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消防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地消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地消防培训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1

【关键词】销售人员;培训;培训效果评估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销售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他们希望通过销售人员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已达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转移经营风险,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想从中了解到培训对于该企业的销售利益的增加额的变动有多大的影响、对于员工个人整体素质的影响力等,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该公司培训体系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是否完整,公司对于培训活动的重视程度,员工对于培训的反应和学习的积极性等,但由于完备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甚少,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的明显。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管理人员未能真正的理解培训和一套完整的培训效果评估对企业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探讨了销售人员培训效果分析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并对所研究的企业销售人员培训现状,主要以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探究了该公司销售人员培训效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建立健全企业的培训体系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以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增加企业的收益;提高员工对于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估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1.延安市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概述

1.1 延安市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延安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前身系延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一九九九年六月组建的延安市房地产开发有限总公司,公司以商品房开发销售为主营业务,兼营建材经销,装饰装璜。于2002年改制为延安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具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现有员工6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43%。

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成功的开发建设了大量工程。在工程建设期间,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执行国家有关法律和标准,自始至终未发生一起重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工程进度也创造了延安之最,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67%。在近年的生产经营中,公司坚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以诚信敬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信誉,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2 延安市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培训现状

延安新大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使员工增进新知识及新技术,并改善工作态度,以适应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分期举办各种培训。培训的对象是根据各种培训内容指派各有关或相关的人员参加培训,也就是由培训需求单位指定参加培训的对象。培训的课程以针对业务的实际需要及配合引进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来设计。培训主要是通过名企高管和知名学者以课堂讲授和教练式等方法进行培训。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公司的培训和培训效果评估从无评估、无记录的状态发展到了现在的规范化阶段建立了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效果评估也不仅仅停留在培训结束时的考试考核上。

2.销售人员培训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反应层:培训方法、讲师和场地不能满足员工期望

相对于本企业来说,公司组织培训的目的就是提升公司的销售业绩、增加收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但是一个好的、成功的培训不仅仅表现在策划组织方面,培训方法、讲师和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对于本企业的培训来说,他们在进行培训前期,并没有了解员工内心对于培训各个方面。公司在组织培训时只是依据传统的方式进行培训,在培训方法上讲,他们的培训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和教练式,这两种方法主要是找一些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培训,员工对于这种方法兴趣不大、吸引力不大;从培训讲师来说,他们的主要培训场地是在公司的培训教室,员工对于这个地方过于熟悉,就会使他们没有从心底里开始重视;在培训讲师上看,他们主要是学院派知名学者教授,他们虽然知识渊博,但是缺乏实地的工作经验,对于员工来说,只有理论的东西他们能够吸收的相对来说比较少。

2.2 学习层:员工所学知识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培训就是一种技能的传递、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和信念的传递的过程,培训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从培训过程当中,学习的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从而改善原有的行为。对于本企业来讲,通过培训,员工对于房地产行业和产品的信息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但是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文化和营销策略等都没有很大意义的改善。所以,培训对于他们只是一个过程,一种形式,并没有在自身内心里对培训的渴望,希望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在这个工作岗位、这个行业的能力。对于自己能够实际应用到工作中的所学甚少,所以培训前后,他们对于自身岗位的相关知识、理论等都没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2.3 行为层:被训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培训是公司提供给员工一种学习的机会、提高自我能力的机会,也是对员工的一项福利。但是对于本公司的很多员工来说,他们的培训动机就是领导要求或者就是看着别人都参加所以自己也要参加,经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相比较工作之前,他们在销售过程当中工作态度的转变和从前一样的占到总调查人数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只把培训当做了公司的一条规定,是每个员工必须参与的一个条件,并没有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考虑。

2.4 结果层:培训结果对公司和员工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本企业来说,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对于员工来说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加价值,未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经调查发现,培训后,公司的经营成本有很大幅度的减少,销售业绩也没有明显的增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对于公司整体的销售业绩影响较少。这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问题所致,公司整体的培训规划、培训实施阶段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吸收程度。

3.销售人员培训效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与培训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健全

培训效果评估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而且对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依赖性也较强。从相关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销售人员的培训效果评估与员工的薪金和晋升之间存在断裂带,没有将培训效果与薪金水平和晋升相挂钩,培训效果评估的相关配套制度较为缺乏。另外,有些企业评估文件不齐全,缺少系统的评估情况概述和数据分析报告,没有建立起评估效果评估数据库,也未将数据处理等新技术融入到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中,导致记录大多零散无序,不利于今后对评估结果的分析,更严重影响培训效果评估的可比性。

3.2 培训内容、培训方法与培训方式单一

对于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来说,他们的培训主要集中于讲述法、师带徒、情景模拟法等传统的方式培训,而且主要是在本公司内部会议室进行培训,培训人员也大多数是有经验的销售人员或者部门经理,也不会请比较有经验的、专业的人才或领导者来给员工培训。对于国内一般的公司来说,公司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他们在培训前期也没有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也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组织员工培训活动等。综合上述一系列的因素来说,大多数的受训员工来说,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更不会投入很大的热情接受培训,从而会影响培训的效果。

3.3 培训控制不力,培训效果评估滞后

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特别是对于房地产的销售人员而言,培训进入实施阶段后,需要对培训进行监督,及时回馈受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在不断的回馈过程中改善,培训一旦开始后就很少有人过问,直到培训结束后进行简单的考核测试。对学员而言,培训缺乏沟通。同样的培训课程,有的学员学习效果很好、获益匪浅,而有的学员却掌握的甚少。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沟通存在问题,在课程学习前缺少准备,在学习中对本企业中的问题或者没有完全听懂的问题未能及时与培训教师或者班上其他学员进行讨论,在培训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和领导进行沟通、反应,从而造成培训效果评估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

3.4 房地产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制约

销售人员的培训效果不仅仅表现在培训结束时学员的反应情况、员工行为的改善及员工、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升才是培训目的和培训效果的真正体现。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对于销售人员培训效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培训效果评估的理念、方法和评估工具还不到位,多数企业缺乏对员工、团队和组织绩效的科学系统性评估。同时,培训作为影响员工和组织绩效的因素之一,无法将其直接作用的结果与整体绩效结果相分离。所以无论从可操作条件还是认识程度上,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现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训效果评估的深层次研究。

4.销售人员培训效果分析的对策

4.1 加强对培训投资监管的力度

培训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重要手段。国外很多大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培训活动,摩托罗拉公司、施乐公司、德州仪器等都会将其雇员工资总额的5%-10%用于员工的培训活动。有相关调查显示,国内83%的企业每年的培训费用占其销售额比例的1%-5%。很显然国内企业雨上述跨国公司之间在培训投资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外大公司之所以能花费如此大的开支在培训活动上当然是看到了培训给企业带来的收益。此外,培训的价值还体现在培训可以提高和改善员工的绩效;可以提高员工的价值,减少员工的流动性,提高公司的竞争性;可以提高和增进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中国企业要想享受培训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加大对培训的投资是前提条件之一。

4.2 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收集系统

数据收集系统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一个企业人力资源部来说,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与配置、培训、绩效、薪酬和效果评估等模块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了解同行业的情况,才能更有利于设计适合于本公司的管理制度。在进行培训活动时,明确公司的培训目的、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知道现代的培训方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收集系统是企业进行基础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管理体系是否完善的体现。

4.3 创建学习型组织

为了使受训人员获得更多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使工作氛围更有利于培训成果的转化,企业应该努力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业全体不断学习的作用,是一种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强的组织。数据表明,学习型中,培训被视为所设计的智力资本构建系统的一部分,实现了培训被动应对企业发展到主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变,从而使整个培训模式融入了新的内涵,着无疑提升了培训在组织中的地位,将培训活动从生产经营的一个辅助环节上升到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拓展了培训的意义和作用,并成为经营理念的一部分。培训这种学习形式不仅发生在个体员工这个层面,而且还发生在团队和组织层面上,学习型组织强调系统这一层面的学习。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变,那么整个组织内学习氛围浓厚,全体员工都有学习、培训意识,有创造与共享的理念,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外界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这样的工作氛围对培训成果的转化是一种重要的保障。

4.4 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

培训效果评估只是培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整个培训项目的总结过程。当然这个活动不能脱离整体的培训规划。培训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与总结。每一步骤都是下一步骤的前提和指导。整个培训活动的基础是培训需求分析,该步骤包括对战略、组织、任务、人员的分析,培训活动的每一步骤都是围绕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的,培训效果评估也不例外。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可以保证培训盲目的的实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祖钦先,李欣畅.以责任主体为对象的培训效果评估系统[J].现代企业教育,2003(9):37.

[2]石金涛,唐宁玉,顾琴轩,培训与开发.

[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7(6):45-55.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对策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建施工建筑、装修施工工地的数目日益增多,这对建筑和装修施工的防火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9年,中央电视台的新台址的北配楼发生火灾,2010年上海的一栋教师公寓发生火灾,2012年,陕西省的一处建筑工地宿舍楼发生火灾。建筑工地火灾的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好建筑工地的火源、热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2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

2.1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明晰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订立清楚明确的消防责任安全合同,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的负责人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还不够明晰,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消防组织结构,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也严重缺乏,我国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大部分还处于瘫痪状态。

2.2没有按工程标准进行施工

一方面,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费用,会选择使用低价位的易燃或者可燃的材料,这就使得建筑材料的燃烧性标准往往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另一方面,有的装修工程并没有考虑到消防设施的使用,甚至违规减少了消防安全出口的数量、紧急情况下使用的疏散通道的数量和宽度,在建筑工地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工程的标准进行施工,增加了建筑工程本身的安全隐患。

2.3施工过程用电、用火管控混乱

在用电管控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普遍使用了各种易携带的电动工具以及其他机械化设备,这就使得建筑工地的用电量一般都比较大。此外,在进行建筑工地施工时,由于大多用电都是临时性的,临时性的用电往往使得建筑工地现场有许多的线路,线路的拉接并不符合规范,电线混乱拉接以及分布在建筑工地十分普遍,电线移动的频率非常高,使得电线的绝缘层破损非常严重。与此同时,在一些建筑工地,配电箱的安装往往很随意,有的将其直接安装在木板上,有的甚至用木箱来做配电箱。在用火管控方面,在寒冷的季节,建筑施工工人有的时候会直接使用明火来进行取暖。另外,在建筑工地随意吸烟和乱扔烟头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在一些易燃易爆的施工现场以及危险作业的过程中,这种行为极易已发火灾。

2.4 施工工地火灾负荷比较大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时,会使用到大量的易燃和可燃材料,例如:木质板材、墙纸、油漆以及软包材料等等。在一些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还会用到用于焊割的氧气以及乙炔气瓶,这些施工设备往往具有较高的安全隐患。此外,一些施工的外墙往往还设有木质材料的可燃脚手架和易燃的防护网,这也增加了施工工地现场的火灾隐患。

2.5 建筑施工现场布局混乱

在一些建筑工地的现场,常常出现易燃可燃的材料以及杂物到处随意堆放,严重影响着施工工地现场的交通,影响着消防通道的顺畅,一旦遇到火灾,消防车很难接近着火点。在建筑工地的消防设备配备方面,大多数建筑工地现场并没有配备灭火设备。此外,对于那些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其并没有启用消防供水设备,遇到火灾,其火场的供水将十分紧缺,这也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2.6 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建筑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而引发火灾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甚至还造成了相关操作人员的伤亡。据相关调查,由于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上岗要求往往比较宽松,特别是对于建筑工地的电气焊作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审批制度,在进行建筑工地的电气焊作业时,施工往往比较随意,使得操作中往往火花四溅,极易引发火灾。

2.7 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检查发现:许多建筑工地的施工负责人并没有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严重缺乏施工安全管理意识。建筑施工单位也没有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培训,加之建筑施工工地的施工人员流动性有比较高,消防安全的培训效果也很难保持。此外,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大多都不太了解消防安全知识,面对消防安全问题,大多数的施工工人持侥幸的心理,并没有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而且,大多数的建筑施工工人组织纪律性都比较差,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往往是采取敷衍的态度。无论是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还是相关的建筑施工人员,对于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现在还都比较淡薄。

3 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严格落实公安部门的相关消防安全规定,进行安全施工。对于建设方、施工方以及监管方的责任应该进行明确的划分,真正的做到“谁主管,谁负责”,防止漏管以及失控局面的出现。切实落实好相关负责人的具体防火责任,可以将负责人的防火责任与其经济利益相挂钩,并可将防火责任纳入到年终考核当中,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这样有助于调动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积极性,有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此同时,在建筑工地平时的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加强消防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消防隐患。施工单位还可以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制定好处理紧急情况的预警方案,在建筑工地的禁止使用火源的地区应该设立起醒目的禁火标志,营造起浓厚的防火氛围。

3.2 提升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或者其他偏远地区,他们的文化水平的认知能力往往都比较低,消防安全的意识也往往比较淡薄,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消防安全培训,通过通俗易懂的教育培训,再辅之以实际火灾案例的讲解,以此来提高建筑工地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3.3 配备齐全的灭火设施

建筑施工单位应该在建筑工地的重点防火部位配备好齐全的防火设备,例如: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桶以及消防沙袋等等,而且,应该将各种消防灭火器材放置在明显的位置,以便于发生火灾时拿用,并应该在消防设施旁边做好“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提醒标志。如果临时用水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消防用水,应该在其附近设立相应的消防水池,以便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提供充足的水量。

4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地的数量在快速增长,加强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进一步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地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郑雯.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现状及思考[J].硅谷, 2009(8).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3

关键词 建筑工地;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2-0033-02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建筑工地是一个多工种密集型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施工场地,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期,多工种交错重叠施工,明火作业频繁,加上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因素,造成当前建筑工地火灾呈逐渐上升趋势,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有的甚至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建筑工地火灾多发的原因,加强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减少火灾的危害十分必要。

1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性和特点

1.1 施工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

由于受到场地大小限制,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休息室、职工宿舍、仓库等建筑往往相互毗邻,这些大多为临时建筑,结构简易,耐火等级低,大部分采用夹芯泡沫板材作为墙体和分隔材料,承重构件采用未经防火处理的钢结构,更有甚者其楼层之间的分隔也采用木质材料,再加上部分民工将大量生活用品均带到工棚内,增加了火灾荷载。另外建筑、装修材料大多为可燃材料,包括可燃的建筑材料、可燃的保温材料、电线、纸等,增加了建筑工地火灾的危险性。

1.2 建筑施工用电、用气、用火量大

建筑工地的火源、热源主要有电焊、气割、炉火、电气火花、电热源、吸烟火源等。有的建筑物隐蔽部位多,火种极易落入、闷顶、或通风管道的可燃保温材料上而引发火灾。油漆涂料和化学溶剂接触火源也会引起火灾。冬季违章生火取暖或使用电热器具常会引发火灾。

1.3 施工现场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

在施工前期阶段,因建设单位的有关人员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判断施工过程中的用电容量,在施工过程中因各种设备的同时运行,导致超负荷,引起设备和线路的火灾。部分民工图省事,往往将设备接入最近的分配箱中,未考虑分配箱的负荷问题;施工过程中因移动设备容易造成连接设备的电线磨损导致绝缘层破坏短路起火。

1.4 大量可燃材料架空设置,发生火灾易迅速蔓延

建筑工地的脚手架多采用可燃的竹篱笆、防尘安全网多采用可燃的尼龙网,在外墙的保温装修、广告装修中,有大量的可燃泡沫材料和三夹板、塑料扣板,这些材料均架在空中,与空气比表面积大,易引发火灾,并迅速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立体燃烧,难以扑救。这些高空火灾一旦形成,飞火及火星能迅速向周围的邻近建筑飘散,引燃相邻建筑。

1.5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器材配备不到位

施工场地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水压较低,且未设置消防水池,尤其是可燃建筑材料附近,一旦发生火灾,扑救火灾最基本的水源问题不能解决。有些施工单位只强调经济效益,不重视消防安全,不愿意在消防设施方面多投资。有的现场不配置灭火器或配置型号不当或数量不足。

1.6 施工现场的消防技术防范措施不到位

主要是防火分隔措施不到位如建筑施工现场因大量的材料堆放或建造临时用房而导致防火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易火烧连营。施工未完成致使不能设置相应的防火分区,不能及时清理刨花、废木料、可燃包装材料,在动用明火时又不能淋湿周围的可燃物或对可燃物相连的孔洞采用非燃材料遮挡的措施;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堵塞消防通道、占用消防扑救面,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难以进入,势必影响扑救。

1.7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后,人员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由于疏散逃生设施尚未到位,加之施工现场有大量的未封堵的孔洞,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非常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大部分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楼梯间内的脚手架因多种原因不能及时拆除,发生火灾时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登高灭火。

1.8 施工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谈薄

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民工,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施工现场火灾预防的几点措施

2.1 完善施工工地消防安全硬件条件

一是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消防水源,保证水源、设施与工程建设同步;要按照总平面设计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并保持充足的管网压力和流量。根据在建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设置临时消火栓,配备水枪水带,消防干管设置水泵接合器,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在附近应设置消防水池;

二是合理划分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完善施工工地现场部局;结合工地道路施工,设置消防车通道,确保发生火灾时,消防车能迅速到达事发部位。

2.2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确定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工作,保证已有的各种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建设工地人员成份复杂、流动性快,要明确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的责任,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防止出现推诿扯皮、漏管失控的局面;

二是加强施工工地用火用电管理。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线,同时对乱扔烟头等加强管理,多方面堵截火灾源头;

三是严格落实施工工地用火审批制度,加强电焊等危险作业的监护工作。施工中,对某些位置实施电焊前,应使用隔火挡板,阻止电焊飞溅火花点燃可燃材料,现场安排专人监护,并相应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

2.3 强化施工现场人员消防知识宣传培训

建筑工地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及偏远地区,文化水平低,消防安全意识差。在实施消防宣传培训中,要以提升建筑工地各类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为目标,进行“因材施教”。

2.4 适时开展初期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演练

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消防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组织灭火和疏散演练。消防部队可选择施工工地开展针对性战训演练,适应施工工地火灾特点,检验施工单位应急响应能力,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

2.5 加大施工现场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督,防火监督人员要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对在建工地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和抽查,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要求。主要检查工地施工单位是否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情况;是否确定各部门、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是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等相关要求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中,消防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布置的合理性,指导施工现场负责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防火巡查制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4

一、突出重点,精心布置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在建工地开展“消防检查”专项行动的领导,市住建委、市建管处成立了消防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力量专门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员齐动的工作局面。

二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突出抓好清理抽查、重点抽查和专项检查,实现组织领导、人员机构、思想认识、宣传发动、履行职责“五个到位”。

三是动真格、求实效,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坚决要求整改到位,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加大打击力度;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消防安全的的行为,重拳出击,公开严惩,严厉打击,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威慑力;对存在违法生产的单位,一律责令停工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

四是要求施工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施工期间各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及措施,确保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部署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二、坚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根据全国火灾事故频发的态势,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市住建委、市建管处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十堰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查隐患、查漏洞、查违章、查失责”安全生产大排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市住建系统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在日常的警示文件、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文件通知中,明确要求施工企业大力开展施工企业认真查找存在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场消防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确保不因监管不到位发生亡人火灾。

二是强化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消防安全管理。我市始终以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式活动板房的管理为抓手,要求我市所有建筑工地活动板房必须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第4.2.1.1项“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的强制性要求,近年来,我市建筑工地累计更换燃烧性能等级非A级的活动板房,面积达20482m2,通过系列整治我市建筑工地临时活动板房材质已全部达标。

三、突出重点,严格督办

一是开展了多轮次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根据省、市关于消防安全的系列文件要求,2018年4月市建管处成立由领导带队的四个检查组,对城区及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重点督查了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消防安全教育以及应急演练的贯彻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置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焊接使用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情况等,此次专检共检查建筑工地369项(次),排查消防隐患500余条,下发整改单168份,停工通知书2份,暂缓施工令3份,对消防设置不到位的项目要求新增灭火器600余个,设置沙池20余个,对项目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或整改进度缓慢的5个项目纳入市级挂牌督办,并予以通报。

二是深入开展“地下空间、架空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建管处制定了《市住建委关于开展城区建设工程“地下空间、架空层”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通知,并抽调了市建管处、装饰办约20名工作人员,组成在建工程和既有建筑两个检查组,于6月中旬对我市“地下空间、架空层”既有建筑场所和建筑工地的消防通道、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专项整治,累计共排查在建工程项目140余项,既有建筑项目120余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4次,填写检查记录100余份,其中涉及“地下空间、架空层”的项目80余项。

四、加强教育 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严格督促施工企业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用火、用电、用气常识,制订和完善消防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以演练。2018年9月市建管处组织全市各在建项目负责人、总监、安全员,各建筑施工企业法人、分管安全经理,各县市区住建管理部门分管安全领导共计200余人在十堰市万达广场召开全市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工作,2019年3月,十堰市住建管理部门联合十堰市消防支队在十堰市恒大城二期项目举行了高层建筑在建工程灭火救援实战演练。通过系列演练使从业人员了解消防要求,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遵守消防规定,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积极开展群防群治,营造“了解消防、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建工地安全消防态势平稳,但是部分施工企业还是存在问题,一是部分高层建筑在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时,现场的临时用电管理比较混乱,存在乱搭乱接现象,楼层的移动电箱数量不足等; 二是部分高层建筑的楼层内疏散通道不顺畅,指示标志数量不足或指示不清晰。个别在建高层建筑的周边道路拥挤,消防通道不通畅; 三是部分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不足,消防管理制度,动火审批制度、应急预案未能及时设置到位。

六、下一步工作

1、继续开展建筑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继续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标准的要求,加大对落实施工现场防火安全责任制、制定施工现场防火方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建筑工地临时设施管理、以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等方面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认真督办,并进行跟踪复查,对于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予以处罚,确保工程消防安全态势平稳。

2、针对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特点,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授课、培训等形式,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并充分利用工地黑板报、墙报、横幅、条幅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介绍消防安全知识,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5

一、组织领导,制定方案

为确保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一是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属单位负责人、安全员与各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安监办,负责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的日常协调工作。二是出台制定了《镇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宣传

针对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一是采取了街头宣传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讲解宣传等形式,给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三是对各村组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培训,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不断增强公众安全疏散逃生技能和避险防灾能力;四是加强了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素质。镇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每月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一次。

(二)扎实排查

由于我镇无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场所,只对人员密集场所、在建施工工地、加油站进行了重点排查:

1.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了火灾隐患排查。

2、对知青广场和圩镇路面建设2个在建施工工地进行了检查。

此次排查严格按县里的要求,逐项对照检查。共检查人员密集场所7个,合格6个,不合格1个,督促整改1个。检查在建施工工地2个,合格2个。

(三)严格整治

工地消防培训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地;消防安全问题;监督检查

1.建筑工程工地容易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工地的存在周期大多为1~2年,一旦工程完工,人员、设备全部拆除,施工单位出于对工地用地限制、临时建筑使用时间较短、工人流动性强、管理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考虑,建设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场地、器材设施,尽可能的减少工地安全保障性投资,不可避免的出现大量火灾隐患。

1.1工地规划不合理,防火间距不足,疏散通道不畅。工地由于受到场地的制约,办公室、宿舍、厨房、仓库等建(构)筑物之间和可燃材料垛之间缺乏必要的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道,仅有的通道也常常被水泥、钢筋、木材、易燃保温材料等建筑材料占用,极易造成火势蔓延,阻碍消防扑救,扩大火灾损失。

1.2住宿、办公、厨房、仓库等临时建(构)筑物多采用木板或泡沫夹芯彩钢板等板式材料搭建,此类板材本身耐火极限低,大多数耐火极限仅为0.6h,极易被烟囱飞火和烘烤等高温源引燃,一旦发生火灾,由于该类型板材火灾蔓延速度快,建筑物将在极短时间内失去整体强度而坍塌,且在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被困和营救人员造成极大威胁。

1.3工地可燃材料和化学危险品种类多、储量大。各项工程建设普遍需要大量的油毡、木材、油漆、墙面保温和塑料制品等易燃建筑材料,以及氧气、乙炔、汽油、柴油等危险化学品。上述物品在工地的使用、储存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未分类存放、超量存放等现象,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条件下私建、乱建沥青储罐,架锅熬沥青等火灾隐患更是比比皆是,再加上吸烟、违规明火作业,引起火灾事故在所难免。

1.4电气线路纵横交错,乱拉乱接现象严重。各种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客观要求工地架设大量电线,但随着施工部位和用电设施的不断变更和增加,工人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不断变大,用电负荷达到超过额定负荷时,便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加上线路敷设不规范,电气线路安全受到严重的人为威胁。众多火灾事故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电气线路跑电、漏电、过负荷、短路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是引起火灾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5临时用火多和违规动火现象严重。目前工程结构日益复杂,离不开电、气焊割以及沥青灶、烘炉,电炉及喷灯等临时用火,特别到了北方的冬季,施工现场还要增设锅炉、火炉等生产生活用火设施,但是相当一部分施工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忽视配备防火性消防器材的重要性,由此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的火灾更是不胜枚举。

1.6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短缺。施工单位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降低甚至拒绝在施工现场消防方面投资,灭火器等基础消防器材严重不足,即便是配备了器材,施工单位为防止灭火器丢失、损坏,不是锁起来就是加以固定,致使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使用灭火器材。为节省开支,工地普遍没有设置消火栓,设置的临时水源和水池,其水量、水压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使消防部队扑救火灾时面临无水可用的尴尬局面。

1.7特殊岗位工作人员违规操作。为追求工程进度,在结构和设备安装两个阶段普遍存在大量油漆、电焊交叉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同时熬制沥青、电焊、切割等重点工种工人违章操作,违规施工点燃可燃材料,也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

1.8施工现场人员消防知识缺乏,自防自救能力差。施工单位强调的只是施工速度、质量,对消防安全强调少、培训少、管理少,且大多施工人员素质较低,自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了解甚少,一旦发生火灾,自防自救能力差。

1.9建筑施工工地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消防意识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特别是到施工中后期,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交叉作业,设备调试和室内装修工种交叉作业,特别是在大型建筑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巨大,往往由几家公司同时承建,若建筑工地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统一指挥,由于施工工地管理混乱而造成的火灾事故将比比皆是。

2.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对策

2.1加强对施工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

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除在签订承包、转包合同时另有规定外,均由施工单位负责(公安部61号令)。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并要对分包单位形成制约机制,严禁只抓工程质量、进度,不抓消防安全,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分包单位消防工作开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由建设、施工、项目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模式,督促其成立各级消防安全组织,积极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巡视检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形成从经理、部门、班组、人员至上而下的管理网络,确保每个环节不失控漏管,从而把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真正落到实处。公安消防部门、住建及安监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