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与教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1

【关键词】 师范教育;穷人教育学;优质生源

2007年,总理在北师大会见首批免费师范生时提出了“穷人教育学”的概念。他说,“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温总理提出的“穷人教育学”,不仅合情、合理,更合法。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政府对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决心和力度,也督促、号召着其他权利相对方的警醒与行动。同时,这也说明了,真正的“穷人教育学”不是只有国家的一纸政策就可以,更需要社会各界(如学校、教育机构、家庭等)的协力合作。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实际上,教育在向精英倾斜的同时,逐步冷落低收入贫困群体。当教育也患上“嫌贫爱富病时”穷人教育学的提出就显得更加大有必要了。

1 亲近穷人是教育的核心伦理

我国政府在现阶段推出师范生免费教育,其目的大致有三:①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问题,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可以选择接受免费师范教育;②提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关注度,通过免费的措施,吸引一些优秀学生选择师范教育;③解决当前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尤其是优秀师资的匮乏问题,鼓励更多的优秀的教师做终身教育工作者。从政府角度来说,是想以免费为主要吸引力,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教育领域,投身教育事业。这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象征意义,即师范教育“希望更多地吸引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投身教育事业”。不可否认,免费政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形成良好氛围,表现政府师资培养的重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今年,在六所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目前看做的很好,报考的人很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多,农村的学生多。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介绍,目前华中师大师范类专业学生中,很多都是农村或家庭困难生,确实,从道义实现的高度看,“亲近穷人”理应是教育制度的本色,是其制度伦理的核心,从功用发挥的角度看,也只有当教育制度真正“亲近穷人时”,才能更多发挥出其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 目前面临的问题

但在现实中,免费更多地被理解为是对困难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不是对学业优秀学生的有力吸引。从目前关于教育服务义务的方案看,除三年服务农村教育比较明确之处,关于农村学生报考免费师范教育户口是否迁移却在思考之中。考上大学不迁户口,显然会影响农村优秀学生“跳龙门”的理想实现,而迁移户口,以及毕业后把户口留在大城市,则会影响解决西部优秀师资匮乏这一问题,这不但影响解决中西部优秀师资匮乏这一问题,而且把农村教育队伍分成两类人,也导致这些学生根本无法安心农村教育。 很显然,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实施师范免费教育的第一个目的会比较容易实现,会有相当一批家庭贫困的学生选择免费师范教育,仅以免费为条件,不仅不能吸引学业优秀的学子投身教育事业,甚至贫困家庭的子女为了改变自己未来的生活,也会谨慎选择师范专业。这样造成的后果有三:①成绩好的自然不会报考师范高校。②成绩相对较差,但是家庭条件稍差的学生选择其他综合类高校,完全可以凭借国家国家资助体系顺利完成学业。③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希望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免费的政策,一方面学到有用的知识,报效社会,谋求自身发展,一方面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教育做为改变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形式,是很多人改变自身命运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户籍制度森严的二元社会结构下的我国。很多农家子弟希望通过升学这个途径改变自身的农民身份和世代在农村生活的命运,简单说,就是要离开农村。但是如果按照已有的免费政策,如果学生选择了免费师范教育,那他毕业后就要回到农村教书,这种政策泯灭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初始想法,强化了社会分层的存在。

免费表达的是政府的一种态度,是政府重视教育事业,重视教师培养的责任承担意识和行为取向,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扶贫”。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只有让优秀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才能培养好的国民,才能达到强盛国家的目的。免费不是师范教育的前提和终极目的,而只是其中的手段。一项职业的吸引力更多地体现在其社会地位和能否为就业者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如果未来发展受到限制或者没有好的发展,即使免费接受教育,也不会有人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民主化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穷人教育机会与教育条件始终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在这个问题上湖北省教育厅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中的一些条例很值得借鉴。入选毕业生到乡镇学校服务三年,提前定级、考研加分和出国培训等九项优惠政策。三年服务期满后,资教教师可以选择继续任教也可以参加公务员招考、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等多个选择方向。这也是这项计划最为人性化的一个亮点。

3 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问题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目前教育的实际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欠缺,只有扩大对贫困学生的支助力度,给予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成功的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

穷人教育学,就是时刻要将教育行为放到现实需要上,时刻将教育立足于解决社会教育难题和教育尖锐矛盾,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问题,让更多人掌握“认识教育公平的钥匙”。

综上所述,政府颁布政策,履行的是其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不干涉高校自主招生权、自主管理权等;高校在接受国家管理的同时,依法根据自己实际,自主灵活地制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政策,同时这也是履行作为受教育权的相对方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提供受教育条件的要求;免费师范生则作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接受权利相对方的服务,同时也应该服务中小学教育一定年限以完成自身的允诺。“穷人教育学”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理论,对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巨大的、积极的影响。它的提出,是我国人民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实际提出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要求的。

中国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凸现的时候, 中国教师教育已经逐步从满足 “非专业”转向努力“专业”的阶段, 从数量提高逐步转向质量的提升上。师资水平的提升是现阶段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 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中的很多难点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例如,水平高的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相反, 水平不高的教师往往让学生学得累且学习效果不好。因此,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之策, 但必须从整体上设计和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制度。恢复师范生免费政策是政府职责的体现, 但这一政策仅仅解决了 “入口”问题。从这一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 “入口”这一步, 而应该进一步整体设计提高教师素质的相关政策措施,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内建立整体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法律和制度框架, 确保教师队伍内在活力旺盛, 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实现民族复兴。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2

教育学体现了对于教师教书育人的意义以及成长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教育学的内涵中,获得强烈的生命感。教育学的基本品格与智慧是关注生命实践,这也是教师的核心理论:一直永远地将学生的生命当成生命。如果教师可以理解这一种生命感。他就会把对于人性以及生命的发展和日常的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分析并理解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这种生命感不是虚拟的,而是可以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相融合的。

2.通过教育学的时代感中得到现实感。教育学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自我的突破,从对历史的了解中不断创新的实践的方法。教师学习以及参透教育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超载和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学理论是实践活动中的新思维方法、新价值观以及目的性要求而构成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即为教育理论对于实践思想性的引导。

3.通过教育学的系统性获得逻辑感。逻辑是理论形态的教育学原理的基本品格。教育的基本构造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概念以及范围和原理中建立起内在相关的联系,对于教师完成简单至复杂、点至系统的思维过渡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通过教育学的开放,获得一种境界的感觉。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着教育学的思想开放程度。教育学一直以来一直试图吸收原已存在的各种和人发展有关的思想,引入到转化至有意识地影响以及改变人的发展。教育学的境界由此而来:不断地追求完善理论的方法、完善实践的手段;不断地追寻他人与自我生命的完善。与此同时,教育学思想的开放是要受到时代的精神影响,又不被时代所束缚。

5.通过教育学思维的穿透性获得现实透析。教育学思维的形成目的与作用不是思维本身,其指向是与教育生活相关的现实世界。这种透析感指向了教师的自我发展,透析了在自我教育的教学中体现出了相应的思维方法、行为、生活方式。

二、如何提高教师关于教育学的相关素养

教育学的教育任务是要激发出教师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让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素养,其内容如下。

1.重视时代的改变。对于教师而言,不能只做到保守,而是应该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掌握好人与时代的关系,学校改革与时代的关系,学校和自己的关系。明白时代在教育中对学生发展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主动去发现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学生生命的发展与自我之路。

2.真实、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体会,这也是教师在学习、运用教育学理论中所有的基本涵养。教育学本身就是体会。第一,许多理念都是汇集了实践者体会的产物。带着体会的理论和无体会的理论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其次,有效运用教育学的思想。教师的教育体会是丰富的,其素养在于它不单单要求有丰富、真实的体会,而且还要深刻。这种深刻指的是可以触及教育的生命成长以及本质的,可以将体会到的思想转化至自我的教育实践中。

3.了解教育思想的历史、现有状况。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本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有所了解,教师的教育学的素养也是要求教师对于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要了解清楚。特别是对于教育学在于不同时代的发展关系,包括各个时期的主流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著名的著作和这些在教育学的发展史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于教育学的现有状况,特别是对于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总体,包括每个分支的学科、交叉的学科的组成也应该有着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中找到自身的研究方向与实践的重心。

4.掌掘基础问题。在教育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出了非常多的理论学说,但这些学说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点:怎么通过教育促进并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发展。通过这一问题引申出教育学所探究的三个问题:第一,促进生命的成长、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第二,什么环境与条件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发展;第三,如何改造、选择环境与条件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发展。这些问题中,都含有了人、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问题所存在的基本,才能真正掌握教育学的核心。

5.重建理性内容。教育学素质的获取,首先带给教育的变化就是让自己的教育生活与理性并行。教师学会用反思的态度对看待自我的教育行为,在反映的能力与意识增加的同时也会了解怎样对于自己的重建,学会重新创建自己的学生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教学的价值观、教学的过程、教学的评价观,重新创建自己的思维方法、行为方法、生活方法。

6.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直以来教育学都着力于对生命的成长以及个人的发展进行影响和改变。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最难的事业就是对一个人的改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安都和此有关。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每一次的教育行动、反思、重新创建的过程中,把教育的影响慢慢渗透至学生的生命中。而这种精神与表明了教育不能是快速形成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体现出了教育的价值所在。同时,要可以将教育学的思想转变成为日常的教学实践,而这个过程非常漫长的艰难,同样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7.不停止地探索。教育学所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健康完成与成功的发展,这不单单是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自我的要求。而这种生命的主动发展与完善的连续与终身性是不会停止的。这就表明,教师不能因为年龄的增加、地位的提高等原因而停止了自我反映与重新创建的步伐,而是应该不停地进行探索。这也表明,教师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始终有着超越现实并接受挑战的勇气,有着提出新教育理念以及创新教育方法的追求。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3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师范类,泛指一类高校,而不是具体指某些专业。具体说,过去师范类高校中的所有专业均可算为师范类专业,包括不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心理,教育学等专业。现在,很多师范类高校改为综合类高校了。因此习惯上将师范类高校中的数学、物理、化学、中文、外语、政治、体育等与中小学教育科目相关的称为师范类教育。同样,将中小学教育的科研基础性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也称为师范类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4

神经教育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仍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中。此次论坛对核心论题进行了全面回顾,对研究现状展开了深入讨论。下面就本次论坛的三个核心论题(道德发展、人际交往面孔知觉、音乐教育)综述如下。

一、道德发展的神经教育学

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调节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内化过程,显著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说谎是道德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研究源于Charles Darwin对其2岁儿子说谎行为的观察报告,Charles Darwin总结出早期儿童说谎的两大特征。Kang Lee教授、傅根跃教授分别报告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说谎神经科学研究现状的看法。

(一)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

说谎行为是何时产生的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Kang Lee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他们采用抵制诱惑研究范式发现,大部分2岁儿童会坦白自己的违规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选择说谎否认。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2~4岁是儿童说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说谎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说谎频率增加。到了青春期,说谎频率又会下降,这可能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二)影响说谎的因素

1.认知

不同年龄儿童的说谎行为存在差异,这表明早期儿童不会说谎的原因可能源于认知能力的不足。研究者发现,儿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等可能影响儿童的说谎行为。

关于说谎行为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儿童说谎与一级心理理论理解相关;另一种假设则认为,儿童说谎的能力与二级信念理解相关。Kang Lee研究团队采用抵制诱惑研究范式发现,年长儿童在违背规则后假装不知道的可能性更高,他们的成功说谎与二级信念任务得分相关。儿童否认偷看行为只需要一级错误信念的理解,但想维持谎话且不被发现则需要二级错误信念的参与。国内刘秀丽等人对此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即具有较高心理理论水平的儿童,其说谎一致性优于较低水平儿童。

执行功能也被认为是影响说谎行为的重要认知因素。当儿童说谎时,需要回忆真实信息,抑制说真话的优势反应,且需具备灵活应变能力以成功维持说谎。傅根跃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以往研究表明,执行功能与说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尤其表现在抑制控制上。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执行功能也逐步发展,不仅有助于儿童说谎,还能促进儿童说谎行为向更高水平发展,可使其能根据不同情境说出可以让人置信的谎言。但Kang Lee教授指出,虽然儿童总体执行功能与说谎行为相关,但并非每个维度都与说谎行为相关。总之,执行功能与说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各维度对说谎的影响尚未被明确探知,有待进一步验证。

2.社会

从古至今,奉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常常会根据不同的人与不同的情境,选择说好听的话来恭维他人。儿童的奉承行为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Kang Lee教授和傅根跃教授在报告中都提到,他们采用评画研究范式发现,作者在场时,儿童对作品的评价会表现出较多的奉承,尤其是对熟悉人的作品。这表明,学前儿童已经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不是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遵守承诺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道德自律的重要表现。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承诺对说谎与说真话的影响,二是承诺是否有效。Kang Lee教授对此分享了他们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3~7岁儿童做了违规行为后,如承诺过要说真话就能够减少说谎的可能性,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儿童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此外,他们还考察了承诺行为与揭穿父母违规行为的关系,发现即使父母要求儿女对他们的违规行为加以隐瞒,大部分3~11岁儿童在承诺过说真话之后,仍会揭穿父母的违规行为。这表明,承诺与说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是减少儿童说谎的重要手段之一。

3.文化

Kang Lee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影响说谎行为的重要因素。他们团队在考察7~11岁中国与加拿大儿童在亲社会和反社会两种情境下说真话与说谎的差异时发现,在亲社会情境下,中国儿童比加拿大儿童更会说谎以示谦虚;而在反社会情境下,两国儿童都更愿意说真话。此外,Kang Lee教授还提到,7~11岁中国大陆儿童比加拿大华裔、欧洲和加拿大儿童更会说谎以示谦虚,做了好事通常会选择否认,且隨着年龄的增长,11岁儿童说谎以示谦虚的表现最为突出。总之,中国儿童更愿意为集体利益说谎,体现出了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欧洲儿童正好相反,更加关注个人;而加拿大国籍的中国儿童则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性说谎。这些研究均证实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影响深远。

(三)神经影像学的新发现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采用神经科学方法(ERP、fMRI、fNIRS等)来探究说谎背后的神经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ERP测谎主要以P300作为主要指标,从说谎所需的抑制冲突及复杂认知负荷的角度展开探讨。Kang Lee教授在报告中提到,国外有研究发现,说谎诱发的P300波幅比说真话小,相较诚实者,装病者对刺激产生反应时,P300波幅显著降低。由此表明,个体做出说谎反应时,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抑制真实反应上。而针对刺激反应,研究者发现,相比无关刺激,探测刺激能诱发更高的P300波幅。除此之外,N400、N2、CNV、LPC等成分也可作為测谎的指标。

虽然ERP技术在时间维度上为说谎神经机制提供了许多证据,但其空间分辨率存在局限,无法完全解释说谎的脑机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此有补充作用,可有效进行脑区定位。Kang Lee教授表示,以往基于fMRI技术的说谎研究,较为一致地证实了说谎反应在前扣带回与前额叶皮质引起更多的激活。而他们探究伪装失忆个体的大脑激活时,发现伪装失忆与前额叶、颞叶及顶叶等多个脑区有关。他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伪装失忆过程中,认知负荷加大,由此激活了更多的脑区。傅根跃教授补充说道: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类型的谎言在反应阶段可能涉及不同的神经加工回路,如Gains发现无意识说谎涉及前扣带回皮层和后部视觉皮层,而有意识说谎则激活了右侧前额叶;Abe等对否认事情和捏造事情两种谎言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背侧、腹侧与内侧前额叶与这两种谎言均相关,而前扣带回只在否认事情时被激活。傅根跃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他们曾利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探究自发性说谎的神经反应,结果显示,自发性说谎引起左前额区更大的神经活动,同时还发现correct-truth(预测与报告都是正确时)比incorrect-truth(预测错误而报告正确时)在左侧额中回和右侧额上回的神经活动更明显。由此表明,该过程有奖赏系统的参与。

综上,说谎主要包括抑制真实反应和执行说谎反应两个过程,涉及抑制、工作记忆、认知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且在脑活动上也得到了体现。目前,有关说谎神经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仍存在局限。一是实验范式的生态化问题,已有研究大部分采用实验室情境下的说谎测试,这种情形下的说谎与真实社会互动情境中的说谎是否一致,有待进一步验证。第二,应用fMRI等技术研究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脑机制尚有方法学上的限制,无法在不受干扰的状态下记录儿童说谎的神经状态;而ERP、fNIRS则不需要特别控制实验环境,能够在较真实的情境下记录大脑活动,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生态化效度。第三,从说谎加工过程看,说谎可分为决策阶段、反应阶段及评价阶段。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说谎的反应阶段,其次是决策阶段,而对说谎评价阶段的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人际知觉(人脸、种族)神经机制与教育意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其敏感性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人际知觉途径主要包括面孔知觉、语言与行为知觉及外在特征知觉。而面孔作为一种非语言性刺激,包含了复杂、多维的信息,如年龄、性别、表情等。及时、准确的面孔知觉是维持社会生存,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基本能力,也是人际知觉最重要的途径。对此,Merry Mo博士、卢英俊副教授报告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成果。

(一)面孔加工相关模型

面孔加工神经机制的探讨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卢英俊副教授指出,新生儿偏爱关注面孔刺激以及因脑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面孔失认症病例等论据,均提示可能存在先天的面孔特异性神经机制。此外,对脑损伤病人功能的双重分离研究发现,面孔和物体识别在功能上是相互独立(并行)的。脑成像研究进一步定位了面孔加工特异性脑区,如梭状回面孔区(FFA)等。目前面孔加工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Baucer的双路线模型,De Gelder和Rouw的动态双路线模型,Bruce和Young的面孔识别信息加工模型,Haxby、Hoffman和Gobbini的面孔知觉神经系统模型。大部分学者对后两种模型更为认可。

(二)影响面孔加工的相关因素

1.面孔吸引力

面孔吸引力是指目标人物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对传递社会情感性信息和人际交往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对面孔进行加工时,更偏好吸引力相对较高的面孔,这种偏好存在跨年龄、性别的一致性。近年来,卢英俊团队的系列研究发现,面部空间特征关系、肤色、亮度、绘图方式及脸型对面孔吸引力具有一定影响,且在脑机制上得到体现,具有高吸引力的面孔诱发显著的LPC波幅。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一种非语言符号,是实现个体情感交流和情绪体验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通过识别面部表情可以间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秦金亮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面部表情认知发展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儿童最初只会区分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而后从不高兴的表情中分化出生气和恐惧的表情。多数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儿童对积极表情的识别能力发展最为连贯,其识别能力显著早于消极。儿童面部表情认知的发展顺序为:高兴、生气、悲伤、恐惧、惊讶和厌恶。脑成像显示:前额叶、前脑岛、基底神经节、眶额皮层、前扣带回和杏仁核较多地参与了表情加工。

3.异族效应

异族效应是指识别与再认自己本族人面孔的成绩显著优于异族面孔,具体表现为对于异族面孔无法进行分辨,看起来都很相似。此结论最早由FEingold得出,目前Merry Mo博士、Fu团队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异族效应可更一般化地定义为本族和异族面孔加工的差异性。该差异主要体现为:(1)异族分类效应。(2)异族再认效应。(3)异族的视觉加工效应。(4)异族的神经生理效应。

Merry Mo博士在报告中提到,异族效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现象,存在跨年龄、文化的一致性。如Kelly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能正确再认各种族面孔,未表现出异族效应;6个月能再认东亚面孔和高加索面孔,无法再认中东和黑人面孔;9个月却只能再认本族面孔。此后,他们运用相同研究范式对中国婴儿进行探究,结果发现,中国婴儿也存在相似的发展规律。

谈及异族效应的神经机制,Merry Mo博士表示,目前ERP和fMRI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她提到,部分研究者发现异族面孔会引发更大的N170波幅和潜伏期,但也有研究者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她认为,差异可能源于实验任务难易的不同。在简单的分类面孔任务中,被试对本族面孔的加工深度高于异族面孔。而在难度较大的再认任务中,被试需要注意面孔身份信息,异族面孔信息难度大,需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导致N170波幅上升。fMRI研究發现,本族面孔激活更大的梭状回面孔区,而左侧梭状回的激活程度与异族面孔分类及本族面孔再认成绩呈正相关。

(三)教育意义

儿童需习得分辨面孔的细微差别、记忆面孔和识别各种面部表情等能力,这些是人际知觉中必需具备的能力,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深远。异族效应的神经机制显示,个体对本族面孔与异族面孔加工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个体知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窄化现象,可能需要有更多认知资源投入于对异族面孔的加工。由此,Merry Mo博士提到,在与异族人往的过程中,出现脸盲本族偏好等现象均属正常,不要因此产生猜忌,怀疑他人种族歧视。此外,Tanaka和Sengco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加工本族人脸时,采用整体特征性加工方式,加工异族面孔时,则采用个别特征加工方式,从而造成再认成绩的差异。两种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源于对面孔认知经验程度的不同。由此推测,增加儿童接触异族面孔的频率,可以降低异族效应。在讨论这一问题时,秦金亮教授指出,随着国际化发展的日益加快,儿童未来将会接触到更多的异族面孔,教育者可有效利用相关资源,减少儿童对本族面孔与异族面孔的加工差异,强调生态化训练。

三、音乐的神经教育学

音乐是一种超时空、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几乎涉及人类所有的活动,如呼吸、心跳等。音乐感知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能力,包括辨别音色、音高、节奏和旋律等,同时还包括整体性结构分析。近年来,随着对脑科学研究关注度的逐步提高,各领域均出现了向脑科学延伸的发展趋势,音乐学也不例外。研究者尝试通过探究脑机制来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认知加工的本质,揭示音乐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加工的神经机制

唐孝威院士指导的音乐神经教育学团队已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其相关研究始于对失乐症的探索。所谓失乐症是指个体失去感知或表达音乐的能力,包括感受性失乐症和表达性失乐症。最早,研究者通过对谢贝里和朗格拉斯等患有失乐症的作曲家进行诊断发现,他们的失乐症都是由右颞叶受损引起的,从而提出了音乐功能定位于右半球的观点。该结果与斯佩里裂脑人研究的结论相符。但之后,有临床证据显示,大脑左侧受损也可能导致音乐感知加工受阻。因此,目前针对音乐表达加工的脑区定位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如Botez等发现,右侧额叶受损的患者无法进行乐器演奏;Basso等发现,左侧颞叶、顶叶、枕叶受损的指挥家失去了作曲能力。学者们较为一致地认为,音乐表达可能需要多个脑区的共同参与。2011年,Koelsch等提出了音乐知觉加工模型理论,认为音乐知觉存在层级加工模式。第一个阶段是对声音特征的提取阶段,由基底神经核团和初级听觉皮层负责解码分析。第二阶段为格式塔片段形成阶段,对音色、节奏、频率类似的声音进行重构,且开始初步对旋律进行加工。第三阶段为音程分析,即在格式塔片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旋律轮廓信息的变化,以及和弦内部或旋律内部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进行音乐结构加工,大脑对和弦功能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对音乐旋律信息进行整合。

(二)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是指聆听某种类型的音乐能提高相关行为能力或引起神经生理活动的改变,是一种音乐与认知及其他学科关系交叉最突出的一种现象。目前行为学层面的研究未达成一致性结果,部分研究成功再现了莫扎特效应,如Rauscher和Shaw运用折纸、剪纸任务比较三种状态下(聆听录音故事、聆听莫扎特音乐以及无音乐刺激)被试的时空推理能力,结果发现,莫扎特音乐组被试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研究还发现,长时间音乐训练能提升幼儿的时空推理能力,但也有部分实验未能再现莫扎特效应,如Aheadi等指出,莫扎特效应存在限制性条件:该效应仅适用于非音乐家群体。有学者对学龄期儿童也进行了类似实验,也未能证实该效应。

有关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则较为一致地证实了莫扎特音乐对大脑独特的影响。有研究团队在莫扎特K448作品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研究中发现,莫扎特音乐对大脑1频段脑电功率谱的作用最为显著,尤其在左侧额区与颞区。ERP实验结果显示:以莫扎特音乐为背景完成视觉Oddball范式能增加左半球ERP成分的潜伏期,右半球却缩短。此外,fMRI、fNIRS实验结果均较为一致地证实,莫扎特音乐能广泛激活颞叶及与时空推理相关的背外侧前额叶、枕叶等脑区。目前,有研究表明,莫扎特音乐对某些特殊群体具有显著的康复治疗作用,如,可以显著减少癫痫症患者的发病频率,帮助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康复等。

关于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目前主要有直接启动说与间接偏好、心境和唤醒说两种学说。直接启动说认为,莫扎特音乐能够启发、激发或增强时空推理任务所使用的固有神经放电模式,从而提高时空推理能力,产生莫扎特效应。间接偏好、心境和唤醒说对该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莫扎特效应的本质是由音乐所导致的偏好、心境或唤醒度差异。两种理论都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支持直接启动说的研究主要来自认知神经科学,如有相关研究显示,莫扎特音乐激活了与时空任务相关的脑区。而支持间接偏好、心境和唤醒说的研究基本来自行为学,如Thompson等发现,速度较快、情感愉悦的音乐能提升个体空间能力,情感悲伤、速度较慢的音乐则无效。莫扎特效应机制研究至今尚未定论。

此外有研究者还探讨了莫扎特音乐的本质特征。研究发现,莫扎特音乐具有最高程度的结构化与长时程周期性,能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需要具备高度结构化及长时程周期性等特征,而这与大脑皮层高度组织化的微观解剖结构可能存在某种相似性。高度结构化、长时程周期性假说解释了莫扎特效应的成因,间接支持了直接启动说,并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

(三)教育意义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5

  从罗森斯托克(R〇senstock)20世纪30年代 初提出成人教育学(Androgogy)概念至今,人们 对成人世界教育现象的关注与探索已经差过了 80年的历程。其间,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成人教育 运动的跌宕发展,成人教育学作为一类专门知识 也在实践和思辨中得到了积累与延伸。

(一)“成人教育学”概念的追问

  作为学科的成人教育学,早在1930年就进人 了北美一些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但它却一直作为 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存在着。其争议的核心,就 是成人教育学的学科类属问题。答案似乎不言而 喻,成人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显然,这是话语 权利博弈的结果。作为专业领域的成人教育学, 在经历了与教育学的持久论争之后,逐渐融入了 现代教育学的知识体系,而这场争论又对当代成 人教育学科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就词语结构而言,“成人教育学”由“成人一教 育一学”三个词构成,基于不同视角的概念诠释导 致了对这一专业领域的不同理解。纵观成人教育学科70?80年间的行进脉络,“成人一教育学”与 “成人教育一学”先后主导了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从而刻画出了成人教育学发展的思想历程。由于 前者努力将长期以来潜伏抑或游离在教育世界边 缘的“成人”推向教育学的理论舞台,用“成人”理 念丰满乃至重构教育学术体系,因而可以称之为 “成人的教育学”;而后者则试图获得成人教育实 践活动的理论韵味,或提升成人教育实践领域的 学术品质,赢得来自“教育主流理论”的认同,故而 可以用“成人教育的科学”冠名。

(2)“成人的教育学”

“成人的教育学”与全球范围内的成人教育运 动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教育学知识体系 的不满,以及用非正规教育乃至非学校教育来改 造社会的坚强信心。持这种取向的研究者,其关 注的重点是“成人”,指出比照“儿童”,“成人”同样 有其特定的身心发展以及持续社会化的特点与任 务,甚至人到成年所面临的各种人生过渡与危机, 其关键意义与炽烈程度可能远非孩提时代的经历 所能相比,加之当代社会变革无时不向成年人们 提出必须与其适应的种种严峻课题,因此,教育不 仅是儿童的需要与权利,同样也是成人的需要与权利,既然传统的教育学徘徊于学校围墙之内,那 么就有必要建立一门针对“成人”的教育学。

“成人的教育学”彰显了成人教育学在学科发 展初期的“教育学叛逆者”形象,也建构着其通过 教育努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以及促进成 年个体发展的人本姿态。这股张扬着“责任”和 “人本”色彩的教育学的另类力量,开辟了心理、社 会、人权、机会、实践等多个成人教育的研究路向, 但也表现出在理论整合和学术深入上的力不从 心。尽管如此,它仍以唤醒“沉睡之成人”的“教育 反叛”意识,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书写了成人 教育研究的早期辉煌。

(3)“成人教育的科学”

尽管“成人的教育学”为学科早期的发展积聚 了能量,但它却无法跨越缺乏系统知识和实证支 持的沟壑,加之缺乏一支稳定的研究力量,致使其 最终逐步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延续至今,以“成人 教育的科学”为取向的学科发展思潮。这种思潮 伴随着现代教育学的繁荣而走向前台,努力将成 人教育学科推向现代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并试图 加入其中,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政府支持的大 学、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 急剧增加,人们对“成人教育学”的认知发生了转 向,试图更多地从教育过程而不是从成人本身来 思考这一领域的问题。作为弥补专业话语匮乏的 一项策略,许多研究者开始大量借鉴和引用教育 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试图构建起本学科的知 识体系。迄今看来,尽管这种努力取得了一定的 成果,但却常常遭到来自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内 部的质疑,甚至诘难,认为这种“成人教育的科学” 取向,因为缺乏对成人世界的关注,甚或不假思索 地实行“教育学搬用”,而难以构建起具有专业个 性乃至充满无可替代意义的话语体系。

从“成人的教育学”到“成人教育的科学”,成 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发生了重要的转向,从关注 “成人”走向关注“教育”,对“科学”的热衷已经取 代了对“实践”的关照。这种“主体”的旁落,导致 了成人教育内部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紧张。因此, 如何在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上重新发现“成人”, 重建学科的“成人”意识,成为历史给学科未来所 提出的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

二、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

  正如我们对成人世界的教育现象认识尚显稚 嫩一样,成人教育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仍处“垂髫” 之年,面临着许多的现实困境和学术难题。

(一)研究范式的缺失

  就中国的成人教育学科而言,研究范式的缺 失是学科发展中的沉疴。尽管近年来本学科的研 究论文汗牛充栋,但能尽显学科范式,且振聋发 聩,并能在教育核心学术刊物上必据一席之地的 研究成果,实为寥若晨星、凤毛麟角。而大量以一 般经验归纳和简单思辨演绎为表征的“论文”,不 但没有给学科发展注人必要的生机,反而暴露了 学术的浮躁与功利,表瀑出学科在研究范式方面 存在严重的问题。

追根求源,这种研究范式的缺失归咎于研究 活动重缺乏“成人”意识,更是远离了充满生机 的“成人世界”。脱开“成人”与“成人世界”而空谈 “教育”,往往失却了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以及进 行深人演绎的逻辑空间,这种学科研究不仅必然 陷入毫无任何逻辑力量可言的尴尬境地,而且各 种“理论”和“术语”仅仅添上“成人”的“前缀”而被 肆意发挥,泡沫飞扬,甚或热衷披上“成人”的“外 衣”粉墨登场,来去匆匆,混淆视听。

建构自身的研究范式,已经成为成人教育学 科建设无法回避的首要课题。而这种范式的建 构,既需要研究者的学术自觉和自律,又需要在学 科发展中确立“成人”意识,倡导进人“成人世界” 开展研究,找寻探索成人教育问题的适宜方法。 然而,这绝非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一个艰苦的 过程。

(二)学科边界的模糊

  学科是特定研究领域走向成熟的产物,也是 研究领域制度化与建制化的结果。在此意义上, 学科的形成意味着它成功地界定了自身的“研究 边界”,并规定了本学科研究的学术规范,即所谓 的“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 同一性的作用来设置其边界。而在这种同一性 中,规则被永久地恢复了活动”?。作为学科的成 人教育学,由于在发展中始终未完成“话语生产体 系”的建构任务,致使研究工作缺乏内部的同一性和学术规则,研究选题随心所欲、研究成果千姿百 态,导致严重缺乏对话与交流的基本平台。

成人教育学学科边界的模糊,首先与成人教 育的特殊性有关。普通教育学关注学校境遇下的 儿童发展与教育问题,相比而言,成人教育学则复 杂有加,这深刻地反映在成人教育的“概念”方面。 例如在《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UNESCO, 1976) 里,成人教育被认为是“有组织教育过程的整体, 无论这一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 <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 取代中小学、学院、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 由之,在成人教育研究领域,相关的术语极其纷繁 多样,例如农村教育、扫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弱 势群体教育、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远程 教育、终身教育,等等。研究的田野尽管如此全面 开花,但事实上,成人教育迄今并未已经形成任何 一个相对成熟的问题研究领域。

学科边界的模糊,还与专业人员、研究群体之 间缺乏对话与沟通有关。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 都需要一种合理的社会建制,包括学者的职业化、 固定教席、课程计划、学会组织、学术会议制度、专 业期刊等,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学术互动建立起学 科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专业信息的交流,搭建研 究的对话平台。在成人教育学科领域,传统上延 续下来的研究协同形式,关注操作、细节的4量往 往超过关注学科、整体的力量,学科发展步履维 艰,而教育学会建制又未留予成人教育学分支以 一席之地,使之丧失了吸纳来自成熟教育学科先 进经验与前沿认知的机会与空间,走向了 一种闭 锁甚至是自我陶醉的状态。总之,学科边界的模 糊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引起 人们的高度关注与积极思考。

(三)专业文献的不足

  在成人教育学科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 专业图书数量巨大,仅1979年至〗995年间公开 出版的成人教育专着已达549本?,近十年,随着 成人教育学专业在更多高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图 书屡见出版,但罕见丨?力之着,难觅上乘之作。

深人透析,专业文献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基础理论研究的匮乏。成 人教育学领域的文章多以应用研究为表征,而且 大多停留于一种对实践的推测和猜想,缺乏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实证的科学精神;而本学科的着作 则普遍显示出一种“大而全”的特征,面面俱到地 浅论“成人教育”问题,而对具体成人群体的教育 却避让千里,显示出对“成人”与“成人世界’’的漠 然。其二,比较研究的匮乏。在林林总总的成人 教育着述中,深入评析当代国外成人教育新发展 和研究进展的文献极为鲜见,所涉及的资料也明 显陈旧,难以折射出成人教育研究的全球状况与 最新动向。其三,创新意识的缺失。创新是学科 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在成人教育学科发展中。创新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遵守,大量的文献存在 低水平重复和雷同的嫌疑,整个学科对创新问题 的整体缄默,极大地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研究文献的不足,反映出成人教育研究领域 尚未形成自身的学术传统,日常的操作意识超过 了学术意识与学科意识,虚浮的功利意识抹杀了 追求意识与创造意识,同时也表明,我们对成人世 界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些状况的改变,必定需 要走人成人的生活世界去了解成人的生活现实和 教育需求,也必定需要从根本上去重新认识学科 的伦理意义,去重新选择学科的价值取向。

(四)研究人员的匮乏

  学科发展需要人去实现和推动,在所有的制 约学科发展的因素中,研究者的因素是一个首位 重要的关键性因素,因为所有的其他因素都需要 通过研究人员的活动去表达和演绎。在成人教育 学科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匮乏是一个长久存在 的老问题,在新世纪境遇下,这个问题更是已经到 了极其迫切,亟待解决的当口。

目前中国大陆的成人教育学科点,已经有了 初步的繁荣,专门研究所、大学的成人教育学硕士 点等学术建制对于维持基本的学术积累和繁衍起 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稍加观察不难发现,目前成 人教育学专业研究队伍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 出的矛盾就是:一方面,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教育 正式启动只有十年时间,因此尚未实现强大的“造 血”功能,现有队伍结构中,“科班人员”极其匮乏, 制约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成人教育学 专业迄今有限的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未能进人成 人教育研究队伍,新补充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 往往只能从外部学科和专业调人,虽然有望其带 来“学科交叉”的力量,但这种适应和转向过程需要付出相当的探索时间和艰苦的个人努力。

三、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未来展望

  面对充满变动的成人世界,如何在复杂的社 会变迁背景下把握成人教育现象,成为不断展开 的未来给年轻的成人教育学科提出的巨大挑战。 我们艰难地反思过去,也乐观地面对未来,并且谨 慎地思考着成人教育学科发展的诸多可能。

(一)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

  重建学科的研究范式,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 发展的核心课题。然而,这种重建必定是一个复 杂而艰难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过程。首先需 要学科研究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态 度,重新审视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复杂关 系,为逐步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传统做好 准备。同时,研究范式的重建离不开实践哲学精 神指引下的理论创新,需要确立以成人发展为主 题的研究纲领,明确以成人存在为原点的研究意 识,尝试放弃传统的演绎教育学概念的做法,更多 地深人到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 管理学,乃至有关自然科学等广泛涉及成人研究 的学术领域,以宽广的学科视角去洞察、诠释鲜活 的成人世界,以多样的研究途径去寻找、探获学科 发展的方法和话语。无疑,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必 定需要全国的成人教育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及 更多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提高探究能力,提升合 作水平,创建充满对话的专业学术氛围。

(二)重廓学科的研究边界

  重廓自身的研究边界,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 发展的关键所在。可以说,特定的研究领域既是 学科植根的土壤,亦是一切学科活动展开的逻辑 空间。其中,首选任务就是要进行成人教育的实 态研究,着力触及本然层面地回答清楚成人教育 究竟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 时空分布与层次形成,怎样一种内容架构与方式 选择,怎样一种实施过程与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 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它的本质何在、个性何在、目 的何在、功能何在、关系何在等等。深信这些最具 边界意义与根本意义的要素,其内核一旦得到真 实展现,那么,学科的“话语生产体系”将得到初步 的建构,具有同一性的学术规范或共识将得到最 初的确立。同时,研究的目标会变得清晰,研究的 路径会变得通畅,研究的论域会得到逻辑的延伸, 研究的结果会经得起实践与时间的锻打,并将大 大裨益于研究者之间实现更有基础的理论对话与 更加有效的学术切磋。

(三)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

  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是成人教育学科未来 发展的方法论选择。作为学科发育的基石,年轻 的成人教育学维系于什么样的方法论之上,将从 根本上决定着成人教育学的学科个性和理论面 貌。既往的成人教育研究,一度将生动的成人生 活世界置于身后,抓住了成人的“概念”却忽略了 成人的“存在”,这是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缺憾。 面向未来的成人教育学科,要真正走向符合国际 称谓的“一门帮助成人学习的科学与艺术”之学 问,就必须加强研究中的“思”,不仅要严格地审 思、辩思“研究什么”的问题,更要严谨地深思、精 思“到哪里研究”、“如何研究”和“为何研究”的问 题,而回归成人的生活世界,包栝他们的劳动生活 世界、职业生活世界、家庭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世 界、情感生活世界、心灵生活世界、闲暇生活世界 等等,加之他们面临社会种种变迁而对自我、对他 人、对团队、对组织、对社区、对国家、对人类所发 生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变化,以及重新找回久别的 社会理想,便是使以上这一连串疑问获得适切注 解所断然不可舍弃的天然通道。总之,当下的成 人教育研究,急切需要解决的,并不是宏大或是走 向泛化的理论叙事,而是明察秋毫、深切人微的主 体关怀。因此,研究者有必要跨越校园的围墙,走 人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 园,去捕捉成人生存境遇中的发展需要与发展困 境,去思考教育可能提供的支持,从而在成人存在 与教育存在的交接中、契合中,提升理论的解释能 力,寻到学科的发展生机。

(四)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

教育与教育学范文6

 

1、前言

 

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指师范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活动实践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并且通过到大中小学校开展实习活动,接触原生态教育场景,积累朴素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而通过教育评价上升为系统性、理论性实习收获的过程。教育学专业目标定位是培养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人才,其专业设置具有浓郁的师范特色。其开展的教育实习活动能够帮助教育学专业师范生获得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与素养。但是我国目前师范生教育实习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有效开展。因此,探求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的研究便显得愈加重要。

 

2、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取某某师范大学已经开展教育实习活动的100名教育学专业师范生为样本。

 

2.2 调查方法

 

为了解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看法,笔者参考已有的科学问卷,结合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份涵盖实习准备、实习过程与实习评价三个阶段、17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其中包括15项选择题和2项开放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回收率为94%。对数据的处理则借助SPSS和EXCEL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以学号为依据,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0位教育学专业的师范生作为个案访谈对象,围绕“对实习有效性开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如何进行实习评价”等在问卷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与20位被调查对象进行深入交流。

 

3、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只有8.1%的实习生在实习后表示“毕业后不想当老师了”,91.2%的实习生则表示在实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其中42.6%的实习生“更坚定从教为师的决心”,59.6%实习生“看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并有意识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弥补”。以上数据表明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习生自身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普遍增强。但是,如表1所示,实习生认为诸多因素在制约着教育实习有效性的开展。为行文方便,我们将从实习开展的“实习准备阶段”“实习开展阶段”与“实习评价阶段”三个阶段进行问题分析。

 

3.1 实习准备阶段

 

3.1.1 实习生自我准备不充分

 

师范生的实习准备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储备。在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51.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当学生积累的经验”对自己的实习帮助最大,这一方面说明师范生能够通过“学生经验”组织课堂,另一方面“专业课学习”让步于“经验”,说明实习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未能将专业课知识与自己“当学生的经验”发生勾连与融合,用专业课知识统合、提升“经验”的能力尚需要进一步锻炼。

 

3.1.2 实习时间短且安排不合理

 

在表1中,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实习的时间与内容有限”高居榜首,且有近8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时间与内容上的设置不合理极大的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有效开展,所占比重之大提醒我们需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有学者对我国7所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理论课程开设情况调查表明:教育实习在各校的教学计划中一般为6~8周,一般安排在7~8学期。本次调查对象实习时间从3月24日到4月24日,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很多实习生反映自己“刚进入角色,实习活动就已经结束了”。

 

3.2 实习开展阶段

 

3.2.1 实习学校接洽不易

 

从表1中我们发现高达46.81%的实习生认为“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不信任”与“实习学校不欢迎”三项有关实习学校建设的问题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开展。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一方面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的观念落后、主动性不强、经费紧缺等,另一方面则由于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排斥态度,怕接受实习对正常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甚至在实习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指导教师毫不犹豫的对实习生说:“怎么讲都行,你们随便讲吧,反正你们走了我们还得讲呢!”。以上两点原因导致了高等师范院校在联系实习学校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campus-based)”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school-based)”,与中小学关系逐渐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并结为平等的伙伴”。

 

3.2.2 实习生自我态度不端正

 

在问及“师范教育阶段的实习重要吗?”这一问题时,87.2%的实习生都对实习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说明师范生对于实习的态度大都是比较端正的。但部分实习生还是存在投机取巧心理,如有同学从网上下载授课所用课件、课时不多而经常请假离开实习学校等。在被问到“实习是否达到应有效果”时,1.1%的同学直言因自己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收获不多。

 

3.2.3 实习教师指导不充分

 

实习指导教师包括师范院校指导教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班主任指导教师。如表4所示,不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开展教育实习的帮助是不同的,实习学校教师普遍对实习工作缺乏热情,特别是实习班主任指导教师“针对性强”一项出现空值;在个案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指导教师带多个实习生现象屡有发生,甚至部分学校实习班主任指导教师带15个实习生,如此高的师生比又如何保障教育实习的有效开展呢?

 

3.3 实习评价阶段

 

3.3.1 实习评价过程不透明

 

在表1中,17.02%的实习生表示“实习评价不合理”,并且出乎意料的是在本次的调查中,实习生对于实习结果的评定方式竟然是众说纷纭,还有10份问卷显示根本不知道怎么进行实习评价。可见实习指导教师在对实习生进行评价时容易忽视学生的知情权,或者存在“一言堂”等现象。

 

3.3.2 实习生反思性成长缺位

 

实习生在实习返校后,通过递交实习反思报告完成实习活动的全部程序。实习形式上结束,使实习生让渡出了自我反思性成长与持续性成长的可能。许多实习生没有继续聚焦于实习中发现的问题或者自身通过实习暴露出来的问题,导致更深入、更广泛的实习成长在形成“反思报告”这种文字形式之后被束之高阁,于是实习反思的再生失去了附着点。

 

4、对策与建议

 

4.1 实习准备阶段

 

4.1.1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合理安排各时期实习时间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实习方式,逐步建立不间断的实习制度。在一、二年级用充裕的时间让实习生充分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学习理论与增长实践经验相结合。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各安排一次集中教育实习或分段式教育实习。

 

4.1.2 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

 

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类课程与教法改革正在逐年渗透新课改理念,但师范生的学习内容与自身素质还是不能满足大中小学现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状况,师范院校要从实践课程的设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找准大学与实习学校教学的衔接点。要构建好教育实习的课程体系,将教育实习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4.2 实习开展阶段

 

4.2.1 建立相对稳固的教育实习基地

 

从根本上来讲,高等师范学校师范生的职业素质是“教”不出来的,而面向真实教育环境的实践,才是师范生成为未来合格教师的根本道路。我国有些师范专科学校为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尝试与附近的农村中学建立稳定的联系,让师范生到农村中学中顶岗实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实习效果。因此,各级各类高师院校应立足自身的特点采取“双方互惠”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使高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成长,以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未来的各级各类学校提供“临床专家”。

 

4.2.2 实习生应加强对实习活动的重视程度

 

实习生是实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实习活动的服务对象。首先,实习生应积极主动的与指导教师加强联系,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维,在与指导教师的沟通协商中有序开展实习活动;其次,实习生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自升教育教学能力,如在实习班主任期间,实习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开展实习班级的第二课堂,或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文艺晚会等形式多彩的活动;最后,实习生应认真完成教育实习任务中的教育研究活动,这是基于前两项工作基础之上的,实习生应该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努力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

 

4.2.3 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生的指导与帮助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与大学指导教师之间互相配合,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日常的、具体的实习训练和指导。师范院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应建立在对中小学了解基础上,应该经常到中小学去了解教育实际,使他们掌握一些中小学教改的动态,在具体指导中减少失误。同时带去最新的教育理念,帮助实习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大学也邀请中小学教师中的优秀者到大学课堂讲学,参与大学的师范教育工作,促使双方指导教师密切合作,取长补短。

 

4.3 实习评价阶段

 

4.3.1 建立行之有效的实习评价机制

 

实习评价对教育实习的后续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实习评价应当客观、严格、公开、透明、公平。了解实习生实际情况,多听取指导教师意见,评价方式多元化,可以让实习生主持实习工作评价会议,熟悉实习情况的指导教师参与实习成绩评定,保证评价公平。

 

4.3.2 关注实习生自身评价

 

要着重指导实习生从理论上巩固和提高实习的成果,认真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评价,从思想上、业务上找出与教育事业的要求相适应的地方与不相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地方,防止实习生只讲耕耘不问收获、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