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统筹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1
关键词:统筹规划;二元结构;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目前城乡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并呈现加剧的趋势。与城市相区别,乡村指的是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严格来说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空间地域。城乡人口分布、职能、土地利用的特征及相对隔离程度等背景差距引起了城乡差异性发展。乡村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人力资源,乡村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各种社会保障没有落实,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会带来各种社会矛盾,乡村与城市真正平衡发展、平等发展很难做到,但我们要为这种平衡发展创造条件,尽量减少这种不平衡。
鉴于城乡功能互补、互利的共生模式,我们应当为实现城乡统筹,平衡发展创造条件,探索统筹规划方法,避免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脱节。由于二元结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城乡统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坚持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城乡之间需要加快包括产业、空间、生态、景观、道路与配套设施在内的相互对接,以及城乡政策方面的统一,打破城市和农之间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城乡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便捷通畅,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 城乡统筹规划的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条漫长的路,要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应该有长远和明确的目标。 城乡空间布局的高度融合、即城乡两个地域实体融合成一个连续统一的、网络状的、多节点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
3 城乡统筹规划原则
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化发展的城乡统筹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涉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谐文明的新的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乡统筹规划应保持规划结构的弹性和灵活性,使城乡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和最大可能的节约,并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延续和发展优秀的乡土文化,避免城乡社会空间的分割与对立,使城乡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持续有序且协调的发展,并实现良性循环。
共同进步的原则。即充分重视乡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跳出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树立城乡共同进步的发展观确立城乡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建立各具特色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长期性、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原则。即立足于长期渐进的发展,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避免短期行为,注重各城乡地域的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地提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的整体框架。
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即根据动态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同时采用系统方法区分轻重缓急,着重研究经过选择的关键问题,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4 城乡统筹规划的范围与内容
4.1城乡空间布局统筹规划
在城乡结构方面,积极调整布局形态,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网络状、连续式、疏密相间的相互渗透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综合体。其中城镇可做为大小不等的“点”,各种交通、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可做为“线”,而广大的乡村则为面。
4.2城乡交通体系发展统筹规划
城乡交通体系规划。在城乡统筹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交通体系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强化了城乡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了空间网络的发展,使城乡统筹结构形态得已完善,城乡交通体系包括公路、水运及铁路,其中与城乡统筹关系最直接的是公路网络,它可分为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城镇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有机高效的公路路网,可大大便利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
4.3城乡产业发展统筹规划
长期以来存在重工轻农政策,使得城乡交换关系长期处于扭曲状态,工业超高速增长和农业发展迟缓的现象并存;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对农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与农业相干的产业较少,农副业加工业比重偏低,而在行业和产业结构上与城市工业结构雷同,城乡产业未形成合理的地域分工,存在低水平竟争现象,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4.4城乡生态环境统筹规划
环境污染是影响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当前,第一要根据城乡环境的合理容量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第二要优化城市工业用地布局,把同类污染源集中到同一工业小区进行集中整治,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限制排污大、能耗多的企业发展,使城乡企业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方向发展;第三为防止各级城镇出现失去控制、摊大饼式用地蔓延现象,要制定合理的绿色空间指标,严格保护和大力建设城区周围的环形或锲形生态绿地,并使其与城区内的绿地相互融通,共同形成完整的城乡绿色开敞空间系统;第四,开展农业景观建设,在保护山林水体的同时,充分利用山坡洼地、路网水系进行普遍的大地绿化和山林化,使多样化的农业景观既作为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发挥生态效益,同时也成为重要的城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资源。
5. 结语
城乡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传统规划中的“主体”要素―城市空间等,更重要的是要将传统规划中易忽视的“配角”要素―乡村放到与“主体”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考虑。
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行政管理、经济手段、政策体系等调控机制的作用。因此,城乡统筹规划还要注重关于体制改革、政策法规、财税金融、宏观管理、规划协调、指导监督、发展时序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动力因素、发展时序和资金投入的研究,并提出合乎实际的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1] 程茂吉.从城乡统筹再谈城乡规划全覆盖[J].规划师,2012,25(1):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2
关键词: 城乡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武安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引言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贯彻的“一号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七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对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范围辽阔、人口数量巨大、发展严重不均衡的国度而言,城乡统筹工作需要加大探索和创新力度,成功的关键在于科学全面的分析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及其内在原因。我国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基础差异(家庭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模式差异、生活习俗方式差异等;与城乡差异相伴生的是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发展阶段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区位条件差异等。只有将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出适宜性的政策引导措施。
山区在我国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国约70%的人口生计依赖山区资源,80%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山区,90%以上的国境线位于山区。山区具有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孕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部分山区依托丰富的资源普遍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由于以资源为依托的工业经济见效快、利润高,导致各类生产要素主要向资源型工业经济集中,而农业经济由于受气候环境制约、发展周期长、利润相对较低等原因,吸纳到的生产要素极为有限,导致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较慢,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武安市地处冀南大地,西倚巍巍太行,东望华北平原,全市地形复杂,低山、丘陵、盆地兼备,呈“五山半水三分田”格局,是典型的半山区资源型城市,是全国58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四大富铁矿基地之一。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了以冶金、煤焦、建材等骨干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钢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撑。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钢铁产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武安市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约束的日益加剧,以及自身发展的瓶颈,2010年武安市作为全省十个率先开展城乡总体规划的试点之一,先行先试,先后开展了“镇村体系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探索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2、规划背景
2.1城市基本特征
2.1.1半山区地形,生态资源环境脆弱
土地资源丰富,但用地空间狭促,集聚度低。全市土地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但用地空间狭促是山地城市共有的先天不足,城乡建设用地仅占全县总用地的17%,且采矿用地、村镇建设用地的面积大,以矿山、沙石坑为主的采矿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11.43%,村镇建设用地占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的48.31%。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全市人均城乡建设用地268.50平方米,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水资源匮乏,且水环境日趋恶化。武安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5.14%,且地表水分布极为不均,严重的制约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近年来,武安市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许多地质环境和生态问题。
地形的复杂性使得全市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部盆地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西部山区及丘陵地区,受坡度高差及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制约,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条件艰苦。在资源条件短缺、人地关系恶化、环境质量下降的现实困境下,如何进行有效统筹,引导城乡空间合理拓展并优化区域生态格局,是规划亟需解决的问题。
2.1.2 产业结构失衡,资源型产业比重过高
工业重型化。钢铁工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全市GDP的贡献率高达60%,钢铁主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0%。“一钢独大”的钢铁工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大量输出原料型产品拉动的,高深加工产品输出较少,产业链条短,产业持续力不强。经过长期的开发利用,铁矿资源逐渐枯竭,目前全市外矿依存度近80%,焦煤完全依靠外购,水资源短缺加剧,且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的产业结构带来的高消耗、大排放,使得资源支撑乏力、环境容量减小。随着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节能减排降耗政策的深入实施,使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保压力逐步增大。
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体制的分割造成了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迟缓,增长速度滞后于第二产业,甚至低于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并且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品市场等传统产业,信息服务、社会服务、金融保险、旅游等现代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较缓慢。
2.1.3 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009年,武安市城镇化水平50.2%,较同期全国46.59%,河北省43.7%,分别高出3.61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但是,按照户籍农业人口统计,户籍农业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86.4%,与50.2%的城镇化水平有36.2个百分点的差距,大约有28.3万左右的户籍农业人口被纳入城镇化范畴,城中村等“不完全城镇化”现象突出。
2.1.4 设施配置分割,农村环境恶化
全市城乡设施空间配置分隔明显,农村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大部分村庄只是实现了给水、电力、电信等最基础的设施,多数村庄是各家打井自供水,水质水量难以保证,西南部山区174个村庄存在饮水困难,村民生活十分不便;公共服务设施除市区和镇(乡)政府驻地较为完善外,大部分村庄较缺乏;多数村庄环境较差,由于缺乏排水、垃圾收集处理等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随意排放,大多都排入村边河沟和道路两旁。规划中,需要城乡全盘考虑,统筹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保障社会公正公平。
2.2区域发展背景
2.2.1省内要求――城镇化率先发展区
河北省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建设京津冀地区统筹协调发展的世界级城镇群为目标,构建环京津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城镇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冀中南经济区被列为 “十二五”时期实施的战略重点之一,武安被列入冀中南经济区“两圈、一区、一带、四轴”的率先发展区域格局。
2009年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冀政[2009]115号)》明确提出“培育武安为邯郸西部区域次中心城市”。
2.2.2区域发展――邯郸都市圈与区域次中心城市
2009年河北省将邯郸县、峰峰矿区、永年县、磁县、成安县和肥乡县纳入邯郸中心城市统筹管理,实行“1+6”同城化管理模式,建设邯郸都市圈,要求邯郸进一步确立冀晋鲁豫接壤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武安市虽不在“1+6”范围内,但是处于邯郸市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和西部循环经济整合优化区内,是邯郸市的区域次中心城市,是邯郸市“西部整合”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
图1 邯郸都市圈规划示意图
3、总体思路
3.1一个主题:资源型城市转型
规划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个主题展开,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切入点,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寻求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构建多元的城镇职能结构,摆脱资源型单一动力机制对地方发展的限制。
3.2 两条主线:科学发展、公平发展
规划以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由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发展主线,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强调政府的有效调节,进而形成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格局,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强城乡经济联系、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另一条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主线,强调基于平等原则的更为主动的调节与引导,进而达到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的局面,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合理分配城乡资源等方面。
3.3 三大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武安市要突破资源型结构的约束,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需要推动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就业容量与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解决“不完全城镇化”问题,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3.4四大理念:绿色、生态、转型、创新
规划围绕“绿色、生态、转型、创新”四大理念,突出优化空间布局、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五方面内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3.5五大战略:绿色增长、开放协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特色营造
规划中实施绿色增长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实施开放协作战略,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循环,全面提升城市对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完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政策措施;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特色营造战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
3.6 六个一体化:空间布局、交通、产业、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基础设施
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最终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交通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发展格局。
4、发展目标
在对武安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基本特征、发展条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成功经验,提出武安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建设区域次中心城市两大战略,抓住河北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三大机遇,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保护生态环境五项内容,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进程,实现“城镇化与资源转型发展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同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同步”。
5、规划重点
规划紧紧围绕武安市地方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与空间布局方案,突出全域指引与重点关注的结合。
5.1 明确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
规划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入手,通过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合理控制城乡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结合武安西部山区农业生产、居住条件、用地条件均较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人口由西部山区向东部盆地区转移、建设用地由资源区向非资源区转移、产业由镇、乡、村向城区和工业聚集区转移”,统筹规划各类城乡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统筹安排各项设施。通过三个转移,实现“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布局、资源集中开采、农地集中经营、生态集中治理”,进而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三级的城乡居民点新体系。
图2武安市域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图
图3武安市域城乡空间总体布局图
5.2提出资源型产业转型方案
针对武安市“一钢独大”的产业特点,通过资源型产业转型分析专题研究报告,提出由“一钢独大”走向多元发展、构筑绿色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升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规模、现代服务业上水平、现代农业抓特色”,构建“一核五带”的产业空间结构,一核为主城区的综合服务核心,主要聚集行政服务、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五带指沿南澈又鼗工业带,沿北澈酉执农业带,青龙山山前新型工业带,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带,东部沿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带。
重点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武安工业园,以发展低碳循环产业为主的青龙山工业聚集区,以发展钢铁利用深加工、煤炭深加工、新材料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南澈庸ひ稻奂区和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加强蔬菜基地、肉牛生产基地、小米种植基地、棉花种植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做大物流业,建设冀南地区最大的钢铁物流基地。提升旅游业,打造东太行山旅游度假胜地。繁荣商贸业,打造四省交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
图4 武安市域城乡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5.3 统筹市域城乡空间布局
全市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分区控制”的原则,构筑“一核、两带”的空间格局。将上团城乡、午汲镇、康二城镇、北安庄乡、武安镇、西土山乡等6个乡镇全部纳入中心城区,形成北至北澈樱南至南澈樱西至石林高速公路,东至永峰线的城镇发展核心区。依托邯沙公路和磁左公路两条区域交通走廊,构建南、北澈恿教醭钦蚍⒄勾。规划期末,全市形成1个中心城市、4个中心镇、16个一般乡镇、32个中心村、43个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
图5武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结构规划图
5.4 制定分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
针对武安市半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根据盆地区、丘陵区、山区等不同发展条件,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约束、生态保护约束、公共安全需要、城镇拓展需要,将全市划分为5个不同的规划地域单元,采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盆地区作为城镇化重点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乡镇,重在拉大城市框架,加强产业和人口的集聚,重点建设武安工业园区、青龙山工业聚集区和邯武快速路新兴产业园区三大工业聚集区,各项设施配置实现共建共享。
丘陵区主要包括以矿山镇为中心的东北部地区和以磁山为中心的西南部地区,重点加快矿山镇、磁山镇两个中心镇和南澈庸ひ稻奂区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对荒山、废弃矿山和尾矿的生态治理和修复,电力、通信设施与全市联网统一布置,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环卫设施以各镇区为中心实施分散布置。
山区主要指西部太行山区,以环境保护、生态涵养和发展旅游业为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搞好太行山绿化工程;逐步搬迁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的村庄和企业;依托京娘湖休闲度假中心,以山地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观光为主题,形成“澈釉础惫家级旅游度假区。
5.5 强化市域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城乡、山水、厂矿、园区”生态建设统一规划体系,构建“园成绿块、路成绿带、田城绿网、山成绿障、城成绿景”的大生态格局。
根据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状况,结合生态功能分区及各乡镇的实际,划定了四个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并对各类地区设施不同的生态建设策略。
水源涵养保护区:保护和治理京娘湖水库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和青崖寨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实施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资源的水源涵养功能。
水土流失治理区:按流域、分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荒地绿化工程,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建设,营造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林区、水源涵养林区等,改善生态环境。
城镇生态修复区:合理规划市区建设用地布局,正确处理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高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治污设施的利用率;加大城镇植树种草力度,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
矿山生态恢复区: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保护,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做到矿产资源的有序、科学开采;加大矿山废弃地生态重建监管力度,确保废弃地及时得到生态恢复;对矿区合理规划布局,做好矿山水土保持工作;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抵御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
图6 武安市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规划图
5.6 分类指导居民点迁并整合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重点向中心城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中、向产业园区和大型工矿区集中、向交通便利的国省干道沿线集中、向经济条件好无安全隐患的大村集中,采取撤村改居、联片聚合、整体搬迁等调整策略, 将148个位于城市或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城镇,15个地理位置相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同、村庄建设联片发展的村庄进行合并,337个存在严重生存环境问题的村庄搬迁至条件较好的地区,全市502个行政村整合成75个村庄,其中32个为经济条件好、能服务周边村庄的中心村。
5.7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以太行山为背景,南澈印⒈澈印⒂翊河三条水系穿城而过,为武安市建设山水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规划在保证南北澈有泻榘踩、城市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珍贵的自然景观资源,引山入城,引水入园,山、水、湖、城有机融合,塑造“三河碧水环绕穿城、四湖绿蕴交相辉映、五山葱林层峦叠翠”的山水城市特色。
5.8 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聚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住房保障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区建设、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等八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6、结语
本文以武安市为研究对象,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主题,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入手,在对城市发展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并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对处于转型发展期,我国广大资源型山区城市城乡统筹规划的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城市规划》,2012,(1).
[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武安市城乡总体规划(2011-2030年)[Z].2012.
[3]冯绻. 山区的山地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A]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29卷,第1期
[4]郭健.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5]杨保军.从实践中探索城乡统筹规划之路[J].《中国建设信息》,2009,(7).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3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规划;问题;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我国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规划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城乡统筹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创新,城乡规划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缺乏统筹性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改革与创新问题,这已经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必须从当前城乡规划缺乏统筹性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城乡规划改革,使城乡规划更加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一、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城市与农村结合起来,但并没有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而作为一种“新兴”规划模式,城乡统筹规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法律和制度,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城乡统筹规划做出具体的规定,这就使得各地在开展城乡统筹规划方面,更多的是属于研究性质,还没有上升到具体规划层面。由于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法律保障,这就使得各地尽管编制了城乡统筹规划,但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导致我国各地城乡统筹规划在内容和方法以及深度和成果方面缺乏“统一性”,势必会对我国整体的城乡统筹规划造成重要的影响。
(二)城乡统筹规划缺乏衔接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是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因而城乡统筹规划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就需要城乡统筹规划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规划,因而必须做好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层面的衔接工作。但从目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的制约,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当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三大部门规划的衔接仍然不紧密,甚至鲜有衔接,以致规划的统筹协调流于形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规划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编制,因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无论是目标、重点还是标准、措施都有很大的差异性,因而无法衔接到位。
(三)城乡统筹规划缺乏有效实施
由于目前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城乡统筹规划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而普遍还没有建立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的运行体系,既缺少相关的配套法规,又缺少土地、财税、人口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由于城乡统筹规划涉及到城市与农村资源的统筹配置问题,这就使得目前以城市为主的发展模式,很难将有效的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因而城乡规划还缺乏平等性,使得城乡统筹规划在解决城乡发展矛盾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并没有太大的进展,比如在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方面,一些地方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整理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法宝”,而不是真正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进行规划,甚至出现了一些农村“强拆”问题,不仅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也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背离。
二、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对策
(一)完善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体系
党的十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要求,表明我国已经将“依法治国”上升到战略高度,城乡统筹规划也必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将城乡统筹规划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中。这就需要我国高度重视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将城乡统筹纳入到城乡统筹规划法当中,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思路、目标、原则、保障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应当出台《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条例》,对城乡统筹规划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提高城乡统筹规划法律位阶,为更好的实施城乡统筹规划奠定法律基础。
(二)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
城乡统筹规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而且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而必须按照“以城促乡、以工哺农”的目标,进一步创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思路。城乡统筹规划必须建立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因而必须将“促进城乡融合、维护公平正义、确保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发展思路,通过城乡统筹规划,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有利于优化城乡资源要素科学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有利于保持城乡与农村发展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规划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三)明确城乡统筹规划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规划,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进行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因而必须明确三个原则。一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原则,即将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要原则,通过合理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二是必须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将维护公平正义落实到城乡统筹规划当中,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生存权、发展权;三是必须坚持多方利益协作原则,按照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将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并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
(四)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
为了解决城乡统筹规划缺乏协调性和衔接性的问题,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的运行机制,比如浙江省的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衔接”、成都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三规合一”以及重庆市的“四规合一”等等,对于建立城乡统筹规划运行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想做好城乡统筹规划,各地必须探索建立符合自身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在政策层面、体制层面、机制层面进行创新,形成协调有序、沟通顺畅、形成合力的“多规合一”运行机制,确保城乡统筹规划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越来越深入人心,加强对我国城乡规划的改革与创新显得越来越紧迫和重要。这就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规划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着眼于保障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研究城乡规划改革和创新的有效措施,推动城乡规划更加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使城乡规划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我国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规划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江等.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的改革研究[J].建设科技,2014(Z1).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4
关键词:全域城乡规划;统筹城乡;比较分析
一全域城乡规划的基本特征
(一)规划范围拓展到“城乡全域”
传统城市规划是以规划特定的研究区域――“规划区”作为规划研究范围的。“规划区”是规划部门掌握的“一书两证”所对应的直接空间范畴,规划管理部门在“规划区”内拥有完全的控制力与执法力。传统城市规划正是以控制管理此类具有法定效力的空间为首要目标的,将“规划区”自身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分析讨论,但忽视了具有连带效应的“本底空间”的研究与协调。而全域城乡规划则是以政府行政权利直属空间作为研究范围的,充分扩大了“规划区”的研究广度。在我国较强的政府干预能力前提下,在“全域”城乡范围内进行资源、产业、人口、空间的统一安排是完全值得尝试的,也是补偿“全域”层面上规划疏于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规划方式转化为城乡多元互动分析
从规划方式上看,单纯的城市规划或乡村规划都是遵循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如“人口预测――用地规模――空间布局――产业格局――配套设置”的逻辑体系,都基于以城市发展为目标或以乡村发展为目标的单一路径推演,规划思路与体系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全域城乡规划在分析推导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城乡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甚至会出现反复等现象,因此不可能完全遵循单一的路径。而且城乡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城乡人口、土地、产业、资源、环境等物质方面,更表现在城乡行政管理差异、财政税收差异及政策差异等非物质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多元、多层次的联系。因此,全域城乡规划需要进行多元互动分析。
(三)规划编制注重多部门合作、多规划叠合
传统城市规划或乡村规划多是由城市规划部门或城市建设部门组织编制、实施并加以管理的,目的是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配置。与此同时,城市其他部门由于部门利益不同对城乡发展或城乡资源等也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典型的有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规划》、发改委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总体层面的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全域城乡规划是以跨部门合作为基础,注重对宏观、微观层面规划进行综合分析,相互取长补短,以协调不同部门的资源,努力保障规划的合理性及规划的管理实施。
二典型全域城乡规划实例比较分析
(一)城乡差距极大地区――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
重庆是我国第一个推行城乡总体规划的城市。其基本市情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城市快速发展,职能相对较为完善,而乡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二元矛盾尖锐,城乡差距极大,市域城市化水平低下。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的重点是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城市的中心辐射力量,培育各级增长核心,有效带动乡村地区的发展,并适时从城乡规划体系创新与跨部门合作上寻求突破,借助行政力量的整合逐步缓解城乡矛盾。
(二)大都市边缘快速成长地区――天津市武清区城乡统筹规划
武清区地处京津两地中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2006年开始,武清区开始投资打造区内“九横九纵”路网贯通工程。武清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点是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构筑大都市区发展框架,转变城市边缘地区无序、盲目和粗放的发展模式。
(三)城乡高度交融地区――苏南、浙江地区的城乡一体规划
苏南、浙江等地的小城镇经济发达,乡镇城市化迅猛,城市与乡村高度交融、密集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不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职能上都具有很高的关联度。这类地区城乡统筹的重点是从全市区域的整体角度,综合考虑各项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集约效益,促进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维护、城镇与村庄居民点重组等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结束语
全域城乡规划是应对不同城乡关系的结果。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城乡发展阶段,全域城乡规划的侧重点与思路不同,全域城乡规划的规划体系及地位有待明确。一方面全域城乡规划究竟是属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始终没有定论;另一方面,全域城乡规划是否属于法定规划也存在较多争论。未来应更多关注城乡统筹背景下城乡规划体系的构建问题,应进一步明确全域城乡规划的体系范畴与法定地位。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发展环境变迁背景下的全域城乡规划比较研究[J].规划师论坛,2010,(7),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5
关键词: 城乡统筹城市郊区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要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2008年1月《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的规划工作重心已经由实质性的城市主导转变为城乡并举,城镇规划作为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关键节点,需要转变以往城镇规划的局限思路,扩大规划的视角,创新规划方法途径,更好的发挥其在城乡统筹中的关键作用。城市郊区的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区域中,受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与普通小城镇有显著差别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小城镇即是位于上述区域内的小城镇。本文拟选取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作为案例,剖析当前皖北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 不同类型地区城乡统筹规划重点
我国地域广,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对不同类型地区,其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心也不同。以安徽为例,皖北地区由于受历史人文、资源禀赋、政策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地区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城乡联系单一。皖北地区城乡二元差距较大,普遍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规模小层次低、农村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该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该地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点是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在城乡空间上改变目前低水平均质化格局,通过集聚发展,提升中心城市,择优培育城镇增长极,发展壮大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地区发展。
三、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符离镇为例
1、发展机遇高于普通小城镇
在由“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中,由于郊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同一行政区划内具一定规模的郊区小城镇,其发展会服务并参与城市的经济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宏观布局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郊区小城镇往往优先作为城市功能疏散地。
符离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城市郊区小城镇,它位于位于宿州市北13公里处,介于宿州、淮北和徐州三市之间,是驰名中外的烧鸡之乡、皖北重镇,又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和省重点中心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宿州市各乡镇前列。其区位优势使得其成为宿州市重要的功能拓展区,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符离镇将承担部分城市中心区人口疏散功能,并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及生态型产业(见图1)。
2、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普通小城镇
凭借大城市资金、产业的优势,郊区小城镇产业经济建设加快发展。郊区小城镇较多地分担中心城区外迁企业或延伸的产业链,从而为郊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两者结合,大大提升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符离镇为例,201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2826万元。近年来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陆续落户符离镇,大大改善了符离镇的工业结构,增加产值的同时为符离镇的工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2010年以来符离镇的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继续保持主体地位,旅游休闲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3、城乡一体化水平高于一般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中之重。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发展程度与大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呈显著的正比关系,只有与主城区形成便利的大交通,才能实现与大城市有机对接,促进人流、物流的顺利畅通,促进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按一般规律,与主城区车程较近,即主城区一小时车程半径内的近郊区小城镇发展较快。以符离镇为例,京沪铁路纵贯南北,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宿淮铁路,符离镇为起点;泗许高速公路符离出口离镇区三分钟路程;京沪高铁宿州站离符离镇二十分钟的路程;徐州观音机场距镇区50公里,沟通了符离与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经济、科技、信息联系。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符离镇在经济、交通各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符离镇是埇桥区的繁华大镇,其工业区、生活服务区、办公住宅区各具规模,水、电、路、和工商管理、金融、税务、医疗、邮政、学校等市政、公用设施齐全配套。
四、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1、从小城镇规划向更大区域谋划的规划理念转变
①区域视角确定城镇定位
传统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突出镇区规划,弱化区域协调和镇域规划,本次规划转向更广阔的区域视角。从区域背景来看,当前宿州市正处于处于均质化向集聚发展过渡阶段,制定了“区域次中心城镇向小城市发展”的城镇空间组织新策略。符离镇成为带动宿州规划区北部崛起的唯一核心城镇,辐射带动埇桥区北部片区经济洼地的发展,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对于城镇的定位是重构为埇桥区规划区副中心,新兴工贸型小城市。
②协调宿州城乡空间布局
当前宿州市城市规划区存在着城镇数量过多、规模小层次低,建设分散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整合片区发展空间,减少开发主体,实施集中开发,积极培育城镇增长级,突破低水平均衡发展格局。规划对北部片区乡镇调整提出方案建议,在空间布局上提出对北部片区城镇功能进行整合,引导交通设施、社会设施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化配套,促进发展要素向符离镇等城镇增长极集聚,增强其辐射和带动渠南片区的动力(图2)。
2、突出城乡融合理念
以往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
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在城乡统筹的新背景下,规划遵循“城乡资源统一配置、城乡建设统一管理”的理念,以更好地发挥服务作用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
统筹区域城乡空间布局
在宿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目前有符离、桃园、朱仙庄镇,现状各镇建设比较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为减少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和设施共享,规划淡化城乡界限和行政划分,将上述三镇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促进城镇间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按照集中集聚、合理分工的原则,引导形成由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一般农村社区构成的网络化的镇村格局。符离镇发展为新兴工贸小城市,承担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桃园、朱仙庄镇区基本和城市中心城区合并发展。
②建立有效的空间管治机制
加强对镇域土地利用模式的引导控制,按照生态优先、集聚发展、节约用地原则,将镇域空间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四大类,对江湖河流、生态廊道、
基本农田严格进行管治,实现城乡资源要素保护和合理利用。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紧凑布局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加强存量土地的整理和挖潜,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调整,将农村建设用地适量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长,保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与土地利用规划一致。
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现状农村居民点数量偏多,规模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公共服务设施滞后。规划按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原则对现状村庄进行分类整治,规定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标准,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优化村庄布局。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对住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配套、村庄环境、村庄特色等方面提出建议。考虑到农村居民点调整是长期控制引导的过程,规划对村庄用地调整不采取强制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向农村社区转移。
3、探讨城市郊区小城镇分阶段增长机制
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需要经历从初级启动期到成熟完善时期的过程,因此在发展策略、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上需要与规划目标与发展阶段吻合,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①在发展的启动初期,针对发展动力不足的事实,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交通引导和行政驱动积极推进产业化。空间布局上充分利用有限交通条件缩减发展启动成本,依托老省道作为城镇发展轴线,同时控制远期发展轴线,生活用地依托老镇区展开,工业用地跨越老镇区结合高速公路道口集中布局,强化符离生产职能。
②发展中期阶段,在内部和外部资本的驱动下,城镇综合实力较大提高,发展策略上提出生产和服务配套并举,提升区域服务职能。空间布局上结合行政中心搬迁建设城镇发展轴线,产业和生活用地依托轴线相向发展,发展镇区公共中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③发展成熟阶段,城镇综合实力达到较高水平,发展策略上提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的中心地位和辐射能级。在空间布局上,依托发展轴线完善各项建设,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功能,辐射和服务于北部片区。
五、政策保障建议
新的发展目标与现状薄弱的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是符离发展面临的尴尬现实,如何做大做优符离镇成为规划关键。针对皖北地区城镇经济动力不足,行政力量推动是推动城镇初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规划提出在宿州市层面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土地、人口、财政政策的倾斜,为培育符离镇创造发展条件。投资政策上重点支持符离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土地政策上改变按行政单元平均分配土地指标的政策,扩大符离镇建设用地供给,满足其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其他地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人口政策上建立人口合理流动机制,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人口集中;财政政策上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启动资金的财政配建力度。
结语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而城镇化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宿州市符离镇为例,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基础条件差、区域支撑能力弱的特点,在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城镇转型过程中城镇职能、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城乡空间布局、以及政策保障的内容与方法,为欠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总体规划. 2011
[2] 陈为邦.小城镇建设规划先行[J].领导决策信息,2001(15).
[3] 汤放华.小城镇总体规划理论、编制内容与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
区域统筹规划范文6
摘要:发展海洋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海陆统筹规划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首要环节。本文以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例,分析海陆统筹的内涵,对海陆统筹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海陆统筹海洋经济中的财政政策路径。
关键词 :海洋经济;海陆统筹;财政政策一、海陆统筹的内涵
海陆统筹是指在沿海区域内,通过统筹兼顾协调海陆复合系统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问题,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海陆统筹是我国制定和执行海洋政策中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海陆复合大系统是涉及社会、经济、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等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海陆统筹包括:
1.统筹战略定位
山东省在建设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战略定位: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到2015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统筹空间布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按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桑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3.统筹产业结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方向,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集群为重点,强化园区、基地和企业的载体作用,加快发展海洋第一产业,大力实施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工程,以海洋生物、装备制造、能源矿产、工程建筑、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坚持自主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海洋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和生活型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造,提升海洋第三产业引领和服务作用。
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指出,在沿海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立体交通体系。
5.统筹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资源具有外部性。海洋是连通的,海水水体是流动的,海洋生物具有向水平方向迁移的特点。许多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也是流动变化的,海洋鱼类的洄游不受地域和国界限制,给这些或那些地域和国家带来经济利益。而海洋污染具有外部性。海洋水体一旦发生污染等灾害,蔓延速度和面积也是不受人控制的,海洋各种污染会随海水的流动迅速扩散,一个国家某一海域的污染有时会使其他国家海域同样遭受污染,地区之间也是如此。海洋资源和海洋污染的外部性,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中,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必须统筹进行。海洋经济区之间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必须统筹规划,制定出能保证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开发的行为规则,并且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否则,统筹资源开发就难以得到保证;海洋污染的发生不仅是沿海地区问题,非沿海地区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也会随着不同的渠道流入海洋,是海洋污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海洋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也必须统筹进行。
二、海陆统筹的必要性
1.海陆统筹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海洋经济通常指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或以海洋资源为利用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海洋经济的本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拓展生产活动空间,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获取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历来都是在陆地进行的,海洋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陆地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更好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海洋经济和陆地经济是不可分割的。
海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第一,海洋经济活动离不开陆地的支持,海洋捕捞活动在海洋进行,但捕捞物的加工、储藏等都要在陆地进行;海洋运输活动需要由陆地的运输工具进行继续的传输才能将海运物资运送到目的地;海洋活动所需要的工程机械需要在陆地进行加工,才能保证工程活动的进行;第二,海洋为陆地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海洋化工、海洋生物产业的资源都来源于海洋;海洋丰富的水产品也为陆地经济增加了丰富的资源;海洋的自净能力和降解能力为稀释扩散陆地废弃物提供了宝贵的废弃物处置资源,海洋能,主要是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海流能、潮流能等。为陆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清洁能源资源,海洋旅游观光业给陆地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多发展机遇;第三,陆地生产生活活动对海洋经济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它具有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必须以海洋产业为载体,而海洋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陆地资源进行;陆地经济对海洋的影响,更应重视其负面影响。近十几年来,随着人类涉海活动的频繁和深入,加之对海洋保护意识不够,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已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污染。由于人类大量的生活和工业污染物排入海洋,破坏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已造成许多海洋动植物的濒临绝迹,许多海洋动植物的数量大幅度减少,这些反过来也对陆路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海洋污染的另一方面表现就是海洋灾害的增加。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沿海平均每年出现赤潮次数为23.5次,而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平均每年出现赤潮的次数为74次。此外,海上溢油、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发生次数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2.海陆统筹发展是涉海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据国家发改委有关数据统计,2010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 万亿元,是1978 年的600 多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 年的8.7%提高到9.7%,创造就业岗位3350 多万个。海洋运输和海洋交通服务业表现较为突出,我国对外贸易的90%经由海上运输,我国商船队的航迹也已遍布世界1200多个港口。此外,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布局日臻完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也日趋完善,海洋从业人数不断增加。《2010 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据初步核算,2010 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22370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6069 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206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114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258 亿元。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据测算,2010 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350 万人,其中新增就业80 万人。
在日趋完善的海洋产业经济背景下,海洋产业链不断拉长,海洋经济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海洋产业分布也从沿海、临海逐步向大陆腹地渗透。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临海地区的经济形态,更是涉海产业所在地与临海地区共同的经济形态。由此,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以海洋经济为主体,以海陆统筹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蓝色经济体系。
三、海陆统筹的财政政策
海陆一体化发展是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思想,主要是指通过海陆产业协调发展,利用二者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等联系,以海洋产业、技术为依托,以陆域空间为腹地和市场,实现资源的顺畅流动、优势互补,强化海洋产业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科学合理的海陆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能保证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内形成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在增长极基础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为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奠定基础;能促进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从资金供给看,海洋区域经济需要的投资大,资金的周转期长,发展海洋经济的资金支持是发展海洋经济最为重要的基础。为更好地推进海陆统筹发展,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选择
一是应大力支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港口、铁路、公路、机场等,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二是应积极鼓励海洋相关产业向内陆延伸,例如,对一些上下游产业链较长的企业,通过设立产业转移奖励基金,或提供部分初始建设补贴资金形式,为其在内陆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对与海洋产业配套的内陆地区机械、仪表、电子等企业,通过财政补贴和贴息方式,加快与海洋产业的融合。三是支持海洋类生产业发展,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促进沿海与内陆的资源要素与产品流动。四是支持沿海与内陆的共建工程,通过奖励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沿海与内陆地区互补型行业和企业发展。
2.财政工具的运用
针对不同的财政政策作用领域,应根据该领域的经济活动性质,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涉及多个行政区间的协调,投资额度大,应更多考虑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适合以政府主导的方式进行,财政政策工具更多的采用财政直接投资方式。但是,海洋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巨大,光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可能完成,需要规范资本市场,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在适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鼓励国有大企业和有能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山东省蓝色半岛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鼓励海洋相关产业发展领域多涉及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微观经济主体资金的运动机制是利益驱动。因此更多的适合采用税收、税式支出、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财政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可操作性强,见效快,政策运用的弹性较强,在时间的选择上、在作用的力度上、在作用的方式上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这些工具对利益的导向作用,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资金流向符合海洋经济发展的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黄茂兴.陆海统筹布局: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3-7(B06 ).
[2]孙吉亭.蓝色经济学[M].海洋出版社,2011.
[3]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