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职业行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师的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1

对“行为导向”的认识众说纷纭,德国职教专家特拉姆在《综合经济形势中的学习、思维和行动——在商务职业培训中运用新的工艺》中对“行为导向”界定为: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它可视为主体得以持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展现。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法分行动领域、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三个层次。“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行动”中自主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这里的“课堂”不仅指职业学校的课堂,还包括参与培训企业的培训课堂;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协调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舞台的导演。学生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听众,而是一个“行动”者;学生为了完成课上的任务,需要通过上网、查文本材料、与家长交流等方式拓宽自己的信息源,以收集更多的资料;教学的结果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导”;学习的成效在于职业情境中的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具备“关键能力”,从而塑造学生的多维人格(认知的、社会的、情感的等)。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认知心理学原理,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途径所掌握的知识比例是不同的:听觉20%,视觉30%,视听50%,自己动手90%。只有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才能真正地消化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实施难度较大,对教学系统内外部条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较高。

2 影响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发展的因素分析

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展了“行为导向”教学法(又称为实践导向教学法或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成为当代德国职业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其影响因素如下:

2.1 德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传统技术传承模式——“师徒制”的现代继承

欧洲在中世纪末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师徒制”的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的教学方法是“手把手”式的,看似简单,却完全体现了实践的特点。随着德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加大,职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传统的“师徒制”的技术传承模式的影响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转化到现代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来的结果,就是使教师充当“师傅”的角色、学生充当“徒弟”的角色,强调动手能力和学生参与教学,注重师生互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师徒制”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构成了现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潜在灵魂,它是促进“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基础。

2.2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投资职业教育,就是投资未来”、“职业教育是社会、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行为”这些观念己经成为德国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这是由德国教育的普遍性决定的。为此,德国人把职业教育看成是关系民族生存、经济发展、国家振兴的根本大计。受此影响,德国企业大多愿意合理地承担职业培训费用,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把提供职业教育费用看成是本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的必要投资,认为不断承接职业培训,施以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适应本企业,在学生毕业时,企业就可以把那些受过良好培训并熟悉本企业生产的年轻人留下来,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是持续保持产品的质量与竞争优势的关键,实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培训出杰出人才的必要渠道。这些社会共识使教学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与创新,有了充足的物质上的保证,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2.3 “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指导思想、功能和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尤其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模式,它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具特色也最具代表性,它也被证明是迄今为止产生的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产生发展。具体表现为:(1)“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石。“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之后,生产培训中主要用到的以指导学员动手操作为主要活动,以“手把手”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员“能力”的提高和“行为”发生改变为目标的教学法才得以从培训企业的课堂进入职业学校的课堂,进而演化成为一系列“行为导向”教学法;(2)“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很多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应用时,常常需要向培训企业借用一些生产设备,同时学生和教师都要经常去企业参加实践培训,“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保证了企业愿意提供这种帮助。

2.4 以实践技能为主、少而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构成和特点是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要素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常常会受到教学内容的制约。德国职业学校有两种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企业提供的培训内容主要是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近乎于职业实践。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虽然也有语文、数学、外语、宗教、伦理等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主要是专业实践知识。一方面,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教学内容都带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一节课的知识容量通常较小,教学内容少而精,教师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使用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强化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必然会着重选择那些有利于传授实践知识的“行为导向”教学法。

2.5 培养“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服务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并且对完成这一任务的可能性和效用性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做出最佳教学方法选择。总体来讲,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实践型(或实用型)人才。德国职业教育对教学目标的提法十分具体: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教师更应该通过课堂改善学生状况、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具备的跨专业、多功能、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它是超越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也被称为“跨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或人格能力)、语言能力、生存能力等,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培养“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为“行为导向”教学法指明了方向,是将课堂上形式灵活多样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贯穿起来的一条线索。

2.6 高素质师资与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除了包括在职业学校中的普通文化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和专业实践课教师以外,还包括存在于众多的培训企业中的实训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德国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实训教师都是企业的雇员,有专职也有兼职。实训教师通常是职业学校的往届毕业生,在企业工作2~5年后,到师傅学校、技术员学校和各类“专科学校”进修获得证书,参加并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科考试,获取担任实训教师的资格。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制度和任职资格制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运作非常规范、公平、成熟、普及,这样就保证了教师较高的整体素质。在师生关系上,他们都十分注重融洽师生关系,一般学生会成U字形状环绕教师而坐,教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便于交流和掌握学生心理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法。轻松随和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气氛也为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提供了合适的氛围。

3 借鉴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长期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全面能力的提高,淡化了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改革,为此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措施。

3.1 政府、学校齐心协力,大力兴建实践基地,让职业教育走向“双元制”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要促使企业养成积极对待培训的态度和观念,愿意与职业学校合作,成为实践基地,可以多方受益。一方面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中接触企业,直接了解企业目前所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在职业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目的性,早早建立岗位意识,熟悉岗位工作流程,一毕业就能立即投入工作,尽快为企业创造出效益;另一方面,实践基地使教学过程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促进“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发展和应用;此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利于职校教师的培训。同时,职业学校也不能只是等、靠、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走出去,就近向合适的企业寻求合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企业加入职业教育的行列,与职业学校联手培养学生。先让职业教育走入“双元制”,教学方法的转化就会水到渠成,顺利地成为“行为导向”教学法了。

3.2 政府和学校以教师为本,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培训

我国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师很少有机会深入职业一线进修学习,教师实践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无法应用实践型教学方法,其结果就是,教学效果差,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企业也在为招人难、留人更难而感到困扰。长此以往,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我国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实践型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把教师变成实践型人才。加强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是学习“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对教师的培训要靠政府和又精、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不是那种考取了资格证书、毫无实践经验的理论“双师”)。同时,各职业学校还要积极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必要的方便和物质、资金支持。

3.3 职业学校要加大改革力度

职业学校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上也要有所改变:变大班制为小班制;变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为以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细化、精简,调整课时安排,丰富学习内涵,努力拓宽师生的学习空间,为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做好时间和空间的准备;此外职业学校还要努力创设浓厚的“行为导向”教学法研讨气氛,提供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所需的物料和工具、经常开展教学方法比赛、对教学方法应用的好的教师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

3.4 教师利用现有条件,为教学方法做准备

没有充分的准备,就谈不上很好的应用。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上课前对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早已作到熟记于心,同时已将在上课可能用到的各种工具、材料早早准备好放在“百宝箱”内,上课时用起来得心应手。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一定非得像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带个“百宝箱”去上课,教师可以挑选那些需要辅助教具比较少,即简单可行,又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只要课前做一些简单的准备就可以了。例如课堂对话法、四步教学法、引导提示法、美式辩论法、6-3-5教学法、张贴板法、倒三角法、角色模拟法等,把教学形式改成小组学习。

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还包括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进行计划、统筹和监控,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逐渐取消高考制,实行开放制或证书制;转变传统的办学观念和办学形式;转变师生角色,创造适宜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条件等。[1] 陈永芳.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 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

[3] 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4] 赵轶.探析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行动导向法[J].山西财税教学学报,2007.2.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2

关键词 卫生职业院校 中职 高职 教师转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大量基础条件较好的中职、中专学校升格成为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次转型对中职教育的教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转型期的中职院校教师面临着更加巨大的职业压力,再加上其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工作性质以及职业规划不明确等问题,他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教师角色的转型。

卫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医学一线急需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之后面对的是患者,所从事的是服务行业,因此在德育教育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同时还要使他们形成奉献自我的观念,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切身为患者考虑,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卫校的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人格,这对于避免以后踏入工作后的腐败行为有积极意义。

1现阶段中职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缺乏认识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虽然属性相同,但是其理念、内涵、规律之间的差异却很大,对高职教育内涵认识不足是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过程中最先遇到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高职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办学方针、办学方向等缺乏了解;二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没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对高职教师知识结构认识比较模糊,也不明确高职教师对能力结构的要求;四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把握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定位不准、目标不明就会成为中职教师在向高职教师转型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单纯的将中职教育方式套用在高职教育中,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以及教育目标的需求。

1.2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长期受中职教育模式的影响而局限在原有的思维定势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都与新时期市场的观念相悖,忽视了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关心,并且也对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区别了解积极性不高,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影响。虽然为了促进中职升高职转型教师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高校不仅制定了继续教育工程、名师工程、师德工程,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补充渠道改革、教师工作考核办法以及教师职务动态管理等,这些都为教师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部分中职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上难跟上转型教育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仍然按照以往的做法,将知识的系统化以及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观念、规律以及事实的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讲的很辛苦,学生也听的很迷糊,在教学局面上出现了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并且没有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与高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1.3中职教师学历不高

中职院校的学历结构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本科学历,只有少数人是研究生学历,而根据我国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有35%以上的任教教师学历达到研究生或硕士以上,由此可见,中职院校的教师在学历结构上与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教师的职称自然也远远低于高职教师的要求。

1.4中职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再加上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生,他们与初中生相比有了更深的知识积累和更高的学习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具备各个社会需求岗位相关学科实际工作能力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高超的专业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然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操作型技能人才,再加上中职学生专业理论学习接受能力所限,因此在教学中对中职教师的要求就没有高职教师那么高,导致中职教师在平时不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关注专业理论发展趋势,不了解专业前沿知识,存在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更新滞后等问题,因此在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近年来高职学校的不断扩招,这就给转型教师带来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压力,限制了其自身能力的完善和提高。

2中职升高职院校后思想政治教师转型对策分析

2.1树立高职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虽然都是以就业为指导的教育理念,但是两者在办学方向、办学方针、办学定位、办学宗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在学生的特点、教学特点以及培养特色上也有一定的不同。面对时代的挑战,职业学院教师应该明确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以及高职教育对教师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该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发展,由重结果向重过程发展,由教育者向促学者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角色转换,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具有激励性和创新性,进而实现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

2.2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首先,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在转型过程中,要对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完善,这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掌握高等教育学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特点,掌握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二是职业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对专业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有全面的掌握,熟悉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术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对于未达到教育部规定学历的教师,应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在短时间内取得合格学历;四是通过调查等方式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动态发展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其次,要鼓励中职教师将实践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社会,对社会需要职业院校学生的企业岗位需求进行了解,及时调整学生的思想状态,在具体工作中培养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将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而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最后,职业思想政治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鼓励自主研修,在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认识,从高职角度来审视自己、正视差距,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主动地按照高职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不断的研究、反思和总结,促进自我成长,不断超越自己,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

2.3转变教学方式

转型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转型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心理状态相对成熟等特点,在转型后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想要考上更好的大学而没有得偿所愿的,他们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并且往往由于受挫而难以对学习提起兴趣,尤其是对于逻辑性和概念性的内容比较多的思想政治课来说,就更觉得枯燥而不想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采用灵活、直观、形象、有趣的方式,通过情境设计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促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和建立,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使他们走出没有考上更好大学的阴影,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完善激励机制

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期和适应期。建立激励机制应用于中职院校向高职院校转型过程中,能引导和促进教师角色转换,推动转型的进展,并在其中起到激励、引导、调节、规范和保障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能力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建立和落实相关激励机制,将教学成绩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将教学的“质”和“量”作为教师教学成绩的评价标准,使中职教师能够尽快地提高自身专业发展,并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退出机制,对于不能按时完成角色转变,难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师需求的教师,应对其从职称和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压力和倾斜。

3结语

职业院校要想提高办学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就必须要全面促进教师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迅速提高中职教师素质,使中职院校教师从心理上形成高职教育的理念,并通过以高职教师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以适应高职教学要求,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而为我国中职院校升高职院校政策的实施提供高技能教师资源支撑。总的来说,中职学校升格或承担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后,中职教师素质提高和转型成为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从现阶段中职教育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特点以及高职教育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来看,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的转型需要从观念的转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等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完美转变。

参考文献

[1] 凌镜,郭航鸣.关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的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5):5-7.

[2] 张玉芳.关于中职教师向高职教师转型问题的探讨[J].学理论,2012(33):215-216.

[3] 吴晓伟,许鹏飞.中职体育教师向高职体育教师的转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4] 钟万里.浅谈中职升格为高职后教师的可持续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58-59.

[5] 吕龙凯.物理教师怎样实现由中职到高职的角色转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07-108.

[6] 张忠诚.浅谈中职教师如何成功“升级”高职教师[J].职业,2013(14):68.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3

当老师有危险?危言耸听吧――很多人可能这样认为。那么且听我为你细细道来。

一、上课说话当心有“危险”

作为教师,说话本是工作手段之必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不说不行;老师要言传身教,不言肯定不行。但凡说话,谁没有错漏之处?特别是当你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时,教育过程中,往往会情急之下,口不择言,坏了――当心学生告你语言暴力。有的家长就因为老师批评学生时说的一句稍微过火的话,不依不挠,非赔礼道歉不可,非要求学校和主管部门处理不可。诸如“笨得像猪”“蠢死了”这类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语言暴力,将和体罚、变相体罚等一起构成违法。古人云,“严师出高徒”。但现在你少严一点,轻微处罚一下就了不得了,各种大帽子接踵而来,你看,弄不好,还要吃上官司呢。

二、批评教育当心有“危险”

作为老师,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批评表扬,在所难免。但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小皇帝小皇后,骄纵惯了,所谓含在嘴里怕融了,捧在手中怕化了。有些学生容不得一点指责,听不进半分批评。有位老师,看到某个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干扰别的学生学习,就拿书轻轻敲了一下,提醒了两句,不料学生竟开口道:我学不学,关你屁事。老师要让学生站起来认错,学生居然拳头相向,把老师打得鼻青脸肿。怪哉:当今,学生打骂老师没事,老师打骂学生可不得了。动不动就说是教师体罚,还出了个词叫变相体罚,害得很多老师教书不敢育人,怕惹火烧身。

三、组织教学当心有“危险”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在教室中进行。像体育课、美术课、劳技课等,还需要在教室外甚至到校外进行。上体育课学生不慎摔倒摔伤了,家长肆无忌惮,理直气壮责骂老师,有的甚至打老师。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需要组织春游、秋游;为了让学生学习劳动本领,掌握劳动技能,需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一旦有学生受点小病小伤的,追究责任,赔偿药费,甚至有家长破口大骂,兴师问罪。听说在日本,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在热天,要求学生跳进烂泥坑,大冷天,要求学生脱鞋跑雪地。不知他们学生家长有没有意见。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4

下面以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市场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走访调研广州、东莞、深圳几个核心城市的众多汽车维修厂和4S店发现,我国高学历、高技能的汽车专业人才缺口还较大;同时,调研还发现市场对人才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岗位是汽车研发、汽车售后维修等。结合专业实际,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创新思维,我们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基于就业、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1所示:它是在分析市场需求(技术和经验),结合职业岗位特点,按认知规律、教学原则设计而成的。其特点是:1.学生在三学年的学习中将获得知识(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知识为辅)、技能(即专业技能)与经验(真实工作经验+顶岗实践经验)三大项目内容;2.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技术能力课学习和为期一年的工作经验课学习;3.专业知识课与专业技能课整合序化分类,对于知识主要采用记忆的方法,辅助以实物、多媒体、动画配合记忆与理解,而对于专业技能必须采用亲自动手实操,配以观摩、视频学习;4.上午(半天)进行专业知识课和技能操作方法课教学,下午(半天)进行情境任务操作必修课和支撑选修课的教学;具体教学安排可参看下图1所示。总体来讲,学生通过前两年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和第三年顶岗真实经验的获取,以及知名企业开的工作证明,可保证学生在其毕业时获得市场所需的技术和经验。如此就可实现人才与市场,人才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传统教学模式有以下弊端:1.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传统教学安排中,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或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尤其是一些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学习肯定达不到“深入理解”、“举一反三”的境地。2.不利于专业课程各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传统教学模式按知识点划分单元,单元与单元之间关系不易处理,而且常将理论与实践部分相分离。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独立,不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由于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在创新性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受到了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和汽修行业权威专家朱军教授的指导。该教学模式的设计借鉴了“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念[1],结合汽车专业自身特点,适合汽车专业绝大多数的课程。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其中的“1”是指教学过程以教为主的“教中学”:学生在教师引导、讲解、总结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约需1个课时;“2”是指教学过程以学为主的“学中做”:学生课下约需2个课时去准备情境任务所需的咨询、分析、决策、计划方案等内容;“3”是指在以实践为主的“做中学”:学生进行现场勘察分析、检测维修等约需3个课时。“教中学”用时与“做中学”的用时大约为1:3,如此设计符合高职教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其次“123”中的“2”用时也较多,其理念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处理问题的分析决策能力,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期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该教学模式设计采用姜大源教授的工作过程六要素理论,经过闭环修正改进而成,具体内容如下:获取故障相关资讯――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分析故障成因――决策故障检测顺序――计划故障检测方案――实施故障检测――利用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故障成因――决策确诊故障成因――计划故障维修方案――实施故障维修――检查评估检修结果。经过以上10步教学改进后,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了在教学方面学生实施情境任务的一次性成功率低的问题。经过对学生多次(十步)教学情境的重复训练,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角色扮演教学的设计

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吸收了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精髓,结合汽车专业课的特点(多数课讲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进行深度融合。如此融合后的教学模式具有主体性探究教学的优点,这将促进汽车专业教学的整体性转变[2]:由教师传递客观事实的模仿性学习转变成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本文以汽车专业《电控发动机维护与检修》课程为例,教学设计深刻挖掘汽车发动机维护与检修过程和医生的治病工作过程的相似性,以医生工作流程为设计思路,设计了如下图3所示的角色扮演变换内容。从图中分析可知,学生多数要保持汽车医生的角色不变,教师需根据教学情境的推进来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这将充分给予学生学习项目的真实感。

采用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突破了封闭式课堂教学的习惯,把教学空间向社会开放,根据教学内容,除了在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观摩实操学习外,还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相应汽车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充分扩大了学生的课堂空间,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指导教育,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科学考核方案的设计

高职汽车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对各门课程的考核方案进行了改革。考核方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教学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运用、行为习惯、团队协作沟通能力、责任心、独立计划能力、完成工作任务质量和自我学习能力等[3]。评价形式有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成果呈现、学生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本文的考核方案设计思路强调由原来的终结性考核评价转为过程性考核,体现对职业行动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其中结果考核占30%、过程考核占70%。过程考核可按照实际项目实施过程分成查找资料10%、小组讨论10%、制定方案20%、示范演练20%、总结报告10%,也可按项目观察指标分成项目完成质量20%、学生参与积极度10%、对团队的贡献20%、任务完成效果20%。本考核方案考核不再是简单的一份试卷,而是包括平时表现、方案制定、项目完成质量在内的一个过程性考核,相比之下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新型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情境学习周期不固定(可能是2周也可能是1个月),考核将贯穿于各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学生在学习项目时一直都有学习压力,学生也将始终都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避免以往一个学期只有一次考试的弊端。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5

[论文摘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笔者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英语教学专业教学也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专业素质的培养,因专业而异、因材施教,在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调整等方面来服务于就业,以此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从而开创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新局面。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工学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整个高职教育要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要求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方向。各类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局面。但是,在对“工学结合”这一理念的认识及实际操作上,绝大部份院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解,从而导致操作上的失误,比如说大幅缩减理论课程教学时数、删除或简化基础文化课教学,致使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受到限制,针对中外、合资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量大,但由于英语实际基础原因而导致高职学生入中外500强企业录用率低,故对多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绝大部份高职院校把外语课视作知识课,英语教学不兼顾职业特色与专业相结合的特点,因而提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及职业相合的特点进行教学,把英语教学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观点。据调查,大部份的在校高职学生认为只有部分专业是工学结合的,英语等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和职业就业联系不紧密。学院开设的公共英语课从教学内容、方法、要求和测试等方面来看,对提升实际英语的应用能力帮助不大,致使公共英语教学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软肋。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若干对策。

1, 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对接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我院所在地区的企业问卷调查得到以下信息: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客观地全面了解到: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很高,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星级酒店、旅行社、邮局、重点医院、商场、银行等。求职学生反映:如果你英语学得好,你的就业空间就比别人大,你的升职机会就比别人多。从就业的实际需求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因专业不同而侧重点不同:汽车、建筑、电子类专业要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强;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营销的专业要求学生的表达、写作和理解能力强。但是口语交际能力应是各专业学生都应注意培养的能力。

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效果如何,取决于其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程度。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越来越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综合素质。在对涉外企业实际调研中,97.5%的企业表示:他们所需要的专业岗位负责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日常英语(包括工作、生活和休闲等)交际能力;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可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情况是这样的:大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都是根据《基本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施的。先是公共英语教学,进行基础能力培养;接着开设专业英语。根据对毕业生的问卷表明:80%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是感到英语能力差,在工作中不够用。究其原因,还是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之间存在差距。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职业院校要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面对就业市场的选择,市场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大趋势。如何结合各专业特点,让英语能力成为一专多能中的“一专”或者“多能”中的“一能”,这应是我们进行英语课程调整的方向。由此,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的教学模式。

2、突出就业能力培养,适当调整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教育部统计,2007 年高职毕业生有 180 万,截止2007 年 9月 1 日,就业率仅为 61%,而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约有700~800万个。一边是数以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为找工作而疲于奔命,一边是 3000 元月薪却聘请不到一个高级技师,可见,高职生与企业对接出现了错位和脱节,二者之间划上了一道深深的“就业鸿沟”。此外,一些学校一味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就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使高职学生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提高就业的竞争率,就必须进行英语基本素质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1 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对高职生学习成绩考核要从单一的卷面测试逐步转向英语应用能力的全面评价上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定成绩的局面,强调笔头功夫和嘴上功夫“齐抓共管”,听、说、读、写、译综合考评,使学生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摆脱应试学习的模式;加强对应用文献的学习和模拟,如单据、合同、社交文书等。另外,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跟上时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并培养扎实的工作能力。

2.2 强化就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就业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应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会做事,更好地就业,还要培养学生其他相关联的职业素养,学会做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思维与分析能力、求知创新能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大方得体的言谈举止等行为,这都是当代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对于这些行为的表现,好的,教师要予以肯定;不足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且,教师要用分数的形式纪录下来成为过程考评的资料,以此来帮助教师确立不同学生发展的目标,提高职业素质,夯实高职人才基础。

2.3 增加应聘训练内容。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比如,应聘前,及时有效地组织模拟招聘现场,通过模拟使学生学到各种应聘技巧,从容应对招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就业前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培养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理念,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培养顽强坚定的自信心。

3、以能力为本位,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的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转变。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采取模块式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训练。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1、整合教学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根据《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课课程。但这些知识和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知识空缺现象,造成了前面提到的“手拿英语通级证,无力胜任岗位需求”的情况。“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口语”中,“行业英语口语”包括各行各业常用的生活、工作、休闲等内容。这个内容涉及面广,更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满足了高职层次学生的就业需求。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转贴于  3.2、确立合理的培训时间: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内容,将英语课程设置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内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打好公共英语基础关;第二学期巩固期内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有关的英语口语考试,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第三学期提高期内在学习专业英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行业英语口语”的培训。这个内容连接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断裂带。它也是学生们就业面试时的第一道门槛,同时还关系到他们就业后是否能胜任企业工作的问题。实践表明,学生对此内容非常感兴趣,效果也很好。

3.3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将职业能力培养的“行业英语口语”培训可以安排在专业英语课时内完成,学期末单独进行口语考核,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将专业英语与行业培训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把“行业英语口语”培训设定为选修课。学生在就业之际,英语知识得到了适时的复习,无疑对学生就业是一种很大的帮助。

4、增强学生竞争力,把英语等级证、职业资格证纳入教学计划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公共英语教学只能实行素质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上。英语等级考试只能是英语学习的一种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将分数作为课程的终结性成绩进入学分。学生如能在完成该课程前取得英语等级证书,证明基本能力与社会要求一致,可以提前结束课程学习。

5、实现学校——就业岗位“零过度”。对学生进行岗前英语实训培训为了实现校企就业岗位的“零过度”,对学生进行岗前英语实训培训,接受校企共同制定“2+l”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考核。企业在指导学生实践中,对学生英语技能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作出各方面的评价,按一定比例归入学生能力考核成绩。这种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实践的考核办法,最能体现就业导向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定向性、适应性的特征。周济部长在2002 年

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

总之,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率还需加强多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不能淡化了文化基础课与“两课”。 从而才能培养出既具有熟练英语应用能力,又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一改过去高职公共英语课作为基础课被冷落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2]16[Z],2002

3.中国教育报,2005

4.黄孝珉.就业市场需要与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改革的问卷调查及教改对策的研究报告.当代教育论坛,2006.12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

6.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的讲话[Z],2006

7.金启东.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念.职教论坛,2007.10

教师的职业行为范文6

关键词:新建卫生类职业学院;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在中国一直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而且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以至于同在一个大学而在不同学院或在同一个学院而专业不同的教师交流沟通很难。具备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更能够掌握更多的前沿信息,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有基础进行创新活动。要使人才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知识结构就要进行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以统整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也就是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器识。就课程开设而言,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开设通识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使学生的视野开拓,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与原则、方法,由人文科学的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中,建立共识,发展出高层次的学识,掌握与沟通信息,了解他人及社会化的能力。学生经过通识教育,其心灵将会更开放,思维更为广阔,适应能力更强,在变迁剧烈的社会,更具包容才能,从而其整个人生更为清新活泼并得以健全发展。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就在《核心课程报告》中明确通识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哈佛学生必须修习五个方面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熟悉人类重要的文学与艺术成就,进而发展艺术创造与表达);历史研究(以历史的眼光,了解现代社会的主要趋向,以及在过去历史中和特殊情况下人类事务的复杂性);社会分析及推理(了解一些社会及道德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发展系统思考现代社会及个人问题的能力);科学(熟悉物理学、生物学及行为科学之基本原则,并以科学之眼光正视人类及世界);外国文化(扩大文化经验,并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达到新的理解)。要求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条件:清晰、有效的思考及写作能力;在某些领域中具有广博的知识与基础;对于所获得及应用之知识具有正确批判及理解能力,并了解宇宙、社会及人类自身;勤于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能做出恰当道德抉择;具有丰富生活经验,对于世界各种文化及时代深感兴趣,努力探讨。

我们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所具有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相关的。因此,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起很大作用的。创新型人才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甚至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在当今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质量上。像我们这样生源独特的民族院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创新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制约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

1.现有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师资跟不上的状况开始凸现,不仅教师增长的比例跟不上学生增加的比例,教师授课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大批年轻教师匆忙走上教师岗位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而他们所教授年级往往是正在接受通识教育的低年级,所授课程往往是通识教育的课程。同时,学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寻求企业当事者的垂青,力求使学校的运行贴近经济和社会,因而面向社会有余,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

再加上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在很多方面重要性并不明显,教师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下很大功夫,如自己准备资料备课,新开的课程还要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从投入和报酬的角度考虑是不成比例的,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讲授通识教育课程。而根据教学任务又必须开出足够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单位就只有强行安排缺课、少课的青年教师甚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讲授通识课程,哪里管得上教学质量。如此种种严重阻挠通识教育的推行,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职业院校长期存在的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

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当然最多的是教师岗位。但高职学校长期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专职教学人员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充电”,学术水平一般;而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几乎从不关心教学问题。这种教学与科研泾渭分明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前沿和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任命或加薪时,均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依据,教研论文不在此列,忽视教学研究及教学质量,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们不可能开展对通识教育的深入研究。科研是一所学校实力的象征,但教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通识教育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奠基石,教学与科研互不贯通的状况必须改变。

3.学生的实用观念制约着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被视为长线课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无视通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因为如果只实施专业教育,不开展通识教育,那么高等院校就会成为培养普通工人的职业学校乃至训练手工匠师的作坊。其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通识教育犹如奠基,专业教育好似建楼;通识教育让人有灵魂、有眼光,专业教育使人有能力、会动手。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被许多人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境界。在经过基本教育和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专门教育之后,人们以一定的专门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汲取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变成专业的奴隶。

三、通识教育的完善途径

1.加强引导,将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程结合

高职院校之所以吸引学生,在于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口碑;高职院校之所以吸引优秀学生,在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毕业生能获得很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不仅要靠专业教育而且也需通识教育来共同完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师生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学习的生动写照,是通识教育的源泉。为此,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要加强选课引导,将本校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相结合,使学生对学校及其历史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使他们清楚作为该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充分体现课程的引导性作用和特色。

2.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鼓励教师尤其是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同时要注意到在通识教育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现象,加强开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科研合作;此外还要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各类教学实践、各种课程竞赛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并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肯定,使学生拥有大量的选择余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3.邀请专家教授的参与,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专家教授的参与将使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步入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健康轨道。因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既涉及到社会科学,又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各类学科知识的融合,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适用性、发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专家教授在这方面拥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学术智慧、崇高的威望、高尚的人格,他们参与通识教育的讨论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会站在全校的高度,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站在高等教育的高度,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并在实施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阳,张大和.论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 谷良峰.浅析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J].职业时空,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