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

机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范文1

一、扎实开展五项活动。一是开展了“四查四看四对照”的整治活动。即:一查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情况,对照学习型组织建设要求和职责分工落实情况,看学风是否端正,学习教育是否真正进去思想、进入工作,工作时是否存在精神不振、干劲不足、怕苦怕累,是否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做到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二查领导作风中的“假、浮、蛮”问题,对照岗位目标责任和纪律意识,看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是否坚决,号令意识是否增强,是否做到了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各项工作、任务都完成,是否爱岗敬业在规范自己言行上是否与上级的要求有差距;三查局各级领导班子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对照《廉政准则》,看是否遵守廉政规定,有无吃拿卡要,有无违反禁酒令、上班时间玩游戏等现象,促进干部廉洁从政;四查行政审批中的低效率,科股室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照承诺服务事项,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是否增强,服务态度是否端正,服务方法是否灵活,服务措施是否到位。二是开展了“探真情、讲真话、找真错”为主题的“三真”谈心活动。在活动中坚持做到,谈真情,推心置腹;讲真话,开诚布公,找真错,不留情面。三是广泛征求意见活动。由专人制定了作风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了作风整顿征求意见表,重点围绕我局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在作风建设以及机关行政效能方面建设的情况向市级相关部门、街办、企业征求了意见或建议,共发放征求意见表50份,截止目前收回意见反馈表31份,并及时对收集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梳理。四是撰写自查报告。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对照自身检查,梳理和查找当前工作作风、机关工作效能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撰写了自查自纠报告9份。五是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查摆的问题归纳总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从加强思想教育、规范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全面落实好整改措施,使整改工作扎实推进。

二、严肃认真查找问题。对征求的意见和查摆的问题,局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深刻反思。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并将发现和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梳理:(一)学习观念不强,业务知识不够精通,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走一步说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不是自己积极力求寻找对策,而是单一等待办法自己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拼搏向上的精神。(二)在实际工作中,有极少数同志工作积极性不高,平时工作脸难看。对此次活动认识片面,存有偏差,态度不够端正,极个别同志对待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三)缺乏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为大局工作考虑的较少,未能很好地为部门工作出谋划策,没有针对实际情况,想办法,解难题,故大多数同志工作上起色不大。

三、切实整改落实到位。通过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规定整改期限,并落实到整改责任人。(一)建立健全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人员、内容和效果四落实。一是着眼科学理论的系统掌握,抓好经常性学习。二是结合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特点和主要工作任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学习,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辅导,每次学习辅导有重点、有突破。三是安排有针对性地自学,每年自学笔记和体会文章不少于2万字。四是寓教于乐,强化学习效果。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坚持每周五学习日制度,严格考勤,在学习方法上采取讲课、看录像、参观等多种形式。(二)采取个别谈心活动,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开展班子做表率,促干部争先进活动。一是树立两种意识。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树立争一流的工作责任意识。二是实行“三个强化”。即行为上强化主动,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工作上强化效率,坚持做到能今日办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全局上强化合作,树立全局一盘棋、分工不家的观念,共同把工作做好。(三)不定期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加强干部职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教育,把城市管理工作与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突破,在工作成绩上有新提高,在群众满意度上有新进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城管良好形象。

机关作风整顿自查报告范文2

一、对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总体认识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对营造自身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十分重视,始终把优化环境放在促进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落实优化“三个环境”的优惠政策,以优化投资软环境推动全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依托职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依法行政,落实优惠政策,增强服务意识,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区经贸委本着政策上放宽、发展上扶持、服务上优化的指导思想,切实解决非公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的问题,满腔热情地为非公有制经济保驾护航;区联服办简化审批程序,为来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免费代办服务,大大缩短了办证周期;区招商局不断转变观念,强化诚信服务,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努力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区建设局以硬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硬环境建设促进投资软环境建设;区城管局彻底转变职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投资软环境建设有实招;区物价局不断规范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切实加大对影响投资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政事业性违规收费案件的查处力度,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工商七里河分局通过实行“四公开一承诺”制度和“首问首办责任制”,提高了办事效率,营造了优越的服务环境。通过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管理办法,规范了收费管理,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通过文明执法、合理执法,维护了有序的法制环境。通过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帮扶企业,积极营造了优越的创业环境;区地税局进一步完善了定额报批程序、审批权限、定额调整、发票使用、超定额补税五项规定,增加了定额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坚持不懈地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文明诚信创建活动,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兰州供电局等单位以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为主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便民措施,彻底改变电老大的形象,以崭新的面貌和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近几年来,虽然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在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思想观念还不够新,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职能的力度还不够大,管理机制的创新还不够快,行政执法还不够规范,办事效率还不够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还不够高等一些突出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区投资软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据一些国外机构和企业对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最新调查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国外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软环境还不是很满意。例如,有40%以上的日资企业认为,我国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还不够显著,这个比例比较高。而国内的一份调查,更令人触动,外资企业对我国东部某大城市的投资软环境进行评分,满分是6分,该市在政府机关办事透明度方面只得了1.5分,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仅为1.6分,机关办事效率仅为2.4分,就是说还不及格。去年,国家外资司与部分地方计委联合对中西部地区8个省(区)、市的外商投资软环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外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软环境也反映出相当多的问题。

综上所述,不够宽松、不够和谐的投资软环境是目前制约我国改革开放的瓶颈之一,对于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是如此,就我们内陆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更是如此。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

二、关于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要素构成

调研期间,委员们一致认为,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涵盖面宽。同时,投资软环境还带有很大的隐性特征,是有形与无形的统一。虽然投资软环境建设这一概念各地都在频繁使用,但它所包含的主要要素尚无一个明确答案,目前仍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理论课题。

综合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实施情况,我们认为,投资软环境主要指人文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秩序以及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软环境建设是相对硬环境建设而言的。硬环境建设是软环境的基础,软环境建设是硬环境建设的条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加强硬环境建设不能忽视软环境,改善软环境也必须以增强硬环境为基础。

三、对发展我区投资软环境的建议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他县区与我区的政策差异进一步缩小,靠优惠政策扩大开放的优势明显减弱,必须把着眼点从依靠政策为主转向以创造一流的环境为主上来,以形成对外开放的新优势。根据我区投资软环境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建议:

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一流的政务环境

环境决定发展,政府创造环境。政府作为管理国家经济、社会事务的执行机关,与企业和老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在环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我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是政府在职能转变上的任务仍很艰巨,必须把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作为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抓实抓好。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摆正位置,不能既“吹哨子”又“踢球”。政府的职能应当转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投资决策权和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职能交给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务交给群众自行依法办理。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着力解决以审批代替管理的问题,改变部分行业中存在的“管理就是审批、审批就是收费”的现象。对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要坚决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运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快将有关审批项目转为核准制。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坚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要合理划分和调整部门和岗位之间的行政审批职能,简化程序,减少环节,加强和改善管理,强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在赋予行政机关及审批人审批权时,规定其相应的审批责任,明确行政审批每一环节的权限和责任。对于审批事项审批后的监督也要实行监督责任制,明确规定负有监督职责的部门和人员,赋予监督部门和人员依法监督权,并规定其相应的监督责任。对不依法履行监督责任或监督不力、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一流的企业经营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区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对各种收费、检查的管理,为企业创造透明、稳定和低成本的经营环境。

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管理。对现有各类收费要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合法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区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公开收费内容和标准,简化收费方式,增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透明度。加大对企业收费的监督、检查力度,防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超范围收费以及以保证金、抵押金等方式变相收费等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应加强和完善公用事业价格管理,推行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建立成本约束机制,降低水、电、燃料等价格。

严格控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区政府应该对面向企业的检查评比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末经核准的检查评比,企业有权拒绝。对企业的行政检查,同一部门不应进行多级重复检查或同一项目多次重复检查,以免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㈢、文明公正执法,创造一流的法治环境

行政执法队伍及其人员作为行政执法的主体,能否依法行政,文明公正执法,在法治环境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以罚代法、粗暴执法甚至贪赃枉法的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严格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塑造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所有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学习培训和执法资格考试,不合格者不予发证,不持证者不能执法。应将那些不适宜行政执法的人员调整出执法队伍。临时聘用的合同工、临时工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对执法犯法、循私枉法的执法人员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员,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㈣、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创造一流的人文信用环境

诚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基石,也是发展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关系到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大局。要坚持一手抓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一手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诚信氛围。

1、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行政公信力

(1)、建立行政决策的社会咨询机制,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克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

(2)、继续完善、推广政府采购、价格听证、信息公示、公开承诺等政务公开制度,拓展联系群众的渠道。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削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4)、继续完善行政监察、行政投诉制度,加强监察部门、社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的监督力度。

(5)、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内外监督,改进机关作风,规范公务员行为。

(6)、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改进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2、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推动企业走诚信经营道路

(1)、应借鉴兄弟县区成熟经验,建立七里河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该系统以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为基础,以区财政、审计、税务、工商、质监、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提供记录的各类企业信用信息为内容,为区政府各部门监督管理企业行为提供依据,逐步实现部门监控信息的互通互联,建立综合的企业信用风险预警、传递、管控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区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应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遵循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区政府网站及各有关部门工作网站,为社会各界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提供服务。

(2)、积极引导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开展信用信息咨询和信用评级活动,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记录、信息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咨询服务等的社会化网络体系。

(3)、继续清理整顿中介机构,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机构和违法违规的中介活动,建立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公信力。

(4)、积极引导、教育各类企业树立信用意识,建立对企业经营者定期教育培训制度,帮助企业增强信用意识,自觉维护企业信用;引导和帮助各类企业建立健全能够强化企业自身信用的各项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5)、试行企业经营信用记录公示制度。有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众提供网上企业经营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并将认定的经营信用良好的企业和经营信用不良的企业在网上向社会公示。

3、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夯实全社会信用基础

坚持思想教育、舆论监督和制度建设并举,大力开展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全社会强烈的信用意识和文化氛围;要通过大众媒体宣传、表彰守信誉、讲信用的先进典型,对破坏市场信用的企业及个人,要严厉批评、曝光,提高舆论、社会监督的力度、水平,使不讲信用者无处藏身,寸步难行;要尽快研究制定包括数据采集、披露、评估、使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个人信用联合诚信制度,促进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规范完善。

4、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治、守信奖励的机制

(1)、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行对失信的联合惩治。对严重的失信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社会、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惩治措施,依法公布、曝光或给予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特别恶劣的,要坚决追究失信者法律责任,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得不偿失。

(2)、对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可在工商注册、税务等方面给予优先、便利或一定形式嘉奖,以促进形成守信受益的社会局面。

5、加快信用体系的电子化建设步伐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化工具,逐步实现信用信息体系网络化和社会化,并确保信用信息规范、准确、完整、适时。要按“统一规划、联合共建、互联互通”的原则,尽量利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现有的网络和信息资源,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㈤、制定发展软环境评估考核制度,形成软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投资软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和动态提升的过程。制定发展软环境评估考核办法,可以避免以往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短期性、阵风式、难以持久的弊端,把它纳入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有利于促进各部门改进作风,积极参与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