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1

关键词: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探析

O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Xu Mei, Guo Hebin, Zhang Junru

1.Northern Beij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Beijing, 410004, China

2.Beijing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31, China

Abstrc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core proposition that our country vigorously develop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education needs study seriously and think deeply in the future ten years. However,what is the Chinese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What 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a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Construct the proble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must solv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is problem from the ideological state of our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connotation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China modern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connotation; analysis

1 相关概念辨析

“内涵”亦称“内包”。概念中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221页,2002年1月)“内涵”这一词汇具有两个最主要的义项,一是指: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修养;二是指:概念中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笔者所指“内涵”属于第二义项,即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有属性。要论及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首先必须认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因为“内涵”和“外延”是一个概念中必不可少的两项内容。例如:“商品”的概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 “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虽然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内容时,才是内涵。

“现代”即当前我们所处的现在这一时代。(《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846页,2002年1月)以下所讨论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指当前我们所处的“十二五”时期的职业教育体系。关于“何为职业教育?”,理论界有不同的界定,按照目前通用的划分方法,职业教育分为广义职业教育和狭义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广义职业教育是指包含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 “大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专指面向职业的教育;我们所论述的职业教育是指融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如:理论体系、语法体系、工业体系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 658页,2002年1月)所论述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由职业教育相关要素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2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由于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渐走出“低等教育的阴影”,越来越受到企业、社会、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并给予了有力的宏观政策保障。

2002年8月24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11月8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周济在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中不断发展。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计划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在吸取国外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以国家相关教育文件为指导,试图对“什么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问题作出回答,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进行归纳。

笔者认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以终身教育和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以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标准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为时代特征,以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渗透为重要结构特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价值取向,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个领域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以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任务,融合了学校职业教育、社会培训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等各类职业教育类型,达到世界水平,有中国特色、开放、独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根据内涵和外延的辩证关系、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内涵的分析、国家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导精神,现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概括为“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

3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剖析

3.1 适应需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目标以及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设置的前提、要求、主要功能方面来讲,必须具有适应“五化”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三个方面的内涵。

(1)适应“五化”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处于“五化”同时推进并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为促进职业教育适应“五化”发展要求,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步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必须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五化”需求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标准要与五化保持一致,使人才培养适应“五化”要求。

(2)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区域经济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职业教育发展也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应该首先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也必将具有区域差异性,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所包含的职业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级别也应该根据区域发展需要而有所不同,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3)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需求

由于职业教育是以人为本、面向人人的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包含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必须能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这不仅包含目前以初中后、高中后为起点的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职前教育),还必须包括再就业人员需要的职业技能教育、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所需要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职人员需要的职场提升教育等适合各类人群所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使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一种终身教育体系。因此,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需求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内涵之一。

3.2 有机衔接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衔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构成要素、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要有机衔接、融会贯通、实现互认互补机制;二是,职业教育体系与当前的社会体制、产业体系、文化体系、其他教育体系有机衔接。

(1)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有机衔接

由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为指导,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能满足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需求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应该涵盖满足不同层次人职业教育需求的职业教育类型,这些教育类型之间要有机衔接,消除目前我国中高职发展“断层现象”(中高职发展脱节、重复教育)、职业教育的“断头现象”(高职升本科途径狭窄,使高职教育成为终结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职业教育各自为政现象,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达到世界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大职业教育体系”。

此外,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包含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对象、职业教育机构等要素,而且,由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涵盖职业教育类型的多样性、层次性差异,各类职业教育构成要素也具有差异性,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应该注重各类职业教育要素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使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理念、模式、制度、标准有机衔接,实现互补。

(2)职业教育体系与其他体系的融通

由于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与中国特有的国情相结合。首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应该与当前产业发展体系相衔接,因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发展,所培养人才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是检验该教育体系是否完善的标志之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的融通,体现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不断更新的产业体系提出的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职业教育的类型、级别要根据产业体系的调整而调整。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的对接,即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标准、与岗位职责、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对接”。其次,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必须与国家现行法律体系、政治体系、文化体系相融通,遵循现有社会文化、政治体制对职业教育的规范,寻求法律、法规的支持。

3.3 多元立交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多元立交内涵”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类型及层次的多元立交上。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同一层次不同类别教育学历相互转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育学历相互对接的机制。如,中等层次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可以转换,任何中等层次的学历证书可以与任何教育类型的高一层次教育自由对接,使求学者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报考任何一类高等教育,在客观上真正打通中等和高等层次人才成长的多条道路。即在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上,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体系内各要素协调,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为一体的高职教育体系。横向上,应围绕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需求,与其主动对接,合理确定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各级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终身教育理念、多元立交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蒋旋新,蒋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研究[J].成人教育,2010(8):17-20.

[2] 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历史基础与发展趋势研究[J].职教论语,2010(7):85-87.

[3] 欧阳育良,戴春桃.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科技版,2004(1):58-61.

[4] 周建松.关于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7):74-76.

[5] 苏敏.关于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理论经纬.2010(13):4-8.

[6] 马树超,范唯,郭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1-6.

[7] 何文明.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思考[J].理论经纬,2010(13):9-12.

[8] 陶红,梁煜锟.论适应广东“双转移”战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6):10-13.

[9] 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管理观察,2012(1):23-27.

[10] 叶沈良.构建新型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设想[J].职教通讯,2003(4):21,5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2

第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十一五”以来我国职教体系的发展、成就和经验。

1.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2002年国务院要求: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个重要特性,搭建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2.根据外部适应性要求,围绕产业发展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对接。

3.根据内部适应性的要求,强调育人为本、面向人人,着力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温总理在2005年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提出的。

4.根据内在协调性的要求,教育部和各地都积极探索中高职协调发展。江苏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5.各地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都提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三,整个职教事业发展需求分析。这里也有三个维度: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予有力的支撑。2.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形成学习型社会,需要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3.这是一个以往被忽视但很重要的需求,职业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保障:事业规模大发展时,迫切要求加强政府统筹管理系统的保障;转向质量为重时,迫切需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系统、强化职教科研系统支撑——2011年整个职教系统发展的关键词就是质量,所以这个需求也显得格外突出;当前职业院校适龄生源成为突出问题,江苏省生源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北京上海情况大致类似,我们在调研中感受到学校对生存危机的担忧,迫切需要职教体系的建设予以保障。

第四,对于这个问题的国际经验的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如下主要观点: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是开放、灵活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成为对终身教育的最大贡献;在劳工界与教育界之间必须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建立相互协调的机制;要使学生平稳过渡到就业,要求理论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手脑并用。

在这里我们再简单地对德国“双元制”体系的开放与合作关系作一个分析:它具有两个主系统,即职业学校和具有职教资质的企业,而我们事实上只有一个系统就是职业学校。它有三个双元支撑系统(法律双元、经费双元、管理与评价双元),两个支撑服务系统(科研支撑、职教咨询服务),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支撑系统。它还具备一个职教科研支撑系统:主体是联邦职教研究所,今年人数已经增加到600人,我们国家的中心研究所是30几人;还有联邦劳动总署的劳动市场与职业研究所、大学的职教研究机构、各州的教研机构以及产业经济研究院所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

最后,提一些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我们应该坚持“遵循规律、系统思考、服务需求、明确定位、整体设计、构建制度、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结构;逐步推进职校主系统协调发展和重心上移;着力完善管理系统、职业资格证书系统、法律制度系统和经费投入系统;加快建设科研支撑系统、职业发展和就业服务系统。重点建设:

1.探索高职本科专业试点,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2.创新高等教育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拓宽高职学生的发展空间;

3.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分类招生制度,拓宽义务教育后职业教育机会;

4.强化宏观指导,落实地方主导的自和积极性;

5.构建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6.设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试点工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3

>> 现代职教体系视域下的湖南省职教集团发展策略 构建定位明晰的现代职教体系 构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 浅谈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与特色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教师专业化研究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刍议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升级的思考 构建高职与本科“3+2”现代职教体系的研究 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 对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现代职教体系构建实践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 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索 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透视职业院校的改革与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路径 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看职教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引领什么 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向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角下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探索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基本路径和政策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李剑平.地方本科高校就业率垫底现象引关注[N].中国青年报,2013-07-03(03).

[4]郝书辰.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2-44.

[5]杨勇,董显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基于国际高等教育标准分类(2011)[J].职教论坛,2013(19):29-33.

[6]刘勇,刘建成.从“职业带”理论看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6-28.

[7]董仁忠.“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106.

[8]杜连森.浅析“职业带”理论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5):21-25.

[9]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2.

[10]陈翔.广东职校生未来或可读硕博[N].广州日报,2014-03-14(A4).

[11]戴国强.地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3-09-28(11).

[12]姚寿广.产业升级呼唤新型技能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0-03-22(03).

[13]朱清时.在克服浮躁中构建大学创新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8(3):29-31.

[14]刘鸫根.建设“志愿者之校”的实践与思考―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3(11):11-14.

[15]陈广琳.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N].深圳商报,2012-01-07(T08).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Path Cho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ANG Wen-da, LV WEI, LIU Dong-gen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China should tak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s a school typ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ive them equal status with general higher university, and guide the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to transform, support some high 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upgrade.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locate in undergraduate and above the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have the right to confer bachelor, master, and doctor degree. It should also try to construct the “overpass”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2011), and try to realize cohesion of higher education’s levels and types.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should also try to realize cohesion among the levels and types of educatio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pecialty serving regional economy, and build the school culture whic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收稿日期:2014-04-2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4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0年,中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此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关问题的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此次论坛上,学者们以“创新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内涵”为主题,进行了相关研讨。

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内涵,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松林研究员对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及功能做了定位。他认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法定效力、反映当下经济社会发展及人的需求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及与其他教育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系统。必须具有主动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连续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沟通其他教育体系、整合中西方优秀文化等几大功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全教授则认为,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目前国内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虽然《职业教育法》、《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了明确界定,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们对其界定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提出了质疑。广大研究者对职业教育体系各执一词,导致了职业教育体系概念模糊,内涵不清晰,外延不确定,引发了“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等诸多争论,进一步导致了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不确定性。他认为,明确定位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提,缺乏对体系的定位,将很难形成系统的研究和完整的体系构架,不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他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职业院校必须联合行政部门、企业、职教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搭建职业教育公共平台,就职业教育体系领域有关的基本理念开展广泛的对话与协商,以达成公共意志,从而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清晰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为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基础。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钱景舫教授提出四点:一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问题,即纵向是否完整,上下能否衔接;二是处理好职业教育同其他教育类别的关系;三是处理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关系,如何沟通和衔接;四是职业教育同经济社会外部的跨界,主要是适应的问题,如何适应,适应的灵活性怎样,等等。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助理兼职成教评估所所长吕红教授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为国家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如何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建立一个合理的教育结构;三是解决人才培养立交桥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指出,考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于思考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多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国家建设好立交桥与直通车,为人民接受此种层次职业教育提供选择。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在职业教育内部建立直通车,在与其他教育之间建好立交桥,在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之间跨界,有效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学院孙翠香则提出,要深思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终动因是什么,如何处理期间政府主导成份太强的问题。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王继平教授指出,谈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特色发展,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么是职业教育,寻求体系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

学者们还从不同方面对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建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所曹晔教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从三个维度、五个方面进行构建。三个维度是指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职业教育内部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五个方面,除了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外,从职业教育内部来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在纵向上要不断向上延伸,开展技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从横向来看,每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要能接受不同人群、为社会需求多样化提供教育服务。此外,还需要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体系,包括国家制度体系、经费支持体系、师资队伍、职业资格标准等。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陈鹏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体现在纵向层级的衔接,还包括横向内容的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不仅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等经济社会要素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还应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之个体要素对人的发展性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追寻不仅应体现终身教育的思想,还应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横向融合的指向是以满足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杜连森认为,现代职业教育应当着眼于人才本身的知识与技能发展逻辑,设置不同的学历层次,构建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优秀人才的发展保留上升的空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涵教授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确立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扩大普通高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和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等建议。

关于发展高职本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因其层次问题而广受诟病,一直被视为“断头教育”。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一直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呼声。此次论坛上,这个问题再次引发热烈讨论。

对于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上海电机学院高等技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文华认为,很多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都希望通过一定途径能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求学,如果基于职业和岗位的职业教育仅到专科层次就不再有上升渠道,那么,高职毕业生只能去基于学科知识体系运行的普通本科院校就学,这既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混乱,使高职生难以适应,也是人、财、物的极大浪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坤华指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战略选择,这预示着在“大高职”的理念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酝酿着重大政策调整和制度变革,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本科”制度呼之欲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张弛认为,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教育,隶属于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教育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训练,其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学习类型和教育水平,是定位于本科层次的培养高等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我国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技师或工程师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东南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姚萌萌指出,在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举办成为必然趋势。至今,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尚未明确,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学术界的意见也未统一,以致当前有些办本科高职的院校,对什么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不清楚,一些院校在开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时把侧重点放在本科层次而不是职业教育,即把所办教育定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不是高等职业教育,并且通过授予毕业生以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士学位,来提高学校的层次。确立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有地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客观需求,既忽视不得,也延误不得。

对于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顾坤华指出,一是职业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难以获得应有位置和强力扶持,高等职业教育难以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并立”、“并重”和“并驾齐驱”。二是体系建设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认识还很不到位,未能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和内在协调性这三个方面来全面、正确、科学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造成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理解的误区。三是高职教育没有突破层次限制。限于种种政策的制约,高职本科教育制度的创设仍处于“难产”阶段,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和“类型”的整体拓展和转型提升上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四是制度建设没有实现顶层设计。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实上是个“断头”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洼地”和“短板”。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不畅或堵塞,发展动力也就自然不足。

如何推进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姚萌萌建议,要立足于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目标清晰化、办学质量监督严格化。顾坤华提出,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建立国家技术技能积累、传承机制,进一步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和职业教育各层次协调发展保障体系,着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层次”到“类型”的重大战略转变,加快提高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比例,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5

关键词: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试点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9-0039-04

一、南通市实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

构建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是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该项目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从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出发,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施的建设试点。南通市承担的是中高职3+2分段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试点。其中,试点的中高职3+2分段培养牵头高职院(南通职业大学、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所,合作中职校(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3所(含6个专业)。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牵头本科高校(南通大学)1所,合作高职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所(含4个专业)。

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一)推进中高职衔接的区域行政统筹不够

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是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市(苏州、无锡、常州、南通)范围内开展。虽然文件要求“各市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项目审核工作”,但作为地级市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区域内参与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各级各类院校的统筹乏力,引导不够。至于县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由于文件的主送单位是市级教育部门,更是参与不够,指导缺失,从而使中高职衔接的改革试点成为地级市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与中职校之间的学校行为,未能得到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县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

(二)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校规模小

中高职衔接的主体是高职院校与中职校,试点项目的最终审批权在省级主管部门。按照《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5号)要求,参加试点的中职校必须是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但我市8所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申报试点后,被省厅批准参与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涉及合作的中职校只有3所,另外的5所学校包括2所国示范建设学校均未申报成功,影响了项目试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三)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水准不高

中高职衔接试点的关键是衔接专业的选择。参与中高职衔接试点的牵头院校期望通过中高职衔接的方式,解决那些社会需求不足、招生难度较大、办学水准不高等具有瓶颈障碍的专业发展问题,因而所选专业对中职校来说,多是小而冷的专业。中职校希望通过中高职衔接的方式,满足中职生进入高一层次院校的升学愿望,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问题。高职院校所选专业与中职校所期望的专业之间的落差,制约了中高职衔接的实施效果。就参与学校的招生人数看,2012年南通市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中职校招生190人,合作的高职院校招生305人,显然,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受益大于中职校的受益。就中高职3+2分段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的招生数看,中高职3+2分段招生184人,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招生305人。高职与普通本科试点优于中高职3+2分段招生。就专业招生看,中高职3+2分段试点的园艺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分别招了55、58人,只完成专业招生计划数的三分之一;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招生计划完成较好。

二、实施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分析

(一)分段衔接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是增强职业教育体系与人才体系适应性的制度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发展的转型升级等迫切需要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为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和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能力。从现有的人才培养现状看,不同层次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各具特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究其原因,是人才的规格要求与岗位的技术要求不匹配。所以,针对人才的特质要求,探索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建立与人才体系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试点改革的诉求。

(二)分段衔接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工作举措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角度,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与衔接的“立交桥”的建设问题,要求职业教育不仅在理念与制度上强调与各种教育衔接与沟通,使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衔接问题能够顺利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进一步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就是响应政策要求的工作举措。

(三)分段衔接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是满足学生及家庭对学历提升愿望的途径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规格的高移化,广大学生及其家庭普遍要求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中高职之间、高职与普通本科院校间的升学通道已经打通,但途径单一,且制约因素较多,衔接仍然不畅。因此,实施中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试点,可以部分满足学生及其家庭对学历提升、职业技能进一步提高的需求,并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应有贡献。

三、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

教育体系的要义分析

就目前南通市中高职3+2分段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的分析来看,当下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试点正处于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建立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意

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我国学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贯制和分段式等形式。由于我国实行的主要是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因此职业教育的学制形式呈现为3-4年(以3年为主)的中职与2-3年的高职和4年以上的应用技能型的本科。所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是今后一个阶段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显然,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仅与我国目前实行教育分流制度相适应,也与当下对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规律相一致,同时兼顾人才与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中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并保持合理比例。这一教育体系不仅解决了层次问题,即保持中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合理比例,而且解决了职业教育内部的衔接问题,为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构建了升学通道。

(二)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表现形式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框架体系时,应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体系的柔性设计,体现开放的视角、便捷的通道、多样的组元等特点,突出职业教育体系的灵活性、包容性。目前江苏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共设计了三个大类的衔接学制:一是中职与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学制,即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通过注册入学方式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习2年或3年,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二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学制,即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进入本科教育学习4年,获得本科教育学历;三是高职与普通本科“3+2”或“5+2”分段培养,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5年制高职学习5年),进入本科教育学习2年,获得本科教育学历。应该说,从制度设计的适用性角度看,这是为不同需求的人群设计的不同途径,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

(三)构建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件

一种教育体系的建立应是在适应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作为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制度层面的设计上必须具备以下要求:一是以专业归类为接点,二是以学制分段为纽带,三是以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为保障。

1.以专业归类为接点。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但职业与专业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以专业归类来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是职业教育能动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需要的必要要求。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升学通道的构建时,中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等分段衔接中,衔接的对接点就是专业。

2.以学制分段为纽带。人的成长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分段式的培养以及人才的有效培养必须处理好“发展基础和能力提升”的关系。因此,以不同形式的学制分段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的制度优化,将是职业教育体系在制度层面上的人为举措。

3.以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也是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对于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关键是参与分段培养的职业院校能否联合研制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此,南通市参与中高职3+2分段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的学校经过研讨论证,形成了人才分段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共识:前一阶段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岗位对接,重点培养学生的单一和综合技能,后一阶段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分段实施,实现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围绕目标定位,分段培养的衔接实质是教学的衔接,核心则是课程的衔接。因此,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以统一的课程标准统领教材的编写,同时做好分段培养课程的有机衔接,不仅使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做到各个层次的有效衔接,而且能为学生转段或者升段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以学制分段衔接为载体的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试点的启示

2012年作为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期,重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寻求对策。就南通市同时结合其他地区以及参与试点中职校、高职校、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探索实践来说,有必要对试点工作进行顶层的整体设计和政策实施的优化。

(一)对建设试点项目进行再遴选

对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江苏来说,2012年积极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是积极、果敢的,实践也证明试点效果也是显著、可喜的。但就具体项目而言,需要对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项目试点、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试点、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试点、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项目试点、“双专科”高职教育项目试点等项目进行再论证。就参与试点的南通市情况来说,在中高职的衔接上,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项目试点缺乏需求基础,表现为从2003年起江苏省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及其在中职校的“五年一贯制”的高职办学已经具备相当的办学规模,学生对中高职3+2或3+3分段培养的兴趣并不浓。此外,从2010年起,江苏又实施高职校对中职校的注册入学制度,因此,对江苏的中职学生来说,读高职的途径已经全面打通。部分不愿意读“五年一贯制”高职或者参加高职注册入学的学生来说,通过对口单招也可以升入本科院校。由此可见,对江苏而言,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已经建成。至于“双专科”试点,自学考试就已经能满足,况且高职校专科层次的转专业已经没有制度瓶颈。如果从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同时基于江苏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整体水平较高的实际出发,中职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分段”和“联合”培养试点将成为江苏下一阶段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从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时不降低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出发,中职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分段”培养应成为中职校与普通本科院校衔接的主要形式。

(二)对试点项目进行制度再设计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虽然初有成效,但仍要乘势而为。一是继续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就学校而言,主要是参与的中职校与本科高职院校的遴选办法及程序的设计。2012年的试点在试点范围和院校的选择上已经作了原则性的要求,但方法不够具体,如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对学校选择的专业也有规定性,原则应是品牌专业或者是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就学生来说,参与试点尤其是参与中职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分段”和“联合”培养试点的学生入学门槛应有必要的要求。否则,不仅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不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使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升学教育或者是变相的精英教育。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层面的设计。进一步严密制度执行的闭合性,要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对衔接分段的升段考核办法进行设计,保持适度的淘汰率,体现制度的刚性要求和选择性,以激发试点项目学生学习的动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范文6

为职校学生授予“工士”学位这一举动得到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有评论甚至认为可以借此推动国家层面建立“工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学位体系,填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空白。但笔者认为,将专科高职学位称为“工士”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还有待商榷。

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职业教育体系单独设立,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在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各个层次,明确提出:“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见,《规划》将后三个层次归为高等职业教育,从而架构起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毫无疑问,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设立相应的学位体系与其对应,这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才更完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已明确提出:“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体系必须考虑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特点、接轨国际做法等诸多因素。教育类型分为学术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其中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因培养的人才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而被归于职业教育,根本特征是实践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工程师类型的技术人才,技能教育培养对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当然,实践导向并不等于不重视理论教学,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仍然要掌握必需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特别是比较系统的技术学科知识,更好支撑技术的应用和技能操作。因此,在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设立对应的学术和工程类学位,凸显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特征的“学位”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在技术专科、技术本科、技术研究生等各级高等技术教育对应设立副技术学士、技术学士、技术硕士、技术博士的学位体系,而在专科高级工、本科技师、研究生层次高级技师等各级高技能教育对应设立副职业学士、职业学士、职业硕士、职业博士的学位体系,相应学位与学术和工程类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实行等值。现行的专业学位继续实行,但不归于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学位体系,而是高等专业教育的学位体系(例如教育、管理等),成为从事专门工作的专业学位。当然,细分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学位体系比较复杂,因此,也可先从技术教育学位体系做起,技能教育学位体系暂时不设,沿用职业资格制度。其次是接轨国际做法,国际上一般在低于本科的专科教育层次设立副学士学位,它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学院和专科学院,其层次相当于四年制大学前两年。澳大利亚将副学士加进了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架构内,给予比较专注于学术方面的高级文凭。我国台湾也引进了副学士学位制度,授予技职教育体系的二年制专科学校(二专)以及五年制专科学校(五专)的毕业生。我国香港也为大专学历教育引进了副学士学位,等同于高级文凭,副学士课程由大学的相关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