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地理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地理要素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1

关键词:自然村名;环境要素;空间分布;大同市

中图分类号:P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9603

1 引言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景观,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与语言和建筑等文化景观相比,其演变更加的稳定,不易遗失、形变与破坏。地名由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差异,往往会具有明显的区际差异,使得地名具有别样性、个别性、差异性,能够反映区域的文化、社会、经济等重要情况。同时,今天的地名,也是文化遗产的部分,是揭示文化层的重要参证,通过研究地名,能够重现当时各地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而揭示历史进程上重要的经济变革、政治兴衰、民族迁徙等情况,透露出地名无限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大同市自然村地名的分布、接触的文化环境、地处的自然环境等的状况,对研究大同市的地名有重要意义。

2 大同市的地理概况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西北部山脉属阴山山脉和吕梁山脉;东南部山脉属太行山脉。全市海拔在1000~1500 m之间,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市,形成了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

3 大同自然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大同市共有2275个行政村名,按其语源类型可以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大同市自然村名与自然地理实体方面的与地名语源类型有关的包括地形1160处、水文 197处、形态 339处等方面。自然类地名语源类型总共被用到3070处, 因大同市处于周围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川的槽型盆地,相应的地形类村名数量最大,有1169处,约占到自然类村名总数的38%。

将表1的自然村自然类村名按数量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第一类>500处,包括方位、地形和其他;第二类>250处,包括形态;第三类>100处,包括水文。从中可以看出大同市自然类村名,地形和方位地名占据了大多数,其中地形占自然类的38%,方位占27%,占的比例超过了60%以上;其次为形态和水文类地名,占比接近总数的20%;土壤、动物、岩石、矿藏、颜色、季节、气象、距离等数量较少,总共的占比接近20%。分析的重点在数量较多的地形、方位类地名。

3.1 地形与自然村名

大同市位于晋北的黄土高原上,是山西最大的盆地。盆地边缘为冲沟分割的黄土台地和缓坡黄土丘陵,多为结构疏松的沙质黄土,厚度不大。由盆地边缘向中心依次为:冲沟分割的洪积台地、洪积倾斜平原、湖积冲积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

由图1可知,大同市的地形类村名数量较多,共有1160处,其中数量较多的有沟、岭、湾、峪和山等,沟的数量有437处,占到地形类总数的38%;山、湾、岭和峪的数量分别占到8%、6%、6%、6%;浦、谷、台、坪、石、洼、洞、滩、川等地形数量较少,共占到总数的38%。从大同地形类村名的数量来看,“沟”字最多,达到437处,与大同所处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受侵蚀,地面支离破碎,沟谷众多的地貌特点相符合。

地形类村名不仅数量上有差异,同时在县域的分布上也有不同。由图1知,位于大同市东南部的灵丘县和浑源县数量较多,分别占到总数的26%和25%;位于西南部的左云县数量占8%左右;东北部的天镇县同样占10%左右;其余各县占比较少。地名的县域分布与大同的地势特征相符,大同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浑源县和灵丘县都位于大同盆地东南方向的盆地边缘,是地势较高的山地;同样,左云和天镇县分别位于大同盆地的西南和东北方向的边缘,地形较为崎岖。同时,由于黄土高原易受侵蚀,在浑源县、灵丘县和天镇县等地势较高,地形叫崎岖的区域,地面支离破碎,因此地名中“沟”的用字较多。

3.2 方位与自然村名

大同市方位类自然村名有东140、西153、南115、北69、上89、下74处,还有畔、后、外、中、底、正等其他较少的共194方位,根据其字面意思理解为不同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而对村名中方位要素的理解则是:某一地点相对于一个特殊的地点的位置关系,这个特殊地点具有标志性的,能够起到区分作用。如东庄、西庄等是单以方位来区分。

方位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有指示方位的作用,还在命名地名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村子的人口不断增加,当村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村子会发生分裂,形成两个村落,反映在地名上,如广灵县的上墨家狗和下墨家沟,是墨姓村落发展分开的;还有的两个村落位于同一个特殊的建筑或同一个地理环境的不同位置,如南郊区的东河河和西河河分别位于河的两边,上观音堂和下观音堂则是位于观音堂的上下方位,还有南土岭和北土岭是位于同一座岭的不同方位。

3.3 其他自然类自然村名

自然村的形态类数量较多,主要为“大”“小”两类,共占超过90%,在自然村的村名中,通过大小可以反映出村落规模的大小,人口的多少,也用来区分名字相同的两个村落,如大坊城和小坊城、大北庄和小北庄等。其余的数量较少,但也都能反映村名命名的特点,如道袍沟、胳膊峪、碾槽沟等。植物类的自然村名主要有树如柳树、杨树、草等,从植物类的自然村名可以反映出大同市所处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的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出人类生活和生产常用到的树的种类是杨树和柳树等树种。动物类的自然村名主要以羊、马、牛等家畜为主,可以反映出人类饲养的家畜种类,以及交易家畜的场所,如饮马泉、拴马庄、西马市等。

4 大同市人文地理环境与自然村名

大同市的人文地理实体方面的地名语源类型有3001处,涉及了姓氏813处、聚落355处、工程262处、建筑226处、意愿119处、谐音225处等。其中姓氏和聚落数量较大,姓氏占人文类总数的27%,聚落占12%,共占约40%。

将表1的自然村人文类村名按盗客样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第一类>500处,包括姓氏;第二类>250处,包括聚落、建筑、军事、工程;第三类>100处,包括意愿、谐音、数字。从中可以看出大同市人文类村名,姓氏、聚落、军事等占据大多数,其次是意愿、数量等,其中重点分析姓氏、建筑、意愿类地名。

4.1 姓氏与自然村名

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姓氏出现在自然村的命名中与姓氏的主要作用相关联,可以作为自然村名的辨别标志之一。当同一姓氏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则这个地方的村子的命名中就就会有姓氏的出现。大同市自然村名中姓氏出现813处,常见的姓氏如张、王、李、赵等都有出现有些村名中出现较少见的姓氏来命名。

由图2可以得知,姓氏类自然村名在县域的分布也有差异性,天镇县分布最多,占到总数的20%,共160处;其次为阳高县、左云县、灵丘县和浑源县都达到10%以上,分别为15%、14%、13%、11%;南郊区、新荣区、大同县和广灵县都在10%以下,数量较少。

4.2 建筑与自然村名

大同市的建筑类地名共有226个,常用的字有寺52处、塔13处、庙8 处、坊23处、城20处、桥16处等。从“庙”“塔”“寺”这些地名可反映,大同地区处在佛教文化的辐射范围,受到的佛教文化的影响较为强烈,在地名的命名中出现了较多的与佛教建筑有关的地名。地名的命名会受到经济和商业活动的影响,在一类经济或商业活动地方形成的村落会有其特点,如茶坊、东马坊、西羊坊等。在一些人类活动时间较长,或者在历史时期曾经形成过较大的城市的村落,会在其地名上反映出来,如古城、白马城、秦城等。

4.3 其他人文类自然村名

大同市聚落类自然村名以“庄”“屯”为主,反映出北方居住的特点,人口多聚集在一起往往就会形成聚集的团状、块状村落结构;意愿表达了人们对自己村子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与期盼,人们通过村名表达了丰收、平安、稳定、团结等积极健康的意愿。如兴旺庄、兴隆巷、西旺庄等都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得胜堡、常胜庄、永胜等则是人们对胜利的祝福和纪念,仁和号、十义号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品德的赞扬;大同在军事上进有依托,守有屏障。“三面临边,最号要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首都之门户,三晋之屏藩,中原之保障,被誉为“北方锁钥”。在大同的许多地方都有军队驻扎过,在地名的命名上“堡”“寨”“营”等较多出现。

5 结语

通过对大同市自然村名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同市自然村名主要受到的自然环境影响有地形、方位等,其中地形类的自然村中“山”“沟”“峪”“岭”等出现次数较多,反映出大同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方位作为区分方向的标志,在地名中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区分相似或相近的地名;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姓氏、建筑、意愿等人文因素,可以反映出人类活动的范围、人口的迁移和经济的发展等情况。自然村名的名命更多的受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综合影响,单纯的受一种因素影响的较少,特定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美好的人生愿望,勤劳淳朴的民风,反映出大同市历史文化、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演变着。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不同文化层的精神财富,能够完整地保存文化痕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应该保护地名,规范地名的使用,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

段世辉,贾文毓.临汾市自然村名与地形类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57~58.

[2]李 斌,贾文毓.运城市的自然村名与地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59~60.

[3]刘飞,贾文毓.晋城市的自然村名与地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61~62.

[4]康 雷,贾文毓.河北省县级地名的类型及空间分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89~91.

[5]冯晓洋,贾文毓.阳泉市自然村名的语源类型与地理环境要素[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92~94.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2

一、综合法

区域是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综合体。我们可以用一个地理要素链来体现这种影响、制约、渗透的关系,就能把地理要素间的关系化复杂为简单。这既便于学生迅速掌握区域,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区域的整体性,从而更好地掌握高中地理的自然地理规律和人文地理规律。我们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区域地理要素链: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形(地形特点和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水文(主要河流及水文水系特征)植被(类型、分布、原因)矿产(类型与分布)工业(部门、、区位)农业(地域类型、区位)交通(铁路线、港口)城市(主要城市、区位、职能、地域形态)人口(密度、素质)。这个体系能够让学生从环境整体性角度去把握区域的整体内容,效果很好,可称之为综合法。

二、比较法

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既能看出区域差异,又能突出区域特征,是学习区域的有效方法。如常用来比较的区域有:德国和法国、美国与日本、俄罗斯与美国、北美与拉美、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印度半岛和朝鲜半岛、印度和巴西、中国北方和南方、三大自然区、三个经济地带等。

三、概括法

一个区域的区域特征,是通过主要地理事物体现出来的,如果能用一些顺口溜等把区域的主要地理事物概括总结出来,就更是化难为易,易于掌握。如学习南亚时可概括为:一个半岛(印度半岛)、两条河流(恒河、印度河)、三大地形(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三种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四种工业(加尔各答麻纺织、孟买棉纺织、德干高原东北部钢铁、班加罗尔的电子)、五大农产(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概括法能够突出主干知识,易于把握区域主要特征。

四、画图法

学生根据掌握的区域特征,画个简图,把地理事物标出来,只求神似。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地物分布,同时也加深对地理规律的理解,并提高了读图定位能力。如: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3

    野外实习的改革既要强调自然地理基础学习,又要体现不同培养方向对自然地理的应用的需求,针对一专业下具有多个培养方向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具有两个层次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第一层次为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基础实习,第二层次为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第一层次为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第二层次为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与部门自然地理课程紧密结合,是课内实践的延伸;综合的野外实习以研究性实习为目标,与各培养方向紧密结合;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注重基础,以验证性、探究性为主,研究性野外实习以应用性课题为导向,注重研究过程;部门自然地理实习侧重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分布规律,实习过程要求具备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而研究性学习侧重当地当前的社会经济需求,围绕着跟自然地理条件相关的问题展开,通常涉及人地关系系统的多个自然地理要素,因此需要综合调查;部门自然地理实习范围比较大,以实习路线和实习区域为主;但研究性自然地理实习注重研究和问题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通常在点上深入研究,钦州是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前沿临海的城市,临海工业的大发展提出许多问题都跟自然地理相关,如结合当前海岸带开发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海岸带自然地理研究性实习。

    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部门野外实习基础上的提升,是在学生具备自然地理基础的基础上,以自然地理应用为目标的综合实习,一般在部门自然野外实习完成后实施。整个实习过程包括选题、野外自然地理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论文与报告写作等环节。研究性野外实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整个过程发挥指导作用;研究性自然地理野外以学习小组为实习组织单位。从实习题目的选题、方法和技术路线制订、数据的收集和调查、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论文写作和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指导。首先由教师引导或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跟本专业在自然地理科学应用相关的课题,比如地理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可提出区域土地利用、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岸侵蚀与海岸线变化;红树林保护;自然保护区规划;土地复垦及植被恢复;生态旅游规划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通过野外自然地理综合调查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题目的数据需要野外实习过程获取。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制订的技术方法进行自然地理调查,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野外调查的方法有实地调查法、遥感调查法和资料收集法,不同培养方向的学生可根据各自特长有所侧重,鼓励不同培养方向学生进行合作。这个过程的完成关键在于学生的部门自然地理基础是否牢固,可见第一层次的野外实习对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性野外实习具有决定作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要进行监控和指导,及时答疑。野外调查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分析数据和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过程是野外实习的重要环节,可在校内或野外完成。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和讨论,最后形成野外调查的结论。传统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教学方式一般是在实习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实习的感性认识对实习区域的资料整理和综合分析,完成野外调查报告或综合实习报告,而研究性实习在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结束后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和完成小型研究性课题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充分考虑个人在整个实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在小组中的组织、合作、交流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在资料查询、野外调查能力,数据整理和以及论文写作和报告总结的能力。成绩由小组评定和指导老师评定两部分综合。

    研究性的野外实习模式是适应地方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需求提出的。通过对研究性实习模式及目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在传统部门自然地理基础上的提升,部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和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有重要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教学的实施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4

1扎实做好实习准备阶段各项工作

1.1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科学选择最佳实习地区作为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保证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必须对多种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选择最佳实习地区作为稳定的实习基地,依据实习目的进行筛选[1-4]。点上实习以就近为原则,兼顾地理要素的完整性;线上实习以地理要素为主导,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构架,选择代表性线路;区域实习应挑选完整的地域单元,既能反映自然地理多样的地貌类型,丰富的植被群落,独特的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规律,也要体现自然与人文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5]。同时,实习范围的确定要兼顾考虑经费开支、师生的食宿生活安排、出行的便捷性与安全等问题。以我院为例,野外实习基地,省内短线实习主要在安康辖区范围内的南宫山、柞水的牛背梁、西安的翠华山,长线野外实习主要包括陕北地区、四川成都和都江堰等地区。这些地方基本能反映植被、土壤、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典型特征。同时,为进一步拓宽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渠道,我院联合宝鸡文理学院组织了“地方高校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及校外实践基地共建研究”项目,共享、共建了四个地理专业野外实践和教育实习基地。这种共建做法可在地方高校推广,特别是为相同或相关专业如何发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2确立最佳野外实习路线

科学确定野外实习路线是关系到一次野外实习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步骤。在确定实习路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前期成果积累,系统储备数条野外实习长途路线、短途路线和实习区域,而后根据每次实习目的和具体情况从中优选最佳实习路线。实习路线布置原则是:一是每年实习路线规划时,尽量不和近年路线重复,让学生有更多不同体验;二是能穿过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尽可能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以省内实习为例,线路可以由北至南横跨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三是包括能阐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典型地点[6]。

1.3编写实习指导手册

实习指导手册编写是建立在对实地反复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编写指导手册,一方面可以系统归纳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使学生对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提前学习实习指导书,可以使学生对实习范围、路线和具体内容事先有较系统了解,激发学生实习主动性。在具体编册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好内容结构,避免出现通篇简单罗列实习区域资料的问题,突出手册的可操作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指导学习方法的功能。

2建立科学的实习成绩评价体系

科学而有效地评定野外实习成绩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手段。由于没有定量实习评价标准,传统野外实习成绩的评定较难做到公正、全面、准确。为调动学生野外实习积极性,必须加强对学生野外实习的成绩考核和量化管理。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要考虑专业技能知识,还要考虑学生实习态度、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实习效果等,结合本专业近年野外实习经验,可以将地理野外实习成绩评价的总目标分为三个评价因子:准备阶段、实施过程和成果总结。在实习的每个阶段根据实习的活动内容建立不同评价指标和要求格次,在给出每个评价指标成绩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阶段权重,计算出最终实习成绩。通过建立详细的评价指标,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要做些什么、要求是什么,同时也便于老师分阶段、分步骤、分指标、及时地给出成绩[7]。因此,我们将野外实习成绩评定内容分为三大块,即准备、过程、成果三个评价因子,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后再细分每个评价因子下的考评指标,制定出每个评价指标的考评标准,构成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成绩评定过程

在实习准备阶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成绩、体力和性别等进行异质性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组,设置组长一名,负责记录实习物品的携带情况、考勤和实习过程中学生违纪情况。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也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指导教师应根据实习过程检查情况、学生的实习态度和表现、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情况、学生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与反馈[8]。同时,可在每小组随机抽取1~2名同学进行现场情景测验。在实习完成阶段,可进行实习成果考核,采取学生撰写实结报告、提交实习技术成果等方式完成。通过实施本评价方法,可以系统量化学生实习成绩,规范学生野外实习行为,充分调动学生野外实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的学生完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实习效果;同时,该方法对促进野外实习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该评价体系已在2014年暑期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中实施,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约束和考评作用。

3结语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5

关键词:“课题”研究;地理实践能力;中图版教材

一、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地理实验是根据学习或研究目的,在人为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或其它方式使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自然地理时空尺度大,所以地理实验在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应用较多。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模拟大气温室效应”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模拟实验。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1]

1.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为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限制每个小组的人数。

*实验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2.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参考表1),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利用课间和中午的时间完成实验,记录观测数据。

*小组成员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报告。

*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过程,理解了大气的温室效应现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精神。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不意味着研究结束,实验后的反思同样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突况,实验结果也可能与应有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失败原因的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法。

二、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的培养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物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通过实践观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观测实验。

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实验

1.实验目标

观察、记录某个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通过测量、记录,证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2.实验准备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时钟、指南针、足够长度的皮尺、量角器、旗杆、树枝等)。学生根据各自的作息时间和家庭住址情况,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3.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可参考表2),并提出修改建议。

*按照计划进行观测。注意根据每节后的提示检查进度,要求观测三周。

*汇报观测结果。汇报项目包括课题计划、观测过程、观测结果、自我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规律,提高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而且对培养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的培养

地理调查是指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的活动。

由于地理调查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开展地理调查活动必须先制订调查计划。学生应带着问题去调查并及时作好调查记录。调查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2册“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为例,展示学生地理调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的调查

1.调查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本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情况,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设计

*制定家庭成员情况的调查计划。学生向自己的祖父母调查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的有关情况,以表3的形式整理出整个家族五代的人口数以及相关情况。

*调查每代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出生地、居住地、迁移经历、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如有可能,请学生展示每一代或目前的全家福照片。

*绘制家族每代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表。

*绘制每代、每个成员的迁移路线。

3.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学生向家庭成员发送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小组内交流个人研究成果;对各家族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完善统计资料。

*课题总结阶段。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图表,画出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迁移路线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寓地理知识于活动之中,读图、绘图能力和地理调查能力均得到提高。

四、地理制作与绘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制作与绘图融地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让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理教具和绘制地图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图版地理必修第1册的课题“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即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1.活动设计

*知识准备:理解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通过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实施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2.实施过程

*分析自然要素中某一要素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以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画出符合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五、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类活动即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所在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图版教材课题中的“分析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对策”均能体现学生该项能力的要求。以“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例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

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

1.活动设计

*学生成立相关的环保活动小组,确定本组课题,如本地的垃圾污染及处理的调查、污水处理厂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等。

*制定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如到现场参观采访,收集文字、照片、视频、实物等资料。

*小组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演示文稿等。

2.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选择当地某一环境问题为课题;查找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选择同一环境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个人将自己形成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小组讨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总结阶段。各课题组在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研究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修改补充后在学校交流。

掌握正确的地理问题分析方法是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即分析该区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会怎样”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图版教材的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各个课题对某一项具体能力有所侧重,各个活动内容、开展形式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如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研究计划或具体步骤,“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课题”研究评价等。

参考文献:

自然地理要素范文6

关键词:区域地理 高中地理 区域性 综合性

地理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域性和综合性,而区域的问题都是综合的。区域地理既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逻辑起点,也是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从近年来文科综合考试命题看,试题以区域地理作为命题背景和切入点,利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一定程度上区域地理是试题的“门槛”。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复习并不是机械的重复一遍初中课本,更不是单纯的记忆几个区域名称,而应该依据高考大纲要求,拓展区域地理内容,实现初高中地理内容的有机融合。

1.构建区域体系,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

依据高考考试大纲要求的区域地理内容,记忆重要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大气环流位置、洋流位置等。构建“脑中图”,解决在地图上定位和定向的知识,为学习地理学科的后继知识扫清空间分布的障碍。形成最基本的地图基础。

①绘图,即绘制区域简图(中国、世界),建立区域基本概念。

②填图,依托图例和注记,把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位置巩固在地图上,为形成知识体系提供空间平台。

③拆分普通地图,突出主要地理事实,以中心事物为载体,在图中提炼主题,培养提取信息能力。

④叠加专题地图(如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等温线分布图、中国等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水文图、中国资源分布图、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农业图、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人口分布图等等),将相关联的地理事物放在同一幅地图上,养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综合能力。

⑤以时间为线索,排列同一地理要素或同一地区不同典型时段地图,在系列地图中寻找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2.整合高中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用高中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区域特征,形成区域综合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应对突出主题(中心问题)的文科综合考试。

①从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位置入手,认识地理环境的水平结构。分析区域的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植被、土壤、农业等具有地带性特征的地理要素。从板块位置入手,把握矿产资源分布、地质灾害分布及成因等。在此基础上掌握地理特征,并科学规范地表述区域地理特征。

②从地形剖面图着眼,掌握地理环境的垂直结构。地形是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骨架,以地形为基础的地理环境垂直结构叠加在水平结构之上,使地理环境更为复杂。根据对地形剖面图的分析,理解一个地区的地势、水文、交通线走向等非地带性地理要素,全面地认识一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③在准确掌握区域地理环境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前提下,立足本区,向外延伸,比较区域差异,如中国分区中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比较,世界地理中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印度等的比较,寻求本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形成的宏观基础。

④寻找区域主题,在众多地理要素中找到本区独具特色或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形成规范性的表述,联系周边地区,形成对主题的深刻思想。

3.教学案例

“中亚”是区域地理教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节。在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展示中亚各国政区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中亚的经纬网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板块位置、大气环流位置等,学生通过认读,加强了脑中图的建立,强化学生对区域位置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中亚的地理位置,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再以经纬网和政区图为底图,填加重要地理要素,如地形(山、高原、盆地等)、水文(河流、湖泊等)、生物、土壤等,用高中地理的方法分析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总结区域特征。中亚地处北半球中纬度,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所以中亚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由于气候干燥,这里的地表水缺乏,多内流河和内陆湖,如咸海、里海、阿姆河、锡尔河等;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沙漠,如卡拉库姆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许多地区土壤发育不好,有机质含量少。本区的地理位置还决定本区的交通地位非常重要,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的亚欧大陆桥都从本区通过。本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北部为丘陵,如哈萨克丘陵;西部和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如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东南部是与中国接壤的帕米尔高原;东部为天山山脉。受地形影响,本区的河流大部分自东向西流;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牧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受自然条件影响,本区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小麦、棉花和畜产品丰富,但木材缺乏。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加之本区丰富的农产品,因此本区工业以采矿、冶金、军事工业,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的发展形成了本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如“咸海”的变化与“白风暴”的发生都与本区气候干燥及农业大量引水灌溉有关。

如图:

参考文献

《2005年文科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

《地理学习精要》张亚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