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1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16-02
2011年,微信这一推出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信息通讯的网络社交平台由腾讯公司首次推出,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用户,并成为网络媒体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移动通讯工具。2012年8月,微信公平台创立,成为个人、企业、机构等主体传播信息和聚集粉丝的重要手段。其中,以个体户经营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在此番潮流中孕育而生,不断发展壮大。“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晓松奇谈”是众多自媒体微信平台运营较为成功的案例,通过它们的发展状况,解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概念
微信公众平台是公众号运营者与订阅者之间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融合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网络社交运用工具。它成为个人和企业信息和吸引客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受众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实现用户的自媒体联动。
按其推送内容细化,微信公众平台分为新闻资讯类、文化教育类、电子商务类、公共服务类、娱乐休闲类等多个领域,根据受众的信息需求,实现内容的分类精准推送。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机构的类型,可化为企业类、团体类和个体类三大块。企业类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商业企业为主,主要目标是针对客户群体推送产品服务和进行品牌营销,其利润是主要动力。团体类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机构为媒体机构、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媒体类微信公众号依托传媒机构丰富的内容资源,活跃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为广大用户带来大量的新闻讯息。政府机构主要政务信息,为人民提供服务,内容较为权威。社会团体微信公众平台专门为社员提供相关信息,实现团体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个体类微信公众号以个体户为主持方,是微博社交媒体平台并驾齐驱的另一网络自媒体平台,内容以自创为主,有着独特的风格,其粉丝群往往因为相同的兴趣和类似的社会背景而结合一起。
自媒体,也称“个人媒体”,是由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人或者小团体创建的媒体传播平台,有着私人化、自主化和平民化的特性,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公民通过自媒体载体自身相关的最新消息,较为典型的平台有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本文主要分析个体类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实践,对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提供合理建议。
二、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
2011年,腾讯启动微信,短短两年内用户达到1.9亿,根据腾讯官方数据表明,截止2016年3月微信月活跃用户达6.5亿。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上线,大量的企业纷纷推出公众账号,实现与用户线上线下互动。与此同时,一些专业媒体人从传统行业迁移,以微信平台为载体,自创公众号。腾讯公布2016版《“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汇聚的公众账号超出1000万个,而个体微信账号为27.3%。
其中,以罗振宇创办的自媒体公众号“罗辑思维”获得巨大成功,2015年10月份市场价值达到13.2亿。许多自媒体公众账号如雨后村笋般发展起来,运营较好的公众号有“吴晓波频道”、“晓松奇谈”、“云科技”、“熊猫自媒体联盟”等。 “吴晓波频道”是国内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自2014年开播以来,就收到大量粉丝的喜爱,其微信号推送的文章阅读量达到10000次。高晓松与爱奇艺联合打造的网络文化类节目“晓松奇谈”于2016年首次上线,创下10小时播放突破100万的收视纪录,吸引了大批粉丝的关注。不难看出,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迎来了春天。这些自媒体公众账号能够在众多纷纭的微信公众号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追逐的对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独创内容吸睛,用情感共鸣圈住粉丝。“罗辑思维”主办人罗振宇以一个文化人的视角,采用60秒语音和微信文章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大家解读社会文化议题,内容涵盖人生态度、历史文化、政治理念和经济管理等过个方面,用趣味的理性主义将话题由浅至深,层层剖析。它还以书本推荐的形式,向受众分享知识点和价值观,与罗老师类似的社会知识精英和志同道合之士产生情感交流与共鸣,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知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建立的公众号“吴晓波频道”以专业、独特、理性的观点提升内容的魅力,通过开办书友会栏目增强用户粘性。网络脱口秀“晓松奇谈”在微信公众号走红,有知名人高晓松主讲,引经据典,讲历史谈文化,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二,目标客户细分,用互动开发社群力量。在数字化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向小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依托PGC模式和PUC模式,产生内容的独特性,品牌定位清晰,吸引了一批具有相同背景和认知的高忠诚度粉丝。“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晓松奇谈”作为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脱口秀节目的“三剑客”,都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主义,以知识精英分子的身份讲解历史与实事结合的社会议题,分享自身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引发一批80后、90后文化人的共鸣。社交媒体用户通过信息沟通,获取人际资源,搭建强关系链,创建虚拟社群,体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认知高度。“罗辑思维”招募会员,“吴晓波频道”创办“思想食堂”栏目,都在搭建一个具有高度认同和深度信任的成员社区,一方面满足他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另一方面实现他们的精神体验和分享价值观念,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其三,多样化传播,开发多渠道平台。在多媒体融合时代,多样化传播方式被众多的媒体平台使用,实现受众信息获取的效率。微信公众平台发挥技术优势,能够及时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信息内容,拓展用户信息接受方式。“罗辑思维”采用60秒语音服务,引发订阅者的兴趣,并推出相关微信文章,满足用户的求知欲和体验感。“晓松奇谈”与爱奇艺联袂,依托这一视频传播载体,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向受众讲解内容。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自媒体公众号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应,并不仅仅依靠微信公众平台这一自媒体传播载体。“罗辑思维”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要阵营,并结合手机客户端、媒体网络平台,开办微博,四箭齐发,牢牢锁定目标群体。
其四,配套盈利模式,发挥众筹模式优势。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盈利的模式有四种,分别为广告盈利模式、商品交易模式、会员缴费模式和会员服务模式。广告盈利模式是较为传统的收益形式,通过广告消息获得报酬。商品交易模式将粉丝转换为消费者,通过微信公众品台搭建的商城进行产品买卖,获取一定的资金。会员缴费模式是自媒体微信平台的盈利模式创新,通过招募会员,收取相关的费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服务,发展社区经济。当自媒体微信账号拥有一定的粉丝量和影响力,就可以为会员提供相P的产品服务,得到收入。大量的自媒体微信平台综合利用这四种盈利模式,实现经济收益。“罗辑思维”开展众筹模式,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与一些企业开办创意项目或公益活动,向社会筹集资金,典型的案例有“卖月饼”活动。
三、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
再近3年时间里,火了一批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不少个体纷纷进军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短时间内出现了大量的个人为主体的公众号。然而,能将微信号做到一定影响力并盈利的公众号却屈指可数。在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现阶段,面临着如下的问题。第一,个体经营的微信公众号蜂拥而至,竞争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罗辑思维”获得成功,一些个体微信公众号纷纷效仿,高度雷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未能给受众带来新的体验,无法赢得用户的关注。第二,个性化的内容产品是自媒体微信号获取粉丝量和提高关注度的重要因素,一些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急功近利,内容缺乏深度和可信度。第三,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时间较短,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缺乏规范性,作者的版权未能得到保障,受众的权益无法得以体现。个体微信公众账号要如何茁长成长并获得持久生命力,要合理实施其运营策略。
1.个性原则,差异化经营。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要找准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在这个领域成为佼佼者,将内容深耕细作,采用文字、图片、视频融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博得更多粉丝的关注和追捧。体现个性原则,建立品牌效应,受众在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发现你,喜欢你,以差异化经营占得一席之位。
2.互动原则,以用户为本位。粉丝量、阅读量、点击率、评论数是衡量微信公众号效果和价值的考量因素,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产生效应,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与体验。无论是“罗辑思维”、“晓松奇谈”,还是其他类别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受众的反应时刻都决定他们的生存状况。充分重视受众的需求,具有用户意识,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紧密联系,发挥他们的力量,才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成长的动力。
3.利益原则,打造盈利模式。经济基础能够为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更多的资源,是其生存与发展的财力支撑。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找到一个合理的盈利模式,既能为个体提供收入,又能满足用户的体验服务需求。
4.法律原则,保障双方的权益。升级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内容管理,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操作程序,完善法律制度,积极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绿色网络生态环境,维护微信公众号主体的利益,保障用户的权益。
四、总 结
纵观几年来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状况,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机遇。在芸芸众生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中,开垦新的土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思考,每一位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主体实施可行的运营策略。
参考文献:
[1] “微信”影响力报告[R].企鹅智库,2016.
[2] 钟新.脱口秀的传播效果及其形成要素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1999.
[3] 朱晓鸣.微信自媒体是个半成品[J].中国传媒科技,2013(10).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2
【关键词】用户思维 微信公众号 应用
近几年来,我国基本上普及了互联网技术,并且智能手机也被广泛的应用,目前,网络媒体是众多媒体当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媒体。同时,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在微信上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人从微信公众号上了解讯息新闻。用户思维在微信公众号中的运营使微信公众号巩固了其发展地位,扩大了受众市场,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用户思维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应用的重要性
有数据统计得出:在2015年,我国已注册微信的用户达到5.49亿,并且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另外,在微信用户当中超过一半的人都对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关注,这可以表明大多数微信用户了解当天的新闻信息以及热点事件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来获取和得知的。除此之外,能够统计的微信公众号在我国已经超过了800万个,虽然会有少量的微信公众号被关闭,但大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用户思维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的应用使一些微信号走向成功,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而缺乏用户思维的微信公众号却形同虚设,不受关注。用户思维即在微信公众号中以用户为主体进行信息传播、线上线下互动来实现用户关系的黏性。这种思维能够使公众号创新自身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从而实现自身的盈利。另外,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技术更新的速度加快,微信公众号还面临着其他传播平台以及未知的竞争与挑战,例如微博的产生在短时期内就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微信受到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在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加入用户思维。
二、用户思维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应用的方法
(一)坚持内容为主,话题新颖
网络媒体虽然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但是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变的原则就是以内容为主,内容一直是媒体发展的核心和本质。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微信公众号平台由于缺乏专门的运营人员,内容侧重于复制模仿,之后新媒体开始了对内容的创新与加工,使其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一个微信公众号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话题的选择上以用户的兴趣和关注点为主,推送的内容要不同于各类媒体公众号,内容要新颖,话题要新鲜,抓住用户的兴奋点来博取他们的眼球。例如微信公众号“壹读”正是因为树立了自身的特色而取得成功,它将内容定位为冷知识和有趣的故事,整体的格调呈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松有趣,不仅使人们在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之下得到了放松,也激发了人们阅读的好奇心,使人们掌握了一些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所忽视的知识。另外,所选择的话题覆盖要广泛和全面,这样可以扩大受众范围。
(二)信息推送和呈现方式要多维
如果微信公众号仅仅使用文字推文,难免会过于普通简单,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的眼球,同时,文字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不利于信息的传达与接受。因此,微信公众号在推文时应从用户的心理出发,不仅要考虑到他们的喜好,还要与信息内容联系起来,选择最恰当的方式。目前一些微信公众号已经在信息推送方式和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信息推送时,可以将推送的多条信息合为一条,其中的每一部分基本上都是由标题、图片、类目组成,给读者一个基本的信息来供读者进行选择,可以节约用户的选择和阅读时间,提高阅读效率。信息呈现时,微信公众号中也有了新的发展,不仅用文字和图片呈现,还创新出语音、音乐、视频等多种立体方式,突破了文字限制,使信息以更加生动的声音和画面来传达给用户,调动了用户的多种感官,使信息接收更为便利。
(三)增进与用户的联系和互动
在微信公众号发送信息之前,做好用户的阅读情绪和心理工作非常必要,因为只有触动用户兴趣和情绪的信息才能引起用户的共鸣,增加文章的点击量和访问量。因此,只有增进与用户的联系和互动才能对用户深入了解。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增进对用户的服务,如在公众号下方设立交流社区供用户交流阅读经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给铁杆粉丝提供互动福利,使用户主动参与进来,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感。因此,增强用户的黏性对于微信公众号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四)深化品牌形象
微信公众号还应深化品牌的形象,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号不仅要稳定关注的铁杆粉丝,而且还要扩大传播方式来增加粉丝量。其中,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粉丝转发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来扩大阅读量,使微信话题得以活跃和讨论,进而对公众号进行持续的关注,这个过程就是公众号进行宣传提升的过程。
三、结语
综合而言,微信公众号运营者只有认识到用户思维应用的重要性,做好内容的选择工作、提高信息推送和呈现的技术、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深化品牌形象,才能增强用户黏性,使微信公众号拥有强大的支持与后援团,促进微信公众号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3
2、去年以来很大的一个现象是传统媒体人纷纷下海经营自媒体,专业化的写作能力,可以让他们获得很滋润,据说已经有好多自媒体年收入都已经过了百万,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颠覆媒体的就是自媒体,但这显然是太高估自媒体的力量了。一个人的思想、内容和采集能力毕竟有限,魅力人格的辐射范围也是有限度的。所以,自媒体的商业化其实并不乐观。
3、商业化的前提是,有标准化的和可复制的产品,而自媒体的个人化特征,天然决定它的产品是非标的,产量是有限的。最近有不少自媒体获得了投资,但我相信投资者看重的不是自媒体有限的媒体价值,而是希望借助它的媒体价值,进入到行业中去形成产品和服务。
4、即使是像罗辑思维这样出名的自媒体,它的商业化还处在实验当中。社群商业是一个很好的说法,但之所以要冠上社群商业这个说法,正因为自媒体没有产品,它的产品就是自媒体背后的那个人。罗辑思维已经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杆了,大部分的社群运营者,最后会把自己运营成凤姐,运营成芙蓉姐。
5、马佳佳是很火,但她的产品就是她自己,另一个崛起的草根明星而已。
6、自媒体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就其媒体性而言,可能就是它的高点了,下一步如果不能借助前期的媒体影响力,建立落地的产品和服务,其前景也就这样了。所以,作为自媒体人,千万不要被一时的影响力冲昏了头脑,以为自己真的可以一呼百应,涕泪交加于粉丝的热情,以为移动互联网真的就可以轻松干翻老家伙,以为自己就可以重新改写商业的规则。要不了多久,你终究会发现,商业还是商业,实力还是实力,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期非常短暂,你只有在这个有限的窗口期里迅速建立产品和服务的壁垒,才有下一步续命的机会。
7、互联网思维只是针对传统行业的人而言才有意义,因为他们大部分人还是把产品等同于功能,把商业模式等同于交易,把传播等同于广告,把管理理解为掌控。但是,互联网思维仍然离不开产品,离不开传播,离不开交易,也离不开管理,只是,这些内涵需要深层次的挖掘,比如要将产品理解为体验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贯穿了功能、服务和平台者三个层面。当别人将功能免费而你还死守着功能的交易价值的时候,就会死的很惨。
同样的道理,自媒体如果到现在还死守着自己的媒体价值的时候,就好像是和别人在功能上死磕,最后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当然如果你只想做一个自媒体,只想自得其乐逃离朝九晚五,那是另外一回事。
8、在我看来,微信公号这波自媒体的机会已经过去了,现在再来做,意义已经不大,除非你是把它当作公司的主页,如果没有独特的内容,那么基本上是很难建立影响了,而如果没有影响,那就不叫自媒体,那是产品主页。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4
摘 要:本文基于对《西安晚报》微信公众账号的调查和对西安晚报全媒体部门的访谈,结合对其他比较成熟的传统媒体公众账号的研究,旨在指出以《西安晚报》为主的一批成熟的传统媒体公众账号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给传统媒体思维带来的变革。传统媒体应该如何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融合,是挑战也是机遇。
关键词:西安晚报;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媒体融合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递信息的行为,而人际传播是共享信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微信即是建立在人际传播的一种新型社交工具,花费流量较少且能实现语音交流和图片、视频传播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电信提供的通话、彩信等功能,加上其随时随地共享交流之便捷,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新技术是我们“身体的一种延伸”,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公众平台是以提供公众账号信息、个人可以自主订阅收听的这种模式,与移动运营商的“电子报”有相似之处,但其特点是门槛低、互动性强、自由度大。传统纸媒前仆后继,纷纷申请了公众账号,将传统纸媒引进了新媒体中去,借以树立自己的报纸品牌,从而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一大步。本文以《西安晚报》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是因为西安晚报微信被腾讯评选为大众媒体类“陕西十佳微信公众账号”,用户数量达到65000人之多,可见《西安晚报》微信公众账号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一、《西安晚报》公众账号简述
(一)《西安晚报》发展概述
《西安晚报》是西北地区发行量较高的都市报之一,拥有比较稳定且数量巨大的报纸订阅量。然而传统媒体终究不敌新媒体的来势汹汹,报纸用户的订阅量呈减少趋势,如何生存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基于此,《西安晚报》不断进行尝试,在2013年9月成立“晚报全媒体部门”。2012年微信提供公众账号服务后,《西安晚报》紧跟其后,于2013年6月申请了《西安晚报》的官方公众账号,初期每天净增订阅人数为50人左右,目前每天净增订阅人数100―200人左右,截止2015年1月4日,《西安晚报》官方微信平台粉丝关注人数为65007人。其微信战略发展思想为:致力于西安晚报的品牌化、立体化、互联网化推广。将文化从纸媒拓展到电子媒介中,进而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推广与传播。
(二)《西安晚报》公众账号栏目设置
媒体公众账号的内容与媒体自身定位相关。本文选取2014年11月25日至2014年12月25日这一个月来《西安晚报》推送的新闻,将其按照不同版块进行分类,借以研究其新闻的侧重点。《西安晚报》每天中午13:30左右向订阅受众推送不超过7条新闻内容。每一条都有各自的类别。
二、《西安晚报》微信公众账号特色与优势
(一)起步早+定位准+本地化
《西安晚报》微信从开通之初较为琐碎无序的消息推送到如今依据消息性质进行版块分类,《西安晚报》的订阅号可以说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模式。《西安晚报》微信主打以娱乐性新闻和服务性消息为主,为市民提供娱乐和便利,满足普通老百姓的猎奇心理。《西安晚报》官方微信“起步早+定位准+本地化”的模式使它在西安当地众多媒体公众微信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二)线上线下相互结合
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属性不仅只局限在信息推送上,互动性强是它自身天然优势。《西安晚报》公众账号利用“线上活动+线下活动”架起了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如“第一观影团”是《西安晚报》官方微信的一个免费观影栏目,每期组织一次提前观看新电影的团队活动。类似“第一观影团”这样的线上线下齐上的活动还有年货进社区、封面宝宝、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三)能够转变传统报纸新闻写作思维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报纸上的新闻,在语言、内容形式、都具有明显的特点。《西安晚报》官方微信每天推送的都是活泼、生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新闻,具有很强的趣读感和悦读感。网络新闻的语言中经常夹杂着“网络词汇”和“热词”,如“有钱、任性”就曾在网络中红极一时,《西安晚报》公众平台推送的新闻里就经常出现这类“热词”和“新词”,比如整体语言风格呈现出“年轻感”和“时髦感”,符合用户的心理和阅读习惯。
三.传统媒体要学习在微信平台上生存
(一)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特有的功能,优化信息推送模式
1.对用户进行细分和分组
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可以获取订户的全部信息,并提供了强大的订户分组功能,可以按地域、性别、喜好、需求等不同的指标分组。这为新闻信息的分组精准腿提供了实现渠道。分组推送即微信公众平合在群发消息时,可以选择性别、分组、用户所在地区等属性,或者根据消息的类型和地域进行有选择的定向投放,将消息发送给某一类用户。分组一旦实现,能够避免用户的信息过载,让媒体的各类信息资源发挥相应的最大价值。
2.创新传播方式
微信是一个强调个性化的平台,如果不能够在运营中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品牌,很难在众多公众账号之中脱颖而出。微信公众账号无法自动添加好友,只能由用户通过主动搜索认证的公众账号实现订阅。因此,媒体公众账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天生非平等,被订阅的账号只有通过不断更新内容、创新传播方式来满足订阅者的需求。要想在众多公众账号中脱颖而出,最根本的是要保证内容,要明确定位,做出符合自己媒体特色的内容,展现自身的优势,提高与其他媒介的区分度。
(二)注重用户反馈,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微信是相对封闭的交流平台,用户不能看到其他用户的实时评价,再加上微信的隐私属性,导致了用户对一般的话题参与度不高。因此,在微信平台上发起互动讨论话题,纸媒微信公号需要思考怎样才能引起用户的共鸣,提升参与的意义。推出的话题不求多、要求精,避免同质化,把握推出时机,才能到达预期效果。2013年下半年,公众账号增加了数据统计功能。运营者可以在后台看到用户数目增减、用户身份属性、图文消息阅读人数、消息分享转发人数等各方面数据,以此来了解自己账号的运营效果。可以将用户按照地域、爱好、性别、需求等不同的指标进行划分。这为公众账号的运营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给新闻信息的精准推送提供了有效渠道。
传统媒体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下来,必须以开放的姿态与新媒体进行合作与融合。传统纸媒借力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次大胆的、有益的尝试,尽管在融合之众还有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但传统媒体如果能够不断的创新合作形式和改变思维模式,我们相信,传统媒体会在新媒体的挑战下获得发展的机遇。(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蔡雯,翁之颢.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J].新闻记者,2013.07
[2] 谢新洲,安静.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新闻战线,2014.09
[3] 文璋.“引进来”与“走出去”――5.0版微信中纸媒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之道[J].新闻实践,2013.10
[4] 赵亿.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J].报业观察,2014.5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5
首先,新媒体是聚众平台。
能把一个个分散的独立的个体聚合成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是100人,1000人,10000人,10万人,100万人,1000万人,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100万个人都是被一个人所吸引的,其实这就代表一个公众演讲一样,1对多人进行演讲,可实现一个人常握100万人的发言的主动权,粉丝越多就代表影响力越大。
其次,就要认识到新媒体是一个平台的运作,光靠单打独斗是成不了大气的。
例如,一个企业运作自已的项目,都是靠自已的资源、资金来运营企业,然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借助外来的资源,做大企业,招商、引入风险投资、上市都是在平台运作。平台的运作,就是整合所有资源为企业所用,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之王,同样我们运作新媒体,也要用平台思维来运作新媒体,作为新媒体最让人头痛的事情就是,好的内容何处来。
PS.小支招:
如果靠自已做内容,每一天自已创作内容、写文章会让自已累死,每一天都要问自已一个问题,今天发什么内容给这些粉丝,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应转变思维,用平台的思维运作,微信、微博上大量的信息,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个小小的整合就可以了。切的内容都来自于微博丶微信,还用担心自已微博丶微信里没有内容吗?
不过,除内容之外,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自已准备做那个行业里的平台、是电商行业、还是销售行业、还是相亲行业、还是健康行业、还是文学行业、还是教育行业、都需要很明确的定位。例如,做商城系统搭建的366ec,最开始把官微定位为中小企业电商俱乐部,希望做电商行业的调节品,但后来发现定位太宽泛了,就改成了商城系统,细分定位以后,一下子就明确了内容方向。
第三,主动分享资源。
一部优秀的电影,导演先要成就电视剧里的每一位演员,做电视剧宣传先要推广演员,只有把电视剧里的每位演员捧红了,这一部电视剧才会大卖,还珠格格不棒红赵微,一定也不会大卖,如果这一部电视剧都导演一个人来演,还会大卖吗?所以,老是抱着“舍不得让出自已的资源,转发微博、分享微信里的文章,都要去考虑一下,对方能不能同时帮助到自已,能不能得到自已想要的利益的”态度,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只有,舍得让出自已的资源,成就更多的人,最后所有的人才会来成就你。
最后,集中火力猛攻关键点。
新媒体运营的思维范文6
分析认为,此举标志着微博业务在腾讯业务群中的式微,同时也成全了新浪微博成为整个业态中得以独善其身的唯一硕果。
但是,在我心里,微博是比微信伟大得多的产品,虽然它在市值上和微信比有点羞于见人,但若论社会意义,微信其实远逊于微博。所以下面文章里既不想打压也不想捧杀微博,只是想认真地探讨一下它的未来,以及可能的重振手段。
微博的问题在于既没有互联网思维,也没有产品思维,有的更多的是时机,社会资源与运气。具体来讲,同小米的运营,微信的产品比,微博的各种手段很是渣渣,所以大家纷纷唱衰微博。但反过来想,这也正是一种机会。这就和那个老故事一样,在一个没人穿鞋的岛上卖鞋,是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是没有市场空间?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微博的存在需要一种宏大叙事上的角色定义,而不单是我就存在在哪里,或者我就是想赚点钱。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这是一种宏大叙事下的角色定义,微博不一定要到这个层次,但它天生是一种公众性的产品,又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之下,所以要有自己的一种角色定义。有这种角色定义并强化它,就好比举起一杆旗帜,自然就会有自己的粉丝。微博现在的情怀更像是我做个东西,你们玩玩,我赚点小钱,这简直差到贴地,还不如罗永浩的: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从产品思维的角度看,微博需要先确保产品体验而不是忙着赚钱。Facebook花了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震掉一地眼球。但如果不往歪了解读,这东西可能买的就是未来与用户,有了未来有了用户你就拥有一切,没有未来没有用户你就什么也没有。我个人感觉更可能是SNS上的这种极端的思维导致了Facebook的大手笔收购。而为了用户,那就不能在用户体验上折中来赚钱,从行为上来看,微信明白这点,知乎也明白这点,但微博偏偏反其道而行。各种的广告,让大家无比厌烦,这很像现实版的杀鸡取卵。
其次则是弄清楚自己是媒体还是SNS,往媒体方向走可以强化热点事件,往SNS方向走可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点上应该不用选择,显然应该是SNS,媒体只是这种SNS的一种辅助属性。要不然继续做门户网站好了,做微博有什么价值。如果这点没问题,那关键点就比较清楚,SNS下用户与关联才是关键。
7月22日,腾讯科技发文称,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OMG)调整,未来将“深入布局媒体全产业链”。此战略调整使腾讯OMG出现了几点变化:一是视频业务将由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和客厅业务四个部分组成,以打通全产业链;二是基于短视频的发展趋势,微视将成独立部门;三是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将与腾讯新闻团队整合。
分析认为,此举标志着微博业务在腾讯业务群中的式微,同时也成全了新浪微博成为整个业态中得以独善其身的唯一硕果。
但是,在我心里,微博是比微信伟大得多的产品,虽然它在市值上和微信比有点羞于见人,但若论社会意义,微信其实远逊于微博。所以下面文章里既不想打压也不想捧杀微博,只是想认真地探讨一下它的未来,以及可能的重振手段。
微博的问题在于既没有互联网思维,也没有产品思维,有的更多的是时机,社会资源与运气。具体来讲,同小米的运营,微信的产品比,微博的各种手段很是渣渣,所以大家纷纷唱衰微博。但反过来想,这也正是一种机会。这就和那个老故事一样,在一个没人穿鞋的岛上卖鞋,是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是没有市场空间?
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看,微博的存在需要一种宏大叙事上的角色定义,而不单是我就存在在哪里,或者我就是想赚点钱。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在唐宁街的台阶上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这是一种宏大叙事下的角色定义,微博不一定要到这个层次,但它天生是一种公众性的产品,又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之下,所以要有自己的一种角色定义。有这种角色定义并强化它,就好比举起一杆旗帜,自然就会有自己的粉丝。微博现在的情怀更像是我做个东西,你们玩玩,我赚点小钱,这简直差到贴地,还不如罗永浩的: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从产品思维的角度看,微博需要先确保产品体验而不是忙着赚钱。Facebook花了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震掉一地眼球。但如果不往歪了解读,这东西可能买的就是未来与用户,有了未来有了用户你就拥有一切,没有未来没有用户你就什么也没有。我个人感觉更可能是SNS上的这种极端的思维导致了Facebook的大手笔收购。而为了用户,那就不能在用户体验上折中来赚钱,从行为上来看,微信明白这点,知乎也明白这点,但微博偏偏反其道而行。各种的广告,让大家无比厌烦,这很像现实版的杀鸡取卵。
其次则是弄清楚自己是媒体还是SNS,往媒体方向走可以强化热点事件,往SNS方向走可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这点上应该不用选择,显然应该是SNS,媒体只是这种SNS的一种辅助属性。要不然继续做门户网站好了,做微博有什么价值。如果这点没问题,那关键点就比较清楚,SNS下用户与关联才是关键。
微博可以往那里去
把问题搞清楚了就可以有一种基本思路出来。
如果我来搞定微博,我就会用这样的思路:以类似V众投(编者注:V众投的大意是,一般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是,检索任何信息都通过相同算法进行过滤,但它没考虑人的因素。但人的因素在不同场景下权重会很不一样,因此,如果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加入一种新的过滤机制,这种机制就是V众投)这样的方式逼近真实,再用真实在市场上创造价值。往细了分解就是产品角色上强调平等、真实与责任,把这个作为这款SNS产品的灵魂。基于此来雕琢产品细节,比如导入算法来计算人们的信用等,并去除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创建一种基于效果的新的广告分成模式,让所有参与者受益。
宏观上讲这个思路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在SNS普遍兴起之后,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信息过滤器,在之前搜索引擎很好地履行了这个职责,但当信息无限膨胀,人们个性越发鲜明,选择无限增加时,人们需要一种个性化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搜索引擎是以一种统一的算法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并对其排序,这样不同人产生的信息在搜索引擎里面的权重是一样的,但对于具体的每个人而言,这种信息的权重显然不一样,比如购物前至交好友的推荐甚至可以抵消无数个其他人的推荐。
具体措施上,第一步是让微博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产品而不是单独某个公司的产品。这意味着要从用户中选举出一个委员会,与微博运营方共同制定一种运营规则以及这种规则的升级方式。当然法律和政策是底线,在特殊国情下,微博运营方可以为了保护产品的存在而迅速采取行动,但这个事后要对委员会公开解释。这一步的目的是在共同的目标下:平等、真实与责任,把新浪的微博转化为大家的微博,大家的微博才可能更客观地追寻某种理念,也正因为是大家的微博,所以它需要是自治的。
第二步是在产品上导入一种投票的方式来建立所有用户的声誉。配套的要建立信息的层次性,比如缺省时只朋友圈的投票结果可见,但有简单方式可以看到所有的投票结果。这上面投票权的获取非常关键,要考虑如何防止水军。这时候要从单纯的“用户多就是好”的思维方式下解放出来,转换为“合适的用户多才是好”的思路。
接下来要创新一种广告的模式。在SNS中,广告显然应该属于个人,所以这种广告要由个人发出,加入个人的信用担保,同时按照SNS链条来传播,但微博运营方与社区对此有贡献,所以要参与分成。同时信用系统要与广告产生关联,虚假广告要影响信用。具体形式不确定,但应该以不影响体验为前提,比如:可以在个人微博下方建立一行小的广告区域,只能输入10~20个字,以另外一种字体和颜色展示。
这里的关键是广告与个人信用相关联,而广告受众的体验可以直接反馈在个人信用上,甚至是这条广告上。
这里的关键是执行社区规则的是委员会而不是新浪。新浪可以负责监察,但不负责执行,社区需要自治,否则没人相信这背后没有暗箱。同时要明确区分微博和广告,微博就是微博,广告就是广告。现在两种广告形式(PC上的横幅广告以及插入微博式的广告)要尽快去掉。
再接下来则是控制微博接入进来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是娱乐性的,但更主要的是要能为用户创造收益的。当然这种收益的创造要基于信用系统,因为基于信用系统才更贴等、真实与责任的使命。所以最关键的应用很可能是威客类应用。
最后则是强化通信功能,努力弄得比现在的私信好些,看看能不能以上面的特征为切入点,侵占一部分微信的市场。但这点上不能搞颠倒了,对于微信而言其产品重心可以从菜单上看出来:聊天,发现,通讯录。但微博的话不管怎么弄也只可能是微博,信息,搜索等。
远期来看也许可以以这种SNS的关联创造更好的搜索算法,但这似乎太遥远了,不是当下要考虑的事情了。
对公与对私的差异
对于大多用户而言,微博和微信的一个核心差别,可能是每条的可见范围。微信朋友圈里的信息是只有关注的人才可见的。这样一条线很像是一种公私间的界限。这其中对公的更有商业价值,对私的更有亲和力。我一直以为对公的天生有种优势,因为做天生就是给人看的,但现实却颠倒了,微信爆发出比微博更大增长速度。但到现在为止,我仍然相信这种差异是运作和产品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对公和对私这种属性上的差异。也就是关键点还是事在人为。
把问题搞清楚了就可以有一种基本思路出来。
如果我来搞定微博,我就会用这样的思路:以类似V众投(编者注:V众投的大意是,一般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是,检索任何信息都通过相同算法进行过滤,但它没考虑人的因素。但人的因素在不同场景下权重会很不一样,因此,如果在信息检索过程中加入一种新的过滤机制,这种机制就是V众投)这样的方式逼近真实,再用真实在市场上创造价值。往细了分解就是产品角色上强调平等、真实与责任,把这个作为这款SNS产品的灵魂。基于此来雕琢产品细节,比如导入算法来计算人们的信用等,并去除影响用户体验的广告,创建一种基于效果的新的广告分成模式,让所有参与者受益。
宏观上讲这个思路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在SNS普遍兴起之后,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信息过滤器,在之前搜索引擎很好地履行了这个职责,但当信息无限膨胀,人们个性越发鲜明,选择无限增加时,人们需要一种个性化的获取信息的手段。搜索引擎是以一种统一的算法来衡量信息的价值并对其排序,这样不同人产生的信息在搜索引擎里面的权重是一样的,但对于具体的每个人而言,这种信息的权重显然不一样,比如购物前至交好友的推荐甚至可以抵消无数个其他人的推荐。
具体措施上,第一步是让微博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产品而不是单独某个公司的产品。这意味着要从用户中选举出一个委员会,与微博运营方共同制定一种运营规则以及这种规则的升级方式。当然法律和政策是底线,在特殊国情下,微博运营方可以为了保护产品的存在而迅速采取行动,但这个事后要对委员会公开解释。这一步的目的是在共同的目标下:平等、真实与责任,把新浪的微博转化为大家的微博,大家的微博才可能更客观地追寻某种理念,也正因为是大家的微博,所以它需要是自治的。
第二步是在产品上导入一种投票的方式来建立所有用户的声誉。配套的要建立信息的层次性,比如缺省时只朋友圈的投票结果可见,但有简单方式可以看到所有的投票结果。这上面投票权的获取非常关键,要考虑如何防止水军。这时候要从单纯的“用户多就是好”的思维方式下解放出来,转换为“合适的用户多才是好”的思路。
接下来要创新一种广告的模式。在SNS中,广告显然应该属于个人,所以这种广告要由个人发出,加入个人的信用担保,同时按照SNS链条来传播,但微博运营方与社区对此有贡献,所以要参与分成。同时信用系统要与广告产生关联,虚假广告要影响信用。具体形式不确定,但应该以不影响体验为前提,比如:可以在个人微博下方建立一行小的广告区域,只能输入10~20个字,以另外一种字体和颜色展示。
这里的关键是广告与个人信用相关联,而广告受众的体验可以直接反馈在个人信用上,甚至是这条广告上。
这里的关键是执行社区规则的是委员会而不是新浪。新浪可以负责监察,但不负责执行,社区需要自治,否则没人相信这背后没有暗箱。同时要明确区分微博和广告,微博就是微博,广告就是广告。现在两种广告形式(PC上的横幅广告以及插入微博式的广告)要尽快去掉。
再接下来则是控制微博接入进来的应用,这种应用可以是娱乐性的,但更主要的是要能为用户创造收益的。当然这种收益的创造要基于信用系统,因为基于信用系统才更贴等、真实与责任的使命。所以最关键的应用很可能是威客类应用。
最后则是强化通信功能,努力弄得比现在的私信好些,看看能不能以上面的特征为切入点,侵占一部分微信的市场。但这点上不能搞颠倒了,对于微信而言其产品重心可以从菜单上看出来:聊天,发现,通讯录。但微博的话不管怎么弄也只可能是微博,信息,搜索等。
远期来看也许可以以这种SNS的关联创造更好的搜索算法,但这似乎太遥远了,不是当下要考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