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1

关键词独立审计目标

独立审计目标又称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它是审计理论的最高层次,也是整个独立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形式、质量以及审计责任。但是,我国现有的独立审计目标在内涵概括和外延覆盖方面都不尽合理。

1现有独立审计目标的内在缺陷

1.1公允性与合法性之间的矛盾

所谓公允,按照英美会计文献中一个比较通俗的解释是:“公平地提供信息,即不偏袒任何特定的信息使用者;客观地反映经济实质而不拘泥于法律形式。”由此可知,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即“不偏不倚”,第二层即“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overForm),而且重在第二层。为了能够如实地反映经济实质,可以背离具体的法定要求,只要对背离的理由和处理方法进行适合的披露即可。所以,当法律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见时,公允性与合法性是一致的,因为公允的报表必定合法,合法的报表必定公允;但法律并不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时,二者就有了冲突。要求同时做到公允和合法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合法的报表难以做到“公允”,“公允”的报表则不合法。何况如果经济业务是不合法的,要求会计报表“合法”就只能否定其真实性,而要真实反映就一定是不合法的。从法律制度的渊源来看,“真实与公允”源于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这和他们重案例法、轻成文法,长期实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惯例是一致的。我国属于民法系国家、重成文法、轻案例法,长期实行的是“形式重于实质”(FromoverSubstance)的会计惯例,将公允性引入独立审计目标反而可能造成舞弊盛行和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另外,公允一词在汉语里内涵较丰富,在许多情况下含义模糊,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可操作性不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难以准确界定何为公允,何为非公允,这无疑会影响到审计业务的执行。而且社会公众也会对这一概念产生歧义。即使在英国,其独立审计目标中也补充了真实性概念来修正公允性概念。所以,我国独立审计目标并列使用“公允”和“合法”来表达独立审计目标很不恰当。

1.2“一贯性”不宜与“公允性”、“合法性”并列

将“一贯性”与“公允性”和“合法性”并列作为独立审计目标的一个主要内容并不恰当。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在西方国家的独立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对审计目标的规定中都没有提到也未要求,这是因为它已经包含在了一般会计原则中。我国之所以在独立审计目标中提出了“一贯性”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我国的会计处理方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期,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会给会计信息可比性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即便如此,“一贯性”与“公允性”、“合法性”并列成为独立审计目标的一个主要内容,仍不太恰当。

(1)会计处理方法是否遵循“一贯性”原则,已由企业会计准则做出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指出:“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而且,“公允许”和“合法性”是总体性要求。“一贯性”是具体要求,而审计目标主要是对会计报表的总体性要求及发表意见,把“一贯性”作为审计目标不太恰当。

(2)既然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法律效力,所有企业都应遵守。那么,如果被审计单位无故不遵守“一贯性”原则,就属于违法行为,也就违背了独立审计目标的“合法性”要求。由于审计目标的“合法性”已包含了“一贯性”的内容,再把“一贯性”和“合法性”并列作为审计目标有重复之嫌。

(3),我国会计准则又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法律、会计准则要求变更以及变更可以提供更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时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可以不遵守“一贯性”原则。由于“一贯性”存在例外,把“一贯性”作为独立审计的一个目的就显得不妥。

总之,由于不恰当地使用了“公允性”的概念以及将“一贯性”与“公允性”并列,导致了现有独立审计目标的内在缺陷。这就有必要重构独立审计目标,使其内涵概念能够更趋于完整、合理。

2独立审计目标应向风险导向型转化

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主要是社会需求和审计自身的能力。社会需求决定了审计需要做什么,审计自身能力则决定了审计能做什么。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确立适当的审计目标。从社会需要与注册会计师自身能力角度看,应该采用基于风险导向型的独立审计目标来取代基于制度基础的“三性论”独立审计目标。

2.1社会需求分析

目前,公司报表的使用者已由原来的股东扩大到了股东、债权人、顾客、潜在的投资者甚至一般公众等,相应地,公司的责任从只负责诚实经营和合法使用资金,扩大到有效地使用资金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公众要求作为公司财务报表鉴证者的注册会计师应该对他们负责。而且由于公众所依赖的审计信息的范围扩大,就更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因为随着会计师事务所改制的进行,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在经济上独立、脱离政府机构的独立体,完全走向市场,同国际接轨,一旦注册会计师本人或事务所发生过失或欺诈行为,而使社会公众受到损害,则受害人就会借助于法律手段来追究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越来越大。

现阶段审计信息的需要者大多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银行等,它们最关心的是企业没有做假账,有没有小金库,有没有偷税漏税,是否真实盈利,资产是否保值增值等等。一些私营企业主,他们需要知道的也是经理人员和员工有没有舞弊行为。由于国有资本的出资者“缺位”,以及普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失衡,我国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股东大会形同虚高,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于是,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了中国会计的“痼疾”。审计信息的需要者希望独立审计能够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真实性”比“公允性”更适宜作为我国独立审计的目标。

可见,“三性论”的独立审计目标已经不能够满足审计信息的社会需求,我国的独立审目标计应该向基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风险导向型审计目标转变。

2.2独立审计能力分析

审计自身能力并不仅仅指审计的技术,还包括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社会法律赋予审计的权力等等。我国注册会计师经过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是有能力完成基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风险导向型审计的重任的。

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自1995年开始至今以来,总计有5万多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该数字已达执业会计师的一半以上,他们大多具有高等学历,接受过系统的审计理论教育,因而知识新思路灵活,能够接受发达国家先进的执业及经验,人员素质的提高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事务所的改制,使得风险意识和质量观念得到大力加强。改制后,事务所的生死存亡与合伙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若出现重大错误,由于负无限责任,将承担巨大的经济责任,甚至倾家荡产。所以事务所的改制,客观上势必要求注册会计师寻求一种全新的模式以降低日益增大的审计风险。同时,整个国家和社会也日益认识到了独立审计的重要性,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独立审计职业规范的出台,有效保障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执业。

3重构独立审计目标的设想

在构筑基于真实性的风险导向型审计目标时,应该既要避免现有“三性论”目标的失误,又要把握好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本质特点。具体来说,应该要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1)以真实性为总体目标。一般认为,真实性要求客观反映企业的历史经营业绩,以可验证的事实为依据,明确规定计量过程,限制使用可供选择的计量方法。与公允性不同之处在于,真实性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等,与合法性并无矛盾。而且在汉语里,真实性的含义比公允性要明确的多,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2)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为基础。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仅要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用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测试水平,使审计风险和整个审计过程联系得更加紧密。

(3)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公允性”等含义模糊或者并不适用于我国会计审计环境的术语。

(4)构筑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避免要素的重叠。要保证真实性,首先必须做到合法;其次要良好的控制结构,这是为了防止利用法律空隙蓄意滥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再次,需要查大错防大弊,这是为了防止利用被审计单位对注册会计师的欺诈以及减少被审计单位经营失败给注册会计师带来的风险。从这三个方面着手,降低审计风险至可接受程度,基本上就能够做到真实性的总目标了。

也就是说,基于真实性的风险导向型独立审计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控制结构是否合理有效发表审计意见。即①会计报表关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②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③控制结构合理是指控制结构设计合理,能查错防弊;④控制结构有效是指控制结构确实有效已做到了查错防弊。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人出版社,1996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2

一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是21世纪的第一生产力,比尔盖茨也说过,未来要么是电子商务,要么没有商务。在信息时代无法掌握信息,将成为功能性管理文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严峻的课题。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目前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正在堕落为功能性文盲,与大企业集团相比,税务局的税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信息系统之外。大企业集团是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作支撑发展壮大起来的,如果没有信息技术,大企业集团不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全球化的规模。比如沃尔玛实现了在深圳总部财务核算的体制,它给各个分支机构铺设专线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型企业集团都有专门量身定做的管理软件,东风汽车公司及其分公司使用的ORCALE软件、神龙汽车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使用的SAP软件、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使用的是QAD软件,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车轮有限公司随州车轮厂分别使用的是用友和EC。这些企业花重金定做管理软件,除了自身发展需要以外,也为规避税收预留了极大空间。既使是用友和EC这样相对简单的管理软件,在税务系统内部,由于管理体制和基层管理人员素质问题,使得能够熟悉操作用友和EC的人员都非常缺乏,而对于相对复杂得多SAP软件和ORCALE软件,能够懂的人更少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企业集团先进的操作软件,复杂的管理系统,将税务管理与企业管理隔成两个世界,从而使税务管理隔山看海,隔雾看花,鞭长莫及,被人牵着鼻子走,失去税收管理主动权,沦落为企业的办事员。在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上,税务局还存着巨大的政策设计缺陷和税收数据管理体制缺陷,我们法律规定要求企业上报的数据非常有限,与当前大企业海量的数据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必须明确界定大企业标准,重新规定大企业上报的数据表格,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此外,大力改革当前税收管理数据高度分离相互封闭的税收管理数据体系,建立综合型的数据分析管理体制,这都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二是体制不适应问题。当前的税收属地管理原则、多级行政管理原则、分税种设内部机构原则、国地税分立原则、不分纳税人类别一刀切的税收管理原则,不仅完全不能适应大企业快速发展形势,而且与大企业要求集中管理的呼声是相背离的,从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效率,提高税收征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来说,也是相背离的。我们了解到湖北电信、湖北人寿等公司都实现了省级财务集中核算,市州局分公司都是报账制单位,所有的会计核算凭证都集中到省公司。沃尔玛湖北公司以及华润苏果超市有限公司今年分别要求实现税务集中管理与稽查。随着大企业发展状大和对分支机构控制手段增强,总部经济特征明显突出。如果不改革现有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因势而为,顺势而变,我们的税收管理工作将始终是被动的,无论从大企业税收管理角度,还是从提供纳税服务方面,都会与大企业的期望遥远。

三是信任不对接问题。一切的管理与服务问题,最终体为某种关系,这是潜在的核心问题,反映的是思维背后的灵魂平等与利益博弈问题,无论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管理宗旨,还是“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管理职能,最终还是体现为纳税人的信任与否。在最近的湖北省治庸问责问卷调查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对我省税务局信任是有限度的,我想这不是湖北国税的个案,在全国应该都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企业的不作为、乱作为、消极作为俯首皆是,从税务管理思想、税务管理体制到税务管理人员素质,全面体现了中国式的管理思维,写满了中国式的管理特征,如果不是对权力的畏惧,或者是蔑视,不会有人真正对这样的管理抱有实在的好感与真正的信心。我们只有彻底改变根深蒂固的不对等的征纳管理思维,建立真正平等与信任的征纳关系,真正尊重企业,建立坦诚沟通关系,信息不对称问题与管理模式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税企信任不对接问题其实深刻而微妙地反映了体制管理问题与思维方式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构大企业税收数据管理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必须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规定大企业申报的各项报表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章第三节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章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要求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而相应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分别体现在各个相关税种的管理条例中。也就是说,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上报的数据具体体现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消费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及财务会计报表,这构成了当前税收数据体系的基本框架。问题在于,法定上报的数据与企业实际的海量数据形成了巨大反差,当前大型企业集团组织架构错综复杂,核算体系庞杂,呈现出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家、跨文化、跨阶层、高专业、高科技、高战略、高集中、高筹划和高风险等复杂特征,仅纳税申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税收风险管理要求相去甚远,从而全面地影响税收征管质量。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发生质的改变,欧洲最有影响的商业思想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Malik)指出,对企业的评价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与盈利的评价,而个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市场地位、创新业绩、生产力、人才吸引力、财力和盈利能力。沃尔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模型,用十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当前我国法定的数据采集模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大企业集团不仅可以利用我国税制设计和管理体制的巨大缺陷,进行充分的税收筹划,税收调配也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在老鼠与猫的游戏中,我国税收管理者扮演的是现实版的被老鼠捉弄得狠狈不堪的猫的角色,基层税务局税收管理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税收管理差距遥远。因此,必须学习美国国内收入局的做法,明确界定大企业的标准,重新规定大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相关内容,全面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大企业集团数据管理体系的重构,从根本上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不改变这一现状,任何征管模式改革都将无功而返,现代化税收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二)必须实现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电子申报软件的直接自动对接。目前大企业都实现了电子报税,电子申报软件取代纸质报表,提高了数据采集能力。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申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申报是大企业集团的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的电子申报管理软件直接自动对接,企业每发生一笔业务,开具一张发票,记录一个会计凭证,税务局电子申报系统都会自动反映和记录,根本不需要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将企业数据经过人工工序录入到税务局的电子申报软件中。从本质上说,当前的电子申报仍然是手工申报的现代版,只不过在手工操作手段上从纸质进化到电子信息系统,企业申报数据调整空间仍然存在,数据真实性得不到保障。实现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软件与税务局的电子申报软件直接自动对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管税,这一点并非难以做到。今年五月份我带领湖北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赴四川省考察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时了解到,四川省国税局在税收综合绩效评估工作中使用无锡奇星公司开发的《国税评估软件》和《数据采集软件》,自动获取企业完整的核算账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2010年四川省税收征管质量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查补入库税收18.2亿元,很好地说明了获取真实数据并非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觉得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开发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工具。

(三)必须实现大企业税收数据集约化管理。当前的税收数据管理在法定上报内容和上报途径与方式上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如果能够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事实上大企业税收数据分布在不同的部门之中,高度分离且相互封闭,形成数据管理的孤岛,难以发挥综合效能。同时,在各层级之间,数据也呈相互封闭状态,以重点税源监控数据为例,省局统计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而市州局统计的是年纳税50—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县区局则可能将年纳税10万元以上的企业都包括在内,这样在各个管理层级之间,都有各自统计而其他层级并不知情的企业。此外,统计、商贸、财政、银行、地税、国库、海关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有相关的涉税信息,但是国税部门取得第三方涉税信息渠道不通畅,有时靠部门协调解决不了问题,甚至需要政府主要领导出面才能获取。为了发挥数据的综合管理效能,迫切需要实现大企业税收数据集约化管理,税收征管模式变革必须以此为核心来构建,重新设置内设机构职责与税收管理层级与范围,并建立获取第三方涉税信息的畅通渠道。

二是重构大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的税收属地管理原则、按税种设内设机构的管理原则、国地税分立原则、多级行政管理原则和不分纳税人类别一刀切的管理原则。我认为三个方面:(一)必须成立正式的专家型智库机构,不仅要实现专业化管理,更要实现专家化管理。美国大企业和国际税务局一线管理人员主要由检查审计人员和专家组成,前者构成了各个工作小组的成员,后者由行业专家、财产价值评估师、国际税收检查员、技术顾问和问题专家组成,其中行业专家又包括计算机审计专家、经济分析师、工程师、雇用税专家、金融产品专家。我们要比照美国的做法,不仅要实现专业化管理,更要实现专家化管理,实施真正意义的上专家管税。而且必须强调的是,要成立正式的智库机构如专家技术局,有正式的人员编制和工作人员,是专职人员,而非兼职人员。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处成立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包括武汉市、十堰市、襄阳市、随州市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行业工作小组是一个非正式机构,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以兼职身份参与其中,没有工作积极性,岗位上的事务又相当多,汽车行业工作小组徒有形式。事实证明,迈不出机构改革这一步,不成立有正式机构的专家型的智库机构,税务风险管理模式难以真正建立,必然形成内热外冷和上热下冷的尴尬局面。(二)必须实施高度集中的税收管理,不仅要实现行业集中管理,也要实现总部集中管理。借鉴美国“行业+地域”分布的管理措施,将行业范围内的业务进行集中,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比如成立汽车行业管理局、钢铁行业管理局、石油石化行业管理局、烟草行业管理局,提升其管理层级,实施重点管理和直属管理,打破现有管理层级和管理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构建总部集中管理模式。大企业集团公司管理走的是大区或总部财务集中核算的方式,湖北电信和湖北人寿实现省级财务集中管理,沃尔玛已经实现了在深圳总部集中财务核算。这些企业的分支机构均为报账制单位,相当于生产车间,不具备独立财务核算资质。在这种情况下,抓好总部的管理非常关键,企业在这方面的要求也很强烈,湖北人寿、湖北电信、沃尔玛湖北公司、华润苏果超市公司等相继提出实行税收集中管理和稽查的要求。今年湖北省国税局对省内良品铺子饮食有限公司实施集中管理,分支机构增值税按照销售比例进行分摊,这是大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是重构大企业涉税服务理念。主要是: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征:一是在审计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这是一个从落后的“计算机外围审计方式”向先进的“计算机内在审计方式”和“使用计算机审计方式”转化的过程。二是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与企业内外信息系统有机的整合。继承了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时、多元、开放性,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也具有相同的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可能都将因此而变得容易。三是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主体、客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并将对方法和程序等进行重构,支持更多新的审计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类型。

一、传统审计与信息化审计的比较

基于上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通过与传统审计的比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审计准则的变化

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审计标准和准则,如:审计一般准则、现场操作准则、审计报告准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检查标准等,这些准则在过去审计环境中对指导审计工作可能是很有益的。但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使得原来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很难有效的指导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因此,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1984年的《计算机处理对检查财务报表的影响》,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84年公布的《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国际审计准则16——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等,都是对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所的一系列文件。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简称新审计准则),共计48个项目。新审计准则的,体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有助于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进程,也为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新审计准则中,审计证据的变化,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取代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审计证据》。旧准则中所列举的七大方法: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及分析性复核侧重于实质性测试的审计方法,忽视了控制测试中所用的方法,更没有涵盖了解被审计单位阶段以及审计完成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新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第三章第24条列举了方法: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较之以前的七大方法不仅内涵更加丰富,能够涵盖整个审计活动期间,而且描述更加准确。新准则中新增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部分,根据电子证据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对电子审计证据进行了特别说明。新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保存某些信息以供查阅,或在可获得该信息的期间执行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这些特点对审计程序的性质和时间的影响。在被审计单位对日常交易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的情况下,审计证据可以仅以电子形式存在,其充分性和适当性通常取决于自动化信息系统相关控制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质性测试不能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可能性。

(二)审计范围的扩大

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范围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总所周知,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计量与核算是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完成的,不会出现手工操作中常见的错误。但信息系统天生的缺陷在于:一是集成化系统中原始凭证大量减少、数据之间直接对应关系模糊、业务处理和财务处理高度集成,使得系统中存储数据与输出数据可能不匹配;二是目前不少软件都有“取消审核”、“反记账”和“反结账”的功能。可以对会计记录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特别是当有关人员故意篡改程序时,在自动化系统下就更不易被察觉;三是有关人员可以在系统中嵌入非法程序转移了数据,而打印出虚假数据,提供给审计人员。这些行为都将加大审计风险。因此,会计信息化下的审计不仅要对各种会计资料及信息进行审计,而且要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组织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硬件及系统软件和操作控制等方面进行审计。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审计人员可以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系统的设计、调试、检验和验收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从审计角度审查系统在合法、安全可靠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这可能使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审计线索的隐蔽

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中,会计工作流程图如下: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支付)入账对账结账编制报表。所以,可能的审计线索就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并且这些资料都反映在书面上,交易的环节有文字记录,有经手人签字,每笔交易都有完整的审计线索。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就有比较清晰的审计线索,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从两种审计路径中进行选择,一是调查方式,即从原始单据开始,对交易事项进行追踪,直到报表为止;二是从报表开始,追根寻源,追溯到原始单据的逆查方式或者对报表之间、报表与账簿之间的会计数据的钩稽关系进行抽查的方式。会计信息化下,纸质记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数据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即业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之后,由计算机按会计软件中的程序自动生成会计账簿及会计报表。虽然在会计信息化制度中,规定所有凭证、账簿、报表应当打印输出,装订成册,但这些打印出的书面记录很难从中找到原始审计线索。特别是在存在“反记账”和“反结账”功能的情况下,将凭证采用非“红字冲销法” 进行修改,改后重新记账,修改后的账是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的(即已经登记过的各类账目,发现有错误,还可以取消记账)。哪怕本月已经结账,仍然可以采用“反结账”的方法重新做账。与此同时,在会计信息化下,由于系统时间的可更改性,有关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不同时间的账来,甚至是其他年度的账。不同于手工会计,审计人员可能通过辨认字迹发现是否是最近做的账。另外,如果使用信息系统的单位与开发商勾结起来更改信息系统应用程序,审计人员是很难发现漏洞的,这进一步加大了审计线索的隐蔽性。

(四)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的变化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化下得审计与传统的审计相比,审计的目标没有变,而作为审计活动中内生变量的审计准则,审计范围和审计线索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导致审计活动中的外生变量一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的变化。如图1所示:由于信息化条件下的舞弊不同于传统环境,也就迫切要求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应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在审计方法方面: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开发出更安全,更效率,更可靠的审计方法。在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将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结合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二、审计方法的改进

因此,应针对审计准则、审计范围和审计线索各因素的变化对审计方法的影响,在原有传统审计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新的信息化审计方法,嵌入黑匣子+系统备份加密+穿行测试,Box+Copy+Needle,简称BCN方法。如图2所示。

(一)嵌入黑匣子Box

嵌入黑匣子是指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设计时,强制性地对系统功能进行规范,通过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系统中嵌入具有记录功能的程序模块,采集审计所关心的关键数据,并对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和性质进行记录。此项功能的特点在于:—方面嵌入会计系统的审计模块本身具有隐蔽性;另一方面此模块能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情况,进行序时记录。它主要是针对出纳人员,会计人员,审核人员等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顺序,操作范围进行记录,防止同一人在同一时间完成会计登帐的全部过程而缺少的内部控制过程。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时对此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有针对性的抽查,发现审计线索,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利用此种审计方法,可获得的审计证据有:是否有不合法而进行使用有口令的程序(如数据修改程序);是否有未经批准而调用某个数据文件;是否有越权使用系统;是否擅自调阅,擅自修改审计“交易轨迹”的操作。

(二)系统备份加密Copy

系统备份加密是指将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备份,如同发票复写,并建立一套备份加密制度,以便保持备份数据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机构或专门的外部独立的数据信息管理服务机构均可作为备份机构,但至少一份备份数据由执行审计业务的审计机构来保存并适当加密。此项功能的特点在于:一是它主要针对现在软件存在“反记账”和“反结账”功能,通过对记账过程中的更改部分进行记录,审计人员可以重点排查更改部分,获得企业会计信息是否被非法改动的证据;二是的实时性,如:对电子签章的审计,就可通过比较需审计的签章与备份记录的原始签章来实现。

(三)穿行针测试Needle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4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变革;逻辑

一、引言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批评中逐渐完善。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主的西方会计学者、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组织开始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的缺陷进行思考,提出改进意见,进而推动企业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逐步发展。然而,财务报告的改进始终在环境变化的需求和会计特有程序与技术的限制之间缓慢的发展着(葛家澍、杜兴强,2004)。

早在2001年,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在各自的日程里添加了一个财务报告的项目,并相互独立地进行了研究。至2008年10月16日IASB与FASB联合《讨论稿――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Discussion Paper――Preliminary Views on 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以下简称“08讨论稿”)。“08讨论稿”在改进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分类上作了显著的改革,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将财务报表项目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分类,对财务报表的列报提出新的模式。即企业应编报的三个基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全面收益表(扩大了的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表内的分类、再分类及其排列组合都有重大的改变(葛家澍,2009)。针对“08讨论稿”IASB与FASB从之日至2009年4月14日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于2009年12月8日重新了针对“08讨论稿”修改的“讨论稿”(以下简称“09讨论稿“,征求意见截止于2010年5月6日)。IASB与FASB计划于2011年1月1日在全球上市公司执行改进后的财务报表列报模式,距离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

二、传统财务报告概论与述评

(一)会计信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

基于交易流程的账户设置及数据流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从经济学角度的资源配置来看显然注重市场反应,并且遵循着“股东至上”观念,即财务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进而享有会计信息产权。通常认为财务报告是企业主体对其全部利益相关者的最有效的标准沟通工具。 以上所述即是传统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基本涵义。

传统的基于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的生成模式如下: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将企业主体发生的业务活动按照既定特征划分为一系列会计要素,其目的在于将业务活动所引发的数据加以初步分类; 为了实现初步分类的类内明细核算,会计科目及其与此对应的会计账户便被设计出来,并且按照惯例归纳了每一账户的使用方法;由于一定会计期间内每笔业务活动都是通过记账凭证单独反映,导致每一账户的总体变化状况也是分散反映的数据而未形成信息形式;为了将分散于记账凭证上的数据实现初步信息化而设置了账页,这样使得每个账户的全部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数都体现在统一的载体(空间);会计信息真正形成于会计报表,基于此便将会计账簿中的账页名称基本上与会计报表项目相对应,每一账页的结存数便构成了会计报表项目数据,也就汇总成为了会计信息;为了实现表内信息公允与透明而将报表项目信息含量以会计报表附注这种信息披露形式予以说明。会计报表由于其使用对象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因而其信息含量只需要满足社会平均需求状况,特定使用者很难将特定信息需求从会计报表信息中完整分离出来。

将会计核算流程直接指向与市场反应的相关性的后果就是极易形成如电影《黑客帝国》所描述的那样,拟像世界与真实世界间越来越具有本末倒置的意味,由媒介制造的影像被看作事实并进而成为人们安排未来活动的依据。假账泛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过度市场反应压力造成的必然后果。

传统会计核算中的会计要素划分及具体分类尽管也发挥着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其视角却在于企业的流动性管理,这体现出企业债权人的约束性,这种约束性显示着债权人的两方面意图:其一是按照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流动性越强则变现能力就越强,债权人的资本保全越容易实现;其二是非流动性资产弱流动性而强盈利性,但盈利真实与公允的易操纵性导致债权人要制定对股利分配的约束条款以确保资本最大程度保全。这也构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由早期的收入费用观向现在的资产负债观变迁的影响因素之一。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实务的具体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的构建是系统工程(葛家澍,2000)。比如我国就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部控制、财务监控体系、会计信息化。同时,财务会计的新职能逐步被挖掘,比如反倾销会计、反垄断会计、低碳会计等。

(二)传统企业财务报告及其所受到的挑战

目前,财务报表三大报表(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或四大报表(还包括了全面收益表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表内项目的分类列报方法已经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在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之间基本形成了一致的做法。总体而言,现行财务报表,除了现金流量表之外,实际上是基于“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报表项目”的递进关系进行表内项目分类列报的,这与目标导向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导向是密切相关的。下面简要说明各张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方法。

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部分组成。在资产部分,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是最普遍的做法;在负债部分,按照债务到期先后顺序进行划分。因此,资产和负债上都是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根据收入、费用两大要素分类方法,首先划分为收入和费用两大类。而对收入和费用的进一步细分,有关文献先后提到过三种做法:1.按照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分类;2.按照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类(葛家澍,1999);3.按照当期经营业绩和总括财务业绩分类。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经常采用的方法,我国就曾经采用这种方法将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第二种方法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的《论改进企业报告》当中提出的旨在改进财务报表的建议之一;第三种方法,严格上说并不属于收入费用划分方法,而是利润表收入费用包括范围的观点。现金流量表是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现金流的渠道进行分类,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局限性如下:1.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2.重成本而轻价值;3.侧重于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经济活动;4.侧重于利润核算而忽视现金流量有关信息;5.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6.财务报表项目不确定性与确定性逻辑混乱(葛家澍、杜兴强,2004)。而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可以简单概括如下:1.信息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2.通用报告向按需编制的专用报告转变;3.重视可靠性到重视可靠性与相关性转变;4.强调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变;5.以有形资产为主向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转变;6.从表式信息向表式信息与图像信息并存转变;7.从货币计量向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转变;8.从事后信息揭示向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并存转变;9.从定期信息揭示向定期信息与实时信息揭示并存转变(葛家澍、杜兴强,2004)。

综上所述,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精于把分割的业务以货币为中心“集成”为综合财务数据,是总括的显性资产投入与财务报表产出的效率分析,尽管在不同的时期都有改革的呼声,但总体上看还仅局限在对生成于传统会计核算流程的会计信息结构的解构(谢德仁,2010)。 当前依然是从改进信息披露工作方式上寻求突破,这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将当今信息技术能力与投资者需求进行匹配。比如运用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进行信息披露;其二是拓展了财务报告编制底线和基础,财务报告三重底线(也称作可持续发展报告)概念被提出。

三、企业财务报表列报变革――基于FASB&IASB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的趋同项目

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挖掘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而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影响了财务报表信息分析,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主要影响的是财务报表分析中的比率分析。现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主要包括流动性分析、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等方面。这些比率的计算,通常需要同时运用到不同财务报表表内信息。然而,现行财务报表各张报表之间报表项目分类方法的差异,影响了报表与报表的内聚性,从而影响了各张报表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主体整体财务图像的能力,也必将影响到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最终影响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

本文认为,从系统论观点出发,从财务报表分析角度改进财务报表信息分类列报,可以遵循如下的逻辑关系:

为了提高财务报表决策有用性目标(葛家澍、张金若,2007)应该提高财务报表表内信息有用性因为财务报表分析有助于提高表内信息价值所以表内信息分类列报的改革要利于报表分析表内信息分类列报应该满足的目标和原则。

2008年,FASB与IASB了《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讨论稿,该讨论稿提出了一些新的财务报表表内信息分类列报观点。虽然委员会并没有明确提出其分析角度是立足于财务报表分析,但其内容实际上正好符合了上述逻辑关系(葛家澍,2009)。因此,下文将对FASB与IASB财务报表列报趋同项目取得的初步意见的主要观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

两个委员会的目标是制定一份会计准则,取代各自原有的会计准则,规范财务报表信息的组织和列报。总体而言,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是服从于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目标的,因此,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改革必须旨在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有用性,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资本配置方面的决策。为了取得这一总体目标,财务报表列报必须满足如下几项原则:

第一,财务报表应当是描述主体活动的内聚性的财务图像(葛家澍,2009)。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项目的关系应该是清晰的,主体的财务报表应该可以尽可能地相互补充。在这种方式下,财务报表列示的数据,应该是清晰阐述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信息的关系,应尽力寻找到恰当的列报方法使这些信息容易被理解。内聚性目标,主要是针对目前主体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缺乏一致性而言的。没有任何一张报表是单纯服务于单一目的的,也没有任何一张报表可以提供决策有用的全部财务信息。因此,必须关注报表之间相关数据的关系。现行财务报表当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并没有在每张报表中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描述或分类,这使得信息使用者很难理解某张报表中的信息与其他报表中的信息之间的关系。为了取得内聚性目标,不同财务报表之间应该在线性项目层次上具有内聚性。具体而言,在各张财务报表中,某项资产或负债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变动产生的影响,应该以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列示,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识别不同财务报表之间的相关信息的关系;主体能够将现金流量表的大多数线性项目与全面收益表的项目连贯起来,因为它们都属于流量财务报表,是反映当期资产和负债变动原因的。如果当期产生现金流、收益或费用项目的某项资产或负债,在期末没有被确认继续财务状况表,将会影响到连贯性。为了取得财务报表细分目标,征求意见稿建议,主体应该将创造价值方面的信息(即企业业务活动信息)与筹资方面的信息分开列示,并将业务活动信息进一步划分为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根据融资渠道划分为业务活动筹集资金的活动,将终止活动与持续活动,将所得税信息与财务状况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其他所有信息分开列示。

第二,财务报表信息的细分目标。主体应该采用相似的方式对各张财务报表的信息进行细分,使其有助于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安排以及不确定性。会计主体在会计期间内发生了各种类型的交易或事项,财务报表需要以概括性的数字或词语描述这些交易和事项的影响结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不同合计数是区别对待的。这就意味着财务报表数据的汇总程度或细分程度非常重要。过度概况或汇总的数据可能会模糊一些重要的信息。同样,过于细分的信息可能会使得信息杂乱无章,将重要信息掩盖在冗长的信息堆之中。在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中,对报表项目的列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缺乏足够的指南,执行中经常存在差异。

第三,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应该帮助使用者评估主体满足其财务承诺的能力以及投资经营机会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财务报表信息应该有助于评估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满足投资机会的能力等。

根据以上目标和原则,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报表结构,三大报表分类简表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状况表、全面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报表结构,或者说传统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在报表结构上向现金流量表趋同,是由业务活动与财务结果的多因一果型模糊对应发展为业务活动与相应资源配置及运作效率的一因一果型完全对应。

原先企业状况是以会计要素的形式综合反映,是将会计语言的特定表达方式作为主体来反映企业活动,而未来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则以企业具体业务活动分类作为主体,用相应的资源配置及运作效率与之对应,这样企业财务报表就同时明晰了业务活动与资源配置及效率的两类真实,因此较原先的仅指的会计信息真实更具有了信息含量,并且提升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尤其是透明度与相关性(温青山、何涛,2009)。

未来财务报表列报新方式改变了过去重视企业的交易性而忽视企业的本质在于财富创造,开始将企业财富创造的途径予以列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清晰地使企业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上的资产配置及运作效率得以披露,无疑展示出了企业的商业模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与企业本质的对称,会计也才有可能摆脱传统观念上的技术观而具有了契约化制度观。

我国财政部在2009年9月2日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其中着重对财务报表列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即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是可取的,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讨论稿提出的列报结构和项目的出发点是满足成熟市场中理性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但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是,市场成熟度不高,投资者理性程度不够,依赖财务报表进行投资决策尚未完全形成主流,财务报表的作用更主要是用于企业业绩的考核与评估。若按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讨论稿提出的方案改变报表结构和项目,将给企业带来较高的信息转换成本(温青山、何涛,2009),甚至涉及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问题(葛家澍、张金若,2007)。

因而本文认为财务报告“双轨制”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必要的。财务报告“双轨制”是指财务信息由一元性向两元性的过渡,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其一是将两类会计信息真实方式以相同的重要性予以并列报告,但表外信息披露还以原有方式进行;其二是将原先的报表体系作为核心而将未来财务报告体系以附表的形式披露。这两种方式的“双轨制”实际在信息技术上已经完全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葛家澍.未来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模式[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9(1):1-5.

[3] 葛家澍,程春晖.论财务报告的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0(10):10-14.

[4]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2000(12):2-8.

[5] 葛家澎,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 葛家澍,杜兴强.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缺陷及改进(上)[J].财会通讯,2004(5):17-19.

[7] 葛家澍,张金若.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初步意见)的评价[J].会计研究,2007(2):3-10

[8] 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会计研究,2009(4):3-11.

[9] 谢德仁.财务报表的逻辑:瓦解与重构[J].会计研究,2010(10):30―37.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5

一、钢铁企业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分析

(一)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下的一种顺序化业务流程,采用手工会计核算或电算化核算方式。在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业务流程的顺序为:企业各部门提交原始凭证一财务部门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主要技术特征表现为信息的“只读性”和顺序化,信息的“只读性”意味着已经使用过的会计凭证不能再使用,已经登记过的会计事项不能再调整。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虽然计算机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但实际上并未突破手工会计核算方式的框架,仅仅是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高度仿真。先由会计人员手工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类和编制记账凭证,再将记账凭证输入计算机,而后由计算机自动登记账簿,生成会计报表。这种业务流程除具有手工会计业务流程的特点外,只是将会计业务流程的一些不必要(如编制试算平衡表)和无效的中间工作(如期末账项调整)交由计算机程序完成。

(二)钢铁企业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的缺陷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手工会计和传统会计电算化所遵循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已难以满足钢铁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着眼点于会计核算,无法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如采购、库存、销售、生产及人事等相互集成并实现共享资源,而且会计信息主要限于财务部门使用,其他职能部门包括公司领导与其他管理部门人员需要的会计信息只能靠财务部门提供书面报告或到财务部门查询,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人力、时间浪费。其次,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是建立在劳动分工论基础上的,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这一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与网络时代对会计核算、管理和决策的要求相距甚远,而且其所涉及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再次,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将企业持续经营活动划分为序时的会计期间,虽然在内部牵制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但延长了等候时间,再加上顺序化的会计处理方式存在重复录入数据的情况,一些原始数据在业务部门录入后,财务部门还要重复录入一次,不仅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无法满足决策者对实时会计信息的需求。最后,传统会计业务流程仅仅限于采集、处理和存储各种货币信息,对企业中诸如生产力、执行情况、可靠性、技术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等非货币信息却不予采集,从而不利于对企业的决策支持。

二、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原则

管理要求的提高和信息技术发展赋予的新特性,以及传统会计业务流程所暴露出的缺陷,促使会计管理流程必须与其他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基于业务活动的“业务过程”来构建一个新的会计业务流程。而新兴管理科学理论,如业务流程、价值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理论,为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一)面向企业的业务流程,核算作业,优化价值链 作业是构成业务流程的基本单元,是消耗资源、形成价值的根本所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内容就在于收集作业数据,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获利率、顾客获利率,评价供应商绩效、流程绩效,同时通过资源动因、作业动因的分析,加强对流程的管理,最终实现对价值链的优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重组 经济业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对经济业务流程重组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业务数据传递路径,从而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与之相配合来实现会计与业务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地改进经济业务流程,优化流程结构,提高工作效率。而只有依靠会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围绕经济业务流程进行过程控制。

(三)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许多企业,会计被视为一项专业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业务部门必须将业务数据集中于会计部门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一部分常规性的信息处理工作可交由作业层的员工来完成。

(四)整体最优原则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不是对原有流程的修补,不是追求单个环节或作业的优化,而是强调会计整体的最优,它要求从全局出发,甄别会计本身流程的增值与非增值作业,消除本位主义,理顺整个流程。

(五)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的权衡是流程重组所要考虑的经济因素。如作业划分不是越细越好,一项作业也并非只包含一项任务,从资源作业产品或服务的分配不是越精确越好,而要考虑到管理的实际需要和所带来的收益能否大于实施成本。

三、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思路

ERP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会计业务流程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由此产生了企业改造现有会计流程的有效手段――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所谓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是指在IT环境下将财务会计流程与经济业务流程有机融合,当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由相关部门的一名员工负责录入业务信息,当信息进入系统后,立即存储在指定的数据库中;同时该业务事件通过动态会计平台生成实时凭证,自动或经会计人员确认后显示在所有相关的账簿和报表上,不再需要第二个部门或任何其他人员再次录入。

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原则指导下的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设计方案就是遵循以上重组思路,并运用上述会计数据系统收集方式对原有的顺序化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具体流程表述如下:第一步,业务事件发生,各管理信息子系统录入业务事件数据;并将其存储到全局数据库(即数据仓库)中。第二步,系统考察联盟企业与整体价值链管理有关的所有业务过程,识别业务事件(包括一般业务事件、会计事件和信息事件),为落实经营管理责任,对数据库中会计事件货币计量的信息进行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将其存入到数据库中。第三步,根据规则对业务事件数据进行编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第四步。当信息使用者需要某项信息时,可以随时由信息使用者通过浏览器向会计信息系统输入信息处理代码。第五步,系统从数据库中提取需要的业务事件数据,并根据加工模型库中的会计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第六步,自动生成各种账簿供财产清查所用,并自动产生各种通用的常规报表

和企业内部管理报表,提供给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钢铁企业销售环节会计业务流程设计

钢铁企业业务流程主要由基本流程即采购、生产、销售和辅助流程即研发、物流、人力资源等组成。通过业务流程(包括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借助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可以实现价值链上钢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外部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的相互集成与协调。从而有效管理“销-产-供”全过程,真正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笔者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钢铁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思路,以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以钢铁企业内部价值链基本流程中的销售环节为例,对其销售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在业务流程设计中。以客户订单为起点,以销售结算(即收款)为终点,通过对各项作业核算,完整地反映整个流程成本形成的过程。其重构后的销售业务流程为:订货划价排产生产入库监控发货结算。

(一)订货与划价 各销售点的销售预测或销售订单输入系统后,销售人员根据信息系统的成本信息反馈进行价格和成本分析,依据系统自动算出的价格交由集团价格管理部门进行价格审核后向客户公布(即划价)。在此过程中,系统需记录销售人员、集团价格管理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然后转入排产和生产流程。

(二)监控 信用审核人员从系统终端看到客户订单后,查阅客户的往来账和信用记录,确定是否发货和发货情况下的收款方式(即采取现销还是赊销方式收账)。若采取赊销方式则需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即信用标准(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收账政策(针对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将制定的信用政策在客户订单上做出相应的标识,系统最终生成有效的发货通知单并标识发货单号。在此过程中,系统保存客户订单,收集信用审核人员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

(三)发货 运输管理人员从系统终端看到发货通知单后,根据可发货资源情况、合同情况,结合车辆的预计到位情况,合理编制运输计划,安排运输车辆、路线、运输时间,确定采用何种形式装运。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通知单的要求开具产品出库单,在特定时间内交由搬运人员移送产品到运输部门。装运人员验收产品后进行装运,同时填制装运单与作业单。钢铁企业的装运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自己配有运输部门,全权负责运输事务;二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三是短途自己承担,长途外包。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所发生的运费实际上是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成本中的一部分,也应当记人作业成本,以正确反映顾客获利率。系统维护产品的出,入库单、发货通知单号,标记已出库的发货单。记录相关作业人员所耗的作业时间、作业对象等信息,驱动成本管理模块并通知会计系统开票。

会计报表的缺陷与重构范文6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财务管理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应商,以及与其销售商、销售商的销售商,按此向后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网链。供应链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能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因此,供应链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市场渠道各层之间的一个联接,是控制供应链中从原材料通过各制造和分销层,直到最终用户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技术。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强调供应链上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它把不同企业的目标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给客户增值。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整个系统的费用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达到最小,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采用系统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除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运输问题和实物分销以外,还包括以下问题: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战略供应商和用户伙伴关系管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管理、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企业间资金管理、内部与交互信息流管理等。

2 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重点

供应链中的财务问题,应该说是以物流为载体的资金流问题。财务供应链与物流供应链是同时发生的,不过前者表现为资金流,后者表现为物料流动。财务应该涉及在公司控制下的有关资本投资、借款、利润等方面的决策。人们研究了公司财务计划优化模型、资产负债优化模型、跨国公司财务规划模型、金融流量模型等等。基于供应链的竞争财务管理是一种与环境变迁相适应的、动态的、战略的财务管理,它要求企业结合网络信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it为基础选择适合本企业创新发展的财务竞争战略,从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中把握方向,确立其持久的竞争优势。

由于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和连续性特征,规定了它在各种供应链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如果基于供应链思想的企业管理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它将呈现出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形成的重心前移,如制造企业产品的75% 的成本因素已在产品研发阶段确定,这样,以事后管理为主的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就难以达到优化控制整体供应链系统的目的。

(2)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难以满足多目标要求,从而使得企业再造(bpr)、增值管理、企业资源规划(erp)以及现金流量管理(cash flow management)等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3)现行财务管理系统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12个月)。它反映的是企业短期的收益、成本,这种将固定成本简单作短期化处理,淹没了大量企业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信息,使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绩效难以真正体现。

(4)现行财务管理系统与现代管理观念相抵触,比如与“零缺陷”的管理潮流相抵触等。

(5)供应链各节点的财务信息不准确。

(6)供应链诊断和改进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支持。

供应链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使现行财务管理系统面临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重构财务管理体系,即借助于信息技术(it)、电子数据交换(edi)、产品数据交换(pdi)、internet、intranet 的应用发展,创建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财务管理体系。

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财务管理系统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循环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但它们又是密不可分的。物流循环和资金流循环相互配比,信息流的前期形成基础来源于物流和资金流,这“三流”保持者互动促进和互动修正的关系。基于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开发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三流”循环的成分,以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企业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时准确地集成起来,光靠使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是很难做到的。资金占用不明,成本构成不清,消耗定额不准,考核、决策无依据等问题,使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满足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要求。面向供应链的财务管理系统,应以基于web平台的文本信息处理手段为依托,从企业的日常业务入手,面向未来,面向控制,从而实现基于价值的管理。

供应链架构下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企业控制系统和信息决策系统。

3.1 财务会计系统

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格遵循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科学、快捷的处理技术和手段,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强调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控制。使财务会计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系统内部的各模块充分集成,并与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等系统形成无缝集成。从而使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加强对资金流的全局管理和控制。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包括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报表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其中,现金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分别用以处理企业的现金、存款、票据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的核算与折旧等业务,并生成凭证,这些凭证与总账管理系统相集成,可以直接在总账中进行查询。应付/收款管理系统对业务、结算、坏账、合同、分析等业务进行管理。

报表系统对总账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类调整、汇总,按照一定的表格形式编制会计报表,集中、概括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财务分析系统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解释,揭示报表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它们的变动趋势与金额,从而提高报表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管理会计系统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针对企业性质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与控制,它主要有决策和控制两部分组成,其中决策包括销售预测、销售定价、产品生产、成本和投资决策,控制包括全面预算、存货控制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系统通过责任中心的定义,根据财务会计系统提供的基础数据,确立预算方案,制订预算审批流程,明确责任预算编制内容,进行责任预算的编制、审核、审批。实现对责任中心的控制、分析和绩效考核。此系统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以销售预算为主导,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和现金收支等其他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在此系统中,预算的每一部分都紧密围绕企业的目标利润来制定,从而保证目标利润得以实现,同时提高企业在预算期内经营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会计系统中的销售预算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生产预算则为材料供应、人力支出、制造费用和现金收支预算及各种财务预计报表提供依据。最后,各项预算的数据经过处理编制成各种财务预计报表,为企业决策和控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3.2 企业控制系统

企业控制系统是指采取人工和自动化相结合的措施,保护财务管理系统,确保资料的准确可靠和系统的正常运行。此系统把管理软件和internet有机地连接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异地数据实时快速传递,是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为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提供有力的工具。同时,它采取网络安全保护性措施,防止传输数据外漏。控制系统中传输的数据可以是整个数据库,也可以明细到具体的业务凭证,这样,总部可以很方便地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实现各部门往来业务的自动抵消和分类管理。

3.3 企业信息决策系统

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和价值,直接对于供应链绩效产生作用。信息作用和价值主要问题是成本和效益优化分析。信息决策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集成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之上的信息处理和决策系统,它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复杂的决策问题,辅助中高层决策者决定活动的,具有一定智能行为的人机交互系统。近年来,微机的普及和应用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信息存储、查询、数据处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的发展更是以极低的消耗,完成了以往需要付出成倍的代价才能完成的工作。企业的领导阶层在做出短期计划和长远规划时,必须对现有的及以往的企业发展状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企业信息决策系统的作用就是对各种报表和那些看似整齐但却不能及时反映实际状况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据。同时,信息决策系统还要满足领导阶层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现阶段企业的信息决策系统大多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内层的核心信息系统,一是围绕在其外部的数据库。内层信息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记录企业中所有与资源流动有关的信息资料,提供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会计信息资料。外层数据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中各层管理人员,它可以由这些管理者根据需求自行安排信息种类,其范围可以随着各层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而扩大或缩小,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管理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james c.van horne, john m. wachowicz jr.财务管理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