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1

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回顾

1.组织领导有力,改革目标明确

5月初,管理培训中心领导班子,按照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关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借助良好的发展态势,定方向、理思路、抓关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2.深入学习宣贯,充分调研交流

“三集五大”改革是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方式一次全方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按照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要求,管理培训中心按不同层面组织中层干部、管理人员、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学习宣贯,帮助广大领导干部和员工全面准确把握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使思想和行动与公司的改革要求相统一,做组织变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和传播者。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动员准备阶段,丰富的培训形式、严密的组织安排,中心职工感悟颇深,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共有106人参加848学时的培训。

广泛调研交流。去年部分省公司已完成建设试点工作。为借鉴兄弟省公司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经验,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带队,先后组织赴江苏、天津、河南公司管理培训中心调研学习,围绕机构设置、培训资源整合、培训品牌建立、培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培训项目设计开发等方面与兄弟单位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为管理培训中心找准新定位、制定高水平工作方案提供了充分借鉴作用。

3.操作方案制定严谨务实,突出合力

集体智慧助推改革。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操作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重新定位、提升效率、创新模式为原则,变革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打造以培训和研究为核心、以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保障、研究与实践并重的现代管理培训中心,为公司发展提供管理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结合调研学习成果,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地征求意见,同时,主动与公司人资部门充分沟通,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研讨操作方案及人员配置办法等,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为新模式导入做了充分准备。

4.沟通渠道畅通,职工大力支持

管理培训中心“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新模式导入阶段的圆满完成,得益于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得益于有广大职工支持和理解。

5.操作过程组织周密有序,进展安排张弛适度

组织周密有序。管理培训中心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新定位的要求,严谨、科学地制定岗位配置实施办法。为确保操作过程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体系建设办公室人员按照人员上岗层次安排,首先制定每一阶段实施计划,模拟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工作流程,结果确定后在协同办公系统正式发文,同时在MIS系统及时岗位配置情况,同时下发下一阶段安排的通知,整个上岗操作过程环环相扣,积极稳妥推进,职工在周密、有序、公平、紧张的进程中,参与改革,获取信息。

二、存在的不足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总体冗员整体性缺员问题;二是岗位层级与岗级现状不完全匹配;三是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相配套的机制、制度还不够完善。这些需要在下一步磨合整改阶段进一步补充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试运行阶段,管理培训中心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并严格执行“责任追溯”制度,对相关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和绩效考核,进一步做好职责梳理调整及业务流程优化工作。

第二,针对岗位变动和业务调整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员工尽快进入工作角色,适应新岗位要求。

第三,根据新体系的要求,快速做好信息系统数据迁移、权限转换、角色变更、功能更新等工作,全力满足新体系下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的需要。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2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制度是提升企业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预防各种管理风险的有力保障。对于烟草行业而言,加强人力资源制度体系建设,对于保证行业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

(一)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人力资源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涉及招聘、用人和管人等各个环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具有相当的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劳动纠纷、劳动争议,重则发生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带来伤害。制度制定者必须熟悉国家法律法规,严格在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前提下,制定出台相关制度。

(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制度体系建设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在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架构式的思维框架来考虑制度设计,按照“紧急制度优先,次要制度逐步部署”的原则,逐步推进。在具体的制度出台前,要充分调研,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预测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制度实施前,要严格按照规定履行程序,做到按程序、按秩序办事;制度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制度执行落实情况,适时对相应条款进行修订,以更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企业与员工价值双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任何显失公平的制度,都会极大损害员工长远利益,最终也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利益。制度体系建设要找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的结合点,通过员工岗位职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以及企业文化导向与员工价值观一致等实现企业、员工的价值双赢。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影响因素

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时,除了遵循以上一些原则外,还必须考虑一些影响制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体灵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正确的、操作性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劳动政策、劳动力市场现状、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等。

(二)企业内部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管理基础、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等。

(三)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

企业的经营战略和?l展规划是制约人力资源制度的综合因素,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思想。人力资源制度就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设定了企业未来生产经营的规模、技术状况,从而也确定了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程序

(一)调查分析

在制定制度前,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企业内外的各种情况、收集各种数据等,力求基础数据周密准确。

(二)收集资料

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各种有关制度规定方面的资料,如地方的政策法规、行业内的规章制度、企业内及兄弟单位的相关资料等。

(三)组织编写

在组织编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让当事人参与。制度草案可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对于重点当事人,还可以个别征求意见,并认真记录和总结。第二,注意已有的习惯。企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工作习惯。在达到管理目标的原则下,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流程和习惯,可以有效地保证以后制度的执行。第三,简明扼要。制度的编写是为了执行。对于文字撰写,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四,可操作性。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失去了制定制度的意义。在制度中,明确说明某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具体要求等。

(四)执行落实

除了制度设计、编写上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外,制度执行时的严肃性、公正性乃是保证制度能够落地的重要一环。经济人本性、机会主义倾向和有限理性决定了人有为自身利益而破坏制度的本性。在制度执行落实过程中,员工往往更关心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企业管理者在执行、落实制度时,要更加注重其公正性。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

制度制定很难一次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发展,还要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充实。

一是应势而谋。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进步,适时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调整,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顺势而为。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等各方面的管理也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管理要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对相应规章制度进行调整,顺应企业发展形势。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3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1.内控体系建设目标―合规为基础,提升为根本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应以保障和促进业务发展的效果和效率为目标,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为根本,实现从合规经营到提升效率的优化升级。所谓“合规”,就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确保企业资产安全,保证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升”即在实现“合规”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的过程中,企业将逐步实现内控的合规性、可操作性及标准化。“合规性”为第一阶段目标,即构建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监管机构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可操作性”为第二阶段目标,即构建与业务、产品、流程、系统变化想适应的、具备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体系;“标准化”为第三阶段目标,即统一定义内部控制体系的语言和标准,实现关键业务条线的标准化运行,提升内控水平。

2.内控体系建设过程―分阶段、分层级”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公司分阶段、分层级的开展。

首先,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应停留在针对现状进行查漏补缺的阶段,还应结合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趋势、同行业领先实践、国际国内的监管要求,具有前瞻性地建立一套完善、适应公司持续发展、灵活且可落地执行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以及运行保障机制,以切实满足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需要。

其次,内部控制规范只有得到切实落实,才能实现公司的“长治久安”。必须切实将内部控制规范通过制度规范融入流程和操作、通过业务系统的升级和建设将内部控制嵌入系统,最终将内控执行落到实处,以真正实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手段、工具的建设与提升。

第三,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保持常态化、持续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企业必须结合未来业务发展步伐,循序渐进地建设内部控制体系,最终形成动态监控、持续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通过持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与提升工作,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股东回报。

3.全方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全员、全过程”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实现“三全控制”―“全面、全员、全过程”。

全面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个岗位。

首先,应制定覆盖全业务面的内部控制规范与流程。

全面控制建设应围绕内部控制五要素开展,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制可依、有据可循。涉及的规范和流程应涵盖公司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在建立内部控制规范时,还应考虑到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与国内外内控制度的要求,在设计制度与流程时坚持严谨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其次,建立以风险类别为主线,以关键业务和管理领域为维度的风险库。

企业的风险成因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通常来自经济、法律、政治、社会、同业竞争和科学技术等;内部风险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技术能力、管理基础和风险事件等。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进行风险管理时,首先应识别公司经营中的各项风险点,记录风险信息,根据风险的来源,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可能发生的后果确定固有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形成覆盖公司各项经营业务的风险数据库。

此外,还应建立内部控制监控预警体系,对各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分析、预警、报告。定期对风险数据库进行维护和更新,以适应新的业务领域,并对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不断建设与改进。

4.全员控制

深入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离不开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和作用,更离不开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多方配合。

首先要培养员工的全局观念和风险管理意识。

通过持续的内控制度及标准宣导,树立规范的职业道德操守,确保所有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相关制度,切实履行岗位职责。通过长期教育提高全员防风险、防隐患、堵漏洞的工作意识,能够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相联系,主动防范风险并提出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将静态的制度和流程用活用到位,避免内部控制成为摆设,从而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要明确界定岗位职责权限。

内部控制是一套制度、一班人马以及一系列相应行为的动态组合。如何将这一整套的活动细化到流程,责任到岗位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一门不可小觑的技巧和艺术。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首先将每个业务流程按部门责任分工,再在部门内将各个流程和控制点细化到岗位,并界定明确的岗位职责。部门内部应指定内控管理员,通常以部门主管或业务骨干为主力,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应规范审批权限和流程,切实有效地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

三是建立内控考核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

考核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励,一个是惩罚。内外兼修,压力与动力并存,才能真正为内控落地“保驾护航”。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审计、内控检查等,对内控标准的执行、内控的评估、缺陷的整改进行考核评价,推动执行工作的落实到位,并通过问责、通报、警示函等方式促进内部控制持续改进。另一方面,企业可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可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还可与职务升降挂钩。

5.全过程控制

对企业来说,内部控制不应是静态的控制,而是动态管理。内部控制仅做到全面、全员还不够,还必须做到全过程控制,不能只是单一的事后检查控制,还要实行事前、事中的动态控制,为企业构筑起三道防线。

一是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由业务部门执行,由此构成企业安全运营的第一道防线。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事先公司制定好的业务制度与流程进行运营,保证业务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执行期间,业务部门要时刻把控风险,通过了解情况、收集整理资料、掌控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测出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二是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由内控部门及合规部门执行,由此构成企业安全运营的第二道防线。内控及合规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业务部门,共同管理风险,监测业务流程中的控制点、监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定期审视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做到及时指导、及时检查、及时监督,发现问题时及时更正,确保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4

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发达国家大多经过40多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社会。此时,这些国家已基本实现现代化,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对落后,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同时,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组织、物质、制度等各方面的准备还不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较薄弱。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因此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冲击,要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时间紧迫,而且压力巨大。

人口老龄化还会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经济增长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金、医疗费用和福利费用等消费基金不断增长,影响积累基金,特别是生产性基金的增长,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老年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直接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状况下,如何解决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化的难题。

面临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老龄意识和建设“老人强国”理念,增强紧迫感,切实负起责任,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应对,认真化解,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通过发展解决问题,反过来,通过不断解决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这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适应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到来奠定物质基础。

2.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减轻人口老龄化在劳动力方面的不利影响。要把发展老龄产业摆在重要位置,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和促进老龄产业发展。重视开拓老年消费市场,以满足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需求。

3.加大统筹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承受能力。

三、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强有力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家庭和个人广泛参与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格局。

1.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研究实行将大额的慢性病门诊费用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的办法。建立和完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事业。鼓励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

2.大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要在增加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实行民办公助、公民合作、民建民营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等方式,保证养老服务机构正常运行,发挥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形成为老服务网络体系,为居家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3.巩固和增强家庭养老功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传统的家庭养老仍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方式。要在全社会加强以感恩教育、责任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尊老、养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贯彻实施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措施上鼓励儿女养老。积极创新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机制,推行协议养老制度,明确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责任;建立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政府补贴制度等,努力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四、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有强力的组织保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大量增加,老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老龄工作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5

1.高度重视风险管理,抓好各阶段管控重点针对信贷管理,专项布置风险管理工作,明确目标、开展排查、启动周报、严控过度授信、加快风险处置。成立信用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和若干信用风险专项工作组,集中人员及跨部门协调化解处置风险,同时出台授信违约与信贷主要负责人绩效直接挂钩的考核办法。2.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实施风险经理委派制,做到风险关口前移;建立信贷风险预审会制度;完善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贷审会的职责和流程;完善客户风险分析制度;扩大风险现场检查范围;加强不良清收。3.加强对监管评级和风险指标的监控持续关注监管评级的排名与变化、后四类风险贷款率、新发生对公、个人后四类风险贷款净生成率等指标,并及时根据相关指标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及考核激励机制

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下银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对客户经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必须推行任职资格认证制度,充实一批素质良好、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人员到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队伍中来。举办多层次、多角度的业务培训班,确保企业信贷队伍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在有效识别融资风险的前提下开展企业信贷营销和管理工作。建立客户经理考核机制,将贷款收益、资产质量和客户经理个人绩效紧密挂钩,实现正向激励与责任约束有机结合,建立起权责对等、标准明确、操作简便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三、全面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立“全流程”信贷管理理念

从做实贷前调查、做真审查核准、做细贷后管理入手,提高信贷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保持银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信贷全流程管理力度,严把客户准入关,继续推进实施客户准入集中审议制度,按照区别对待,优中选优的原则,对同一行业内客户实施分类筛选,防止“病从口入”。建立亿元客户贷款集体审议制度,加强对融资大户风险的分析和把控。严把审查和核准关,重点加强对客户实质性风险的审查,防止业务“带病通过”,严格贷款核准和作业监督,确保贷款手续完备。充分利用好贷后管理系统、风险预警监测系统的作用,通过加强财务指标、账户资金流、异常交易行为等情况监控。

四、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1.各地银行应积极配合各地政府进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升良好的诚信环境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在评级指标的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成长性、效益性,建立有针对性的评级体系鼓励和支持守信企业,加大对造假、逃废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照章纳税等失信企业的打击和处罚力度。

2.积极配合建立完善的共享信息平台积极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体系和企业信用咨询机构,为银行提供企业全方位、多视角信用状况有偿咨询,建立银行同业的企业信用奖罚机制。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企业,可建立“信誉良好的企业”名单;对于骗贷或违约行为的企业,应在金融同业中予以通报,增加企业及其股东的违约成本,促使其主动增强对自身的风险约束,防止其多头融资,套取银行信用。当前,特别要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企业的惩处力度,发挥法律强制作用,让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价,形成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机制和制度。

五、区分不同情况客户及行业对应做好信贷相关工作

1.对潜在风险客户做好排点排查经营亏损、盲目扩张、过度融资、民间借贷、交叉违约、隐形关联特征的风险客户,及时退出潜在风险贷款。

2.加强产能过剩、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根据限额控制计划要求,做好上述贷款的压降工作。

3.根据银行业务品种风险特点做好房地产、贸易融资、小企业、个人贷款风险防控,防止贷款裂变对房地产贷款,严格准入标准,对存量房地产进行逐户、逐项目进行风险排查,对存在项目资金不足、建设进度缓慢、销售严重滞后、未按销售进度还款等问题的,及时采取资产保全措施,防止贷款裂变;对贸易融资,以防假、反假为重点,做好精细化管理,杜绝客户通过虚假贸易背景等套取银行融资行为发生;对小微贷款,锁定存量风险,管住新增风险,将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作为风险管控重点,防止以市场为平台套贷,控制好小微企业多头融资、过度融资,防范群发风险,个人客户重点防范虚假用途以及大额个人消费贷款。

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范文6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所谓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由自主、能动的微观主体,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普惠、适度的保障体制,以及严整、完备的法律制度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未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近期,则应着力在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着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

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和作为经济社会管理者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和改革中所起的特殊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但是,企业缺乏活力、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蔓延、地区封锁与市场分割严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长期存在,也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合理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政事政企不分、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因此,需要把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推进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成为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力履行相关职责的责任政府;成为致力于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和创造良好环境的服务政府;成为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监督的法治政府。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应当把握两点:第一,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改革,涉及国有资产关系调整、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等许多重要方面,单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身难以达到目的,而必须使相关改革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配套进行。第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改革,应当务实推进。就行政管理体制本身来说,当前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缩小政府从事事务的范围,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方式,在继续缩小行政审批范围的同时,对能通过核准和登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核准和登记备案制度要真正体现效率和便利的要求,同时规范行政审批的程序,使之简单快捷、公开透明、科学严谨;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直接从事和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并着眼于减少行政成本、抑制腐败行为、提高行政能力,优化组织结构,撤并相同和相近的工作部门,因地制宜减少行政层级;进一步完善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评价制度,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更多地运用竞争机制与社会评价机制,在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方面更多地使用反映人民切身利益状况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推行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推行重大决策失误引咎辞职、经济赔偿和刑事处罚制度;进一步健全政府管理的法律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管。

着力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

坚强有力、灵敏有效而又务实有度的经济调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经济调节机制是建立健全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的关键内容。近1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改革不到位,经济调节杠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形成完善的经济调节体系,促使市场主体把工作重心切实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应抓紧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相应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确保财权、事权相匹配,使各级政府都能通过公共财政满足履行其承担的公共事务的需要。完善中央与地方、省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推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物业税等改革,强化税收杠杆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应加快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形成能动、自律、富有活力而又具有健全内控机制的微观金融基础。推进政策性金融体系改革,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构建满足不同类型需求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金融杠杆的运用,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金融和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应在进一步落实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自、完善相关风险承担机制的同时,健全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规划、政策、信息、严格市场准入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价格体制改革方面,应着眼于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有利于促进协调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水、电、煤、石油、天然气等基础产品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合理调整教育、卫生、文化及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价格,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着力构建市场主体能动与规范运作的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

实现科学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有效调节,而且依赖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社会成员的能动与规范性运作。这是政府实现管理和调节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基础。形成市场主体能动与规范运作的制度基础和社会环境,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加快企业制度创新。加大国有独资企业的改革力度,着力完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个体私营企业以改革独资产权和家族管理为重点,创新企业制度。

以遵规履约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和信用记录为重点,形成信用跟踪、征集、分析制度,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相应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着眼于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合理权益和推动诚实守信,全面推进市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资产权利、市场交易、市场监管、劳动者权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法制基础。与此同时,加强执法和执法监督,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

着力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和有效的社会成员风险应对机制

立足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公平就业权利,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就业是民生之本。应把促进就业作为形成合理利益分配格局和有效应对社会风险的最重要的途径。促进就业,关键是形成鼓励创业和推动就业机会公平的体制机制。应降低门槛、简化手续、放宽准入,促进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自己开辟就业门路;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支持,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打破行业、身份和岗位垄断,形成城乡劳动者、不同行业和地区劳动者、不同层次与性质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立足于维护分配过程和机会的公平,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除通过公平就业缓解收入差距外,应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切实解决利用公共权力、动用公共财力、依靠特许经营获得的垄断利润来提高少数人收入水平的问题,主要是抓紧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严格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收入水平。与此同时,建立健全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立足于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实现保障对象的广泛性,保持保障水平的合理性,形成保障手段的多样性。应扩大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继续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商业保险。

着力打造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基础

目前,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比较滞后,城乡间公共服务差别很大,地区间公共服务基础极不平衡。应在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的同时,着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推进城乡间、地区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优化学校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体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