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1

2.答案提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风险的形成大致可分为整体社会因素(主要由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自身特点所致)和局部社会因素(受我国经济形势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素质影响)。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是保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一旦统筹基金出现严重超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功能就会随之削弱甚至崩溃,从而导致基本医疗保险故革失败。

要确保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安全,一是要加大收缴力度,确保基金收缴率,特别要注意防范恶意拖欠的问题。二是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预算制度和基金预警系统。三是要结合实际,确定合适的支付比例。四是要建立统筹基金支付的调节与平衡机制。五是要严格大病的审查。

3.参考例文*

试点推进,全面搞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世界发迭国家相比甚至与一些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是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先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我国城乡居民得到了巨大的实惠。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加较快,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条件基本是备,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试点,用三年左右的时问逐步在全国城镇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首先,抓好制度建设。试点城市要探索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确定合理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从低水平起步,努力实现广覆盖;坚持群众自愿,加强政府引导;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加大财政投入,形成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

其次,必须着眼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全面搞好相关制度的统筹协调,特别是要加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培养适应社区卫生工作的人才,让更多的病人放心地在社区看病就医。要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之间在基本政策、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衔接。此外,对药价等对医疗改革影响较大的因素要注意有效地调节。

再次,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好落实。制订试点方案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保证可操作性。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保证试点工作顺利进行。考试大收集整理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2

一、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1.基本医疗制度得到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参保人数超过12.6亿人,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4.29亿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基本解决,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4亿人,参合率市区稳定在90%以上;二是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5%、60%和60%,80%左右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启动了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儿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试点工作。三是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90%以上的统筹地区首先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区内就医费用的及时结算。

2.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基本药物采购指导意见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意见。全国已有60%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安徽、江西等八省(区、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群众基层就医的药物负担明显减轻。

3.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和年中央安排资金共支持了近1877个县级医院、5169多个中型乡镇卫生院,238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1250个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同时,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规划启动实施。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年共有56万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了扶贫手术,6000多万儿童接种乙肝疫苗,8000多万老年人得到了健康检查,4000多万慢性病人获得了免费健康服务。

5.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实施,16个重点联系城市和各省区市试点单位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不少地方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医的文件,为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办医提高了政策保障。

总体来看五项重点改革秩序稳步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得到明显提高,广大基层群众日益享受到医改的实惠,社会各界对改革普遍支持很认同,同时改革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各地进展不平衡,尤其是新机制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改革中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

二、年主要工作安排

1.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和服务水平。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合率均提高到90%以上,提高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着重从三个方面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二是扩大门诊统筹实施范围,三是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

2.着重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的全覆盖。一是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逐级构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三是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长效稳定的多渠道补偿机制,体现绩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对村医的补助和扶持政策。

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完成既定的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任务。启动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建设,出台全科医生制度文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实现两年内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4.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人群,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完善并严格落实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和考核办法,进一步扩大覆盖人群和服务内容,做好农民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完成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3

市委副书记、市长在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惠民生、利发展、促和谐的重大实践。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原则,明确重点,积极务实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确保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工作,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医疗资源供给和医药保障力度,实现了医疗保障体系全覆盖,高标准进入了省首批卫生强市行列,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仍有一定距离,群众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期盼热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是贯彻上级改革部署、实践科学发展的重要行动,更是增进百姓福祉、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正确履行自身职能、加强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必须把握四大工作原则:方便群众,惠及百姓。要把群众受惠得益作为衡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立足让群众“得病有保障、平时少生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激活机制,促进发展。要在确保群众优先受益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双向有利的体制机制,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合理负担,持续进步。要立足政府财力,确保政府对医疗卫生合理有效投入,推动我市医药卫生事业持续进步和群众受益逐年提高;因地制宜,积极稳妥。要根据慈溪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合理安排工作节奏和方式方法,确保医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强调,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目标。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前要着力推动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二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步伐,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三是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健全药品供应体系;四是卫生部门要全面发动,提升管理,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能力和水平,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五是加快各类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早竣工早投用早发挥效益。

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狠抓落实,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真正实效。要根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抓紧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政策,为医改工作推进提供政策支撑;制定好今年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协调力度,确保落到实处;加强对医改工作的评估,不断完善提高,努力开创我市医药卫生事业新局面。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4

多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但是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是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

一、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件大事。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一些城市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可以说,这次试点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是社会各界集思广益的结果,是群众意愿的集中体现,也是初步实践经验的归纳。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别很大,这些原则和政策是不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还要再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要通过开展试点,验证政策,完善制度,理顺体制;然后逐步扩大试点,再验证,再完善,再理顺;最终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使制度定型、稳定和可持续。

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件好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安排,要落实在政策标准上。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坚持从低水平起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重点保障居民住院等大病医疗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这一制度安排还要落实在资金的筹集和管理上。城镇居民按规定自愿参保缴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级政府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加大预算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保证对城镇居民、特别是困难家庭的居民参保的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同时,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把钱真正用在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要和提高健康水平上。这一制度安排更要落实在服务措施上。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保险管理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方便群众、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改进管理方式,使好的制度和政策真正惠及百姓。

三、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是一件难事。越是难事,越要增强信心,大胆探索。要针对城镇居民构成复杂、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探索出有效的动员引导、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机制。要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工作同步推进,并做好各项保障制度的政策衔接。还要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加强综合配套、统筹协调,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刚刚过去的XX年,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改善民生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展望2011年,中央已确定改善民生多项政策措施,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本次试行“全民医保”的城市将在校学生、少年儿童、部分老年人等城镇非从业居民全部纳入其中,而这些人在以前处于医保的“真空地带”,他们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现在,随着这些医保“边缘人”的纳入,一项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建立。加上已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可以说,一个容纳全体国民的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时代即将来临。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社区建设与服务越来越受国家和政府关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并结合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社区 医疗 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十报告提出:“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此可见,国家的长远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而社区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则是基础,因此,不断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能力,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也可以减轻国家和病人压力。

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保障体系的完善,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发展的同时势必暴露出重重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并结合相关理论针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改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为社区的建设和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帮助。

一、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2009新医改的提出,我国逐渐将社区医疗卫生改革放在了首要位置,对于社区医疗建设的扶持力度大大提高。医改实施三年来,中央投资630多亿元,支持了3.3万所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已超过13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2013年,《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要求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持续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政策、制度、法律的不完善

第一,法律的不完善。政府对社区的管理缺乏法律上的约束力,法律的约束有利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无向健康完备的方向发展;政府对其监管有利于缓解医疗腐败,有利于政策制定与制度建设。第二,政策的不完善。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虽不断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央对地方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而导致财政投入不够,社区卫生医疗设备以及医务人员培训不够;此外,地方政府对社区的建设规划不详,没有严格落实中央政策。政策的缺失是阻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之一。第三,制度的不完善。社区还没与公立医院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协作机制。医疗救助机制能为社区群众提供方便,在短时间内做到及时受理、即时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按规定标准及时给予救助,切实缓解困难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2.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专业化团队的缺乏

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政策、制度、法律的不完善严重制约着社区医疗团队的服务水平及发展。因此,促进社区医疗服务与发展,需要在医疗制度、政策、法律完善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对医疗团队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及监督,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医疗队。

三、提升我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路径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

(1)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不足直接阻碍着社区医疗的发展,对此,中央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投入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而促进其发展。各地方政府应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基础医疗卫生设备,并对社区一线医务人员的培训给予适当补助,根据各社区人口比例、质量及相关成本核定预防保健、服务数量和项目等给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

(2)制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规划。各级地方政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及区域卫生规划,通过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发展计划等落实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在各社区新建和改建居民区中,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与居民住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着力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政府制订社区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以诊所、护理院、医务所等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改制,对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机构,应加以完善和补充。要按照平等、择优、竞争的原则,统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2)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的友好关系。调整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把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与承担。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实行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区各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的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

3.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制度

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社区医疗救助制度,创新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实现双向转诊制度。一方面,推进医疗资源的共享。将公立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移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实现内部管理一体化;将检查设备共享,实现设备与技术一体化;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实现健康管理一体化。医疗资源的共享使社区卫生服务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畅通双向转诊渠道。公立医院可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诊疗能力,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时,探索建立分级诊疗格局,引导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首诊,将危急重症、疑难杂症送往医院,合理分流病人,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就医模式。

4.建立专业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团队

构建高效能专业化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将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加强对社区医疗全科医生的培养,实现与世界先进医疗水平的对接,完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选拔、晋升、考核机制,并制定激励机制和年终绩效考核机制。发挥每一位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为社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医疗服务。

总之,社区医疗服务是全国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医疗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这对建立新型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对优化城市以及全国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范文6

2012年,是高台县四大班子换届之后谋划高台跨越发展的开局年,也是实施医疗卫生“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全县各项卫生工作,要把握好“三个原则”,致力于“四个转变”,立足于“五个坚持”。

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围绕中心原则。把卫生工作放在全县科学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去落实,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医疗卫生公益性原则。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卫生系统才能不失责、不失职。三是改革创新原则。在改革中创新体制与机制,解决卫生工作中一些难点问题、深层次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卫生工作的针对性,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有实效性。致力于“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先的卫生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二是转变发展思路。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主导,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切实纠正医疗服务的过度趋利问题,使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模式。四是转变工作重点。卫生工作更多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倾斜,重点加强基层;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软硬件并重,更加重视人才优先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要更加注重用法制化、信息化等手段促进卫生行业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立足于“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医改工作为“主线”不偏离。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转变工作重心,突出关键关节,注重改革实效,不断筑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的保障网,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打好基础。医改工作重心要推动基本医保由“扩大范围”转向“提升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强筋健骨”转向“全面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由“重硬件”转向“重服务”,公立医院改革由“局部试水”转向“全面推进”。在新农合保障制度建设上,要突出“巩固、扩大、提高”关键环节。“巩固”就是新农合参合率要继续巩固在97%以上“;扩大”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新农合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和慢性病患者门诊报销工作;“提高”就是要在新农合人均统筹标准由230元提高到290元(各级财政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参合农民缴费由30元提高到50元)的基础上,精心测算完善补偿方案,逐步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实际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上,要突出“规范、监管、配套”关键环节。“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行为,探索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监管”就是要进一步落实监管措施,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知识培训,加大药品零差率执行力度;“配套”就是要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配套措施,为药品零差率销售提供政策保障。在公共卫生均等化推进上,要突出“督导、质量、考核”关键环节。“督导”就是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推动卫生服务模式向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中心转变;“质量”就是要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指标“;考核”就是要认真实施以“两考核,两挂钩”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严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考核评估,合理利用均等化项目补助资金。中医药改革要突出“基础、特色、人才”关键环节。“基础”就是要抢抓国家,省、市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加快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进度,抓实抓细县、乡、村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基础性工作,为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县奠定基础。“特色”就是要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院内中药制剂自主研发,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用中医的特色优势促进中医事业健康发展。“人才”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想方设法吸引、留住和使用好中医药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中医事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二是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心”不动摇。近年来,高台县抢抓国家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套力度,农村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基本医疗设备配备到位,卫生人才总量得到充实,内部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基本上达到了“房屋、设备、人员、管理”四配套,村级医疗机构“四配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这些只是“躯体”和“外壳”,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除了要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外,还要加强思想建设、素质建设、作风建设、机制建设等“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可以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可以靠“外力”;而软件建设主要靠自己,靠“内功”。今后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心要放在抓内涵、练内功上,要按照今年提出的“注重三个结合”(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一起抓,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相结合一起上,业务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结合一起升)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十制”综合改革为契机,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加快卫生人才培养,转变服务方式,巩固和完善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从全方位、多层次增强乡、村医疗机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三是坚持以公共卫生工作为“主角”不弱化。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2011年,中央和各级财政将基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从人均15元提高到25元。其目的就是政府出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让普通老百姓免费享受到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9大类27项增加至10大类41项,我们甘肃还把中医药服务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这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在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县属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要在加大对基层业务指导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监测、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组织实施、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降消”项目、卫生监督执法、食品安全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联动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乡村医疗机构要转变“重医轻防”的思想,在不弱化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凸显“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功能定位,工作重心由“被动坐诊”的医疗服务向“主动服务”的公共卫生转移,做到上门服务,连续服务,“零距离”服务,当好县属公共卫生机构的“手臂”,把好关口前沿,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