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区域地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区域地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区域地理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随着对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的不断深化,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地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把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

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江晔,刘兰.再谈地理案例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10).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2

一、生动导入,引起“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加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地理教师想要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极为重要。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和深度的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或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生活事例或一些社会时事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

例如,在讲授初二地理的“时区”教学时,时差的概念,学生通过旅游、夜间看体育直播赛场的情况来体会;各国采用的时区:让学生在观看NBA系列直播,美国当地时间和中国时间的比较中,分别对这些加以理解体会,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我还要求自己上课要态度积极、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在课堂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打造轻松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观察以往的课堂教学,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生怕出错,怕遭到同学耻笑,受老师责备。所以,大多数同学采取默不做声,不动声色,缄默不言的态度。并有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紧张异常,没有安全感,更无平等、愉悦的感觉可言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好处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不再板着脸上课,该和学生开玩笑的时候也会开个玩笑,逗学生笑一笑,有时学生在课上捣乱,不要生气发火,而是开个玩笑,或者冷处理一下。这样既解决了课堂上的异常情况,又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上课时如果心情轻松,学生的表情自然,心情就会比较好,课堂效率也势必有所提高。其实这点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也深有体会。激情、幽默、轻松的语言交替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这种新的学习观的形成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我针对气候类型多而复杂的特点,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小组探讨一种气候类型,上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述和相互补充,并且由其他小组评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既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要认真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讲课时予以解答。例如,在讲授《地壳运动》教学:通过地壳探索的新资料了解地壳环境环境,使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知识,更能获得前沿的科学信息和资料;并且讲述地震发生时怎样防震减灾的知识等,学生都感到都很满意,而且还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既排除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念。当前,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实事求是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积累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3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地域性,同时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区域地理内容的复杂性和各区域的差异性,导致学习区域地理显得比较困难。学生直观感觉很乱,不知从何入手,需要老师教会学习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学习自然区域的基本模式

一、掌握地理位置和范围

不论大洲、地区、国家和地理区域的学习,学生首先接触有是这个一个区域位置和范围。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决定这个区域的基本地理特征。

学会地理位置表述方法:经纬度位置(含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1、关于经纬度教学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找出经过本区域的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再判断主于哪个热量带、干湿地区。

(1)、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纬度位置的意义:纬度位置决定了这个区域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进而影响这个区域气候的基本模式,从而影响其农业生产和人们基本生存模式。

(2)、对不同区域的纬度位置进行比较,进而分析纬度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影响。例如:俄罗斯所处的纬度位置,决定了主于北温带,北部少部分地区还位于北寒带。印度的纬度位置就决定了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部分位于北温带。所以印度获得的光热条件比俄罗斯好得多。

2、关于海陆位置教学方法:一个区域的海陆位置,就是它相对于某个大陆或某个大洋的位置

(1)明确大洲、大洋的准确位置

(2)所讲区域在大洲的位置

(3)更要强调读图叙述准确性,如:在太平洋西岸和西临太平洋的正确含义。

(4)引起学生思考海陆位置不同,会导致什么自然条件的不同?当我们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沿海国家,再找出内陆国家时,学生就接触到“国家”与海洋在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个关系出发,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国家发展中的不同特点。例如,提供的交通运输条件不同、受到海洋湿润气候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不同――从而影响生产生活。

(5)对不同区域的海陆位置进行比较,为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条件奠定基础,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欧洲的海陆位置位于大陆西岸,这个位置决定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盛行西风、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等,使欧洲大部分地区呈现温带海洋性气候。而纬度位置类似的我国东部地区,因位于大陆东岸,这个位置决定了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区之一,而呈现出温带季风气候。

3、关于相对位置的教学方法

相对位置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强调它在全球或者一个区域内的重要作用,如交通、商业、军事的战略地位。如: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缩短航程,节省开支)。当我们问到新加坡的位置时,一种回答是新加坡位于东南亚的西南部,这种回答带给学生的信息是一般性的;另一种是描述新加坡与周围重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出口,而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捷径,被称为“咽喉要道”。这种描述则能传达出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理教学中一直用“五海三洲之地”来形容中东的地理位置,短短的六个字把中东与周围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揭示了出来,也说明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掌握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1、通过看颜色和图例去分析地势高低

2、通过看看颜色和注记找到主要的地形类型

3、地形类型的分布(注意部位的描述)

4、有哪些主要地形区(读图)

三、分析气候特点的方法:

1、阅读“气候类型图”,找出主要气候类型

2、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强调:气候深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地形的影响,当分析气候时,一定要结合前几个要素进行分析。

四、分析河流湖泊:

1、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冰期,汛期

2、水系特征: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流域面积

3、开发利用:发电、航运、养殖、灌溉

强调:河流深受气候、地形的影响。气候影响河流的数量、类型、水量、汛期等,地形影响到河流的流向,还有植被影响河流的含沙量。

通过以上几方面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并在需要的时候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形成一定的地理能力,再遇到不熟悉的国家和地区时,用这个模式套用,就可以了。

第二,要充分利用地图认识地理位置

教学中不论学习哪种位置都要利用地图,这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地图,学生才可以更直观的、更形象、更准确地获取区域的地理位置。 可以采取学生读图、填图、描图、画图四种形式来完成重要的地理位置的记忆,这些学习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表象。

第三,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国家(如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或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对一个区域的影响。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4

关键词:开发区;林地;保护利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14-05

1 引言

林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资源的附着物和根基,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林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以发展壮大经济为主要目的,以吸引招商引资为主要途径,执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开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特定功能发展区域。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初,为打开改革开放书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国务院批准,沿海开放城市开始逐步新建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以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和满足人们生活、娱乐、休闲、购物、教育、科研目的的多种需求,各级政府又兴建了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开发新区,这些功能新区和重点开发区一般位于城区主城区及郊区,与主城区以建设用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现状不同,林地的存在比较普遍和常态。

经济发达区域和重要开发区的特殊功能,导致其政府(管理机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壮大经济总量,必然把招商相资当作主要工作来抓,必然把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当作中重头戏,必须导致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大规模土地使用必不可避免,在国务院18亿耕地红线的严格控制下,土地利用压力必然向林地等地类转移,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国土部门的严格控制和地方开发力度的普遍增强,永久性占用征收林地总量和增幅日趋严重,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平整开发挤占、挪用林地现象层出不穷,重要开发区的林地保护和林地利用矛盾越来越突出,林业主管部门林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2 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昌北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区辖区面积158km2,位于省会南昌市域内中心偏北,紧邻主城区,是南昌市设立最早、经济发展最快、企业数量最多的重点开发区。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滨,东连南昌县蒋巷镇,东北接新建县乐化镇、樵舍镇,西邻新建县溪霞镇和长堎镇、湾里区招贤镇,南毗红谷滩新区和青山湖区湖坊镇,东南滨临省域黄金水道赣江,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0km,是全市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2.2 地形地貌

昌北开发区地形平坦开阔,以平原为主,兼有小面积水域和纵横的岗地、丘陵、低山,境内梅岭属于九连山余脉,横亘西北部,东临美丽的赣江、鄱阳湖,西北部与风光秀丽的素有小庐山之称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梅岭风景区相接而浑然一体,紧邻与安义峤岭自然保护区、圣水堂国家森林公园、江西南矶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峦层嶂叠、峻险峰奇、泉悬瀑飞、洞深窟幽,是梅岭风景区的附属景区之一。整个地形大致是西北而东南低,呈梯状状向东南倾斜,开发区中心地带位于区域南部,是全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3 经济发展

昌北开发区是江西省最大最好的开放开发平台,江西省第一个10万标箱承载能力的国际集装箱码头,江西省唯一的专业化、国际型综合保税物流中心,江西省唯一的4E级昌北国际航空港均座落于在其境内;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南昌西外环高速公路,105、316、320多个条国道,江西省第一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和正在兴建的南昌地铁一号线等构建了江西省内唯一水陆空三维立体交通体系,为众从海内外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供便捷的物流平台和立体交通网络。昌北开发区还是江西省内重要的科研和教育教学区,境内拥有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等一大批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全国著名高校园区,拥有巨大的技术孵化能力和转型升级能力。

近年来,南昌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产业聚焦初具规模,形成以海立空调压缩机和奥克斯空调为骨干的家电制造;以陆风洗车、格特垃克变速箱、凯马此油机和百路佳客车为骨干的洗车机电制造;以诚志股份、西林科、苏克尔和立键药业为骨干的生物医药,以大洪人管业、南昌硬质合金厂为骨干的新型是否以欧菲光、神基科技为骨干的电子信息;以康师傅、润田为骨干的食品饮料等六大产业集群,是汇集物流产业、商贸购物、房地产开发、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江西省乃至华东地区的产业发展高地。

2.4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5800hm2。按地貌划分:低山1170.0hm2,高丘1920.0hm2,低丘1210.0hm2,岗地4890.0hm2,平原6390hm2,水域220.0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41%、12.15%、7.66%、30.95%、40.44%、1.39%。按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划分:耕地2925.1hm2,园地184.9hm2,林地4269.4hm2,其他农用地1067.1hm2,城乡建设用地2418.5hm2,交通水利用地1140.8hm2,其他建设用地478.3hm2,水域933.9hm2,自然保留地2382.0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8.51%、1.17%、27.02%、6.75%、15.31%、7.22%、3.03%、5.91%、15.08%。全市范围内无高大山脉分布,以低山、丘陵岗地和冲积平原地貌为主,土壤垂直分布差异不十分明显,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明显。全市土壤划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新积土、红粘土、山地草甸土7个土类、12个亚类、40个土属和145个土种,土类中以红壤为主,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图1)。

3 林地资源概况

昌北开发区林地总面积4269.4hm2,活立木蓄积量226138m3,森林面积3686.2hm2,非林地面积16198.1hm2,四旁树株数1400460株,加上非规划林地上的森林和“四旁树”,全区森林覆盖率为22.94%,在经济开发区和建设新区中森林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比较占优,十分难得。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2957.7hm2,疏林地面积17.0hm2,灌木林地面积728.5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82.9hm2,苗圃地面积5.2hm2,无立木林地143.1hm2,宜林地235.1hm2。按经营类型划分:现有公益林地面积1446.1hm2,全部为未纳入财政补偿的地方一般公益林地。商品林地面积2823.2hm2,按规划等级划分,重点商品林地1656.9hm2,一般商品林地1166.4hm2。按权属划分:国有林地面积47.2hm2,集体林地面积4222.2hm2。人工起源林地面积1515.0hm2,天然起源林地面积2754.4hm2。林地中森林面积为3686.2hm2,其中乔木林地2335.6hm2,竹林622.1hm2,国家特别灌木林728.5hm2。乔木林立木蓄积量为226138m3,林地生产率为55.1m3/hm2,主要为天然杉木林、马尾松林以及天然混人工针阔混交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基本为实生油茶林及名优特色果木林。

4 经济发展及土地利用概况

4.1 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昌北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国家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机遇,贯彻落实南昌市委、市政府实施山江湖城市综合大开发和工业强市的核心战略,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及高附加值,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水平,促进新一轮经济大发展、园区大变样、效能大提升,把昌北开发区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南昌市现代化工业新城和城市新区。

4.2 土地利用战略

以促进南昌市中心城用地结构的完善和功能提升为目标,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市中心城的建设发展中,在充分保护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空调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造纸、金属材料五大主导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需求,大力推进各类专业性园区建设,优化城市用地与产业园区布局,合理安排交通设施用地,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优势,建设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基地,充分发挥沿江、滨水、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自用开发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及城市新区建设相结合,建设整体协调、环境优美、“山水”特色现代新城。

4.3 土地利用概况和林地利用特点

“十一五”期末,全区已利用土地12416.1hm2,土地利用率为87.86%,单位面积土地平均GDP为64.9万元/hm2。

根据图2可以看出,昌北开发区“十五”、“十一五”无论是土地征用还是林地征用都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十五”土地征用和林地征用增长较快、增幅较大,“十二五”期间土地征用量和林地征用增长逐步放缓,增幅大为压缩,年土地征用量总体控制在85hm2左右,年林地征用量总体控制在25hm2左右。数据表明作为南昌市中心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制造业业基地的核心集聚区以及以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单位建设用地经济效益产出较高,未来用地需求量大。

根据表1数据,“十五”、“十一五”期间林地征用总量占土地征用总量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从最初的不到10%上升到30%。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结构中林地比例正在逐年加大,林地保护的压力正在逐年加大。

从图2和表1综合来看,“十五”、“十一五”期间,随着昌北开发区经济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土地征用量正在逐年加大,随着国家耕地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占补平衡和土地平整开发进入频繁期,林地的使用越来越不可避免,林地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林地保护与林地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4.4 存在的问题

作为省会南昌市重点开发区域,昌北开发区林地资源保护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①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增加,耕地和林地面积逐年减少,森林面积逐渐萎缩,耕地和林地保护压力不断增长。②部分工业用地布局较为零散,规划不尽合理,与区内居住生活用地相互干扰较大,未形成完善的规划利用体系。③公共设施用地构成比例失衡,除行政办公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外,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分布较少。④农村居民点现状布局零散,集聚规模较小,不利于统筹农村居民点与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设施的空间关第。

5 林地保护模式探索

林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资源的附着物和根基,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没有林地资源,开展林业产业建设、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活立木蓄积、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明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林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开发区由于区域功能独特,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和基本基础建设,扩大改革开放,土地使用不可避免,如何强化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寻找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平衡点,已成为摆在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昌北开发区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科学开展林地规划、妥善抓好分类经营、适度开展分类经营,妥善实行林地分区,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迅速”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和林地保护模式。

5.1 详实摸清家底,科学开展规划

林地资源管理长期存在“家底不清、规划不细、与土地管理相重叠”的管理弊端,土地利用分类细则中关于林地的界定与林业术语中关于林地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冲突和重叠。自建国至今,林业部门开展过多类如“五年规划”、“中长期规划”等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专题规划,但尚未开展一次系统、全面、精细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全覆盖的林地资源管理专题规划。

林地规划是林业长远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实现科学管理林地、优化用地结构、规范林地用途、遏制乱垦滥伐林地以及提高林地利用效益的基础性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保障如期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并为林地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昌北开发区在抓好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同时,在抓好“十二五规划”和“林业发展综合规划”的基础上,下大力气集中精力开展昌北开发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

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昌北开发区自建区以来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为精细的林地专题规划,在充分依靠全区第七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开展数据处理信息化、文本编制,数据信息化处理是为复杂,工作量大最大,分为二调图纸扫瞄、小班界线矢量化、挂库、与现状航拍对照、个别补充调查、落界六大步骤,涉及4269.4亩林地、10多张图纸、600个小班、5万多个数据,数据信息化处理之后形成12张成果表格、7张成果图纸,第一次实行了林地资源矢量化、信息化,为资源年度和林地精细管理更新提供了基础条件。

5.2 抓好分类经营,确定林地分级

林业分类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即按照“功能分异”的原则,依据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的自身特点,把部分立地条件差、生态区位重要、交通不便、质量较高、人为扰动少的林分划定为公益林,其目的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保障生态环境,适当辅助开展森林旅游等无破坏性开发活动,推动经济效益发挥。把另一部分立地条件好、生态区位相对不重要、交通方便、适宜发展大径材用材林、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及高产优质经济林的林分划分商品林,以发挥经济效益为主,并辅助发挥生态效益,对两种类型的林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经营管理方法,并采取不同经济激励机制。

5.2.1 分类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昌北开发区大力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按照以下标准将全区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区划时生态公益林区划优先)。

昌北开发区将以下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一是重要江河源头、河流两岸,主要是赣江西岸2km以内或第一重山脊以内林地。二是森林公园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三是重要湖泊湿地和水库周围2km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km,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四是土地退化严重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五是其他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地。

以上五类区域之外的林地全部划分为商品林地,发展方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海拔较低的宜林地、火烧(采伐)迹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以及林分残破的有林地,交通区位便利、土壤熟化程度高,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生态茶园、苗木花卉基地、高品质特色经济林,以发展重点商品林为主。二是海拔较高的灌木林地、有林地,重点依托现有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杉木、湿地松为主的大径材用材林,提高林地生产率,改善林分质量,以发展一般商品林为主。

按照以上标准划分,昌北开发区现有生态公益林1446.1hm2,占区总林地的33.9%,其中防护林1392.2hm2,特用林151.4hm2。商品林面积2823.3hm2,占区总林地的66.1%,其中用材林2395.7hm2,经济林地427.7hm2。

5.2.2 分类施策

根据分类经营理念,昌北开发区对两类林地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经济激励机制。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主要有:一是严格限制生态公益林林地性质改变,除重大重点工程和经区管委会批准外,不得擅自改变生态公益林性质,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生态区位重要以及优质森林资源生态公益林,并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主体,最大限度保护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二是采取封山育林、针叶林补阔、疏林地补植等措施,推进形成自然生态系统,增强林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构建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庇护野生动植物生长繁衍能力,改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

商品林发展措施主要有加大资金扶持和补助力度,搞好低产低效林改造和林种更新。即通过生态伐、疏伐、卫生伐、透光伐等抚育间伐手段以及修枝、除蘖、复垦等经营管理手段,降低林分密度,提高透光度和自疏能力,达到除劣保优、砍小留大,促进中幼龄林快速生长,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

5.2.3 分级保护

实行林地分等保护是分类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分级保护是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率等作为主要考量指标,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并确定不同林地保护等级,施以不同的保护力度和保护措施。根据相关林业技术标准,昌北开发区各林地保护等级面积分别为:无Ⅰ级、Ⅱ级保护林地,Ⅲ级保护林地3103.0hm2、Ⅳ级保护林地1166.4hm2。Ⅲ级保护林地再细分两个亚保护等级:1级(一般公益林,1446.1hm2)和2级(重点商品林,1936.6hm2),把区域内为数不多的风景林(主要为风景名胜区)、居民风水林等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等级提高到更高层次,确保维护区域内生态安全。

在合理确定林地保护等级之后,昌北开发区根据不同林地保护等级因地制宜、因级施策,制定不同保护管理措施如下。

(1)Ⅲ级保护林地-1级。一是实行全面封禁保护,禁止一切生产性经营活动。除抚育采伐和更新采伐外,禁止一切采伐活动特别是以取材为目标的主伐活动。二是除省、市重大重点工程外,严禁占用征用、违法乱用此类林地,严禁改变林地用途和林地利用方向,严禁将Ⅰ级保护林地非法转变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林地逆转和退化。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建立生态公益林区级财政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发展基金,重点搞好枫景水库、烈士墓、原省革委会周边风景林建设。

(2)Ⅲ级保护林地-2级。一是适度保障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项目使用Ⅲ级保护林地。二是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项目用地,限制勘察、开采矿藏和其他项目用地。三是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活力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允许适度经营和更新采伐,鼓励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四是大力推动推动商品林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定向培育,提高林地生产率。

(3)Ⅳ级保护林地。一是严格控制林地转用和逆转力度,严格限制林地转化非林业用地规模和速度,确保市直开发区林地规模和数量。二是抓好补充林地植树造林,使补充林地实质上真正落实到林业管理范畴内。三是大力推动林地改造活动,通过封育、改造、补植等多种途径,优化林分结构,提高大径材比重,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发展林业经济,提高林地生产率,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率。

5.3 严格实施林地分区和地价分等

昌北开发区在分类经营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大力实施林地分区施策和分等地价。一是将全区林地划分为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区和城郊生态环境综合保障区。中心城镇园林绿化区主要实施城区园林绿化管理模式,主要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现有城区优质森林资源,满足城市品味需求,拓展通道绿化空间,提升园林绿化水平和档次。城郊综合生态环境保障区主要目的是以现有优质森林资源为基础,在保护现有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距离中心城区距离近、交通方便、资金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以及大径材用材林,培育特色经济林。以现有文化资源为基础,重点开展城郊风景林林相改造,优化风景林结构,提升观赏性,满足市民周末休闲、假日旅游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带动森林资源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二是实施地价分等措施,建立以林地质量为基石的林地价格使用体系,即基于不同林地质量等级,制定差异化林地、林木使用价格体系,完善的林地质量评估和评定体系、林地质量价格标准体系,林地占用征收和林木采伐时做到优地(木)优价、重点区域和重要区位林地(木)高价,推动林地价格体系逐步完善,促进林地使用合理节约高效。

5.4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复绿兴林”工程

近几年来,昌北开发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时提出“希望在山”、“城区建优质风光、山上建绿色银行”等口号,在抓好山上造林的同时,大力开展以拓展绿色生态空间为目的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等山下造林工程,重点抓好高速、国道等道路两侧以及滩涂、沟渠、村庄、城镇的造林绿化工程,“十一五”期间昌北开发区共实现造林面积2460.0hm2,植树造林30.9万株,基本实现主要道路、集镇、工业园区、村庄、城区绿化全覆盖,达到了“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看不见灯光”和“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深度”的绿化效果,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全面提高,全区上下兴起热爱林业、关心林业、投资林业的新,林农保护林地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林地特别是森林资源得到更好保护。

6 结语

经济发达区域和重要开发区的林地利用趋势越来越频繁,林地保护压力的越来越大。如何既保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需要,又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特别是林地资源,这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从近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发达区域和重要开发区的林地保护十分脆弱。林地保护利用需要是一整套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需要先进的理论指导、技术框架和支撑,经济发达区域和重要开发区林地保护有着独特的特点,牵涉利益主体多,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开发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所在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好、项目建设快、林地保护有力”的特色林地保护之路。

参考文献:

[1] 乐通潮.3S技术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2(2):34~36.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5

关键词:真空预压技术 港区地基处理 质量控制

在我国国际贸易与港口建设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港区地基处理已成为当前港口工程建设的重要问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淤泥质海岸众多,软土分布广泛,沉积环境、天然固结状态与组成成分等因素的差异,都使得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突出地表现为强度低、压缩性高和渗透性差等特征,且流变性、触变性明显。正常地讲,软土地基的沉降稳定需要耗费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即便如此工后沉降的处理仍然会面临较高的工艺要求。我国上世纪80年代应用的Kjellman所提出的真空预压法技术在港口与航运工程应用中就取得了良好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在港区地基处理上更具经济性与质量可控性。笔者即根据自身的相关实务经验,在此对真空预压法的施工工艺略作探讨。

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本文讨论的真空预压技术应用的港区工程位置区域地表为饱和流塑态灰色淤泥,其下依次为砂性夹层、淤泥质粘土。原淤泥表面在陆域形成的过程中又新吹填了约4m厚的中细砂、淤泥,属于超软基。因此,港区地基的加固对象就包括了原淤泥、淤泥质粘土与新吹填的淤泥。由于该地质类型的处理面积大,堆载预压法的使用会对堆载材料运输、加固费用、工期等构成较多的问题。综合技术性与经济性的考虑,堆载预压法显然并非工程地基处理的最佳处置方法,经验证,真空预压或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法才是最为经济简捷的处理手段。

2真空预压技术施工工艺及方法

2.1挖密封沟

加固区四周需要挖掘相应深度的沟槽即密封沟,以便于埋设密封膜,深度宜控制在不透水层顶面以下1m左右。在利用液压反铲、人工开挖的过程中,必须对该环节产生重视,尽管工作量有限,但其对于密封效果的好坏却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或作用,密封膜铺设后,必须保证细致、认真地以淤泥或黏土进行回填密实。

2.2埋设管路与膜下测头真空滤管

壁厚2.9mm的76mm硬质聚丙烯透水管经打孔加工后,包土工织物用作滤水管层,并要求捆扎结实,达到只透水汽不透砂的标准。采用胶管连接真空滤管的,胶管须套入滤管约10cm,铅丝绑扎时要注意要紧,且铅丝结头禁止朝上以致滤膜破损。滤管相交叉处可分别采用二通、三通或四通进行连接,加固区的中间部位应采用四通管,旁边管应用三通管连接,角管与管之间的连接应用二通管,且为防范不均匀沉降的出现,上述各管和滤管间的连接应以橡胶波纹管连接,套入滤管约10cm。在将滤管埋入砂中并回填砂土时,要注意覆盖密实度要与砂层保持平衡。

2.3铺设密封膜与出膜

完成以上工序后,首先要清除砂垫层的表面杂物,并适当进行人工平整。而后埋设真空表测头等观测仪器,铺设密封膜。须注意的是,所采用的三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密封膜,除规格应达到设计要求外,在工厂要热合一次成型,现场粘结的,其搭接宽度要≥2m。同时,密封膜铺设是工程的关键工序,对加固效果存在直接影响,在真空预压区域分层铺放真空膜的施工工序中,应当为密封膜留出3~5m的超宽余量,加固四周,将膜体周边埋入密封沟后再回填淤泥、黏土并进行踩膜。分二层铺设密封膜时要注意选择风力较低或无风时作业,铺设完毕的密封膜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存在可见的破裂口,破裂处要及时用聚乙烯胶水进行修补,膜面有许多细微孔眼的,可覆盖一层淤泥浆进行密封处理。检查无缺陷后再进行第二层的密封膜铺设,要注意在两层密封膜的粘接缝处错开,出膜口也要留有可供收缩的富余密封膜。

2.4修筑蓄水围堰

真空预压区施工时,应在真空度符合设计指标并确认密封膜无漏气孔洞后,在外漏薄膜上覆盖一层水膜,同时注意在预压期内进行维护,除保证压膜沟在抽真空过程中保持湿润外,回填面也控制在低于膜面10~20cm的范围内。距压膜沟20cm处,要修筑除高、宽为50cm的粘土围堰,用以储蓄抽真空过程所抽出的地下水,由此形成水膜、补充荷载。水量不足的还要利用水泵抽取场外水源进行补充,直至膜下真空度提高到85KPa,此时膜面蓄水高度一般为30~40cm。在修筑、使用蓄水围堰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值班巡查,确保围堰的稳固、密封。

2.5安装真空泵

真空泵布置数量多少的需要根据加固区的地基土质、周边的密封处理情况进行具体确定,考虑到工程区域土层渗透性较强,因此真空泵的布置应适当地增加,约700m2一台泵,随着抽真空时间的延长与抽真空情况的变化,逐步降低泵的数量。在减少真空泵数量上必须遵循两个基本要素:减泵不会影响到膜下真空度的稳定值;减泵不会对土层沉降与孔隙水的消散规律产生负面效应。而在加固区上面水平安置真空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真空泵的进水口、出膜口应处于同一平面;在堆载砂料的区域,要用砂包袋围住真空泵放置位置,减少堆载砂料,在降低泵的放置高度的同时提高电机位置,使泵与水隔绝。

2.6真空预压抽气

真空泵系统安装完毕后,首先要空载调试真空射流泵,在真空度高于0.098MPa时试抽真空。如膜面上、压膜沟处仔细检查有无漏气处,发现后及时补好。抽气时膜面、压膜沟处出现鸣叫声,要循声找出漏气孔眼作彻底检查;关闭闸阀时泵上真空度必须能够达到0.098MPa,确定真空泵系统可发挥出最佳功效。为防止真空预压初期加固区周围土体出现瞬间破坏,抽真空速率应当适当加以控制,可先开启半数泵,然后逐渐增加;真空度为60kPa进行膜面蓄水,将真空度提高至85kPa,并开始恒载计时。真空度要做到专人定时的记录,设备运转、供电情况也是如此,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真空预压法在港区地基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如上文所述,该工程区域的地质状况由上而下表现为饱和流塑态灰色淤泥、砂性夹层、淤泥质粘土。在采用处理、加固软基时,为保证作业速度和工期绩效,加固方案从平面上将港区分割为北段、南段两部分,各区软基处理以真空预压作业时,须注意以单元分块布置,南、北两段同时施工,流水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北段重箱区淤泥厚度较大,真空预压法在满足使用荷载设计要求方面可能存在部分困难,因此,采用真空预压联合堆载更为经济可靠,方案设计也需要有侧重地关注到如下问题:

3.1真空度在复杂地质情况下的保证

首先,工程的土层分析显示,淤泥下砂性夹层以透镜体方式呈现,而根据砂性夹层的试样颗粒分析来看,粘粒含量高于15%,埋置较深,因此在排水板穿过夹层直至淤泥质粘土层的情况下,真空度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的。而对于部分试验区,粗砂夹层存在粘粒、贝壳,且埋置深度约10~13m的,为考察砂层对真空预压密封度的影响,必须经过详尽的试验论证,膜下真空度高出设计标准的85kPa,才能采取具体方案。

3.2施工机具的安全作业

港区地基处理中,如何解决约4m厚的新吹填的未晾晒淤泥和中细砂,使其承载力不至于影响插板机的正常施工,应当是施工设计需要考虑周全的问题。在应用真空预压法时,可利用土工布加土工格栅的刚性、抗拉作用,在其上层吹填一定厚度的砂垫层,使砂垫联结形成可承载相当荷重的整体,避免软基的低承载力影响到插板作业的顺利进行;且排水板也能很容易地穿透土工布、格栅,打设效率也能得到很好保证。

3.3真空预压的密封问题

受吹填过程中取土料物理力学性质天然差异、水力分选作用的影响,吹填区内的土料分布并不均匀。贴近吹泥管管口的区域表层,砂层厚度约2.5~5.5m,地下水位也相对较高(4.3m左右),密封沟无法施工;远离吹管口的区域也由于淤泥稀软,施工相当困难。因此,在密封施工中可采用直径700mm的单排粘土搅拌桩,泥浆重度应高于13kN/m3,将淤泥掺入比提高为30%。由此,密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初中区域地理范文6

重点探讨水泥搅拌桩、CFG桩、管桩、钢板桩、高压旋喷桩这几种桩基在沿海地区,即水系相对发达,有明显软基路段需要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各种桩基的实用性、经济性、和技术操作性的比较,同时参照于一般的软基处理,如换填、塑料排水板等来进行一下说明。

关键词:软基处理,桩基,沿海

引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迎来了公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时期,健黄段、过境段、海沙公路等一系列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工程大多位于沿海的滩涂或者瘀积区域使沿线路基下经常存在深厚的软土层,软土地基的性质因地而异,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质量事故,这极大地影响了道路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使得沿海道路建设的难度加大。因此,沿海地区软基处理技术,特别是实用、经济的技术方法的研究对我县沿海道路的建设十分重要。

1 沿海地区软土地基

软土含有很多细颗粒及大量有机腐殖质,天然含水量在40%--70%之间,有的大于70%,有的可达到200%。孔隙比在1~2之间,个别可达5.8,它具有较高的压缩性[1]。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分布有以下2个特点:

(1)在盆地、水塘、地形平坦低洼地带的近代沉积软土,以粉性或重粘性土颗粒为主,也夹杂着不同成分的有机质土。

(2)地下水位较高的靠近海边的地带,该地带的软土以细粉砂层为多,夹杂着部分有机质土。

要使得软基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需要进行加固措施,常用的加固措施有水泥搅拌桩、CFG桩、管桩、钢板桩、高压旋喷桩等等,但是由于各种桩基的特点及经济性的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软基处理。

几种特殊规桩基的施工特点

(1)水泥搅拌桩。

作为加固饱和黏性土地基的常用方法之一的水泥搅拌桩法,广泛应用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尤其适用于淤泥、黏性土、淤泥质土、粉土、杂填土复合地基等地基的加固。可根据需要将地基加固成块状、格珊状等形状的水泥土。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速度快,无公害,施工过程无振动、无噪音、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排土,不污染环境和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将预先配好的水泥浆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冲击土体,使土和水泥浆搅拌成混合体,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地基(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2)高压旋喷桩。

地基加固技术――高压旋喷桩,是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冲击破坏土体的力量来源于高压设备,高压水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使浆液或水成为20 MPa左右),同时钻杆以一定速度向上提升,将浆液与土粒强制搅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高压旋喷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可塑黏性土、粉土、 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桩体成型因地层而异,比搅拌桩有施工占地少、水泥土强度高、搅拌更均匀、振动小、噪声较低等优点,但成本较高,容易污染环境,对于那些十分特殊的,无法使喷出浆液凝固的土质是不适合采用的。

(3)CFG桩。

CFG桩( Cement Fly ingash Gr av el pile),意思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由石屑、粉煤灰、砂、碎石掺水泥加水经过搅拌后,借助多种成桩机械制成的能够改变强度的桩,通过施工经验改变水泥掺量及配比,使得他的强度等级在C5~C25 之间变化,这样的桩型是是介于柔性桩与刚性桩之间的一种桩型,在砂土、粉土、淤泥质土、黏土、杂填土等地基均有大量成功的实例,CFG 桩对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基都适用,CFG桩和桩间土一起,通过褥垫层形成 CFG 桩复合地基共同工作,故可根据复合地基性状和计算进行工程设计,CFG 桩一般不用计算配筋,并且还可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和石屑作掺合料,进一步降低了工程造价。CFG 桩的适用范围很广 [2]。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适用于黏性土、粉土及素填土地基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 适用于砂土、粉土、黏性土,以及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地。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素填土、粉土、中等密实以上的桩土。

(4)钢板桩。

钢板桩结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锁口紧密、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虽然用钢量大,在钢板桩不再回收利用时其造价较高,在港口板桩码头或开挖深度不大(软土地区小于4 m),地下水位不高及对变形要求不高的深基坑的支护中,钢板桩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但在较厚软弱土层的深基坑支护中使用还比较少见 [3]。

与常规的软基处理工程实例比对

(1)常规软基处理――塑料排水板

借助塑料排水板来处理软土地基,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主要是根据排水通道中能够很好的缩短排水距离的原理,这样在地基上施加适当的荷载,使得土中的孔隙中的水能够借助塑料排水板的通道非常顺利的排出,结果使土中孔隙水的体积能够逐渐的减少,使得地基土的固结形状发生改变,同时随着超净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地基强度得到增长。该方法缺点是填土速度受限沉降时间长。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设备简单、造价低。

(2)工程实例

xx地区地块道路沿线土层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层(平均厚度25.9m)、海积层,(平均厚度为33.56米)、海陆交互沉积支(平均厚度为2.9米)。道路市政污水管、雨水渠位于海积层。主要物理指标如下:

e=1.372-2.491;Wo=45.3-57.3%;c=1.0-5.0kPa;CH=4.0*10-4;C=0.003

该层工程地质性质差,渗透性差、压缩性高、强度低、分布广、厚度大等,属于软弱土层,道路施工时,必须先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不能作为路基持力层。

方案比对:A、塑料排水板加预压。排水固结加预压的方案是本工程较为适合的方案,而且比较经济,但塑料排水板本身的质量不大稳定,处理后其板面较容易产生涂抹效应而使固结排水效果大大降低。

B、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处理软弱地基的方法,但处理费用较高。根据软土理论及工程实践经验,深层搅拌桩的处理深度不宜大于12米,超过12米则成桩质量难于保证,效果也不会理想,且水泥搅拌桩的桩基设计,操作过程较正常的操作施工较为复杂,所以选择水泥搅拌桩并不是最理想的。

结论:经过比较,该地块软土的含水量较大,所需的水泥量也高,排水费用更昂贵。但由于塑料排水板效果不理想,质量不稳定,所以不宜采用。然而水泥搅拌桩,虽然快速有效,但是缺点也是十分明显。所以在不同的地区,需要针对不同的特点来考虑施工方法。

结论

沿海地区软基处理技术对我们提高沿海道路的建设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几种桩基的研究: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CFG桩、钢板桩,获得了不同桩基的特点。文中介绍的这些软基处治方法对应着了不同地区、不同机理下的软基处理方式。xx地区的工程实例,比对了一般的方法与非常规桩基的施工结果,可以看出在非常规的软基的处理方法,不一定非常的理想。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区的不同路段的特点,进行考虑,最终确定出最合适的施工方案。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考虑各个处理措施的特点,随意选择,那么施工的效果不一定会比一般的软基处理方案效果要明显。

参考文献:

[1] 卢延浩.土力学M.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

[2] 伍顺成. 东南沿海铁路客运专线软基施工技术.山西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