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1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内容繁多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控制,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救治,以及贯穿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等。其中,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疫情信息的不准确和渠道的不通畅直接影响着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和控制[1]。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们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疫情及报告信息渠道不畅,也反映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文昌市疫情报告管理监督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疫情管理监督执法模式,我们于2005~2006年抽样调查了辖区中51家医疗卫生单位的疫情报告及监管现状并进行了汇总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文昌市辖区314家医疗机构中抽查51家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学校(幼儿园)校医室。调查抽样单位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等。
1.2 方法
按照海南省卫生监督总队设计的表格和培训要求到抽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指导。
2 调查结果
2.1 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及运行情况,见表1。表1 文昌市疫情报告管理状况(略)
2.2 疫情报告与核查情况
51家医疗机构及5家学校(幼儿园)校医室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为1 400例、疑似病例9例,其中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疫情报告例数分别为917、433、占95.8%,其他部门仅报告59例,占4.2%;检查16家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中,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的仅有3家(18.75%)。随机分别抽查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和其他单位传染病登记20例、200例和20例与文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疫情报告,复核符合率为100%、97%和80%。
2.3 传染病知识培训与考核情况
在调查的10家一级医疗机构、5家学校(幼儿园)中都有传染病疫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宣传方式有宣传栏、广播、讲座、宣传画等。
在5家学校卫生兼职管理人员与在校学生接受传染病疫情相关知识培训的3家,共培训5 959人次;传染病知识考核结果为优秀2家,良好3家。
2.4 存在问题
2.4.1 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奖罚制度不落实。大多数一级医疗机构都没有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未建立与责任报告人的报告卡交接记录。门诊部(除庆龄妇幼保健院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都未能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2.4.2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不善及运行不畅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均有统一格式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登记卡,基本上配备疫情报告电脑网络,实现了疫情报告个案管理,但部分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诊断未按照标准命名,漏、错项较多,书写潦草等。虽然已配备直报电脑,但人员素质偏低,上网操作不熟练;部分电脑未能专报专用。
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门诊日志、没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没有传染病报告卡、没有了解疫情电话、也没有参加传染病疫情培训。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这段期间,有81.25%的单位从未报告过传染病。
2.4.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有专门的疫情报告机构和人员,网络直报运行通畅,记录完整,每月有疫情分析报告,但对一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维护指导较少,且几乎没有开展对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学校(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治业务指导。
2.4.4 学校(幼儿园)
在抽查的5家学校(幼儿园),均在文昌市的文城镇,可算是上等档次。但5家单位均无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2家没有晨检制度,3家没有缺课登记管理制度,2家没有熟知疫情报告电话,4家无传染病登记记录、也没有返校证明,2家专兼职的校医没有接受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
3 对策与建议
3.1 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和执业的医务人员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尤其对相关的 疫情管理人员及疫情报告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推动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3.2 针对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室普遍存在传染疫情报告“盲区”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这类医疗机构执业过程中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好坏与执业年审挂钩,以真正做到许可与监管衔接[2]。
3.3 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大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室、学校(幼儿园)、个体诊所、社区服务站等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瞒报、漏报或迟报现象进行检查并追究法律责任[3]。
3.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基层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定期维护和检查,24h维护应达到100%。
3.5 医疗机构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各项制度,要加强医务人员加强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疫情意识与传染病疫情的敏感性。
3.6 学校(幼儿园)除了自身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以外,还要积极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如学生缺课登记、返校健康证明、家访等。
【参考文献】
[1]陈永祥,徐克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与对策研究项目总结,卫生部《200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监督与对策项目资料汇编》[m].2006,6:24~25.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2
一、增强文化根基的建设
对全镇12各村和1个社区的农家书屋进行指导和规范建设,对不符合标准的农家书屋进行现场指导,做到有标牌、有场地、有制度、有记录等。各农家书屋的新书配备及时上架和替换,方便群众的借阅。疫情期间,我站加强了各村农家书屋的管理,鼓励群众使用电子书屋,防止借阅人员的聚集。
二、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
疫情期间,我站结合镇党委、政府和上级相关要求,及时对辖区内的歌城、广场舞、农家书屋、镇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和消毒。并协助公安、市场监管等单位,对镇内一家歌城、五个广场舞队进行了暂停营业和取消活动。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3
一、党建引领,举高举好党建“指挥棒”
1、党员联户,孕育小区“暖心人”。今年,社区积极响应市委与街道党工委号召,组织力量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党建引领、群防群控、联动联治”的方式,以自荐、推荐、组织安排等形式选出306名党员(志愿者)担任微网格长,实现社区4297个居民户党员联户全覆盖,发动辖区党员、居民志愿者1500余人次参与社区疫情宣传、小区消毒、点位管控、“三包”等工作,成为全市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排头兵。
2、“微网格”吹哨,解决群众“烦心事”。依托“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新模式,社区将这“最后一公里”持续走深走实。一是积极响应街道“微网格吹哨 部门来报到”基层治理快速响应机制。对接市直部门共同解决了复兴南路人行道和翠园路2处下水道堵塞、翠园路井盖松动、白沙路井盖坍塌等民生问题,争取并完成了安康家园及思邈路沿线背街小巷微改造、安居园小区提质、合燕冲路及复兴路人行道改造、恒大及安居园小区垃圾分类试点打造、恒大周边市政设施完善等一批民生项目;二是通过开展12期“把话筒交给群众”微议事活动,成功解决了安居园小区护坡开裂、冯家冲多年无路灯、小区公共用地种菜等居民反映的问题41个,联商户党员倡议15户房东为辖区租户减免租金35920元。
二、“软硬兼施”双管齐下,基层服务工作提质增效
1、念好“软”字经,工作团队凝心又聚力。对于中心重点工作,书记主任亲自部署带头参与,工作人员携手共进,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共同完成;通过“教学 互学 自学”及“AB”角模式提升工作人员“岗岗通”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周班长”工作制,锻炼工作人员组织沟通协调及处理问题能力,让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充了“电”,精神上补了“钙”,工作上加了“油”,打造一支高效团结的“多面手”队伍。
2、做好“硬”字诀,服务品牌细致又全面。社区以寒暑假为契机,开展“烟头换雪糕”、“五老课堂”、“红红火火过大年”等系列主题活动共计50余场,累计参加人数2000余人次,让“活力少年”服务品牌深入人心;打造“幸福老年”服务品牌,探索成立“开心唱歌班”、“快乐舞蹈队”,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小喇叭宣传队”、“老陈工作室”,开展社区宣传100余次、调处物业纠纷、邻里矛盾等40余起,积极发挥了五老余热;积极筹备成立了翠园社区老年学校,共设有声乐、交谊舞、广场舞、书法、柔力球5门专业课程,吸纳学员200余名,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教学活动,让老年学校成为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校园,晚年生活的乐园,温馨幸福的家园。“朝阳”与“夕阳”在活力翠园相映成辉、献策献力。
3、打好“实”字牌,工作成果丰硕又扎实。一是“环保”与“安全”构筑平安翠园。积极倡导复工复产,指导200余个门店、企业开业复工,发送食品安全信息2000余条;放禁毒宣传手册1200份;到小区楼栋、重点企业、工地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22次;进行人民调解80起,积极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宣传;处理环保、12345等投诉20余起。二是“用心”与“用情”凝聚暖心翠园。今年来,社区组织辖区100余名居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充实自身,为更好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走访慰问低保、残疾人及困难家庭36户,慰问金额共计22600元,并为精准帮扶家庭进行健康检查上门服务。今年疫情期间,社区累计登记返浏人员1135人,流出人员150人,其中重点地区往来人员133人,涉外入湘人员13人,全力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社区实行“5+2”“白加黑”的工作方式,不论天晴下雨只要居民在家,坚持入户登记,确保了普查工作全覆盖,普查数据准确有效,保质保量完成人口普查上门摸底登记工作。
同时,积极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并获评浏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阵地。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4
2020年以来,X区发展和改革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经济发展宏观统筹。一是谋划推动“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推动建立X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决策和工作推进机制。高标准编制出台、统筹实施X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和X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主动对接市发改委(市示范办),积极争取试点示范项目在X区落地。
二是协调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起草形成《X市X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计划(2020-X年)》,并编制相应2020年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工作,于X月X日全市首个与X交易集团签订交接协议。目前,X区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
三是稳步推进各项综合经济工作。
统筹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密切关注全区经济运行态势,深入研判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科学开展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努力降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定区2020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分解方案,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推动各项指标顺利完成年度任务。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疫后恢复。
牵头成立X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助力辖区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共渡难关;起草印发《X区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开工)工作方案》,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和启动建设。抽调党员干部驰通卡口和挂点社区一线防控,统筹协调辖区地铁工地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强化救灾物资保障,牵头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助力平稳疫情期间物价。
(三)攻坚提速固定资产投资。
一是力促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回升。统筹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高效执行政府投资计划。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班长制和每周调度机制,科学分解年度任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20年X-X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增速X%,计划完成率X%,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三。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实行重大项目三级协调机制,全方位协调存在问题,加快建设进度,X-X月,X个在建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X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X%,预计年底能X%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牵头梳理全区年度重点推进项目X个,并制定重点项目任务分解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全面统筹推进东进攻坚、新基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是引导优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运营。
牵头编制《X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办法(试行)》,提升公共服务项目的供给水平和效率。探索采用市场化经营权配置、知识产权证券化、基础设施REITs等多种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
(四)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统筹做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工作,全力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改革;建成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信息超过X万条,涵盖辖区内登记的商事主体约X万个,累计访问量达X万次;研究制定《X区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全面铺开企业信用画像;优化“信易贷”服务、推动“信用+审计”联动、扩大“信用+执法”范围,全方位探索“信用+”应用模式。推出“信易贷”线上申报平台。推动成立X区信用促进会。
(五)推进节能减排引领绿色发展。
一是大运AI小镇成功获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二是通过线上宣传模式创新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实现节能知识无接触式传播。三是大力推进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监管工作。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区建设项目推进与城市基本运行保障组各项任务,统筹推进落实市区各项经济政策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体制机制,围绕“十四五”时期X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领域中心工作,形成有效工作机制,为“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顺畅开展奠定基础。三是科学制定2021年主要经济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科学监测和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特征,努力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四是抢抓“双区驱动”历史机遇,统筹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建设系列文件,编制2021年工作要点,积极争取双区建设在X落地结果。
(二)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一是科学编制2021年政府投资计划。按照“保民生、保基础、保重点”原则,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决剔除不必要和无效投资,推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坚持固投任务双重分解,执行按月通报和“末位督办”,全力以赴保持投资强度;充分发挥稳投资工作专班和审批服务专班作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应统尽统。三是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深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流程改革,提高项目决策和管理水平;推进文体项目标准提升研究和应用工作,适时开展其它建设标准提升研究。
(三)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做好2021年市、区两级重大项目计划的组织申报和编制工作,推动重大项目实现滚动式发展,提升项目储备数量和质量,为X区经济发展夯实根基、打好铺垫。二是加强谋划梳理,认真做好“十四五”重大项目编制工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市“十四五”项目库。三是严格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和“承诺制”,提供高水准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四是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年计划,加紧推进小运量轨道交通建设示范线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动各龙头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能源“双控”工作经验,研究完善工业、建筑、交通、服务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的节能措施。支持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建设国家净零碳项目,探索全过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净零能耗技术路线,研究推进净零能耗项目的推广。继续统筹做好全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5
2020年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镇民政办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理念,认真做好扶贫兜底保障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兜底保障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1、未脱贫户纳入低保工作情况
3月份,在与镇扶贫办进行未脱贫建档立卡人口数据对接后,对未脱贫户家庭情况进行彻底核查,依照现行低保政策,共有未脱贫户6户9人被纳入农村低保。
2、未脱贫户残疾人保障工作
未脱贫人口中35人为残疾人,3月底完成这35人的照护、就学、基本康复、就业、危房改造、无障碍改造核查工作,其中3名无法定护理人的失能重残人员,得到居家照护服务。残疾人子女、适龄残疾人均已享受教育扶贫政策。所有未脱贫残疾人已全部享受基本康复服务,有就业能力残疾人已就业,已鉴定危房残疾人户中已完成危房改造。
3、临时救助工作1月初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万元,共救助99人。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的作用,对不适合通过“救急难”救助、其他救助的对象,启用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1至6月份共计救助7人1.2万元。疫情防控期间,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生活困难。3月份,全镇共有26户享受临时救助,享受资金4万元,有效解决未脱贫户的生活困难、及已脱贫户返贫等问题。6月份,对城镇困难群体,在全部纳入低保的情况下,为护理困难、生活困难群体共计10户再争取每户0.3万元计3万元的临时救助资金。
二、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
1、城乡低保得到全面落实
依照《XX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试点)》严格规范低保申报程序,强化民主评议,实施分类施保、三榜公示制度,保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面落实阳光低保政策。截至6月,全镇享受城市低保待遇187人,上半年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1.6783万元,享受农村低保待遇1300人,上半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48.255万元;另外,及时完成低保信息系统网上动态调整工作,确保网上系统与实际发放情况完全一致。
2、社会特殊群体人员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20年上半年为412名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五保供养专项资金151.613万元。上半年为43名六十年代精简下放退职职工发放救济金共9.3912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费30人次18.795万元。为全镇987名困难老人统一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春节期间为困难老党员、贫困户、困难户等群体献爱心送温暖,共计慰问29人爱心款2万元。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增设镇儿童督导员及村儿童主任,整理留守儿童系统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系统,全面核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养育状况。
3、城乡医疗救助服务进一步优化
按照《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困难边缘人群医疗再救助办法解读》的救助条件和救助标准,积极做好医疗救助、困难边缘群众医疗再救助(2579)申报、档案整理等工作,对因病致困家庭重病患者进行医疗救助、医疗再救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情况的发生,切实保障困难边缘人群的基本医疗权益。上半年,全镇申报医疗救助共计38人次,救助金额5.6737万元。
4、“救急难”工作体系日臻成熟
截至6月份,全镇19个“救急难”互助社已经完成年检工作,“救急难”资金使用程序培训工作也已圆满结束。19个村级互助社已启动了救急难资金,开展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上半年全镇启动救急难资金120次,发放救助资金11.73万元,其中镇级救急难14次2.59万元,县级3次0.6万元。
三、残联工作扎实开展
落实残疾人民生工程。2020年初,春节慰问困难残疾人62人次,发放慰问金1.24万元;为69名残疾人学生、残疾家庭学生发放就学补助4.25万元;截止6月份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85998万元,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3.28万元,申报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135人次共13.5万元,发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31人7.44万元。开通建档立卡贫困户疑似残疾人办证绿色通道,为疑似残疾人开展上门办证服务、到中心卫生院集中办证服务。有效解决残疾人外出办证难题,确保贫困残疾人全面脱贫。
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
加强敬老院消防安全建设。按照县民政局要求,年初与相关消防维保机构签订了敬老院消防维保协议,及时配备消防器材,安装烟雾报警、喷淋系统等消防设施。重点做好起居室、活动室、厨房的防火工作,做好24小时无间断值班值守。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站的工作,目前已形成XX镇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社区、友谊村、沃孜村、汪湾村四处养老服务站。提高集中供养五保老人服务质量,4月底完成撤并汪湾敬老院,妥善安置汪湾敬老院院民及汪湾敬老院财产管理交接工作,进一步完善大塘敬老院的硬件设施与服务体系。做好失能、半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有23名失能五保老人在厚德养老院享受养老服务。做好城乡低收入老人养老服务工作,上半年为308名低收入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22.176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对敬老院实施全封闭管理,杜绝院民不必要外出,日用品及食品采购实行不见面采购配送制度,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开展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敬老院安全与稳定。
五、其他工作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
疫情期间,广大志愿者积极投入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主动接受并加入防控管理,在社区的封闭管理期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
疫情期间社区总结范文6
大家好,我叫xxx,自20xx年x月开始,一直在xx居委会负责市政卫生条线的工作。
我一直将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自觉做到勤学多想,于20xx年x月份转为正式党员,20xx年拿到了函授本科的毕业证书,每天登陆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积极,参加各项培训讲座。
在这三年里,我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党总支、居委会做好疫情防控、文明城区创建、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电子走访、社区云建设等工作。现将这3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垃圾分类工作
自20xx年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工作,配合物业在小区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
与小区居民签订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责任书,签约率达到xx%,实现宣传“到单元、入楼道、进住户”。向小区居民及沿街商铺发放垃圾分类各类宣传资料;每月开展针对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等各类人群的垃圾分类培训及活动,优化志愿者队伍,成立了由x名固定志愿者定点承包与x位志愿者随机巡逻的方式,与保洁员错峰值守垃圾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监督居民定时定点并正确投放垃圾;对照垃圾分类“五有”标准对小区垃圾分类进行自查自纠,及时联系物业更换破损宣传版面、对小区及投放点垃圾分类缺失或标识错误的各类指示牌、公示牌、制度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补充。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结合垃圾分类检查结果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居委、物业及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努力完成垃圾分类达标任务。
2、爱国卫生工作
每个月组织开展环境治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居民、共建单位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认真开展重点部位的灭蝇、灭蟑、灭蚊活动,确保重点部位捕蝇笼安放到位;及时做好小区的绿化管理工作;及时联系有关部门重新整修公共设施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做到现场察看及时解决。
3、健康管理工作
1〉健康教育。 每月协调组织健康进社区活动。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 组织居民参加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慢性病防治、健康饮食等知识讲座及各类活动。配合社区卫生中心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大肠癌筛查等活动。按时做好健康教育台帐报表。
2〉健康宣传发放有关健康和食品安全书籍、小册子、报纸等,利用大小黑板宣传健康和食品安全知识。充分利用小区宣传资源,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
3〉疫情期间配合街道和物业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和管理工作,排摸湖北籍人员xxx人,共登记外来回沪人员xxxx余人,配合社区医院做好居家隔离工作。后续防疫工作仍在进行。
4、 红十字工作
配合民政条线每年开展“千万人帮万家”活动,及时排摸小区内特殊困难人群,做好红十字帮扶救助工作,小区现有xx名遗体捐献志愿者,为遗体捐献者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重阳节期间为70岁以上老年遗体捐献者送慰问品。每年组织居民参加义务献血活动。
5、食品安全工作
按照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确保小区无药品、食品安全事故;认真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管理好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及时更换宣传画报和报纸;规范房屋出租管理,与小区出租户居民签订或告知《规范房屋出租承诺书》;组织居民参加各类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及时完成食品安全相关台账。
6、精神病防治工作
截止20xx年底共有重性障碍患者xx名,坚持做好重性障碍患者的分类造册、随访登记、记录评估等工作;根据属地化原则,及时掌握患者动态,发生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重性障碍患者不发生肇事肇祸的情况。每年配合社区卫生中心组织重性障碍患者进行健康体检。
7、拆违工作
配合无违建村居创建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小区实际情况,加强巡查,一旦发现业主装修时出现违章搭建等违法现象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如劝阻和制止无效时及时联系物业并上报街道拆违办、城管及时进行处置,制止违章。
8、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