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统筹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1
关键词:审计视角;纳税会计;操作问题;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多种多样,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经济政策下健康合理的成长,经济管理政策与经济迅速提高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税收政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在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税收政策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以逐步趋于完善和标准。传统的税收政策为单纯的缴纳、上交、记录、分发步骤,如今的税收和财务管理设计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经济行为制度了不同的管理政策。纳税会计的兴起和实施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如今在不断的进行推广和普及。纳税会计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事实证明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合理政策。纳税会计具有法律效益,任何违反纳税会计的单位和个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纳税会计如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审计视角下的纳税会计更是具有巨大的讨论价值,如何提高它的应用和操作水平成为了经济管理人员争相讨论的话题。
一、审计与纳税会计的基础理论介绍
纳税会计是一门涉及到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它包括广泛的税法理论和会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论的进步,它的内容将更加和完善和丰富。接下来将着重介绍和审计理论和纳税会计理论的发展概况。第一,审计理论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审计的内容和行为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审计其实就是审计法,是具有法律效益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主体是审计机关部门,行为对象包括各种各种政府和企业的财政部门,行为内容有检查财务行为规范、会计部门的行为标准审核、财政收支状况、资产和资金和来源和开销等等。审计还分为一般审计和税务审计,一般审计是指上面所介绍的传统的普通审计行为,而税务审计与一般审计有所不同。税务审计则是细分出来的专门针对税务的审计行为,在审计机关有专门设置税务审计的审计部门,他们进行日常的税务审计,包括对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和企业的纳税业务进行审查和监督。税务审计具有国家强制性,因为税收情况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状况,因此,税务审计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纳税会计。纳税会计是近几年来新兴发展的会计学科,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我国税务管理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结合了财务管理的知识和税务会计的理论知识。
纳税会计的基础理论为法律制度,它的强制力和执行力也体现在法律制度上,法律制度与纳税会计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纳税会计运用税务学和会计学的理论知识行为进行它的日常行为,它的日常行为体现在纳税人所有的纳税行为,纳税会计在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行为标准则是以当地国家和地区流行的统一货币。财务会计是纳税会计有相似之处的基础,纳税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纳税会计的很多理论和行为是从财务会计中演变而来。目前的纳税会计的业务越来越广泛,它的业务不仅仅是对相关部门税务的监督和管理,它还涉及到对相关税务的统筹规划上。统筹规划包括对以往税务监督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规划安排,这样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纳税会计学科越来越完善,促进我国纳税会计的发展。
二、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的几点原则
纳税会计是一门具有法律效益的学科,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是需要一定的实施和执行准则的。纳税会计除了具备会计业务的基本准则外,它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的准则,以保证自身的工作严谨性和效率性。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纳税会计的理论特点和执行规则,下面本文将通过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基本对比来说明纳税会计的几点原则。
第一,法定性原则。会计强调客观真实性原则,讲究的事情处理的合理性,相比与会计的客观性,纳税会计更具法定性,讲究用法律来说话。审计是纳税会计的使用工具,它的出现很好地配合了纳税会计对纳税单位和个人纳税义务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财务会计是在真实事情发生之后所进行的行为,客观性比较强,例如只有当在规定时间内企业内完了收入和支出,并且实现了财政记录,企业的财务行为才能通过这些事件加以体现,而去财务会计不同的是,纳税会计是在企业单位和个人要在打算去进行收入和支出时,就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纳税行为,这就是纳税会计的强制性所在。纳税会计之所以具有强制性是它的服务对象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纳税会计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会计,它的法定性原则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相关性性原则。纳税会计发展到现在与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有了相当的不同。它们在含义、属性类别和作用的对象都有所不同。纳税会计的相关性含义表现在子执行过程中辅助于纳税政策的关系。此时的相关性更多的表现的是纳税会计的意义所在。纳税制度的相关性则更多的由经济上的各种行为来体现,完成收入支出、业绩核算、成本预算等等,纳税制度都需要对这些行为进行干预和指导,从而体现相关性。在属性类别上,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也有所不同。一般的财务会计的属性是通过千克等重量单位作为计算标准,而纳税会计则通过相关性作为计量属性,更多地体现在执行要求和准则上。在财务会计上的作用则是只在说明意义的重要与否,而纳税会计上的相关性在于事情的原由,是什么行为造成了如此的现象。
第三,可比性原则在财务会计和纳税会计上还存在了可比性和相似性的原则。虽说财务会计和纳税会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会计学科。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相似性。在执行体系和执行内容以及被控制的对象也有所区别。在执行体系上首先执行之前所依据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的标准也有所区别。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有区分的,财务会计为了计算规定时间内企业政府所实现的收支状况以及账单合算、盈亏状况、成本预算等等。而税务会计则是为了进行日常的税务审计,包括对有纳税义务的个人和企业的纳税业务进行审查和监督。在影响执行力和执行效果的条件有所区别。财务会计的工作成效由自身决定,自身的工作效率决定着工作业绩,简单来说就是工作速度越快,工作效率越高。而纳税会计不同,纳税会计是有纳税主体是否配合纳税工作者的工作决定的,纳税个人或单位及时缴纳税额那么纳税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就高。
三、提高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的操作水平的几点策略
第一,提高纳税会计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越来越高,会计的管理越来越多样化,会计工作越来越丰富多样化。会计理论知识设计经济、管理、法学等方方面面。在传统会计方面,凡是入门者必须具备会计的从业资格证和注册会计师证,根据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分为不同级别的会计证。对于具有强烈法制性的纳税会计来说,纳税会计的理论知识更加繁多和精细,这些知识理论中除了基本会计学科的知识外,还有浩如烟海的法学知识。因此,必须提高对纳税会计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考核,增加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实践技能的考核。对已经上岗就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工作水平考核,对于水平高低职位的工作人员应给给予升职奖励,对于水平低高职位的工作人员应给予降职处分。由于纳税会计的职务类型众多,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给对工作人员进行如下的几种分类:分经验型人员、理论型人员、实践型人员,对于不用类型的员工应给给予其最擅长的岗位,各尽所长,才能充分提高纳税会计的工作效率。
第二,提高纳税会计的法律水平和政策能力。纳税会计的是以法律水平作为杠杆和基础的,它的权威性和执行性的关键在于法律是他的武器。因此,从事纳税会计的工作人员应该拿起手中的法律武器去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由于纳税会计工作种类也越来越多,复杂程度高低不一,因此,有职能水平不同的职称考试。因此,只有真正全面的掌握了法律知识和税务学科理论。才能真正的提高纳税会计的专业水平,才能全面促进我国纳税会计事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纳税会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有的企业、政府甚至高效都设有专门纳税会计的部门,这体现者广泛的单位和个人都在重视着纳税会计,而且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有对纳税会计人员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与法律相关的培训。税务管理人员也在不管根据实际情况改善的管理决策,通过制定不同的制度和决策来为税务部门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在纳税会计部门,从业人员的法律水平和纳税会计的管理人员制定政策的水平决定着纳税会计的未来发展。
第三,提高纳税会计职能的多样化和创新工作方法。随着纳税会计的不断发展,纳税会计的工作业务范围已不再单单的局限于收支计算、账单报表、成本预算等等普通的财务业务,它还包括新兴实施的统筹规划业务。现如今纳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专业水平越来越高,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如果要实现纳税会计新的发展,必须提高纳税会计职能的多样化和创造出新的工作方法。例如纳税会计中的统筹规划,它的工作职能包括对整个纳税会计业务体系的掌握和控制,对之前的工作业绩进行总结归纳,提取优点,吸取教训,从而对今后的工作进行规划安排,从而保证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使发生过往错误的概率大大减少,从而大幅度提高今后的工作效率,使工作趋于完善。因此,我们所说的关于纳税会计的统筹规划是宏观方面的,是从总体来看的,而且这种全面的统筹规划特别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审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整个纳税会计的审查和监督,在这一点与审计工作不谋而合,大大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统筹规划的方法广泛涉及到高等数学方法,在预测中只有最先进的数学预测模型才能真正对统计的数据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利用新的数据进行规划安排。此外,在审计下的纳税会计工作中,不能被固有的法律知识所禁锢,应给根据多变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的工作水平。
四、结论
纳税会计虽属于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但是它却比财务会计更加灵活、复杂、多变,尤其子现如今审计视角下的纳税会计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更加严格和标准。借鉴审计理论和审计思想的纳税会计,对纳税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律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一定要重视职业技能水平的掌握和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强审计视角下纳税会计的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黑龙江史志,2009(2(1):4-9.
[2]纳税会计开展纳税筹划的要求与程序研究[J].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2):7-11.
[3]试析企业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程序、内容与方法[J].中外企业家,2010(8):9-21.
[4]适应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营业税制改革构想[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3):11-23.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2
[关键词] 运行;分析;成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39-1
实训条件是建设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是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如何避免相近专业实训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益,是高职院校必须考虑的问题。从国内部分高职及本科院校看,成立专业实训资源建设与管理部门,对专业实训资源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与管理,已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式。
我院经管实训中心,即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的全院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学院鉴于经管类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校内实训模式与环境及相近的实训条件需求和可部分共用的实训资源,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新建、改建、扩建整合而成。截至目前,中心已成功建成并运行两个学期,现将中心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实训资源使用安排及运行保障情况
(一)实训资源总体使用情况。本年度,我们按照学院对中心“在优先满足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使用的基础上,面向全院开放使用”的定位要求,按照“优先满足经管类专业使用、优先满足需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的实训项目”的原则,统筹协调安排各系院的使用计划,使用部门涉及校内多个系院,以及部分校外单位。用途涉及正常教学、实训及各类开放使用。各类使用总共达18000余节,其中,正常教学实训使用15000节,开放使用3000节;平均每周达450节,综合利用率达91%。较之原来的分散管理,实训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运行保障及管理情况。中心根据实训室使用的管理实际,制定了《经管实训中心6S管理办法》,将所有涉及到实训室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行为标准化,管理任务落实到管理员。6S管理行为要求每日执行,中心管理员每日上午、下午预备铃响后巡查各实训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辅助教师使用设备,保证了全年度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全年共维修、解决设备故障、辅助教师使用设备390余台件(次)。除日常维护外,中心定期每月对所有实训设备进行全面整修,保障设备状态的良好。
二、开放使用情况
商务实训中心在保证满足正常教学实训的基础上,积极对校内外开放使用,使用范围涉及学生职业资格培训、学生技能大赛集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学生评教、承接外来培训(中国人民银行)、承接考试等方面。本年度,中心承担了多项全国大赛的参赛集训软硬件运行保障服务工作,训练效果明显,比赛成果可喜。会计学院代表队经过280余课时的集训后,参加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获得山东省赛区特等奖,后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学院数学建模代表队经过720余课时的集训后,获得山东省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会计学院代表队经过300余课时的集训后,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此外,工商管理学院参加全国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物流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大赛,会计学院参加全国金蝶沙盘大赛、财务决策大赛等参赛队的集训也在商务实训中心进行,商务实训中心已成为相关系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集训保障基地。
三、其他成效
(一)实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专业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中心成立后,对实训资源重新进行了规划和集中建设。在原有实训室的基础上,新建、扩建、升级改造实训室16个,对各实训室的功能进行了调整或重新定位,使实训资源的总体结构和配置更加合理。通过硬件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系列工作,中心已成为财经类专业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人文氛围浓厚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目前,中心使用面积达3000平米,现有专业实训室24个,配置计算机1000台,配有专业大型教学软件近20套,可满足我院财经管理类各专业的实训教学需求。中心将在此基础上通过优质的服务与管理,建设成为高技能商务人才的培养基地与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二)减轻了系院管理负担,提高了管理维护质量与效率。中心作为实训资源的专职管理部门,日常管理维护任务落实到人,工作职责与标准明确;管理员业务技能熟练,对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及时,有效地保障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系院无需再负责实训室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减轻了管理负担,可以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在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上,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中心运行一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专业实训资源的集中管理,使专业实训资源的管理效率与使用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充分发挥了实训资源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整合专业分散的相近实训资源,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协调使用,是目前解决专业实训资源紧张的一条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礼贵.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
[2]李震,彭洋.财经类高校财务实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3).
[3]高小强,王庆.创新实践教育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
[4]李锋.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个性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8).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3
后危机时代,由于金融工具业务发展的多样化、内外部监管的深层化、集团管理一体化、业务经营精细化的趋势愈发深入,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前中后台监测分析结果不一致,财务报表与业务及风险报告不统一,财务计算逻辑与业务统计规则相左、系统对账差异核对困难等问题日渐突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笔者经过调研发现,主要问题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科目体系不够清晰
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体系仍缺乏统筹规划,会计科目通常按照业务发展需求随机、分散设计,科目编排方式一般采取平行设置,科目体系的递进层次、框架结构不够清晰,没有按照业务、产品及会计分类情况进行分层设计,科目体系灵活性及可拓展性较差。部分科目维度设置仍然比较粗放,没有完全按照产品维度进行合理分设,不能充分满足分部门、分产品和分收入类别进行管理会计分析的需要。
(二)会计制度体系不够完备
部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工具业务仍缺乏一套覆盖业务初始分类、后续计量、终止确认及报告披露等全流程和全情景的会计制度体系,相关会计规则分散在部分操作手册、功能说明等文档的各个章节中,权威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较差,制度版本更新滞后,不能及时、充分满足业务开展和实务操作的需求。同时,由于在会计管理组织设置中实行业务随人走,且疏于对会计管理流程规范的梳理整合,一旦发生人员交替或岗位变动,交接人根本难以及时跟进相应工作,容易产生操作风险。
(三)信息披露机制仍不健全
首先,部分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业务交易、风险管控、核算报告等一体化系统建设方面的进展仍较滞后,往往是业务交易优先实现系统自动化处理,但对于系统支持有限的结构性、特色产品的模型估值、会计过账及会计调账仍然依赖手工处理和过渡,降低了金融工具业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其次,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业务统计报表系统建设初期,就缺乏与前台交易系统、中台风险管理系统之间对口径设置、信息共享、关联对账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导致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部分被割裂,在前中后台分别报送的业务经营数据不一致时,跨系统数据追溯和差异核对难以实现。最后,在相关统计报表设置上,没有充分结合产品风险维度和管理精度需要,报表项目不够直观、定义不够准确、项目边界不够清晰,无法准确可靠地为业务预算下达与考核评价提供对照和参考,导致报表信息对经营管理的决策相关性不强。
二、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管理应对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应当在对本行进行深入的管理诊断和调研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准则规范、同业惯例和本行实际情况,在同一框架下、按照业务范畴分层分批研究制定会计科目与核算制度体系,科学设计和使用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加快金融工具业务全流程的系统自动化处理,持续提升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管理水平。
(一)全面整合重构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体系
金融工具业务会计科目应能满足银行核心系统实际和集团并表需要,与财务会计报表及管理会计报表相协调,促进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相协调,同时还能有利于前中后台的系统对接、数据传递与核对。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结合业务风险、会计分类情况统一规划设置一级科目,满足会计报表信息高度集约化反映与统计的需要。二是要是依据产品类别、会计要素、损益类别等合理设定二级科目,与一级科目形成正确的归属关系,并能与统计报表口径相互衔接。三是还要根据重要性原则,合理摆布会计科目维度,将金融工具业务非核算报告必须的科目维度信息下沉至账户或管理台账层面反映,以提高科目体系精简度和运行效率。
(二)统筹规划制定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制度
金融工具业务会计核算制度应能与集团和同业标准相对接,与会计准则、监管标准相协调,做到政策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首先,核算制度应当按照业务范畴合理进行分类分层,与产品体系对应衔接,确保覆盖全面、层次清晰。其次,会计核算制度中应当设立独立章节对各类金融工具业务在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及终止确认等环节的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统一规范,形成金融工具业务分类会计基本政策,为现行及今后同类产品具体核算政策的选择提供指导和依据。其三,会计核算制度应当划分不同的会计核算环节与会计情景,分步骤、详细阐述具体核算流程与账务分录,实现业务流程与核算流程的完整覆盖和匹配对应,为会计实务和相关系统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最后,为配合会计核算,商业银行还应对业务主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有关金融资产分类管理办法、资产估值/减值操作办法等,理清业务处理流程,为相关实务操作提供指引。
(三)规范设计和使用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
鉴于金融工具业务种类繁多、交易流程复杂、交易金额庞大等因素,为全面反映核算信息、做好金融工具业务分析及管理、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业务经营预算编制和业绩考核分析水平,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设计和使用一套符合经营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报表。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真正做到报表机构分层、条线分部、产品分类,建立完整的金融工具业务管理会计报表体系,对金融工具业务经营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展现,满足多维度分析与经营决策需求。二是要契合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突出重点、科学设置金融工具业务报表项目和子目,层层递进形成包括业务量、外部合约损益(利息、价差损益、佣金及手续费等)、内部资金转移成本(FTP成本等)、估值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经营费用(含减值损失等)、净利润及经济增加值(EVA)等在内的管理会计报表项目体系。三是要在完善建立金融工具业务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分客户经理等全量财务数据库的基础上,商业银行要对管理会计报表项目与全部相关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和逐一论证,重建科目到项目的逻辑映射关系,实现经营分析数据的可验证性和自动化归集处理。
(四)不断加快金融工具统一系统平台建设
金融工具产品价值受市场因素影响频繁波动,为及时、全面的反映相关资产负债价值调整、损益实现与风险暴露情况,以利于管理层快速做出反应和决策,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快金融工具统一系统平台建设。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建立金融工具业务前台交易、中台风险控制、后台结算操作的统一系统平台,全面贯穿覆盖金融工具业务合约登记、产品估值、减值、计息、交割等后续一系列确认计量流程,强化金融工具业务要素或估值参数信息的完备性与及时性,支持对结构性、个性化产品的估值处理,不断提升系统对业务全流程处理的自动化支持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加快金融工具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与衔接整合,统一评估和开发金融工具业务前中后台系统接口,强化业务与账务的双向对账机制,加强金融工具业务信息管理的协调性和约束力,为日常金融工具业务及财务信息的一致性披露提供有力保证。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4
【关键词】会计指数;社会经济发展;价值创造会计指数
一、会计指数研究
1.价值创造会计指数。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股价受到企业盈利或企业资产所左右的同时,其他非财务因素,如:品牌、理念、创新、人员等,对企业股价的影响日益增加。然而,非财务因素难以量化,不能为传统的会计方法所接受,因而导致在实践中对此类因素管理不够且报告有限。因此,价值创造指数应运而生,它是一项用来量化企业非财务绩效与其他市场估值关系的工具,即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编制以了解企业经营对于宏观经济的综合贡献,进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数。价值创造会计指数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可细分为价值创造额与价值创造效率两个指标。根据价值创造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可反映公司与政府、员工与公司债权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国家制定劳动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提供依据。对于价值创造效率进行行业分析,则反映出不同行业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受影响程度的不同,进而了解不同行业分工的经济运行的特点,为国家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制定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2.提供会计指数研究平台。虽然我国的会计指数研究走在世界前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跨级指数的研究仍处于起步状态,当前的会计指数研究主要停留在对于各个行业的大量会计信息进行集成和处理上,若想顺利获得会计指数研究及其衍生研究的重大突破,则需要依靠专业的研究机构来实现。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研究编制已经迫在眉睫。
在学术领域的发展道路上,研讨成果的交流是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手段。会计指数研究平台的建立提供给研究人员以发表科研成果的舞台,保证会计指数成果在研究价值、研究质量和研究速度等方面得到迅速的提高。
3.统筹规划,实践检验。会计指数的产生源自于实践的需要,指数的研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指数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为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才是会计指数研究的意义所在。因此,中国会计学会与中国财政部应统筹规划、缜密部署,将研究成果交予相关部门参考验证,共同促进指数研究的发展。在指数应用中发现问题时,应积极应对、深入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和缜密的求证完善会计指数体系。
二、加强会计指数研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下,生产要素中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十分珍贵的经济资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决策亦或是企业的微观经济管理的加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严谨的会计指数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会计指数在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编制而来,其具有真实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提升会计信息的集成度,有助于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2.加强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效有序的发展不能仅靠市场价值规律的自动调整,还需要政府在掌握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下,适当推行经济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会计指数是一门处理信息的严谨科学,对会计指数的研究分析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和监督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以此分析出微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会计指数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政府能够及时掌握和监督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客观地分析判断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优化配置。
3.提升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在当前经济社会中,会计数据更多被使用在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方面,在微观经济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着眼于今后的发展,会计指数体系的建立,拓展了会计数据的应用范围,以微观经济发展方向的分析为基础,研究推断出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使会计行业在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分析上做出新的贡献。
4.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日趋重要。自2010年8月在大庆召开的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首次讨论会计指数课题后,我国对于会计指数的研究工作愈发重视,动员了会计界的大量精英和力量。同时,我国推动了对会计体系的完善,会计人才的培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我国会计行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明显增强,在会计指数的研究方面,我国更是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三、结束语
会计指数的提出与研究拓展了会计学科应用范围,提升了会计工作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为会计事业的发展谋求了新的契机。我们会计行业从业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刻苦务实的研究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会计指数这个新领域内,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5
所有任务表的制定与执行实行全部电子化。
一、寒假计划目标表
2010年寒假战略计划体系
总规划
学广培专德才兼修接轨社会全面提高
项目
大学规划总目标
寒假的项目规划
具体内容
学习方面
注意知识面的广泛性,并逐渐确立专修方向,将学习放在首位,尤其要保证数学与英语的投入与效果,加大计算机的投入力度。
一、专业课“充电计划”
二、英语专项
三、练字专项
A1.建立《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三大资料库,梗概知识体系建设
A2.阅读《财务管理》英文版,设立读书笔记
A3会计财报知识应用模拟,《财务、会计、审计一体化模拟教程》、《怎样解读公司财务报表》
A4 BEC自学计划
A5英语阅读计划《英美概况》、《题源文章记六级词汇》
A6英语口语训练《音标训练》
A7创业管理资料搜集
A8 STATA软件使用
生活方面
搞好时间的统筹规划,训练自己的独立性,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并逐渐掌握理财能力。
日常消费管理
积分绩评系统
时间管理系统
理财训练计划
B1.日常消费管理:财务管理计划子项目,用于绩效评价与预算审核
B2.积分绩评系统:自我管理核心
B3.时间管理系统:自我管理子系统
B4.理财训练计划:解决计划所需资金问题,本寒假主要通过家教。
品德方面
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扎扎实实的作风,进一步完善性格,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确立人格培养目标。
读书计划
C1读书计划:《成功要读心理学》
《中华处世绝学》
《出师》
《财报要向一本故事书》
《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
健身方面
将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扩展健身项目范围,扭转体弱局面,增强机体适应力。
健身专项
健康计划
D1健身专项:以周为单位执行
通过专业训练、内容扩展方式
D2健康计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等保证身体健康。
社交方面
搞好宿舍内团结,通过社团活动锻炼,在实践中提高,结交好友,训练口才与礼仪,为日后迈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形象塑造计划
其余事务管理
E1形象塑造计划:基于充满朝气、展现更加成熟、更加亲近的对外表现力设计。
E2其余事务管理:效率优先,量力而行。
寒假财务预算
项目
预计金额
备注
房租
-400
食品费用
-300
路费
-130
书费
-100
礼品及其他
-100
家教收入
1000
自有资金补足
会计统筹规划范文6
要加强食堂费用的审计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食堂的内部管理。
一是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职工食堂的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单位职工食堂费用的规定,清理职工食堂资金支出项目、标准、审批程序、审计监督;二是单位统筹规划职工食堂支出,实行预算管理。职工食堂经费预算应当经大会批准,单位列入财政预算,落实到内部单位员工的工作结果披露相关信息;三是按照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员工食堂资金,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进行核算。
2.加强食堂经费的预算管理。
一是对于职工食堂费用计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按照单位去年规定,职工工资总额和控制总量控制的。其中:对于食堂的整体预算支出计入预算,下属单位食堂预算支出预算由总部年度财政预算安排。二是下属单位根据上级单位的食堂预算,按规定的格式和时间上报的食堂支出预算明细,用分单位分解审批的部门预算,提交上级单位的财政部。食堂支出严格执行上级单位出具的财政预算,按照有关规定对单位财务结算进行财务结算。三是食堂支出按照“总量控制,并特别保障”的原则,自统筹安排使用,根据预算来区分支付费用。在每个单位食堂支出最终被严格控制在原单位食堂的资金清算规定。
3.规范食堂经费的会计核算。
各单位应当加强对原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的检查和确认。例如,一些单位不在餐厅家庭食品馆等单位,试着问对方单位开具的发票,和员工餐厅签订认购记录,做会计工作规范化,配件是否齐全。作为一个财务人员,我们也需要对整个食堂的业务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对食堂费用的真实性做出合理的判断。日常开支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合理利用现金支出,尽量购买银行转账支付,减少使用大量现金带来的风险,防止一些单位趁机获得现金,形成小金库。
4.加强食堂经费的审计监督。
审计人员在对各单位日常审计中,加强食堂资金专项审计工作。要看它是否加强了对食堂资金的内部控制,是否有专人管理、食堂资金是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否合理科学规划。在日常管理中,将各单元整合成相互制约,以“防止”、“堵”的监控系统。在部分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对采购岗位的监督管理,在采购业务中,实行二人以上人员共同负责、采购的岗位实行定期轮换制度。让大家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以降低采购人员欺诈的可能性。在对食堂基金目前管理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对系统的食堂进行定期检查,严防标准在食堂费用的使用范围。同时,一些人采取非法手段,防止假发票,以获得食堂补贴支出,损害职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