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 推动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概念及作用
2.1 城乡规划概念
城乡规划即为各级政府科学布局城乡发展建设空间,以遵循自然规律及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它是确保社会公正和公平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提及的城乡规划,包含城镇体系规划、镇规划、城市规划、乡规划及村庄规划这些内容。城乡规划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等,是一项具有较高战略和全局性、较强综合性的统筹工作。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必须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部署与规划工作。并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远、经济建设同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等复杂关系。
2.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作用
城乡规划是一种操作性强的政府行为,以推动区域发展为目标,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决策。合理的城乡规划能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一,城乡规划能宏观调控和指导城镇建设,能调节城乡人口及收入分配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工业化进程加快、提高城镇就业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从而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和谐发展。第二,在城镇化进程中,开展城乡规划要遵循超前有度、按需发展的原则,减少城镇建设中多次拆建而损耗大量浪费。在地方财政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预期规划城镇交通路线、地下空间等设施,解决和消除各类城市病如交通堵塞、高风险土地利用等。第三,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是区域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是处理三农问题、减少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二、目前城乡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2.1 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出现较大偏差
有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指导思想存在很大偏差,片面强调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柏油马路、大型广场,人造景观、人造古董等,造成严重的人力、自然资源损耗, 而相对来说,地下基础设施却得不到重视,甚至严重失衡, 致使群众斥责。例如,某一座人口约40万不到的城市,兴建了一幢9万平米的办公大楼,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楼房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可谓既劳民又伤财。
2.2 规划工作的功利性较强
现今,城乡规划机构趋向于业主化方向发展,强调功利主义目标,这实质上就变成政府的一种工具、投资方的代表。规划工作中,不少设计单位及人员只考虑自身利益,责任意识不强,未深入考察和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将领导的意图及思想当做设计依据,过于强调技术性的规划细节,而忽略了规划区域的社会、政治等基本状况。规划建设过程中,有的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规划模板,不以区情、当地发展实况为基础,导致所制定的城乡规划内容及方法与当地情况严重脱节。这种概念规划工作,既无法突出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损耗了大量基础设施资源,最终只会出现城镇周边空间失衡,耕地、农田被毁,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并滞留城镇,失业率上升等多种社会问题。
2.3 城乡规划调控职能减弱,未健全规划监督机制
有些地方下放权力,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转交给区县, 有些政出多门、审批程序复杂, 开发区搞封闭式建设, 未经过地方规划部门的集中管理。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对城乡规划管理调控职能的削弱, 将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此外,未建立、健全科学的规划监管机制,各级规划管理部门间未进行有效沟通。规划工作未积极吸引公众参与,发挥其监督作用,针对不合理的规划管理行为未形成有效的奖罚、行政纠错与处理制度,使得规划管理监督工作处于力度小、效率低的窘境中。
3. 城乡的集聚设计工作带来贫富差距
城乡规划往往会聚集产业、人口资源,如行政单位拆并、农村人口搬迁并点,以节约资源与成本,统筹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及资源的利用率。这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发展,但同时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矛盾。如企业撤并,势必会导致某些在职人员调岗或下岗分流现象出现,导致其情绪波动与愤怒,甚至可能跟新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冲突;而迁村并点后的移民,他们面临着重新生活、工作、转变语言、习俗的多重压力。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他们的就业难度较大,非农经济收入较低,同原城镇居民相比,贫富差距明显。而转化后,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他们还是无力承担住房、生活高消费,生活陷入困境。另外,国内人口转移通常都是由贫困城镇转向发达城镇、农村转向城镇,势必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浪费。
三、保障城乡规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建议
3.1 降低规划主体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第一,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研制能预测规划地区发展动态的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要在政府、规划单位中广泛利用3S 技术和信息化设施,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推进各规划单位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在规划前通过网络全程把控区情,深入探究各类信息,分析和科学预测城乡空间的未来变化,并实时监测规划落实情况。第二,注重各规划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可成立跨部门计划制定组、协调沟通小组等开展关于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论证与审批工作,促进各部门间有效交流、及时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
3.2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积极培育、监管规划师
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违纪行为,应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得当,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其处理、处罚条例及规定。并通过法定程序批准该规定, 使之成为受公众监督、执行力强的公共政策。同时,要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帮助其有效融入决策程序,科学行使各项权利,要科学监督和管理规划师,将经济、土地集约利用率等作为审核指标及考评标准,针对考评结果未达到或超出预期成果一定比例的规划师和单位,应依法予以奖励或惩处。
3.3 注重公众监督,推进民主规划
要积极听取公众对规划设计的看法和积极建议,并在规划前予以采纳。如在规划设计人员调研阶段,要让规划人员应听取公众对当地民俗、民风等及未来发展的看法,使之充分了解城乡规划内容、步骤及意义,加大企业与民间多个主体、多层面的相互合作,发挥其对该规划和实施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规划后应形成民情考察评估体系,并采取公众听证制度,让百姓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发表言论,推进区域民主规划与建设。
3.4 减少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及生活差异性
首先,应健全城镇化进程中的补偿机制。例如,针对规划中房屋被拆除的当地居民、个体户,要分析房屋类别、面积并核算应得的补偿金额或在后续购买新房屋时予以适当优惠。针对那些无力支付和购买新住房的居民,要给予贷款优惠。在土地补偿方面,要上调农村土地的征用价格,避免因土地征用双轨制而使得征地价格同出让价格之间差距明显,要实现资源共享,让迁移后的农民也享受土地级差收益中的一杯羹。其次,要对居民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政府部门应根据现有规划计划及产业需求,兴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就业的公平性,兴建人力资源免费培训基地,提高群众的就业水平。积极发展三大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帮助因规划中的劳动力人口顺利就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转化群体的生产、生活和受教育水平。同时,要优先安置转化后居民的工作,给予他们公平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再者,增加福利投资。针对转化后的居民,要建立和落实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
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 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将日益突出。在城镇化浪潮下, 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给政府及城乡规划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以国情、区情为基础,创新城乡规划体制,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等方式来解决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及其他问题,推动城镇化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刚,刘欣葵,张瑾.《地方政府的规划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立体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7003
1引言
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和资源环境的制约压力,使城镇建设低碳化和生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将两者有机结合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理念是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议题。
该理念将低碳目标和生态理念相融合,旨在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经济模式、提高环境质量,构建“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低碳生态城市属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范畴,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这两个概念相比,它具有复合性、多样性、操作性、高效性、循环性、共生性、和谐型等基本特征[1]。
2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和
实践探索2.1理论研究进展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就是从城市规划角度,通过对城市规模性质的合理定位、空间结构的合理安排等,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交通、产业等方面将能源需求和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实现城市的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环境保护部环境评估工程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中包括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主报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及10个分报告。该战略报告是目前针对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问题最为权威、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详实有力的理论基础。
同年,中规院“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研究”课题组经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完成了《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编制(尚未正式)。导则共分为16章节,包括资源承载力分析与生态安全格局建构、市域城乡统筹、集约节约用地、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住房保障与生态社区、绿地景观与公共空间、历史保护与文化弘扬、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健康的水循环系统、能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内容。《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导则》的出炉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与约束,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2.2国内实践探索
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是国内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做得比较典型的案例之一,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区内,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相邻,地处天津塘沽区、汉沽区之间,距天津中心城区45km,距北京150km,总面积约31.2km2,规划居住人口35万。生态城围绕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和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确定了22项控制性指标和4项引导性指标。其中包括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好于等于国际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等于310d/年、SO2和NOX好于等于一级标准的天数大等于155d/年、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达到100%、单位GDP碳排放强度150t\|C/百万美元、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日人均生活耗水量不大于120L/人·d、垃圾回收利用率不小于60%、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小于20%、就业住房平衡指数不小于50%等具体指标[2],共涵盖了自然环境友好、人工环境协调、生活模式健康、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经济发展持续、科技创新活跃、就业综合平衡、区域协调融合等九大方面的内容。
新区规划建设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效循环。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注重与周边区域在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政策的协调,实现区域协调与融合。
3陕西省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2011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通知》,决定在五省(区)八市开展低碳发展试点工作,陕西省成为国家第一批的五个低碳试点省区之一。这一政策为陕西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与挑战。
长期以来陕西省形成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板块,不同的自然地貌、资源禀赋、社会人文背景使各区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也呈现出各自的地域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的低碳化建设重点为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即产业化发展,开展生态保护与恢复相结合的生态环境治理为主。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雄厚,制造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关中地区通过大力发展环保、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以低碳技术应用为重点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的陕南地区在保护原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的同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进行水力资源的阶梯开发,寻求可持续的城市低碳生态建设道路[3]。其中地理优势明显、城镇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的关中地区低碳发展对全省的低碳生态建设起着引领带头作用。
2010年2月,陕西省推进西咸新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暨西安沣渭新区、咸阳泾渭新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以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的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它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之一。新区将以“保护耕地、保护生态、保护文物”的原则和“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建设新城市”的目标,建设都市农业和现代城市高度融合的现代田园新城。新区规划区总面积882k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272km2,区域内水域、农田、文物保护、生态绿地等非建设用地占到70%以上,共有空港新城、沣东新城、沣西新城、秦汉新城、泾河新城5个城市组团。2012年刚刚完成的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为西咸新区向低碳生态化的建设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
秦汉新城立体城市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中部。规划区范围北至兰池四路,南至兰池大道,西起秦苑三路,东至秦苑四路,规划用地总面积156.8hm2。现状规划用地主要为村庄居住用地和农林用地。规划区北侧为汉惠帝安陵,南侧紧邻渭河[4]。规划目标是把立体城市打造为一座“集约高效、生态宜居的未来城市”。
立体城市是由中国房地产商、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提出的一个新型城市建设计划,它的基本模型是在1km2的土地上,打造一个建筑面积约600万m2,可容纳8万人的绿色智能建筑群。该建筑群拥有居住、工作、教育、医疗、休闲等大部分城市功能,建筑内部高速电梯纵横交错,居民“足不出户”即可满足大部分工作生活等需要,是一处舒适便捷的宜居社区。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不同,立体城市以使用最少的土地,配置最优化的产业,实现最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和最和谐的社会关系为目标,注重竖向发展,将原来“摊大饼”的城市空间布局转变为“摞小饼”的竖向立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大疏大密,产城一体,以资源集约、绿色交通、智慧管理的规划策略为引导,构建科学完善、可持续的城市系统(图1)。
5秦汉新城立体城市规划的低碳创新优势
5.1土地集约使用
高效利用土地,以约55%的立体城市都市化区域进行项目的开发,剩余的土地作为开敞空间用地或基础设施用地。
秦汉新区立体城市规划使用综合社区的概念,在同一地块中进行不同性质的功能安排,使人们步行不超过5min即可到达购物、饮食、娱乐、休闲、轨道交通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部进行竖向多功能单元的复合布置,提高单体建筑的利用率。建立立体步行系统,通过连廊、步行道等连接各个建筑,使城市空间与功能由二维平面扩张变为三维立体融合。
5.2产城一体
以核心产业为主导,进行城市多功能布局,城市50%的居民可以在立体城市中就业,其余在周边消纳,实现职住平衡,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使人们在新城中安居乐业。
5.3可持续交通
建立安全连续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创造安全的骑车环境,设置专用的自行车线路,并设置安全的交叉口,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站和安全的停放场所。
通过道路、自行车道、人行道之间的隔离,以及行道树的种植,适于步行的交通信号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多层次衔接,推动社区服务设施的发展来鼓励步行作为个人交通替代方案。
推行TOD模式,形成一个低碳、可靠、经济的公共交通网,鼓励绿色出行。减少立体城市中的车辆保有量。
5.4绿色建筑技术
营建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采用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建筑东、西面设置高保温性能的绿墙等技术,大幅度降低太阳直射的热效应。尽可能应用简单的技术如通风、外遮阳等[5],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使建筑成为能源的发生器,推广建筑与太阳能的一体化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20%,实现能源需求在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减少20%的能源使用。
5.5雨水收集技术
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建设雨水调蓄池对雨水进行调节,提高立体城市内涝防治水平,采用屋顶绿化、植被浅沟、下凹绿地、渗滤、滞留等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生态化、低能耗处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浇洒和冲洗厕所等,从而降低市政用水需求,规划区内实现一年一遇雨水径流零排放。
5.6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规划污水处理采用分散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内部部分污水就地处理,建设建筑中水处理设施,建筑中水作为建筑内部的冲厕用水和屋顶绿化用水,绿地和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用水采用集中处理回用的市政再生水回用,敷设专门的再生水管网,再生水总体回用比例达到30%以上。
5.7垃圾处理技术
设置区域性垃圾自动收集系统,通过真空管道分类输送,将不可循环利用废物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回收可再生物料,利用园林垃圾进行堆肥,或者对剩下的、不可再生的垃圾进行气化或热解来产生能源等方式,形成更有效、更卫生的垃圾收集方法。
5.8景观绿地营造
通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不同类别的绿地布置,进行行道树绿化、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室内绿化等,形成多维度、内外渗透的绿化空间,使新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m2,营造舒适、宜人、低碳的生活环境,降低热岛效应。
6结语
秦汉新城立体城市项目是当代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环境、社会、经济多因素促生的产物,是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在低碳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演变的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模式,这种模式还在不断的实践与探讨中。 如何将这种模式推而广之,使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根植于不同的城市建设中,提高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质量,使我们不再受雾霾困扰,不再为暴雨发愁,能够快乐地工作与生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与行动。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安超.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190):48~52.
[2]孙晓峰.生态城市规划初探——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2010,8(234):36~40.
[3]闫文静,史怀昱.陕西省低碳城市建设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41):1069~1074.
[4]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咸立体城市项目核心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R].西安: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5]仇保兴.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J].城市发展研究,2010,2(17):1~15.
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丘陵城市新区;控规实践;控规探讨
1引言
我国是一个丘陵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2/3的国家,山地城镇约占全国城镇总数的一半。湖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的省份,全省占地21.18万km2,山地(海拔500m以上,比高300~750m)占46.3%,丘陵(含岗地,海拔小于500m,比高20~300m)占35.8%。全省城镇有2/3地处山地、丘陵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将相应扩大,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下,合理地利用山地、丘陵进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并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开发、出让必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依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城乡规划部门调控城市用地和国土部门有偿出让土地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丘陵城市新区因地形地貌复杂,现状生态较好等特点,其控规的编制与平原城市新区控规相比较,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广泛,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本文通过对邵阳市桃花新城的控规编制进行实证分析,探索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编制的方式和方法。
2控规的发展历程
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简称“控规”)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伴随着我国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设计部门借鉴国外“土地分区规划管理”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引人“区划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城市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点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并通过地方立法来确定规划的权威和正统地位。
1991年建设部首次颁布实施和2005年修订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均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1992年,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又进一步明确了出让、转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之前应当编制控规;1995年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更进一步地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控规成果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使城市建设按照规划的要求有序进行。
3控规的作用体现
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20多年来的本土化、地方化,控规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控规作为桥梁,它衔接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控规作为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它给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控规作为城市政策的载体,通过它特有的规划内容和规划手法,把诸如城市用地、城市人口、城市产业、城市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转译为城市规划的技术语言,指导城市物质空间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和实施相关政策。在目前的规划管理中,控规已成为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上、转让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地价测算的重要依据;控规提高了规划的弹性,增强了可操作性,使规划实施的稳定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显化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初步适应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城市建设思路的多元化对城市规划的冲击;同时,控规也基本满足了城市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和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需要。
4实例运用
4.1桃花新城简介
桃花新城位于邵阳市火车站南部,规划区范围为上瑞高速公路潭邵段以北、邵水河以西及上瑞高速公路联络线以东,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12.8km2。桃花新城区内用地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占总用地的90%左右,海拔高程一般在220.0~300.0m之间,最高处为西南S217线东侧山顶,高程为352.0m,最低处位于横岭山北边山脚(邻邵水河),高程为211.10m,最大高差141.14m。总体上讲,规划区地形呈簸箕状,即中部、东部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低,而其多为低山,地势高。区内地势起伏,岗顶平缓。
区内用地除部分单位用地和农村村民院落用地外,92%为山地、水域和耕地、园地等。区内现有人口约8500人。规划区内现有邵檀路、S217线两条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桃花路,另还有两条路面宽2.0~4.0m,机耕路连接邵檀路、S217线和桃花路。
本次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依托城市山、水、林错落有致的资源优势,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继承传统文化,既展现建筑景观又注重自然景观,积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调整规划区用地布局,优化功能结构,合理控制土地使用强度,完善基础设施,为最终将规划区建成湖南省高水平的都市产业中心之一,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山、水、绿、城”交融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4.2桃花新城控规内容和特色
4.2.1建设用地评价
根据对规划范围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的评价,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先对规划区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别划定一类、二类、三类生态敏感区,确定为桃花洞公园所在区域的孙家山、尖岭上、载木岭、刘家大山等山体,金子山水库及其周边的杨家山、陡山、鹞子岭、蔡家山、郑子岭等山体,湖口井水库以及周边的青山坡、雷宝岭、铜鼓岭、大园山等山体,南郊鱼塘,邵水河两岸沿线区域,南部的大山岭、高山头、天子山等山地为禁止建设区,在此基础上,再对可供建设的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
4.2.2空间布局
规划以自然、生态、和谐为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先底后图”为规划路径依赖,通过对规划区内水体、山体、植被等场地要素的解读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构筑以“Z”字型生态内核和南部生态区为重点,生态圈为屏障的生态格局。在此为“底”基础上再进行总体布局和专业规划,实现与老城区在经济、功能、景观、道路等方面有机延伸。
规划注重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科学合理性,使建设规划能充分发挥效能。在总体构思的分析指导下,规划形成“五带(轴)、六区、七路、簇山、众水”的空间结构,整体上展示出“西山东水”、“南北山中间水”的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山水分割下的每个城市功能区均为或“依山傍水”或“群山环抱”或“山绕水环”,山水城市形象得到完美展示,彰显了“山、水、城、绿”城市风貌特色。
4.2.3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工程量,少挖山、少填水,合理避让现有单位、居民点等建设区,直直则直,因地制宜,既注重塑造山地城市道路自然曲线美的景观特色,又可实现道路建设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道路宽度根据经济性和交通需要而定。
4.2.4竖向规划
规划确定了新城区的主、次干道控制点的高程,作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划及道路设计的参考,设计高程统一采用黄海高程。考虑到该区域范围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势高差较大,道路标高通过现状标高和各街区土石方平衡综合考虑确定,这样有利于减少工程量,同时也便于规划区土地的成片开发。场地竖向设计尽可能地接近场地现状高程,在坡高较大的地段规划形成台地。邵水沿江风光带路堤结合采用填土的办法,提高场地标高,营造沿河景观风貌。
4.2.5城市设计
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引导。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行空间景观分析,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扩展,是充分反映规划意图的补充和具体化。虽然这些空间景观规划是指导性意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引导,能使业主及设计人员既能掌握一定依据和意向,又不失去更多的选择和创造性。
5对丘陵城市新区控规编制方法的探讨
5.1适时引入区域分析
城市新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或城乡结合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与城市老城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共享、产业开发互补、功能定位协调方面紧密相关,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就应引入区域分析。
首先是功能协调、科学定位。规划应从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入手,分析各个城市组团的现有功能、规划定位,并根据自身优势条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综合确定本区的功能定位,做到与城市其他组团功能协调,优势互补。
其次是基础设施协调。要在充分研究新区周边城市组团的基础设施分布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布置新区的基础设施,避免重复投资。基础设施协调尤其要加强与周边城区的大型市政设施、管线和城市道路的对接。
再次是公共服务设施协调。要加强市级、区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如体育设施、中小学、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的协调,既要科学布局,又要共建共享,保证城市整体功能的完善和发挥。
5.2先“底”后“图”进行用地评价
传统的规划思维方式是围绕建设用地来做文章,打着“发展就要建设”的旗帜,首先就预订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推测需要的建设用地量,然后不管用地条件怎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是一种“先图后底”式的规划思维模式。
建设部新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先底后图”,即预先分析研究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支撑条件,据此寻求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对策,换言之,发展要跟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环境友好,而不是让资源环境去适应既定的发展目标。
丘陵城市新区规划应转变以前的思维方式,对新区用地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即首先要考虑新区的支撑条件,综合考虑生态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规划过程中要把那些植被条件好、坡度很大不适宜建设的自然山体保留下来,作为新区的生态绿地,提升新区的环境品质。新区范围内现有的山塘、水库是现有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编制时应结合道路系统规划、用地布局适当保留,调节新区小气候。
5.3科学合理布局用地
丘陵城市新区与平原城市新区不同,平原城市新区用地布局时可大胆运用对称、放射、轴线、序列等多种布局方法,使布局方案大气、现代而富有特色。丘陵城市新区地形比较复杂,自然地形决定了道路规划只能依山就势,基本顺着等高线走。因此一些常用的规划方法在丘陵城市新区难以施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划工作者就无所作为,被动接受地形的束缚,相反,丘陵城市新区独特的地形条件为他们提供了发挥智慧、施展个性的舞台。规划不能简单的以二维视角来考虑布局,而应根据丘陵城市新区地形的特点,从新区的功能需求出发,考虑功能区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以三维的视角去科学合理布局功能分区,认真细致地进行道路和竖向规划设计,在看似“混乱”的自由式平面中,建立其局部的空间序列,创造出经济、实用、合理的用地布局规划方案。
5.4经济自然确定道路系统
丘陵城市新区道路系统与平原城市差别很大,道路选线常受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限制,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石方工程量而造成浪费,因此丘陵城市道路系统依山就势、半挖半填,既节约工程造价,又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城市道路景观。主干道在保证车流通畅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消防环道的坡度、宽度及转弯半径等方面的要求;而次级道路则可结合地形及建筑群组自由布置,形成有机的道路网络结构,既能减少对原有环境的损坏,又可使土石方工程量达到最小,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5.5因地制宜进行竖向规划
丘陵城市与平原城市不同,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地块与地块之间,地块与道路之间可能不在同一个平面,因此,竖向规划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时要考虑景观需求,丰富规划区景观,统筹、综合进行竖向规划。
竖向规划要通过对现有地形进行分析,确定几个高度分区,确定土地平整方案。在各个高度分区内将每个地块划分为若干个台地,确定每个台地的高程、坡度、坡向、与周边台地的交通联系及护坡、挡土墙的工程需求。然后运用土方平衡概算来进一步合理化规划高程。规划应尽量减少土石方总量,挖填方基本上接衡为原则。
5.6统筹考虑确定控制指标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各个地块的控制指标的确定,其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控规“控制”功能的发挥。
丘陵城市新区由于很多地块不在同~平面,分处不同台地,因此在确定建筑密度时,要充分考虑到挡土墙、护坡等设施的占地。
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限高时,应充分考虑日照间距、消防通道和台地特征,例如地块内台地南侧的建筑限高可适当放宽,建筑间距可适当减少:台地北侧反之。
确定地块绿地率时,应区别保留的现状生态绿地、护坡绿地和地块内规划必须控制的绿地等不同的情况,统筹综合确定。
确定机动车出人口方位时,在编制平原城市新区控规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限制地块开口的位置:即划出道路的可开口路段或限定道路的不可开口位置,以保证地块与城市道路的联系,即便捷又不影响交通。在编制丘陵城市新区的控规时,由于道路和地块的高程变化较大,规划必须根据其高程,估算地块开口的位置。它一般只限定一个基本开口点,开口位置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调整。
确定建筑后退线距离时,应将各个台地的护坡、挡土墙所必需的距离因素考虑进去,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地块退后周边道路红线、地块线的距离。由于丘陵城市新区地块内高差较大,机动车为了满足规范要求,不得不顺应地形,迂回曲转,从而引起地块内各建筑之间联系不方便,因此确定建筑后退线距离时还应考虑预留地埠内建筑与建筑之间步行联系道路。
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4
城市规划的元素自古城邦雅典即表现以“政治管理”为目的,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手段并使之成为一项公共事务的现代城市规划,却仅有百年历史进程。西方政府对城市化的引导和城市规划首先着眼于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体现出以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政策属性。二战后,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城市规划逐渐成为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传统规划思想只关心物质环境转向理性的综合性规划,更多地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从强调设计和实践转变到理论政策研究范畴,逐步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1 公共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转变
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逐步从规划(plan和plans)编制向规划(planning)实施转变,更加强调规划作为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展规划已经不再提供具体的蓝图,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策略的集成,是建立规划原则和政策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城市规划越表现出其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必然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
1.2 城市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从公共管理要素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更强调战略管理和外部构成要素管理,更加侧重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引导。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新时期城市规划应有效应对多元化、复杂现实环境与目标,逐渐由原来的注重空间规划和物理规划、注重规划内部技术性分析向注重宏观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型,规划内涵也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拓展。
从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公平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期间,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来合理安排和弥补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并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现代城市规划逐步由狭义的物质空间环境“一书两证”为核心,转向解决现代城市发展公共领域问题和管理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等。
从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分析,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备一般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外,还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对规划管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众规划,对规划管理过程普遍实行公示制度,检验和整合规划目标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分配,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由相关者达成的“公共契约”。
2 政府职能调整与城市规划变革
2.1 城市规划与政府职能调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城市复兴运动从清除平民窟和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区复兴改造,以至21世纪当代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政府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策略等形式,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参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全面复苏与复兴。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为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政府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手段,引导城市中心区大规模的物质形态的更新,对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进行改造再利用,增加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建设“文化区”和“文化地标”,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有效融合,激发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作为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除主要提供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外,还应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调节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公共问题解决等救济职能。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和资源配置工具,在我国传统“全能政府”职能模式向现代“有效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也应由“规划管制”向“规划服务”转变,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2 政府职能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在经济调节方面,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空间的统筹布局,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新时期,应充分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构,谋求不同利益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从项目建设规划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革。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仲裁者。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标准和制度设计,对城市发展设定规划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的监管。
在社会管理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合理引入公众参与等公共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严格规划监督和违法建设查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规划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转贴于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求和促进社会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必须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优化及功能疏解,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行政体制。
3 公共管理过程和城市规划创新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过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要素安排和实施规划等,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城市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政策和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需要从重要公共政策的角度,从方法上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英国为例,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近代城市规划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在此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区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改革了英国规划体系,立法创立了地方规划局,并授权编制本地区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发展规划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它仅仅表达规划部门的意图,建设项目需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批准。1967年,英国颁布的规划法把规划分成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结构规划又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y?plan),它包括总体政策及其阐述文件、框架图纸(图解)以及专项政策等,突出城市发展方向、整体空间框架(结构)的战略布置和过程的控制,需要向中央政府报批。而地方规划(local?plan)是以小地区规划(district?plans)为主,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强调发展的具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等,可在批准的战略框架内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后来,在城市发展相当成熟的地区,又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发展规划(unitary?development?plan)。2001年底,英国政府发表了《规划绿皮书》,提出简化规划体系,减少规划层次,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在区域空间战略下制定地方发展框架。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决定其本身将成为技术和制度的综合体,规划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物质控制和计划目标,转向对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和城市实际建设过程进行干预,规划控制的行政手段也逐渐削弱,决策、协调、监督等规划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规划政策法律、政府投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等规划引导将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通常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
近年来,城市规划更加强调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方法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和行动纲要。通过加强区域规划研究,借助概念性规划使总体规划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城市发展结构性重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创新与完善的重点。
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实现对城市发展过程动态、实时、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注重城市运行和规划运作体系,更加注重对实施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立的行动步骤转化为公共政策,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引导实现城市的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增进,将是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
3.3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环境破坏、公共利益损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城市规划管理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科学发展。
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引入公众参与,以城市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的提供以及城市各利益主体间实现均衡博弈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以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体系。从程序和规则等方面确保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将城市规划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使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转变为上下互动、服务和管制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模式。
3.4 城市规划公共选择机制
城乡规划区域的概念范文5
本次论坛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编号:04CJL022)的资助,项目主持人郑伯红教授。本次论坛嘉宾佘果辉、唐常春、陈存友、何磊、陈峥嵘、王、王桂芹、刘晓芳、李云飞等均为国家基金项目组研究成员。发言主题为各自专题研究的部分成果。
漫谈一:CBD演进:模式、动因与轨迹
郑伯红(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博士、教授、博导)
中央商务区(CBD)是源于西方社会学者所提出的概念。世界最早的中央商务区应该算是曼哈顿,它的商务设施早期集聚是从华尔街开始的,但在此前的华尔街据说是一群荷兰人为阻止英国人进攻而修建的一道类似中国长城的木城墙,正如它的名字所提示(WALL就是墙的意思)。直到18世纪初华尔街的商务设施数量还非常有限,根本谈不上CBD。华尔街运作了二百多年后,到1923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伯吉斯,在研究芝加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时,他归纳总结城市结构同心圆模型,将城市核心区称为CBD,定义为城市公共建筑的核心部分。不知是无独有偶还是英雄所见略同,著名建筑学家柯布西耶同年在他的《The city oftomorrow》一书中,提出了300万人城市规划模式,城市中央区规划24栋60层高的摩天大楼。1931年他的《光辉城市方案》及后来的《雅典》进一步明确城市中心区集聚发展模式。1939年H.霍依特、1945年C.D.哈里斯与E.L.乌尔曼分别依据地租分析、土地使用分析,提出扇形结构和多核结构两种城市模型。1950年代,以美国的R.E.墨菲和J.E.万斯为代表的学者开始系统研究在工业化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商贸办公、金融、服务在城市商业中心形成新的规模聚集,并引起一定范围内土地使用、地价分布和交通方式产生规律性变化。总之,20世纪50~60年代国外对CBD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后来,西方城市中心区出现了衰退,城市中心发展不明朗。60年代初,著名建筑评论家雅阁布思在《thedeath of American cities》一书中提出城市中心区安全性与活力论。20世纪70年代,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等建筑学家认为,中央商务区虽然是“挤”出来的,但即使是在寸土寸金的混凝土丛林中,设计师还是要注重环境生态的营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距离不再成为信息沟通的重要障碍之后,从实体空间(physicalspace)和流动空间(flow space),CBD里的商务活动出现了向中小城市集聚与扩散,规划大师刘太格等认为全球城市商务职能呈现网络化趋势,提出了近20年来西方重要的商务形态一商务花园(business park)。在新加坡非常典型,仅樟宜和裕廊两大商务花园就提供了全市15%的就业岗位,马来西亚和美国等的商务花园,其就业人口比例更高。
回顾中央商务区的理论脉络,不难看出CBD具有动态的内容,是一个不同时代广泛扩展使用的概念。据建设部统计,我国目前有5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各自的CBD,决策者的雄心勃勃与理论界的忧心忡忡形成极大反差,其实他们理解的CBD根本就不尽相同,不少城市只是借此发展城市商务职能,并非去盲目克隆曼哈顿、拉德芳斯。对此,国人在批评CBD狂热主义时要冷静思考:建设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与发展城市商务职能的关系。商务功能是现代城市最基本的职能,这是城市的内在属性决定的,因此,尽管不是每个城市都必须有一个中央商务区(CBD),但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商务设施,商务设施总是在城市某个地方集聚,这是我国中心城市不可否认的现实,商务设施只有尽可能集聚,城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商务职能。
CBD高度集聚,符合中国城市用地辐射力不足的实情,专家预测,未来中国要在不到8%的土地面积上创造出全国GDP70%以上的GDP,才能整体上把中国从生态危机中解放出来。城市作为集聚财富的平台,我国城市的载体功能存在许多差距。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目前上海的GDP总量占我国GDP总量不到8%,是美国纽约的1/44、日本东京的1/20、英国伦敦的1/6、法国巴黎的1/4、中国香港的1/3、韩国汉城的1/2。
至于CBD建设与规划的关系,有人认为美国曼哈顿诞生时是自发形成的,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并由此就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CBD只可应市场规律而生,不需要规划。从这个角度说,曼哈顿只能算个特例。西方国家城市CBD大多在自由经济体制下诞生,但其发展演变并没有完全脱离政府规划的干预、引导、和支持。东京的老CBD在城市中心,因为拥挤不堪,在日本“新全综”国土规划思想的影响下,东京将CBD职能分散到大东京的各组团、并进一步规划建设8个副中心(sub-CBD),新宿、临海、涩谷、池袋、幕张都是精心规划,逐步建设而成的。巴黎的拉德芳斯最初的20年亏损严重,面临倒闭破产,政府出面干预,给予政府扶持,财政鼓励数百家大公司进驻拉德芳斯才得以挽救沮丧局势,其实世界没有真正自由主义的CBD。中国城市需要CBD,让我们建CBD吧!
漫谈二:长沙CBD建设:必要、可行
余果辉:(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教授)
有观点认为,长沙市在都市圈的非主流地位,不足以支撑CBD的建设与形成。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地看待了CBD的商贸职能。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世界。全球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世界各地不管是特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获取资源,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与优势,瑞士、卢森堡、巴哈马、巴林、巴巴多斯、开曼群岛等“超级小国”的城市也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离岸中心),偏居一隅的美国东南部佛多里达半岛的迈阿密也是国际性中心城市。
近年长沙快速增长为大都市,如何找准自身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中合理定位,需借鉴国外的经验,将CBD作为长沙市和湖南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龙头和基点,率先与国际接轨,仿真国际环境,执行国际规则,服务于聚居长株潭的全球企业,并致力于本土企业走向全球。长沙CBD是长沙市参与国际大都市竞争的制高点,是全球经济网络在湖南的结点。
通俗地说,未来长沙的CBD,就好比是长沙市的一个国际化的舞台;一个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城市大客厅;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一个服务器。
漫谈三:世界城市CBD与国际金融中心
陈存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
院讲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集散”型经济导致了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在公司组织结构与“经济中心城市”新的等级体系间,明显表现出直接的对应关系,跨国公司总部、世界金融机构及由两者发展衍生出的专业化生产服务业大量聚集于少数城市,形成诸多国际经济中心,肩负协调、控制和领导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城市在理论上被推测为“世界城市”或“全球性城市”。
而中央商务区,即CBD,通常是指位于大城市中商贸、金融、信息与中介服务齐全,交通、通信发达,商务办公、公寓、酒店、文化娱乐设施完善的黄金地带。“世界城市"CBD又有别于一般城市的中心、零售商业中心及普通办公区,其功能已超越城市自身。“只有当一个地区被作为全球或区域一体化系统中一个单元而不是次一级单元时,在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才有可能形成中央商务职能”。从这层意义上讲,世界城市CBD实质上是一个国际商务办公区。
在世界城市中,CBD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总部,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这类公司聚集在世界城市的CBD中,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运转自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CBD也是世界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区域,或日“城市特区”,是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的窗口或象征,如美国的曼哈顿、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日本东京的新宿、英国的道克兰等。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这里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总部云集,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曼哈顿CBD的中央核心商务区――“华尔街”,在面积不足1km2的地盘,就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成为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日本东京新宿CBD是东京市内主要繁华区之一,仅次于银座和浅草上野。目前,经济、行政、商业、文化、信息等部门云集于商务区,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零售批发业、服务业成为新宿的主要行业,金融业更加积极地涌入,仅在以新宿站为中心、半径为7000m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60多家银行,新宿已成为日本“银行战争”的缩影。
事实上,“世界城市”CBD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国际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与战略之一。进入21世纪,建设世界级城市,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或经济高速成长国家的基本战略,这对于迅速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分步骤逐步进行。先是巩固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然后逐步建成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如APEC金融中心;最后超越常规走向世界,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当今国内确立城市发展目标,如何开发建设CBD,已不只是单纯的城市建设问题,更主要的是如何通过CBD的建设参与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巩固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问题。
漫谈四:从CBD看大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与管理
唐常春:(长沙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博士,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大城市中心区一般是由城市的老城区发展起来的,基于低速交通的传统街道既是交通空间,又是生活空间,沿街设市、沿路设市的传统布局模式影响延续至今,传统交通组织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大城市中心区特别是CBD的发展需要。
从现实的视角来看,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强度最高,建筑密度大,交通指向性集中,并存在“自我强化”的倾向。城市中大部分“流”都在此交换,而城市道路面积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机动交通的增长,交通容量趋于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转,严重制约中心区的城市形象、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可是,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已经失效,亟待变革。然而,变革路在何方?我们的理论学者和政府部门、城市规划师和建设者们都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有过诸多经验,但更多的是困惑和新问题的不断产生。比如说,城市中心区道路越建越宽,但交通拥挤并未改善;减少人行和绿化设施,机动至上,结果两头都不讨好;筹建新的中心区,结果谁也成不了中心区等等。
在这里,我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大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理论与观点:一方面从空间布局改善人手,增加交通设施供给,一方面从组织管理入手,疏导调控交通。具体说来,在借鉴国外城市中心区交通组织成功经验基础上,解决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二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公交优先网络;三是建立局部道路功能分级系统;四是调控私人交通发展,适度发展步行交通。
最后,在诸多影响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因素中,交通组织管理对城市的中心区壮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组织管理,应该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城市环境的变化及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合理布局、优化组织城市交通系统,促进城市中心区的发展。
漫谈五:长沙市CBD交通面临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刘晓芳:(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硕士)
这些年许多城市都建设了自己的CBD,国内CBD特别是一些大城市CBD区域普遍存在交通系统容量不足、过境交通与CBD交通相互混杂、CBD内部交通系统功能不清等诸多问题。我们试图通过分析长沙CBD存在的交通问题,提出长沙市CBD交通的解决方法。
首先,我认为长沙市CBD交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干道功能不足。芙蓉路、五一路上的平均车速大约只有25km/h,明显低于城市主干道的40~60 km/h的平均车速。车辆混行、没有建立很好的道路分级系统,是规划区域交通拥塞和通达性低的重要原因。
2)交通输配环缺乏。地下输配环主要作用是与城市交通干道相连接,达到地下车库车辆快速集散的作用。联系各地块地下车库,使地下车库互联、互通、互用,停车资源共享。CBD系统需要一个交通输配环,但是,目前长沙市CBD规划范围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输配环。
3)道路网络密度低。长沙市CBD区域现状支路网密度为6.08 km/km2,而市中心区的支路密度要求为12~16km/平方公里,支路网密度还远达不到中心区的支路网密度
要求。现状主干道密度为2.62km/km2,次干道密度为3.88km/km2,但是离中心区的道路网密度要求还是有距离的。
4)空间结构不完善。在规划区,东西向五一大道、中山路、八一路、域南路、解放路、人民路基本都拉通了,南北向除芙蓉路基本贯通外,其余道路均不能完全贯通。即使在大一些的区域也只有湘江大道、芙蓉路、车站路三条南北向主要主干道。长沙市南北交通压力相对东西而言压力较大,造成城市中心地带道路T型交叉过多。致使许多方向交通流汇集到芙蓉路、五一路上。
5)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6)缺乏人行道路设施。芙蓉路、五一路立体人行交通设施不足,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应该为250~300m,而从长沙的过街设施来看很难令人满意。同时交叉通比较混乱,导致行人与车辆共用地面空间,不但加重了行人过街的不安全性,而且人车争道大大影响了车行速度。
对于上述长沙市CBD交通的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解决:
1)增加CBD到对外交通设施的可达性。
2)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
3)增建停车设施。以地下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为主,在大型的商业建筑的地下开发地下停车场,如恒隆国际、中天国际的地下空间,并以输配环为纽带联系各地下停车场。并根据规范要求配套完善地下停车场、库的建设。
4)合理组织人行系统。随着城市地铁1、2号线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部分开发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城市地下步行系统是实行人车分流,解决交通拥塞问题的有效措施。
5)大力进行立体交通系统建设。地下一层主要以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地铁站点为中心规划布置商业,娱乐和地下商业步行街。地下二层为独立的CBD地下输配环系统。地下三层主要规划为沿五一大道的轻轨2号线。地下四层主要规划为沿芙蓉路的轻轨1号线的走线和换乘站点。
总之,中央商务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出行方便与否。长沙CBD区域的交通问题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整个CBD的规划过程中必须加强交通规划,将各种交通方式和停车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使CBD内部有一个舒畅、安全、优雅的交通环境。
漫谈六:CBD的区位模式
陈峥嵘:(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硕士)
首先我想说一下CBD的区位要求,从实践上来看,国内一些城市的CBD在区位选择上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在理想状态下,CBD的区位接近城市的地理几何中心,这是由于现代CBD早期发展通常依赖传统商业中心形成,而商业中心一般处于城市地理中心位置。但是,城市形态、交通格局等CBD布局制约因素有多种类型,城市经济环境和发展速度也各不相同,许多情况下CBD不一定接近城市的地理中心,而是随着各种制约因素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类型。
1)CBD位于城市中心部位。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在城市地势平坦、道路网络均衡的情况下,城市地理中心和交通可达性中心通常会重合在城市中心部位,在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下,商务空间的聚集同样优先在城市中心部位产生。这种类型的CBD数量最多,有上海CBD、重庆CBD、南京CBD、成都CBD等等(图1)。
2)CBD位于城市偏心部位。由于自然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制约,城市向某些方向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从而产生在各个方向上不均衡延展的形态,典型的情况是滨水城市,这类城市的商务中心通常不在城市的中心部位,而是在城市滨水地带形成和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在这种形态的城市中,城市用地、道路交通的分布通常也是不均衡的,海湾、内湖周边由于拥有秀丽的自然环境、开阔的滨水视野、较多的可开发用地和良好的交通条件成为商务聚集的中心,这种类型有大连CBD、青岛CBD、厦门CBD等等(图2)。
3)CBD位于城市发展轴延伸线。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在某个方向上沿轴向发展,商务空间在城市发展轴延伸线上聚集,逐渐形成条带状分布,这种类型有深圳CBD、广州CBD等等(图3)。
4)CBD位于城市交通环路。自然地势平整的城市,商务空间一般在城市中心周围聚集,但有些城市的内城历史文化遗留较多,用地存量有限,道路网络化较低,而且对建筑高度有严格的限定,CBD的发展空间不大,城市商务功能会围绕城市中心在城市交通环路附近发展,这种类型有北京CBD、杭州CBD、武汉CBD、天津CBD等等(图4)。
根据我们对长沙CBD区位选址的研究,对于长沙而言,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人口规模上都与北京,重庆等有一定差距,况且本身的城市规模也不大,现有的商务功能还不够集中,各种基础设施还有待提高质量,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开发新区来建设CBD,所以,目前比较适合于第一种模式即:在老城区内依托现有资源来加强CBD氛围的营造与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CBD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己“长”出来的。而对CBD规划,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CBD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努力去推动它、引导它,从而使它向合理的方向加快发展。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并且外部所给予支持的力度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CBD的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发展动力,切不可盲目的攀比和模仿。在充分认识CBD的内涵与动态规律、认真考虑城市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那些综合区位条件最好、产生效益和影响力最大、风险最小的区位,是进行CBD详细规划的前提,也是城市发展建设CBD的基础。
漫谈七:当代中国新城模式的CBD
何磊:(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硕士)
当代中国CBD的建设多是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的,发展迅速,由于多是基于传统CBD概念而生,因此建设情况相对复杂,CBD的开发往往包含了城市新区的建设、各类开发区的建立以及城市核心地区的更新等方面的内容。按照不同的城市地理区位,当代中国新城模式的CBD区位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城市新区模式。由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城市规模不断变大,常常在的某一方向或区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生长态势或扩张压力。CBD中心一般就选址在这些亟待发展且建设用地相对充足的区位。例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图5)、郑州郑东新区(图6)等。虽然它们距旧城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但可以通过便捷的城市交通相互联系。
2)开发区模式。从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开始,全国各地都争相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开发区。它们均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它们是近10余年城市空间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与城市新区相比,开发区离传统的城市核心更远,有些甚
至相对独立,自成一区。规模较大的开发区则有可能在其内部核心地段规划建设CBD。例如青岛市黄岛区商务中心区、大连小窑湾中心区等。
3)旧城更新区模式。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旧城更新区模式是指那些对传统城市肌理改造比较彻底的,基本在拆迁平整后土地上兴建的,并经过整体规划的CBD,有别于传统的在严格保护城市肌理的前提下依托旧城基础发展起来的CBD开发模式。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内部的重要地段,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数量规模的商务办公设施的聚集区。在此基础上,政府通过进行更大范围的整体规划、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促其进一步形成新的商贸中心区。基地现状内大多是解放前或1950~1970年代遗留的建筑质量较差的危旧房,所以需要进行较彻底的旧城改造。其中,大城市的中心改造力度较大,如北京的金融街和建国门外中央商务区(图7)等。中小城市的中心区改造则起步较晚,多还停留在概念性规划方案阶段。
上述三种区位的CBD建设,大多是在大片空地上兴建,均具有一次性规划的空间特性,均强调片状(或面状)发展的空间格局,基本上也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开发运作。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当代中国新城模式CBD的规划特点:
1)平面布局。为了快速建设和便于管理,其规划主要采用网格式道路骨架,但又不一定十分严整,有些城市道路为了追求形式美而存在一定的扭曲和变形,同时疏密不均,导致街坊面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其次,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推动下,CBD区域内的建筑和用地规模大增,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出现了大量功能复杂多样的综合体建筑,具体体现在垂直方向上的土地混合利用的特点。
2)交通流线。新城模式CBD内的交通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超前设计,具体表现在增大路网密度和提高道路用地占比例(见表1)。
另一方面,虽然新城中心的道路宽度比旧城普遍提高,但在功能和断面设计上依然沿用了现代主义规划的分级和分流概念,形成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道路构成的树形交通体系这样的流线系统,尽量避免了区内交通与周边城市干道交通的相互干扰,较好地解决了车辆激增后产生的内部交通和通行交通相混杂的矛盾。
最后,虽然新中心区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依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树形分级关系,但实际上许多城市CBD内部次干道和支路已开始向密集均等的网络型结构转化。随着城市中心区内交通总量的不断增大,次干道和支路对于疏散内部交通的作用非常明显,次千道和支路的交通功能和使用活动不断趋同,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深圳的CBD内已经有所显现。因此,继续对次干道和支路进行强制分工,已经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的做法。
3)空间形态。整体空间形态方面,由于受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审美观的潜在影响,现代新城模式的CBD在参照西方国家城市结构形态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行政干预特征。在城市设计方面,核心地段大多采用强烈的轴线式构图,对景突出且过分强调地标性建筑,轴线两侧的建筑对称均衡,核心地段往往贯穿大型广场和绿地,以彰显核心区宏伟壮观的气势(图8)。这是封建集权文化的延续,此类空间形态在西方现代的城市中心区是非常少见的。
总之,由于市场经济下的开发建设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任何新城中心区的建设都应该采用标准化的开发原则,因为用地性质不可能恒定不变。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开发规模可变,道路交通不变;土地用途可变,景观轴线不变。针对性强的方案往往容易与新的形势发生矛盾,所以标准化的形态结构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模式。
漫谈八:CBD与总部经济
王:(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硕士)
关于总部经济的概念,广义理解是指经济与非经济的、官方与非官方的,带有总部性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统称。从各个世界性城市的CBD的建设和发展来看,总部经济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为CBD的发展提供了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同时,总部经济有无不例外地扎根于CBD内而非城市其他地区,这又说明CBD对于总部经济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无论是从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还是从地价,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说,CBD都是最能与总部经济的身份相匹配的区域。所以,CBD与总部经济两者是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和谐共生的。
一方面,总部经济促进CBD发展,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1)税收供应效应促进CBD发展。总部经济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无论采取哪种组织方式,总部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向总部所在地方上缴所得税。如果企业采取“总公司――分公司”或者“公司――分厂”组织形式,整个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城建税、教育附加等都在企业注册地,即总部所在地上缴。二是公司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效应。在总部工作的高级白领,其丰厚的个人收入,必然要通过个人所得税形式为总部所在区域经济做出贡献。所以总部的税收贡献效应对CBD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经济助推作用。
2)产业效应促进CBD发展。一个总部,特别是一个制造业总部进入一个CBD,与它相配套的各种服务业不断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水平。通过这些发展,可以扩大CBD的经济总量,提高CBD的经济竞争力。
3)消费带动效应促进CBD发展。一个总部各种生物活动,它的研发活动,要有很多的投入,交通、通讯以及其他的各种消费在这个CBD来实现。不仅如此,这些总部的高级白领阶层的消费也在这个CBD实现。这两方面的消费对CBD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4)就业乘数效应促进CBD发展。就业乘数效应包括商务服务产生的就业与生活服务产生的就业。商务服务产生的就业与生活服务产生的就业不仅带动就业,而且与整个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所以总部经济从就业乘数效应方面也有效地促进了CBD的发展。
5)社会资本效应促进CBD发展。一个CBD总部越密集,说明这个CBD所在城市的生活比较优越,而且会带来城市文化的多元和融合,能够使得整个城市的开放度更高,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各种条件更趋完善,也就是说这个城市的CBD会更快地融入国际化CBD行列中,所以对CBD定位的提升具有很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CBD吸引总部经济,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CBD基础设施的完善吸引总部经济。CBD的建设往往需要以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建设为先导,兴建方便快捷的高速域际和市内交通系统,使多条地铁线、高速公路、轻轨等在CBD内或近旁交汇。另外CBD内往往有现代化的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会展中心等国际交往设施,是文化交流的核
心区。CBD内如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方便总部经济所需的各种交流活动。
2)CBD的集聚效应吸引总部经济。围绕着金融贸易和服务业,CBD集聚了众多的与金融、贸易相关产业链的各类机构。各项数据都显示高密度的资本总是吸引着总部经济的进入,也印证了总部经济总是集聚在CBD,尤其是国际性的CBD。
3)CBD的信息优势吸引总部经济。CBD内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并且具有便捷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
4)CBD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吸引总部经济。CBD内有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这些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覆盖了金融、保险、物流、法律、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这些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都是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能有效服务于总部经济发展的。
总之,CBD与总部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CBD就好比硬件,而总部经济是软件。一个没有总部经济的CBD就像一个空壳,不具备CBD的实际意义;而不立足于CBD的总部经济,由于无法利用CBD的区位优势,从而也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和壮大。而目前在国内CBD建设大兴的时候,很多城市却没有考虑到CBD与总部经济的共生关系,没有将自己的CBD定位好,或者不注重CBD基础设施的完善,以致总部经济外流,这将会造成CBD发展动力不强,后劲不足。因此我们在定位、发展CBD时应充分考虑总部经济对CBD的促进作用以及CBD对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建立双赢的CBD。
漫谈九:从CBD到RBD
王桂芹:(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硕士)
RBD是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简称,直译为“游憩商业区”,也可以译为“休闲商务区”。最早由美国学者斯坦斯费尔德和瑞科特在1970年提出,是指为满足涌入城市的季节性游客的需要,在城市内集中布置饭店、娱乐场所、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我国关于RBD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主要涉及其概念、类型、特征、开发原则、产品体系和产业系统等方面,且大多侧重于城市旅游方面。
RBD是相对CBD而提出的。CBD集中了金融、证券、贸易、购物、服务、文化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活动,拥有众多的商务办公楼、酒店、公寓、商业服务等设施和完善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RBD与CBD的不同:在区位的选择上,CBD通常由商业的重要性、土地的价格、可进入性和经济地租的相互作用决定,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段。而RBD的区位则常常取决于自然的或历史的景点(如海滩、大瀑布、国家公园的入口处)或一个历史区域里,并不一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在形式上,相对于CBD是城市零售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大部分的RBD都是长条形的,以步行街的形式进行设计。相对而言,CBD讲求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RBD则更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性发展。(表2)
下面我想以长沙为例,来说明长沙CBD与RBD的关系。首先,长沙的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具有巨大的传承性,传统的城市中心区一直经久不衰,始终保持了很高的人气。具体说来,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零售商业圈,周围包括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湘江景观风光带,南门口小吃一条街以及天心阁历史风貌区在内的范围初步形成了长沙目前的RBD范围。可以说,在这个范围内,集聚了长沙最旺的人气,最能体现出长沙特有的市井文化和消费文化,同时也是外来游客品味长沙的必到之处。区内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汇集了购物、餐饮、娱乐、观赏等功能,是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旅游与休闲购物的RBD。长沙的CBD是以芙蓉广场为核心的“金十字”地段,与长沙RBD中心的五一广场仅数百米的距离,并且由长沙标志性的五一大道关联起来。长沙市CBD与RBD的位置几乎是重合的。
此外,长沙RBD的发展特征在于:
1)依托旧城而形成的RBD。此类RBD城市化的特点非常明显,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依托传统的商业中心或大型商店提供购物的同时,也建设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容纳了各种类型的游憩活动,是城市中综合性的多功能游憩商业中心,因此,往往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地段,在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游憩服务的同时,对旅游者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长沙RBD位于传统的城市中心。自古以来就是长沙最繁华的地段。另外,在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历史街区与人文景观(图9),岳麓山隔江而望,长沙“山”,“水”,“洲”,“城”的景观特色一览无遗。长沙RBD显然已成为最能体现长沙城市特色的街区。
2)最广泛的消费群体。长沙最大的特色和魅力之一就是其独特的消费文化――长沙的消费水平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中排在十名左右,这对于一个中部并不发达的省会城市来说是不多见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消费者都能在长沙找到自己喜欢的消费品,而且都会乐意在长沙消费。长沙RBD一度成为各大消费品企业争相入住的宝地。再加之长沙的娱乐文化产业今年来的火速发展,像“金鹰文化艺术节”、“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生”等电视节目,是长沙现代文化的代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加大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建立良好的城市品牌也十分有利。
还有就是长沙的CBD与RBD的共生模式是完全融合的。长沙市RBD主要服务于长沙市市民,其区位几乎与长沙市CBD重合,一方面,这个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金融、保险、地产等办公和商业服务设施,金融机构,有85个,占44.73%,约为总量的一半,事务所有52个,占56.52%,广告公司有99个,占61.49%,呈现出金融机构比较集中的CBD状态:另一方面,该区范围又以黄兴南路步行街、解放西路酒吧一条街等消费娱乐场所为核心,包括周围的黄兴中路和人民西路等街区,以及五一绿化广场、平和堂、王府井、沃尔玛、春天百货购物广场、百联东方广场等RBD状态。
总之,RBD与CBD的关系微妙而有趣,到底是先有CBD,然后再有RBD,还是有了RBD才发展出了CBD,都不是绝对的。CBD与RBD之间没有明显的派生关系,他们就是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产物或现象。CBD与RBD他们一半是社会的经济,一半是社会的文化。我们通常这样认为,集约化就是低成本,科技化就是高效率,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CBD、RBD这种集约化、系统化的存在模式就是城市竞争力的最大表现,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CBD还是RBD,他们都是一个城
市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其说文明的发展造就了他们的形象,不如说他们所产生的魅力引领着文明的缔造者。
CBD、RBD这类综合模式的开发形式,不但加快了所在区域的主流经济的增长,并且也带动了其他领域经济的复苏、从一个复兴者到一种品牌,CBD与RBD是这个时代新经济的开拓者和文明延续的一种形式。
漫谈十:长沙CBD容量测算与高度控制
李云飞:(中南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硕士)
建筑容量规划作为CBD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规划的成功与否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CBD建筑容量,将给CBD规划带来重要的指导。对于选址不同的CBD,研究的方法也不同,一般来说,CBD的选址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在老城区,一种是在新城区。选在老城区的,商务氛围会更好一些,但是由于老城区现状建筑太多,做容量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要拆迁成本的问题。对于选在新城区的,就不要考虑拆迁成本了。
CBD作为高密度开发地区,建筑见缝插针,所以建筑的高度分布情况基本上就代表了建筑容量的分布情况,在长沙市CBD规划选址研究中,为了研究方便,我们通过研究CBD建筑的高度来研究CBD的建筑容量。
通过对CBD建筑高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得出CBD建筑高度的合理控制范围。核心是CBD建筑高度的最高控制。建筑高度的最高控制的确定涉及到众多的因素,我们对CBD的建筑高度的最高控制进行了多因子综合评价。即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对评价目标起主导作用的6个因子,分别从自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对高层建设的影响进行刻画,它们分别是:土地价格因子、轨道交通因子、历史文化因子、道路容量因子、商业潜力因子、城市形象因子。通过对各因子分别进行打分,进而对CBD建筑高度的最高控制提出评析。
CBD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能够带来较高的商业利润,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通过提高容积率来消化地价、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因而,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决定商业利润的大小。规划运用“售价=成本+利润”的基本经济原理,测算了规划区的容积率。
长沙CBD作为一个典型的选址于老城区的CBD,必须同时考虑建筑高度的最高控制和最低控制。结合长沙的具体数据,我们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价和最低容积率的静态推算,得出长沙CBD的建筑控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