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1
1.教材地位
《沁园春・长沙》选编在赵大鹏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五单元《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属课内讲读课文。全词分上下两阕,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战斗生活的回忆,颂扬了当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艺术地表现了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光辉思想。本单元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感知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的能力”。为此,本课教学同样也应担负起培养学生鉴赏新诗能力的重任。
2.教学目标
《沁园春・长沙》采用的是用古典词格式写新时代内容的“旧瓶装新酒”的形式,语言富有表现力、韵律优美、抒情强烈是其主要特点。结合教材单元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了解诗歌借景抒情的特点,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和情境还原,学会阅读和鉴赏其他现代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并树立远大抱负。
3.教学重难点
诗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歌的本质,“重组意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于是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准确理解诗歌意象,体会深秋意境,体悟情感。
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分析,学习诗歌意象的象征义。
二、说学情
对于我校绝大多数高一的中职学生来说,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是普遍现象。对诗歌进行鉴赏,学生还没有形成借助意象通过联想、想象来体会诗歌意境的思维习惯,对内容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加之学生对本首词创作背景不熟悉,这些都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本课教学将充分践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电化教育辅助实施以下教法:
(1)朗诵法
营造形象的艺术氛围,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法
运用电化教育优化演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读,和谐的音乐伴奏,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这些做法都强调了情境的作用。
(3)图表归纳法
图表归纳法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整体性三大优点。抓住关键字词,用线条简单勾勒,能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教学过程清晰,重点突出,提高教学效率。
(4)讨论法
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2.学法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还有明显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让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课前预习法
课前我要求学生根据想象绘制“万类霜天竞自由”和“浪遏飞舟”图,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多渠道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及图片,为课堂教学中开展比照活动做好准备。
(2)勾画圈点法
诵读过程中,勾画圈点法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3)课后比照阅读拓展法
课后比照阅读任务的布置更是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关注学生知识的拓展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本课教学拟用1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人们常说:“心有多宽,天有多高。”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具备宽广的胸怀,能见人所不能见,想人所不敢想。就连一只小小的青蛙,在他们眼中也足以用来抒豪情、显壮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首《咏蛙诗》。(教师点击展示该诗)想不想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主席,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教师引导明确“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的另一首相同词牌名的词《沁园春・长沙》(出示幻灯片,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
(1)积累字词(3分钟):自读文本,要求学生将注释中生字读音拼注在原文中。(要求学生以后都应这样做,养成习惯。)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3分钟):营造形象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不理解的词句。
3.精品细读
(1)背景介绍(2分钟):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年代,然后让学生回忆1925年的情况,老师适当提示,让学生了解其背景。(出示幻灯片)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和背景理解诗词。(3分钟)
(3)师生同解。(13分钟)
①先让学生齐读前三句,思考正确的语序,并解释。
②品味第四到第十句,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先读,再理解,借助联想、想象进行意境还原,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③分析上阕中的最后三句,解决“怅”的根由。
④小结上阕。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主沉浮”,让学生在文中找内容回答,然后转入下阕内容的分析。
⑤分析下阕内容,回答“谁主沉浮”的问题,突出本文主旨。
(4)分析本词相关意象的象征义及艺术特色(5分钟)。
4.归纳小结(2分钟)
诗词鉴赏的方法浅述。(抓住意象,依托经验,进行想象和联想,重组意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5.练习拓展(5分钟)
描绘词的意境: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词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来。
教师示例。(根据时间及具体情况而定。)
6.布置作业(1分钟)
(1)背诵全词
(2)比照《沁园春・雪》,讨论评议,找出两首词的异同,总结规律
(3)修改并誊写意境描述,进行交流
7.全班再次朗读整首词,结束本课(2分钟)
五、说板书设计
精心设计板书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目标教学的发展,板书设计也应突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概括更丰富的知识类项,精练醒目,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
六、说教学反思
的《沁园春・长沙》达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学习这首词要运用形象思维,遵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规律。利用情境再现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具体性三大优点,在教学中“把文字、声音和形象三者结合起来”。图表归纳以揭示词的构思为重点,分别以“看”“问”“忆”“记”提领,通过宏阔的深秋意境衬托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让学生理解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既突出了主题,又反映了写法。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2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教学。
一、创新作文的特征
1.立意新
对同一命题能从新的视角入手确立主题,选择材料,不流于陈腔滥调。如写“我的老师”,不能总是如鉴定式地写老师如何认真备课教导学生,出要能想到爱生勤教之外的内容,如破迷信、乐捐助等。
2.题材新
日常生活中,你、我、他可能都会碰上相似的事,有相似的感受,不是不可以写,但大家都写相似的事,千人一面,就不会有吸引力了。如写“我的家乡”,多数学生会如数家珍式的写风景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有的学生只写家乡今年停建了去年未修好的庙而建了一栋新学校,这就使文章不流于俗套了。
3.布局新
即情节展开或人物心理变化有起伏,或峰回路转,或柳暗花明、扣人心弦。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到美洲去了,全家人对他满怀希望与想念。迂回曲折中不经意地碰见了,家人态度却来个大转变,情节可谓曲折引人。又如,契诃夫的《变色龙》、曹雪芹的《宝玉挨打》等也是极好的范例。
4.语言新
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关键。有的轻灵舒缓,如冯骥才的《珍珠鸟》,自然地流露了作者对鸟浓浓的喜爱之情;有的幽默诙谐,如鲁迅的《孔乙己》,生动地勾勒了孔乙己迂腐落魄的下层文人形象;有的淳美深沉,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得富有情感和哲理,非常感人。
二、创新作文的教学策略
1.积累――创新的土壤
“凡立言之要在于有物”。由于接触社会少,直接经验缺乏,或者对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感到言之无物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
(1)观察积累。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2)阅读积累。学生作文材料来自直接或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并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还要教给学生筛选素材,及时捕捉灵感的方法,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创新作文的土壤就越肥沃,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仿写――创新的起点
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模拟训练。可先仿课文,因为课文都是佳作,再仿课外文章。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多仿形式少仿内容,表现形式熟练掌握了,才能顺畅地表达思想内容;还要同中有异,有异,才有创新的萌芽。如教学《故乡》,学习了势利自私的杨二嫂那“细脚伶仃尖牙利齿的圆规式”“‘阿呀呀’愤愤地说”的人物漫画后,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要求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3.想象――创新的翅膀
想象是参与整个作文过程的,积累、仿写,还有后面提到的都离不开想象。在这里将想象另起一行,是觉得想象这种能力太重要了,平时教学中应注意训练运用。以下是从另一角度提出的几点做法:
(1)扩展性想象训练。这是作文训练渗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进行扩展想象,再造细节,使原文某一形象更加具体,色彩更加鲜明。
(2)延伸性想象。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情节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事情发展的趋向。
4.求异――创新的途径。
求异,即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创新写作,也就是让作文具有创新特征。在这里重点阐述指导构思情节的逆转与主题的拓新。
(1)逆转,是指构思时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以求引人入胜。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始是对蜜蜂的“不大喜欢”,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
(2)拓新,是指结合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思考,摈弃陈规,做出新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经历的人看,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如写秋景,许多人都着眼于它的萧瑟与苍凉。如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杜甫在《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在《沁园春・长沙》里却写出了秋景的美丽壮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景极富生命力。词人要表现的是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就一反前人愁苦形象,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平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背景材料中找出不同的因素不同的感触来,拓新立意。
如可指导学生做这样的思考:秋天在你眼中是什么形象呢?你是只看到它的成熟与收获,还是它的萧瑟与苍凉?前人有什么看法,你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然后要求学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设置一些词语相互否定的论题进行训练。如“立庙”与“破庙”(庙宇不能滥立),“毛遂自荐”与“毛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又如“进口与出口”“自家门前雪与他人瓦上霜”等,培养学生辩证求异的能力和辨析事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沁园春长沙原文范文3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法;调整举措
朗读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规教法,在教学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形之路使得朗读教学法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高中朗读教学法的现状
1.学生不爱读
进入高中之后的学生,他们的个性心理开始趋于稳定和成熟,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少言寡语,没有了初中时的活泼好动,多了些许沉默寡言,朗读就变成了“金口难开”的现实。另外较于初中生,高中生更加注重自我形象,对于别人眼中的自己非常在意,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理使得他们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个人的诵读在课堂中也变得举步维艰。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众多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他们较为直接地、功利性地选择了分数提升空间较大的数理化作为自己攻坚
的对象,语文成为他们弃为一角的无用之物,甚至早读课都成为教师与学生“猫捉老鼠”的课程,琅琅书声何复存在?
2.教师少范读
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这使得教材大都具有可读性。但在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遇到朗读部分就主动放弃,害怕读不好、害怕被学生嘲笑的心理使得教师将读的部分全部推给学生。自身朗读功底薄弱的教师在方法的引导上也让学生不得要领。这种单一的让学生朗读使得学生产生了对朗读的厌弃感。
3.利用多媒体替代其他读
多媒体作为新生的教辅工具,它的音频设备可以让学生从音响、图像方面产生直观的阅读体验,但教师为图自身方便,频繁使用多媒体朗读已经成为常态,学生对于这种朗读方式也习以为常,不用自己揣摩字、句、段的意义,不用自己揣摩文本所渗透出的作者情感,多媒体作为第三者隔绝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接触,学生对于这类文本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对朗读也缺失了情感热度。
二、高中朗读教学法不容忽视的原因
1.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要完成“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教学任务;选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则要求做到“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散文与诗歌”的教学目标“应在教学中加强诗文的朗读和诵读,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
验,心灵的共鸣,精神的陶冶。”这些所指之处无一例外地告诉了我们朗读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朗读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并体验他们的情感,陶冶自身的
情操
朗读这种眼、口、手、心相协调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通过对字、句、段的揣摩,领悟作者在文本中所渗透出来的情感世界。例如,杜甫的登高抒怀之作《登高》中颔联落木用“无边”“萧萧”来修饰,让我们看到了秋风萧瑟、败叶纷扬之景,长江则用“滚滚”“不尽”来形容,那湍湍水势、滚滚涛声都让我们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体察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
心境;颈联中“常作客”“独登台”直观地体现出了作者远离故乡、长期漂泊、举目无亲、孤苦无依的悲戚,“百年多病”更是写出了作者暮年多病、贫病交迫的悲伤与困窘;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写出了国势艰危,仕途坎坷和自己万般愁绪无以排遣的苦闷。通过对字、句的朗读,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悲苦。我们借助朗读就这样靠近了诗人,体察了他当时独特的心理情感,而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也在这时使得我们心灵得到感化。
3.朗读可以让学生感悟美,提升审美的能力
诗文辞赋等体裁是适合朗读的,不仅因为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因为他们本身所赋予的美感。诗歌中的绝
句、律诗严格的讲究字数、对仗、押韵,它们具有严格的形式美;徐志摩、戴望舒诗歌中有言之不尽的意象美;而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清新自然、优美典雅、生动凝练的语言则体现了散文的语言美;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中给我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的意境美。所有这些美感都是在朗读的过程得到深化的,通过朗读我们才能感悟出中华文字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美,只有学会发现美、感悟美,我们才能在美的熏陶中提升我们正确的审美能力。
三、高中朗读教学法的调整举措
1.着重于教师范读的榜样性
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这里一半意义的理解得益于教师的范读。而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并产生共鸣。因而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专业素养,恰当地提高朗诵基本功,只有教师的率先垂范,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朗读和学习的欲望才会被激发出来。
2.激发学生乐读主体性
抓住学生“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回归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师应采取鼓励性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朗读,同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比着读”“赛着读”中获得朗读的乐趣,让他们“读有所得,读有所悟”,从读中领悟文章,体会文章的美感,最后达到清人唐彪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3.注重朗读的方法性
朗读的方法对朗读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读训练一般可分为听、学、试三个过程。听,就是听专家朗读,也就是组织学生听录音带;学,就是组织学生朗读,教师此时就要纠正学生在朗读中语调、节奏、停顿、轻重、情感等朗读方面的问题;试,就是放手让学生跟随文章放声朗读。在这一过程中可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范读、齐读、分读、配乐读等方式来实现。如,《再别康桥》宜听专家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轻缓的眷恋之情;《荷塘月色》宜用舒缓的二胡曲营造出一种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氛围,让学生轻声齐读;《沁园春・长沙》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巷》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哀愁、悲伤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