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APP已将我们包围。新媒体时代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限制,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媒体形态的变化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危机,而新媒体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些变化也对如今地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提出了要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曾说“几乎没有哪一个科目像新闻传播学一样紧随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新闻学本身学科的内在要求,还是为了满足新媒体时代媒体的需要,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新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在师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方面都应该有所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现在新媒体发展的如火如荼,如果在教学中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没有安排学生进行关于新媒体的实践,恐怕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一、引进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播方式瞬息万变,地方高校本身离北上广等媒介发展迅速的城市较远,缺乏必要的媒介环境。因此课堂上更需要不断更新传媒发展动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今地方高校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学院派”即理论型教师师资水平差距较大,但“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或者只了解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知之甚少。教师不熟悉媒体的运营,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只是表面功夫,不能深入新媒体的实质。或者采用“拿来主义”,将一些现成的新媒体运营的理论生搬硬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实践就显得毫无意义。还有一些学校会不定期的邀请新媒体业界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为同学进行授课,出发点虽好,但往往授课内容之间衔接较差,系统性不强,学生无法很好吸收,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地方高校可以在新媒体师资力量上多做文章,引进更多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多引进那些在新闻媒体有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在新媒体中有所作为的人才,而不应把博士学位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就曾邀请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董博老师来给2012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年的课程,主讲新媒体营销与文化产业方面的课程。董博老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新媒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是SHAPE CHINA 2015创变中国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大连社区执委;也是新领军者社区的获奖人,代表社区的5200多名的Global Shapers参加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曾参加在日内瓦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年度执委年会。她给学生们带来的很多业界新的东西,令同学们耳目一新。
即使不去聘请那些新媒体的一线从业人员,也可以组织地方高校教师去新媒体带职实习,在一线了解到最新鲜的内容,回来与其他老师、学生分享。就比如说,香港城市大学有一次急需一位教广告实务但又做学术研究的教师,有一位应聘者本科学过广告,但硕博期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于是学校就派他先去一家4A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回来以后开设了好几门广告实务课程。这种投资是有一点成本,一位新教师上任之后的半年、一年内不安排课,但之后回报更多。建立了与业界的关系,了解业界运行的过程,对今后课程设计、讲课都是大有益处的[1]。
二、教学内容上优化通识教育体系、增加新媒体内容
在现在媒体融合之势下,专业设置显得过于狭窄,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新闻学的内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广播电视的内容,对通识知识掌握不多。美国新闻教育评议会认为:“要想真正学好新闻,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底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地方高校虽然在媒介环境上不如其他处在优越地理位置的院校,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修改,弥补不足。新媒体时代需要的从业者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与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提供更多百科知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并且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着重增加某方面的课程。比如财经院校可以培养偏重财经新闻的记者、编辑;体育院校可以增加体育新闻的课程,避免各个学校学生培养的同质化,特色的新闻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增加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包括关于社交与移动互联网、网络与多媒体报道、大数据新闻、融合新闻、视觉新闻等课程。同时,媒体的细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细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间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2]。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多选取一些最新发生的案例,和学生一起交流彼此的感悟、启示。同时,像现在许多自媒体发展的很好,就拿微信的公众账号来说,它的一步一步发展就体现了如今自媒体横行的大势。有许多优秀的公众账号都可以去借鉴与学习,比如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或者一些纸媒的公众账号如《南方都市报》等,同时也可以参考当地做的比较好的公众账号。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善于利用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比如一个班级可以开通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或者微博账号,可以每周设置一个主题,然后班级同学轮流去运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如何运营一个公众账号,积累经验。
三、打造以“多元”为特征的实践体系
培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就是为新闻事业输送优秀的新闻人才。“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知识往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结合新闻学本身实践性就很强的特点,高校在教学中也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起来。
多元的实践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在学校内部,可以鼓励学生到校园媒体去实践,比如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在实际参与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运营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体会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媒体运作方式。近几年,也有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媒介融合实验室,具备广播电视、摄影摄像、媒介管理、出版等功能。比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其特有的“密苏里”模式著称,核心是“边做边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是其特色。该学院的未来实验室落实了许多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项目,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把媒体融合思想融入到新闻制作和发表中,同时促进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世界上很多媒体单位进行合作,从而让不断革新的新技术得以进入实验室[3]。
走出校园,学生们可以分散到各处媒体平台进行专业实习。由于学生数量大,可以将学院安排与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相结合,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统筹。地方高校由于资金匮乏,可能未必具有雄厚的资源与设备,但是地方高校可以转变思路,换种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丰富的财力资源,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都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微博平台,大大小小的企业也都进行试水,但往往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可见新媒体运营人才的缺失,地方高校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满足社会切实需要。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增强与周边社区宣传部门的联系,安排学生对社区实地走访,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行采访、撰写稿件等工作,提高实操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新闻类专业比赛,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比如高等学校大学生计算机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大学生微电影节、高等学校好新闻奖等,在比赛中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从整个媒介行业来看,我国现在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人才数量远远少于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转变教育模式是当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必走之路,借助“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来开展教学,同时改良以往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多发言,课堂的主宰由老师转为学生。使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重新发出光芒。
除此之外,因为教师在新闻学教育当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必须首先更新教师对于新媒体的观念,提升教师的新媒体实践能力。同时引进更多富于实践经验的“实战型”人才,用以重塑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实践。
四、结 语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2
曾经有一句话,大意是多看朋友圈会拉低智商。虽然有些夸张,却道出了一些自媒体的问题。各种虚假的知识,谣言被大量转发。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段子手和各类鸡汤。然而,真正有营养和干货的内容却得不到足够重视。
昨天,笔者看到了UC联合新榜的自媒体调研报告,提到目前大约有40%的自媒体月度流量不足1万,同时有超过50%的自媒体没有任何收入。行业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些定量的分析和笔者的主观感受也不谋而合。
笔者有时看到其他自媒体发发鸡汤或者搞笑段子就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内心也会有一些失落感。好在笔者也算享受过最初自媒体红利的人,这些年也积累了像你们这样一批忠实的用户。但对于新加入的玩家,错过了最初的流量红利后,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流量。同时,没有好的商业变现模式又更加难支撑一些小平台的自媒体做大。最终形成一种负反馈。
有趣的是,和自媒体的凉秋对应的却是网红经济的春天。由于具有更加精准的流量,大量的广告商离开传统媒体,将更多广告投入到自媒体中。2015年前三季度,电视广告下滑4.9%,报纸广告下滑34.5%,自媒体广告上升23%。从Papi酱估值3亿以及2200万的首单广告拍卖,都能看到自媒体的价值。
笔者在想,或许两者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本质是通的,但怎么打通是个问题。
从渠道角度看,流量入口巨头微信公众号占据领先地位。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会有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等竞品的开通率也不低。但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另一个现实的问题:微信虽然有巨大流量,但格局基本已定。微信公众号一开始的巨大红利也逐渐消失。此外,从企业的基因来看,腾讯的基因是社交,阿里的基因是商业。所以,微信公众号虽然有比较强的社交属性,但商业化能力比较弱。大量的微信公众号没有任何商业化能力,即使有也仅仅是做一些软文。对于许多初创的自媒体人来说,大家非常渴望找到一个新的平台,既能提供全新的流量分发,又能更多元化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作为自媒体老鸟的笔者,昨天就了解到一个具有这种特征的新平台:UC订阅号。
UC订阅号的优势:
UC订阅号是一款全新的自媒体平台,背后有阿里大数据和整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支撑,而且阿里在商业化方面又有天热的基因。笔者认为自媒体运营者有三个最大的痛点:粉丝太少,变现太难,运营太苦。基于这三大痛点,UC订阅号也有针对的服务:
1)依托大数据的精准推送。UC订阅号依托阿里数据的强大背书,在当前日分发量高达60亿的优势基础上,实现有效、质优、多样、精准的推荐。让自媒体人不必担心自己的文章缺乏流量,让自媒体人的关注点重新回归到内容本身。UC的大数据来自于搜索、电商、视频、地图、社交、应用、游戏,移动几大互联网最top的应用场景。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用户阅读喜好、阅读层次、所处时间段、阅读时长、喜好资源(如视频、纯文本)等阅读行为,去给不同的用户做不同的推荐。这也导致自媒体可以不再担心流量问题,专注于内容的制作。也不会出现各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标题党,伤害用户体验。
2)对优质原创内容的保护,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负反馈。将媒体定位为种子源,根据媒体定位,作出合适加权,根据其调性不同做不同的推荐。有效快速定位到深度垂直领域,保证优质文章的下发量和阅读量,同时,在利用强大算法筛选的同时配备以对自媒体进人工审核,保障内容质量。这样,优质的内容被保护,提高用户体验。
3)流量变现模式多样化:平台直接来做,包括商家合作,社群电商,广告等。阿里的基因就是商业化,这点我们从最近微博的商业化加速也能看到。对于大部分自媒体来说,是否能商业化关乎其长期生存的命运。UC依托阿里的商业化能力,能够满足各种需求。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初期可以通过广告分成、消费阅读来实现内容变现,随着社群规模的日渐扩大,可以以内容为介质向电商变现模式发展。过去一年微博对于自媒体的商业化也做的非常成功。UC订阅号也将借鉴微博的成功经验。
4)开放式的运营体系。大部分自媒体的问题就是平台过于封闭和中心化,同时由于公众号是单向交流,导致和粉丝的互动比较少。UC订阅号则采用分发与互动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人性化、开放式的社群化交互场景及多种运营模式的有效结合,实现自媒体运营能力的最大化,帮助自媒体轻松沉淀粉丝。有评论运营,自定义栏目和菜单,还有各类文章排版,提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以及第三方平台接入和社群运营。
分析,什么样的公众号平台会成功?
笔者认为,自媒体时代1.0已经结束,最初的流量红利分割也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流量为王。拥有最大社交流量的微信公众号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龙头。但是看未来,什么样的订阅号平台能成功?由于最初的卡位已经不再有意义了,差异化服务会越来越重要。平台型公司对于自媒体的意义在于几个方面:流量,商业化,社交,运营。差异化服务太重要,简单提供流量没有意义。如何解决用户痛点也至关重要。笔者发现,大部分自媒体平台还是过于封闭化,很难搜到别的东西,导致自媒体人变现出现问题。未来一个更加开发,产品线打通的自媒体平台才更有价值。通过一个订阅号,获得其他资源。UC订阅号的价值也有很大部分来自于其开放的体系。
UC产品矩阵,开放体系的核心:
UC有12年的浏览器积累,清楚网络供给、需求两端的情况,UC浏览器全球月活超过4亿,是全球第二大的浏览器,用户量已经超过Safari,仅次于Chrome。以UC、高德为核心,配合神马搜索(中国第二)、阿里文学、PP助手、阿里游戏(中国第二)等,阿里移动事业群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一,相互引导、配合优势明显。所以我们看到在渠道方面,阿里具有神马搜索,PP助手。在转换变现方面,UC可以依托阿里汇川平台。我们看到整个体系是非常开放的。商家可以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切换。下图是BAT生态圈的对比。我们看到阿里相对弱的就是内容。此次推出UC订阅号,也看是否能补充阿里在内容端的弱势。
展望自媒体未来: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3
“现在都互联网时代了,通过网络传输既速度,又省得坐高铁了。”视频对面的郑斌,身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整洁挽到臂弯,透露出主人的严谨,安静的眼神亲切而睿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几乎没什么动作,言谈清晰、丰富地解说数字广告平台的价值,却又偶尔语出惊人,引发笑语。
不断创新求发展
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郑斌,他的职业历程颇富色彩,既在五星级酒店做过底层服务员,还曾在全球500强快消品公司历练。“酒店的工作告诉我如何服务好客户,快消品行业的从业经历让我懂得如何去做产品。”这些经验积累刺激着郑斌创业“野心”,于是,当互联网爆发时代来临时,内因与外因相互吸引,在世纪之交之时,互动通出现了。
初期的互动通主要进行flash技术开发推广,这个新兴技术一经推出就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眼球,短短的两年时间,公司就扩张到了200人的规模。然而好景不长,当第一次互联网危机横扫时,由于产品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这帮“心气高”的年轻人也成为了殃及的池鱼,公司规模迅速缩水,面临倒闭。
逆境并没有让郑斌退缩,他在弯路中重新扛起责任,开始摸索新的商业模式。2002年,互动通对所有产品技术进行整合,开始转型做数字广告平台,推出国内最早的富媒体广告产品之一――iCast,一改网络广告静态展示状况,让广告在页面,动了起来。“我们第一个iCast广告,是在新浪门户上进行投放。2002年当张艺谋首部武侠大片《英雄》全国首映时,我们也为电影赞助商摩托罗拉,制作一个以电影片花为内容的iCast广告,并在新浪网上进行投放,这也是互联网富媒体广告首次吸引国内大众目光,并随着当年《英雄》热映,获得了广 告主的认可。”
“iCast前期其实只是一个富媒体广告投放技术产品,然后一不小心得到行业的认可与肯定,成为了富媒体的一个代名词。”说到iCast的成绩,郑斌开玩笑道。经过十年的不断努力和创新,随着富媒体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iCast也在富媒体广告行业,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个公司的创始人的本分,就是去创新,把更多好技术、好产品落实到商业中去。”随着iCast逐渐被市场接受,互动通还推出了第二个产品iFocus,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也开始通过iMocha布局移动领域,进一步布局富媒体广告市场。
把握机会 创新升级
尽管iCast让郑斌很骄傲,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产品层出不穷,它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机会就在于越发碎片化的媒体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日益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网络内容越发丰富。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发展,广告主对于精准广告需求不断提升,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它需要第三方平台为其提供规范化、产品化内容,帮助其进行碎片化媒体选择。基于这一情况,互动通也开始对iCast
进行调整升级,对于新媒体形成更为广泛覆盖,顺势推出iCast 。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依靠一个技术、一套产品显然不能打遍天下,需要进行相应创新。”
首先,互动通对iCast为广告主服务进行升级,推出iCast Ad Serving。“iCast Ad Serving可以理解为基础性套餐。”郑斌告诉记者,它在满足广告主基本要求基础上,为其提供配套创意服务和技术支持,帮助广告主在第一时间使用互动通相应产品,获得更为丰富、多样化富媒体广告投放。
“互动通本身并不做媒体,它致力为媒体提供相应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服务广告主,所以对于互动通来说,它的‘消费者’就是广告主。”郑斌表示,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不断发展,广告主希望借助它们所具有的互动特点,与消费者进行更多沟通交流,提升用户体验,基于这一营销需求,互动通在传统广告基础上,增加社会化特性,推出基于社会化媒体富媒体广告产品iCast Social Media,鼓励用户进行广告分享,形成二次传播,并让网民通过评论、转发、分享等形式,充分参与到营销中来,为广告主吸引更多消费者。
【链接】
iCast:由互动通自主研发的富媒体网络广告解决方案,于2002年推出,是一种不需要受众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播放的整合视频、音频、动画图像、双向信息通信和用户交互功能的新一代网络广告解决方案。
坚持数字化道路
当记者让郑斌对于iCast 打分时,他给的答案是60分。
“它还是一个Baby,还需要更多广告主的使用来证明产品的质量。”对于新产品的发展,郑斌认为广告主是真正的驱动力,而这40分的潜力,需要在不断获得广告主认可的道路上,进行努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作为一名广告人,郑斌的身上带有很深的技术烙印,他始终强调着互动通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公司,需要把技术变成产品,应用到营销领域,用技术去引领,用产品去满足。“技术盈利并非关键问题,当新产品推出时,重要的是它的运营和商业模式能够落地。”
郑斌给予互动通的定位,是数字广告平台。通过对互联网媒体进行覆盖,根据广告主不断变化的需求及受众口味的改变,让技术与创意相互结合,进行创意思维开发,不断推出新的符合广告主需求的广告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动通也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同行竞争,对此,郑斌并不担心。
“越来越多公司与团队的参与竞争,也说明这条路子的正确。”在郑斌看来,互动通一直坚持做技术,需要敏锐感知互联网广告的技术,从而确保企业在互联网广告技术方面保持引领优势;其次,已经拥有十年运营积累,让互动通更为懂得广告主创意需求,并借助自身技术优势,提供更好的营销服务;同时,对于数据收集、积累、分析方面,拥有强大的内功,面对碎片化媒体,进行精准广告平台覆盖,化零为整,提升精准投放,而且,多年发展历史,也为它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4
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邮编361005)。
电邮:
2009年7月31日,科技部、广电总局和上海市共同启动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extGeneration Broadcasting,NGB)”的示范项目:以此为标志,NGB开始走向实施阶段。此时,距离2008年1 2月4日“部局合作协议”的签署,才不过短短8个月。相比几年前的IPTV,这个节奏多少透露出了几许“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在政策制订和产业推进的同时,关于“三网融合”的讨论声音也始终不断。罗小布提出澄清基本概念的想法(参照阅读:本期罗小布专栏P28~P37),使我联想到科学史上曾经发生的澄清基本概念的情形――往往是在学科范式尚未确立的时期,或者是科学革命即将来临的前夜,而在“常规科学”的阶段,科学共同体通常不会去质疑基本概念。
既然NGB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其技术被寄予的革命意义毋庸置疑,由此而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看来确有其必要。笔者以为,重新审视“广播”、“带宽”以及“融合”等三个基本概念,是理解NGB的关键。
NGB还是不是广播?
广播兼具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含义,NGB对“广播制度”的颠覆性创新亦从这两个维度展开;所以,建设NGB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富有社会意义的系统问题。
与近年来热议的下一代网络(NGN)、下一代互联网(NGI)以及IPV6等诸多“下一代”新技术相比,已经走过百年历程的“广播”显得有些古旧。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商用的电台广播,到30年代走向商用的电视广播,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若干次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陆续进入“黄金时代”。当时的“广播”,不仅代表一种向大规模受众传递声音和影像的技术手段,更象征着工业社会形成的向大量聚集(尤其是聚居在城市)的“大众”(mass)传递信息(以单向传递为主)的制度。(文中红色突出显示效果为编辑所加,下同――编者注)
上个世纪广播制度的形成具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即模拟的开路发射技术无法精确限定接收者的权限;也有社会方面的需求,即工业社会向大众传递同样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是精英集团整合并掌控社会的需要。在这样的技术与社会条件之下,形成了以中央化的传播与个性化的接收为基本矛盾的现代广播制度(Williams,1974),而商业广告赞助和征税成为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两种主要手段,并相应地形成商营和公营两种主要的广播体制。
由此可见,广播具有技术与社会的双重含义。
在实现数字化转换之后,有线电视网在技术层面上与传统广播网已经具有显著区别:由于能够精确控制接收者的收视权限,因而不只能够向“大众”进行“广泛”播出,而且能够精确地向特定“小众”进行“窄播”;与此同时,由于能够实现即时双向互动,也不再限于单向的“放送”。有线电视城域网在完成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基础之上,通过采用大规模汇聚路由器(ACR)以及基于新数据接口标准(DOCSIS3.0)的一些技术,已经能够以较大的带宽提供点对点的双向交互功能,从上海嘉定试验网初步实现的某些互动业务,人们依稀可以看到NGB浮现在地平线上的曙光,然而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物理网络方面,NGB与电信网络已经没有太大的实质区别,但与传统“广播”网却有着本质差异。作为对广播技术的革命,NGB可以向下兼容广播功能,但显然不是传统“广播”网。由此看来,NGB中的Broadcasting只能解读为一种行业立场:这是以广播电视部门为主导、以现有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尤其是有线电视城域网)为改造对象的“三网融合”方式。
既然NGB有行业立场,自然不可避免地要再次面对IPTV在许多国家曾经遭遇过的“IP”与“TV”的技术范式(technical paradigm)冲突。由于执行主体不同、基础条件不同,不同部门在实施网络融合时必然选择不同的路径。与此同时,由于NGB在技术上与传统广播相比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其社会意义也将随之发生新的调整,这势必要求运营商不能再以广播的思维模式来运营NGB。
基于上述对“广播”基本概念的反思,可知建设NGB的目标给广电运营商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是一个系统问题!那么,广电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融合策略,才能有效地改造广播基础设施并转换运营思路,从而真正实现“三网融合”的NGB呢?
带宽与宽带
带宽(bandwidth)是网络的物理属性,宽带(broadband)互联网接入是基于网络应用的用户业务;但NGB的意义不是增加了多少带宽或增加宽带业务,而是带来了基于视频的流畅互动体验,后者才符合用户的新媒体消费行为特征。
宽带接入需要网络带宽,带宽是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这是常识。曾经听到某运营商谈及NGB时说,“NGB是对广电网络的全面升级,升级之后网络的带宽得到极大改善,使我们能够提供更多增值业务尤其是宽带业务,从而具备与其他运营商全面竞争的可能性。”――笔者对这个观点感到有些疑惑,改善网络性能是为了什么?按照罗小布的说法,运营商其实更应该重新反思用户的需求。用户究竟需要什么,无限增加带宽的宽带接入吗?
记得互联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在美国走向商用的时候,WWW曾被戏称为“waiting(等待)”、“waste(浪费)”和“waffle(闲聊)”,足见互联网起步阶段的情形:用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上网,速度奇慢费用极高,而且内容很少。刷新一次网页需要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在讨论区看帖、发帖已经勉为其难了,更不要奢谈网络视频。相比80年代的广播电视,当时的互联网在性能上显然有许多不足,我国上世纪90年代也是类似情形。可令人费解的是,人们竟然喜欢互联网!
今天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以至于1PV4拥有的2-1地址资源即将被分配殆尽。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3.38亿(CNNIC,2009)。如果说带宽是制约网络发展的因素,那么互联网怎么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笔者以为,互联网能够迅速发展,根源在于用户体验!
互联网提供一种无限的可能,让用户高度卷入地在赛博空间(Cyberspace)中邀游探索。这种用户体验,正是基于传播方式的根本变革:从集中单向的广播转向互动式去中心化的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渗透,这种双向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逐渐塑造了一种所谓“参与式文化”或者俗称“前倾式文化”。以往大众传媒的受众养成的习惯是:仰靠着沙发被动地从报纸电视获得娱乐和资讯。与这种“后仰式文化”相比,“前倾式”文化需要用户投入 更多的注意力去主动参与。电视机从没有遥控到有遥控、电视节目从“观众call in”栏目到草根选秀、互联网应用从以网站提供内容为主的Web1.0走向以网站提供互动平台为主的Web2.0,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是用户的参与精神!
一个偶然但鲜明的例子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引起的“贾君鹏”现象,正是海量用户参与下的传播爆发力体现――这则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火爆“水帖”提醒我们:用户需要的是参与,注重行动本身所体现着的存在,而不是内容所具有的符号含义,这构成了用户新媒体消鼻行为的基本特征。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带宽尽管很重要,但也要联系具体服务谈带宽才有意义。如果宽带业务提供的仍然是集中供给的内容,那么运营商提供再多的带宽也无济于事。试想,内容严重同质化的电视节目从30套增加到300套,对用户又能增加多少吸引力?所以,来来NcB的接入网带宽会有显著改善,但怎样用好带宽更重要!
综观广电与电信的历史,有线电视网络在用户带宽方面曾经具有的优势并没有带来竞争胜势。因此,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不必执着于带宽,更不必纠结于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互联网国际出口的问题(这个问题既非广电的主营业务,也不是用户的真正需求)。NGB对广电的意义。不是增加了多少带宽或者增加了宽带业务。而是增强了用户的互动体验。并且是基于视频的互动――用户的真正需要不是带宽本身,而是通过更加顺畅的信息传输来实现更为真实的“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
融合与分离
网络不允许地方割据,必须互联互通 只要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博弈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网与台很难改变“名分实合”的局面这是直接关系到“统一标准、全程全网”能否真正实现的问题
关于融合,前人的论述虽然已经很多,而要理解NGB,却还需反思融合。罗小布提出区别媒介与媒体的观点,对于认识融合概念是有启发意义的;其意义在于:应对媒介与其承载的内容进行区分。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介研究中心主任Jenkins(2006)对融合的理解是:“内容跨媒介平台的流动、媒体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体受众的迁移行为。”
无论是视频内容从广播网向电信网的流动,或者语音通话从电信网转向互联网,都属于媒介融合之后常见的情形。对比通常讨论的多层次融合的观点,Jenkins强调的是对媒介与内容的区分,从而引出融合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媒介平台要互联互通,这是需要兼容标准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内容要自由流动,这是需要监管政策来解决的问题。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相互联通因而能够彼此交融。可见,要实现融合,不仅需要解决技术标准的兼容问题,更涉及监管政策和部门利益问题。许多国家在IPTV行业监管方面发生“IP”与“TV”的冲突,其根本原因就是内容流动引起用户迁移,从而带来利益格局的调整问题。
目前讨论最多的融合,主要是关于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与内容产业之间的合作问题。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的Terry Flew(2008)认为,未来一定时期的融合问题也还是这三个产业的合作问题(如附图所示)。
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N网融合”,首先都需要解决物理层与业务层的分离,物理网络具有自然垄断属性,业务则需要鼓励竞争。将物理网络的差异对业务的可能影响屏蔽掉,也正是基于软交换的NGN的核心精神之所在。笔者以为,影响未来NGB实施的主要因素很可能在于“网台分离”政策的执行问题。2008年“1号文”关于“加强市场培育与监管”的规定,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转变广播电视运营方式,推进实施网台分离,形成适应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广播电视运营机制”。网台分离不是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而是难以执行的实践问题,这似乎已是政府、业界以及学界的共识。
在广播时代,广播电视网以城域网为主,其性能与规模的关系还不是十分密切,虽然网络规模通过运营成本能够间接影响网络的绩效,但是并不存在显著的网络效应。然而,NGB不是传统广播网,用户之间需要互动,这使得网络具有了外部效应。从理论上讲,用户越多网络越吸引人。对于NGB所能提供的基于互动的各种增值业务来说,网络规模具有重要意义。改善网络性能需要扩大网络规模,即便不能全国统一,也要尽量鼓励跨地区兼并。试想在网台结合、地区割据的条件下,各项业务如何能够自由地跨地区、跨媒介平台流动?
网络不允许地方割据,必须互联互通。只要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博弈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网与台很难改变“名分实合”的局面。这是直接关系到统一标准、全程全网的能否真正实现的问题。
结语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5
在其他领域上的落寞,反证新浪在运营媒体方面的成功。在博客业务进入瓶颈期后,新浪一度也尝试过网络游戏。不过很快就败下阵来,完全没有搜狐和网易这般的成功。个中原因很难解释,无论是研发实力,推广资源,产品运营这块,跟另外两家相比,新浪并没有特别的短板。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企业基因决定论,新浪还是一家做媒体的门户。
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新浪又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微博。
微博和博客一样,也是舶来品。落地到大陆,亏的却不是新浪,而是饭否。
饭否是个有趣而小众的产品。我是它的忠实用户。但怎么运营好这样一个媒体属性很强的产品,对于王兴和他的团队来说,有点难。比如说,在群体事件中,如何去约束言论,如何在政府的红线政策和网民的宣泄中,找到平衡,这个是难度高且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技术活——新浪很擅长。
饭否团队在产品可能即将迎来爆发点的时候,触到了礁石。
饭否的关闭,让门户们看到了新业务的曙光,这看起来像个有趣的悖命题,然而事实如此。2009年7月7日,饭否关闭。2009年8月14日,新浪微博上线内测,这是门户网站中的第一家。关闭与上线,前后相隔,也就一个月的时间。饭否一年之后再度开放,等来的已经是新浪微博如火如荼的发展。
媒体与名人
利用名人效应带动产品的推广,新浪深谙其道。
徐静蕾是博客女王。在博客时代,需要一个能写字,有思想,还能带动着媒体聚光灯转动的人,徐静蕾恰好不过了。
当年的徐静蕾,还算不上是老徐,名列四小花旦,这么一个才情兼具的姑娘,一下子成为了博客女王。博客这个东西也从Geek专属品,成为了人们街知巷闻,再熟悉不过的名词,在新浪上开通博客也渐成了一阵风潮。
借助明星去推广和运营产品,在这点上,新浪一点也不输给专业的经纪公司。
姚晨,是新浪在运营微博时代的选择。
虽然说,姚晨现在越发的国际范,但你要是说最深入人心的角色,还是《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武林外传》是这几年来,最成功的情景剧集(没有之一)。2006年在央视首播之后,最高的收视率是9.49%,之后在地方台轮流重播时,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武林外传》中的每个角色,都给人真实,可爱的印象,有重要戏份的郭芙蓉自然更是受到大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让姚晨带着郭芙蓉的影子入驻新浪微博,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对用户而言,他们不需要去理解微博是什么样的产品,他们只需要知道,姚晨在那里。
在姚晨之后,越来多的名人进驻微博。
各种头衔的名人在微博上出入,开始让微博这个媒体更加的成熟和多样化。身边的朋友现在很少再去天涯上看八卦小道消息。因为微博上不仅仅传播速度更快,而且一个小小的@就能把主角拉进漩涡之中。
圈子与社交
随着发展,新浪微开始有了各种圈子,明星粉丝圈,公知圈,草根圈,所以我们喜欢用围观和跟随这样的字眼。看比写多,围观比参与多。
腾讯微博,则是完全不同的策略。新浪大本营在北京,地处中国的文化中心,明星资源极其丰富,加之新浪之前就有成功运用博客的经验,这些都是纸面之外的优势,走同样的路线对于腾讯微博肯定不适用的。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
腾讯的新广告语,让人觉得温暖,我们这一批玩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开始与网友进行沟通,大概都是QQ开始的。我们的网络社交关系,现实中的好友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逐渐沉淀在QQ好友列表上。
QQ好友的这层关系,现在不只是列表上的几百个名单,在腾讯多产品防御策略下,现在已经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关系的维护和拓展。我们跟好友的互动,不仅仅限于QQ的对话窗口,还有微信的离线消息,朋友网的动态和照片,当然,也有腾讯微博上的只言片语。我问过身边不少只在腾讯微博上活跃的朋友,他们不约而同都表示,因为腾讯微博上有人跟我玩,新浪微博是用来看的。
圈子一旦形成,对于新晋者而言,似乎只能驻足观看,晋身其中似乎还要花费不少的气力。
沉重与轻盈
在十字路口,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要做出不同的选择。
新浪微博对于整个新浪说非常重要,也许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就这里。但是对于腾讯微博来说,完全不一样。作为市场的跟随者,腾讯微博肩上的担子要比新浪微博小很多,他们没有非要成功不不可的压力。作为防御性产品,腾讯微博已经做的很成功,而且现在也没有任何的盈利压力,但在这方面,新浪微博则显得非常焦虑。
在曹国伟的规划下,新浪微博未来存在的盈利模式,分别是来自互动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数字内容收费。在求证盈利点,新浪微博的尝试一直没有中断过。
社交游戏原本被认为是平台最有可能实现盈利的,但是上线之后,效果并不理想。新浪微博的用户群体偏大,多是受教育程度高的用户,对游戏产品本身就不太感冒,付费意愿也很低。从这点上来看,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并不强。
今年早些时候上线的广告以及前不久上线的会员服务,可以看做是新浪微博在互动精准广告和无线增值服务上的尝试,但到目前为止,市场反馈也不太强烈。
投鼠忌器,是新浪微博目前在面对盈利问题上最好的写照。一方面要不断地通过不同的业务组合去试探市场,另一方面还又要兼顾到市场的反应和用户的反馈,一不小心,就会被人扣上盲目追求商业利益而牺牲产品体验的帽子。
对于新媒体运营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工作;微德育
中图分类号:D297
美国传播学大师马歇尔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说过,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改变着舆情信息的生成与传播模式,在网络时代,新媒体无孔不入,像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这是当代大学生追求平等、注重自我意识、希望得到外界尊重的表现,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这样的行为方式更多地充斥甚至占满大学生的生活,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服务,尤其是共青团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 新媒体的性质、特点和发展态势
(一)新媒体的性质。一般认为,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媒体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包括无线通信网、移动终端设备、互联网、云存储等。 起初,被称为 “第四媒体 ”的网络媒体进一步获得新的技术支撑,从而加速自身的发展,并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犄角之势。
(二)新媒体的特点。全媒体虽然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但它并不等于互联网,它在兼有互联网海量、自由、互动、去中心化、自组织等一般特性的同时,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融合性、跨域性、全程性、快捷性、离散性等。
(三)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媒体的发展虽然仍处在起步阶段,但所昭示的发展方向却不可逆转。其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多功能的、超大型的传媒集团异军突起。第二,微博、微信成为全媒体发展的重要推手。第三,职业媒体人的作用更加突出。即有专业素养的职业媒体人及具有公共性质的媒介机构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第四,全媒体将更多地嵌入社会结构当中,对社会及其群体的互动式影响更为直接。全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 “社会化媒体”。
二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媒体的管控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流通渠道迅速增多,青少年使用媒体的权利增大,消息的门槛降低。另一方面,传播主体复杂且具有匿名性,导致网上舆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盲目性且缺乏权威性,不同政治见解和个人言论可能对舆论造成错误引导。
(二)舆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舆论情绪化、非理性化倾向严重。二是舆情容易失真。三是舆论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效应。四是负面舆论具有极大的煽动力和破坏力。
(三)传统媒体应对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由于新媒体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受众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反馈。在处理方式上,在涉及政府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形象的突发事件方面,对敏感网帖进行封、堵、删的传统办法已经过时,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共青团干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将与媒体对立转变为与媒体合作。
(四)青少年是易受多方面影响的群体。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有发言权。众多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冲击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塑造。不同的立场观点对青少年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得引导,青少年很容易迷失自己,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
三、新媒体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一)巧用“双微”,搭建微德育平台
微德育,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延伸的新体现。在新媒体时代,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德育理论的高深和德育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海量的具有草根化和个性化的信息以及交互的平台,刺激着他们的神经,并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因此,搭建微德育平台,有助于新媒体功能和价值延伸得到充分体现,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正能量得到最大发挥。
(二)注重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各级团组织在扎实做好线下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微博、微信线上同步运行,利用节假日全面开展活动,例如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展了“寒假归来话实践”、“ 弘扬雷锋精神,点亮志愿行动”、“网络文明倡议”、“我为价值观代言”等线上晒照系列主题活动,线上运行有效吸引凝聚了我校大部分青年,不断增强“双微”的吸引力。
(三)积极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各种谣言、诈骗、暴力信息较多,严重危害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高校应该积极组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加强新媒体运行力量,动员青少年传播网络文明正能量,构建清朗网络空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夯实新媒体受众载体,提升对青年视野的吸引力。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媒体的迅速传播使得社会舆情更加瞬息万变。各团级组织应该从以下几点吸引、凝聚青年。
1积极利用加V“双微”,增强共青团的思想引导力,引导广大青年客观认识事实,增强辨别力,形成向好的舆论面。
2 运营微信、微博等公众号等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活动契机,结合各类团学活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不唯眼球论”,同时紧跟青年时下热点,熟练运用网言网语,利用多媒体的立体手段和丰富多彩的版式设计,使内容既有思想品位,又有青年网味。
总结
新媒体的盛行使得传统的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触角延伸到了网络世界。大学生们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工具就可以即时掌握信息、发表言论。这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新媒体的合理、有效、正确的应用,将新媒体作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谐社会文明教育的有益的补充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创新性的传播模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凸显共青团在新时期组织价值的有力抓手。
【1】 兰子霞.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