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1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程度的提高,目前企业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程度也在不断的扩大,这就使得我国的企业必须要以一个全新开放的心态参与到国际上的竞争之中,我国的企业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实力以面对来自市场上众多竞争对手的竞争,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我国的企业还需要在管理和运营方面能够与国际进行接轨,而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得领先的地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内部的因素,受到例如来自资本、人力、管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而会计部门是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部门,一个企业没有资本是无法进行运营的,但是如果有了资本却不会运用,也注定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因此从这方面看会计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确实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十分重视会这个部门,但是因为会计在企业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会计部门又细分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等,尤其是管理会计,本身是来自西方的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方式,因此在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表现出不清晰,应用不到位的情况,本文通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运用管理会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内涵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被认识和应用的时间不长,但是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就诞生了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产生于实践中的学科,在现实企业的管理中应用性很强,管理会计顾名思义主要分为会计和管理两部分,注重的作用是通过会计这一活动,在通盘考虑公司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对于公司的财务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中的内容庞杂,应用到了多种领域的内容,所涉及的内容使用了运筹学、统计学甚至是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管理会计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财务方面的内容,其实管理会计是围绕公司的财务资金,对于公司的业务进行管理、预测、评估和考核等,所以管理会计影响到公司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发展。管理会计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公司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统计学、运筹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决定资金的投入,这一方面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短期的影响,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二是对于公司的资金的使用进行预算,并且根据公司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些资金的使用进行计划和决策,以便于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资金方面的目标管理,并且因为资金的使用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管理会计还要做好和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来帮助企业把财务目标以及经营管理目标进一步的细分,能够帮助企业最终实现整体的大目标。三是帮助企业对于成本进行管控,企业不仅要学会投资,要在经营中赚取利润,企业仅仅有丰厚的利润回报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对于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企业只有很好的管控了成本,才能开源节流,不断拓展企业的疆土,将企业做大做强。
二、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
我国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现状不容乐观,管理会计来自与西方,而我国的管理会计本身引入和发展的很晚,因此很多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很不足,也很不到位,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企业中并不被重视,因为会计这个部门在企业一直存在,企业对于会计部门的看法就是作为简单的生产部门而认识的,认为会计也就是一个处理账目的部门,和公司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没有是什么关系,更不可能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来,这其实是对管理会计非常肤浅的认识。企业依然把管理会计看成是一个成本管理的工作,但是如果企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好好的认识管理会计,那么企业就会发现,管理会计的内容十分庞早,而且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部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引入能够甚至能够带给企业重要的变革,这也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生产经营和对于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完成所需要的工作。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会计本身作为一门学科缺乏严密的科学体系。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西方学科,是近些年才引入到我国的,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很完善,所以在经济领域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并不对等,这就造成西方的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我国的管理会计的内容不是一个层面的,导致了西方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不能够立刻应用于我国的企业实践之中,所以对于我国来说,管理会计作为一个西方的学科引进的也只有理念,很多的理论体系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进行研究总结,然而我国的企业对于管理会计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并不是很重视,我国的企业往往很重视财务会计,却不重视管理会计,所以也导致学界和业界没有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上好好下功夫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内容仅仅停留在薄浅的层面,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很多内容无法量化,这又进一步阻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是管理会计的应用不符合实际情况。作为一门西方的学科,管理会计的一些重要的学术内容都是按照西方的市场经营来进行的,所以到我们引进管理会计的内容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我国的市场经营存在着行政干预的内容,我们的市场还不是完全按照资本进行经营分配的市场,所以在企业的市场经营之中,如果我国的企业按照西方的理论进行经营那么必然要处处碰壁,管理会计也将发挥不出他的巨大作用,而且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对于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是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方面,而忽视了对于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因素进行考量的标准,因此,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内容不能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操作应用之中,出现了管理会计理论和应用脱节的问题。
三是企业本身缺乏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管理会计是西方国家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所研究出来的一套科学的内容体系,在西方国家管理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部门和重要的内容正在为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做出贡献但是我国管理会计却不是如此的,在我国因为受到已有观念的影响和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的管理会计仅仅在一些沿海发达的城市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和重视,然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是一些西部地区,对于管理会计并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管理会计在我国缺乏相应的普及和应用推广,企业仅仅把管理会计定义在狭隘的财务管理的范畴,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我国的计算机和相应的会计管理软件的应用十分落后,很多企业还是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手动管理,这样无疑也影响了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
四是我国的管理会计缺乏专门的从业人员。会计人员在我国一直属于工勤人员,而不属于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工作也主要是以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为主,公司的主要财务管理决策工作并不是会计人员说了算,是基本上是公司的领导层面说了算。我国的公司中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低,主要是完成公司安排的账务等工作就可以,并没有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所以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管理会计这一领域的对于相应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些人员对于会计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要有一个把握,而且要有很高的素质,能够通过对于公司财务的管理来帮助公司进行经营生产方面的决策,而我国还缺乏相应的人才。再者管理会计其实对于公司的管理体制要求是很高的,管理会计也只有在完备的管理构架中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体制还是很不完善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科学的规划,这样也不利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运用的对策
(一)注重对于管理会计重要理论的实际研究
管理跨级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所以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在西方已经十分的成熟了,但是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兴起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所以我国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都是对于西方内容的照搬,基本上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翻译西方的相关理论著作,但是我国的管理会计和西方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管理起步发展很晚,因此照搬西方的理论是很难指导实践的,所以在理论方面,我国的管理会计还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梳理以便于更好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指导企业进行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注重以面向解决问题为重点的管理会计推广工作
西方的管理会计之所以得到良好的发展是因为西方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推广管理会计的体系,西方有管理会计师协会,该协会是有来自学界和业界的相关人员组成,专门解决管理会计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丰富管理会计的理论内容并且能够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完善,但是目前来说管理会计在我国却没有发挥这样作用的组织,我国虽然也有一些协会,但是行政上的作用大于应用上的作用,因此我国要想将管理会计在企业得到更好的运用,就应该在学界和业界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针对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以面向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向的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建设,注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可操作性,并且在解决问题中精选一些典型的案例,编入相关的教材中,也有利于培养管理会计人员的相关素质,提高管理会计学科的理论和学术水平。
(三)注重对于公司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培养管理会计的作用
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是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重视管理会计的作用,能够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对于公司的资金运营、利润获取以及长远发展的作用,那么管理会计就能够获得发展和推广应用,反之公司的管理人员认为管理会计不重要,把管理会计的工作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混为一谈,并且没有看到管理会计对于公司盈利的作用,那么管理会计的功能将很难得到发挥,因此,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很厚重哟,不仅如此,从事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也同样十分重要,如果管理会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只看到了管理会计中的会计工作,没有看到管理工作,那么也就很难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献计献策,也就不能引起公司管理层对于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应该加强对于公司管理人员和管理会计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培训,确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注重对于管理会计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
管理会计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于财务和账目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于公司财务和账目的管理来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及时的向公司的管理层提出相关的预测以及建议,因此管理会计的时效性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能够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那么企业就可以利用管理会计的预测、计划等功能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决策,因此从这一方面讲加强管理会计的电算化管理就很有必要,管理会计的电算化管理能够帮助管理会计的从业人员快速出来庞杂的数据,从而将主要的精力运用在对于公司管理的管控和预测上,以便于更好更快的发挥重要作用,而现在我国的会计人员的管理主要停留在账目管里的层面上,大部分所谓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还是停留在账面管理的层面上,这就发挥不出管理会计的作用来,因此,管理会计工作应该引入相应的管理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以便于发挥管理会计的诸多功能。
(五)注重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
健全科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加强管理,有利于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而且科学、现代的管理制度能够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引进、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容,促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推广。结束语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都在不断的与国际进行接轨,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大,这种国际接轨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在企业中推广、引入、应用管理会计的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希望本文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对学界和业界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小琦.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15):227-229
[2]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3(10):220-221
[3]强建国.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22):91
[4]陈强.浅谈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4):22-23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2
关键词:教育;问题;会计教育;对策;高等教育
一、前言
会计是一个相对全面的职业,不重视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创新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训练。已经从简单的核算报销,然后发展到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财务会计等,在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向,对人才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的教育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教育的扩大,许多高校还有专业,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虽然扩大,但也确保高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促进教育的发展。在教学中也要多引用先进技术,并通过信息化的实践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会计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中国新的教学实践,还不是很多。近年来,中国学生学习不再是片面的学习技能,更多的重视素质教育,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虽然是商业和管理教育的一部分,但它更多的是为社会服务,我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匹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标不明确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起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会计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仍然是有争议的。国家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培训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际工作中,会计教育,培训和研究的完整性,一流的人才”的目标。但有以下缺点:首先,目标不够明确,和大学的理解是不同的。尽管政府的目标,和其他组织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例如一些学校作为通用人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当代社会,难以满足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三是不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的变化,教育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许多学生感到困惑,所以他们通常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为主要目标,这样的学习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恢复教育。
(二)教育目的不符合
传统的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针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但通过我们的经济环境,数据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信息在当今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会计人员必须认识到,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和即兴发挥的能力和快速的决策能力,是一个最好的人才的条件。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才也应该至少掌握三门其他外语,了解国际和国内的法律和法规,灵活适应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理解工作中的历史背景,对社会经济状况的简要分析,对更多的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质量职业道德认知。
(三)课程编排不合理
当然很复杂,严重重叠的课程,课程不再是重要的,妨碍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许多学生课程不是专业知识;其次,在专业课程的重复记忆,已经知道了,但很多知识没有学,却不教学了。当然,不能忽视一门专业课程,是阻碍我国教育发展的因素。
(四)缺乏明确目标
在中国各级教育仍有界限不清楚的现象。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人才,但从目前来看,教育的教学机构,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机构之间的不清楚的目标,不能科学和准确的定位。在教育工作中,教育的需求和目标,发展不适应,导致教育受到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教育课程不科学,重复是一个严专业课程,主要课程的关联性不强,有许多重叠。在财务分析和会计等,仍有遗漏现象,选修课严重缺陷。
三、解决方法
(一)教育目标的调整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应提高学生对其他知识,基本知识相互作用的能力,完美体现素质教育的质量,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详细的分类,包括基础课、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应该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制定统一规划。第一课时,应多鼓励学生实践,与时俱进;二学生的道德素质的课程,避免重复;第三,知识结构的课程,以课程为中心,多角度。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教学和完善。高校开研讨会和培训班等。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如果教师从前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应该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传统的学校接受了开放式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大大提高。大多数案例对现代教学的建议基于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学生的解释和分析,并作出最后决定的独立研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巩固。
四、有效对策
(一)明确目标
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明确教育目的,这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是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专业知识;二是,学生可以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三是知识创新的方法。目前,专业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和研究生教育,各级教育机构,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科学课程
必须有一个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知识类,以及相关的问题,选择每门课程必须是课程必要的,需要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教学科研训练计划。通常,如果学生要确定的任务,可以不断调整,以课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会计领域,必须根据变化和课程的发展,尽可能应用信息技术,设立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并邀请进行讲座、短期培训学习。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改革教育,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育,使用教学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
目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应提高教师素质教育和培训,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教师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科学方法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可以改提高组织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教育和培训更多的合格的工作人员。
(五)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的调整,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的能力。课程只有会计操作技能的掌握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其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更好地适应企业战略发展。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计划要提高课程学习,扩大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增加了,除了课程的内容,正确的定义,例如,定义“会计”、“财务管理系列,以避免重复的内容,这样也节省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六)提高案例教学
教师对于学生的概念,不应以教为主的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借鉴国外会计案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是在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所有的情况,学生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金融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研究和互动的方式,教育工作者使用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共同又是重要的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解决了问题。可以说,目前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从阶级的形成过程,适应社会转型进程。但由于长时间的情况下收集的困难,提出了在教育领域的专业分工,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这可能导致增加的学生,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
(七)加强教师素质
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这是一个核心,这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保证,也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运用一个好的、公平的、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和机制,深化改革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特别是要提高竞争力,完成办学目标,加强学校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要考察专业教师岗位的立场和价值观的思想,对现代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加以控制,实现高职教师的任务,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尤其要定量和定性的进行评价,把规范与实证相结合,从而形成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目前,教育水平一般,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改革是必要的,在教育舞台上,在学校的问题,要综合分析,明确的教育目的,科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育,努力推动教育,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合理调整教育目标,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贺春桃.我国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0:224
[2]樊竑.试论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85-186
[3]熊婷,程博.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基于高职视角[J].财会通讯,2010,24:98-100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3
当今社会已经不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有着外资、合资、私企、国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等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一个大社会。对于单位体制和规模的不同,对会计的需要也不相同。甚至对于行业的不同,对各行业的会计也自有要求。在目前我国的高等学校会计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专业课程设置不全面
对于会计这个行业来说,拥有该行业的准入资格是最基本的。但是对于基础学科来说,比如“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有些高等学校甚至没有教授这门基础学科的专业教师,教师资源严重缺乏。又如“会计英语”这类课程,在很多大学甚至是“211”类的重点大学会计专业都没有开设。
1.2忽视了对职业感的培养
在会计职业操守和道德上,这一块的知识往往让学生自学,而学生又不去学。走上社会后,学生不知道会计职业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往往跟着前辈走,听领导的话。学生往往会迷失职业方向走弯路。
1.3教学方法相对古板,不开放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往往还是使用相对传统的中小学学生教育模式,以讲解为主,课后自学为辅的方式,考试来进行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分数论英雄。但高分不一定就代表高能。学生往往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不能真正地学习专业知识。
二、在今后基础会计教育中的改革对策
会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需要学生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务动手能力。教学改革的制定要贯彻“实践、实用”的原则,突出强调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实践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针对上文提出的在基础会计教育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和思路:
2.1案例教学
如果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多引用一些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实际操作这些案例,案例的完成结果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使用考试分数。案例最好让学生自己分组,或者教师给学生分好组,在组队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又能实际动手操作了知识。这样比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会的知识更有价值。目前电脑及各种会计软件的普及使手工记账工作大为减少,为会计工作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实际上,会计电算化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记账。如果系统瘫痪了,又或者系统被黑客侵入,这个时候手工记账的功能就凸现出来了。对于“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来说,结束后可以再另外加一门“会计实践”用企业的真实账簿让学生自己手工记账。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多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解决,比填鸭式教学更能够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另外,对于行业会计来说,比如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这些大的行业中有单独的行业会计准则。对于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视情况单独设置相应课程,比如“房地产企业会计”等。这样在就业的时候,寻找相应的行业岗位的时候,学生会更有竞争力。
2.2术业有专攻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让学生学习太多以后不要从事的职业行业知识,而应该“术业有专攻”。在美国,我的老师告诉我如果以后要从事会计,必须要profes-sional。这个词不仅仅是专业,更是一种社会、他人对于会计专业人士的信任。除了在知识技能上专业以外,在仪表上也要有商业人士的风范。这一点,美国的商学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去学习。如果在学校中,教师能够总结社会工作案例,清晰说明职业道德底线和操守,培养学生的职业感,不仅仅只是教授职业知识,那么学生就会知道这个行业的底线在哪里,分寸是多少。当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的时候,就会和单位之间的契合感更强,磨合的时间相对也会减少,从而节省了社会资源。
2.3扩大师资队伍
现在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经到处都是,美国中小企业创业板对中国企业的开放,迎来了一波新的会计行业发展的机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越来越和国际企业会计准则趋同,世界更加全球化。对于高等职业会计教育来说,学校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招聘一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会计专业人士,学校能开设基础的会计英语课程,让学生知道最基本的会计英文专业名词,教师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引用一些原版的会计英文教材经典案例,这样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会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知识能力。
三、结语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4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 ;对策 ;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一)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变的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同时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二)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最初取得无形资产时的入账价值。在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中主要运用历史成本法。取得的途径主要包括外购、自行开发、投资者投入等方式。
1、外购无形资产的计量。外购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买价、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2、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属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三)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是指在无形资产的存续期间衡量其价值,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减值。
1、无形资产的摊销
①无形资产的摊销时间。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②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只计减值。
③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一种是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另一种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2、无形资产的减值
对于有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如果出现无形资产减值的迹象,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处理。因企业合并而产生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二、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
1、无形资产确认项目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新会计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2、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方法单一,计量金额不够全面
(1)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新旧准则对外购或者单独取得的无形资产都以成本进行计量。但是,当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时,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为其等值现金价格。新准则的计量方式更加合理,计量结果也更接近公允价值,更真实地计量了无形资产的初始价值。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 、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不便于管理、控制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只包括摊销和减值,没有对后续支出进行规定。由于新准则的规定较为灵活,对于后续计量的许多方面需要专业的判断,如:摊销年限、残值、减值等,并且主观性较强,这就导致了在管理技术上难以控制和加大了操纵利润的空间。
三、准确计量我国无形资产的对策
1.扩大确认范围
新准则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这导致很多重要的无形资源被排除在外。企业的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被排除在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之外,但这些“ 资产”却在现代企业价值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在财务报表中都未能得到充分反映。可以考虑采取一种最适当的方式将此类无形资源的相关信息纳入财务报表, 有助于投资者得到靠且相关的会计信息。
2.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的环境
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并示完全建立,国际接轨是方向,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在今后逐步建立公允价值的计价环境。
3.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建议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研发费用采用的是有条件的资本化方法。即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后,内生无形资产在研发过程中的支出可予以资本化处理。准则中,我国改变了之前研发费用完全费用化的做法。对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成果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资本化。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迈出了一可喜的一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于研究费用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生产或使用及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确定性较差,应在费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并且在以后会计期间也不确认为资产。对于研究活动――初步智力成果,采取费用化处理;对于开发项目由于开发项目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应该采取资本化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5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 执行难点 建议
随着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国家陆续下达各种政策和法规,明确指出资产减值准备的各项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尤其在资产减值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披露等方面有较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随意操纵利润的行为。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存在,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仍然找准则漏洞,导致资产减值的会计操作存在颇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难点
(一)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的规定难以把握
例如资产减值准则有规定:当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时,就说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但是何谓“大幅度”,何谓“明显高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标准。如果完全凭借会计人员个人的主观臆断来决定,那么将会有很多种处理方法。
(二)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不好取值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也就是说,可收回金额=MAX (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0) 。可是在实务中,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首先要考虑公允价值的确定,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先后顺序考虑:如合同价格、市场价格、同类价格、估值技术计算的价格。此外,处置费用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资产处置的增量成本,财务费用和所得税费用等间接费用不包含在内。最后,要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现率。而折现率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折现率,那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会有很大差别。
(三)资产减值不可转回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客观性
为了避免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后,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虽然该规定符合稳健性的会计要求,但是如果资产的市场价值恢复或增值了,仍然不能调整账面价值,这样处理显得不真实,不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
此外,新准则对于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的减值损失是可以日后转回的,那么企业依旧可以在这上面进行利润操控。比如企业盈利较好时,为了方便日后调整利润,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多计提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少计提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如果哪年企业盈利不好了,就可以把之前积累的流动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通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从而达到调整当期利润的目的。
二、应对策略和建议
(一)完善会计规范,缩小会计人员主观判断范围,增强实务可操作性
新准则对资产组的划分、折现率及特定风险的确定,都赋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和职业判断范围,这已成为企业操纵利润和粉饰会计报表的一种手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在新准则的基础上细化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标准,有效控制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范围。比如,可将“大幅度”、“明显高于”、“远远低于”等措辞,换成一个具体比率或金额标准,从而减少主观随意性。
(二)规定折现率的选择标准
准则规定,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也是企业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在会计实务中,企业确定折现率的顺序,应该是先考虑该资产的市场利率,假如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不明确,再考虑替代利率,比如以当期的中长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三)资产减值损失转回要体现资产的价值
要想判断企业是否滥用谨慎性原则,是否通过恶意提取减值准备再秘密转回,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并提供判断标准,我们才能很好地区分该项减值准备是否可以合理转回。因为有些企业想操控利润,可以先计提减值准备,等处置时再冲减资产减值准备就形成了利润。甚至上市公司还可以找个隐蔽的关联方,先高价处置资产形成利润,下年再以某种方式购回,这些操作都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调控利润。对此,会计准则应该有相应的补充规定,例如资产减值准备符合条件转回时,应转入“资本公积”或者资产处置损益过高时,应视为不公允交易处理等等,这样减值准备转回才能有效控制。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目前我国价格市场和信息市场不够健全,企业对资产是否减值和减值多少,缺乏可以依据的客观资料。国家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及时地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和市场价格,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全面掌握资产的质量状况,找出流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内部审计监督要贯穿整个减值准备的计提、记录和披露过程,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有效防止并及时纠正错误,从内部管理上入手,减少工作人员的舞弊行为,从源头上有效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完整,有利于企业收集正确的资产减值准备资料。
(六)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对于资产减值准备, 注册会计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审核资产减值准备所依据的资料、计提方法以及批准程序;复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额和实际发生额;评价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充分性。只有加强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才能更好地规范企业资产减值会计。
(七)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职业判断是资产减值会计的关键,决定着减值会计信息的可靠程度,这就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会计人员必须不断补充知识,使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并使其在企业中得到恰当的应用。同时,还需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真实合法,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 人民出版社,2006
[2]杨小鹏.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完善与改进[J].时代经贸,2008(1)
[3]余志虎,马伟丽.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
下 旬刊,2009
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6
关键词: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环境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面对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管理得以产生和发展。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会计也随之产生并发展起来。环境问题在提出伊始,会计人员就给予了极大地关注,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会计的研究也不断深化。环境会计在我国推行已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一、环境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环境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可行性
1.具备良好的企业内部基础。调查表明随着国际和国内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我国,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已经有了较强的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认为有必要建立环境会计,环境会计的建立获得了企业内部管理层的认同和支持。
2.具备足够的组织机构基础。调查表明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环保意识较强,环保生产做得也比较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规范;另一方面是我国对上市公司在环保生产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已经拥有相当数量已经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在组织机构上拥有良好的基础,我国推行环境会计因此才有了现实的可能。
3.具备良好的外部政策性基础。从对“企业环境支出和收入”及“披露环境信息的原因和使用者”两方面的调查可以看出,政府在推动企业环保生产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有效推动和合理监督是我国推行环境会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引导企业进行环保生产。
(二)环境会计在我国推行的必要性
1.实施环境会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已经十分严重,这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政府已考虑到了利用会计核算、信息披露等方式来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引导,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要想建立起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还有会计方面的核算和信息披露都异常困难,这就使得政府有关部门无法通过相关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治理与破坏情况,从而不能制定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与微观对策,环境污染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此下去,我国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当下社会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我国企业应在相关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环保理念,以环保理念重塑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运用环境会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保持竞争优势。
3.实施环境会计是强化环保意识的需要。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它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情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信息中去,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这势必会对企业的总体效益产生影响。这就促使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样就可以避免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因此,环境会计的推行可以有效提高各企业的环保意识,尤其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
二、环境会计在我国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从国外引入环境会计理论。90年代才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情况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已颁布的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多,目前虽然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环境标准在内的环境法律体系,但企业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仍然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和政策支持,客观上造成了企业在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方面的滞后,再加上企业环保责任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在环境会计发展方面相当缓慢。
(二)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薄弱
1.地方政府官员片面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政绩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成绩,是评价执政领导能力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以此来衡量政绩,而忽视了环境污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危害。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将环境污染抛于脑后,这必然会对环境会计核算在我国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绩效观。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经营者追求高收入低成本,从而获得高利润。因此,企业必然会忽略环境成本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必然也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推行。
3.普通民众事不关己的环境保护观。多年来,虽然我国环保部门一直在进行环保宣传,但环境污染事件依然还是接连不断地发生,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仍然认为环境问题离我们很遥远,对环境保护漠不关心,这必然会阻碍环境会计在我国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