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1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熏陶的主阵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学会分析判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尤其是利用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的主题教育,结合学校实际,使学生把握方向,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和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在融入社会之前就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

二、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意识,培养耐挫心理

中职学校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来掌握娴熟的技能,同时,更要让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了解我国当前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各行业都充满了竞争,但同时也富含着成功的机遇,让学生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原则、用人制度、就业形式,从而树立职业竞争意识,树立创业意识和正确的从业态度。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学生由于刚刚走出校门,缺乏经验,加之遭遇生活和工作的不顺,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上邪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学生缺乏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是在他们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忽视心理疏导,让他们缺乏耐挫教育,没有让他们体验过失败,致使他们享受在无忧无虑的校园里,而一旦面对社会、遭遇挫折时,要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要么逃避,拒人于千里,抑或失去生活的信心,致使自己的人生陷入低谷,甚至走上社会的反面。为此,我们在平常的德育工作中,要不断激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面对竞争,我们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应该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开拓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而不是选择退缩,更不是选择放弃,天地之间,大千世界中总会有适合自己的一片天空。通过这样的教育,耳濡目染,不断明确学生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唯有平时不断积累自己,不断锤炼自己,才能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社会的栋梁。

三、用高尚的师德感化学生,铸就美好品格

毋庸置疑,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途中的引导者,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素养,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通过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言谈举止间生成对事物、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如针对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教师通过亲切的交谈,春风化雨,让他们知道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让他们知道,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自己这方面优于别人,可能在其他方面会逊于他人,只有自己从各个方面去完善自己,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趋完美。通过这些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师德的伟大。

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塑造学生心灵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2

(1)教育者可操控。教育载体是为教育者所掌握和使用的。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这就决定了其教育过程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道德教育载体必须能被教育者所把握和使用,这样才能将预设目标转化为运动员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2)思想观念可传递。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是联系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主客体的媒介。教育主客体的思想观念要通过教育载体表现出来,道德教育载体为教育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场所,也因承载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并在主客体之间传递而发生变化。这样,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就成了教育主客体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信息通过载体传递给广大青少年运动员,使之吸纳并有效转化为个人思想观念。这是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然后,运动员再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将个人的思想观念转化为个人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实现了道德教育的外化过程。在整个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化过程还是外化过程,都离不开教育载体这个媒介的作用。

(3)教育信息可承载。道德教育载体的承载作用在教育活动与运动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教育者所要传达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传递到青少年运动员面前,这样才能为他们所感知、接受、模仿,对他们产生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发生作用,给受教育者以精神力量。

(4)具有客观物质性。思想道德教育属于人类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思想道德教育载体就是道德教育信息的一种物质载体,具有客观性。教育者所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必须依托和附着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养成并健康发展。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就不能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新形式

(1)丰富道德管理教育载体。青少年运动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要始终抓住管理这一载体。所谓管理载体,就是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信息渗透到日常训练、比赛和教学管理活动之中,通过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来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实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正确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载体,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可稳定运动员的思想情绪,使管理方式得到其理解与支持。同时,道德教育以管理为手段,可以保证管理目标的落实和思想道德教育目的的达成,使思想道德教育接地气,便于青少年运动员接受并真正成为其自觉自愿的行为习惯。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3

一、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高校学生在多年的教育中不断加深自己的道德认识,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思想道德认识的发展上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是在道德认同和道德行为上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表现出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在探究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中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知行矛盾冲突中发现,形成高效学生知行冲突是由以下的原因导致的;第一,德育教育局限于德育课堂教育。高校德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德育课堂的教育,高校在德育课堂的时间设置上是一周两个课时,在德育教育的实施中表现出教育的中断性。同时,在德育内容的上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基本是照本宣科,而教材多是关于德育理论的探讨,未与学生的日常德育行为相联系,使得学生在德育认知方面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学生普遍认为现实为给道德理认知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或者说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美德。第二,德育教学方式为传统的接受式。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需要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共鸣的思想才能转化为外显的行为。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基本可以理解文本大意,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认同,并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也必然要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第三,德育理论的强化缺乏有效途径。德育的知行转化需要两个过程,第一是对德育内容的思想认同,第二是根据自我的德育思想树立或者纠正德育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表示学校对于学生的评定基本呈现以学生成绩为参照标准,以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为参考,很少与学生的德育认识和德育行为相联系。

二、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以行动导向为核心设计教学

德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个转化过程通过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和分析。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核心设计英语教学是突破这个难点的重要途径。这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分析本节课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相联系,围绕主题选择学生典型的日常作为,作为课堂开展的主要案例;第二,促进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对道德行为是否需要改正进行讨论;第三,确立本周的道德养成行为。例如,在“say yes”的单元教学中,配合的课文中心思想是人的极限是不断突破的,We usually only accept 55 guests but at a pinch we could take 60.围绕此主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大学生不易坚持,容易半途而废的特征,渗透“坚持去做,努力突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通过坚持取得胜利的故事进行句子练习,其次引导学生设计近期的目标,并设计具体实现的步骤,通过一二百字的英语课堂小短文进行表达,第三,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将目标予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枯燥的讲解课文中设计的语法和复杂句子,而是将语法的学习和短语的使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潜移默化的进行坚强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以情境教学为途径开展教学

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学生道德思想的情感认同,这个过程只有在同伴的交流中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强调以情境教学推动学生的同伴交流,促进道德认知的情感认同。道德情境的设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素材,将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进行综合或者典型化的凸显,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或者PPT的展示,引起学生作为旁观者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省视,与同伴对道德行为展开讨论。例如,在“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 By Richard Moran”的学习中,教师通过ppt展示社会中因为不同的错误认识导致的犯罪行为,引导学生对性和谐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设置促使犯罪人改过的措施。这样的情境教学促进道德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这样的案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让学生领会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 素质教育 转变观念 提高质量

在这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求已经不在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了。希望教师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际,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转变: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就必须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的教学观,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从升学教育的模式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 平等对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反对教师的偏爱,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同学们能互相帮助,在课堂上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学生的视野被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思考和回答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 理论联系实际,变空洞说教为生动、实在的心灵交融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遇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四 讲解热点问题,扩展教材信息,开拓学生视野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思想敏锐的一代,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持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状态。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抽象思维,凡事先问个明白,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比较,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当然,学生渴望了解的热点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与教材有关,有的却与教材毫无关联;更有理论与现实碰撞在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差的。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5

一 、落实"养成教育",激活课堂氛围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及遵循"行--知--行"的原则,叶圣陶先生也明确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这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关系是密切的。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互换,通过"有意注意"落实来树立培养学生养成圈、勾、划的好习惯,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动"起来。

1.强调"手与脑"并用

传统的教学观把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呆板,导致课堂沉闷、无效的现象。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性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探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及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来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勤于动手与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勾、圈、划、写的好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整合材料的能力;在回答问题时,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为此,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探究"哪些细节体现了林黛玉进贾府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为了避免学生捧着资料书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分三步解决:一是检查学生勾、圈、划、写的过程;二是聆听学生整合材料的结果;三是比较不同层次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如此答题设计虽然多此一举,实践表明,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生能够按要求有条不紊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养成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口脑"并重

在执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教师提问时,原本抬头看黑板的学生一个个都低下头,课堂显得异常沉寂,教师处于无奈点名回答,学生回答后,整个课堂开始"动"起来。针对这一现象,我曾与学生进行过谈话,很多学生觉得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是担心答非所问;二是站起来心里紧张,影响答题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明白在教学时应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打消学生心中的疑虑,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口与动脑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手、口、脑"都动起来。

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养成书写发言提要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梳理能力、知识概括能力,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发现问题、概括问题,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了回答问题时的尴尬,增强了他们学习的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久而久之,使他们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他们对待语文课堂学习与考试之间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即教育"理论给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是: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这无疑与当前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靠积累,还要靠应用、拓展。只有在积累、应用、拓展的不断循环中,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还指出:"应注重在生活和

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习语文,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目标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应回归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因为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源头,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

语文教育教学要体现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切实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施生活教育最重要的是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先导。生活教育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核心之一,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去思考: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怎么学,生活教育应该怎么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到实处。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只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可以消除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畏惧感和倦怠感,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高中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优化教学资源、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让高中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这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三 "社会即学校",高中语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面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它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让生活时时处处伴随语文教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表现在两方面:联系生活,由生活导向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决定教学。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之中,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积极,更为活泼。一方面,由生活导向新知,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实际上,短短45分钟,是无法把所有的知识全面讲透的,我们应该删繁就简,把常用的、必需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实用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生活处处是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将高中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高中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高中语文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感受高中语文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语文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知识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高中语文学习。

四 "教学做合一"--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范文6

一、“两课”是其他各类教育的前提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两课”的重要性,并不以人们的态度为转移。大学生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并不是说“两课”教育较其他各类教育高人一等,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在“两课”教育实践中,一方面,要加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细致的集中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热情,充分发挥德、智、体、美、劳诸教育的德育功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工作。

二、高校“两课”教育的现状

学生学习“两课”的激情消失,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对“两课”学习的意义产生怀疑,对“两课”不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兴趣不浓,以致流失了大量学生,这让“两课”教育处于尴尬境地。

造成大学生对“两课”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

1.高期望的心理负荷。

高校是精英荟萃的文化群落,大学生头脑聪颖,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大多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广博与专深上有较高的要求。肩负方方面面的期望,当他们为期望努力奋斗却在残酷的现实中碰壁时,当与同伴相比处于弱势状态时,就会产生挫败感。难以负载的压力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的心理负荷,使其产生心理焦虑、失去学习信心。

2.务实性心理。

择业、就业的务实性考虑,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远远没有对专业课那么重视。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严重。择业行为本身属于一种社会活动,而人们进行每一种社会活动无不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大学生也不例外。

3.人格亲和力的缺失。

苏霍姆李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而在“两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鲜活的个性及他们生活的多样性和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大多被禁锢在教师给定的一套“善意”和“论道”之中。教育本身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的行为,在这个双边活动中,只有学生信任、尊敬和爱戴老师,老师尊重、关心和爱护学生,彼此情感和谐、顺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无视学生的尊严、人格,无视其需要和个性的教育模式,无形中就使师者的形象大打折扣,失去人格的亲和力,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最后陷入“两课”学习情绪倦怠的恶性循环之中。

4.社会环境因素。

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特殊经历和社会历史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对马克思理论产生冷淡和逆反心理。首先,他们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对为什么要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知之甚少,因而缺乏对理论的深厚感情。其次,社会上多少年来在理论教育中存在教条化和实用主义倾向。第三,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利益观念不断强化,易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冲击了的阵地。于是,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动摇了,并逐渐形成了对“两课”的否定的心理趋势。

三、高校“两课”教育的改革和出路

1.创新“两课”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两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两课”的教学内容理论色彩太浓重,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太多;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参与,这种单调被动的教学方式不受学生欢迎。因此,“两课”教学在内容与形式上必须创新。首先,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深层次思想实际出发,提高课程内容对他们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使“两课”教学符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历史事实、典型事例和现实的新鲜内容阐明“两课”理论,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课堂讨论、演讲答辩、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

2.把学生的“两课”教育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些学生的困难原因和情况错综复杂,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千方百计地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并不仅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扶植。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咨询,以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一步扩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和信息源,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此外,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要特别注意精神鼓励和人格培训。物质的帮助是暂时的,而精神的力量却是长久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传统人文精神应当成为广大学生的支撑性理念。唯有如此,所有困难才有希望根本解决。要教育大学生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消沉,不能怨天尤人,应该积极地面对困难,承担主体责任,学习成功楷模。

3.高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彰显“两课”教育的实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