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一)快乐体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如果没有关注游客的体验,游客到一个景区如果没有获得快乐,就没有游客。许多主题公园失败的根源就是没有给游客带来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无法满足游客的求补偿、求解脱的心理。没有了游客,何谈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模式;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经营模式既要重视游客体验,又要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文章旨在整合体验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解决目前国内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中最突出并普遍存在的产品错位与资源环境破坏问题。

一、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的开发经营理念

我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理念经历了从经济至上到均衡发展,从经济增长主义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演变。

(一)经济增长主义阶段

早期的旅游景区开发方法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土地规划与市场促销,主要目标是景区经济利益最大化。这种理念导致的结果是环境恶化、犯罪增加、游客与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广告引导的游客畸形消费等。

(二)资源保护主义阶段

随着过度开发负面影响的扩大,人们对资源保护的关注逐步加强。以Gunn为代表的空间与资源主导的旅游景区开发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分区(Zoning),他将旅游景区分为吸引物、景区路网、社区与交通干线。上述属于空间分区,还有时间分区,比如许多景区在候鸟鱼类繁殖时间限制游客进入。分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自然环境与提供娱乐机会(Gunn, 1994)。这种开发理念注意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但并没有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和谐共存的方法,仍然把两者看成是对立关系。

(三)可持续发展观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区居民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倡导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景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其核心概念是社区发展与社会承载力。联合国开发署指出社区发展的原则是经济自立、生态可持续、社区控制、满足工人需求与建设社区文化。这种方法强调应将整个社区呈现给旅游市场,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与生活方式都属于旅游产品。随着引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旅游景区开发开始重视资源环境利用的永续性,其中环境承载力是最重要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消除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定义,可持续旅游是在满足现有旅游者与地方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与增强未来的发展机会。

二、现代旅游具有重视“体验”的特点

(一)体验经济的特征

《哈佛商业评论》中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时,记忆将会长久保存在对过程的“体验”上。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二)最优体验标准:畅

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Csikszentmihalyi,1990)在其名著《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提出了最优的体验标准是“畅”(flow),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些思想将对现行的景区开发理论产生深远影响。“适当的”挑战指活动的难度与一个人所掌握的技能相适应,太难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而太容易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厌烦,难以获得快乐体验。

(三)游客需求的转变:快乐“三感”与“两求”

过去的游客是向往大自然的(Sunlust)、缺乏经验的大众消费者。标准化的旅游产品就能够满足它们的要求。而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寻求个性化的服务、灵活性、更多的冒险与多种选择。他们追求真实与差异,从逃避走向自我实现。游客旅游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的三要素是: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新鲜感来自于差异,亲切感来自于交流,自豪感来自于赞美。日常生活不能完全满足快乐时,人们通过休闲旅游的方式来实现。实现的途径是求补偿与求解脱。求补偿是寻求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缺乏的东西。求解脱是与自己的快乐标准相比,自己日常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因此,一个旅游景区的使命是培养游客的“三感(亲切感、自豪感与新鲜感)”与满足游客的“两求”(求补偿与求解脱)。

三、“体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契合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2

【关键词】油井修井 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系

中图分类号:TQ172.75

一、 油井修井的内容和特点

从目前来看,长庆油田拥有石油总资源量85.88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10.7万亿立方米,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岩盐、煤层气、铀等资源。所以对长庆油田的开发利用也日渐繁多,因此,油井修井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油井的修井工作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工作,它的危害也比较大,如果利用不好,就会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违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长庆油田在不断地开发利用油井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让油井的修井工作逐渐的完善起来。

1. 油井修井的特点

油井修井的特点主要是工程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必须用大型的修井设备,并配备大修钻杆、大修转盘等专用设备工具才能开展工作、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等等。所以,在油井修井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工作设备的创新和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像长庆油田这样的大型油田,更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带头创新改革

、带头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得重点。 (此图为长庆油田修井过程)

2. 油井修井的内容

油井的修井是为了确保油井能够持续顺利的使用,从而采取的维护和保养措施。油井修井的过程十分的复杂,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才能保证油田的正常开发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日常的油井修井工作大致有:解除储集层损害的修井、低渗透性储集层井的修井、压力部分枯竭油层的修井、堵水修井、防砂修井等等方面。每种修井工作或多或少会对环境产生些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改进技术,不断地创新改革,才能让长庆油田的发展更加迅速。

二、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1.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侵犯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而在油井修井的过程中,只有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作为长庆油田发展的基础,才能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2.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阶跃性原则。长庆油田应当时刻本着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进行油井修井的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公司的理念、宗旨、精神,让长庆油田未来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三、 油井修井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对于长庆油田来说,油井修井是一项还有待完善的工作。但是经过这些年不断地完善发展,并逐渐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使得长庆油田为保护环境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油井修井工作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两者在创新改革中关系更加紧密。从具体的方面来分析:

目前的除垢方法主要有机械清除、清水淡化、高强声激波、酸化及化学除垢法,尤其是酸化及化学除垢法,主要利用采用酸(盐酸、硫酸)处理,有时也用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盐(碳酸盐和酸式碳酸盐)及其混合物作为酸处理的辅助手段,来对污垢进行溶解,有时候还会利用有机酸类和脂类与其它物质的混合物以及鳌合剂(EDTA)酸处理。这样一来,就会对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长庆油田就要利用清水淡化、高强声激波等,这些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的方式,这样才能把公司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创新改革长庆油田的清水淡化和高强声激波的工作不断地完善,主要体现是定期用清水冲洗油管和井筒,以溶解水溶性盐垢(如氯化钠等),高强声激波主要是利用声激仪产生的高强声激波震掉和击碎较松散的盐垢,这样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也使得长庆油田得到了长足发展。

压力部分枯竭油层的修井工作是长庆油田实施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另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在考虑压力部分枯竭油层修井之前,规划出有效的人工举升系统来进行工作,从而保持压力或采油新方法对于从压力部分枯竭油层增加产量和采收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石油的产量,尽量不浪费油气资源,与此同时,也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更加明显。

经过对以上两个例子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油井修井工作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长庆油田在发展油井、进行修井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资源可持续战略的实施,这就要求长庆油田不断地创新改革,完善开发利用油井和修井工作,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地深入长庆油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

四、 总结

长庆油田的油井修井工作还在不断的完善发展当中,正向着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前进。通过文章的论述,我们得出油井修井工作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在修井的过程要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适应油井修井的工作,所以,长庆油田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公司的理念、宗旨、战略,更重要的是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3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110-02

公选课(即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作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标志成果之一,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和大学生对知识需求多元化的双重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然而,面对公共选修课迅猛发展的局面,我们仍然可以清醒地看到,公共选修课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程知识和社会发展关联性不高、学生作业抄袭、课程内容偏于理论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结合从事本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共选修课的三年多教学实践与体会,谈一下在该课程中实施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旨在为加强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益探索。

一、贴近社会现实,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一门公选课,除了涵括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外,还要紧跟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技术和发展动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关注社会环保热点问题,大幅度增加国际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最新的动态与进展,并将这部分内容作为每节课引导性的部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可结合美国大使馆PM2.5事件讲授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知识;结合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讲授核污染的防治;结合“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讲授生态农业技术等。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学生对环保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避免流于课本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思考。另外,针对现在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习惯,提供若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网站如“生态环境网”、“低碳网”等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齐的状况,公选课应侧重于普及知识方面,但要避免讲授的知识表面化与科普化倾向,以免挫伤部分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每节课都要有一些较为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对公选课的学习期望。

二、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讲授大气对流对污染的影响时,点燃一支香烟,置于带有隔板的倒置烧杯中,直接观察大气颗粒物在烧杯内的运动过程,把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容易理解,也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大量增加图片内容,每页课件均以大尺寸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图片展示,对应文字相对减少,留给充分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图片信息。同时,利用课间休息给学生观看5~10分钟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环保问题进行讨论,对环保问题出现的根源、过程、危害等发表看法。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充分认识后,老师可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课本理论知识内容“活”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选修公选课的学生作业和学校活动较多,往往会出现“下课抛脑后,上课想不起”的学习状态。每次课结束后留下1道拓展题,下次上课前用5分钟时间提问,学生共同回答,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课前提问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专心,课后能阅读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

三、结合课外实践,增强感性认识

公选课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体系,也要与实践充分结合。公选课面向多个学院多种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相对应专业实践的支撑,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偏于理论,完全没有课程内容所对应的感性体会,常会出现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学生仍难以真正掌握的情况。如讲授水体污染时涉及的各种水质指标是怎么测出的?城市交通中的噪音主观感觉和测定的声音分贝数之间是怎样对应的?对此,我们在进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一些污染河流和交通道路,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携带若干简易仪器到现场进行观察测定,这明显增强了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一直进行着此种“微型实践”,这种实践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选修兴趣。因此,课堂教学一定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当今大学生对实践动手能力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开展一些公选课的“微型实践”可以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激励机制

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过去一直采取期末论文考核方式,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不爱思考,不重视能力培养,上课不听,下课不看,有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文章应付,极易出现抄袭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改中试行了多种形式并存的考核,即课堂考勤(占10-20%)、随堂快速测验(占20-40%)、课程论文(40-60%)。课堂考勤采用签到和提问两种形式,签到保证课堂考勤的连续性和公正性,而点名提问可防止代签现象。随堂快速测验主要目的是强化巩固学生对当堂理论的掌握,一般放在当堂课程教学结束时,时间10分钟,题量控制在10个以内,题型由名词解释、判断、选择等组成,避免学生觉得作业过多而产生抵触心理。在课程论文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一半时,即鼓励学生开始写作课程论文,主题可以选择课堂上讨论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通过更多和外院外专业的同学交流,为课程论文寻找多方面的观点和素材。另外,提倡学生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公选课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论文写作。课程论文一方面严格控制字数,一般情况下控制在3000字以内,其目的是防止学生东拼西凑四处抄袭。另一方面,提高课程论文主题的选择标准,要求学生必须从自身感受出发,结合当前存在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小”问题,展开讨论,谈出观点。这样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程论文的质量,学生必须亲自动手查资料,动脑构思形成观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实施这些新的考核方式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觉得自己环保知识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公选课教学改革涉及多个方面,除了从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实践化及课程考核多样化等方面开展外,还需要结合学校关于公选课的管理政策,如选课人数、选课学生年级差别、开课学期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公选课的课程特点,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应用技术类等,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公选课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全方位开展,多种手段并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孔亮.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1).

[2]刘文广,杨兰柱.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甘肃科技,2008,24(3).

[3]关勤.加强公选课建设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21(4).

[4]郭小林.改革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5]韩建宏,孙珏,徐开蕾,吴文彪,黄太权,张勇.讨论式教学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02).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景观设计 可持续

维基百科在2010年公布的由美国“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为联合国收集的数据显示中国以8,240,958(千吨)的排放量高居榜首,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总量的25%,远远超过以5,492,170(千吨)的排放量排名第二的美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中,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伊朗)占据一半之多,由此不难想象“亚洲褐云”的形成也不足为奇。[1]

相对于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欧美发达国家对大气污染的关注要早很多。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随着人类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景观等低碳观念已经成为现性社会的时尚用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景观设计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使景观建设朝着科学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低碳景观理论的丰富与实践无疑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相对落后,景观设计和建设的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且缺乏经验,诸多问题凸显出来,如忽视城市空间、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公众参与力低等。除此之外在低碳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能源耗费巨大

在景观中主要耗费能源的部分是水和景观照明。水的部分包括景观水景里的喷泉、跌水等。还包括园林植物的养护、灌溉。现在我国电能的来源很大一部分是煤电,数据显示,每千克煤会产生2.493kgCO2。然而,在景观建设中,一些人一味追求大面积的水景及绚丽的照明效果,水景及硬质铺装面积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绿化面积的减少,植物对CO2的吸收减少,这样就对小气候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大范围的水景及照明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去维护,增加了后期管理的成本。[2]

建材的浪费

景观中应用的材料,如景石、地砖、植物等,他们在收集、运输中都要消耗能源,产生碳的排放。一些高消耗的材料,如室外防腐木、玻璃及不易成活的树木等,建材受损树木死亡后就需要更换,由此又产生了以上的能源及费用消耗的过程,且这种消耗是巨大的,反复多次的。除了以上所说的,目前景观建设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施工前缺乏整体的规划,不等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为了赶工期开始无计划的施工,出了问题再拆除重建,这种做法更是产生了巨大的浪费。[3]

植物的应用不合理

现在的园林建设中,人们急于求成,在营造植物景观时犯了很多错误,例如不顾植物正常的生长周期,盲目的大量移植大树,将外地的奇花异草一股脑引进当地的做法,大部分植物很难成活,移除补栽的过程消耗能源和费用,即使能够成活,也要经过引种、驯化,后期的精心维护,这都要消耗人力物力。此外还有植物配置的形式过于简单,不 能形成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植物群落,不能很好的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有效的起到固碳的作用。 景观的生命周期过短,频繁重建为行业人士的共识。人们希望运用低碳理念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在营造景观的过程中实现最低的能耗、最低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景观效果的目标。这就要求节能高效、循环利用等理念贯穿整个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为城市的低碳、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加之我国建设部在2006年提倡节约,批判了景观建设中的浪费之风。提出城市景观的建设应符合国家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实现城市规划,生态先行。

国外关于低碳园林建设没有太多的理论文献可供参考,但许多城市的景观生态设计却很突出:2001 年,美国芝加哥为了节约能源开支和美化城市环境,特别推行“立体绿化”进行太阳能储备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能够节约近亿美元的能源支出。

德国的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现在国内的大部分景观水体补水都是经过处理的雨水。例如慕尼黑国际展览中心有着一套完善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首先有一个蓄水池收集展览大听屋顶的雨水,经处理后蓄水池内的一部分水用于人工湖的景观水体补水,满足景观用水的要求后,多余的水将补充地下水。人工湖的周围种植水生植物,一方面能够美化展览中心的环境,软化建筑线条,另一方面还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低碳即降低 CO2 排放量,低碳经济则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最大程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

低碳生活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自然、安全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追求着美好的价值理念。低碳生活追求的是一种绿色生活。低碳要求体现出对生活的地球的尊重和感恩,是这个星球给了我们赖以生活的基本条件,要好好保护它。低碳及低碳生活与“环保”、“生态”、“绿色”的价值取向一致,实际上就在于通过人的生产生活行为的改变,处理好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绿色”以形象化的方式传递着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理念。将“低碳”理念应用于景观领域,是景观工作人员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节约园林理论、景观生态理论结合起来,系统的思考,深入的考量,充分挖掘“低碳”的引申含义,形成了低碳景观思想.

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在联合国第一次环境会议的通过宣示着环境保护的理念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20年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内的多个重要文件和公约充分体现了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随后就迅速的被多行业多领域接受,引起共鸣。景观行业也不例外,行业内首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的是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英文简称A SL A ),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景观,深入探讨、列举了一系列原则,包括:将环境保护提升到和保护历史文化一样的高度,只有这样,人类的社会才会取得长远的发展;人类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分不开的,他们是互相影响的;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不可忽视。景观工作者都意识到景观的内部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再生和更新,只要景观内部这种再生更新能够健康的进行,就能促进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景观设计工作者要追求的目标(俞孔坚 2007)。就这样,我国的景观行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2005.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

[2]樊涛, 2008.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J].现代农业科技.

[3]汪继明,2008节约型园林建设中水景设计手法初探[J].绿化与生活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5001305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和佛教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14][15][16]。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由于传统的水利建设理念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大,各种不合格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稳定,洪灾、水资源的恶化及缺乏等都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需要,在全面认真总结旧水利建设理论好坏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建设理论,全面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文章就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及我国水利建设新理论的形成展开探讨。

随着近年来强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先进的思想理念,我们在深刻总结传统的水利建设旧理论的同时,发展新的水利理论,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建设观念还比较落后,分析我国水利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为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新水利理论应运而生。

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事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 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事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同国际上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利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工作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严格,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受传统水利建设理论影响,思想观念仍比较陈旧,河流的断流、湖泊的干枯等都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侵占生态用水导致了生态退化,大量的围湖造田、森林开垦等人类活动也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这些都是由于在观念上存在局限,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中更多的强调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人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与国际上先进的水利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仍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水利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水系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效率。

1.2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全面实现我国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水利现代化建设计划方案,做好水利的管理工作,流域管理部门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规范管理体制,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采用先进的流域管理技术,重视综合治理流域的管理思路,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策略,最终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都要求我们转变思想观念,回归自然,人与河流和谐相处,大力宣传人与流域和谐共处的观念,使流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强化技术规范,大力发展先进的水利技术,更新水利修复设备,不断提高水利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水利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监督机制,实现我国水利现代化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正加快经济发展,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也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地域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水利现代化计划方案,分阶段综合治理,提高效率,加大资金的投入,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实现人类社会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处。

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方向

2.1 实现水利现代化发展推动水利新理论的形成

20世纪我们在建设大型水利造福于人类的同时,各种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量的不合格水利工程的建设,流域的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出现短路的现象,破坏了地表水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导致食物链中的某些环节遭到破坏,物种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防洪工程的建设在杜绝了洪灾的情况下,也阻止了洪水泛滥区与河流之间的水循环工程,导致洪泛区的生态活动难以进行;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它的再生速度,过量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地表植物的枯萎、地面下沉等严重的后果;流域一般都具有自我净化的能力,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内,环境的总体质量下降,流域的物质循环受到阻碍。这都要求我国发展新的水利理论,实现我国水利的现代化,维护生态的平衡稳定。

2.2 我国水利新理论的发展

为实现我国水利建设的现代化,水利新理论应运而生,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充分体现高科技、现代化的管理思想。传统的旧水利理论是以改造大自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指导思想,以力学知识作为支撑,在这种思想下的水利建设工程严重的破坏了水流域的循环系统。水利新理论在总结传统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等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发挥水利在流域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水利新理论跨出传统水利理论的局限,将流域观念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重视流域的物理特性之外着力分析流域的社会及自然特性。在研究流域的水文规律的基础上,从天象、地象及生态整体上观察水域情况。同时,不可忽视人类活动在其中的影响。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水利新理论在综合分析水域的自然特性、水文状况以及社会特性,实现流域范围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21世纪的新社会,人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在总结传统的旧水利建设理论优缺点的基础上,发展水利建设的新理论,平衡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维护流域生态平衡稳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新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我国水利事业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庆元.江苏水利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