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统筹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统筹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统筹规划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1

1.前言

依照目前我国科学发展观念论述,涉及城乡协调规划活动,主要立足于中心长期改革流程进行逐层推进,使得国家统一规划效应能够分布得更加均衡,尽量将不同地区差异性效果缩小,这是长期实践工作以来的经验之谈,也是一种全新的认知理念。后期城乡规划细务必定要依照法律标准逐步推进,当中科学发展、建设观交错性发展,秉承长期针对性视觉功效,将全体公民核心意识彰显得淋漓尽致。

2.我国目前城乡规划体系结构特征论述

依照我国首都在发达城市地位的扭转现实进行客观评价,由于申办奥运会以来,已经完全有能力处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务,根据国务院审核标准透析,在城市规划区域内部实施这类管理已经成为当下流行之举,有关政府必须保证针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监督、引导,最终形成具备全新发展活力的新格局意志。这已经充分显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事业发展,是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制备资源,使得中心城市、村庄、乡镇之间的合作、交流体制更加健全,规划中需要全面覆盖的职责任务也因此得到有力拆解,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系统化发展来讲大有裨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引导媒介。

2.1统筹规划细务中综合性职责的强化

根据我国城乡改革条例观察,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章程理念得到再次重复性彰显,在此基础上,有关协调细节中的利益结构要梳理完全,尽量将社会既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人民生活环境有机结合,使得城市与公民长远利益得到有效呼应。城乡规划中不可否认,需要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后期细节掌控完全,经过统一解析之后,为经济与社会、历史与现代关系做出稳步疏导,保证城乡空间资源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合理化配置;对于近期制度性安排任务与长远归控计划要尽量明确,避免建筑时序出现严重紊乱结果,并重点跟进城乡基础、公共设施搭建条件,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合理的住房空间。

2.2科学民主决策活动的监督

涉及依法行政的民主机制传统要做好长期维护,尤其在面对全国大面积区域推行阶段环节中,必须彰显政策执行力度,这是法治性政府建设以来需要秉承的关键意志理念。城乡统一、和谐规划作为分散利益元素的整合举止,是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公共策略而衍生的健全体系架构,使得内部执行与监督结构能够互相牵制,不致于造成一些弊端隐患问题。透过对照新条例准则进行客观分析,尤其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力度环节中,需要联合专家科学咨询制度以及社会公示渠道、责任明确机制进行公众参与权力的维护。例如:北京在深化我国公民参与体制过程中,在科学民主决策流程中加以重点叙述,并且在执行流程中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程序调整以及审批工序等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正稳固了规划细务的严肃性地位。

3.涉及城乡规划的细化职责内容以及完善措施分析

3.1细化职责内容梳理

我国在明确改革规范条例内涵中明确阐述,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保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交接秩序,技术验证标准、公众参与能度以及科学决策手段等要建立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回忆我国过往城市规划经验,其中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无可厚非,使得上述机理协调关系得到充分彰显,城市协调、稳定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后续系统要涵交接节奏恰到好处。上述细节要点就是目前规划职务的具体指导方向,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专家科学认证结果出来之后,联合各类部门,包括交通、经济、政府单位在内,共同调节信息公布出口,在有效的社会监督视角下,在权责、程序具体化的背景下操刀后续一切细致化工作内容。文中一直强调的就是公众参与实效,其实这就是贯彻民主政治概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智能、服务合理转换的前提保障,能够针对既定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政策做出科学评估,进而全面应对现下城乡规划活动中面临的各类技术、经济元素冲撞危机。我国后期市场建设活动不断活跃,整体利益体系转向清晰化显像样式,当然此类规划手段作为政府调试利益关系的必要疏通媒介,更需要针对公众最基本利益标准进行全力维护,将任何阻塞因素消除,争取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架构。

3.2改善举措分析

经过上述公众交流平台的建设经验论述之后,我国主体规划单位开始联合真实场景进行阶段试验性操作,使得社会秩序以及交互式合作效应真正释放;另一方面,透过结合北京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解析大众参与规划活动的进行模式,尤其在编制制定以及实施环节中巩固社会主体认知地位。为此,有关管制单位专门制定一种城乡规划的合理意见修改程序,并定期举办一些交流、探讨会议,中心内容就是目前改造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改进建议,这使得单位部门与社会公民之间的利益得到更加清晰的绽放,相信任何违反城乡和谐规划理念的行为都将及时暴露,并接受国家法律部门制裁。经过这类措施的逐项颁布以及后续协调文件内容的争相辅助,相信必定能为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规划、监督活动提供疏导渠道,保证整体法律管制效率的透明效果和延展深度,使得后期公民能够秉承共同发展理念,全面支持国家合理改革举动,为构建具备法制化基础且经济结构合理的国家架构形式奠定适应基础。例如:为贯彻国务院批复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自2005年起,规划部门组织编制完成《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通州、顺义、亦庄等11个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并健全和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完成了70 个乡镇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占到需要编制规划乡镇的 60%,并将在2009年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做好规划基础服务。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统筹规划;措施

一、农村居民点统筹用地的特点

1、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2、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3、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二、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对原先农民宅基地房屋进行评估,发放补偿费用,由农民自己在政府划定的区域建房。给予农民补偿款的方法可能导致农民建不到房。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获得的补偿款不足以到市场上买房或者自己建房;二是由于农民储蓄较少,而用钱的地方较多,所以容易导致农民把补偿款挪做它用,最终则无钱建房。

6、责任田再分配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后,农民迁移到中心村或城镇,这就涉及责任田的再分配的问题。对于居所到田地距离较远的农民则面临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则是问题之一。有些地方把整理出的田地由政府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管委会每年向农民交纳租金或一次性付给农民集体补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则是问题之二。

7、耕地复垦数量、质量的问题。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整理的数量以外,还需特别注重整理为耕地后,耕地质量的高低。过去,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就因为只注重耕地的数量而没有过多强调复垦后耕地的质量,而造成了“占好地、补劣地”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所以,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做好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工作。

三、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模式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模式和方法进行整理。

1、规划调整型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2、集中合并型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保留改善型

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4、搬迁撤并型

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他村庄转移;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退宅还耕,使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点的退宅还耕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四、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主要措施

1、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要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居民点统筹规划的重大意义,并保证整理项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第三,在整理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

2、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

城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应建立并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合理运作、科学评价,做到建设用地指标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地方政府应该对复垦后的质量进行评估,对于高于平均水平或复垦耕地质量很高的,可以给予奖励或赋予“质量系数”,即置换比复垦面积更大的建设用地使用指标。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3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编制有待加强。目前,虽然我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但对照建设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目标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村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任务尤其艰巨。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科学编制各类各项规划,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和谐宜居城市,是规划工作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2、城乡统筹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有效依据和科学指导,《*市城乡统筹规划(20*—2020)》的实施尚且缺乏有效的机制体制保障,如何做到市域一盘棋、城乡规划管理协调联动是当前城乡统筹规划管理亟待破解的科学发展难题。

3、村镇规划管理特别是农村规划管理亟待加强。相对较为完善的城市规划管理,村镇规划管理无论在人员、资金、技术、环境氛围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特别是农村规划编制与管理将是城乡统筹规划实施过程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4、干部职工科学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成绩和荣誉面前,部分干部职工产生了以先进典范自居,盲目乐观、自我陶醉的思想,缺乏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人民群众幸福家园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雄心壮志,缺乏与时俱进,开放创新,开创*规划工作新局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新跨越的观念;强调规划编制与审批,忽视规划管理的思想的思想依然存在,做到规划审批细致高效,规划管理严格有序,规划落实一丝不苟仍需努力;重城市、轻农村,重视城市形象、忽视社会公众利益,重视大项目、忽视小项目的现象依然存在。

5、干部职工科学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局领导班子和中层业务骨干能力水平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机关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科学决策能力、科学规划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科学探索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6、机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包括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环境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在内的机关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加强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一流队伍,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是在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机关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机关团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科学发展能力是机关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也是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机关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源泉。

二、整改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业务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中层干部为小组成员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定期对创建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调度、督导。

2、建立和完善各项体制、制度,促进规划实施。

(1)、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估体制,组建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乡规划实施评估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各镇乡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察评估,加强督导,促进各项规划实施。

(2)、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例会制。定期对涉及城乡建设的重要规划和重大项目的进行审查,讨论。

(3)、实行规划项目负责制。将创建规划中涉及的所有内容根据科室职能进行分解,落实到科室、明确责任人,确保落实到位。

3、提高认识,加强交流与合作。

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示范机关创建规划进行学习,让每个人都深入了解规划的具体内容,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对规划实施献计献策。同时加强与创建规划实施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整改目标

1、抓好班子成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提升班子成员政治理论水平。

整改时限:近期责任人:班子全体成员

2、制定符合我局发展实际的科学发展示范机关创建规划,对照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和宜居城市建设目标要求,明确规划编制任务,提出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干部职工科学发展能力的目标要求,提出实施方案。

整改时限:近期责任人:班子全体成员

3、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经常深入职工中沟通思想,及时解决职工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整改时限:中长期责任人:班子全体成员

4、加大对规划创新的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本领。制定规划创新奖励办法,充分创新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

整改时限:中期责任人:主抓创新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

5、正视干部职工成长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形成科学系统的行政架构与管理体系;其次,积极探索适合规划工作科学发展的团队组织形式和内容;第三,做好人才梯队的培养工作。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4

关键词: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转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04-1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指国家行政管辖县以上的,林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林业人口占城市人口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这种城市是伴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因此,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林木资源具有再生性,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实现永续利用。但是,随着我国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一些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不断恶化,林木资源出现不同程度的枯竭,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再加上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社会负担过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所以,如何实现该类城市的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应从城市所处区域的整体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实际的转型模式。

1 林业资源城市转型应注意的问题

1.1 注重资源保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态经济实现转型,关键在于资源保育。孟子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林木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才,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需要做好长远规划。芬兰以森林工业作为其支柱产业已有几十年,但是目前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也证明了林业资源型城市也是有一定的空间的,关键在于如何保持延续性,因此,保育工作不容忽视。

1.2 统筹规划建设

统筹规划可以为城市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和技术保障,管理咨询以及金融等相关服务产业,促进区域内的传统林木工业顺利转型和发展,另外,有针对性地发展第三产业,可提高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质量。统筹规划的范围也应包括城市整体、城市经济、生态保护、文化以及社区的发展,注意到长期经济利益与短期经济利益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

2 转型模式的探讨

2.1 产业多元化发展

林业资源型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多元化体现在它并不像石油、煤炭等能源一样具有单一性,而是又包括林木、矿产、野生动植物、河流、森林景观等多种目前尚未深入开发利用的多种资源。因此,从这种角度考虑,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应向产业多元化延伸,采取多种经营并存,形成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搞好资源的深度加工及旁侧关联产业圈的发展,特别是第三领域的发展,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低成本运输、便捷的沟通形成广泛的集聚效应。将产业链逐渐形成一条价值链,从而行之有效的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形成一系列的良性循环。由于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保持市场繁荣等方面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培育本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产品,信息的交流更加顺畅,从而形成具有内生发展动力的替代产业群。

2.2 产业替代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产业替代无疑是一种最彻底的转型模式。它能够摆脱对原有资源的依赖,建立与森林资源无关的全新产业群。在这一点上,西方发达国拥有许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例子,法国的洛林面对日趋衰弱的煤矿和铁矿开采业,政府果断关闭了铁矿和煤矿,成功的引入塑料加工、汽车以及电子等项目取代了传统的开采业。对于我们林业资源型的城市,就是要利用我们开发森林资源所积攒的资金、技术、人才以及政府帮助等外部力量,将原有的森林资源开发人员转移到某些新兴产业中去。

另外,吸引外来投资也是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的一种颇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林业资源型城市要充分发挥空闲土地,丰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当然,仅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软环境成为投资方所考虑的关键因素,这包括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厚的招商政策,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来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因为外来投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外来投资企业所拥有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先进的技术等等。

2.3 强调协作,弱化竞争

在我国,林业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因此,如果过分强调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导向,鼓励各个群体间的竞争,再加上林业生产较长的周期性和风险性,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不利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林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中,应注意利用自身民风淳朴的自然优势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协作互利,而不是进入恶性竞争的漩涡。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与现代经济学中社会成本的相关理论不谋而合,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运行中交易的成本,对经济增长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协作的激励机制可以引导人们共同努力,提升林业资源利用率,从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我们要借鉴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林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新技术改造当地的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科学发展的同时,做好产业替代的工作,逐渐降低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从而推动林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论文汇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5

一、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过去三十多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带有增量的鲜明特征,往往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今天,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越来越小,第二次转型与改革更多涉及包括政府体制在内的存量制度变革,涉及全面的利益关系调整和利益博弈,其深刻性和复杂性远远超出第一次转型与改革。

克服部门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在政府转型成为改革关键和重点的时候,由部门自行设计方案推进改革,难以保证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十二五”时期加快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改革的“重头戏”,将涉及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这些改革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超越部门利益的改革方案,真正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推进公益机构改革。

克服地方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未来5年,改革将更多地触及地方利益。比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央政府要控制过剩产能、调整经济结构,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可能会使得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这些问题必然涉及中央地方财税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需要在中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才能有效解决。

克服行业利益,对改革顶层设计提出新要求。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我们能够逐步看到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为此国家出台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新36条。但其真正落实,涉及打破行政垄断,涉及包括铁路、航空、邮政、电信等多个行业的利益调整,涉及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发展方式转变的特定背景下,更多的国有经济将从与民争利的领域退出,更多的国有经济将配置在公益性领域。只有在中央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下,才能切实推进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国企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

二、全面改革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这是中央对新阶段改革的总体部署。要推进全面改革,还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选择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和改革路径,形成改革的总体规划。

明确改革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战略目标相对明确,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人均国民收入翻番等。新阶段的改革不仅仅涉及经济体制、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的指标,还涉及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这些领域都需要有明确的体制目标和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确定改革的主攻方向。在新阶段的改革中,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都相当重要,但却不能等量齐观。新阶段的改革中,地方的探索仍相当重要,但在改革触及政府自身转型的情况下,更需要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把握全面改革的主要矛盾,可以带动全局,使改革全盘皆活。

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到底先从哪里破题?后续的改革如何跟进?现在来看,在整个改革设计上有一个抓住时机、确定优先顺序的问题;在各领域内部改革上,同样也有一个抓住时机、确定优先顺序的问题。

三、改革的重点突破与改革的顶层设计

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需要按照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要求,在重点领域中寻求突破。发展方式和重点领域的改革都带有结构性改革的鲜明特征,都需要把握改革的关联性和配套性增强的现实需求,进而加强中央层面的统筹规划。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涉及国家、企业、居民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城乡、地区、行业之间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涉及中央地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涵盖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整体性建构。这样的改革,单靠在地方层面的探索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建立就业优先的体制机制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就业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体制问题,既涉及产业结构中扶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也涉及所有制结构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样的改革决定了只进行某一个领域的改革很难奏效。

“让农民工成为历史”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推进2亿多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未来5—10年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重大课题。农民工市民化涉及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

四、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十二五”时期既是改革的历史转折期,也是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进改革,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制定理性务实的改革路线图。

科学统筹规划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林业发展 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搞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林业建设,就要根据党的林业政策,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林业的新途径,围绕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优化,有利于农民文化、精神生活的提高等方面而展开。

一、建设新农村要统筹规划林业建设

林业是进行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乡村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中。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有些地方需要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地方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地方改善生活环境等。发展林业要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可能具备的发展前景,科学地统筹规划。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实际,要科学,因为规划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要反映社会的要求,应让农民广泛参与。通过规划达到:

①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生产潜能;

②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③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

④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⑤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经过对青海省几个地方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当前在一些地区发展林业的突出矛盾或阻力主要来自于思想观念。应通过培训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对具体林业收益、生态效益和优美宜人环境案例的介绍或体验,使农民从思想观念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要有制度保障,在林业发展规划上进行强力介入。对资源、信息等进行统一整合,严格按照规划目标推进建设进程,避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各管一摊、各搞一套。在产业林发展中,树木幼林期要注意合理高效利用林间土地,进行立体种植。如养禽、生产蘑菇、栽种中草药或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在建设以生态林为主的林业发展规划中,还要考虑本地的规划尺度,景观格局是否能符合当地自然条件要求,是否需要和邻近的乡镇统筹规划连片建设等。只有科学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数年抚育发展,才可能产生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发展林业的知识与技能

在发展林业过程中,应使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林业知识技能等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否则难以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我国农业实质上已转入现代农业前期的二元结构的发展阶段,有种植、有经营、有乡镇企业,有外出务工。先进的农机具、良种、化肥农药和先进农技知识都在推广使用。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发挥林业站、果树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和社会、媒体的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林业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新农村林业建设有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也就涉及不同层次的科技支撑问题。微观视角对于农民或乡村组织来说,在抚林和发展林业事业中,需要有培育、保护、经营和开发等科技知识的支撑,林业专业户还需要有接受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能力。宏观层面对于一个乡一个县或更大的区域,所面对的就不仅是产权分散的个体林块,而是要视其为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营建。使其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全面发挥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要实现本区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荣,就需要宏观层面的相关人员掌握运用林业高科技知识,用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林业的建设发展。对本区域林业系统有宏观调控和把握,不断弥补本区域已有森林系统的不足。用林业科技知识和相关政策分地区、分特色、分环境指导林业发展。既要创新也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科学技术,做到作为产业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公益事业有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有了不同类型的林业建设定位和发展模式,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四、培育特色林业为城镇居民服务

我国各地农村自然条件各异,不同地域有不同自然景观和树木森林,形成不同文化现象,多元文化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习俗呈现出多样性。林业纳入生态文化建设,发展如森林文化、花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文化等,为城里人提供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化林副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基础,对繁荣生态文化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有重要作用。在新农村林业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林业景观,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

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