宣传方面,因此效果性指标主要设置为:信息调研采用率[X9]和政策培训宣传成效[X10]。

(1)信息调研采用率指标[X9]主要通过信息调研采用情况体现出被查单位的工作质量是否达到了上级局的要求,且实现程度如何。

[X9]=[被采用的相关信息调研数量撰写相关信息调研总数量]

(2)政策培训宣传成效指标[X10]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数据,反映出被查单位辖内的涉汇主体对货物贸易改革的了解程度。

[X10]=[熟悉相关政策的涉汇主体数量参与问卷调查的涉汇主体总数量]

三、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建议

绩效审计指标建设只是为绩效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工具,要真正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提高绩效审计水平,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外汇局绩效审计发展模式

今年以来,外汇局系统绩效审计工作“遍地开花”,建议应尽快建立外汇局绩效审计的相关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流程和审计指标建立原则,明确外汇局绩效审计的任务、权限、目标等,使外汇管理绩效审计能够规范操作、有章可循。

(二)优化审计环境,提高对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视度

绩效评价是绩效审计的直接目的,而建立绩效审计指标只是帮助完成绩效评价的手段之一,被查单位对绩效评价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指标建设和使用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建议在考评工作中考虑参照绩效审计结论,提高外汇局系统对绩效审计评价的重视度。

(三)做好审前调研,设计符合工作实际的审计指标

开展绩效审计,要充分把握被查单位所处地区的发展环境、业务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审计指标的分值和权重,从而形成客观、准确的审计结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未来发展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3)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4

(一)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区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一是年开通了《新闻网》,作为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主要栏目有“领导之窗”、“政务公开”、“网站公告”、“招商引资”、“快讯”、“基层动态”、“最新文章”、“专题栏目”、“讲政策思路、讲道德法规、讲信息技术”等。目前,已通过《新闻网》公开各类信息816条。二是通过电视台及时公开全区重要会议、决策部署、重要事项的决定、公告、通告、人事任免等。三是各乡镇、区政府各部门普遍建立了政务公开栏,及时公开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各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示、公告等。四是加强区政府部门网站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如区教育局主办的“教育网”,目前已开办了政务公开、政策法规、文件通知、招生考试、教学科研、队伍建设等16个专题栏目,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五是切实加强公共信息查阅点建设,在区档案馆设立政府信息查阅点,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努力满足群众获取和利用政府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六是及时召开政情通报会,向社会各界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同志等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及“十二五”规划编制、政府工作报告等,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七是及时公开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信息。年区直项目主管部门通过《招标网》、《日报》及时公开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信息。八是通过广泛张贴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通告、公告、决定、通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政府决定的重大事项。

(二)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我区在教育、卫生、供水、供电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探索推进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公开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承诺、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收费标准、监督渠道等信息。我区各类学校主动公开招生入学考试、教育收费、学生学籍管理等信息;各医院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等;供水、供电等单位及时公开办事和便民服务指南。

(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结合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我区在总结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规范,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政府信息协调工作规范,确保政府信息的准确、完整;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工作规范,完善工作考核、社会评议、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监督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年,我区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累计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690余条。

1、区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公开了《市河道采沙管理办法》、《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细则》、《市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市城镇居民住房灾后重建土地使用权处置办法》、《市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临时生活救助管理办法》《市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片开发建设土地运作及资金管理办法》、《市区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市城区机动车辆停车泊位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3件。

2、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公开了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公开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各行业专项规划。

3、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布了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136个,月度统计指标162个,涉及公众较为关注的人口和劳动力、价格水平、人民生活及主要社会事业和经济行业的基本情况。

4、财政性资金和公共性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区财政局向社会全文公开财政预、决算报告;区审计局公开了本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

5、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区行政服务中心及时公开全区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内容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教育、卫生、户籍管理、市场、交通、市政建设、环保、广电等领域收费项目的依据、标准、收费单位。

6、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区财政局采购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政府采购公告,主要公开采购项目名称、概况、招投标程序、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供应商、中介机构等方面的信息。

7、行政许可审批相关信息。区政府各部门在本单位公开栏公开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提供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监督投诉、便民咨询等多项服务。

8、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公开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等信息。公开了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包括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结果,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拆迁公告等。

9、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有关部门及时公开了招生考试、教育收费、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困助学、课程改革等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教育信息。卫生部门及时公开了医疗收费标准、医政管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社区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医疗卫生方面的信息。社会保障部门及时公开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扶持政策、退伍军人安置、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标准调整等方面的信息。

10、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公开了影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灾情或者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等信息,包括重要天气变化预警信息,安全生产、公共卫生、道路交通、消防、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等应急预案12个。

11、行政机关机构职能等情况。政府各部门公开了各部门领导分工、科室职能以及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开了招考和录用工作人员以及公开选任干部的条件、程序、结果等方面的信息等。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5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战略管理

受美国2002年出台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的影响,我国所有赴美上市及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必须按照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完成内控评估报告。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企业遭受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价格冲击越来越大,各类风险产生的扩张效应和联动效应越来越严重。因此,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重点关注的课题。

本文将在回顾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宝钢在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提出整合的风险管理框架设想,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一、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理论发展及其关系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水门事件”引起了美国立法者和监管团体对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视。美国国会于1977年通过的《反国外腐败法》是美国在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第一个法案。1980年后,美国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组织设计并实施的一个程序,以便为达到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在COSO委员会制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把内部控制活动分成五大组成部分,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

2002年,美国成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简称PCAOB)明确采用了COSO内控框架作为内控评价的标准体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也采用了COSO内控框架,有些国家和地区在参照该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内控体系。

我国在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两个文件。上述两个文件参照了美国SOX法案的要求,在理论体系上和COSO内控框架一脉相承。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安全和保险”为特征的风险管理。100多年前航运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通过保险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第二阶段:以“内部控制和控制纯粹风险”为特征的风险管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公司对业务管理和流程方面的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美国1977年的《反国外贿赂法》要求公司管理层加强内部会计控制;1992年的《COSO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提出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的内部控制系统。第三阶段:以“风险管理战略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为特征的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实践表明,仅靠内部控制难以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为此,COSO于2004年9月出台了《COSO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提出了由三个维度构成的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我国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中央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工作的启动。

(三)内控体系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联系和作用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内控体系建设的动力则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合规经营、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效率与效益,而这正是全面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此外,内控体系建设与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之间具有紧密的联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1.在理论框架层面,完整的内控体系包括依据COSO内控整体框架开展内部控制的评审体系以及内控自我评估体系;而目前国内外较为认可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框架是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这两个框架在理论基础上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2.在推进工作的步骤层面,从国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开展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推进步骤来看,以内控先行、再逐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做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通过内控体系建设,在组织架构的完善、人员经验的积累、内控流程的记录等方面做好准备,可为公司未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打下较为完善的基础。

至于差异,从二者的框架结构看,全面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五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三个要素。从二者的实质内容看,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而全面风险管理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内部控制主要通过防范性的视角去降低企业内部可控的各种风险,侧重于财务和运营;而全面风险管理强调通过前瞻性的视角去积极应对企业内外各种可控和不可控的风险,侧重于战略、市场、法律等领域。

二、宝钢在内控体系建设领域的实践

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公司从2005年增资扩股后就着重于梳理内部流程,推广管理标准。2007年3月,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内控评审项目开始启动。

内控项目工作范围包括宝钢股份总部以及下属分子公司,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合计占整个宝钢股份合并报表范围的80%以上。评审涉及宝钢股份12大业务流程,梳理了各类大小流程300多个。在对12大流程风险控制点辨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宝钢股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编制公司流程内控手册,形成公司全面的内控改进点报告,建立公司层面基本内控体系。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估工作,形成公司内控自我评估报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组织了多场内控培训会,形成了全员内控的企业文化。同时,公司对发现的内控薄弱点狠抓落实整改,并对各单位的问题汇总报告进行整理;评审项目组还组织各单位把相关流程发现的内控薄弱点和自身的业务进行对比分析,就同类问题开展自查自纠,以形成辐射效应。此外,宝钢股份还将内控评审项目和常规审计工作相结合,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跟踪检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三、宝钢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实践

宝钢从2007年开始全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这既是资本市场的要求,也是宝钢自身发展的需要。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确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宝钢的战略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机制成为宝钢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司具体实施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法人治理为基础,建设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完善的法人治理是风险管理重要的内部环境,也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起点和保障,而董事会建设则是法人治理的核心。宝钢作为国资委所属中央企业中首批董事会试点企业,在完善董事会试点的过程中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建立外部董事制度,不断完善董事会运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出资人、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之间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同时,宝钢按照国资委《指引》的要求,构建了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机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建设: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子公司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所管业务风险的责任者,公司明确了其各自相应的职责。第二道防线建设:总部层面成立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系统运行改善部作为风险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进行协调和推进。第三道防线建设:审计部负责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及工作效果进行客观、独立的监督评价。对各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完整性、有效性、可靠性作出评价,及时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内控完善的建议。

(二)与管控模式相结合,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流程

宝钢采取的是“战略控制型”的管控模式,即总部通过对策略性、全局性业务进行管控来确保战略意图的实现,对于具体执行性业务则授权给各子公司来执行,以确保整体运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因此,宝钢的风险管理体系分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两个层面推进。集团公司以兼并重组、子公司管控和辅业改制等重大决策、重要业务和流程的风险管理为重点,通过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推动内控系统优化,确定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完善重大风险预警和报告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的检查监督机制等措施,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子公司则结合自身产业特征,从防范运营风险的角度出发,重点推进四项工作:1.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2.对重大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形成重大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领域;3.针对重大风险涉及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重大事件,评估、完善内控体系,并落实为工作规范,制定管理制度,形成内控手册;4.针对可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业务领域,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

(三)建立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使得财务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到量化和预警在应急预案方面,在总部和子公司层面编制了一系列应急预案,提高宝钢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四、整合的风险管理框架设想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思考分析,笔者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和企业管理的多方面相结合,构建整合的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这不仅要考虑和内控体系的融合,还必须与企业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系统相整合。企业风险管理整合系统:

(一)风险管理系统应与公司治理系统进行整合

风险管理功能与公司治理功能相耦合和良性互动是风险管理系统与公司治理系统整合的目标。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指出,企业风险管理的本质是“通过管理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保护和增强股东价值”。而公司治理则是董事会为了维护公司利害相关者的利益而对管理层提供指导、授权和监督的过程。整合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就是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加入风险管理的角色。在这种拓展的公司治理框架中,高管和风险主管应当直接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董事会则应积极参与增值型的风险管理活动,如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管理层进行指导、授权和监督等活动。:

(二)风险管理系统应与公司战略管理系统相整合

风险管理功能与公司战略管理功能相耦合,主要体现在图2所示的战略管理全过程中:

将战略管理系统与风险管理系统相整合,有利于以较低的成本顺利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公司治理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范围和边界,并为风险管理提供政策;而战略管理则为风险管理提供资源与支持。公司实施不同的战略,会引起不同的风险,也应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因此,不同的战略模式将会导致在不同的领域配置风险管理的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企业价值创造路径应围绕“股东价值客户价值业务流程核心资源”这一路径展开,该路径表明企业长期股东价值的增长来自于客户价值的增长。企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客户价值,必须具有高效、快捷和质量可靠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的价值创造能力又依赖于企业核心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这也是企业价值链的形成路径,企业风险管理也应遵循这一路径而展开。

总之,整合的风险管理框架应该是由公司治理层面确定风险管理的政策;由高管确定风险管理的偏好;由战略管理层确定风险管理流程、文件和模型;在应用和基础设施层面配备相应自动控制装置,以促进事件的自动处理和报告的自动生成,并使用分析工具对这些事件及其组合与公司政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风险应对的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谏忠,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J].会计研究,2005,(2).

[2]吴轶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4).

[3]吴轶伦.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与风险管理模式的建设[J].冶金财会,2006,(3).

[4]方红星.内部控制审计组织效率[J].会计研究,2002,(7).

[5]课题研究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操作实务[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6]阎达五,宋建.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0,(3).

[7]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6).

[8]金或日方,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J].会计研究,2005,(2).

[9]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整合框架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宋夏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创新[J].中国审计,2005.

[11]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审计工作应急预案范文6

1.1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旗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应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加强合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系统联动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体系。

1.3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

1.4现状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我旗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我旗各类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近年来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但是,近年来,全国和我盟也曾经发生多次较大的食物中毒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各类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在我旗也时有出现,全旗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旗范围内可以预见的各类重大、特别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各类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2.组织体系

2.1组织机构与职责

2.1.1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需要设立指挥部,总指挥由旗政府分管副旗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旗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卫生局局长、经贸局局长担任,成员由旗卫生局、经贸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工商局、质监局、农业局、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交通局分管领导组成。

负责研究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和保障体系;启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命令;全面协调和指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和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2.1.2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卫生局,是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建立和管理全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织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评估、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传达指挥部的各项命令,协助指挥部组织应急处理预案的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具体问题;检查督促各部门、各镇、苏木(街道)迅速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各项应急处理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态的蔓延扩大;及时汇总、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分析、总结事故发生的起因、经过,明确责任并提出处理意见。

2.2组织体系框架

指挥部下设事件处理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警戒保卫组等应急处理部门。

2.2.1事故处理组设在旗卫生局,由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卫生局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卫生监督所职能科室、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人员组成。其职责为: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为医疗救护提供依据;查明中毒食品的来源、去向,并作出处理。

2.2.2医疗救护组设在卫生局,由卫生局分管医疗的副局长任组长,旗人民医院院长为副组长,成员由人民医院、中蒙医院分管院长及业务骨干组成。其职责为:迅速组织抢救队伍,紧急调用各类医药物资,指导急救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力求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准确统计人员伤亡数字,及时向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情况。

2.2.3后勤保障组设在旗财政局,由财政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成员由财政局、经贸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交通局等部门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负责应急处理工作的经费和应急物资购买的费用,保证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运输,组织应急处理药品、器械和相关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

2.2.4警戒保卫组设在旗公安局,组长由旗公安局分管治安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公安局治安、内保、交警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开展对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等工作。

2.3应急联动机制

根据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有关镇、苏木(街道)政府以及财政、公安、民政、交通、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社会团体、武警、企事业单位,根据指挥部的要求,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监测、报告工作。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诊治病人的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所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最快通讯方式逐级报告卫生局,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旗卫生局立即启动事件调查和医疗救护工作,初步核实突发事件后,在2小时内将事故的有关情况向旗委、政府报告。

3.2预警

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发生事故的单位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责任人。卫生局是我旗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受理单位,卫生监督所是卫生局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处置发生在我旗的常规食品安全事故,作为我旗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第一响应队伍。

3.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系统依托《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管理维护,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相关信息的传递及反馈。

3.4预警级别及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并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级别内容如下:

一级(红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5人以上死亡或中毒人数50人以上。

二级(橙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或中毒人数30人以上、50人以下。

三级(黄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中毒人数2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虽无死亡病例报告,但事故发生在学校或全自治区性、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

四级(蓝色):一次中毒事故造成10人以上20人以下中毒,但无死亡病例;中毒人数少于10人,但引起中毒的原因尚未查明,扩散未得到控制,中毒人数仍在增加。

预警级别由市卫生局提出建议,报旗政府批准同意,由卫生局负责。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按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

Ⅳ级响应:

一般(Ⅳ级)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Ⅳ级响应。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卫生单位应当及时向卫生局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内容。

卫生局(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启动事故调查和医疗救护工作,并在2小时内将疑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上报旗委、政府。

Ⅲ级响应:

在Ⅳ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卫生局),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到现场调查核实,对事故的类别、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和确认。并立即上报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临时机构,组织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3、公安、民政、工商、质监、镇、苏木(街道)政府等部门各司其职,做好可疑食品查处和人员安置工作。

Ⅱ级响应:

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卫生局根据事故处理需要调集技术、人员、物资,并成立医疗专家救治小组,动员所有医疗机构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立即召集工商、公安、质监、药监、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应急处理具体措施。

3、必要时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专家指导应急处理工作。

Ⅰ级响应:

在Ⅱ级响应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各有关部门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处理和中毒人员的救护工作。

2、请求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派专家指导处理工作。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根据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分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三种类型按照规定时限向政府、卫生局报告。若事故涉及港澳台或外籍人员,由旗卫生局逐级上报国家卫生部。

4.3基本响应程序

4.3.1基本应急

按照分级响应的要求开展应急工作。

4.3.2扩大应急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难以控制、中毒人数仍在不断增加时,由卫生局向旗政府提出提高响应级别的建议,并作好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

4.4指挥与协调

各有关部门根据旗政府的指令,在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事故处理工作。为增强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设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小组。

4.5新闻报道

新闻按照实事求是、有利稳定的原则,具体内容由卫生局负责审核,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把关,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向社会。

4.6应急结束

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处理工作结束后,本次应急处理工作程序自行终止。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物资征集、交通工具征用补偿、污染物收集处置、现场清理消毒、人员劳务等由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提出方案,经后勤保障组审核,由财政部门结合财政实力予以拨付。

5.2社会救济

民政部门根据各有关镇苏木(街道)政府上报的救济申请,结合实际情况予以划拨。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捐助物品、资金的发放,审计部门做好审计工作。

5.3保险

保险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履行赔付手续。

5.4调查和总结

卫生监督所要做好事件调查的有关总结工作,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卫生局根据调查处理意见,做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6.保障措施

6.1应急队伍保障:卫生局负责组建一支由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控中心人员参加的应急事件处理队伍,确保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调查事件发生的原因,紧急封锁现场。

6.2医疗卫生保障:卫生局负责组建一支由医疗单位人员参加医疗救护队伍,迅速进行现场急救,力求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6.3经费保障:财政部门根据卫生局的预算,保障常规应急物资、医疗器械、药品、试剂和人员培训等所需经费。

6.4物资保障:由卫生局牵头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器械、消毒药品、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等物资。

6.5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要根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指挥部的意见,负责维护应急事故现场治安秩序,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协助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旗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卫生局)应设置24小时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布。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人员牢记值班报告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卫生局应组织有关医疗卫生单位,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开展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各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相关基本知识培训。

7.2培训

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卫生部门的食品卫生情况通报,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的最基本知识及法律知识,卫生监督和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各级人员要定期参加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