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节的弱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1

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整经济关系的指导思想,是经济立法、司法、执法活动中的根本准则。它不仅贯穿于经济法的始终起指导作用,而且是经济法的性质、任务、目的、调整对象的综合概括,是经济法本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

1 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1999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进了宪法。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法律形式把我国各种经济形式的地位加以明确,并对其合法权利加以保障,不但是我国以宏观调控为己任的经济法的首要的、基本的原则,而且还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依据。

2 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在现代社会大生产中,经济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是计划和市场。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手段的长处,发挥各自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来对资源优化配置。计划,主要是按照政府预先制定的计划,依靠行政指令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所以,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加强和改善对经济的国家干预,而计划是国家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资源的配置要把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使经济资源得到更为合理、优化的配置。

3 国家适度干预的原则

所谓国家干预,是指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和监察、审计、司法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参与干步,以保证经济活动的顺利合法进行。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国家干预体系。市场调节是自发性调节,是基础层次的调节,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微观层次上往往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宏观层次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市场效率条件的保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重大问题难以调节,这就需要国家进行适度的干预。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总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以间接手段为主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适度干预,有助于发挥其长处,弥补市场调节的短处,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2

关键词:教学模式 案例

0 引言

以往的政治教学注重课堂讲解,忽视学生活动;注重课堂形式,忽视学生思维。这样做得结果造成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到位。新课程改革提出: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治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是当前教改的趋势,也是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的。要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枯燥无味,实现“从课本中来,到课本中去的”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的转变,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平台。所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我认为政治教学模式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转变。

1 适当选用生活案例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设置问题时,选取贴进生活、贴进学生实际的背景材料。有时利用乡土案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乡土案例由于发生在本乡本土,有的为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在时空上贴近学生,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联。因此,教学中适时地利用乡土案例,往往会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生活处处有活例,从而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例如我在讲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主要设置了四个材料,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组材料:每年全世界非法交易占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9%,全世界吸毒成瘾人数超过5千万人,一般吸毒者高达2-3亿人,仅80年代全球因吸毒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第二组材料:人胎素号称中国抗衰老第一产品。成本价格几十元,市场价格最高卖4万元。第三组材料:2007年12月份,秦皇岛房价上涨幅度曾经排名全国第一。今年一季度秦皇岛房价上涨势头依然强劲,其中新建住宅上涨幅度高达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由于商品房供大于求,一部分商品房闲置。第四组材料:东莞素有“世界玩具之城”之称,90%以上的玩具出口欧美。鼎盛时期,在工商局登记的玩具厂有4000家。2005年东莞的外资玩具企业共有639家,2006年为630家,2007年陡降至500多家。中国最大的玩具加工厂、位列全球第三的广东省东莞市合俊玩具厂近日突然倒闭。

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探究式模式,提出以下问题: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什么不良影响?怎样避免市场调节产生的上述不良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必要性的两个方面: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有一些公共消费的供给是不能让市场调节的,如消防、治安、环保等;再有一些特殊的产品,如、不健康书刊、枪支弹药是不能让市场来调节的,会危及社会风气与治安。②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并要求学生针对实际分析由此带来的后果。再讲解宏观调控的手段时,出示材料设置情境玩具出口企业数量减少的原因,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针对上述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结合出口企业数量减少和效益下降的原因,如果你是央行行长、该市市长、工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税务总局局长和财政部部长,应采取哪些措施使玩具出口企业摆脱困境?

通过这样的设计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中,通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通过问题探究,获得知识与能力,通过分组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使学生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理解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之间的区别,形成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总结的是具体的,通过教师的讲解,形成抽象的理论知识。

2 及时结合时政的实例

政治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时政性,当今社会不断变化发展,每天都有新的国际国内的消息,那么我们的课堂也要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的充实。因此,在快乐的政治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的选取有社会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生活素材。可以结合国情、省情、校情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比如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关心提到的,还有就是新闻当中播报的内容。具体形式可以采取课前时事演讲、或者作为导课、事例进行分析。前一阶段的十七大的召开,国庆阅兵仪式、奥运会开幕式、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0周年等,让学生结合这些时政材料讲解与教材的结合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3.1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民风民俗、电视图书报纸、计算机网络等,都会对课程资源的获取提供直观、快捷、多维的帮助。要注意培养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留心,多思考,多表态。

3.2 竞赛的方式引入课堂。大家多喜欢的电视节目《幸运52》、《梦想中国》、《实话实说》等,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给大家在竞赛中得失的快乐。我们普通学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也不可能观点都是正确的,我们在给学生提供的轻松的课堂中,在学生的分组对抗中也有获胜者,从而激励学生的进取心,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发挥了合作的精神。例如我在讲解新课程探究课消费对个人家庭的意义时,选取了大家熟悉的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的形式,由学生做主持人,嘉宾,学生模拟两个家庭,谈论消费对个人家庭的意义。上课之前,老师首先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消费方面的材料,例如,家庭消费的内容、形式,类型,学生选取了借贷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等形式,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片,录象,生动形象,其次,老师整理归纳学生搜集的材料,去粗取精,和学生共同探讨实话实说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引导者协作者。

3.3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象、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在课堂上的开始阶段可以通过下载加工的和课本有关的新闻视频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FLASH、把学生带入相关的课题;在讲民族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一首FLASH《爱我中华》生动的图片,鲜亮的民族服饰,带领学生走进新的内容,效果明显。在讲宗教的政策问题时,也是一首图文并茂的FLASH《走进西藏》开场的。让政治课堂多了美妙的歌声,既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3

新近成立的保监会,无疑应根据新的监管体制和我国未来保险业的发展确立其监管任务、和原则等。因为,此次保险监管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宗旨显然不应局限于监管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保险监管的依据——《保险法》对保险监管方式已作了明确规定,所以,我国保险监管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并联会改变。

一、我国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保险业短短的发展上,有较长的一段时期实施的是保险模式和政策。应当指出,这种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垄断经营模式在我国生产和生活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保险不属于商品的经济范畴,保险经营行为本质上是政府行为,保险监管也失去了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险垄断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也愈加明显,打破这种市场垄断经营模式已具有客观必然性。1985年,我国颁布了《保险管理暂行条例》,这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保险市场应采取多元化模式,否定了垄断经营模式,从而掀开了我国保险业的新篇章。从理论上说,制定这一法规的基本目的在于确立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体制,推进保险经济发展;制定这一法规的理论依据在于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具有提高经济活力、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功能。

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保险一按照市场机制要求运行和发展时,保险是否应被监管?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什么?多数学者认为,保险监管的必要性是在于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为:保险经营对象的特殊性、保险销售过程的特殊性、保险经营对象的负债性、保险基金的返还性、保险业务的分散性、保险的广泛性等。事实上,上述经营特殊性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并非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保险经营的特殊性并 不足以说明保险监管的必要性。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市场上每一公司的要价(边际收入)会等于边际费用,在这一点上社会利益达到最大化,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但是,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弱点和平共处足。当市场信息能够在完全竞争方式下运罢,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1)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就付也代价便可行到处自外部经济的女处。(2)市场竞争失灵。例如,市场上价值的作用往导致垄断,而垄断的存在会产生进入市场的障碍,从而破坏市场机制,排斥竞争,导致效率的损失。(3)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微观决策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4)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当买者和卖者间出现这种情况时,产品价格总是等于所有销售产品的平均价值。这样在同一价格条件下,销售更有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将会退出市场以逃避损失,而那些低价值产品的销售者则会利用这种机会占据市场,结果出现“劣货驱逐良货”的市场逆选择,导致市场失灵。此外,竞争者会以另一方的信息减少为代价取胜,发生扼止对方信息来源的道德风险。

从我国保险实践看,同样存在着上述“市场失灵”的情况。如:有的保险公司依靠行政手段、采取强制的展业方式;有的保险公司违规经营,无序竞争,并形成垄断势力;由于保险经营特殊性,保险公司对市场调节信号缺乏敏感性,人个寿险市场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保险人相比,被保险人的信息相对不足,被保险人的经济福利不能最大化,有时还会由于虚假的信息提供和不公正交易使被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损失。此外,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用信息对称进行逆选择。因此,为了弥补保险市场运行本身的弱点和缺陷,为了减和或消除这些“市场失灵”的情况及其影响,保险监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我国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和性质

“保险监管应当干什么?”,也就是说,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首先,应明确保险监管中监管的含义与管理和监督、管理经济计划中的含义不同。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规范保险市场行为;二是调控保险业发展。保险监管的性质是国家干预保险经济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具有干预经济的基本职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家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得,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具体而方,政府执行的主要经济职能是:(1)确立法律体制;(2)决定宏观经济稳定政策(3)影响资源配置以提高经济效率;(4)建立影响收入分配的方案。就某一行业而方,国家的干预职能同样表现为规范和调控。就调控而言,国家对行业的调控主要表现为制定产业政策。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其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根据政府的介入程度,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1)直接干预。具体手段有直接投资、强制性的行政管制等。(2)经济手段。采用有差异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工资政策等,来改变其产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3)立法措施。通过立法,干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形成。(4)指引和协调。主要是按照市场原则和市场信号提供信息服务。

保险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同样在规范保险市场行为,消除“市场失灵”情况的同时,应制定保险产业政策,调控保险业的发展并同样应采用上述实施产业政策的方法。需要指出,在我国由于保险市场经程度较低,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也较低,更需要政府行使部分配置保险资源的职能,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在我国保险监客实践中,应当注意把保险监管的这两部分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监管达到预期效果。当然,在保险监管中,也应防止出现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干预的范围超越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职能,妨碍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二是过份强调政府的调职能,忽视了完善市场机制的任务。也就是说,应防止国家监管变成经济计划管理的情况发生。

还需指出,在履行调控保险业发展这一保险监管职能时其中重要一点是如何使用权保险业发展能满足企业、家庭和个人处理风险的要求,对于这一监管任务,可以视了保险监管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保险理论和实践往往将保险监管的伤

和目的简单地限定在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方面。虽然,这一监管任务并没有错,但是这种看法和做法往往限制了保险监管者的视野,忽视了社会上非被保险人的利益。如果保险业所承担的风险,因顾及公司自身利益始终限于传统的风险种类而没有发展时,那么保险监管者与保险经营者事实上处于同一地位。

三、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保险监管运行的基本:一是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即谁来管;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即管理什么,及通过监定活动应达到什么预期的结果;三是有明确的监管手段,即如何管。因此,监管目标是监管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管活动的基础。

监管目的可分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一般来说,总目标往往是一种概念和一种总体性认识,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因为,总目标没有解决在一定时期内监管者具体的监管和任务的问题。例如,管理的总目标是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交并取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应确定一定时期更专一的目标,以及所必各部门的若辅助目标,否则,企业的总目标就难以实现,也无任何意义。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通常还提出保险监管的目标。从内涵上看,监管目标也就是通过监管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但是,监管目的与监管目标还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监管目的更具有内在规定性。类似于监管总目标,而监管目标则具有阶段性,可操作性。因此,在保险监管理论和实践中,保险监管目的应当是明确的,相对缺乏理论意义和价值,而保险监管目标则因各国保险业水平和环境不同具有一定差异性,存在理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就我国保险市场监管而言,保险监管的总目标是比较明确的。一般而言,保险监管总目标的确立与保险监管的基本职能有内在联系,其主要内容是保证保险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对此,我国《保险法》在第1条也作了相应规定保险监管是“为了规范保险活动,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险监管应维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仅益,但我们并不能认为,保险公司的破产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失败, 政府监管的责任。政府监管的总目标是保障保险事业的安全运行,而不是保证保险事业中的保险公司不破产。

就保险监管目标而言,问题主要在于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如何确立一定时期的具有操作性的保险监管目标,这也是保险监管基本职能的具体要求。此外,保险监管总目标身躯也存在过于原则性和缺乏可操作性的特点。例如“保护保险当事人利益”,这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矛盾,保险公司的发展意味着保险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险利润不断增加,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则表示为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不能丧失,同时应使用权被保险人交纳尽可能和的保费,得到尽可能大的保障。因此,根据保险业务阶段的自身特点和环境的不同,如何在保险人世间被保险人发中作出最适当的抉择和取舍,也是保险监管者在某一时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各国保险实践看,在保险业发展初期,监管者倾向于重视保险业的成长,培育保险市场,而在保险业相应成熟时期,则更多地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

根据我国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保险监管在未来一段时间(三到五年内)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培育保险市场,增加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形式多样、地区分布鞋合理、市场要素完善的以民族保险业为主导的具有开放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其理由是:

我国保险业总体水平还偏低,与国外保险业相比较,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保险业的作用无论在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保险业供需失衡,从总本上看,这种失衡表现为保险供给小于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活发展,人们的保险意识已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营主体不足,缺乏有效竞争机制,缺乏市场创新,保险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保险市场的垄断性依然非常明显。此外,各地区保险产业分布鞋极不合理,缺乏性,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滞后性。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步入最佳发展时期。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保险需求不断扩大,传统的“市场蛋糕理论”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准确的。此外,经过前一段时期对保险市场的治理整顿,强化风险管理,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已明显趋于规范化。经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对保险业的冲击,保险公司经营者也更加成熟。

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比以前更加完善。无论在保险监管、监管手段,还是监管的法律依据都比以前有明显的加强和完善。加之目前保险监和委员会的成立,不能再以监管力量不足为理由而推迟保险市场主体培育的步伐。

从目前全国保险市场总体数量看,民族保险公司的数量已不占优势,尽管目前民族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依然较大,外资保险公司相对集中。但是,从未来发展看,这咱中资历和外资公司数量上的关系,显然不利地我国保险业发展。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4

在循序渐进地促进国有企业传统劳动就业制度向市场化的劳动就业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分析就业体制的症结,以认识并保持基本制度内容的连续性。

(一)渐进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延续了传统就业体制,强化了隐性失业

虽然国有企业在传统体制框架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极其承诺的多重社会功能,使初期的经济改革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制度保障,且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促进了经济转型的分步骤发展,但社会功能目标(如全面就业、社会稳定)的有效实现往往以经济功能目标的严重受损和丧失为代价。国有企业在此间所承担的大规模吸纳劳动力的重任,却成了改革后期国有企业自身改组难以卸除的重负。

在这一时期,传统计划体制本身的弱点,决定了对劳动者的就业仍然通过中央计划整体的板块式的手段去完成,因而,在不改变资源配置功能的条件下又孕育了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新一轮失衡,造成企业劳动力资源结构的配置错位与使用的效率低下。

1996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国有企业劳动总量的过度供给即隐性失业率达到20%,绝对量达2000万人。非国有企业虽然在不断吸纳劳动力,但由于工资和福利的差距及农村劳动力的不断涌入,并不足以吸纳国有企业过多的劳动力,而且计划配置劳动力的机制和劳动力的“铁饭碗”制度没有根本打破,从而延续了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用工制度,强化了隐性就业,加大了改革成本。

(二)渐进改革中,国有企业劳动力就业机制的缺陷造成企业冗员沉淀与需求扩张并存,导致就业陷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部资源配置都是以企业为单位在市场中实现的。市场机制自发地引导生产要素在企业内外不断地流动和重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配置结构总是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变化。但是在改革途中,国有企业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在企业内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冗员沉淀),其容量已远远超出生产的合理需求量;另一方面,企业仍感某些岗位或工种的劳动力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继续扩张,不得不从企业外部雇用劳动力,理论界把这种企业内部总量劳动力过剩与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扩张同时并存的现象称之为“就业陷阱”。其成因在于,由于传统的制度安排,企业内滞存的大量无效劳动力挤占了企业中本应有的职工规模,致使能够提供有效劳动供给的、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员不足。因此,即使在企业劳动力普遍过剩的背景下,企业仍然存在实际缺员现象。

(三)渐进式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板块分割和双轨运行

以市场机制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传统体制的冲击,形成了整个经济新旧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劳动力就业格局及其运行机制是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也裂变成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两大块,整个就业领域表现为典型的双轨运行特征。

板块的裂变使农村劳动力和城镇非公有部门劳动力的市场配置成为超前的一块。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着这些部门劳动者在工作岗位的进入与退出,使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行为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对称性,双向选择与收入导向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规则。而作为劳动需求一方的非公有制企业,亦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约束下,按实际生产需求自由决定雇佣和辞退劳动者,表现出显著的市场行为特征。显然,这种市场就业机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作用。而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力存量部分,市场机制的作用远小于前一板块。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缺乏劳动力的市场调节机制和容纳冗员的稳定就业环境,致使“双向选择”的劳动关系难以确立。虽然在劳动用工方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和优化劳动组合,但由于失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而无法将大量冗员推向市场就业;在大部分企业经营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只能导致企业工资制度的二元结构,妨碍了工资激励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发挥。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劳动者的流动缺乏安全保障,使本已出现的企业劳动供求行为的市场化倾向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企业内外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板块分割和双轨运行。

(四)传统劳动就业制度的惯性造成企业冗员退出原有体制的心理障碍与思维锁定

首先,传统的就业体制在其长期的历史延续过程中,塑造了一种刚性极强的利益分配格局,它与就业相互联系,主要由企业承担社会保障职能,为就业的劳动者提供生老病死的一系列无风险保障。与原有就业制度相比,市场调节的就业制度是高收入的诱惑与失业风险的陷阱同时存在。这种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反差使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对原有制度眷恋不已,真正退出原有就业制度的观念难以迅速形成。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潮流般的向城市的流动这一态势也强化了城市劳动者对失业风险的不确定性预期。同时,由于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对社会稳定目标的偏好,为减少因制度变迁而引发的失业对社会的冲击,缓解社会矛盾,主要采取的是以企业内下岗、放假或内部发展第三产业就地吸收、消化冗员的措施,并过多地从政策上硬性限制农民工流入城市以保证城市工人就业,相应地给城市职工过多的再就业承诺和经济补助,这也使得企业职工不愿彻底摆脱对企业保障的依赖,而无法真正建立起风险性、竞争性的市场就业制度。

第三,在传统集权体制下,职工就业与住房、医疗、退休保险等社会保障的内容一样,都表现为一种劳动者的计划权利,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这种过去传统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计划权利必须通过一定的|初偿,即付出交易成本,才能使其完全脱离国有经济部门。由于它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牵制,使企业冗员尤其是已下岗失业职工与原企业脱钩的问题上设置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障碍,这也是改革中国有企业冗员过多早已存在,但又不能马上进行劳动力的体制外分流的根本原因。

二、解:推进劳动就业体制改革的政策及措施

(一)建立公开失业机制,加快推进企业内外二元劳动力市场向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转型

目前,我国市场就业机制缺位的客观现实,给予企业内外二元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合理性,但这只是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的一种权宜之策。因此,逐渐实现按市场要求来配置劳动力,并发展成一个全国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对劳动力资源存量的调整存在很强的刚性,表层原因是条块分割、部门所有所导致的劳动力产权转移困难,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传统劳动就业体制下的对公开失业机制的人为压制所导致的。由于不允许公开失业存在,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资源存量的流动,企业的破产、兼并、联合等重要途径和手段,都因遇到企业职工的安置难题而无法有效实行。如果通过建立公开失业机制,健全失业保障体系,以此来调节启动以劳动力为核心的资源存量合理流动,则不仅有利于企业改组,而且可以使产业和产品结构真正得以调整,从而在生产和需求协调的基础上搞活国有企业,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公开失业机制,在企业经营自确立的条件下,赋予经营者完整的用工权,使他们可以根据经营效率吞吐企业劳动力;同时,也赋予劳动者择业权,使之提高劳动的积极性和流动性,并从中形成对经营者的制约力量。另外,公开失业机制可以直接、现实地反映着市场上的劳动供求关系,并为调控这类关系的政府和市场机制提供了施展余地。对于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劳动力网络的形成、促进再就业工程,稳定社会秩序,均具有显著作用。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机构的服务职能,构建加速推进市场化的进程

在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渐进改革中,由于缺少更加现实、有效的内、外部市场间的沟通与衔接机制,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无法向社会排放冗员,社会无法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劳动力市场,显然,在向完全市场化就业模式演进的道路上,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使之构建成为一个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的可操作平台,以弥补就业制度改革过渡时期运行机制的缺位,填充国有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隔离带,有效连接企业内部劳动力调剂市场与外部完全就业市场。这一人力资源社会化管理平台,与目前各种劳动力市场机构(如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相比,功能更齐全,服务范围更广,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化的档案管理、职业培训与开发、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人事、失业保障等方面。

(三)制订客观、现实的政策与措施,消除失业者再就业的路径依赖,搞好就业服务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政府不能将充分就业的宏观目标混同于具体的再就业承诺,这会给失业者造成心理依赖,削弱其内在的激励动机,并且在再就业机会面前过多地挑剔职业。因此,政府应放弃对城市劳动者的无条件再就业承诺,通过加强劳动力供求的市场调节力度,创造竞争就业的制度氛围,强化劳动者的失业风险意识,通过劳动用工的双向选择,促使劳动者在这种强制性的变迁趋势中改变原有就业观念。利用市场机制给劳动者带来的激励效应,强化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观念。做好迎接制度变迁的心理准备、技术准备。同时。政府应在创造宏观经济就业机会基础上,尽快建立就业制度变迁的正式制约,以经济手段建立失业保险、贫困救济机制,从制度安排上降低劳动者创业、择业、流动的物质成本。

(四)完善社会化保障体系,构筑劳动者市场化就业的“安全网”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5

关键词:企业;经济波动;战略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经济波动是经济周期性的外在表现,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战略规划和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主动迎接挑战,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面对危机,企业如何加强战略应对呢?笔者认为:

1.要有均衡、稳健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做到戒“贪”

从机理上来看,经济波动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在每次经济波动之后,往往有很多企业不但能挺过难关,而且还因经济波动对对手的致命影响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很多学者认为追逐超额利润是所有企业梦寐以求的,但如同人性的贪婪的弱点一样,企业同样要做到戒“贪”,这一观点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支持的。企业业务出现超额利润大抵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企业业务垄断;二是企业高利润行业短期进入壁垒较高,形成寡头局面;三是短期供需失衡,形成卖方市场。三种情况都将刺激企业大幅抬高商品价格,使得商品物超所值,当超出消费者心理预期时,消费量将是非线性的骤然下落,造成商品积压。更糟糕的是,由于信息反馈的滞后性,恰恰在此时,由于趋利因素,很多企业将跟进扩大生产和投资,一旦出现买方市场后,企业因为产品出空的困难,面临的困境将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另一方面,如果垄断企业所处行业的经济比重较大的话(包括附属产业),对于国家经济来讲,风险也是巨大的。这种因需求失衡带来的投资冲动,在整个产业链带有很大的惯性,行业的非理性发展吸收了社会大量的资本,毫无疑问,这些资本很大部分将在商品泡沫或是在后期的积货成本中化为乌有,严重影响居民可持续的消费水平和居民消费的均衡性,进而长期影响经济发展。

企业如何理性冷静的对待市场,光靠企业战略层的决策是不够的,建立均衡、稳健发展的运行机制才是根本出路所在。首先要有科学的决策和规划机制。多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市场调节,在出口拉动下,市场几乎一直在膨胀,在乐观预期下,企业生产产能也是快速增长,然而,市场容量毕竟是有限的,也许,我们此时不管是转型还是收缩,更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机制,这一机制依赖于社会信息化和快速准确的反馈和战略调整能力。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滞后,企业的生产和投资也会决策滞后,比如行业发展到饱和时反馈的信息往往是对市场需求的冲动型乐观,造成企业决策的误判。其次有风险应对机制。如有完善的公积金制度、汇率风险应对机制,积极引入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包括完全订单生产(特殊时期订单的定金比例要高于货款的50%),在锁定利润的前提下,实施原材料与产品套期保值等措施。

2.围绕主业,重视打造科学、高效益的多元化发展策略,加大刚需产业比重

很多企业家和学者在企业运营碰到困难时往往归结于企业主业发展能力不强,还有很多学者基于价值链和低成本战略的角度考量,比较推崇同心多元化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就像一个人遇到病痛时增强抗病能力,这无疑也是积极的。然而,不管是主业突出还是多元化经营,都将具备自己的优势和弱点,问题是我们如何将优势发挥出来取得市场先机,如何回避弱点,建立机制抵御风险。比如一味发展主业时,当企业碰到产业系统风险时,上下游产业都将受到致命影响。这类企业未必就能躲过寒冬。近些年很多的企业失败案例也似乎佐证了无关或负相关多元化的风险。然而很多无关多元化的企业却在大的经济波动中很好的生存甚至是发展了起来,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如天茂集团的新能源产业和保险业的搭配。在纵向一体化经营策略中,如以民和股份为首的养殖企业这几年在发展传统业务时,已经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利用原料优势,生产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以及沼气发电。公司在2010年年报中表示已形成“鸡——肥——沼——电——生物质”的循环经济业务链,生物有机肥收入占到营收比重的2%;今年前6个月,公司有机肥的毛利率达到近一半。

经济大周期和行业景气周期的峰点和谷底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二者的运行曲线由于多种原因绝对不是同步的。特别是当行业需求演变为刚性需求时,受经济波动的影响将相对较小。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积极意义正在于多支点的稳健性。但要重视各个方向的资源合理分配和增强内聚力才能使得多支点稳健性发挥出来。归结起来,无论何种经营策略,还是要回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来。

3.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营调整能力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很多企业提前嗅到了危险信号,借助期货市场快速出空,快速的反应能力很好的保存企业实力,避免企业因经济危机陷入泥潭太深。还有很多企业在主业受到重创后,紧扣市场脉搏,迅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还有些企业从传统营销渠道转型到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企业直销,简化中间环节,抓住了危机中消费者的心理。

4.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引领市场潮流,使得企业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熊彼特认为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十八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和美国六七十年代经济因信息化产业的崛起而崛起也佐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尽管如此,企业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却非一日之功。企业长期、持续的对科研和创新的重视和有序的投入是增强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

5.加强与发展平稳区域的企业的战略联盟

历次经济波动中总有些企业和区域受影响较小,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澳大利亚就受影响较小,率先走出经济低谷。企业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时候寻找稳定的市场是增强企业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碰到危机时大多很难迅速转型,加强与发展平稳区域的企业的战略联盟能很快的使得企业在困境时找到新的支点。

参考文献:

[1]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市场调节的弱点范文6

一、概括曲线反映的经济现象

这类试题要求同学们在分析曲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理论,或概括曲线体现的经济现象,或解读曲线所反映的经济道理,分析曲线留给人们的经济启示。

例1 下图是2004~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指标。图中数据显示( )

A. 产品进口优化了国内的产业结构

B. 产品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C. 我国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增强

D. 我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指标不断增加,体现了我国市场的国际化趋势,C项正确;从图中无法知道进出口对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A、B项不符合题意;所谓走出去是指导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贸易只是企业走出去的初级阶段,不能因此说明“走出去”的步伐加快,D项错误。

答案 C

点拨 (1)结合背景材料、曲线图的标题了解曲线图的主题。

(2)结合理论知识解读曲线图,运用经济学术语转化曲线图的内容,并与备选项对比,选出相符合的选项。

二、研究曲线所反映现象的影响

这类试题要求同学们解读曲线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探讨这些经济现象对国家经济运行、企业发展或个人(消费者、投资者、劳动者)带来的影响。

例2 图2是a、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走势图。就这两种产品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A. a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低收入者投资

B. 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不适合投资

C. b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不适合投资

D. b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解析 比较两条曲线可知,a产品的收益波动性较大,是一款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产品,b产品是一款收益较低风险较小的投资产品。如果操作不当a产品可能出现较大的亏损,A项错误;两款产品都有投资价值,a产品可能获得高收益,b产品风险较小,B、C项观点只看到其中不利的一面,没有看到其积极因素;b产品的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D项正确。

答案 D

点拨 (1)在解读题干和曲线图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概括曲线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理论知识,把概括出来的经济现象与备选项逐一进行综合分析,看看哪些备选项是上述经济现象可能产生的后果。

三、探究解决曲线所反映问题的策略

这类试题的曲线图反映了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趋势,试题要求同学们研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达成特定的结果。

例3 图3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是( )

①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

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格波动幅度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本题曲线反映的经济问题是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其目标是要避免这一现象造成“价高伤民、价贱伤农”。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唯一的表现形式,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①错误;价贱伤农,生猪价格处于低谷时,对农民不利,生猪处于买方市场,②错误;加强市场信息预警,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确定生产规模,③有利于稳定生猪价格;加强宏观调控有助于克服单一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保持生猪价格的相对稳定,保护养殖户和市民的利益,④正确。

答案 D

点拨 (1)在解读题干和曲线图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概括曲线反映的经济问题,明确试题要求达成的经济目标。

(2)结合理论知识,把概括出来的经济问题(目标)与备选项逐一进行综合分析,看看哪些备选项是解决上述问题、达成上述目标的最佳措施。

1. 下图是2013年1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量会增加

②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会增加

③中美贸易往来会减少

④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量会减少

A.①③ B.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