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金融稳定;区域风险;指标体系;金融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2)02-73 -04

一、引言

金融由于其强大的资源配置功能而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金融风险理论认为,金融风险的监测与预警要比风险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特别是现代金融风险的爆发具有突发性与传染性的突出特点更要求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风险的预警上。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有赖于金融发展实际中的某些变量的先导性作用,因而,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区域金融稳定状态,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关键。

传统金融稳定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规模指标、经济指标或金融指标。然而,传统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指标在用于中国实践时并不能准确揭示各区域金融风险的共同本质。此外,中国区域发展的复杂条件、区域发展的不对称导致金融风险形成的因素更加复杂,其中不仅有金融因素,同样也有地理因素及新经济地理因素等。金融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强调跨学科研究,运用多种研究工具分析金融问题,并强调在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地理环境对金融成长的持续影响。金融地理理论提出现代社会是一个因素众多、目标多样、彼此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众多因素包括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是紧密相关、彼此影响的动态过程。金融地理学作为跨学科的新学说,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是其研究的难点,也是其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解释区域金融稳定及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方面具有独特的说服力。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构建我国区域金融稳定的评价指标系统,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保持区域金融稳定运行、防范区域金融风险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以为金融稳定评价提供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其未来走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在进行指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在经济社会指标体系中,在确定每一单项指标时,需要根据该指标所反映的对象特征与地位,确定其合理的指标名称、含义及口径范围,以确定其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指标多种多样,但就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本身而言,研究目的不同,最佳的选择指标也有差异。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要求,确定合理指标以科学地从不同角度反映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本质特征。

(二)完备性原则

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所包含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由若干指标构成的完备体系。从理论上讲,统计指标体系的附属指标需要有合理的数量,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和浪费,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不充分。最好是每一个附属指标各自代表着经济金融发展的一个状态以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从而使指标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状况,否则会造成结果的失衡和无法充分揭示区域金融风险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显著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所有影响因素的具体罗列,而应该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尽量地选择主要指标,排除次要指标,做到在指标的选取上有所取舍以使最终纳入的指标灵敏度高,指标数值的细微变化都能直接反映出区域金融稳定的变化情况。

三、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一)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架构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因素很多,基于金融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如何从众多因素中选择既有代表性、又对区域金融稳定能做出迅速反应的指标,是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所在。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以及结合我国金融地理的基本发展状态,本文将指标分成四大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根据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

1、区位要素指标

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者认为,地理位置对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比如Putnam将其称为“社会资本”(Socail Capital),Amin和Thrift将其称为“制度氛围”(Institutional thickness)。在指标体系中系统地纳入金融地理区位指标对正确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自然区位看,交通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与外界联系较为便利,地区发展的潜在经济机会较多,而不利的地理区位环境恶劣、对外往来成本大,因此经济金融发展的“先天”条件差。其次,从经济环境来看,较好的经济金融影响力为将来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金融业对于信息的敏感性很高,如果一个区域在地理上靠近信息源从而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则这个区域信息较为充分,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金融风险就较小。

金融市场是金融信息集聚的区域。由于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为实现金融信息的价值就需要实现信息向腹地传递以体现信息的“外在性”。然而,信息向外传递的过程中由于“解译”的偏差而出现信息“衰减”和“距离磨擦”,离信息中心越近的区域所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越准确,而离信息中心越远的地区,信息可达性差,不利于该地区的金融稳定。北京是中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心,几乎所有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总部都集聚在北京。因此,北京的金融监管信息是最丰富的。上海是中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最完善的城市因而拥有最密集的市场信息。因此,本文以到北京、上海的平均距离(取倒数,以进行正向化处理)作为地理位置的指标以反映该地获取信息的难易。本文的另一地理区位指标是东、中、西部哑变量。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绝大多数研究中国地区差异的文献都使用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划分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虚拟变量。无论是地理和历史条件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政策倾向都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和西部的差异则并不特别显著。因此,经济的发展使沿海地区的金融资源积累和积聚较为充分,市场机制较为灵活,而内地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而金融资源的回报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效益与效率导向下,金融资源由中西部向东部地区单向配置、从而形成东-中-西部非平衡分布的特征。

第三个指标为经济区位指标。经济区位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金融地理理论认为,当地GDP/全国GDP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该区域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因此,经济区位指标由当地GDP/全国GDP作为变量。

2、金融发展要素指标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也即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体的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存在不平衡,包括整个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发展不平衡等。为综合考察区域金融市场发展状况,本研究将金融市场细分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及货币市场。

(1)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当股票等有价证券出现以后,经济的证券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随着信用制度和财富证券化的发展,一切财富都将可能会符号化、虚拟化。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主要由证券化程度反映,一般用证券市值/GDP衡量地区证券化程度的高低。发展水平较高的证券市场有利于证券业的规范运作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和金融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为体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具有的空间地理特征,本文另外选择上市公司数/证券营业部数及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数两个金融地理学指标。

金融地理学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密集的地方,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对于券商来说,这一区域距离上市公司较近,就更容易获取上市公司的众多标准信息和非标准信息,特别是对于公司并购、接管等“小道消息”,而要想了解这类非标准信息,就必须具有相应信息的广阔背景(或文化)并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信息源。因此,证券公司具有接近上市公司的动机,从而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与本地上市公司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股票交易额/证券营业部数指标则反映了每个证券营业部平均交易额的大小。证券营业部较为集中的区域,有关证券交易的信息也相对密集,信息的相对充分将导致证券交易的活跃,从而股票交易额以证券营业部的数量也体现出较强的相关关系。

(2)货币市场

通常,货币市场指标由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两指标构成。金融机构存款总额反映资金的总量实力,体现了区域可动用的金融资源总量。然而,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其不断由低收益地区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因此,就地区而言,储蓄并不一定转化为本地区投资,本地区投资也可大大高于本地区的积累,关键是在于是否具有使资本有充分获利机会的区域条件。因此,根据经济地理学的内涵,本文认为,作为间接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合理地配置货币资源,避免资源的闲置,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并不是反映区域货币市场发展水平的合理指标,因为绝对的存款额与贷款额只能反映资源规模水平而无法反映资源配置的效率水平。故本文采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额/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额以较客观地反映货币市场的效率,另一指标为票据业务总量指标。

(3)保险市场

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中实现风险规避的重要支柱。保险业的高度发展既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活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金融活动集聚,风险积聚将愈发突出,风险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应对和管理风险的能力,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障。本文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两指标度量保险市场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保险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指标则是指本区域每人的保险费用支出,该指标反映了保险业的综合发展水平。

(4)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集聚是区域金融稳定的重要特征与必要前提。鉴于国内金融分业经营的法律约束,金融机构按业务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保险类金融机构与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地理的“金融产业集聚”观表明,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的效益,进而提高金融业的经营绩效。本文以每万人金融机构数为变量。

3、城市信用要素指标

较好的信用制度环境是金融业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石。信用环境恶劣将导致逃废债务、金融欺诈等行为的发生,对金融主体的金融活动构成障碍从而威胁到金融稳定。教育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市场参与者信用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们普遍有较好的信用习惯和较高的信用记录,信用风险也就相对较低,金融业的发展就有较好的信用环境。因此,一般用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来衡量区域信用制度建设的差异。同时,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与其他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的属性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人力资本是十分重要的社会资源。然而,直接的人力资本数据统计比较困难而且缺乏,本文采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地区教育投入作为人力资本的变量。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及休闲中心的功能,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及终身学习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信用水平提高。因此,将城市公共图书馆数量作为信用环境参考指标是合理的。

4、风险抵补指标

风险抵补类指标衡量金融机构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程度二个方面,包括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与资本充足率两指标。

因而,根据金融地理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本文从区位要素、金融发展要素、区域信用要素、风险抵补要素四个层面上构建了四个层次、15个子指标的区域金融稳定评价体系(表1)。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如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二项系数加权法、环比评分法等。由于设计者所处环境和考虑出发点的不同,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但总体上看,AHP由于其科学性最高,也是目前在各学科领域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AHP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将评价对象视为一个系统,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不同的组成要素,并按隶属关系将要素进行分层组合,从而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系统;然后,根据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其进行定量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

根据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赋值及其分别构成的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以判定矩阵各因素的权重:

1、n个元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得到一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A=(aij)n×n

其中aij就是元素uj和uj相对于基准要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A具有下列性质:aij>0,aji=1/aij,aii=1;

2、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元素乘积:

3、将判断矩阵各个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并对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

最后将W标准化,

AHP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系数见表1。

(三)对区域金融稳定情况的分析评价步骤

首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计算相应指标值;

其次,对各项具体指标值按既定权重进行加权求和,确定该区域某一单项指标类别的分值,

(0≤Pi≤100)

其中,Wij为相应第i个具体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Sij则表示相应指标的分值。

再次,对各指标类别指标按其权重分别加权求和,计算整个区域稳定状况的具体分值,即,

(0≤P≤100)

其中,Wai为第i个指标类别的权重,Wb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根据上式求出综合评价分值,对照表2中所归属的分值区间,即可对整个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做出客观评价。

(四)区域金融稳定状况的等级划分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通常可以根据计算分值将区域金融体系的稳定程度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五个等级,在不同等级之间分值的取值范围不同,分值越高则表明金融稳定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具体等级划分与赋值见表2。

五、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以内地某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上述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为该省2009年金融年鉴的分析整理而得。根据该省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结果如表3。

(二)基本判断

通过上述计算可知,该省各指标类别对其区域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对比表2的等级划分,区位、金融发展和区域信用三指标的分值处于较高金融稳定区间,而风险抵补指标则处于高金融稳定区间。在四个指标类别中,该省在风险抵补指标上的稳定性最强,而在金融发展指标上表现最弱。根据表3中的指标类别分值及其权重,则可计算出该省总的区域金融稳定的加权总分值P,

P=87X0.2+77.6X0.3+78.22X0.2+90X0.3=83.3

因此,可以看出该省金融稳定总体上处于较高状态,区域金融风险基本可控。

六、结论

金融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为经济服务,又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的成长和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渗透于市场经济中的每个细胞和毛孔,直接关乎经济发展。无数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离不开稳定运行的金融业。因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防范区域金融风险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金融是否稳定,需要一套科学、完备而显著的指标体系进行反映和评价。本文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地理性特征出发,创建以金融地理学为视角的评价指标系统,不仅在金融发展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区域金融运行的基本现状,而且可以有利于各个区域针对其自身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指标“短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区域金融活力,从而避免区域金融风险的积聚,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Hoggarth G,SaportaV.Costs of Banking System Instability:SomeEmpirical Evidence [J].Financial Stability Review (June 2001 ),2001 :150~155.

[2]易传和.建立区域金融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09).

[3]韩枫.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J].上海金融,2003,(06).

[4]仲彬,刘念,毕顺荣.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金融研究,2002,(07) .

[5]刘锡良,孙磊.金融结构视角中的金融安全论[J] .经济学动态, 2004,(08).

作者简介:

葛秀芳,女,江苏南京人,江苏省信息中心,经济师;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区域地理 认知结构 构建

一、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内涵

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里的区域地理知识结构,也就是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1]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内涵。第一,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它主要由区域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的地理差异与联系等三个基本模块组成。第二,内化的含义。内化是指知识结构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形式转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思维过程,其中思维是内化的核心。第三,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性质。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是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一种认知模式、思维模式。

二、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学习的必要条件。[1]原有认知结构作为知识建构的条件、基础或背景,在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原有认知结构是否优化并被激活。教学实践证明,不正确的认知结构或认知结构不完善、不合理,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观念,利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形成优化的认知结构。

三、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特征

1.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么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反之,则缺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2.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原有知识掌握越扎实,越容易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反之,原有知识点无法顺利再现,则新知识的学习失去比较对象,更为重要的是无法获取原有学习思路与方法的引导而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时,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

3.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是指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学习者意识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它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巩固性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深入理解并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的结果,也是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例如,对天气和气候的学习。气候对于先接触到的天气而言就是新知识,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指出天气与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说明学生对天气和气候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认知结构。

四、建构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出来的。那么要使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更加稳固,就必须建构完善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把握区域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区域地理差异的比较,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特征基础之上的,而区域地理特征又是建立在对地理概念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区域地理差异,就不能离开地理概念、特征而空洞地谈区域的差异。

2.相互转化原则。

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对区域地理进行认知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转化,能较好地用更高层次的思维来理解区域地理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对形成良好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有积极作用。例如,对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特点的学习,首先通过气温、降水等资料描述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点,然后从地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角度分析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就可以构建分析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认知结构。

3.层次递进原则。

区域地理知识是按其自身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建构学生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链、能力链,进行归纳,区别其异同,使知识更加条理化、脉络化。例如,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先从和另外六个大洲在面积、所跨越的经纬度、东西方向的距离相比较概括出“世界第一大洲”的地理特征,再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学习,认知“中部高四周低以及地形复杂多样”的地理特征,然后根据亚洲气候图及相应城市气候学习,指出“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综合亚洲的组成范围、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理特征获得亚洲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特征。

五、建构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实施策略

1.在教学中树立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按照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变更和形成,即打破原有知识结构并形成更为优良的认知结构。不明确新的认知结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认知结构为中心,围绕此中心开展教学工作。

2.突出区域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

能把学得的内容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是新课程改革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知识的应用范围与知识的概括程度成正比。区域地理思想方法是区域地理中的一般性的原理,有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要发展学生良好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必须突出区域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思想方法层次上的区域地理观念。如学习亚洲人口这部分内容时,就不能局限于亚洲人口的多少和主要分布,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此问题的思想方法,即有哪些特点―为何会有这些特点―这样的人口特点会带来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3.引发认知冲突,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

在改善、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认知冲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外界的人为因素,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关注,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如学习日本火山、地震特点时,向学生展示这样一则材料:日本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火山数量却占世界火山总数的10%;在日本,每年能感觉到的地震有1500多次,平均每天大约感觉到3次地震。学生就会思考那么小面积的日本为什么火山和地震多,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4.优化课堂结构,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生脱节,就会产生新知识不能纳入到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现象,导致学习上的困难。这时就要切实做好新旧地理知识的衔接工作。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的气候时,先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世界、亚洲以及东南亚气候的知识,各气候类型名称、特点,学习气候的思路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对原有知识进行回顾加强,再对比性的进行欧洲气候的学习。

5.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整合学习资源、扩大知识信息量,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

第一,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动机;第二,播放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感知信息,提供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材料;第三,呈现学习问题,讨论交流,寻找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生长点;第四,呈现框架,形成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雏形;第五,呈现讲解,丰富结构,扩大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信息。如学习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第一步,播放有关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视频短片,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达;第二步,展示对比澳大利亚和其它主要畜牧业国家羊的数量、羊毛产量以及羊毛出口量的统计资料,获得理性上的认识;第三步,呈现问题: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为何如此发达?第四步,提示分析问题的角度;第五步,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运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原因。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的学习,从而初步构建学习养羊业的认知结构。这一认知结构,不仅适用于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而且也适用于其它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编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区域站;选址

中图分类号:p412.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气象现代化业务的飞速扩展,区域自动气象站(简称区域站)成为大气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站的站点选取成为基层常规业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条件,如何做好区域站的站点选取显得尤为重要。

1 站点选址重要条件

根据伊春市多年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经验,本文从gps信号、电源保障、地形交通、站点布局等几个方面介绍山区区域自动气象站站点选取的重要性。

1.1 gps信号

区域站的建立解决了无人值守的问题,但在大部分地区,没有有线的通信辅助,依然不能解决山区的区域站气象数据的传输问题。为了保证数据信息及时准确的传到中心站,采用了移动公司提供的以gprs为主、sms短信为辅的无线传输方式,由于采用的是无线传输,这就要求必须保证gprs和sms无线信号的稳定性。对站点进行gps信号强度及稳定性测试,如果测试gps信号较弱或者信号稳定度差,可对移动基站进行信号调试,调试后仍不能解决gps信号质量问题,需要另行选址。

1.2 电源保障

区域站能正常工作,良好的电源系统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区域站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照角度,影响了采集器内蓄电池的充电质量。要做到风杆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没有山脚、建筑物、及其它植物的遮挡,要充分保证电池板的受光照角度,以保证蓄电池的电量。

移动基站电源系统的保障。移动公司的基站设在偏僻的林场所里,这里经常停电,虽然有蓄电池做后备电源,但续航能力不强,放电时间短,特别是遇到雷雨天,经常导致基站无法正常工作,故障明显增加;基站偏僻,路途曲折,移动工作人员发电维护不及时,从而不能保证基站设备上电工作,使气象实况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传送到中心站和国家局。有时中心站收不到区域站部分时段的资料,以为是气象采集设备出现故障,持续一段时间后,中心站正常接收同时把故障后的资料补传过来,这种情况大多是由移动信号中断引起的。所以,要充分考虑到移动基站工作的可靠性,即移动信号的强弱和工作稳定性,避免区域站资料不能及时正常上传中心站。

1.3 地形交通

区域站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站址建设要选在合理的地方。地形、植被、防雷等诸多因素对气象采集设备的影响都要考虑,有的站点位置四周空旷,很容易受到雷击,应严格按照《自动气象站场室防雷技术规范》(qx30-2004)的要求,做好区域站防雷工作;有的站点设在了低洼地方,雨量筒或者采集器容易受到较大雨水的浸泡或者淹没,对设备造成损坏;有的站点四周长满了高大植物或者是庄家,植物叶片和泥土很容易堵塞雨量筒,从而影响降水的采集。有些站点建在偏僻的山沟里,交通不便利,当地人口还稀少,对设备看护也不方便,这些不仅制约设备维修和维护的效率,还增加了维修和维护的成本,更不能保证资料及时采集和上传。

1.4 站点布局

区域站建设参量很多,但地理坐标(经纬度)的准确性特别关键,错误的地理坐标,等于提供了虚假信息,这样对国民生产及防灾减灾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要求实际测量的站点坐标参数与中心站地图一定要相吻合。

区域站站点密度的加大,增强了防灾减灾的能力,但不科学的站点选址会出现站点重复建设、部门交叉等系列资源浪费现象。如气象、防火、水文、水务等部门都有无人自动气象站,且站点相对集中,甚至出现同一地方建有多套无人自动气象站,布局严重失衡,造成资源和财产浪费。

今后可采取网格布点的方式,以其具有的均匀性、易共享性的显著特点建站选址,这样既避免重复建设,又能形成气象资源统一化、规模化、共享化,真正起到防灾减灾的联动作用。

2 结语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4

不同类型的数据,只有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并将其映射到计算机存储器中去,才能进行存储、检索、处理和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常用的数据结构有两种: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目前高考试题中应用的是栅格数据结构,在题中称为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

栅格数据结构所在位置常用于表示地质、气候、土地利用或地形等面状要素。任何面状要素的对象,如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地势起伏、环境污染等,都可以用栅格数据来表示。

栅格数据的获取需尽可能保持原图或原始数据的精度。在决定代码时尽可能保持地表的真实性,保证最大的信息容量。在图中网格覆盖后,常常会在同一方格下对应几种不同的属性值,而每一个单元只能取一个值,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取值方法。以下做详细说明。

中心点法:用处于栅格中心处的地物类型或现象特性决定栅格代码。为了寻找中心的方便,覆盖使用的网格常常使交点与网格单元的中心对准,这时读数据只考虑网格交点所对应地图上的值,因此中心点法也可以叫做网格交点归属法。此法常用于具有连续分布特性的地理要素,如降雨量分布、人口密度图等。

面积占优法:以占栅格最大的地物类型或现象特征决定栅格单元的代码。此法最适合分类较细、地物类别斑块较小的情况。

长度占优法:当覆盖的网格过中心部位时,将横线占据该格中的大部分长度的属性值定为该栅格单元的代码。

重要性法:根据栅格内不同地物的重要性,选取最重要的地物类型决定相应的栅格单元代码。此法对于特别重要的地理实体,尽管其所在区域面积很小或不在中心,也采取保留的原则,如稀有金属矿产区域等。此法常用于具有特殊意义而面积较小的地理要素,特别是具有点、线状分布的地理要素,如城镇、交通枢纽、河流水系等。

为了接近原图或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上述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即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这样行列数也相应增加,每个栅格单元可代表更为精细的地面矩形单元,混合单元减少,可以大大提高量算的精度,更接近真实形态,表现更小的地物类型。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判读,关键是要弄清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具体事物,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分布与变化规律,再进行后果判断、评估和原因分析。下面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说明。

例1:(2011・安徽文综)右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解题时首先应弄清图中各个数字表示的具体事物: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辽宁西北部某地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分布与变化规律:一部分土地由湖泊变为耕地,小部分由耕地变为居民地;再进行后果判断、评估和原因分析:一部分土地由湖泊变为耕地,原因在于围湖造田严重,导致水生生物物种减少,空气湿度明显减少,干旱、洪涝频率增加。由于图示为辽宁西北部某地,水资源相对较少,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1.A 2.C

例2:(2011・浙江文综)某市寻找合适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右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该区面积共16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3~4题。

3.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② C.③ D.④

4.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右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甲、乙B.乙、丙

C.乙、丁D.甲、丙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框架绘图法;区域地理;复习;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2602

初中区域地理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让教师很难取舍的内容。初中区域地理的复习一般是在高二进行的,高二还有必修Ⅲ和两本选修教材的教学任务要完成,只有完成了教学任务才能进行初中区域地理复习。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如何识记各区域的知识内容,如何将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区域相结合等都是复习时的难点。

我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经常现场板图中国和世界地图,学生群起模仿,这种模仿的热情是平时课堂学习中难以体现的。我想如果能够将绘图与区域地理复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动手绘制地图,在寓教于乐中做到寓理于形,将中国及世界各洲的主要知识融入绘图中,使学生在熟悉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初步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体系,这对区域地理复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于是我逐渐摸索,总结了框架绘图法并将其应用于区域地理复习之中。

一、为什么要绘图

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复习单个地理知识时,对知识都能理解,但将知识与区域相结合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了。以下题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1)说明该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等值线的判读及影响等值线的因素学生能理解,该题在等值线判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悉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北大西洋暖流、风向,这对许多W生来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不管是等值线还是地形、洋流等单个知识点,学生都能理解,但一旦与区域相结合,许多学生就无法将这些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学生会出现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区域地图不熟悉,因此无法从头脑中调用北欧地区的地形、洋流、风向等地理知识,这样解题时就无法综合分析,从而导致失分。因此我认为区域地理解题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区域的熟悉。

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图: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②中国和世界各大洲及重要国家的经纬网图;③中国及世界的地形图;④世界的洋流分布图;⑤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⑥板块构造图。识记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是为掌握气候类型打基础,识记其他五种图是建立在区域认识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通过读图和绘图来认识区域,我选择让学生进行框架绘图。我认为绘图有以下两种优点。首先,绘图比读图更容易识记内容且不易忘记。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中国俗语也很好地诠释了动手参与的重要性。其次,框架绘图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构建地理知识体系:读图得来的知识是单独的、零散的,而采用框架绘图法,要正确绘制地图,必须把一个区域最具代表性的经线和纬线作为骨架,根据该区域所跨的经纬度大小来确定等分多少,在绘制过程中尽可能将该区域的重要地理事物引入框架中,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对区域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学生逐步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二、如何绘图

下面,我以“非洲”为例讲述框架绘图法的绘图过程。

绘图步骤

说明在纸正中画一条直线,表示赤道。在赤道的正中画一条竖线,代表20°E。将20°E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各三等分。纬度与气候相结合,有利于气候类型判断。

所体现的地理知识或用途赤道横穿非洲大陆的中部。20°E穿过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南非开普敦(好望角)附近。非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1.有利于识记非洲的纬度位置。2.培养学生利用纬度和海陆位置来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

绘图步骤

说明在5°N 处(赤道以北第一等分的中间)画一条横线,以20°E为对称轴向东向西各两等分半。将图中左上角部分连成正方形。在5°N右边一等分处画一条竖线,代表30°E。将图中右半部分进行连线。

所体现的地理知识或用途有利于识记非洲主要石油产区几内亚湾。用成比例的线条和几何图形来绘图,易于识记。30°E是非洲另一条重要的经线。连线应与非洲的海岸线大致相吻合。

绘图步骤

说明将5°N左边部分取中点,也进行连线。 绘制非洲地图,并在相应位置补充上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

三、如何用图(以“非洲”为例)

(一)获取知识

通过框架绘图,学生可以获取的知识有:

1.经纬度知识。通过对“非洲”的框架绘图,学生可以识记赤道横穿非洲的中部,非洲大陆的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 20°E穿过非洲的中部,30°E从非洲的东部穿过,0°经线从非洲的西部穿过。

2.海陆轮廓知识。通过绘图,学生对非洲的海陆轮廓有了清晰的认识,而海陆轮廓也是区域地理定位的一种形式。

3.其他知识。通过框架绘图,学生还能够识记非洲重要的石油产区几内亚湾的位置、非洲南部的重要海上通道好望角的经纬度位置、非洲重要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及其附近的索马里半岛、非洲海岸线较平直等知识点。除以上绘图中直接得出的知识外,绘图时还能获取该区域的一个重要知识――气候类型,因为气候的分布是与纬度和海陆位置紧密联系的,熟悉了区域的经纬度,自然对区域的气候类型有了深刻的认识。

通过绘图有助于学生将一幅幅地图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地图的绘制过程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动手参与得来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因此学生绘一幅图,其价值抵得上读十幅图。

(二)用图

绘图是区域地理复习的基础,在绘图的基础上用图是区域地理复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可用绘制的地图作为底图来完成以下内容的复习。

1.填图。用框架绘图法绘好图后,学生可以将非洲的重要地理事物如主要的地形、气候、洋流、气压带风带、板块、重要河流、半u、岛屿、海洋等填入图中。学生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项,或是选择小区域进行绘图填图,或是选择专项如河流等进行绘图填图,绘图和填图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地熟悉区域地图。绘图与填图相结合,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地图知识,考试时就能做到胸中有图,遇题不慌。

2.析图。经过绘图和填图,学生对非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非洲地图进行分析。分析地图是学生将区域知识有效融合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绘图中认知的自然地理特征如经纬度位置、地形、海陆分布等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如根据非洲的纬度特征是赤道横穿中部、南北两端都在30°纬度附近,非洲的海岸线较平直,非洲的地形平坦等特征,推导出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且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知识重组。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地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非洲的气候特征,拓展分析气候对非洲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自然植被特征的影响,以及非洲自然植被特征对非洲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对“非洲”的主要知识进行梳理和重组,通过知识重组,可以让学生形成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从而为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打好基础。

(三)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区域地理的复习,不仅仅是要熟悉区域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将区域作为一个知识的载体,将高中所学的自然、人文知识全部落实在区域地图之中,并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必须加强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范文6

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模块中,很多学生都抱怨地理知识的教学过于抽象,从而内心排斥高中区域性地理的学习。这种状况的产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过于落后的教学手段,有些高中教师不能针对当下区域教学的现状,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及其方法过于保守,导致其教学方法的无趣性,从而影响了现阶段高中的地理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高中教师需要进行重新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针对当下的教学新形势,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保证学习思维及其模式的多样化。

1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正确定位

(1)通过对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正确定位,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作用。这首先涉及到学习评价方式上。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教师需要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更新,进行评价方案的更新,保证其科学性及其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进行其学习习惯等情况的分析,从而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方法进行科学性的评价。要让学生了解到区域地理的学习重要性及其实用性,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等级评价方式的应用。

区域地理的教学要注重活学活用,随机灵活。比如在区域地理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等的穿插,让学生实现学习情感及其教学目标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励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的学习激励,特别有利于学生的长久学习,这有利于帮助后进学生,进行高中地理活动的学习,有助于其能力的培养及其情感的养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自信心。

(2)在课程目标定位模块中,教师要进行不同阶段目标的定位。比如进行教师教学目标及其学生学习目标定位的结合。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这就需要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保证对教案的良好设计。这离不开教师对整体学习流程、活动设计、数据应用等的了解。这就需要学生做好积极的课后预习工作,在课堂讲授模块中进行学生学习目标的检查,及时的做好教学及其学生学习的总结。保证学案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目标的总结。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悬念的设置,保证日常生活常识的捕捉,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进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

2 多元化的区域地理教学方案

(1)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区域地理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进行辅的教学。比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音频、3D图片、投影仪器等进行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展示,让学生更加形象及其直观的进行地理知识的掌握,保证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比如在非洲板块教学过程中,笔者习惯先花些时间奠定学生的基本知识层次,再进行该大洲各个方面特征的教学。在该教学模块中,笔者也会进行趣味性教学的结合,比如播放动物世界的一些非洲豹视频,让学生从这些趣味性的音频中,进行非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发现。在课余时间,再引导学生进行手头资料的查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及其方向进行非洲区域性特征的了解、分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也会针对实际情况,展开分组教学,比如注重课堂巡走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劣势进行教学补充。比如在亚洲区域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亚洲的地形、气候、位置等知识的了解比较牢固,对于一些引申性的知识了解比较浅。这时候笔者就充当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将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进行串联思考。比如为什么东非大裂口如此的深邃,这与其非洲的某些区域特征有什么关系?又如为什么撒哈拉沙漠如此的严酷少于,这与非洲大陆的某些区域地形有什么样的联系。提示学生进行气候、地形与人类活动等的串联。

(2)除了上述几个教学关键点,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也注重对教学思维的更新。这就需要保证学生的不同模式训练模块的更新,保证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模块的开展,保证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方法的协调。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进行教学目标的串联,保证学生的学习层次的深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保证区域地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保证效率性教学、娱乐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等的结合。比如对比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固定分析方法的应用,针对不同大洲的区域情况进行相同套路的应用。

在实践教学模块中,笔者也注重一些知识的引导细节,注重对比教学的差异性。比如在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教学中,笔者会首先分析北美洲夏季及其冬季温度的差异性,再将相同的问题引入南美洲区域教学,并且分析这几者在地形、地理位置、板块运动、外力作用等影响下的差异性,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体系更加的清晰。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不断提高,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