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1

学生在职业中专院校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是较为全面的,然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学生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下就是笔者对职业中专院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的思考。

1.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升职业中专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作用

在如今的社会,大部分大学生均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而职业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更是对此。职业中专院校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只是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需要怎么做,却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故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与规划,从而进行自我提高的活动,这对于提升人才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有着重要作用

大部分职业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对未来感到迷茫。因此,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能力、思想水平等方面认识自己,从而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3.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认识自我的能力,使学生依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故而,只有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强化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二、强化职业中专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1.深入新生素质教育课程,展开职业生涯启蒙教育

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而言,职业中专院校可以建立贯穿新生的教育体系,促使学生在学期伊始就能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认识。对此,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可加入全面的专业介绍、名师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有一定的了解。

2.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构建职业规划实践平台

职业中专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理论、实践相辅相成。尤其是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除了要进行理论教育之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构建学生职业规划的实践平台。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职业规划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对自己的专业、所从事的行业进行了解,同时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

3.以高层次、国际化视野为导向,诱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近些年来,职业中专院校一般均是结合学科背景与行业现状为教学方向,通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为主要导向,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继而有效地提升就业质量。

4.健全就业指导体系,促使学生良好就业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而人数众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更属于弱势群体,成为就业的难点。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广西唯一一所“幼师”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学校,女生比较多。从所在学校招生就业处了解到,这几年我校学生就业越发严峻,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就业单位对毕业生从“学历”以及“能力”上都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就业思想不成熟,欠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就业感到茫然,片面地认为就业是毕业后的事情,学习阶段不用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求学校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力度,也要深入研究幼教发展现状,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往研究表明,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较男生晚熟。因此,要特别关注高职高专女生们的职业生涯心理辅导与教育。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为高职高专院校,属于师范类学校,女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比较低,对学习理论知识不太感兴趣,比较注重技能的掌握。因此,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寓教于乐,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对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了解自我、认知职业环境、实现任职匹配。高职院校由于学生的学习年限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及学校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等特点,学校根据高职高专生自身特点,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生涯规划:辅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大二事情加强职业道德及职业知识的教育,落实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是做出决策、实施行动的阶段,学校对学生进行入职前培训,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总之,高职生需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学习贯穿整个大学三年,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好基础。

在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需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相对应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设计以从事职业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责任感培养等社会能力培养为重点。从2011年开始,我校就根据参与团体辅导的女生们的心理需要,设计了不同主题的活动方案,比如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挖掘学生潜能等,帮助学生找到生涯发展平衡的支点。同时,我们在也不断更新,精心设计活动大纲,目前已形成4个单元的特色团体心理辅导。单元方案如表1:

设计4个单元的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目的是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开展情景游戏,获得身心愉悦,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讨论,其情感和思想得到沟通,提高其学习兴趣。活动后的分享、讨论、评估、总结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通过教师辅导、观察,及时发现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沟通,让更多的学生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认识自己、认知职业,进而规划职业、做出职业决策等。

四、开展高职高专女生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建议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专业发展需要,要求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采取小组互动式学习,强调合作性学习。如果单纯以授课形式―接受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将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增加体验的深度和强度。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强调“认知”和“体验”并用,可以帮助高职生更好地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和职业定位,并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转变为外在的行为力量。

如今,很多学者将团体心理辅导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如有研究者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女生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后,参与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研究者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提升高职生职业效能感。高职生有其自身的职业发展特点,因此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是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强调主体发展功能的一项新兴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在团体辅导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尽快培养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是加强学生的“三自教育”。团体心理辅导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在团体心理活动过程中辅导者要着重引导协助学生自我主动参与、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间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3

目前的我是在学习计算机专业,现在的知识完全不够我的学习,所以我必须从课外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立足于社会。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按目前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来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共需要软件开发人员两到三万人,其中急需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即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即软件蓝领。而现在中专生的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是属于哪一类的人才呢?社会在进步,人才济济,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现实生活中,本科生输给中职生的例子不是没有,一位招聘经理曾说过:"很多时候,学历在实践中已不是重点。如何用最小的劲做最大的事才是用人单位关心的。"可见,中职生不断"武装"自己,增加实践经验才是正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现在的我们中专生,不应该气馁,从现在开始我们为自己的人生道路规划、设计一下,从而走向成功!

要想设计出好的人生规划图,第一就应该学会确定目标;

所谓确定目标就是:现在的我们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两者选择,第一,继续就读;第二,接受学校的安排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目前,我们更应该确定自己的目标,选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对自我的分析,所以第二就应该学会认识自我;

所谓认识自我就是:目前的我们即将走向社会,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价值何在?自己的能力何在?自己的特点何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何在?自己的气质,修养何在?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学会自我认识,职业选择也一样,比如说,一个人天生好动,比较粗心,那么他(她)将不能胜任此工作,这样的人在工作上有丁点错误时,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中专生,在确定自己的专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自我的认识,这样在选择的时候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第三就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所谓的合理的定位就是:目前的我们首先确定我们还只是一名中专生,现在来说,只有定位,你才能理性地去选择职业。这个定位很有讲究,如果定得太高,工作找不到;定得太低,又觉得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心理学家指出:专科生觉得自己不如本科生,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来比较。专科生的知识比本科生更具针对性与专业性,是比较倾向实际操作方面的,这点就是专科生的优势。所以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必须考虑到这个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择业的资本。要告诉自己,我也是一个领域的人才,不会输给本科生,有些专业性强的领域,我们懂得更多,实际操作能力更强。所以合理的定位是我们规划人生的重要阶段。

我们中专生即将走向社会,即将迈向人生的第一步,所以我的第四个规划是基于一切之上,努力创造未来,制定更高的目标;

所谓制定更高的目标就是:单单一个中专文凭是不可以满足我们自身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单单学好现有知识,更应该掌握课外的知识,也积极学习社会上举办的多个学习活动,充实自己,给自己一个伸展的空间,和那些所谓的人才进行一次拼搏!

最后一步规划就是学会我思我悟,所以我的第五个规划是我思我悟;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4

一、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导向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新型办学模式。

――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以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创建为契机,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程为重点,把培养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全省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评估体系,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

――要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加强对在校生创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培训,提高在校生创业能力,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指导的对象也应由毕业生扩大到全部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任务和个人专长,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二、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

――要把在校生纳入全民创业主体。要将现行全民创业政策适用对象扩大到在校学生范围;凡以自主创业方式实现创业的在校大中专生从事初始型创业活动的均享受毕业生同等优惠扶持政策;专门设立全省大学生创业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要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要为开辟大学生创业场所,在校大中专生初次创业基地;各类大学都要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逐步构建省、市、高校多层次创业培训和孵化体系,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创业载体,构建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的创业平台;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和创业园,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使之成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大中专在校生等所有初始创业扶持对象;应当容许在校生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房产抵押手续时,免予评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管理费、服务费和证照费一律免收;要设立大学生创业以奖代补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激励学校及在校生创业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再就业、科技、中小企业等各项优惠政策要惠及大学生;增加政府对大学创业培训的投入,鼓励大学加强在校生创业技能培训。

三、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

――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领导。要把大学生创业纳入全民创业工作领导组织体系、纳入全民创业政策统筹制定、纳入全民创业同步检查考核、纳入全民创业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纳入全民创业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统筹部署,同步实施。

――提升大学创业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广告和营销策划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和灵感;通过开展创业论坛、经验交流、典型事迹报告、课题研究、模拟实践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开展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技能培训、市场前景调查、创业项目研究等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创业技能,超前做好创业准备。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5

关键词:音乐 牵手 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309-02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可以表达语言不能表达的感情和美。它可以深刻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意识,在陶冶人的性情,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个性和人格,塑造审美主体,使审美主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音乐牵手德育课堂,发挥音乐开启心灵自由境界的作用,为师生、生生心与心的沟通与交融提供良好的条件。通过发挥音乐美化、静化、善化生活的功能,可使护理专业中专生(下称为“中护生”)以沉静、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德育课堂的学习中,从而切实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

1德育教育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是以其的独特功能——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治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比其他艺术更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任何品德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而音乐正是可以为德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德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其中,情是关键,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情”字,将音乐与德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了。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贺渌汀也说过:“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音乐修养,不但不会妨碍他的专业,反而由于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使它的思想潜移默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1]。

2结合德育课程内容,将音乐引入课堂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根据中护生普遍喜欢音乐的特点[2],笔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中,尝试把音乐引入课堂,构建和谐课堂,颇受学生欢迎。

2.1运用音乐,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治性情的熔炉。” 运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合适的音乐能驱使无关信息的干扰,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中。如在讲授“职业与职业生涯”一节时,我首先给同学们播放歌曲《白衣天使》MTV,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一幕募医务人员抗击“非典”救死扶伤的动人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让她们如身临其境,体验到作为医务工作者这一职业的神圣和光荣,激发他们对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接着笔者抓住时机说:“同学们都知道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承担着救死扶伤、保护生命、防治疾病、减轻痛苦的职责,责任重大。而作为即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我们,应该了解护士的工作岗位、准入制度、晋升的通道,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进而引入新课。

主题鲜明的歌曲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通过歌曲主题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因此,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好中护生喜爱音乐的心理,在讲授新课前播放一首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健康、情调高雅的歌曲,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2.2运用音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获得结论的学习方法。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是一种经历,是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作为一种德育课程资源,能更多地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

“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疑问”。教师要根据情景材料设计相关的思考题或由学生自己设疑。在讲授“创业是一种人生挑战”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大型创业励志栏目《赢在中国》的主题歌曲《在路上》MTV,歌曲境界博大、典雅、豪放、振奋,是那种历经时间和挫折打磨出的平淡味道。在视听的强烈冲击下,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让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中去体验和感悟,感受到创业是一种生命挑战,是一条布满艰辛的道路,而人生的奋斗犹如时刻在路上,会有太多的坎坷,但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奋斗,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接着,我给学生提出问题:“创业可以改变命运,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而且都能创业成功。作为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通过歌曲和提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3运用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

笔者在讲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第一单元“开创你的未来中”中,笔者先给同学们出一道算术题,引导同学们回顾自己从出生以来,受到了父母、老师、亲人、朋友以及社会的诸多关爱,使学生深受触动;然后笔者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笔者问到:“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ˊ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是!”接着笔者播放了励志手语舞《感恩的心》MTV,当音乐响起,学生们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优美温馨的画面中,有的同学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接着,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跟着视频学习了本首歌的手语舞。最后笔者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设计并实施“我的感恩行动”。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借助歌曲《感恩的心》为载体,让学生在歌曲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中感恩。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2.4运用音乐,开启心智,提高学生自信心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利者,自信心不足。励志歌曲的引入,可有助于自信心的提高。笔者在“能力及其提高”一节教学中,通过下发测试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的智能优势,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和看待自己。为强化教学效果,笔者增加了“舞动身心”环节,将励志手语舞《我真的很不错》引入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信心。

3 把音乐引入德育课堂的启示

音乐歌曲是美的,音乐的美使人振奋、使人愉快、使人忘记烦恼和忧愁,从而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4]。而贴近生活与成长道路的歌曲总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让音乐进入德育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人文素养。对学生乐观情绪的培养、坚定意志力的形成和奋发向上精神的树立,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把音乐引入德育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应注意克服牵强附会的倾向,不能把一堂德育课都上成音乐课;同时要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师要全身心地体会所教课程内容的内涵,挖掘其思想精华,无论从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式、方法、音乐的选择,必须认真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内容健康、方式灵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达到音乐促进德育教育的目标;最后要注重实效,不可“喧宾夺主”流于形式。这样音乐才会使中护生的德育课兴趣盎然而富有特色,充满生机,给德育课堂教学引来活水,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璐.依托流行音乐的美育功能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8,4:60~61.

[2]何颖梅、余婧. 护理专业中专生多元智能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371~373.

中专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6

一、旅游人才跳槽现象表现

(一)旅游专业毕业学生流失现象。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与上年相比,旅游高等院校增加了69所,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则增加了298所。2006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734854人,比上年数量大大增加,增幅达29.7%。其中,旅游高等院校361129人,比上年增长17.1%,旅游中等职业学校373725人,比上年增加44.8%,为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目前,旅游人才总量与需求量从理论上讲不存在供求矛盾,但旅游专业学生跳槽现象频频出现。据笔者实际调查得知,湖北某高校2005年毕业的旅游专业学生,毕业生从事旅游业的只占20%左右,其中10%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10%左右在酒店和旅行社工作,而其余80%的毕业生流向了各种各样的行业。许多毕业生甚至不把旅游业作为他们就业的首选行业,毕业后做贸易、销售的人比比皆是。

(二)旅游行业内部人才跳槽现象。我们以从业人数较多的旅行社、酒店为例。全国星级酒店约2600家,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宾馆酒店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饭店员工的流失率在30%左右,熟练的一线员工流动率更高,因为有的新酒店开张之际,就青睐于有相关经验的其他酒店的员工来应聘,甚至开出更好的条件和待遇来挖走其他酒店的熟练员工,“挖墙脚”现象在旅游行业之间普遍存在。旅行社内部由于导游工作的季节性强,许多导游只是挂靠在某一家旅行社,并不固定,他们大多属于“三无”(无固定工资、无劳动保险、无医疗保险)人员,很多人愿意做兼职导游,随时都在做跳槽的准备。另外,旅行社、酒店的员工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员工大多是年轻人,而且以女性居多,即人们所说的“吃青春饭”的行业,许多员工在企业内没有归属感,就纷纷跳槽转行。

二、旅游人才跳槽理性思考

员工跳槽现象突出,人才流动率高,是旅游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其实,人员流动本是由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是劳动力市场化的必然表现。虽然一定范围的人员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开发,提高利用效率;但如果人员流动过频,也会给从业者和经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精力耗损,尤其是不利于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什么出现旅游人才跳槽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

1、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专业本身固有的特性。从旅游行业发展来看,一方面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人才引入的门槛较低,不需要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决定了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的低准入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浮躁的工作氛围,行业内跳槽思想变得正常和随意化;另一方面旅游行业发展本身的波动性和脆弱性影响季节性的人员流动,淡旺季的差别及突发事件(如SARS)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导致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员工需求弹性较大,一些酒店根据淡旺季的员工需求量来安排长期工和固定工的人数,而让其他员工停薪留职甚至“去职”,这种变动无疑让员工增加了不安全和不稳定感,对有志于从事旅游业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再者,旅游行业是属于年轻人的行业,开放性强、工作节奏快、接触面广,对年龄也有一定的要求,年龄大的员工就会感到力不从心。而且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饭店、旅行社的人员是服务人员,是伺候人的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他们的心理容易受到波动和挫折。所以,其人员流动率高于其他行业也是显而易见的。

2、从人才供给角度看旅游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中专生和高职高专学生比较能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强,较受企业的青睐。而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在校学习的多理论知识,而没有接受良好的技能培训,进入工作后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加上大多数学生对就业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较高,使得自身和企业需求方存在严重分歧,以此导致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者,旅游人才的成长历程也决定了跳槽多的现象。旅游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的学生一般性格外向、思路开阔,总想涉猎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领域或岗位,这种性格和思想的好动性,决定了他们“为寻求人生体验而跳槽”。特别是在星级酒店工作过的年轻人,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要生存、要发展,理所当然要往“高处走”。

3、从人才需求角度看旅游用人单位存在的问题。旅游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我们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企业引进人才与育才环节脱钩,缺乏长远的用人计划。许多企业重视人才引进,却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招得进,留不住”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专科生、中专生进入旅游行业后,虽然适应能力强,但他们仍要跳槽,因为现实的情况是,他们经过试用期或考察期,熟悉基层业务1~2年后,并没有得到一些企业的认可和及时提拔。尤其是本科生,他们拿的工资和专科生、中专生一样,况且大多数旅游企业的薪酬又很低(相对其他企业)。这种工作经历难免会使他们存在“知识贬值”的观念,对他们以后的成才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二是企业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些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培训、岗位设计,更不用说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致使就业者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个人能力得不到及时提升,大大挫败了工作积极性,频频跳槽,可到新的单位情况依旧如此,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致使旅游企业失去了很多优秀人才。

三、破解旅游人才跳槽现象几点建议

“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旅游人才跳槽现象也是如此。因此,应对这一现象进行理性思考,力求做到趋利避害,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效应。在解决旅游人才大量跳槽的问题上,需要旅游院校、旅游从业者、旅游企业、旅游从业环境四方齐动员,共努力。具体建议是:

1、作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既然跳槽是不可避免的,就要面对现实,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及时进行教育改革。根据旅游企业的反馈,目前旅游教育亟须改革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学校应该根据旅游学科的特点,进行人才培养,重点突出“专业性兼具综合性”的人才培养方案,牢固把握“巩固知识性,提高实践性”的教学方针,培养新型“国际人”和可持续“创新型”人才。可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适当改革,例如,可以在前两年集中理论教学,延长实习时间,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海南、桂林的一些旅游学校推出的“三明治”式的教学方式(先进行理论学习,中间到旅游企业进行一年的实践,然后返回学校进行知识的回炉和提高)就很值得借鉴。又如,多开展“校企联合”活动,教师边教边干,学生边学边练,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将有助于欠缺因素的及时发现和补充培养。

2、作为旅游从业者,应当转变观念,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满足旅游业对高层旅游者的需求。尤其是高等旅游院校的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正确认识市场需求,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自身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并调整期望值,扩大就业选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