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1

由当前初中生物教材看,所选内容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环境知识,为环境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的素材和有效的资源,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空气质量与健康》、《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等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挖掘环保知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生物知识,形成环保意识.譬如,教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知识;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时,可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恰当地渗透水资源污染问题,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培养学生资源保护意识;讲解有关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可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以及预防手段,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思考探究,有效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源于生活,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融入生活实例,加强环境教育,灵活渗透环保理念,提倡绿色生活,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为节能减排尽绵薄之力,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比如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的材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人类存在哪些影响全球的破坏活动?如水资源浪费、酸雨、土壤荒漠化、沙尘暴、汽车尾气、湖泊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工厂废气的随意排放而造成温室效应;乱砍滥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治理?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深化巩固知识.接着,设计小活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你观察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环境?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我为环保献一策”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归纳、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明确人类的哪些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可以破坏生态环境,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责任,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生物信息的兴趣,提高学生收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活动,强化亲身体验,全面践行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局限,注意拓宽教学渠道,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全面践行环境教育.第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对学校受污染情况和环境绿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统计,并指出其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第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向课外,开展实践学习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在实践体验中切实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组织学生开展公园、社区植树造林和水资源短缺、害虫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情况实践调查活动,并撰写相关调查报告,以展示学习成果.第三,可以借助某些特殊日子,诸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森林日”、3月22“世界水日”、4月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等,开展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讲座,通过手抄报、演示文稿、校报、墙报、板报、网络论坛、贴吧等形式加大环境教育知识宣传度,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或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的主题班会或者辩论会,组织“变废为宝”的环保创意制作比赛、“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环境保护,从自我做起”演讲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共建绿色生活环境,提倡健康有机生活.

四、结语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2

“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中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根本原因。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我国单位产值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等有色金属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35,不足国外先进水平的1/2;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不仅造成效益低下,还带来了污染物高排放。单位GDP排放氮氧化物是日本的28倍,德国的16倍,美国的6倍;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硫是日本的60倍,德国的26倍,美国的6倍。2003年,中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单位GDP的环境成本居于世界前列,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抵消资源投入和污染产出总量的增加。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靠透支生态环境实现的。

我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6%的可更新水资源,3%~4%的森林资源,养活22%的世界人口,到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5~14.9亿,经济总量将达到35~36万亿,压力比现在还要大。如果延续传统发展模式,环境负荷将是2000年的3.6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1.6倍。我们的国土是难以承受的。中国的发展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住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呢?从中国的资源环境看,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必然性;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看,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的变革和挑战。传统经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特征,以人类征服自然为进步的标志,以支持当前发展和当代人经济和利益的最大化为特征,以高经济增长、高消费、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为目标,忽视生态环境的要求和限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线性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是一种与生态系统类似的多层次的网状闭环结构,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型的生产和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新技术经济模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形态。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三是对生产和生活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之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的集中回放、处理、处置,扩大环保产业的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

从实践来看,循环经济通常可在3个层面展开:

企业层面: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选择清洁生产工艺,建立生产全过程的环境管理系统,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最终排放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

区域层面:区域内企业或行业间建立生态产业群落,上游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下游企业的原料,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化的服务业内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3

受神泉圣水的滋润和洗礼,这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的旅游区域文化。了解、宣传、保护和发展这一方水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受旅游文化的启示,力图把此作为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这种富有个性的区域文化,使学生通过课程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文化知识,又能全面弘扬本土文化的优秀人才。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开发“我与家乡”校本课程,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知我家乡》,第二部分《爱我家乡》,第三部分《建我家乡》。教材以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为主线,立足本土特色,尽最大可能反映本地区的人文色彩,实现地域资源教育化,力争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动态性,鼓励学生亲自实践、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生命和关爱家乡的人文精神,现已完成三部分内容的编写。内容已经走向课堂,我校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爱水行动项目组来到了我们阿尔山市,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项目组的专家,并积极将我校校本课程申报了爱水行动项目,得到了专家的首肯与指导,我校有幸成为自治区项目成员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了许多误区,解决了许多迷茫与困惑,深刻理解了课程的概念,领会了爱水行动的精髓所在。我们申报的项目由于选题宽泛,不容易把握,做起来缺乏深度,在项目组的指导下,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向纵深发展,结合家乡资源“神泉圣水”的显著特点,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课题。

阿尔山矿泉历史悠久,得天独厚,为世界第一大功能矿泉群,迄今开发利用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满清入关前,“罕王”游猎发现了矿泉,阿尔山由此得名。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古语意为“热的圣水”。

阿尔山矿泉是在其特殊的地质条件背景下形成的集饮用、洗浴、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矿泉群。它与德国、俄罗斯、土耳其、南斯拉夫等国家著名的矿泉相比,水类型齐全,水质上乘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阿尔山疗养院矿泉群属于火山性矿泉,有别于世界上众多的循环水性矿泉,其形成与古老的火山运动有关,地理结构独特,既有土质肥沃的新第四纪产物,又有原始火山喷发后的流纹岩和花岗岩。矿泉区地层中各种稀有矿藏丰富,地下水自然净化程度高,常年洁净。

阿尔山矿泉群在长500米、宽70米,海拔1026米的狭长地带内呈人体状分布48眼矿泉,5℃―24.9℃ 的冷泉24个;25℃――37.9℃ 的温泉15个;38℃―48℃ 的热泉8个;48.5℃ 的高热泉1个,矿泉分为南北两个泉群,南部为冷泉群,主要是放射性氡泉和偏硅酸泉,北部为冷泉、温泉、热泉、高热泉相间的温泉群,主要是重碳酸钠泉、放射性氡泉、偏硅酸泉等。神奇的是,有一眼泉患者洗浴其中,五脏六腑哪有病,哪就有反应,简直就象高明的大夫一般,被人们称之为“问病泉”。更奇特的是冷泉、热泉共存一处,相距仅0.3米,一泉热气蒸腾,温度高达40摄氏度,另一泉则寒冷彻骨,只有2摄氏度。矿泉的用法上分别有含漱、冲洗泉、饮用泉和洗浴泉,温泉系地下水渗透并汇聚于花岗岩的断裂裂隙内,经过长期的矿化和循环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沿有利部位出露地表,形成矿泉群。百余年来,已治愈了无以数计的患者,另外,在保健养生方面亦不失为上上之选。每年不但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患者,周边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疗养洗浴者也不断增多。有机会来到阿尔山一定要真切的感受一下它的神奇! 阿尔山矿泉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最后珍藏,也是阿尔山远古送给现代的圣洁礼物。

不知是泉水增添了阿尔山的灵性,还是阿尔山衬托了泉水的神奇与美丽。总之,置身于这座小城,体味泉水的疗效与甘甜的时候,内心涌动着从未有过的情愫,而这脉脉情愫伴随着泉水的悠悠不息。但让我们痛心的是神泉圣水之城却存在着浪费神泉资源,污染水环境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市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因此学校确定了“让神泉圣水永远流芳”这一研究课题。

一、在对温泉的研究方面

在对温泉的研究中,课题组教师认真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意义、目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认真实施活动计划,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到阿尔山温泉疗养院去调查、了解、研究温泉的水质,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使学生对矿泉有了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接着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对来自全国各地疗养的患者、游客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阿尔山的温泉洗浴的疗效情况,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阿尔山温泉的神奇,使学生更加热爱宣传美丽神奇的家乡阿尔山。在活动中学生们到实地调查统计数据、请教矿泉专业研究人员,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丰富了学生作文(我的家乡、神奇的温泉)的内容。

在欣赏大自然的赐予的同时,学生们同时也发现了不尽人意的现象:废水处理不当问题、水资源浪费问题、垃圾乱扔等问题。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了因为水资源浪费、湿地破坏、地质破坏等原因造成了泉水水位下降、自涌量降低,甚至个别泉子枯竭情况。

在世界水日这一天,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来到了市区西河边的排污口,学生们发现阿尔山温泉洗浴废水及居民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使刚刚从发源地流出的没有一点污染的河水受到了破坏。河边有随意被倒掉的垃圾,加重了河水默默深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叹息!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们痛心疾首,纷纷在日记、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愤慨――神泉圣水养育的应该是高度文明的人,文明从我做起吧… …在调查中学生们了解到一些温泉水位在不断的下降,学生们针对这一可怕的现象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破坏湿地、破坏地质。这是大自然对人类不文明的惩罚。在整个活动中学生认真收集资料装订成册,学生把了解、发现的问题撰写成调查报告。

二、五里泉水质研究方面

5月份,在课题组成员带领学生们分两个小组来到了五里泉,因为步行来到五里泉,他们亲身体会到五里泉名字的由来(因离市区五公里而得名)。在五里泉,学生们用自制的打水工具打水品尝泉水的甘甜,了解五里泉泉水的水质、日流量及水温等。学生们观察打水人大多来自何处,估计打水人次,并随机采访打水人询问打水的用途及饮用后的感受。在活动中学生们对五里泉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五里泉对我市带来哪些经济效益 ?五里泉自涌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五里泉的污染应怎样治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怎样保护五里泉?带着这些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又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组织学生再次来到五里泉,观察五里泉周围的环境,然后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观察打水人的行为,可能对五里泉造成哪些危害;采访打水人,打完的水都是如何用的;观察泉水都流经何处?教师随机介绍什么是湿地、湿地的用途。

活动二:师生自制保护五里泉的标语、宣传单来到五里泉进行爱水宣传。在五里泉学生们打出了“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的条幅,并现场对游客及打水人进行宣传、散发宣传单。

活动三:参观矿泉水厂,了解矿泉水的生产及销售情况。询问五里泉泉水的利用情况,销售量、销售地及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四:协助环卫工人到五里泉周边捡拾垃圾。

三、活动的扩展

结合各小组的调查情况,这学期学校课题组认为爱水行动应从源头抓起,扩展爱水行动范围与形式。以大队部为核心,各班级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行动。大队部设立了环保宣传栏,定期在校园小广播中播出爱水行动广播稿,举办了环保绘画比赛与环保征文赛,组织开展了环保小标兵评比活动,并在5月14日―5月20日全国节水宣传周中一演讲赛的形式开展了“节水伴我在校园,我把节水带回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了把环保意识宣传到每一个家庭,大队部要求学生制定了家庭环保日常规范,并做好家庭环保记录,此行动使社区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给阿尔山的旅游创设了良好的环境。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4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知识

在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加入环境知识,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培养其将化学知识活学活用的本领,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环境概念,关心身边现象,发散性地提出相关问题,是化学科教学的一大利器。以下以我设计的三则教案为例进行说明:

(1)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但实际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上,而要挖掘教材,提出疑问,如:“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影响空气质量的有害物质都是怎样进入到空气中去的?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空气中哪些成分发生改变?”“这些成分的改变,为什么会引起温室效应、酸雨和雾霾?”让学生带着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针对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共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之上,我重点介绍了雾霾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严重危害。除此之外,我也介绍了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以及氮在自然界的循环、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水富营养化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一些成因,知道化学与环境关系密切,主观上重视环境问题。

(2)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指出:“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这句话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即水危机并不严重。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课本介绍的是总体水资源而非我们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短缺,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用水紧张,使学生对水资源状况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学习“水的污染及水污染危害”时,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水污染的现状,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面对水污染危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资源浪费”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水资源现状,并树立环保意识,加深对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意义的体会,引导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做“环保公民”。

(3)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本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同时还以较大篇幅详细介绍了二氧化碳的主要危害,即温室效应。因此,我在教学别介绍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危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措施以及相关国际公约,使学生意识到世界各国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从而增加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二、结合生活,融入本地特点,多方位发展环境概念

中学生认识事物还比较浅显,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充分利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化学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利用本地区事例,使学生有切肤感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庆是重度空气污染城市,因此在第二单元“空气”新课结束前,笔者引入《重庆日报》当天空气情况的报告,简明扼要介绍空气质量的监测,并重点讲解了雾霾的分析标准PM2.5,组织学生讨论导致重庆雾霾的原因,并鼓励大家思考自己以及家人的哪些行为增加了PM2.5的排放,又有什么解决方法。有同学表示,家人在农收后往往会燃烧秸秆,以后会提醒他们采取替代方法,比如填埋。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衡量空气质量的新标准以及空气质量好坏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养成从科学角度改善家乡环境的意识。

又比如,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中介绍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但没有提及物质一旦被水溶解,要从水里提取出来就很困难,这也是水为什么容易被污染的原因。可见大江、大河受到污染,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笔者布置了“课外观察本区龙水湖水质,向附近居民了解龙水湖的今昔”的小课题,带领学生走访附近的小工厂,结果发现工厂的废液并没有采取物理和化学的沉降方法,于是借鉴课本的内容,建议了处理方法;有的学生通过观察附近居民,发现许多居民对水源毫不珍惜,生活污水也随意排放,其中甚至就包括自己的家人。学生亲历其境,感受到污染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环境问题谁都无法逃避;同时,这也密切了生活与课本的联系。

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环保素质,我还举办了诸多课外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举办环保讲座;利用世界环保纪念日,如3月17日的世界保护臭氧层日等,进行宣传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公司的制氧车间、铸造厂、电镀车间和油漆车间等,使学生了解工业“三废”的产生和处理;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和社会环保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和环保小论文,且评出优秀论文给予奖励。如此,多方面地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实验行为,用实验手段强化环境意识

在教学伊始,就要积极传达这样一个概念,即化学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制造环境问题。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对环境的危害,就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

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中,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上课时,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1)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或接触到不少有毒物;(2)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避免药品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伤害;(3)积极探索,可以将毒害物富集处理,甚至变废为宝,造福于社会。

同时,引导同学观察,强调化学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的区别,比如:(1)废液桶,使学生明白废液桶的建立是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药品回收箱,了解减小药品使用量的意义;(3)沙箱及湿毛巾,明确化学实验室防火的重要性。

接下来,在不同实验中,要明确涉及的有害物质是什么。例如,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和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会涉及不少废液,于是鼓励学生在实验前,依序弄清几个问题:(1)反应废液的主要成分;(2)废液可否直接倒掉;(3)废液中可提取物质的种类和方法。

除了完成要求的教学任务,当教授到涉及环境问题的实验时,往往还会进行扩展。例如,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性质验证中,教材只安排了木炭燃烧和铁丝燃烧;为了提高学生对环保的积极性,补充了一个实验,即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减少污染性气体即二氧化硫的排放,由此使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的解决是可行的,并且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解决的途径。可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才是对学生最直观的环保教育。

四、结语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水权管理 特点 国外

1 国外水权管理体系

各个国家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法规制订主体不同,所实行的水权管理体系也不尽相同.如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的水权体系为滨岸权系,而加拿大、日本的水权体系则为优先占用权体系.即便是同一个国家,由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水权管理体系也不一样.如美国的阿肯萨斯、特拉华、佛罗里达、佐治亚等州,由于水资源较为丰富,采用的是滨岸使用权许可体系;而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部分州,如犹他州、科罗拉多州和俄勒冈州等,由于干旱缺水,用水较为紧张,采用的则是优先占用水权体系.然而,总体来说,国外所实行的水权管理体系不外乎两种:滨岸权体系和优先占用权体系.

2 国外水权管理特点

对于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跨流域调水,尽管各国所采用的水权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不论哪一种管理模式,它们在水权的分配、获取、转让以及水市场的规范管理方面大多都具有下述特点.

2.1 按水权配置水资源

大多数国家,特别是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对水资源都建立了按水权管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将水权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开发的基础.这些国家,有的是各州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水法,建立各自的水权管理制度,有关部门从各州获取水权,再逐级分解,将水权落实到各个用水户;有的则是一个国家建立一部总的水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权管理制度,各级部门从国家获取水权,然后逐级层层分解,将水权落实到各个用水户.但不管哪种方式,最终用水户都是根据自己所取得的水权进行用水,从而避免了水资源开发、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矛盾冲突.

2.2 按照优先用水原则进行水权分配

从各国的用水优先权来看,几乎所有国家都规定家庭用水优先于农业和其他用水,但在时间上则根据申请时间的先后被授予相应的优先权.当水资源不能满足所有要求时,水权等级低的用户必须服从于水权等级高的用户的用水需求.其中,西班牙的水法规定,首先应根据用水权优先等级进行供水.在用水权优先等级相同的情形下,依照用水的重要性或有利性的顺序进行供水;当重要性或有利性相同时,先申请者享有优先权.而日本水法则规定,对于两个以上相互抵触的用水申请,审批效益大者,不再考虑“先提出者优先”的传统做法.显然,在缺水时期,等级较低的用水权很可能远远满足不了用水的需求,甚至很可能根本得不到水.

2.3 获取水权需要缴纳费用

美国调水工程的受益者要取得调水,就需要支付资源水价,它包含在容量水价之中,属于一次性支付.以美国科罗拉多州—大汤普逊调水工程为例,该工程的调水量约为3.82亿m3,将其分成31万份.农业、城市和工业各自持有的份额可以买卖和交换.1962年农业占80%以上的份额;而城市所占份额不足20%.到了1992年,农业占55%的份额,城市占41%,工业占4%.整个70年代和80年代,每份调水的价格在1200~2000美元之间波动.

法国对于获取水权和污水排放也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建设水源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以达到“以水养水”目的.另外,政府还对每立方米供水收取0.105法郎(折合人民币0.11元)的国家农村供水基金,用于补贴人口稀少的地区和小城镇兴建供水、污水处理工程.

2.4 规范水权转让,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在许多国家,正在广泛运用水市场来作为改善水分配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水权转让进行水的再分配,由于放弃水权的一方得到了经济补偿,促使水从低价值使用向高价值使用的转让,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价值,并保证了水长期稳定的供给.

在美国,水权作为私有财产,其转让程序类似于不动产,水权的转让必须由州水机构或法院批准,且需要一个公告期.美国有不少调水工程,对于这些调水工程的用水户,一般允许其对所拥有的水权进行有偿转让;另外,美国西部还出现了水银行,水银行将每年的来水量按照水权分成若干份,以股份制形式对水权进行管理,从而方便了水权交易.目前美国西部正努力消除水权转让方面的法律和制度障碍,开展一系列立法活动,以保证水权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水市场的良好发展.

此外,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也在努力培育、发展水市场,积极开展水权交易.而且智利、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通过建立水市场进行水权的转让.如智利曾通过水市场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灌溉的积极性,获取了高额的经济利润.

2.5 以水权作为股份成立股份制灌溉公司

美国西部的灌溉农户,通过加入灌溉协会或灌溉公司,依法取得水权或在其流域上游取得蓄水权.在灌溉期,水库管理单位把自然流入的水量按水权分配,给拥有水权的农户输放一定水量,并用输放水量计算库存各用水户的蓄水量,其运作类似银行计算户头存取款作业.

2.6 因地制宜建立切合实际的水权管理体系

美国各州拥有自己的水法和水权制度管理体系.如在美国东部,水资源比较丰富,用水户的用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都可以得到满足,很少因用水紧张而发生水事纠纷,所以这一地区的水权管理制度制定得比较宽松,采用的大都是滨岸权准则,规定滨岸土地都有取水用水权,且所有滨岸权所有者都拥有同等的权利,没有多少、先后之分.而美国西部水资源紧缺,用水较为紧张,为了保护原用水户的利益不受侵害,则采用了水权优先占用体系,对于水权,规定了“先占有者先拥有,拥有者可转让,不占有者不拥有”等一系列界定原则,还规定获得用水权的用户必须按申请的用途用水,不得将水挪作他用,也不得单独出卖水的使用权;如果要出卖这种使用权,则必须与被灌溉的土地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出售.另外,该州水权管理制度还规定,后来的用水户必须服从于原水权拥有者,不得损害原水权拥有者的利益.此外,为了促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鼓励水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允许用某一地点的水取代另一地点水的使用,比如,下游的优先占用者可有权分流上游的水或者转移某些新水源以补偿下游占用者.

2.7 水权管理有一定的法律体系作保障

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对水权的管理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水权制度,其最明显的法律是水法,这些法律对水权的界定、分配、转让或交易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如俄罗斯《水法》规定,所有一切水体均属国家所有,属国家所有制范畴的水体不得转为市镇单位、个体公民和法人所有.并对用水户取得水权以及水权的转让作出了规定.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水法》则对水体的所有权、使用权、水使用权类型、水权的分配、转让和转换作出了明确规定,而且,其地区范围内任何形式的水权分配、转让和转换都是基于该法律来进行的.而美国《俄勒冈州水法》的内容更丰富,同时也更具体,该水法对水资源管理机构、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水法制订的依据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更甚者,该水法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使用权的界定、分配、转让与转换、调整和取消以及新水权的申请和申请费用都作了非常具体的规定.  2.8 水权交易有公正的水权咨询服务公司作中介

这一点在美国的水市场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水权咨询服务公司在美国水权交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水权交易都要通过水权咨询服务公司.其作用可以通过美国怀俄明水权咨询服务公司来说明.怀俄明水权咨询服务公司是一个专职经营水权管理的服务公司.当州管理机构和其他利益集团想要废除某水权时,水权所有者为了捍卫自己应有的权利,可以委托该公司提供各种记录档案和其他必需的证明材料.同时该公司还可为委托人水权的占有水量、法律地位、以及水权的有益利用提供专家证词.此外,该公司还为委托人提供以下方面服务:(1)对水权的有关档案材料进行鉴定;(2)完成详细的水权调查报告;(3)做水权管理计划;(4)做合成地图;(5)对水权的实际价值进行评估;(6)申请新水权;(7)诉讼;(8)对灌区进行审查并对灌区公司资产进行评估.

3 有关启示

我国水资源短缺,而且地区分配很不均匀,水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许多地区存在着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的现象.要扭转这种现象,就需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抓起.目前,我国用水效率还很低,尤其是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和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远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用水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将更加紧迫,在现有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条件下,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水权管理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要建立完善的水权体系和成熟的水市场,就要从根本上对它们加以认识.

3.1 明晰水权是水资源管理的根本

我国的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在这个基本规定下,如何根据用水方式的不同,合理界定产权,使国家、地方、工程单位和用水户之间的责、权、利相互协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产权结构和管理制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资源国家所有的概念非常明确,但水的使用权、配置权和收益权极其模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就需要明晰水权,按水权理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管理.

3.2 要明晰水权,首先应认识水权

认识水权是明晰水权的基础,只有对水权这一概念有个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明晰水权,而对水权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第一,首先要认识到水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公益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二,水权是有价的,是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服务的,要获得水权,就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即水资源费,目前,水资源费标准一般由政府来确定,用于水资源的开发、监测和保护等;第三,水权是可以转让、可以交易的,水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在转让水权时,水权转让者应得到一定的补偿,而水权接受者则需付出一定的代价;第四,水权交易价格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方面进行调控,水是一种特殊商品,水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交易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定价,还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3.3 水资源配置需要政府来调控

国家作为水资源所有者,是水权分配的主体,中央政府授权各级权力机构分配水资源的使用权,中央政府始终保留水资源的最终处置权.但应特别指出的是,水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是一个“准市场”,对它的培育和成长需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和约束,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国家政府作为水市场的管理者和调控者,在水资源配置方面,应行使水行政管理和水行政执法职能,加强对水权和水市场的管理.

3.4 建立水市场需要完善资源水价征收体制

资源水价是水资源的稀缺租,是水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根据水权理论,要在水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取得水权,就必须向资源所有者付出相应的代价.目前,我国的水价体系还不完善,一般的价格构成中,还未纳入资源水价,这有悖于水权理论,不利于水市场的成长,同时也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此,国家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断完善水价构成和资源水价的征收管理体制,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5 水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就必须有效地推进水市场的建立,并使其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配置一直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因权属不明确,交易难以实现,市场也就没有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主体在资源的使用上往往以“取水最大化”为目标,使资源浪费与短缺并存,人与环境争夺资源而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造成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用水上的矛盾.要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要在节水的基础上促进水资源从低效益用途向高效益用途转移,就必须培育和发展水市场,允许水权交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水市场必然要在水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三峡库区;环境执法问题;环保警察;体制构想

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154-06

由于环境问题的潜伏滞后性,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问题随着三峡工程的投入运营而随之出现,且情况复杂。如何通过提高环境执法水平来改善库区水环境是法学领域特别关注的问题。在环境执法方面,引入环保警察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环保警察这一概念在我国还比较陌生,但在发达国家的环保执法领域已存在了几十年,比如俄罗斯的“生态警察”,法国的“绿色警察”,德国的“环保警察”,其管理的权限都很大。我国云南省首设公安机关下的“环保警察”,为保护生态环境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环保警察在环境执法上有着不同于行政执法的强制性国家权力,若能够结合三峡库区的执法现状,借鉴我国已有的经验设立环保警察,我国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问题可逐步得到解决。

一、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近些年来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受到了重视,渝、鄂两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方面,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积极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方面,联合执法行动有力地推动了执法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众维护环境权呼声的提高,三峡库区环境执法存在的不能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法律体系不完善

《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环保执法的基本法律,加上渝、鄂两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该说三峡库区环境执法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但在环境行政执法方面(如单行法规)还是空白,造成无法可依状态。同时有些法律法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制定年限已久,相互之间不协调,甚至相矛盾。此外,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抽象化,对法律责任的规定过于笼统,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罚款数额过低,导致环境行政执法具体操作起来难以落实。现有法律赋予环境行政执法的权限不足,特别是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对拒不履行环境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环保部门无权进行必要的查封、冻结、扣押、没收等行政强制手段,必须转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导致经常出现当事人不配合,而环保部门又没有强制措施,对当事人无可奈何的情况,环境行政执法缺乏力度。这样的执法方式严重影响了其效率和权威,成了环境执法实质性的绊脚石。

(二)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体制不健全

三峡库区在总体上被归入长江水利委员会管理,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执法方面由当地政府中相应的部门分块管理,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环境保护总局、长江水利委员会和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单位也对库区的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管理职能。也就是说,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各级政府行政部门都对j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有管理的权力。但长江水利委员会没有实质的执法权,只有统一协调的功能,对于违法行为很难做到有效的纠正和处罚(如无权纠正地方管理法规中的“越权”和相互矛盾的问题)。在流域内各行政区出现矛盾时,委员会也没有强制措施或法律依据保证协调的效果。

各级政府环保执法方面,我国自1999年设立了环境监察机构作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执法专门机构,于2003年改组发展成更加专业的环境监察局。但是,由于我国的环境监察机构起点较低,基层环境执法机构目前仍是事业单位,其执法权力来源于行政机构的委托,没有相应的处罚权,与执法职能不对等,监察机构的专门环境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从纵向权限划分的角度来看,国家环境监察局与地方环境监察机构的关系是领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地方监察机构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国家环境监察局难以形成对地方环境监察机构的有效监督。

(三)三峡库区流域执法人员工作缺乏专业性

环境执法的综合性较强,涉及面广,业务要求高。虽然近年三峡库区流域环境执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环境执法人员的素质与当前的环境保护形势不相协调,还需要加强环保知识和执法经验的学习。各地的执法人员往往都是在原有的排污收费队伍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相当一部分人缺乏法律知识和环保专业技术知识,缺乏环境管理实践经验。这些部门的环境行政执法,没有可以对违法者实行实质的惩罚措施,违法或犯罪往往以罚款代替,造成执法人员的观念偏离,环境执法为保护环境的目标被提高他们灰色收入的欲望替代,对于地方政府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特别保护的重点企业不敢查,执法时不够果断,严重影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二、三峡库区设立环保警察的现实性分析

(一)我国设立环保警察的经验

公安机关下设的环保警察在我同首次出现在云南。2008年11月云南省昆明市与玉溪市交界处的阳宗海遭到严重的“砷污染”,促使昆明市公安局在11月下设了环保分局,起用“环保警察”昆明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环保局联合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环境执法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详细划分了环境执法的权利,对涉及环境行政执法人员的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的监督问题做了明确规定。玉溪市也于同年12月在市公安局下设了环保分局,负责玉溪市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刑事、行政执法工作,执行国家及省、市制定的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协助环保、水利等部门做好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等,以改变当地政府环境执法能力薄弱、环境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在2009年3月的两会上,人大代表赵林中提出议案设立环保警察。环保警察的设立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云南省设立的环保警察虽在初级阶段,但在实际执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与环保部门的环境监察相比,环保警察队伍更能体现执法的权威性和司法的有效性。行政执法或人民法院判决强制执行遭遇阻力时。公安机关对这些违法行为的强制执行更具国家公权力的威慑力,比环保行政执法更加有效。环保警察的执法连接了环保行政执法和司法程序,完结了环境监察与检察或法院司法相分离的局面,因为法规明确规定了调查取证的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的证据进入司法程序,环保警察承担的不论是行政部门提请的执法检查,还是因涉嫌犯罪而由行政部门移交的调查执法职能,都能够加速涉及刑事责任的案件进入司法阶段,污染企业或个人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只要交足罚款就一了百了或以罚代刑的。不论从案件的立案审理、调查取证还是实际执行方面,环保警察都比环境监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从环保工作发展的角度看,环保警察是一种执法创新,它的出现推动了环保事业科学地稳步向前发展,是环保工作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环保警察突破常规。将环保执法与公安机关相结

合,将公安机关的强制力职权纳入到环保执法体系中,开拓了环保执法的新局面,为环保执法队伍注入了新的血液,开辟了环保执法的新途径。有了创新才能有发展的空间,环保警察的设立有可能成为我国环保执法工作的突破点。

第三,从整个法治社会的角度看,环保警察这一直观的公职人员的出现,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法制意识。环保警察的设立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还是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转变公众的环保认识水平,最大限度地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为环保执法工作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设立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的必要性

第一,三峡库区环境恶化现状亟待专门针对库区的执法机构来改变。人类作为生物系统中的一员,是个体,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与和谐发展才是人类进步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合理保护任何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三峡库区作为区域生态系统,有其完整性,只依靠当前各级政府的环境监察机构的环境执法,将会造成各行政区域只顾门前环境的状况,违背了生态中心论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库区内20个县市的环境执法联合起来或建立新的统一的库区环境执法机构,整合力量,将行政部门的执法和检察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司法程序相连接,提高执法效率,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设立库区统一的环保警察机构能从整体上管理库区环境,使人们认识到库区环境保护不是某个行政机构或某个地区孤军奋战就能达到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环保警察还发挥了一定的宣传教育功能。

第二,三峡库区环境监察机构的行政低级别急需有实质执法权的环保警察。我国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定身份是事业单位,其执法权力来自行政机构的授权,本身不具有处罚权,从根本上制约了环境执法的职能。同时各相关部门的分管职权进一步削弱了环境监察机构的执法职能。环保警察的设立会集中环境执法的职能,参照云南省环保警察的设置,三峡库区的环保警察将隶属于公安机关。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环境监察的层次,直接由警察权力进行环保执法,以国家公权力作保障;另一方面,公安机关有强制性的执法权,在环境执法时可以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打击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使污染行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制止,防止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现场执法更加快速有效。在纵向结构上,公安机关的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指挥,上级对下级的环境执法工作有义务进行监督。环保警察的设立避开了同级地方政府的牵制,能够形成三峡库区从省、直辖市到各乡、镇的环境执法一体化。库区环保执法能够保持整体的一致,符合生态环境区域保护的要求。

第三,三峡库区地方政府对环保执法的干预需要环保警察来应对。由于环境监察机构还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部分,环境执法工作目前还受各级当地政府的制约,当政府盲目地只顾发展当地经济、只顾眼前利益时,就有可能排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毕竟环境保护工作出效果需要较长时间,为了政绩选择环保作为重点,不是一条“捷径”。三峡库区拟设立的环保警察隶属于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对环保违法行为进行侦查、进行现场执法时,其性质为司法机关。我国立法、司法、行政相互独立,互不干预,环保警察的环保执法将不会遭遇被政府行政权力制约的难题,甚至行政机关还要给环保警察的环境执法让路。

(三)设立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的可行性

三峡库区流域与云南阳宗海都是涉及多个行政区划的水环境问题,同处于中国的行政结构下,受到相同的环境法制理念的指导,因此云南环保警察的经验值得借鉴。从三峡库区目前的状况来看,只要解决以下障碍,就具备了设立环保警察的条件:

第一,法律依据。设立环保警察是对国家行政权力的调整,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如《关于建立环境执法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一样,使之有法可依。前文分析,为了避免两种权力产生冲突,就要分配好环保警察和监察执法人员的职责划分,并且确保环保警察的警察权力作为其他行政权力的重要保障。当然也要防止警察权力作为国家公权力的异化倾向,法律上的权力是基于人民的权利集合,需要人民权利的监督,因此其权责需要受到法律的严格控制。

第二,组织机构。三峡库区是被水淹没的并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涉及重庆市和湖北省,其水环境管理的方式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有的只是对三峡库区整体流域管理方式。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由重庆市和湖北省分别负责;二是中央成立一个机构统管;三是把库区划为单独的经济开发区、行政区。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防治水污染应当按流域或者按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因此,为了适应生态环境整体性的特征,三峡库区水环境执法应依法统一管理,采取跨行政区的综合管理和协调。在组织机构上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协调分散的行政执法权,整合各部分的警察力量和专长,避免人力财力资源浪费和各行政区互相推诿、职责不清的局面。

第三,利益博弈。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两者的关系仍旧非常紧张。三峡库区流域包含了环保、水利、交通、规划、资源等等各部门的利益,设立环保警察进行环保强制执法,必将对这些部门的既得利益造成威胁。这些部门将会明推暗阻,表面上大呼坚持科学发展观,暗中却设立重重障碍。另外,三峡库区所涉地方的地方利益与三峡工程作为国家级规划工程的整体环境目标不协调,也会成为众多利益博弈的焦点问题。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干预环保警察的可能性会很大,只顾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思想必然会影响到环保警察执法的社会环境,势必导致环保警察执法效果大打折扣。这两方面关于利益的障碍将是设立环保警察最难解决的障碍,要想使环保警察在三峡库区流域得以成熟完善还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三峡库区设立环保警察的制度构想

(一)三峡库区环保警察与环境监察机构

环保警察与环境监察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执法目的相同,都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两者有互相交叉的法律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最重要的是,两者的地位虽然平行,但环保警察的职责有延续并扩充发展环境监察机构职责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环保警察的强制执法权以及更先进的环保执法工具的配置将带给三峡库区环保执法新的面貌。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责被概括为“三查、两调、一收费”。“三查”是指:对各种污染源和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巡查和监督;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对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和限期治理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两调”是指: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现场调查。“一收费”是指:征收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的职责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将对“三查”和“两调”进一步发展,“一收费”将继续保留为环境监察机构的职责。

(二)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环境执法的法律依据

环保警察执法必须有法可依。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各单项法律以及渝、鄂两地相关的地方法规都是环保警察执法的法律依据。另外,下设在各级公安机关的环保警察的执法依据还有我国的《中华人民和共和国警察法》相关规定。笔者认为,为保证库区环保警察执法的独立性和执法内容

步骤有法可依,应结合库区渝、鄂两地20个县(市)的实际,参照《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定》的经验,由国务院制定《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其中专列一章规制环保警察,具体规定法规适用范围、库区环保警察的组织体系、环保警察的职责、跨行政区域执法的协调、执法程序、对环保警察执法的监督等内容,且内容一定要详细,法规条文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保证环保警察执法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参照云南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协调机制的设置,出台《协调机制的意见》,协调好库区各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环保执法机关的职责,使环保警察执法可行度更高。

(三)三峡库区流域环保警察的组织体系

三峡库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的问题。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为适应生态环境整体性的特征,在三峡库区流域设立环保警察不能按地区分割,应建立跨行政区的统一执法部门,建立跨渝、鄂两地的,包括20个县(市)在内的统一环保警察执法体系。

笔者认为,首先应在20个县(市)范围内设立三峡库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统一管理协调机构,该委员会应直接隶属于国务院,这是设立库区环保警察执法体制独立性的根本保证。在该管理委员会下设专门负责三峡库区流域环保执法办公室,可设在管辖库区绝大多数市县的重庆市,将20个县级公安机关联合,设立环保警察队伍。具体的组织方式是:从渝、鄂两省级公安部门到20个各县级和基层公安机关抽调一定数量高素质的警员――包括治安警、刑警、交警,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吸收环保、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各地政府主管环保的部门,构成专业执法队伍。环保部门和专家负责专业指导,环保警察负责直接执法。

环保警察的执法管辖权以行政区划为界限,跨区域的环境执法由各区域的共同上级公安机关管辖,各区域协助。所有的环保警察除了特定的环保执法外,平时还要负责正常的警务。抽调公安机关的警员一是符合改善环境行政执法的疲软状况的要求,因为警察有不同于行政执法部门的强制权;二是大大减少人员编制,若设立专职的环保警察队伍只负责环保执法,在警察制度和经费保障上没有过渡期不好把握;三是避免专职的环保警察在设立初期与其他警种职权可能产生的重叠交叉。比如环境刑事犯罪的案件由环保警察负责还是由刑事警察负责?由兼任环保警察的刑警负责则是最好的执法方式。

(四)三峡库区流域环保警察的职权

既然环保警察采用将各级公安机关联合的方式产生,环保警察首先当然地享有1995年实行的《中华人民和共和国警察法》第二章详细规定的警察的职权,包括:行政强制措施权,行政处罚权,盘查、留置权,使用武器权,使用警械权,刑事强制措施权,优先权,保护性约束措施权,交通管制权,技术侦察权,现场管制权。

除了这些职权外,根据环保警察的特殊要求,应在《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中详细规定环保警察的职权,可参考国外环保警察的权限设置,如保护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不被污染、受污染水质的取样、检查库区范围内工厂的环保措施和设备、核查有害化工品的存放、防止化学毒素外泄、检测汽车尾气排放、监督垃圾的处理等,基本上凡是有损三峡库区流域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的行为,都包含在该范围内。如果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的职权与昆明市环保警察的职权相同。即没有直接的调查监督的权力,会使他们的环保执法效率大大降低,环保警察职能等待环境监察先行调查却无法继续时,才能参与其中,那时虽然污染责任问题能够解决,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已无法恢复。因此,环境监察部门的“三查”、“两调”职权应赋予环保警察,并应有所发展。

关于环境监察部门的“三查”、“两调”职权赋予环保警察后,可能在两者之间产生职权冲突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明确:一是环境监察进行“三查”、“两调”,如果是环境监察发现涉嫌犯罪或需要强制措施时,及时请求公安机关环保警察协助;二是当环保警察进行“三查”、“两调”时,发现问题直接处理。这样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环保警察的执法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及时快速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规定详细职权的法规中,还要明确当三峡库区流域环保警察的职权与其他类别警察或相关行政部门(如渔业部门、水利部门)的职权有交叉或冲突时,如何协调的问题,应多鼓励各部门的积极合作。鉴于环境执法的及时性很强,也可以直接规定有交叉时环保警察执法优先,确保环境执法的有效性。

(五)三峡库区流域环保警察的执法程序

国外的环保警察执法程序大都是处在第一线的处理环境污染的执法方式,类似于我国交通警察的现场执法;昆明市环保警察执法程序侧重于将环保警察作为环保执法的第二线保障地位。笔者认为,应将两种方式充分结合,既突出环保警察的环保执法重要地位,又结合我国目前仍将环境监察作为主要途径的现状,发展出三峡库区环保警察特有的执法程序。

三峡库区环保警察执法的程序启动有两条途径:一是环保行政执法机关,如环保部门、水利部门、渔业部门、林业部门等,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或者在进行执法检查时遇到紧急情况,认为确有必要需要公安机关予以配合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公安机关指派环保干警配合环保行政执法机关工作;发现违反环境法律法规规定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人身伤亡和危害人体健康、走私废物造成环境破坏及其他危害后果等涉嫌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在案件调查报告审定后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发现排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水体排放、倾倒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构成非法处置危险物质,可以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在案件调查报告审定后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

二是环保警察在发现违法行为或接到公民的举报时,可现场根据其违法事实依据相应法律法规条文给予行政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当场处罚,由警察当场开具收据,当事人将罚款交到银行;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可由环保警察直接实施强制措施,将当事人强行带离现场、依法予以拘留;遇到拒捕等暴力反抗的恶的,环保警察作为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可以使用武器和警械;在环保警察履行职责时的紧急需要,经出示证件,可以优先使用交通工具、优先通行、实施交通管制等。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触犯刑事法律,则由环保警察结束侦查工作后,移交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对行为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法院提出。当事人的权利确实受到损害时,还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主张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