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1
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作为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与时俱进,紧跟经济发展的脚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近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撰文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准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服务新常态,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面对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应该坚持结合时代特点,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职业教育应落实顶层设计,加快引导中高职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系统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首先,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上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阶段。要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现价值链与产业链的升级,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向中高端发展。因此,职业教育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其次,从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上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我们必须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职业教育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更多地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人力资本素质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重量。在经济发展出现新常态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下,人才的培养观念也需要更新。职业教育新常态面临的处境是,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合理的教育结构。所以,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着眼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打通从中职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1月17日,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对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起来”。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2
暑去寒来,不知不觉间,2015年悄然过去,2016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广东职业教育又走过了坚实的一年。
2015年,为努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大省的广东,敢为人先,率先提出构建适应现代产业体系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11月份,正式公布了《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下简称规划),为未来5年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规划指出,到2017年,广东要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要建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横向贯通、学校企业社会相互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广东教育》(职教)杂志,坚持响应国家、广东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本着“传播职业教育前沿理念,推广职业教育鲜活经验;追踪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打造职业教育广东品牌”的宗旨,在2015年里,积极地为广东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努力,兢兢业业地为广东职业教育发展鼓与呼。《建设世界高水平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绿色养眼,德育养心:一所富有人文气息的职校》、《真实教育:让教育返璞归真》等报道,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某个校长或者教师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全方位地报道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很好地发挥了《广东教育》(职教)杂志作为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同时体现了《广东教育》(职教)杂志为广东职教发展鼓与呼的满怀热情。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公布,为广东现代职业教育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为“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持续提供优质技术人才支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示着从2016年开始,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即将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全新的2016年,《广东教育》(职教)杂志将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大力贯彻《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精神,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地为广东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3
【关键词】职教发展 中职队伍 建设培养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处于“大发展”阶段。基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学形式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基于对教学改革能力和有效教学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急需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职教育队伍。
一、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职教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2010年底,教育部启动了“中职改革创新3年行动计划”。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其工作思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高质量。这五句话,应该是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调。这无疑预示着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中,在服务教育改革中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同时,也预示着发展职业教育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创新。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2012年,教育部下达了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要达到800万人。并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河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职教集团化发展,加快布局调整步伐,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提高职业学校规模效益。通过布局调整,支持一批办学规模5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催生一批办学规模3000人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淘汰一批办学规模2000人以下的薄弱中等职业学校。树立“大职业”观念,支持办学水平高、效益好的职业学校对薄弱职业学校进行兼并、重组,将职业教育集团做大做强。
(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
在今后的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以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围绕产业转移,围绕支柱产业,围绕高成长型产业的人才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开展“订单培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不仅能使中职教育的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职业岗位,贴近社会实践的变动,更重要的是能使中职教育与工作变化、岗位职业变动始终融为一体,它不仅能够解决贴近问题,更能够解决融合问题。
(四)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探索新时期中等职业教学模式,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的变化和需求应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主攻方向。教学内容要不断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在分析与掌握特定专业领域内技能人才职业工作过程特征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岗位目标为导向,改革专业教学方案,推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由传统的学科模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变灵活的模块化教学和课程设置。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推进校企专业共建、教材共编,通过加强教师和技师的岗位互动,通过加强实训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不断增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契合度。
(五)职业教育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转变,随着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具备“传道”的道德素质和“解惑”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备“授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其一,应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还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全部内容及基本的学历层次。其二,要熟悉和不断探索中职教育的特殊性、针对性。其三,中职教育需要的教师不是纯学者型、教学型的,而是通教学、懂技术、知生产、会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经营能力。
鉴于当前中职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我们现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的管理队伍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师资队伍。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从职业教育的队伍层次和结构来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现代职教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一)建设有先进办学理念和领导力的校级领导队伍
如何使中职教育在国家经济产业升级和转移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紧随企业用人需求,走在中职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关键是需要有能够把握政策导向、市场脉搏,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思路,引领学校发展的优秀掌舵者。中职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首先需是要做人优秀;其次,从宏观出发,树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观,重视同政府沟通和企业协作, 具有一定的统筹策划和市场推广能力,以争取到更多经济支持和实训资源。第三,从微观着手,明确职业学校的主要领导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任务和责任,转变办学思想,以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和办学的创新思路,促进职业教育和职教事业的发展。第四,集思广益、深入了解学校各层级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和需求,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二)培养高效的中职教育管理队伍
职业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但学校管理队伍也是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任务。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管理水平、工作状态及管理效能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伴随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校必须树立新的行政管理理念,打造成为素养良好、结构合理、管理高效的行政管理队伍,从而有助于中职学校更好更快的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特定性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职业能力。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制度化、规范化地开展职教师资培训。
1.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个体素质是构成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基石。作为中职的教师,应具备教育观念新、职业道德好、知识面宽、教学水准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等素质。为此,应按照中职教学的要求进行政治理论,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方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要求,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特点,教学文件的撰写规范,职教班主任工作特点与要求等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对来自非师范院校的新教师,还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要抓好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中职学校应有目的地选择优势专业,加强领导力度与资金投入,将学科带头人与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置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实行积极引进和注重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资金、设备、保障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确实为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3.要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特点。在鼓励教师努力成为“双师”之余,更应建立并完善教师队伍到企业岗位锻炼、实践的制度。如,选送具有一定授课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第一线的生产流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安排理论任课教师到校内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生产实践,参与实验室建设与改造工作,提高教师实践技能;聘请行业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和教师的视野;同时,引进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兼职教学工作,弥补学校师资队伍数量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4.组建职业教育专家组。当前企业在选人、用人上越来越看重适应性和知识转化能力。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元素。组建由行业、企业的管理专家、技术专家、课程开发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开发团队。发挥社会和企业高层次人才对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及教学、科研水平提高、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直接或潜在的作用。
总之,加强中职职教队伍的建设培养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只有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职教队伍,才能真正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为中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中职改革创新3年行动计划. 中国教育报, 2010.
[2]田忠民. 多渠道开展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工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9).
[3]张兵. 对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6(12).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4
关键词:建构;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要求“各地要结合区域实际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打通中高职之间的现有屏障,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笔者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宁夏政府始终把进一步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和提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抓手,努力探索中高职协调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民族教育与全区教育同步发展。
一、宁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现状调研及分析
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地处我国西北,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国土面积6. 64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18万,其中回族222万。作为荒漠地带崛起的一座现代工业城,宁夏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基础,石化、冶金、机械、轻纺、建材、医药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伴随着西部打开发的脚步, 宁夏民族地区经济较以往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省外其他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宁夏,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来加快发展,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作为民族经济增长秘密武器的职业教育。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特别是对宁夏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清晰,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全区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
截至目前,宁夏有职业院校46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9所、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29所,成人中专3所,民办中专5所。在校生14.5万人,其中高职在校生2.4万人,中职在校生12.1万人. 自2008年,我区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招生和东西部联合招生、培训共5万人,增幅达31.57%,连续6年完成教育部下达的中职招生任务。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
宁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主要有“校校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和“封闭式办学”三种模式,其中“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是宁夏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导模式。“校校联合办学”模式是指宁夏民族地区职业学校选择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进行“校校联合”, 东西部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被视为缓解西部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办学”这种办学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定岗实践来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订单式”培养和合作培养两种方式。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宁夏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办学过程中区域和民族特色体现不够鲜明,办学模式上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宁夏地区职业院校调研发现,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宁夏中等职业学校在数量和办学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成效,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既要承受社会轻视职校的压力和家长埋怨“不争气”的压力,又要服自卑的心理障碍,他们所受的失败与挫折比普高学生多,情绪两极性的表现也较为明显,厌学、学习焦虑、交友困难、挫折感强、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等成为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宁夏中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办学水平虽然逐步提高,但各中职学校学生规模的增长已远超过投入的增长,生均校园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值等指标都有所下降,职业教育的专任教师资源更是缺乏,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很大的挑战。
2.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如何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预算制度、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保障机制奖补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责任、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分配和激励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健全扶贫帮困助学机制等问题都有待研究和解决。
3.中等职业教育功能拓展与培养能力仍不相适应
随着中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招生对象和服务面向不断扩大,终身教育已成趋势。但从现状来看,随着中职校生源的增长,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固定产值和教学仪器设备值均明显下降;同时,师资数量相对不足,专任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尚不能满足全日制学生的教学需要,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一个难题。
4.地市很多方面存在不均衡,需进一步努力
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市发展的差距还比较大。如银川、中卫等市在中办学条件、招生人数等各方面均居于前列,而固原市则各方面相对差一些。因此,各地市如何从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地市间合作交流的机制,成为今后必须研究的重点问题。
5. 专业设置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协调
在专业设置方面: 一是专业的设置与地方产业的适应性不够。二是各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导致办学特色不明显和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6. 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不够通畅
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生,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生源荒”、“招生难”的危机。而在中职,每年只有少部分学生能通过对口单招和五年一贯制的方式继续就读高职,而 90%以上的学生就此与学校无缘,彻底告别学生生涯。这些中职校毕业生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层次低,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就业状况不理想,即使有少数中职毕业生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却也常常因人数太少而难以单独组班,只能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同班学习,优势得不到发挥,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宁夏试点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项目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办公室关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见的通知》精神,宁夏承担了职业教育园区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分析其必要性主要有:
1.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成立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是构建中高职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模式的需要
虽然同属宁夏地区职业院校,但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衔接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同类专业培养目标之间依存度不高,课程、技能培养衔接以及人才成长发展衔接的问题尤为突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导致一些专业课程内容在中、高职阶段重复较为严重,不仅造成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及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实际情况是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的一些实训项目与中职存在重复训练现象。在人才成长发展方面,由于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使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不能很好地达到职业人才的系统培养以及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另外,目前的“对口单招”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高职的链接,但仅停留在中职与高职两个系统的简单链接,远未达到在课程、教学等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融合。
以上问题迫切需要成立宁夏职教集团,由职教集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对本地区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教育教学过程、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加强行业指导,并通过项目试点对深化校企合作、完善评价模式等方面的统筹与有效衔接进行探索,以形成符合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深入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努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2.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是拓展技能型人才途径的需要
随着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技能、文化等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中职和高职学制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企业需要,创新职业教育学制形式和培养方式势在必行。
当前宁夏职业教育学制形式主要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以及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三年制高职。
随着全民教育的发展,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日益增强,但由于升学途径有限,只能选择对口单招方式进入高职学习,且因招生计划所限,不少中职学生不能如愿升学,只能就读成人专科或成人本科,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发展。
利用职教集团优势进行中高职贯通衔接分段培养,不但能够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满足技能型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中高职衔接贯通分段培养是提升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应以课程的有效衔接作为基础,在课程衔接方面,分段衔接培养模式具有先天的独特优势,因为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培养进行较为系统地设计.这将有利于在高职之间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促进高职举办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进而完善高职教育布局结构,提升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构建宁夏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议
1. 组建宁夏职教集团,搭建贯通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
近几年来,宁夏区域内职业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专业重复设置、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县区发展和分布不平衡等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宁夏职业教育的宏观效益,不利于职教的良性发展,使其在市场适应和抗风险等方面显得十分脆弱。组建宁夏职教集团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及职教人的共识和必然选择。
2010年10月,在自治区政府、教育厅主导和协调下,由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龙头学校,联合行业、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和区域内中高职院校,构建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内设师资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实训工作委员会。构建校企“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共铸”的合作办学制度系统,先后与15所中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对流活动,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团队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招生就业和产学结合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提高引领带动了宁夏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为成立宁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构建中高职教育分段培养模式,重点做好六个衔接
为贯通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实现中高职之间的良好衔接,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共育、师资共享、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共铸”的合作办学机制,增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效性,为宁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六个衔接:
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建立“一个人才培养体系,两个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学制的衔接,构建中高职分段培养的学制模式。三是专业的衔接,采用“相近对接”、“拓展对接”和“宽口径对接”的方式,积极探索按分段培养的专业设置.四是课程的衔接,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五是教学过程与评价的衔接.六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衔接,通过加强合作学校的交流,扩大中高职院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3.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实施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政策
试行中高职学校联合招生政策。由联合办学的中高职院校联合招生简章,招收分段培养的初中毕业生,中职阶段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由中高职院校一起联合命题,对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中职毕业生可不参加高考,通过注册考试取得高职入学资格,完成高职阶段两年的学习。
对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实行免试升学政策。凡获得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组织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中职毕业生可免试保送就读高职院校相近专业.凡获得全区职业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中高职联合举行的注册考试实施加分优先录取政策,激励在中职学生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实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中高职衔接是中职学校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中高职衔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学历嫁接,需要在衔接的对象、内容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提高衔接的有效性
譬如在招生对象上,除了在应届中职生中开展全日制的衔接教育,还需要考虑已走上工作岗位且有进一步求学深造需求的往届毕业生的教育衔接问题.在内容上,除了中高等学历的衔接,还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有效衔接,同时在学分制等方面还应当继续深入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3]杨明.应试与素质:中国中等教育60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81.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5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环节。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使之适应乃至引领现代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产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毋庸置疑,职业教育办学主要集中在产业发达的区域。例如,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职业教育大省,职业教育规模占全国的1/10,而广东的职业院校又大量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O置必须对接产业,必须适时地开设新专业与改造、调整旧专业,推动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及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才能切实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据调查,目前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普遍存在布局结构欠合理的问题,导致对口就业率低。从区域看,一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高度聚集,呈现“二八原则”,即20%的专业占80%的学生规模;二是专业结构性失衡严重,文科类专业规模比重远高于理工类,开办第三产业的专业规模远高于第二产业的专业,社会亟需专业如养老服务等专业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从学校来看,学校调整改造旧专业的阻力大,新设专业随意性大,扎实的调查研究少,热门的专业易于开设,导致院校之间的专业同质化严重。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一是健全专业设置省、市、校三级管理机制。省级应设立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信息平台,建立专业预见产业发展、紧跟产业发展、引领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富有前瞻性、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市级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积极与行业协会做好区域性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重点紧缺人才需求信息,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专业设置自,加强与行业企业沟通,创造专业设置条件,开发新兴专业并改造传统专业。二是职业院校设置专业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加强专业设置的预测、评价、指导、调控、咨询和宣传,自主设置紧缺专业,压缩过剩专业,停办需求小的专业,并树立建设专业集群的观念,以专业集群的特色化实现学校发展的差别化。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服务岗位群,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并存,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学历专业与职业培训互补。这样,从办学的逻辑起点开始,助力和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范文6
>> 有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公平,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探讨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个体要求的探讨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科学设置专业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外9则)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需解决“四断”问题 党的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浅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动因、特征、路径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三点建议 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广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思考 地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呼唤产出导向的绩效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何文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3).
[3]黄蘋.世界产业发展动向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2,(20)
[4]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
[5]吴宪洲,佘菖弘.高职教育如何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
[6]马建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制度配置与政策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