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1

关键词:问题学生 教育与管理 对策研究 长效机制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受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不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在思想、行为、心理、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作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已形成了很多好的方法、好的经验。我校虽然地处市区内,但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村地区学生(东方居委会、棉原、杨市莫市及蔡湖村、竹根滩三江村等)和进城务工子女(附近的工厂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两类,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出现了感情缺失、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律、学习失信等问题,加之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问题学生的态势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这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将他们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就予以矫正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早在2002年,我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就针对班主任反映的问题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只是当时的侧重点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学校为此成立了一个行为习惯矫正班,由政教处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没有深层次地寻找原因。去年由学校德育副校长牵头,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具体实施,再次对问题学生展开专题调研,从外因(家庭、学校、社会等)和内因(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得出以下原因。

1、家庭方面主要有父母思想和文化素质较低、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原因。

2、学校方面主要有教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低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欠缺等原因。

3、社会方面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电视及互联网等传媒中不健康文化的影响、周边电子游戏室及网吧的影响等原因。

4、学生自身主要有自控力差、判断力缺乏、意志薄弱等方面的原因。

问题学生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如果问题学生得到了有效管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将会有一个质的突破。为此,学校认为通过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形成管理网络是有效管理问题学生的新举措。

1、建立问题学生档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类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主要有这么几类:学习问题生、品德问题生、心理问题生、身体问题生、综合问题生。其中以单亲家庭的子女、留守子女、农民工子女居多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如何来界定?学校主要是采取班主任申报,年级组控制总量,政教处审批备案的流程来界定的。一般每班应控制在3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人,每年级最多不超过学生数的8%,否则会伤害一大片,教育也不能取得实效。

建立档案必须考虑问题学生的资料记录。记录什么?最基本的学生情况要有登记,如班级、班主任、学生姓名、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建档时间。然后就是存在的问题分析,如家庭教育情况、品德心理及人际交往情况、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思想特征、学习情况等。再就是解决问题的对策记录,主要由责任人对问题学生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最后还要有不良行为记录和帮扶效果,由班主任和政教处记录。

建立档案的目的在于教育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不同错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建立档案的目的更在于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档案,使问题学生的管理走向常态,防患未然。

2、形成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班主任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认为应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问题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采取两条线管理,一条是副校级干部管年级,党员、中层以上干部蹲班级的

行政管理网,另一条是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为脉络的具体实施网。学校要求各管理人员要知晓所管对象的基本情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家庭现状,知晓所管对象的学习状况,知晓所管对象的品德心理,知晓所管对象的矫正策略,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注。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对策,是实现“问题学生”转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将“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作为校本教研课题发至各年级组和教研组,由学校政教处和教科室牵头实施,并且每学期召开一次“问题学生转化经验交流”的校本教研活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对策,如六年级组形成了以尊重学生是进行教育转化的前提;讲究沟通方法是教育转化的基础;调动积极性是教育转化的关键;抓住闪光点是教育转化的制胜法宝;组合各方面力量是教育转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有效教育转化的必经之路的六条转化经验。三年级组形成了用爱心燃起希望;用耐心拨开心扉;用信心激起火花;用细心温暖心灵;用恒心坚定方向的“五心”转化经验。还有许多班主任针对问题学生制定的转化个案、典型材料等等都使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教育难度相当大,往往使教育转化工作半途而废。因而落实问题学生教育长效机制,使其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结对跟踪帮扶制。学校把问题学生的跟踪帮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要求做到每一位问题学生至少有一位责任教师,品德问题生至少有一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扶成效采取每学期一考核,每学年一汇总。对工作中有明显起色的责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教师帮助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宣传和表彰。

(2)家校联系制。联系形式可以是教师家访,也可以是家长校访,还可以是电话联系、网络联系、书面联系。联系的时机一是问题学生思想行为有异常表现时,二是问题学生生病或生活有困难时,三是在问题学生有明显进步时,四是问题学生缺课时。联系时责任教师要坚持先报喜后报忧、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并将每次的谈话要点记录在联系卡上,放入问题学生档案中。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2

1.“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学生为本”,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就是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充分、主动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笔者认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理论创新的成果,是素质教育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的素质教育形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最直接、最根本的要求,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有尊严的、有差异的,教育不能有歧视和偏见,更没有权利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权。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潜能,都有权要求得到适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教育,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2)注重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主要指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多元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全面发展不是所有学生“平均发展”和“同时发展”,也不是每个人每个方面都“同样发展”和“统一发展”。全面发展是从学生个体发展“质量”的角度提出的要求。(3)力求充分发展。充分发展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潜质,使学生“尽可能发展”,力求将学生的发展“可能”转化成发展的“现实”。但教育也不能只为了“充分发展”而盲目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其实,充分发展还包括充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4)教会自主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人知识不如教人学会获得知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重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共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自觉、自信、自主发展。(5)着力可持续发展。学校教育只能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让学生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探究精神,让学生适应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6)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拥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有利于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有利于体现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坚持“以学生为本”,绝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发挥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人的社会价值,社会需要也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影响和制约学生自我实现的目标和途径。2.“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学校管理新模式认为学生是学校的第一主人,是学校管理的第一人力资源,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改革发展的第一要务。学生在学校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发挥学生作为管理者的作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全面、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尊严、个体差异,避免以个体生命浪费为代价。教师既要注重提高后进生的“消化”能力,帮助后进生解决“吃不了”的问题,又要关注优等生和特长生“吃不饱”的问题,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拓宽学校教育新途径

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和自主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1.开发多样化课程。通常,我们可以把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看成学校的“第一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要求学校结合实际开发“第二课程”。“第二课程”按照学生自由、自主选择的原则,可开设以下三种类别:(1)学科知识类。学科知识类是“第一课程”的有益补充,主要是针对“后进生”和“优等生”开发的,可以是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编写的教辅读物类校本课程。(2)文化技能类。如国学经典、名著导读、励志故事、影视欣赏、文明礼仪、书法与绘画、体育与健美等文化类课程和自行车骑行与维修、摄影摄像、自我保护与安全救护等基础技能类课程。(3)乡土教材类。乡土教材是指根据学校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生态和学校文化等方面资源开发的教材。开发“第二课程”要从学生需要出发,立足学校、教师实际,“迈小步、不停步,积小变为大变”,循序渐进,切勿好高骛远、贪大求全、粗制滥造、盲目开发。2.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的组织形式可谓是样式繁多。笔者认为,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比较容易组织,方法简单易行、实际操作性较强。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就是指学校在班级授课之余结合实际开设学科知识类、文化技能类、乡土教材类等课程教学、专题讲座或个别辅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相应层次参加学习。按程度和兴趣分层次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对学习层次的自主选择权,甚至包括学生不选择的权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水平、兴趣认识不够而导致选择错误时,学生可以重新选择、自行流动,让学生在不断的重新选择中学会正确选择。当然,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次的过程中也要适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学习。我们可以按程度和兴趣分设A、B、C、D四个层次,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第二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自己选择的层次学习,具体情况如下:(1)A层次。使用为后进生开发的“扶差”类学科知识类课程,教师将学科知识进行浅显易懂地解析,帮助后进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B层次。使用为优等生开发的“培优”类学科知识类课程,主要是为学习上拔尖、需要拓宽和加深以及发展学科特长的优等生开发的,以促进优等生的充分发展。(3)C层次。使用为特长生及有相应兴趣爱好的学生等开发的文化技能类课程,丰富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增强学习趣味性,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一技之长。(4)D层次。使用乡土教材类课程。乡土教材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不可或缺的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地方课程。

三、实施学校智能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新突破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学校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效能化。本文着重讨论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和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为家长开设一个家长一个用户名、一个密码的家长用户,为学生开设一个学生一个账户的学生用户。学校在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上需要家长知晓的信息。1.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学生在校一日的常规管理。学校将学生在校一日的健康状况、养成教育、文明习惯、体育运动、自控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写入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通过定期(如一周一次)综合比对分析、发现“问题学生”,学校德育处召集相关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会诊”,为每一个“问题学生”开具“处方”,并指定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在征得学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处方”在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上,家长通过登录家长用户了解“处方”内容,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按“处方”开展教育转化工作的强大合力。需要注意的是,因开展教育转化工作的需要,辅导教师有时不能将“处方”告知“问题学生”本人,不能让“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有问题。一般情况,不能将学生不愿让家长知晓的信息告知家长,涉及需要对家长保密的信息就不能在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上。(2)学业水平发展管理。学校各学科教师将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信息适时录入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家长通过家长用户适时查询和了解学生学业发展水平,学校和家长针对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校教务处通过定期(如一月一次)汇总分析全校学生学业发展水平,排查出后进生和优等生,分组召集相关科任教师“会诊”,形成后进生帮扶方案和优等生培养方案(即“处方”),明确专门的帮扶培养教师,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提高后进生帮扶和优等生培养的成效。(3)学生个人成长信息系统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和帮助后进生不能一蹴而就,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关爱感化、帮助、激励学生,要鼓励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要用“进步就是成功”的标准评价“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和后进生帮扶工作成效。学校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和帮助后进生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定“问题学生”的过程要宽容,对待“问题学生”要讲究方法,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不能简单地指责和批评,甚至用惩罚等手段代替“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同时,要通过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来实现优等生的进步提高和特长生的特长发展,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学校后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1)充实后勤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育人水平。学校医务室负责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包含学生体检表、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医疗用药等信息。医务人员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身体发育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处方,该“处方”包含药物处方、锻炼处方、饮食处方等。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和管理、学生转院医疗护送等服务。营养食堂根据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科学合理搭配膳食,提供安全营养、个性化的餐饮服务。校园超市提供文具、书籍、校服、鞋袜、洗漱工具、小吃、水果、饮料等学生在校学习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学生健康网吧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保障学生健康上网需求。(2)注重培养生活理财能力,切实保障学生资金安全。学校通过该系统收费,发放助学金、住宿生生活补助、营养改善计划资金补助等。系统根据需要对学生单项、单日消费设置最高消费限额,不办理超过限额的不合理消费,特殊情况须由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审批。系统提供校外支付、兑换现金服务,学生需要在校外支付现金的,学校提供刷卡兑换现金服务,但必须有正当理由(如住院医疗费、回家车旅费等)。系统适时更新,自动存储学生在校消费记录,家长可适时查询孩子消费清单、账户余额、学校消费建议等信息,家长可通过银行直接将学生必要消费资金汇入学校指定银行账户,学校再分配到学生个人账户,保障学生资金安全。学校经费收支情况可通过系统统计分析,形成相关财务报表,实现学校后勤管理明白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

四、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实现管理育人新跨越

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它既包含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纠正、自己追求和自我完善的自主教育过程,也包含学生之间通过同伴互助、相互监督、相互纠正,达到共同提高的形成过程。1.成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根据学校管理需要,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全部由学生担任,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多个自主管理小组、协会、社团和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自主管理组织。2.发挥学生自主管理作用的具体做法。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各自主管理小组、协会、社团等机构要举行全校性隆重集会,在集会上传达机构成立文件,启用机构印章,举行授牌仪式,各自主管理组织负责人公开宣誓就职。学校为学生自主管理机构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学生自主管理机构人员的信息要在学校公开栏上公示。学校邀请相关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负责人参与讨论学校重大决策,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要引导学生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构考核评价机制,及时表彰在学生自主管理工作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领导及相关学科教师受聘担任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各自主管理小组、协会或社团的顾问,帮助指导学生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或章程,为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策划等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3.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不等于放手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顾问)在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及时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自主管理不等于把少数学生变成学生的管理者,我们提倡人人参与的自主管理,做到人人有岗、人人定责。

五、“以学生为本”的学校管理模式的优势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3

【关键词】班主任 留守儿童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1

随着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笔者在乡镇中学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自己探索教育方法的同时,借鉴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

1 建立档案,多沟通

在实践中,笔者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2 用心关爱,多引导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笔者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2.1 制定计划,注重平时

针对笔者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实际情况,笔者经过反复思考和积极探索,根据留守儿童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2.2 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也千差万别。笔者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2.3 消除痼疾,促进健康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笔者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利用活动,多鼓励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4 寻找机会,多表扬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更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期刊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4

连续五年的工作中,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日渐起色,孩子们从孤独的阴影中渐渐走了出来,那些留守儿童———所谓的“问题学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学校的特长生中留守儿童占20%,在学校的各类表彰中留守儿童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老师分班选生中留守儿童不再是老师认为麻烦的对象。并且这些孩子正在影响更多的孩子自立自强。

二、具体做法

(一)研究制订方案,成立专项领导小组

1.尝试后的惊喜与反思。留守儿童的关注我们起步较早。2005年9月,我们与镇妇联联合,就开始对留守儿童关注,从最初的关注生活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开始,之后我们逐步开始关注学生在校在家的行为,采取措施予以关爱,在活动中(服装秀、我是小小广播员等)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些孩子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身边的同学。所以,我们决定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作为我镇德育工作的重点,并作为德育工作的特色来抓。

2.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订方案。2011年9月,领导开会要求,德育工作要在留守儿童这方面有所突破,要成为学校工作的亮点。当即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德育)为副组长,各校校长及退休老教师为组员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提出调动一切优势力量,全员参与共同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同享一片蓝天”的责任,实现所有孩子在小学阶段得到同样的快乐,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不让一个孩子因“留守”而“孤单”。用爱心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工作目标和“做全、做细、做好、做精”的工作思路。

(二)协商制定各种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关注留守儿童

1.制定留守儿童的各种关爱制度。有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出勤制度,活动制度,班主任关爱制度,谈心制度等。

2.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学校工作中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重点,有检查,有评价,实行优秀校评选一票否决的动态管理。

3.班主任科任教师职责中增加关爱留守儿童的“五心”:要有真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并把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作为评选优秀教师的前提条件。

4.各校每学年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记录孩子生日,父母姓名,是否离异,父母打工的地点工种等。每月2次,利用周五时间各校结合实际开展相应活动。

(三)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多种举措关注留守儿童

1.与多方联系,建立多向关爱网络,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一帮一结对子”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

2“.联系资助款”关心监护人的生活。

3.从学校细节入手,开展多种活动,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1)在学校活动中,给留守儿童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班,学校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引导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监护。

(3)聘请老教师为校外辅导员,丰富孩子业余文化生活。我们聘请退休老教师,让他们从写字、习作辅导、看护作业等方面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让孩子减少失落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4)利用关注日(六月一日、十月十三日)开展多样活动。每到关注日各校活动丰富多彩:有演讲比赛、献爱心活动、文体表演等,留守儿童在节日中有了自己展示的舞台,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5)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学校大集体的温暖。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开展读书活动。我们校园图书馆每周都对留守儿童开放,留守儿童可以借阅图书到家里,一周内归还。开展“棋类、乒乓球类”娱乐活动。在留守儿童之家,有各级领导为我们捐献的体育器材,孩子们可以尽情去玩,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体质、锻炼身心、培养自信。开展“给家长写一封信”活动。我们发现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话通话快捷方便,但只是三五句话就挂断了。我们鼓励孩子给家长写信定期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问候父母。这一封封信不寄出去,让孩子保存或由“之家”管理员保存,年终父母回来交给父母,一家人一起体会孩子的成长经历。我们也号召家长写打工经历与孩子一起分享。通过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形成了阳光心态,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活动变得乐观向上。在实践中培养了健康心理,最后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今后方向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5

“问题”学生 转化 鼓励 表扬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学习吃力的学生。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使他们游离同学,把自己关进“另类”的小屋。他期待着有一天,有一个人来打开这间小屋。

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使他们久久等不到这个机会。日久天长,他就消沉了,给自己贴上“另类”的标签。给他讲道理,他就像等待坐化的高僧,怎么也唤不醒。错过了中学这个“心理断奶期”,也许你永远打不开这间小屋了。

多年来,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一直在探索研究,力图解决“问题”学生的转化这一教育难题。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因为转化周期较长,很多老师放弃了追求。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既然有缺点,也总会有优点的闪烁,就看老师能否发现。所以需要广大教师更要关注这些孩子,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关爱,帮他们找出自己的长处、优点,积极地进行鼓励、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在同学们中的良好形象。

第一,正确地对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认真了解情况,不盲目下结论是转化学困生的切入点。正如西方哲学家所言:上帝堵上一道门,肯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不存在单纯的对与错,行与不行。学生出现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出真正的原因,才会准确制定转化他们的方案。某某同学上课来晚了,不要单纯的批评,还要仔细听完学生的“解释”,不仅让他们认识到错误,还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找出相应的方法,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2008年我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女孩子,一直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早晨总是迟到,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渐渐成为同学们嘲讽的对象。分学习小组的时候,由于是同学们自由结合,没有一个小组接纳她。她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孤零零地走。经过家访,我了解到她妈妈在她小时候去世了。她还有个六七岁的弟弟,父亲上班,没时间管他。她要负责把小弟弟照看起床,吃完饭才能上学,因此常常迟到。她没有勇气向老师反映自己的情况,只是默默的承受老师的不理解。同学们简单地认为她是一个“坏学生”,不肯接受她。若是她能够站出来,大胆地说明自己的情况,那就是另外一种境遇了。这就是缺乏站出来的勇气。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我先把他的爸爸找来,谈了孩子的情况,争取他的支持。他听后也很受教育,说一定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然后我找这个学生谈话,让她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树立起改正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听从老师的安排。这样就开始了转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小组帮扶,发挥团队的力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安排学困生到优秀的环境中,则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此,我就安排几名优秀的同学,与她结成帮扶小组。他们一同学习,一同做游戏。优秀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开朗的性格,主动学习的习惯慢慢地影响着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团队的力量逐渐化解了她的自卑情绪,让她感受着同学的温暖,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她也知道了应该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进行自学。她不再因为家庭的影响而厌学,渐渐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个人也变的开朗了。不拘言笑的她也开始主动找其他同学做游戏,主动向其他同学问问题。

第三步,委以重任,充分调动自身热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注意用放大镜来发掘该生的优点,并进行放大,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同时让她感到自身的长处,感受到别人的关注。经过观察,我发现她比较讲究个人卫生,总是打扮的利利索索。为此,就让她担任本班的卫生委员。她看到老师让自己负责卫生工作,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自己这样一个差生,在老师眼里还是有位置的,不是一无是处。她就暗下决心,努力工作,向着老师期望的目标努力,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发现卫生不到位的情况,她不但督促卫生小组干,自己也跟着干。有一次,放学了,我看到她还在教室擦玻璃,就问她怎么还不走。原来她怕明天全校卫生检查,来不及仔细打扫,得不到好名次,就自己先干了起来。果然不负众望,她不但把全班的卫生工作搞得有模有样,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这一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问题学生帮扶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作用

学风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在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会发生变化,并反过来对自己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管理组织者,应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督促大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学风的好坏是体现一所高校教育质量、办学思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关键。加强学风建设、建立良好学风是每个高校都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良好的学风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建立很好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强化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大学时代良好学风会帮助大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中永恒的话题,对高校而言,学风建设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好的学风能够帮助学校提高学校的声誉,吸引高素质高考毕业生,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良好的学风应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仅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对将来大学生走入社会也会提供很好的帮助。

二、目前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无处不在,高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变的多样化、复杂化。

(一)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缺少远大的理想,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制定有效的规划。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走出来,度过轻松的暑假到进入完全陌生的大学生活。很多大学生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节奏,不能很快的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时间一长,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注意力散了。有些学生认为上大学只是以后进入社会的一个简单过程,拿到毕业证书就算大学学习生活的最终目的。满足于“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错误思想认知上。还有部分同学存在“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对大学学习生活中综合能力培养认识不到位,基础课程不重视,认为只有专业课程才是大学学习的唯一重点,忽略全方位知识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受家庭、学校、亲朋好友的影响,在高考的时候选择了自己不擅长或者不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内心的排斥和专业基础的薄弱,使得大学生对所从事的专业学习产生排斥,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丧失学习积极性。

(三)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不够,学习纪律性不高,对于学校学习只是应付式的对待。认为进入大学,选个好的专业,拿个毕业证书,将来都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错误的学习动机导致部分大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时有发生,平时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努力学习,考试前突击复习,为拿到学分甚至不惜在考试过程中作弊。

(四)进入大学生活后,很多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自控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对事情的分析能力还比较弱,心理素质比较差。很多大学生受不良风气和环境影响,沉迷于上网包夜、赌博、做生意、做家教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在大学生的周边随处可见,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甚至一些大学生由于沉迷的太深,导致学业荒废,无法继续完成在校学习,最终选择退学。

(五)社会、学校的不良风气、家庭错误引导对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现实社会中通过找关系来达到找工作的事情不在少数,很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只要在社会上有过硬的关系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只要能拿到毕业证书就行,导致学习不认真对待。大学校园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学风建设的滞后、考场风气纪律的松散、教师师资队伍责任心的缺乏,使得部分学生有机可乘,通过钻空子、走后门、考试作弊等获得毕业资格,使得原本学习认真的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家庭对子女的不正确教育和溺爱使得很多大学生依赖性很强,责任心淡漠,缺少学习上的吃苦耐劳和不负责任。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上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组织者,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行为规范以及学生相关常规活动里。肩负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因此,辅导员是大学生学风建设和良好学风建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确保学风建设的根本。辅导员应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握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因,通过向学校相关领导部门信息反馈,组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进教育引导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成效。

(二)紧紧围绕学校相关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学风建设方案。辅导员应认真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结合目前管理制度和现有资源,灵活多变的开展学风建设。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严肃认真的对待学生中所出现的学风问题。在管理中要做到公平公正、是非分明,给学风建设创造稳固的基础。

(三)辅导员应加强各方面工作能力的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积累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艰辛的工作,对于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积极性有着很大的要求。不良风气对学风的影响以及现在大学生的基础差异和性格多样化,要求辅导员要能够从不同方面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

(四)辅导员积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学风建设阵地。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校的文化生活里。一些学术性、技能性的比赛、讲座、研讨会、主题活动能够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和兴趣,同时也能加强各知识面的拓展,完善知识结构,对促进大学生优良学风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

(五)加强对学习问题学生了解和帮扶。这里面有两种类型学生,一、学习基础比较差的;二、学习不认真的。不良学风的影响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体现比较明显,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了解和帮扶对学生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上要多交流、关爱、尊重他们。针对学习问题要耐心,认真的分析原因、查找根源。帮他们建立信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视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从正面给予引导,帮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宪平.高校学风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滕颖俏,徐绍文,南丁.关于学风建设中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意见[J].才智,2010,14.

[3]朱丹,刘华钢,吴闯.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S1).

[4]王晓燕.高校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