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1

【关键词】农村小学 素质教育 现状与根源 应对策略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中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概念,对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保障义务教育在新世纪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又是国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采取有效策略

1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符合的传统思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最核心的三点为切入点开展工作:1、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2、要坚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在每一节课中自学觉落实进行创新精神培养。3、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2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当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有关。要搞素质教育,不能单方面靠基层教师努力,若上面还是按以前的老方式来组织考试和评价教师,也就是考试的指挥棒不变,那么,教师也不可能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口口声声说,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分数,在评价教师时就完全是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标准,老师当然也只能按“评价标准”实施教育。

我认为,考试没有错,实施素质教育也要考试,但方式可以变,如考试可将闭卷式答题和开放性考查相结合,也可以像上海那样实行等级制。目前农村学校大部分采用以学生“优生率”、“合格率”、“平均分”等几率总分的高低来论“英雄”的做法。同一个学校,有的教师分数几率总分达85分,但别班为85.1分,那么别人当然是第一,你只能是第二。就因为这0.1分,在评优评职以及享受奖励性工资时要气死人,但实际上这0.1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所以说对目前的考试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用人机制

实施素质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校,体现在学生身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于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得好,才能把中小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历水平。二是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三是提升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如重庆市忠县教委实施的全县教师“岗位大练兵、教学大比武”,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城乡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各级乡镇政府应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基层从教,推行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能有改进和引导教师流动的政策:让农村教师和城里的教师互换岗位,一学年或三学年轮换一次{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标准,催进城乡教师“同工同酬”;调整教师岗位编制,去“单位化”,将教师由“单位人”变为“系统人”,增强教师流动的灵活性。同时,教育部门应每年都宏观调控一些优秀的教师及大学生到农村去教学,并充分运用好大学生支教资源,这样也可以使农村教育得到一定的提升。

4 农村学校不等不靠。努力提高教育条件

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特别是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农村条件差,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并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要干可以,等上面把办学条件改善后再来实施素质教育。”我国是人口多,底子薄的一个国家,属于穷国办大教育,要国家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来搞教育,在目前显然不现实。作为农村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开源节流,一次办一件事,逐渐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光靠坐、等、要这种消极态度,是不能改善当前教育教学条件的。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2

一、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学生对学习的社会意义有一定的认识并具有自觉性时,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体育教学要求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具有感彩,既要采用“快乐体育”方法,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又要运用“磨难体育”手段,使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提高心理品质。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由于目前我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处在14―19岁,生理上发生着急剧变化,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心理也随之变化,而通过在课堂上教师情感化的教育和教学,他们在体育课中能获得快乐,从而喜欢和乐于学习、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提高,这样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全面提高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获得自尊、自信、自律、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品质。

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21世纪充满着希望和挑战,是探索、改革、创新的时代,没有创造就无法生存。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扬教育民主,向学生学习,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转变教育观念,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用素质教育的理念,营造民主气氛,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做学习的主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借助体育人格教育的力量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订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强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予他们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及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工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教学相对枯燥内容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对动作美的体验,能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提高美学修养和对美的认识。美,作为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与精神文明的综合标志,它广泛地寓于德育、智育和体育之中。美与身体的健康密不可分,没有美,健康也会失去光彩。体育运动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独特的美育价值,它可以塑造和展现各种形式的美,如:形体美、姿态美、素质美、动作美、心灵美和行为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进行一般和特殊的美学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对美的需求、美的感情、美的观点、美的欣赏、美的概念,还要向学生灌输心灵美和行为美的思想,培养追求身体美、动作美的愿望,根据美的规律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定美、塑造美、表现美的能力。教学中,通过改变练习条件、增加练习难度,使学生体验到坚毅美、忍耐美与勇敢美,并在体育活动中得到美感体验,使体育锻炼成为自觉行为,增强自信心。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3

关键词:高校体育;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71-001

一、前言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民族的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人才。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树立改革的观念,寻找改革的突破点。为此,我们试图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目前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为高校体育改革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二、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高校体育的地位得到加强,课程、教材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比较活跃;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较重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中,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培养体育意识、能力并重;小型多样的群体性体育锻炼与竞赛相当活跃。以上这些,是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但是,不可否认,高校体育中仍然存在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一面。

三、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策

1.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从主管教育部门的领导、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思想转变,把重智轻体真正落实在德智体全面发展上来。二是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育素质教育才能收到实效。三是摄取自然主义体育观的精华,把在校期间的体育效益与学生终身受益结合起来,树立终身体育观。四是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观念,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本着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理顺体育教学目标。在具体要求上,既要有共性目标,又要有个性目标,既要有定性目标,又要有量化目标,既要有近期目标,又要有长远目标,并使这个目标体系有较强的操作性。

2.把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忧虑。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m 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的下降幅度明显。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在高校教育和高校体育之中,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既是新世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高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标准,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正在带动学校体育卫生观念与功能的转变。

3.重视培养大学生体育学科能力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实际上是他的能力结构效能的综合反映。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最佳的知识结构,实现最佳的能力结构,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近些年国外对大学生基础学力的要求和评价有了重大变化,把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态度提到第一重要的地位,把知识、技能、理解退后到末位。在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之前,必须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为前提。这种基础学力观的排列顺序是同教学流程相吻合的。即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展开思考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练习、掌握各种技能,最后达到认识和理解。

4.优化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实用的体育课类型和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当代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此,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与中小学雷同,挫伤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千校一纲的僵化局面,允许各个高校结合各校实际,对教学内容有较大自由的选择。为此,高校在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时要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力求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加大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它对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观念的培养,从而对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利。学校应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全校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建立课外锻炼及其检查、评优等制度;保持课外运动竞赛的经常性和群众性,把传统项目与季节性项目比赛结合起来,把定期举办的运动会、体育节与小型多样及单项分散的比赛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各类俱乐部、协会或校学生会、班级体育机构,开展各项活动和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主人翁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建英.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公布[J]中国学校教育,2001(6)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素质 想象 思考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谭嗣同等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张衡、蔡伦、沈括,他们之所以历代被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天山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内蒙的辽阔,都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拿来主义》教会了学生如何对待传统;《纳谏与止谤》学生从中领悟了从谏如流的重要,自我批评的不可缺少;《〈呐喊〉自序》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伟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阿Q正转》让学生了解了一个灵魂残缺之人的可悲;《师说》可以让学生屏弃盲目自大,养成求实好学的习惯。 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

三、培养学生思考习惯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射。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思想不丰富的人,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源头活水,加上长期培养和及时校正,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并进一步形成思考习惯。生活中充满了哲理,认真反思生活,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可极大丰富学生思想。“我是阿Q吗”,让学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点;“嫉妒好不好”,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是要发展,还是要纯净空间”,让学生认识到它保护环境的重要;“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中国足球腾飞说明了什么”,从中悟出苦难与辉煌的含义。学生在争论中学会了思考,屏弃了无用的牢骚。一系列密切联系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提出,打破了高中生活的枯燥单调,调动了学生思考积极性,增添了高中生活的色彩,发掘出了写作宝库。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5

何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包含德育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技能教育等等。随着社会发展,每个时代的需求不同,素质教育的内涵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在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对学生加强科学方法的教育,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教育平等。对于现在的教育状态,更多的是优质资源占据少数,教育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如果想贯彻素质教育,就需要在讲究效率的同时体现公平,在体现公平的同时讲究效率,作为基础教育,教育的重心应该从少数重点学校转向绝大多数的薄弱学校。在给予每个学生平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实现素质教育,每个学生获得教育权利。遗憾的是,现在还不能完全实现这个目的,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精英教育,抓少数学生突出尖子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对于精英而言,他们是幸运的,但是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更不是有发展的。更为严重的是对整个国民的素质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实现素质教育,需要实现教育公平。

实现素质教育需要体现终身教育,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不再是决定人一生的,也不能是人一生唯一受教育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把基础教育看做终身教育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终点。笔者认为学校应该在素质教育中承担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之人格形成;一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能够持续独立学习。在校期间,学生既要学会学习,又要学会独立,从而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质教育更加重视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能否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的机会和实践的机会。学校的功能应该是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功能,而不是选拔功能。所以如果想实现素质教育,需要学校更加清晰自己的定位,我们要的是具有潜能的人才,不是一味学习考试的考试专才。好的学校和好的教育环境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这种潜能在得到激发的同时还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的和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能否将素质教育贯彻,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培养学生,用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来激发学生潜能,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清醒地意识到以上所说的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生物学教师,还应具备生物学教育的素质观。

生物学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层面上,需要生物教师在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利用生物学知识内涵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来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体适能,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生物学知识和素质教育二者并不矛盾,他们有很多的切合点,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抓好切合点,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同时还具备综合素质,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

1.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生物知识教育二者并不矛盾。生物教材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进化论方面的内容,比如矛盾原理,比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等。这些东西在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的有意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世界。从未来和世界的角度来看,科学文化教育需要教师在上课的同时给予学生知识的教育、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思维的教育、科学态度的教育、科学技能的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概括发、归纳法等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科学方法,它们在生物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进而很好地培养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会科学方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科学思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作为教师要在生物教育中对学生加强科学思维的培养。这是现在我们教育中的短板,也是很多教师努力的方向。高中生物教材在选材方面很有侧重点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钻研教法和学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很多教师对于直接的生物知识性教学非常熟练,但是面对这些思维和态度方面的教学,就感觉棘手。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学中某些思维还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

3.心理素质教育。关于心理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也越来越凸显它的重要性。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比如在介绍生物学家的同时激发学僧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讲述环境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情绪素养;通过学生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理念;考试评价

素质教育一直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并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得到体现。“素质教育”一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我国出现,真正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是来自于199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其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指引下提出的,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在影响素质教育的若干因素中,教师素质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教师素质中最具有导向的素质构成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内在动力。只有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才可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目的观:重分数到重发展;重统一到重个性。过去的应试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的是让学生顺利地通过考试以获得更高的分数,分数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追求。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校教学完全围绕考试内容组织教学,轻视“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关学科,导致学生发展的片面化。素质教育并非不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不把高分数作为唯一目标。较之高分数,素质教育更强调教育应着眼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重视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知识与态度和能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唯有如此,个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才可能实现。此外,素质教育虽然着眼于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但并不是各方面素质的平均发展,不意味着教育目的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素质教育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统一的教育目的的要求之下根据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人的个性化发展,相反,素质教育倡导人的个性化发展。

(二)学生观:重教师到重学生,重优生到重全体。学生观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学生地位的认知。素质教育与过去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应试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价值导向的,主要看重的是学生社会知识的获得及社会谋生技能的形成,在教学时更关注学生系统知识的获得。而教师因其在知识和社会经验上的优势成为课堂中绝对的权威,学生则沦为“倾听者”,教育地位相对被动。素质教育则认为,教育的重心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因为学生个人才是学习的内因,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外部因素必须通过学生个人这个内因才能产生效用,所以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主体应从教师转向学生,真正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逾矩不包办。从学生对象看,应试教育强调学生不断获得更高的分数,好了可以更好,典型属于精英主义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关注的教育对象必然是少数成绩优秀学生,对于成绩一般或学习困难学生,教师可能会选择性忽视甚至敌视。在不断追求高分数的过程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素质教育则坚持通才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国民基本素质的提升,教育具有全民性。教师不关注课堂中的某一部分学生,而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

(三)教学观:重知识到重能力,重灌输到重启发。在传统考试制度中,考试内容主要是知识。为了通过考试,教师在教学中会重视知识教学,甚至把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教师要认识到,知识虽然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但并非知识越多能力就自然越强,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拥有更强的能力可以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以强制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其与众不同的质疑保持理解,“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提高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独立性、批判性,努力运用对话、讨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观:重单一到重多元,重结果到重过程。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分数成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也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并以此把学生区分为不同等级。这样单一的评价制度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综合评价”的改革目标,并制定配套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其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版块。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多元评价标准,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品德、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作出评价。评价标准的变化要求教师的评价重心要随之发生调整,不能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情绪情感的变化。教师应学会用鼓励和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每一次哪怕是细微的进步。

二、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教育观念培养策略

(一)细化教育政策,提供政策支持。素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从1999年《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修订,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再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我国一直在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这些都为素质教育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供了时间和政策支持。但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政策进行细化、具体化,让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师的教学改革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二)师范教育调整培养目标,重视师范生科学教育理念的培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大学四年是教师专业理想和教育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获得的知识会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而这一时期形成的教育理念则会对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就业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部分师范院校非常重视训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却轻视对其教育理念的培养,这样的教师注定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因为教育理念是会指导教育行为的,如果教育理念有偏差,教学行为就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教师缺乏教育理念做指引,教学行为就会缺失方向,教育理想很难形成。因此,师范教育应该调整培养目标,除了关注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外,更要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认同科学的教育理念。

(三)职后继续培训,建立互动式培训系统。师范教育为教师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基础,而职后继续培训则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深化教育理念。理念的深化建立在对相关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我国现有的师范类课程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律法规、教学论与教学法等相关领域。对于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来说,这只是打下了基础,还需要在职后继续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教育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从而为科学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因此,职后培训应当扩大学习范围。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内化素质教育理念,培训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互动式培训方法,帮助教师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教育行为,学会教学反思,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

(四)社会配合宣传,形成社会舆论。教育观念产生于各种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外因是内因发挥作用的保障。因此,必须在全社会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氛围:新闻媒体始终将素质教育作为积极导向;家长、学校管理者、社会各界都要认同和支持素质教育,共同创造素质教育社会环境;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社会各界都要大力宣扬……潜移默化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带动内因,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

(五)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体系。过去的教师评价一切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导向,甚至教师的个人利益完全与分数和升学率挂钩,这直接挫伤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必须改革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核心的教师考评体系,转变为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个人提高为重心的考评内容上。只有评价制度改革了,教师才愿意认同素质教育,才可能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周保平.创新文化育人机制引领学生成长成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