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职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职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职责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选择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呈现了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与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职业教育, 其课程设置应该和经济的发展同步。 但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却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无法形成一种动态的融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是一种必然,而其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优化课程结构,于是就存在一个课程结构选择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科目之间的结构关系和各科目的学分与学时比重的分配。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反思一下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必须进行改革。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缺陷与不足的表现 

1、设置课程盲目,没有形成教学活动有机的整体 

无论哪一种课程设置模式,都受到本校办学形式的制约。现在的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忽略教学活动是有机的整体,往往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 

2、课程之间不衔接,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组织形式也在急剧变革,学科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社会需要宽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论证,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没有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甚至相互脱节, 

不利于为学生今后工作奠定一个较为宽厚的基础 。 

3、课程设置定位不当,与人才需求标准不符 

课程设置在目标取向上,没有把现实和未来对人才需求标准结合起来考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没有以“必需”为纲,以“够用”为度,以实际“应用”为重点。 

4、课程设置轻素质教育,急功近利 

在课程设置与实施时,为了暂时需要,增减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甚至没有把理论和道德溶化在各种教学内容和过程内,急功近利,不利于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的方向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应立足本校,着眼于本地经济的实际需要,贴近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经济生活服务,这样才有可能为发展着的生产力提供人力资源。 

1、立足本校,培养复合型人才 

课程设置是由学校实施的,学校是课程设置的实践者。职业学校应从“学科本位”教育质量观过渡到“社会本位”教育质量观的情况下,开始引入“人才本位”教育质量观,根据本区域、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允许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自主选择学习,积极开设“辅修专业”、“第二专业”或“双专业”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 以灵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未来岗位的能力的要求。 

2、依托本地经济发展, 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的资源和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而且各地区的经济由于诸多原因,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 更主要的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必须建立在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基础之上, 使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具有国家规定的统一性, 又具有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灵活性, 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适应经济发展趋势, 培养先进型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职业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 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不能按社会需求剔除、摒弃, 融入新的科技因素,优化课程来培养人才,必然造就一批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无用人才,所以,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更新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更新教育观念,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会掌握并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选择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必会引起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变化, 从而就存在一个课程结构选择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探讨应从其特性入手,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从而构建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一)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特性 

1、讲求课程相对的独立性 

职业教育是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毕业后到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现行的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来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实用性,讲求课程的相对独立。 

2、课程存在显著的跳跃性 

以满足“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由若干个符合大岗位群的课程模块组成,职业岗位的要求不一样,要求其课程也是不系统的, 要突出实用性, 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条块分割的界限, 把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等融合到课程建设中去,跳跃性的课程结构是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最显著的特色。 

3、课程重视实践性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必然决定职业教育要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习、设计、实训等。职业教育也强调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的理论性,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也就是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是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二)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选择的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于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确立了“做人与做事双维度、社会与职业双向度”的基本理念。 

1、做人与做事双维度 

职业教育通过课程活动,使教育者自觉地把学生素质提高与能力培养、知识学习的过程融为一体,要让学生树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学会做人,也就是促使学生自主地形成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优秀品质的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人,能融入社会、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素质并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要让学生学会做事,也就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娴熟的职业专门技能,形成独特的智能结构 ,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具备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的就业能力和个人发展要求的就业竞争能力并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2、社会与职业双向度 

职业教育应十分重视受教育者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训练,它包括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思维能力及责任感、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即“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在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中都受到重视,主要在于它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责无旁贷地在学生职业生涯开始以前,有意识、有目标地训练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通用能力”,做到社会与职业双向度。 

(三)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现实因素 

 1、学生的文化基础 

 近几年来,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及高中扩招,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下降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普遍文化基础课差,学习习惯差,在基础教育阶段班集体中是经常受批评的群体。 

 2、学生学习的时间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职业学校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期限的长短、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大多为二到三年,在这二到三年时间内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又要发展职业实践能力, 所以相对而言学习时间比较短。 

3、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功能就是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服务,最终目标就在于促进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和更健康地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4、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走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和劳动力市场化步伐加快,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也在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从近几年的毕业生出口看,对口升学、本地就业、外出就业、创业等并存,就业和自谋职业并存。同时,各行业专业就业需求也存在不平衡,非专业对口就业和创业逐年增多,这与现行的教学机制产生了无法回避的矛盾,而且呈加剧趋势;另一方面,非对口就业增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声誉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 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品位、充实个人知识的需要等也是选择课程结构应考虑的因素。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的开发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指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整个过程。无论课程开发过程、还是最后采用的模式,都必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服务,为学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打造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和品牌服务。 

1、课程开发过程 

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要经过课程分析、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三个阶段。其中,课程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客观基础;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课程观,确定课程的目标、内涵、结构等总体构想和具体课程标准的过程;课程编制是遵循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对形成的课程方案以一定的模板进行选择和组织的过程。经过课程编制,最终开发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形成的培养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学与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发展、教育政策导向等进行调整。 

2、职业教育课程结构选择的模式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构建;选择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是指结合区域内脱贫攻坚现状,针对具体的贫困对象,采取精准的技术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指导等职业技术教育措施,使其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而脱贫致富的具体方式和具体做法。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因此,认真结合各地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创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的功效,对推动扶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奖、补、货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

奖、补、贷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主要是各地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的相关管理规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通过职业院校在校生活费补助、设v.奖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提升就业能力、尽早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省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卜学难以及文化素质提升等问题,对吸引贫困区域的贫困学生投身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大力实施中职教育"9+3”计划等举措,加大对中职和高职学生的资助力度,仅2014年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的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共6.82亿元。该项资金惠及中职学生共43.46万人次,其中免学费4.39亿元,受益学生25.05万人;国家助学金2.43亿元,受益学生18.41万人〔‘〕。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奖、助学金的主要依据是资助对象的家庭贫困条件,但其贫困程度区分以及真实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二是对中职学生的“平均式”发放与减免,表面卜是资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其掌握脱贫技能的“造血式”智力扶贫,实际卜又相当于“输血式”的救济扶贫,造成部分中职学生没有竞争压力,不求卜进,扶贫开发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二)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

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由政府提供培训资金,各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对城乡贫困对象开展不同时限的各种实用技能培训,使农民迅速掌握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快速就业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往往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与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以及所在地区的产业优势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既充分调动了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又吸引了更多贫困对象的积极参与,通过选择性学习相关技能,尽快实行脱贫致富。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贵州省先后出台《贵州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政策举措,由扶贫办、农业厅、人社厅等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式扶贫,仅2014年,全省共完成职业培训27.4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2.68万人〔z},转移就业率在90%以卜,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多个部门掌握相关扶贫培训项目资金,其资金分配在行业和部门垂直下拨,相互之间缺乏平衡。二是多部门开展培训时,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导致贫困对象接受培训机会不均等。三是被部分开展培训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当成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

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主要是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水平,通过实施项目带动,着力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力和服务力,从而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通过加强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应该说是一种见效快且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扶贫方式,它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战场的主力军。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先后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申报评选工作,全省先后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2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19所,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目前,这些示范性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多项指标都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已经成为贵州省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领头羊和生力军。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职业院校能力提升行动,需要各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人力度,但是部分地区因财力较弱,对职业教育的投人严重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提升。二是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服务和引领地方产业的能力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职业教育扶贫功能的承载力依然脆弱。三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不顺畅,对贫困对象的吸引力不强。

(四)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

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脱贫能力,由政府主导,组织相关团体、企业以及行业企业科技专家、技术骨干实施扶贫点联系帮扶制度,通过深人基层一线,发挥产业引领、项目带动、科技示范等作用,带领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把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和科技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推动人力、项目、资金等资源整合,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着力解决农村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有着非常直接的推动作用,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的一种扶贫方式。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3年贵州省3万余名驻村干部、6000个驻村工作组累计组织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00余万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17.5万个,帮助协调项目2.68万个,协调解决资金27.15亿元〔,〕,成为贵州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重要手段和经验。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贫困面大的西部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实施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深人基层,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二是抽取的部分人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指导产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扶贫开发的成效不高。三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产业扶持资金和项目等支撑,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在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破解当前精准性不强的问题。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就是要运用职业教育和相关的贫困理论,通过实施精准的职业教育,实现差别化贫困对象脱贫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区域性整体脱贫致富。在具体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职业教育与扶贫攻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管理机构、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把所有贫困对象集中识别分类,制定统筹性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的规划和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产业扶贫开发等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推动所有贫困对象整体脱贫。

(二)精准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承载着每个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需要,在扶贫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资助措施、就业帮扶、跟踪调整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针对性,确保每个贫困对象提升脱贫能力。(三)实效性原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要整合现有各类扶贫资源,在扶贫资金使用分布、效益、效率等方面加强综合监控,在职业教育手段和内容方面要尽量量身订制、长短结合,并建v.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针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围绕当前贫困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园区、产业等相关实际,探索构建奖补驱动型、园区主导型、院校带动型、产业拉动型、文化推动型、企业联动型等模式,并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的模式交叉实施来推动扶贫攻坚。

(一)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贫困对象补贴模式,在确保贫困对象基本保障的基础卜,根据参与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和就业创收等情况,对贫困对象进行奖励,并根据脱贫贡献逐步加大奖励力度,通过奖励驱使贫困对象主动脱贫的扶贫开发模式。即:改革现行职业教育贫困对象的资助体系政策,对身体残疾、不具备劳动能力以及确无经济来源的孤寡家庭子女,通过建认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专项基金进行补助,且标准可在现行基础卜适当提高。同时,与金融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学生毕业后,根据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学费代偿等。将职业院校现有的资助资金改设为分类奖励基金,在政府主导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注人资助资金,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通过设认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就业创业、升学等多项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奖学金。加大对农村种养大户、大学生创业典型等的宣传奖励力度,引导职业院校开展对口的技术帮扶,促使贫困对象主动谋求发展,带动贫困对象共同致富,从而探索构建针对不同类型贫困对象的“以奖为主,适当补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建认“输血启动一造血振兴一开发发展”的良N}机制,切实增强扶贫的造血功官旨。

(二)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

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园区发展为载体,针对园区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促进职业院校与园区互动,共同为贫困对象提供专项技能提升、就业创收等服务,从而实现贫困对象培训就业一体化的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即:抢抓各地工业和城镇化带动发展的机遇,推动职业教育进园区,把园区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将职业教育、生态移民、园区建设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由园区提供必要的培训场地和设施,职业院校组织师资进园区对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既方便企业,又方便培训对象。同时,将生态移民选址向园区靠近,一方面既方便农民工人就近就业脱贫,又方便企业就近招收工人,缓解当前企业的用工荒问题,逐步构建“园区搭台、职业院校合作、生态移民工程辅助、农民积极参与”的园区式职业教育扶贫新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技能短板的精准性问题,打造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升级版、脱贫致富奔小康新的主战场。

(三)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实施职业院校龙头带动的集团化发展,通过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能力,积极为贫困对象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帮扶、合作研发等服务,提升贫困对象反贫困能力,使其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充分利用各地高职专科院校、中职学校以及部分正在朝着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贫困对象脱贫能力提升卜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由政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与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制定专项扶贫开发规划,按照区域、专业和师资等条件分类明确各职业院校在区域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与任务,将扶贫开发工作与职业院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专项培养基地,构建“职校连结实体,实体连结农户,农户连结基地,基地连结课堂”的职业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切实提升脱贫能力。

(四)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开展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依托各地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战略性新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带动贫困对象提高收人水平,最终实现快速脱贫。

(五)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引导和鼓励贫困对象积极转变反贫困观念,并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要抓住职业教育就业创业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等职业教育优势,让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孩子认识到职业教育是脱贫致富最理想、最快捷的方式之一,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的脱贫致富能力。同时,要将贫困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与职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贫困地区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申红珊.2014年中职学费和助学金,我省下达资金6.82亿[N}.贵州都市报,2014-02-19.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3

 

校企合作存在着多个权力中心,“多中心治理”为破解校企合作困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范式。为了改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必须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指导,以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来推进校企合作的有序运行。

 

通过对合作共治的理念重塑、价值融合、法理依据和利益保障机制构建,以实现多元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治理协同。同时,还要加快合作共治的制度体系变革,为校企合作提供“官、产、学”三重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校企合作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整体状况来看,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建立[1],校企合作中的瓶颈问题突出,以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停滞不前。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剖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模式,《纲要》特别强调,校企合作不仅是工学结合的外在形式和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开展顶岗实习的基本平台。由此而言,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深度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对职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革新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实然状态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仍然处于初级阶段[2],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显现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企合作内容“碎片化”

 

当前,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容来看,“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其中部分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视为理论教学的外在补充,在思想意识层面未能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在校企合作项目或内容的安排上,多是围绕某个单一的课程或训练项目展开,校企合作的连贯性不足,合作形式也较为单一。从真正意义上讲,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未能将校企合作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校企之间也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合作体系,以至于校企合作“碎片化”问题日渐显现,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校企合作的要求相冲突。在传统教学管理范式下,教师习惯了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行业的参与难免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合作过程中校企难免产生一定的冲突。在具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学生在不同时期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或岗位开展实训项目,难以做到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这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具有很大的挑战,很难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二是,校企双方缺乏完整的合作基础和准备。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以实习实训为合作形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虽然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顶岗实习能力,企业只能安排一些浅层次的跟岗实习活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不可能把核心技术向学生进行传授,如此以来,学生只能获得浅尝辄止式的实习实训,学生的实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校企合作形式“表面化”

 

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形式来看,模式较为单一,“表面化”问题突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仅限于共建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等浅层次和形式上的合作,合作行为不够深入具体。首先,从企业视角来看,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主要方式是提供实践平台或实训基地,有些受到校方邀约安排一些技术带头人或管理者进入校园以讲座或交流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而这种简单的交流并未能进一步常态化和深入化。其次,从学校视角来看,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科技研发等方面未能积极有效地吸纳企业的参与。

 

第三,从学生视角来看,很大一部分学生进企业实习只是为了取得相应的学分,不愿真正地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在实习过程中敷衍塞责现象时有发生,校企合作的成效不高。同时,在企业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等领域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也不强。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一是校企双方在思想层面对于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意义缺乏统一、科学的认识;二是校企之间缺乏完整的合作方案,准备不足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三是政府作为第三方,对于校企合作尚未出台一套完善的激励举措,未能建立起长效机制。政府在校企合作上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导致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不足[3]。

 

(三)校企合作周期“短期化”

 

由于校企之间在性质、管理体制和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二者对校企合作的出发点也有所不同,加上校企双方对“共同利益”的把握不准,难以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其中部分校企合作项目并不是基于校企双方的共同需求建立的,而是基于学校的人脉关系,很大一部分是职业院校的领导、教师通过找关系或者凭借“面子”拉来的合作项目,这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真实写照。

 

同时,校企双方的利益倾向有所不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较为重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重,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难以在短期内收到成效,针对学生实习企业方面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如此以来,与学校对于校企合作的强烈需求相比,很大一部分企业缺少合作动力,导致一些项目经过短暂的合作后再无继续合作的空间。与此同时,政府作为连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在校企合作上并未能充分发挥其实质作用,尽管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针对校企合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和文件,然而这些政策和文件仅仅对校企合作行为起到指导作用,缺乏强制性约束。由于在法律制度层面的“缺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浅层次合作,合作成效较低。

 

(四)校企合作动力“壁炉化”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是指职业院校对于校企合作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希望通过借助企业的生产和操作平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实践场所,而作为校企合作的另一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表现比较消极被动,出于对自身生产经营环境、秩序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一般不乐意接受“非订单式”的实习生,尤其是短期实习生,由此在校企合作中出现“一面热,一面冷”的壁炉现象。据潘海生等(2013)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发起者调研来看,“58%的项目靠学校主动联系而获得,22%的校企合作项目是由行业协会牵线搭桥,而企业主动寻找的合作项目仅占20%”[4]。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主体地位缺失是导致校企合作“壁炉现象”最为重要的诱因。一般而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往往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从属地位[5],由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难以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制定、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深层次方面。同时,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群体在职业发展方向上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企业甚至未必能得到真正的人力资源回报,眼前的人才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也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五)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缺失”

 

尽管《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等有关法律和文件都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大力借助于企业和各大行业,双方展开大力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必须贯彻落实产教结合的理念,有效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相关法规和政策依旧未能落到实处,只是从宏观层面号召或指导“校企合作”,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细则。如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构建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在实习过程中,企业需与学校一起进一步培训学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确保学生权利得以充分保障,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支付其相应的薪资”[6]。从这一规定我们不难看出,并未对政府、学校以及企业各自所担负的具体权责加以明确的说明。部分学者在实际调研考察后指出:“企业的大部分负责人都表示,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由于当前制度法规的不健全,企业很难切实保障自身权益,很多情况下都出现投入产出不对等的状况,而且企业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较大,近70%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的法规缺失是阻碍校企合作的关键性要素”[7]。

 

(六)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协调者角色“缺位”

 

校企合作短期化、功利化、表面化的现象突出,究其原因,在于政府的“缺位”所致,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其一,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校企合作的文件方案,但是,可操作的具体的实施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却屈指可数。

 

要确保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制度安排尤其重要。由于校企合作所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广泛,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关联、提升企业主动性、风险的规避问题等[8],要想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的“文件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其二,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所扮演的第三方角色的缺位。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确保校企合作各种制度、法规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并定期对校企合作的效果加以评价检验,对于有损双方利益的行为必须加以及时有效的规避,最大限度降低双方合作的风险,以此给校企双方的合作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二、“多中心治理”为破解校企合作困境提供了有效的理论范式

 

多中心治理理论最初出现在制度经济学研究领域,多中心治理强调自主治理,其治理的目标在于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尽可能满足公民的多样化需求。多中心治理允许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多个权力中心,通过对权力的有效分配,在制衡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各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共治。多中心治理的方式是“合作—竞争一合作”[9]。传统以政府为“单中心”的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政府失灵”问题已经表明,单一的集权统治无法保证高效率的管理,而在政府之外还存在多个治理中心,并且权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率和活力。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着多个利益相关者和治理主体,不仅包含职业院校、企业两大合作方,还包含政府、行业协会、公民个人等不同主体。同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中心治理包括空间向度多中心、管理主体向度多中心以及权力向度多中心等不同维度。空间向度多中心主要是指在职业院校办学权的分配上,政府不再是职业教育的单一办学主体,应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适度将办学权力让位于市场,鼓励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管理主体向度多中心主张打破政府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过度集权的主体地位,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权力向度多中心强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权的分配上,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要求,政府在做好统筹全局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向各方治理主体下放管理权限,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管理模式,形成上下互动、多元交流的权力运行模式和格局。

 

为了释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活力,破解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遇到困境,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范式向多主体合作共治转变。充分保障校企合作相关治理主体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自治与共治相统一。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合作共治,要注意合理运用各方之力,发挥各个主体的最大化优势。一是必须合理运用政府之“力”。面对当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缺位”问题,政府必须重塑其应有的服务和调控职能,通过政策引导,制定实施旨在引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规章,为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必须有效地凝聚社会之“力”。社会主体的参与是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要主动面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吸纳行业协会等社会主体的参与,促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由封闭管理走向开放治理。三是有效整合校企双方之力,形成校企合作的“合力”。由于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各异,双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不同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碰撞。

 

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都期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各主体仅仅凭借自身的努力很难实现利益最大化,只有做大整体利益这块“蛋糕”,才能增加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而整体利益最大化可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来实现,即通过平等磋商,形成各方主体共同认可的具有约束力的校企合作共治规章,进一步平衡、协调治理主体之间的价值冲突和利益诉求,提高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共治效率与效益。

 

三、多元合作共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路向选择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现实要求,保障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取得现实成效,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共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不同主体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中的作用。

 

(一)合作共治的理念重塑,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管理者必须对传统的办学理念进行重塑和变革,要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对其发展的意义所在,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深入挖掘双方的利益交叉点,积极吸纳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治理中来。首先,职业院校必须树立起服务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的办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使命感,主动担负起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职责,确保教学活动与行业企业的需求有机结合。其次,职业院校要从办学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校企合作的意义所在。

 

从“就业导向”这一目标来看,“职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就业和从业能力为核心,在校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10]。而受教育者岗位技能的培养最为主要和直接的形式就是“工学结合”[11],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在办学层面上树立并落实合作、自由、开放的校企合作理念,必须与社会、企业、各大行业展开多元合作,充分彰显出自身的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要素。再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具体岗位的技能标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校企之间要保持高度的统一,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将技能训练融入到学生能力培养中,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切不可将校企合作视作一种教学过程的补充,或者看成是企业对教学的一种简单支持行为,而应从办学层面切实确立企业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合作共治价值的有机融合,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学校的典型文化特征[12]。公共性和公益性文化也是职业院校治理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主体,企业治理所奉行的是商业文化价值准则,功利性特征明显,利益最大化是其目标所在。由此来看,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价值文化的组织,二者在组织架构、文化理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关键就在于促进二者的治理价值融合,达成合作共识。具体来说,分别需要校企双方做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其一,职业院校要切实打破传统的行政文化束缚,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吸取企业的优秀文化价值理念,要站在企业需求视角培养人才。其二,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适度弱化其“经济人”角色,在思想文化层面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包容性,不能过于强调功利性价值,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学术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推动校企合作顺利展开,达成理念共识。

 

(三)合作共治的法理依据构建,为校企合作提供法理保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受制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从国家层面来讲,应当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工作,从宏观层面为校企合作提供有效保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通过不断革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对校企合作的有关各方加以统筹管理,确立各方主体的权责所在,深入总结并分享校企合作的成果、经验及教训,找出校企合作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相关的体制机制,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的技术人才。

 

(四)合作共治的利益保障机制构建,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从企业层面来说,获利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所在,职业院校和企业是否可以展开长期、稳健的合作,最为关键的在于企业的利益能否得以保障或实现[13]。美国教育与经济研究院所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企业作为雇主参加‘学校—企业’这种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最为明显的一个动因就是对短期、低成本的劳动力的需要,相对于社会劳动力来说,学生明显廉价许多”[14]。与聘用正式员工相比,实习生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对外提升企业自身的形象。除此之外,企业之所以愿意参与合作,还源于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职业院校的“订单式”人才输送恰好可满足企业的这一现实需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成本。因此,要想校企合作得以长期稳健的发展,最为关键的在于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以此来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获益,从而激发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具体而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起稳定长效的人才输送机制,保障企业在合作中获得稳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只有与职业院校展开通力合作,才能依照自身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第二,政府针对校企合作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于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依照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资金补贴,比如税收方面的减免等。第三,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鼓励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转化等方面充分运用职业院校的平台资源,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和发展。

 

(五)多元主体治理协同,发挥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指导作用

 

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第三方组织,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校企合作治理中,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为校企合作提供良好的沟通桥梁。

 

具体来看,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行业协会对于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的搜集和把握精准,能够为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进而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育计划、目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其次,行业协会的第三方角色能够最大程度的对企业资源进行协调,以确保企业的生产设施、技术人员以及文化价值理念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相融合。

 

第三,由于行业协会的参与,校企合作不再是“一对一”(即一家企业对应一所学校)的合作模式,转而成为“多对一”(多家企业对应一所学校)的模式,如此,可以有效降低单个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投放度,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投入风险,同时,也为职业教育办学提供多元保障。第四,行业协会的参与,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监管、约束功能,不但有效保证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顺利推进,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校企合作的成效加以评定和考核,进一步为校企合作提供改进意见。总之,行业协会的参与对于校企合作的意义重大,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以实现多主体在校企合作中的协同共治,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六)合作共治的制度体系变革,为校企合作提供“官、产、学”三重制度保障

 

推进合作共治的制度体系变革,能够为校企合作的多元协同共治提供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制度构建应从以下层面入手: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区域内校企合作的实际,积极制定并推出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制度,从宏观制度层面明确校企合作的资金筹措、知识产权、企业税收等方面的问题,最大程度地鼓励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以达到政府职能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全面发挥。其次,从企业方面层面来看,必须以市场为基准,建立健全与校企合作相关的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双方合作资源配备问题、技术研发运用、人才培养保障及受教育者毕业后优先聘用等相关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第三,从职业院校层面来看,针对校企合作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一是制定激励性制度,包括合作科研、教师深入企业、工作量评定核查等相关激励制度;二是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制度,对教师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学生实践及实习基地展开规范化的管控;三是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但要对老师以及学生展开绩效测评,同时,要针对合作项目自身展开科学的评估。通过以上政府、企业和学校这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多元共治构筑起“官、产、学”三重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4

论文摘 要: 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与认可。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娴熟的应用能力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英语作为高职高专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内容是保证人才质量的根本要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文章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的要点。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高职教育也得到了社会的重视。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高职院校参照本科的系统型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自身职业性的特点,忽略了“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教学方向,尤其是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上更是如此,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择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的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科目,还未充分反映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就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如何根据高职英语教育的特点和毕业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职英语教学特点及现状

2.1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特点

2.1.1高职英语教育是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两者的结合。

高职英语教育是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两者的结合,具备高等英语教育与职业英语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英语教育与高等英语教育在课程设计及课时比重等方面比较相似,而且都非常重视实用性,其职业英语教育的特征也较为明显,尤其是课程内容主要根据具体的职业选择设计,使学生经过本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从事其职业方向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取得了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职业资格。

2.1.2高职英语教学更加强调专用性、实用性。

不同的行业和职业的语言应用范围不同,高职英语强调专用性,旨在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专门人才,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职业性比较强。实用性强是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突出学生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则需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2.2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延续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少多样化与灵活性,一贯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开展教学。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一部分学生放弃英语学习,挫伤英语学习的整体积极性,尤其是会为即将就业的学生带来不能胜任工作的担忧。

这种现象的持续存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职英语的教育工作者大多毕业于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从本科开始接受高等学校学科系统型的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不自觉会将这种教学和培养方式带到高职英语教育这一工作中;二是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应更加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充分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和确定教学内容。

3.依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

3.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长期以来参照本科学科系统型的教学模式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并未对学生即将走进的工作岗位需求作明确的分析,因此也就无法真正地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英语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提高整个高职教育教学的职业针对性,在完成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3.2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元素之一,其取材应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在积极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同时,还应突出能力培养类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材应做到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适当减少理论性知识的同时,增加实用性知识所占教学内容的比重。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取材还应以就业为导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适用性这一特征。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相比本科来讲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少,如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工作中可能用到的语言应用技能成为高职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课题。例如,在词汇的学习上,学生在掌握了基础词汇之后,应根据其专业和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岗位所要求的专业词汇进行重点记忆,而不是要求学生“大撒网式”的学习。

3.3教学内容应将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其重要组成要素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技能性、实践性和知识的专用性,也就要求教材的选择应尽量与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学主要选用高职高专英语规划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然而单纯依据教材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并未体现出高职教育知识专用性的特点,在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上缺少针对性。

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应该对学生即将接触到的工作给予充分分析,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教学内容取材的重要依据,同时可对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工作实务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可以按照岗位职责的需要精选,而不是单纯将相关知识一一介绍,使学生难以把握需掌握的知识重点;实务部分则可将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予以分析讲解,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主线。然而,现实的高职英语教育情况并没有提供一个成熟的参考模式,这就对当前的高职教育工作中提出了新的挑战,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开发适合本校高职英语教学的教材来实现高职课程内容的时代适应性。

3.4教学内容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老子》中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深化理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采取按照课本“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就不会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学生参与的比重,添加课堂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学习技能;再次,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自学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使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主动求解。最后,要为学生提供培养自学能力的平台,使学生敢于、善于开口说英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4.结语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学识水平高、应用技能强的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2010年6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高职院校也愈加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高职英语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学科,将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内容取材的重要依据,加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正是高职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福泰.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赤峰学院学报,2009,(7).

[2]陈小凤.以就业为导向办优质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研究,2009,(2).

[3]马峥.试论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中国校外教育.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价值选择

前言:在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下,英语受到了国际化关注,成为了国际化的通用语言。另外,用人单位在衡量人才时,往往离不开对英语语言的考察。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及素质。从而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出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的文化价值观及终身的发展愿景

语言是一个国家及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丰富的文化背景,是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的体现者。学习语言是为了能够很好地去了解我们多姿多彩的文化价值。英语语言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其价值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世界价值、国家价值、社会价值、民族价值及个人价值。

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特定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此,对其文化价值的选择与判断就必须具有一定规范性,同时还应附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在英语的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认识英语的同时,很好的去学习英语,并用一颗包容的心态,让学生能够自然的、轻松地去学习英语,使他们的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国际化的需要,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认识到英语语言的文化价值。另外,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譬如对家庭的认同、渴望自由平等、对友情的追求等等,这些也同样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同时,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这些价值。其次,我们在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其长远利益,要培养我国文化的自觉意识,培养文化建设的战略意识,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英语来表达自己,介绍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的家乡,并且用标准的英语口语来叙说我们的国家,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还要对外传播我国的文化,让西方国家了解我国的文化内涵。

语言反映着客观的世界,在词义、句义及意义等现状下,我国文化同西方国家也存在着差异,同时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下,不仅可以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先让学生在了解其语言文化的同时来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对该语言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提高他们的英语言知识及英语语言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能在正确的文化价值及文化意识下,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及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的发展趋势

1、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的去激励学生努力的去探索,避免英语教学太过局限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英语实践能力。

2、在多样性的英语教学方式下实施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另外,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尽量腾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英语语言及英语知识。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为他们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另外,学校也要根据教学额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制度,使教师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教学水平,让教学手段能够拥有多样化的特征,从而达到丰富教学课堂目的。

3、在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中,要明确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理念。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点。要利用实践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英语,不仅可以使学生将其很好的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同时还能有效的掌握住与专业有关的英语知识。公共英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及英语听力能力,避免出现不敢开口说英语的现象。另外,我们要尽可能的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可以通过观看英文电影以及英文学赏析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去英语。

三、英语教学的专业化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活动中,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我们要清楚,语言具有人力资本,人们能够通过语言来获取知识,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工具,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人的终身发展,就像在修筑大厦,语言能力就相当于一块基石,没有稳固强硬的基石,既没有专业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就缩小了自身的发展生涯。另外,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要尽可能的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充分的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要将个性化与特色化融进英语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去。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不重视专业英语,只开设公共英语课程,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又由于教师的课程内容不够完善,不够规范,不够标准,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

有的职业院校即使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可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也不能使专业英语获得很好的发展,不能将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没有相互融合的途径及目标,其原因是教师在接受授课任务之后,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及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要想将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壮大我们的师资力量,提高我们的师资水平。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是英语教学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并且要密切的结合专业课程,将职业英语教育教学的优势及特色充分的体现出来,其英语教育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要清楚各专业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编制出与各职业院校相适应的英语教材,并同专业课老师一起来完成教育任务及活动,另外,我们可以开展口语教学,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的流利性,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类媒介来查找英语资料,在媒体的帮助下实施双语教学,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很好的去了解英语知识。其次,在教育教学情景下,我们要将公共英语课程转化为专业英语教学,也就是说,对于机械专业,我们可以设置机械英语及工程英语;对于数控专业,我们可以设置数控编程英语;对于会计专业,我们可以将英语应用到会计科目、子目中;对于旅游专业,我们可以开展实践旅游会话活动。

结语:理想的英语课堂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其运用范围相当广泛,并且适用于多项学科,是信息时代和语言学的焦点,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沟通渠道。其次,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利用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并尽可能的去扩大英语语言学习的范围,通过教学理念,来完善教学课堂,在明确英语教学方向的同时了解其英语教学的实质,并在客观规律下,来实施英语教学,达到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从而才能很好去体现英语教学的价值。另外,随着世界的改革与发展,学生是加速未来世界发展的主体,是实现世界融合发展的主人公。

参考文献

[1] 张娟.浅谈如何提高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10年12期

职业教育职责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择业观 就业观 教育指导

随着国家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是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毕业生的择业自,在人才市场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身才能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学生人数增加带来了就业问题,加上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呈现出不同的心态,各种心态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择业就业心态,加强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教育指导,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就业误区。

一、 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就业心态

1功利心态

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深入人心,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学生择业时考虑自我兴趣与爱好,但又表现为追求职业的经济实惠性,即表现为功利心态。功利心态是大学生择业时最常见的、较难避免的一种心态。也就是说大学生择业时只看重那些经济收入高、社会声望高的职业,心理上倾向于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的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边远地区及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选择较为重视。这其中也有攀比的心理,收入高、职业声望高容易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其实毕业生有这种择业心态是正常的,经过多年的苦读步入社会之际,希望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这是人性的本质体现。但是有些大学生期望过高,就会误入功利心态。首先就业岗位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有差异,未必能一步到位。如果不能百丈这种心态,可能会错失就业机会。

2依赖与从众心态

这种择业心态主要表现为依赖与从众方面。一些大学生选择择业目标、面对就业竞争时,期望依赖家人、朋友、学校、教师帮助的一种心态。家庭条件好、社会背景优越的学生,无需自己多努力,有家长及亲朋包揽一切。同时大学生求学期间,很少有求职择业经验,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如果虚心听取别人的指导,是有益处的。但如果一味地依赖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大学生最终要独立自强,才能获得更快更好地发展。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如专业、兴趣、能力、素质等,择业时盲目从众,随大流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盲目追求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这样的心态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与职业追求,缺乏整体规划,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造成这种心态的原因有很多,如择业意识淡薄、自卑感严重、不了解职业岗位信息及所具备的能力等。

3情绪波动心态

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就业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情绪波动较大。情绪波动表现为复杂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很多的毕业生对就业制度改革持欢迎态度,认识到自己可以凭借自身专长、爱好、能力等选择自己理想的、适合的工作岗位。尤其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会感受到就业制度改革给自己带来的机会。但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情绪波动较大,出现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心态。造成这种心态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形势严重,大学生缺乏自信,抗压能力低等。就业制度在改革中还存在一些弊端,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一些优生可能得不到优配。一些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感到痛苦、恐惧,怕择业竞争失败,被社会抛弃。还有的毕业生感觉自己成绩一般,能力平平,怕不能胜任职业,自卑心理严重。

4实现自我心态

有一些学生在择业时以实现自我为中心,主要考虑职业能否为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机会,看重自身的发展前景、潜能挖掘等,不首先考虑薪酬待遇因素。这种择业心态有助于学生在择业时调动积极性,发挥自身潜能。但择业时国度重视自我,会给择业带来人为障碍,使就业路子变窄,甚至难以实现就业目标。

二、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教育指导途径

1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择业观念

目前,我国地域、行业间发展不平衡,边远、欠发达地区急需人才去建设。很多的毕业生择业就业时趋向功利化,重名利、重待遇、轻事业、轻奉献,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去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价值取向引导、正确成才意识等。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转变择业观念,既为个人理想奋斗,又有为国家、社会、集体奉献的精神。教育毕业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时代感、责任感,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学校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及用人单位情况,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了解就业形势,在社会中找准自身定位。

2培养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择业竞争力

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择业竞争力。首先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素,包括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其次调整知识结构,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要熟悉其他相关知识。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所需,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开展大学生择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敢于竞争,做好择业心理准备,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将大学生就业咨询指导与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