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1

不管是出于品牌建设、倾听意见还是达成互动,社会化媒体都越来越为企业和商家所利用。然而它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面临一个困境:如何建立一个系统框架来衡量社会化媒体实效?本文通过解读一份由Susan Etlinger为咨询公司Altimeter Group撰写的定性调查报告,并融合作者针对小型公司对其进行的访谈,为以上问题给出一些思路。

关键字

社会化媒体营销实效观点研究监测评估

Susan Etlinger是著名的行业分析师,专注于社会化媒体分析及战略设计。她走访了60个社会化媒体营销从业者及商家,试图理解企业当下如何衡量社会化媒体实效。

她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系统框架,把社会化媒体营销同企业目标紧紧栓在一起。

注:Susan这一调研针对的是企业级受访对象,作者对她进行了访谈并询问了她针对小型公司提出的一些意见。本文融合了调研及访谈的内容。

从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着手

社会化媒体运营卓有成效的企业所有者都懂得要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目标中去。制定社会化媒体运营计划需要遵循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程序,下图给出了具体说明。

Etlinger建议所有的企业都遵照这一程序,小型公司因为资源和试错机会有限更需要注意。

用足够的时间认真思考企业的成功愿景有助于正确地选择衡量标准。这意味着在考虑社会化运营目标之前,必须先考虑企业的整体目标是什么,再围绕那些根据自身需要制定的标准来组织人力。只有这样才可能选出最佳的运营工具(包括平台、衡量手段选择等)。

社会化媒体运营目标一旦确立,就可以参考Altimeter集团的社会化媒体实效评定罗盘图。该图揭示了社会化媒体影响企业的6个维度。

你的挑战是什么?确立社会化媒体运营目标并思考如何衡量这些目标的实现与否。

以下对6个维度展开进一步解释:

#1.监测品牌健康度

你是否知道消费者如何评价你的服务、产品或用户体验?大品牌不惜代价地管理其品牌形象,小企业也需要了解消费者的看法。

Etlinger发现,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对大品牌发出抱怨,但在直接向小企业提出批评的时候却有所保留。

社会化媒体能够帮助企业发掘出到用户不一定希望直接告诉你,却会分享给好友的一些消息。

但是企业也需要清楚不可能通过社会化媒体了解到所有信息,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1. Twitter截获了大量信息以至于企业只能获取其中的5%;

2.Facebook的隐私设置禁止非好友对内容的访问。

这两个因素使信息获取变得被动。小企业也许会发现听取意见也变成一种挑战,厚着脸皮直接询问在线用户也许是一个好办法。

分析社会化媒体上用户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品牌是否健康。Etlinger在下图中提出了如何分析的方法论。

#2.优化营销活动

倾听社会化媒体能帮助企业优化营销活动,从而更好地确定目标受众。对于许多企业来说,Google Analytics是最佳工具。

企业应当了解两个问题:第一,用户通过什么关键字进行搜索;第二,用户从哪些第三方网站跳接到你的网站。要将营销活动、内容、渠道、时机和有影响力的人进行优化。

人们的分享行为因社会化平台的不同而异,Yelp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交平台,但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用户在Yelp上把自己定位为美食鉴赏家,针对美食发表的意见往往比在Twitter或Facebook上更挑剔。

#3.推进销售

如果你没有在线商店的话,这一点可能很难评估。然而,所有企业都希望了解社会化媒体带来了多少收入。

通常来说,社会化媒体并不能直接引发交易。然而它能够产生流向和转化率。Dell的社会化媒体总监Richard Binhanmmer认为,销售并不只是一次简单的交易行为,更是一种关系的建立,社会化媒体对长期关系的维护具有显著的效果。

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在于以下三点:1.购买行为,2.搜索结果,3.客户忠诚度。

如果你有实体商店的话,记住为每个分销渠道建立流向追踪系统。

你可以在Facebook、Twitter和Groupon上发起促销活动并观察哪个渠道带来了最多重复购买率。Groupon能够吸引那些寻找促销信息、有可能成为新客户的人群;Facebook或Twitter上的粉丝们则会因为享受到”粉丝特有折扣”而深化同品牌的关系。

多做一些假设和尝试。得到的结果会因商业类型和粉丝基础不同而有所差异。

#4.节省运营成本

社会化媒体能为企业带来显性或隐性的节约。客户一旦成为品牌代言人,品牌影响力就能在不花费巨大投入的情况下得以扩张。

此外,社会化媒体也是一个相对开销极低的客服平台。当然,这要看企业能否专门匹配人员来实时倾听在线反馈。

一个聪明的做法:同那些在社会化媒体上具有影响力的粉丝建立关系。这类粉丝不仅能够成为品牌代言人,甚至能充当客服的角色。如果他们表示乐意为你的品牌说好话,那就要想尽办法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

#5.改善客户体验

Etlinger在调研中发现,社会化媒体同客户体验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品牌健康度提升、收入增加、成本降低。

举一个没有在调研报告中提及的例子。Kraft Food (卡夫食品)的社会化媒体意见反馈团队发现了一个趋势:类似”’切”、”血”、”色拉酱”之类的词频繁出现,而这些词和食物并无直接关联。团队对这一现象深入研究之后终于明白了原因所在:消费者在开启新设计的色拉酱瓶子时经常弄伤自己。

有缺陷的设计很快得以改良。然而没有社会化媒体,这个问题甚至都不会被发现。伤口并未严重到要接受急诊处理的程度,顶多算是一个不便之处,因此消费者也未拨打客服热线,而是在社会化媒体上向朋友们发发牢骚然后抛之脑后。色拉酱并不是人们频繁购买东西,类似的问题可能会隐藏好几个月而不被企业所知。

#6.促进创新

Etlinger对星巴克和宝洁公司通过专门建立品牌社会化网站、鼓励粉丝表达观点的举措赞赏有加。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这么做,但至少能够在社会化平台上找到倾听消费者的方法,并从中了解到消费者对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见解。

比如在Twitter上,”我喜欢”、”我希望”、”我讨厌”等类似字眼就可以让你了解人们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Charlie’s不要停产蓝带鸡”—-这条内容就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

企业也可以直接在Facebook上向粉丝们询问对新产品、新服务或促销活动的看法,甚至举办类似”Idea Wednesday”这样的活动,每周五花上一个小时在粉丝们中间寻找创意点子。

总结:

1.把社会化媒体分析系统纳入企业的整体目标中。

2.选择符合企业需要的衡量标准。

3.找到既能够满足分析要求,又不超出预算的测量工具。

4.不要把销售看作简单的交易行为,而要当成一种关系的建立。人性化地对待客户,并尝试了解线上行为如何影响企业同客户之间的关系。

5.把客户变为客服、品牌代言人和意见来源。(来源:SocialBeta)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2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4G时代的来临,更加优质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视频被认为是将被率先引爆的业务。据中国联通宽带有线公司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有超过7成的网友在受访时表示愿意使用手机观看长视频,另外一侧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体,希望用自己的绝佳视频创意来创造价值。

8月5日,中国联通宽带有线公司正式推出了“WO+自媒体平台”。“你只需要一个视频,就能零代码创建自己的视频产品。”中国联通宽带在线公司视频部项目负责人马栋表示,“WO+自媒体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内容上线、页面制作、产品运营和营销,使每一个有价值的内容都能浮出水面。”

由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展的自媒体已经形成生态,视频能否成为自媒体下一个重要载体?WO+自媒体平台入局视频自媒体竞争格局有什么优势?在参与互联网业务竞争中,运营商还有什么底牌?

视频载体

提及自媒体,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微信公众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的文案充分地体现了自媒体时代的特征。腾讯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微信公众账号达580万个。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到2年的时间,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长为巨大的生态,更是完成了对传统网站时期的自媒体形态的迭代。艾媒咨询CEO张毅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以图文为载体形态的自媒体形态,微信已经“江山已定”,后续只是对生态更好的维护,以视频为载体的新型自媒体尚处于混沌期,即便是强大如腾讯,最终也放弃了微视。

视频类自媒体最早出现在视频网站。以UGC(用户原创内容)为特色的视频网站相继上线“播客”平台,以应对激烈的版权争夺。

而随着版权竞争的降温,视频自制更是迎来快速发展的火热期。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加大自制投入,使自制内容逐渐摆脱粗制滥造,向更加精品化的方向发展。此外,在自制内容品类上也不断扩充,视频自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受到市场好评的《煎饼侠》正是由视频自制剧延伸打造的。

破局移动端

但对于用户而言,观看视频需要消耗大量的手机流量,“WiFi依赖症”在用户中普遍存在。对于视频制作者的企业或团体而言,大部分只能依托在视频门户的渠道下,无法建立独立的品牌和铁杆粉丝。

马栋表示,WO+自媒体平台以可视化、模块化的形式将平台功能提供给平台使用者,使用者们无须了解复杂的底层网络,无须必备专业的编程能力,只通过上传、拖拽、选择等极简的操作就能快速生成属于自己的前端页面和视频小站。

对于视频制作公司或团队而言,视频门户的渠道上传视频缓慢,而且转码高清超清还需要一定时间。为了解决这个痛点,WO+自媒体平台依托运营商具有无限空间存储、独享网络带宽的优势。平台还实时监测市场新出现的设备分辨率,视频上传后自动转码,并迅速自动适配各种移动设备。

WO+自媒体平台是首个运营商开放全部定价权限的平台,每个视频的定价都可由合作伙伴全权决定。单点、包月、包站、替好友买单、替所有用户买单等多种购买模式,可与任意计费点自由组合,多种计费模式为视频制作者提供自由选择。

多方大数据融合,实时查询产品相关数据。平台可实时查询已推广页面的PV、UV、付费记录、用户列表、收益统计等数据,辅助每个合作伙伴了解自有产品现状,并以此调整运营营销策略。

除了为视频制作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外,对于生态最重要的一环――终端用户,WO+自媒体平台可谓放了大招――提供观看免流服务。

马栋介绍,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在第一时间欣赏精彩内容,使用WO+自媒体平台创建的视频内容,联通3G/4G用户购买后观看视频将不再消耗手机流量,移动和电信用户则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破局移动端发展的难题,WO+自媒体平台似乎已经给出了所有的解决方案,可是这些够吗?

胜算几何?

近些年,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上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究其原因,体制论有之、基因论亦有之,以至于被认为陷入了深深的“互联网焦虑症”。

张毅指出,在PC端,视频自制内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移动端并不是PC端的简单移动化,用户体验的差异化十分重要。

也有专家表示,自媒体平台需要长期经营,生态的发展如何避免长尾效应、如何保障企业与用户共同的利益都将是很现实的问题。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3

像海丰传媒这样,纸媒在创刊之际同步推出iPad版本,甚至优先推出电子版,让新媒体从创刊原点开始,是一种新立场。这也揭示了一个行业趋势:新媒体正成为杂志从创立开始就抢占的阵地。

《Vista锋绘》如此决然的举动不是凭空而来。此前《Vista看天下》做新媒体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们“做新媒体造成纸刊收益的下滑微乎其微,我们经BPA认证的发行量已超67万,广告收益也一直在稳步增长”,而且,“就算你不做,别人也会做,难道不做,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就不会造成威胁吗”?白莹表示,新刊发行采取纸刊和新媒体并重的发行方式,即是新媒体发展大势所趋,又体现刊社对于新媒体业务的重视。来自广告主的反馈也给了她及高层足够的信心。她认为相比于报业,优秀的杂志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Vista看天下》的新媒体成绩也确实不错。日前在新京报举办的“2011新闻与新媒体国际研讨会”上,海丰传媒作为为数不多的期刊社代表出席并分享经验。会上的数据显示,目前《Vista看天下》客户端在苹果Appstore中总下载量超过23万,其中iPhone客户端总下载量超过10万,iPad客户端总下载量超过13万,且以每星期6000的增长率递增。

至于《Vista锋绘》,白莹在本次访谈中更多次提到“将会在新媒体拓展方面有更多‘不一样’,更多尝试”。我们拭目以待。

如何延续《Vista看天下》的传奇?

创刊于2005年的《Vista看天下》短短6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成为纸媒领域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匹黑马。站在这样的起点上,他们自身也在思索:发展壮大有何可行新路径?

从《Vista看天下》到海丰传媒,从单刊向期刊群进化,是一条合理的路径。《Vista看天下》开始向大的传媒集团发展。先是推出面向成都地区的《成都尚川》杂志,现在又推出动漫类杂志《Vista锋绘》。

动漫市场从来就是非常惹人期待的价值洼地,正如当初知音传媒集团推出《知音漫客》一样。那么《Vista锋会》的新定位与市场成熟的《漫友》、《知音漫客》等杂志有何区别?

据白莹介绍,《Vista锋绘》读者群锁定20岁至30岁的都市白领,同时它延续了《Vista看天下》的风格,包含一部分时事漫画,包含文字传插,真实故事改编,办公室故事等都市男女关心的话题和形式。

凭借定位和内容,《Vista锋绘》能否延续《Vista看天下》的传奇?笔者认为,当初《Vista看天下》定位文摘类新闻可谓聪明,也恰逢时机,但今时今日与2005年纸媒的生存环境已大有不同。《Vista看天下》成功证明了其运作新闻类杂志的眼光和能力,但对于分食者众的动漫领域,《Vista锋绘》能否再创辉煌,我们暂时只能先观望。

不过,定位之外,新媒体或许是《Vista锋绘》的另一张王牌。当受众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受众的娱乐需求越来越凸显的时候,动漫也越来越娱乐化,因此,《Vista锋绘》毫无疑问也是希望借新媒体抓住契机,来开拓目标市场和培养用户。

笔者问白莹,在未来的全媒体实践中,我们以何安身立命?白莹认为内容和品牌才是最核心的。也许,从《Vista看天下》到《Vista锋绘》,最根本的生命力仍然在于期刊内在的品质和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

《Vista锋绘》:不拘一格新媒体

――对话海丰传媒新媒体负责人白莹

Vista,英文词意包含展望之义,饱含生机和活力。2009年底,海丰传媒正式成立了新媒体部。当时担任海丰传媒品牌推广部总监的白莹,领命组建这个部门。而今这十个人的团队,规模不大,也才刚刚迈开步伐。白莹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她说做新媒体,感觉“大有希望”。

以下内容为本刊对白莹的专访,从她的视线和阐述中,我们去了解在这个媒体“格局颠覆”的时代,海丰传媒的发展路径及新媒体实践方略如何?它又将如何把握新的市场机会?以下为采访实录:

采访人:陈俊丽(以下简称“陈”)被访人:白莹(以下简称“白”)

陈:恭喜海丰传媒新刊《Vista锋绘》新刊创立,请谈下办这个刊的背景。

白:谢谢!6月28号我们出了试刊号,现在7月底,8月1号我们的新刊将上市。我们之所以创办《Vista锋绘》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动漫杂志的市场空白,现有的动漫类杂志大多针对低幼客户群,基本是集中在20岁以下的,杂志风格多数哈日,可以用个很时髦的词汇来形容,很“萌”!《Vista锋绘》读者群锁定20岁至30岁的都市白领,我们知道很多成人也很喜欢漫画,也有漫画情结,也是漫画迷。

陈:从内容及形式上,它有何特质?

白:《Vista锋绘》包含一部分时事漫画,包含部分时事漫画、真实故事改编,办公室故事等都市男女关心的话题和形式;从版块形式来讲也很灵活,包含长篇、短篇、四格漫画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谓延续了《Vista看天下》的风格。

陈:你们新刊的纸媒和新媒体同步上市?

白:是的,我们的试刊号不仅出了纸版,还开发了iPad版本,电子杂志也在龙源期刊网上线了。我们也通过《Vista看天下》纸刊附赠,还通过在数博会上得到了主宾企业龙源的特别推荐和展示。

陈:免费还是收费?

白:在龙源期刊网上是免费的,在iPad上是0.99美元。

陈:这样的尝试很具先锋意义。那未来还会有哪些数字化方面的新拓展?

白:相比于《Vista看天下》而言,应该说我们在《Vista锋绘》上面的新媒体拓展将有更多不同。比如我们将与游戏公司合作,吸纳其技术开发,同时我们也会将漫画进行拆分,拆分成以漫画人物为线索的小产品……总之,形式和内容都将是不拘一格的。

陈:如此需要流程的再造吗?你们对这本新刊有何预期?

白:我们都很看好《Vista锋绘》,同时我们需要多方面沟通。预期目前还谈不上,只能说我们有实力切入这个市场,并希望全力以赴。

陈:你们什么时候成立的新媒体部?目前团队有多少人?怎么运营?

白:此前我在品牌推广部,一开始也是由品牌推广部在兼做新媒体相关的业务。之所以划在品推部门,是因为我们当时界定新媒体是我们传播看天下品牌的一个渠道。

去年(2010年)底才成立的新媒体部,目前有十个人,包含编辑、技术、商务、产品等职位。现在我们有了相对清晰的运营目标。也应该感谢领导给了我们相对宽松的环境,在赢利方面没有给我们太大的压力。

陈:这种环境很重要,高层的这种改变是很多刊社变革的关键。你们自身的努力和的环境也促成了这种转变。

白:是的,我们公司高层对新媒体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对于我们的工作也非常支持。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对我们的新媒体形式表示关注和认可。

在与广告客户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非常看重合作的质量和广度。他们认可我们,因为《Vista看天下》不仅纸刊发行量大,而且数字版产品也居同类排行前列。

陈:你们跟龙源的合作挺深入的?跟这些平台合作情况及效果如何?

白:我们跟龙源是有非常紧密的合作,《Vista锋绘》的试刊号是跟龙源合作的,不仅开发了iPad版本,6月28号同步在苹果Appstore及龙源期刊网上上线。

我们《Vista看天下》总共合作了20多家平台,包含龙源、悦读网、读览天下、维旺明等平台,也包括天智维C这样的技术服务商,三大运营商等。

总体上说来,我们的杂志非常受欢迎,就拿三大运营商来说,在三家运营商的阅读基地的新闻类杂志下载排名我们都位于前列。

陈:正如很多期刊社一样,起先是一种普遍的遍地开花的平台合作模式?后来呢?

白:是的,通盘布局,全盘接入是第一步。我跟商务合作的人讲,第一年头半年我们要追求广度,把面铺开,覆盖尽可能多的平台和终端,因此我们也招了专门的编辑来应对多平台内容渠道的分发工作,打造我们的内容管理平台,对内容负责。

同时,商务人员要给我提交平台横向比较分析,以应对接下来我们精选几家平台深度合作的需求。泛泛的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深度合作才能创造价值,才能找到合适我们的盈利模式。这一点不仅我们自己要想明白,具体执行人员也要想明白才可以。

陈:你们如何评估各类平台?选择方面有何经验?

白:各类平台无所谓优劣,应该说各自有其运营思路,有的是电子杂志平台这种共赢的模式,通过利润分成,这类平台需要足够的推广政策等的扶持,有的是纯技术型公司,目前整体收益比较稀薄,我们现阶段更看重品牌的延展,不同类别公司的合作策略是不同的。

陈:移动终端上的产品方面,出现了很多天智通达这样的纯技术外包公司,从你们看来,外包技术公司可以信任吗?

白:我们也自己招人做过开发,有两个人负责做客户端。但我们认为这样更难。自己做,难在对时间和质量的把握。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其实找外包公司更好。

陈:可能外包不是那么不可信任,关键难在对外包业务的管理?

白:是的。我们需要的是做好技术的接口。从用户和客户的角度去跟踪产品研发。

陈:新的阅读习惯正在养成,你认为出版业是否面临几年前唱片业数字化带来的利润流失的问题?

白:就像滚石公司以前的单张唱片可以发百万张以上,现在天王天后级的唱将单张唱片发到五万,已是绝对的畅销品了。但这并影响歌曲的流行和滚石公司的发展,只是公司的产品模式和盈利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陈:纸媒和新媒体的读者有重叠吗?新媒体为什么是必须的?

白:有,但不明显。做新媒体造成纸刊收益的下滑微乎其微,实际纸媒本身的发行也会有波动。实际我们的纸媒一直在稳步往前走,我们经BPA认证的发行量已超67万,广告收益也一直在稳步增长。此外,就算你不做,别人也会做,而且难道你不做,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就不会造成威胁吗?

陈:发行、广告,你们以哪种收入为主?

白:纸媒以广告收入为主。

陈:手机业务拓展情况如何?

白:比预期的好。因为我们并没有做大规模的宣传推广。诺基亚的OVI商城中,我们只能一直排在前五。我们覆盖了Symbian主流品牌,除了最新的Meego,已经覆盖了包括S60V3、S60V5、Symbian^3及Series40所有机型,部分机型内置了我们的产品。

陈:看得出跟诺基亚的合作很深入,现在最火的Android系列的品牌呢?

白: Andriod系统终端我们也在逐步拓展,但其对应终端太多太杂,一一合作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想覆盖主流品牌手机,会根据终端市场变化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合作。

陈:网站业务这块发展情况如何?

白:网站目前还不理想,前期也有些争论。比如从《Vista看天下》的网站跳不出来。

陈:不能承载新媒体业务的发展?怎么改进?

白:是,但我们也要一步步做,初步想今年内完成一次改版,突出杂志的特色和活动。

陈: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Vista看天下》如何打造独家、独特的内容?

白:“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Vista看天下》就是这样的风格,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独特、独家的内容。新媒体内容我们以纸刊内容为主,目前纸刊内容与原创内容几乎是9:1的比例,但逐渐我们会逐步加大原创的内容,比如我们的新媒体编辑跟随纸媒团队采写内容,同时也承载纸刊版面限制之外的内容。

陈:如何充分考虑移动设备的使用情景,进行内容优化,包括内容策划,形式上的拆分,技术上的适配等问题,有什么原则?

白:根据主流用户的需求,沿袭纸媒风格和定位,制作适合自己的特色新媒体产品。

陈:如何推广?营销?

白:目前我们还没做太多这方面工作,我们希望等到盈利模式更清晰一些的时候再正式规划。目前我们的《Vista看天下》只是通过官方微博等形式进行了一些推荐。我们是希望产品更稳定之后,在考虑做一些整合行销,比如版面置换、市场活动、广告方案等。相比之下,《Vista锋绘》的新媒体产品营销推广会更多元化。

陈:目前贵刊的新媒体产品收费情况如何?您认为,付费阅读抑或广告模式,哪个是未来大势?为何?赢利模式方面还能如何创新?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4

iPhone以及iPad的流行让iOS开发工程师这个职位变得炙手可热,根据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顾问郝健提供的数据,iOS开发工程师职位在过去两个月的竞争指数为85(投递数/职位数),平均月薪8564元。

再把视野扩大到智能手机。你会看到3G开发已经体现出了它的职场竞争力,接着便是与智能相关的可穿戴式设备研究员。当用户体验成为产品竞争的一个优势之后,UI设计便越来越被重视。

IT技术人才可能对此更深有体会,时下流行的云计算、大数据等,已经使得相关职位变得非常紧俏,比如空间数据挖掘算法专家、Hadoop开发工程师等。

和技术相关,由新媒体带来的新职位则要简单很多。它基本上都和营销相关,比如社会化媒体运营、首席微信营销官等,更多的是传播领域的工作。

新媒体和新技术也让一些职位的职责范围扩大,比如市场总监需要协调更多的公司,广告人需要做更复杂的媒介组合,美术指导需要把3D特效整合进自己的工作范畴。

新媒体和新技术近几年都带来了哪些新的职位?这些职位现在的竞争指数多高,以及薪酬水平如何?《第一财经周刊》采访了Kelly Services IT行业中国地区负责人刘威、罗迈国际(RMG SELECTION)IT/互联网猎头顾问李同金娜、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顾问郝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希望公司人可以由此发现一些新的职业机会,或者至少应该关注下新趋势。

新技术相关职位

iOS开发工程师

毋庸置疑,因为苹果。可能被乔布斯的完美主义所感染,一些招聘还会要求应聘者“拥有艺术级的产品和代码品味”。鉴于iOS系统最近已经更新到7.0.4,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职位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职位,但它在中国开始受到欢迎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这个职位现在确实可以用‘炙手可热’来形容,前不久我的一个候选人客户同时拿到五六个Offer。”刘威说。这个职位主要就是苹果iOS系统开发,会涉及到App项目的iOS前端架构设计、代码实现。在一些公司中,拟定App产品发展规划、产品设计等也会被列入职责范围内。在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中,iOS开发职位的竞争指数高达85。

3G工程师

3G是第三代通信技术,指的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其实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移动设备没有流行之前,很少有人知道3G是什么。现在大家对3G都有了直观的体验,它也迅速成为了一个被联通、移动等运营商争夺的市场。可以说,对3G工程师的人才需求和iPhone、Android智能手机以及iPad等移动设备的流行息息相关。他们主要就是做移动平台的开发,包括3G无线软件开发工程师、3G无线研发质量工程师和3G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程师等。“现在4G的概念已经出现了,可以预测4G工程师将来也会比较热门。”李同金娜说。

穿戴式智能设备研究员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Google、苹果、三星等这些技术公司现在所热衷的领域,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代竞争激烈的产品。Google Glass可以说已经赚足了眼球,人们对iWatch也怀有很大的期待。奥林巴斯也已经在研究如何通过相机实现通话功能。刘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穿戴式智能设备研究员按照工作职责范围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从技术角度出发研究实现的可能性,另外一种是人们的行为模式研究,也就是行为习惯,然后看什么样的功能可以组合在一起,方便在一个设备上实现。”目前来说,对这个职位有需求的都是一些财大气粗的技术公司。

空间数据挖掘算法专家

云计算、大数据都是现在的热点话题。每个公司、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如何让数据变现。获得数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分析数据,利用数据,从而帮助企业或者品牌做出最佳的决策。现在的数据库大多都停留在存储和检索的阶段,数据库中有海量的信息,空间数据挖掘就是要从数据库中挖掘出没有清楚表达的隐形信息。

举例来说,比如有一家母婴产品公司计划做一个精准的网络广告投放,由于每一个目标用户身上都有很多属性,比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空间数据挖掘就要根据设定的目标消费群体属性进行层层过滤和筛选。“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数据提取和解读更加立体化。”刘威说现在所有和云计算有关的职位都很热门,在技术的语言要求上,还是C++,但在模块开发过程中,难度增加了不少。

PHP工程师

PHP是一种非常简便的Web开发语言,因为其能够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速度,满足互动式网络开发应用的需求,PHP软件工程师现在成为了一个发展迅速的职业。但这里所说的PHP工程师主要是做手机后端开发体验的,比如Android、iOS手机游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等。

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达到50.13亿元的规模,增长率高达66.1%。全国手游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一万家,每个月通过各种渠道上线推出的游戏超过100款。“PHP工程师现在在人才市场是一个很紧俏的职位,”刘威说,“有2年到3年工作经验的平均年薪在15万元到20万元,中层管理者的年薪在30万元到40万元。”

Hadoop开发工程师

Hadoop是一个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型分布式处理的开源软件框架,就像Android平台一样。Hadoop开发工程师也是跟云计算相关的一个职位,“任何一个大数据量级别的公司都需要他。”刘威说,这个岗位的职责主要是根据业务需求和项目安排进行系统开发,负责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和维护,根据业务规则与分析模型实现相关算法。Hadoop开发工程师需要有扎实的Java语言知识,雇主非常倾向于有自己主导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或者组件的公司人。

新媒体相关职位

UI设计

UI设计也就是用户界面设计,另一个相关的热门词汇是人机交互。UI设计职位的热捧跟现在人们追求好的用户体验有关。手机的UI设计,App的UI设计,这些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所以UI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市场表现。在智联招聘提供的和设计相关的职位里面,UI设计的竞争指数最高,投递数和职位数比例为32。

3D设计师

影视后期制作的3D设计师现在非常热门,《阿凡达》2010年在中国创造了13亿元的票房之后,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瞄准了3D市场,所以观众会看到越来越多的3D影片。3D设计师主要就是做视觉效果设计,包括影片中人物、场景、道具的建模、渲染、绑定和成型。李同金娜说:“现在市场上掌握这种熟练技术的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影视制作公司争抢的人才。”

设计相关职位

社会化媒体运营

和新媒体相关的职位大多和营销方式相关,社会化媒体运营是一个典型代表。

自从Facebook、Twitter,甚至是微博和微信的用户数量庞大到令人惊讶之后,社会化营销开始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没有哪个品牌敢无视它,微博上的各类品牌账号越来越多,微信上的公众号也开始爆发。因而与此相关的一些新职位也开始出现,比如微博运营官、社交媒体战略官、微信运营官、社区经理等。

但是社会化媒体运营相关职位的工作职责并不仅仅是发发微博,或者微信,它需要根据不同的营销目的进行媒体策划,同时还要讲求传播的节奏感,即在什么时间段什么信息是有效的等等。社会化媒体运营的核心是帮助公司与消费者进行及时互动,以提升品牌形象。

当然,互联网营销早已经不是太新鲜的事物了,有些人甚至会觉得社会化媒体运营的职责范围会跟互联网营销类似。但是李同金娜提醒,公司人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便你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做了很多年,也未必能够玩转微博、微信营销”,因为载体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

SEM分析师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分析师主要负责的是网站竞价广告的投放和评估,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创建相关的、精准的用户搜索关键词列表、展示位置列表,优化广告文案,以帮助广告主提高点击率。

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显示,SEM分析师目前来说还是个让人感到比较陌生的职位,其竞争指数还不算很高,但竞价广告属于效果类广告,能够起到较高的流量转化的作用,所以是广告主非常重视的一个投放渠道,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职责范围扩大的职位

创意策划

在媒体还没有像如今这么碎片化的时候,创意策划从业人员的职责主要就是做一个平面广告,或者是拍一段电视广告。而等到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出现之后,创意策划就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媒体形式,以此来选择适合不同投放渠道的创意表现手法。与此相对应的,媒介策划也是如此,市场营销中的媒介组合变得更加复杂。

美术指导

在影视制作中,美术指导原来主要负责一些布景、美术方面的工作,“但现在经常被称为制作设计,需要协调灯光、摄影、服装、道具等整体的视觉风格,”李同金娜说,“3D特效后期剪辑也包括在工作范畴内。”

影视后期制作也有着类似的热度,这样的职位需要从业人员既有艺术的视角,也有精湛的制作技术。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影视后期制作的职位竞争力仅次于iOS开发、PHP工程师和UI设计,但目前这一类职位的薪酬水平却似乎还无法与它的热度接轨,相对较低。

市场总监

这同样和媒体的碎片化有关,创意策划更多的是针对广告公司,市场总监则是针对广告主。在广告行业越来越细分的情况下,整个市场营销的拼图块也变得越来越多,作为广告主的市场总监可能需要和上百家公司打交道,这其中包括了传统的广告创意公司,以及新兴的媒介购买公司、数字机构、咨询公司等。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5

传立媒体北亚区首席执行官,管理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传立的运营。2005年10月,Andrew来到中国,担任传立中国华东华南区副总裁,2006年11月成为传立中国区总裁,2008年6月1日起升任传立媒体北亚区首席执行官。

2008年4月17日,传立媒体宣布进行全球转型重组,转型将在传立媒体全球67个国家的97个分公司中全面推进。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是什么原因促使传立全球转型?转型以后传立组织架构将发生怎样的改变?这将对传立和客户的合作产生什么影响?

带着种种疑问,《成功营销》记者专访了传立媒体北亚区首席执行官Andrew Meaden。

《成功营销》:作为传立的分支机构,传立中国的转型也势在必行,那么,传立中国预计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转型?

Andrew Meaden:传立媒体全球范围内的转型重组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不同客户对重组的适应速度有所差别。在中国,传立媒体拥有不同类型的客户,他们的需求不尽相同。像Nike这类跨国企业客户,他们的团队经常会提出非常复杂的需求,例如数字媒体广告投放和内容策划等,而中国本土的客户则更注重媒介购买的执行效果。这种情况使传立中国的重组速度较之传立欧美分支机构要相对缓慢一些。

传立中国的转型将在18个月内逐步完成,我们计划在最初的6个月内,首先针对少量核心客户提供转型后的服务,为其他客户接受传立的转型留出更多的空间。

《成功营销》:近年来,传立中国在中国的快速成长是有目共睹的,转型之后,传立中国的运营将发生哪些变化?相对于旧的运营模式,此次转型对传立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Andrew Meaden:与旧的运营模式相比,传立此次转型最大的改变在于把数字媒体和内容策划提到了首要的位置。改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这些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下降,在美国和欧洲这些成熟的市场中,这个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这些市场,有两个领域变得愈发重要。一个是媒介的数字化趋势,包括数字化网络、手机和数字电视等越来越明晰;另外,内容的整合策划越来越重要。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传立必须改变现有的业务操作模式,才能更有力地掌控这些领域的相关业务操作。在欧美市场,数字媒体和内容策划已经成为了媒介策划的核心。做媒体策划时,通常是数字媒体策划先行,然后,再寻找其他媒体对数字媒体策略进行支持。而现阶段在中国仍然最先考虑电视媒介的投放,其他媒介都是对电视媒介策略的支持。

《成功营销》:很明显,电视仍是现阶段对中国观众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虽然中国有2亿的互联网用户,但数字化广告仍只占企业总体广告花费的较小部分。传立又是如何说服中国的客户去接受数字媒体和内容策划成为媒介策划的核心呢?

Andrew Meaden:数字媒体是一个零售的渠道,欧美的数字媒体之所以发展较快,是因为大规模在线零售商的存在。数字媒体在中国的发展还比较有限,首先,现阶段中国的信用卡使用率和网络支付安全度都相对较低;其次,中国数字媒体公司的服务也很不完善,这导致很多客户对如何运用数字媒体较为陌生,他们对数字媒体的效果也缺乏信心,这些都是数字媒体在中国发展速度较慢的原因。

今天,电视在中国依旧是一个相对新型的媒体,对中国的普通民众来说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所以由以电视为中心向数字媒体为中心的转变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相对较高的收视率而言,电视的千人成本较为低廉,但是20多岁的年轻人和高收入群体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也推动了数字媒体的转变。

实际上,以电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也正在向数字化的方向演进,例如上海文广的IPTV业务等等,都是传统电视开始数字化进程的最好例证。我敢断言,10年之后,所有的电视都将发生数字化的改变,到那时我们再谈到电视,它们一定都已经成为数字化的媒体。

现阶段,我们的业务还主要集中在电视媒介购买上,转型后,我们会全力推动数字媒体和内容策划。目前,客户在数字媒体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这种现状将会很快改变。无论新老客户,传立都将提供给他们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不仅媒介购买,而是全方位的策略服务。

《成功营销》:如果说数字化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那它是不是传立此次转型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传立的转型绝非贸然之举,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传立决定如此大规模的转型呢?

Andrew Meaden:数字化的确是促使传立转型的原因之一,但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客户需求的改变就是其中之一。同过去相比,客户对于整合传播解决方案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过去,客户只是认为传立以及其他媒介公司主要是提供媒介购买服务。现在,客户越来越多地希望了解媒介策略制定和实施的细节,希望了解他们能从对媒介购买的投资中获得怎样的实际利益。他们比以前更加需要营销活动的创意和策略,通过不同媒介的广告投放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客户的需求直接驱动了媒介购买公司的转型,我们的组织构架需要更加灵活。媒介购买公司只有找到新的运营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希望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到达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做媒介策划的时候,要同时考虑所有的媒体,思考营销活动怎样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发挥作用,而不再仅仅以一个强势媒体如电视为核心。

如今,客户越来越需要对数据做出解读,特别是在欧美市场,媒介公司要有能力处理大量的数据,因为数字化媒体产生了大量信息,客户需要将这些信息整合入他们的营销传播活动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广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其传播效果如何。这也需要我们做出改变。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竞争者对传立的巨大影响也促使了传立的转型。以Google为例,他们已经开始直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媒介购买策略,而且他们本身就拥有数字媒体。所以,我们需要升级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在这些领域里为客户提供比竞争者更优质的服务。

《成功营销》:作为一个大型的跨国机构,传立的转型重组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传立的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问题?

Andrew Meaden:传立在各个国家的业务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大部分分支机构都是按照这种模式运营的。转型前,传立内部设有很多团队,比如说数字媒体组、户外组、电视组、杂志组等,因而,对传立媒体而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这些支持不同业务的群组整合到一个大的团队内部。按照媒体类型做出的部门划分将发生改变,从策划到执行都将是针对所有媒体的策划和执行,是在一个团队内更加有效地完成,而不再是分小团队独立运作。对于这种转变,一些员工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有一些抵触情绪,这是组织内部需要跨越的一个障碍。

我个人认为,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转变客户的思维,目前,传立中国拥有相当规模的客户数量,我们需要增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让客户更加相信传立。一旦客户了解到数字媒体和内容策划这些服务的重要意义,我们和客户的沟通就会更加顺畅,他们对新的运营模式也更加容易接受。

《成功营销》:面对不可逆转的数字化趋势,您对中国的企业在营销方面有什么好建议? Andrew Meaden:我认为,首先企业应尝试数字媒体的广告投放。目前,传立的客户较少选择数字媒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很多客户对数字媒体还不了解,他们不愿轻易对数字媒体进行投资,担心投资回报率的问题;第二,他们认为数字媒体的受众规模还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些受众范围广的大众媒体。

公司新媒体如何运营范文6

融合新闻产品匮乏

梳理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一种新型媒体在产品融合上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移植阶段,即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照搬到新媒体中;其次是初级互动阶段,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始探索通过简单的互动,以求双方优势的共同发挥,但此时仍以传统媒体为主,新媒体的优势仍未充分发挥;第三个阶段才是较为成熟的阶段,即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基于这些新特性开发出了迥异于传统的产品并广受欢迎。

对照这一规律,国内的媒体融合大多停留在前两个阶段。在业界,用传统媒体思维指导新媒体生产仍然相当普遍。用办报纸的思维办网站,称为“报网互动”;用办电台、电视台的方法办网站,称为“台网互动”。因此在媒体融合的幌子下,形成了“一鸡四吃”的模式:一条文字新闻+一段视频+一段音频+一些图片, “全媒体新闻”、“全能记者”的说法也应运而生。但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走完,形式虽然丰富,新闻的核心信息量却并没有增加,即出现了“1+1+1+1=1”的现象。因此,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认为,“目前做到的只是叠加新闻,而非融合新闻”。①

这种问题反映出当下的媒体从业者仍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空间仍有待挖掘。将手机、电脑、Pad等新媒体进行叠加,表面看上去确实是全媒体,但忽略了这些新闻产品仍然缺乏互联网基因。

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

国内多数媒体在融合发展中,都出现了典型的“两张皮”现象,即:由于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分立导致的观念、架构、利益格局的对立,这是国内传统媒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很多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流于对新媒体技术的简单“嫁接”,在传统业务体系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去“贴一块”所谓新媒体业务,办网站、办官博、办客户端等。这种状态,实质上不是“媒体融合”,而是“媒体结合”,两条线运作,“并行”而未“并轨”,导致两种媒体运作“两张皮”,传统的稳不住,新兴的起不来。②

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两张皮”现象,深刻反映了背后体制机制上的深层困境。一些媒体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媒体,专门成立了“滚动新闻部”、“新媒体部”、“融合新闻部”等来负责相关工作,但由于新兴部门和传统新闻业务部门被不同的领导分管,由此形成了业务和组织架构的分立,并最终在集团内部形成了不同的利益诉求。

首先,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给体制机制改革造成重重阻碍的原因在于政策法规的限制、传统惯性和既得利益,变革成本高、阻力大。由于历史形成的行业业态壁垒和行政部门分割原因,传统媒体在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既得利益起点不同,报纸、广电、网络各自为战,受到条块分割、多头多部门管理等体制的严重束缚,管理效率低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在新媒体冲击下显得更加突出。在全媒体的实践过程中,媒体融合必然会兼容多种媒体内容、横跨多种媒体渠道,相应会受到来自电信、广电、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共同监管,行业之间的利益纷争、媒体规制的分立与交错就会成为全媒体发展的绊脚石。不仅如此,现行媒体非政非企又亦政亦企“两头通吃”的模糊性质,也容易导致既得利益刚性化。

其次,变革方向不明确,变革动力机制缺失,导致变革措施实施不到位。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应以产品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组织变革为先导。当前的媒体变革,尤其是媒体组织的变革,主要是依赖领导者的推动。上层意志决定了是否变革、如何变革、在多大范围上变革,但这也会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下层如何执行,是否拥护变革都是需要充分考量的。对于采取何种策略,管理层往往容易形成不同意见,但缺乏明确的负责人出面解决。

组织变革必然影响到当下的每一个从业者及相关利益者,面临来自行业内、组织内的个体与群体的阻力。每一次变革都是未知的挑战,但相比明确的变革方向,不明确的、不具体的变革措施,会让变革的效果大打折扣。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督促、鼓励、推动内部成员主动改革、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是最重要的。

资本运营急需拓展

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而言,资本运营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资本运营中的并购、重组等是媒体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媒体融合发展意味着新技术的采用、新平台的打造、新业务的推广等,这都离不开巨量资本的支持。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看,目前国内媒体业暴露出不少问题。

首先,小而全、重复投资等问题明显。在全媒体布局中,媒体集团下属各子媒体习惯于跑马圈地,结果出现小而全和重复投资的问题。例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现在大小网站实际超过30个,从拥有员工一两百人的网站到一两个人的网站都有,这就容易造成内部的资源分散、人力分散,甚至变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大洋网在集团内部与广州日报是并行的,都属于上市公司粤传媒的一部分,但因在内容上与广州日报呼应不够,广州日报准备筹建属于自己的广州日报网。眼下在全国有类似想法的媒体还有很多,都在努力地开办网站。这样不仅仅造成资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实则已经被当下媒体融合的大趋势远远甩到后面去了。融合就是力图打通不同载体之间的渠道,将资源集中最大化,减少重复投资和建设。

其次,资本运营不够活跃。良性的资本运营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结构的优化,带动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实现实业资本、金融资本和产权资本的优化。从目前趋势来看,外资控股的新媒体公司凭借强大的资本、技术、品牌和人才优势,资本运营动作频频,并试图垄断上下游产业链。但传统媒体集团受限于相关政策,资本运作相对来说较为保守。从纸媒情况来看,浙报集团、粤传媒等少数集团有较为开放的资本运作,但多数纸媒长期以来缺乏资本运营。

由于资本运作方面的巨大差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公司间体量的差距迅速扩大。对传统媒体来说,如果不加快步伐向市场转型,不与社会资本接轨,而总是在体制内打转转,妄想依靠政府不断“输血”,则资源得不到科学配置和高效运用,活力也很难激发出来。因此,如何灵活运用资本手段,在履行导向职责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开放资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课题。

盈利模式有待创新

由于互联网广告异军突起,传统媒体一直以来靠广告形成的盈利模式大受冲击,这是目前媒体融合过程中最为严峻的问题。目前传统媒体广泛采取的措施是采取突围战略,试水多种经营。例如,粤传媒2013年度公告显示,公司按照“以媒为本,多元多赢”的战略定位,加紧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制定和实施“产业化、平台化、移动化、大数据”的发展战略,采取内生和外延并驱的方式逐步强化、延伸文化传媒的上下游产业链,在对传统报刊业务挖潜增效的同时,布局开拓户外广告、数据挖掘、互动娱乐等新媒体业务。但由于新闻产品难以获得直接收益,在上市公司盈利的强大压力下,很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广电媒体虽然广告份额仍然在增长,但体制内自上而下的架构设置,让节目内容的生产和审核较为严苛,原本单一的分发渠道和固态的盈利模式,使得依靠节目内容赢取广告收入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湖南广电施行的是“融合发展,以我为主,打造芒果生态圈”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市场主体――芒果传媒,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市场之路,不再只是依靠广告谋生,更不仅仅在体制内生存,而是要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即芒果生态圈。在这个生态圈中,湖南卫视是全台的内容创新引擎和发动机,而且是创收的主流,芒果传媒是全新体制机制下的合格市场主体,是市场平台。对于湖南广电这种内容生产实力强大的集团来说,打造自己的生态圈不失为一条创新之路,对于其它众多内容生产实力一般的广电集团来说,却难以实现。

市场主体地位有待完善

资本化、市场化、公司化是国内媒体发展新兴媒体业务通常的制度安排。股权结构则是新媒体公司化顶层设计时的首要考量因素,因为它决定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最终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和绩效。国内传统媒体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基本一致,即母体绝对控股以保持对内容的掌控权。这种股权结构设计初衷在于保持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但这种较为单一的结构也存在活力不够、激励不足的风险。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着“所有权”和“管理权”之间开展博弈。实施股权激励,保障管理层和员工持股,成为国内外新媒体公司的大趋势,也是其保持不竭创新活力的基本经验。让员工持股,一来可以增加员工对母体单位的忠诚度,提升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二来可扩大企业融资渠道,使员工与工作单位结成利益和荣誉共同体。但在传统媒体中,对放开员工持股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在党报党刊党(电)台的媒体组织中。实际上,员工持股在媒体业中并不是没有,在涉足媒体业的互联网企业中,大量公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员工持股。

结 语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并不仅仅是发展全媒体,拓展传播手段。媒体融合发展必须立足资本运营,实现内容资源和传播渠道的整合,打通行业与地域壁垒,充分发掘新媒体技术的传播空间,赋予融合产品以真正的互联网基因,从而跨越媒体融合发展的藩篱。

注释:

①李良荣 周宽玮:《媒体融合:老套路和新探索》,《新闻记者》,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