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1
一、谈话类型
省政协机关廉政建设谈话分为:政协机关党组负责人同机关处、室主要负责人谈话;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提醒谈话。
实施党风廉政谈话活动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
二、谈话的范围和对象
(一)谈话的范围为:专门委员会办公室正、副主任,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助理巡视员,研究室各处正、副处长,老干所正、副所长,报社、杂志社正、副社长和正、副总编以及其他处级干部。
(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的范围为:机关新任职领导干部。
(三)诫勉谈话的对象为:机关领导干部有违纪问题而具备可不予纪律处分情节的;违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应追究责任而具备从轻追究理由的;在干部考核中个人廉洁从政状况民主测评群众满意率比较低的;在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廉政准则》等方面发生问题,并造成一定后果的。
(四)提醒谈话的对象为:机关干部群众举报及在各项工作检查考核中,发现有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问题或一般性不廉洁问题的。
三、谈话内容:
(一)政协机关党组负责人同处、室主要负责人谈话,主要内容是:
1、沟通、交流处、室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遵守政治纪律的情况。
2、沟通、交流处、室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情况;
3、了解掌握处、室主要负责人执行廉政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情况;
4、听取对机关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5、其他需要相互沟通的情况和问题。
(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主要内容是:
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对其提出廉洁从政的具体要求,根据任职的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具体责任;按照《中国共产程》规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必须遵守的有关组织纪律。
(三)诫勉谈话主要内容是:
针对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严肃的批评,敦促其深刻认识,限期改正,并对改正情况及今后廉洁从政和不再犯类似错误写出书面报告,作出承诺。
(四)提醒谈话,主要内容是:
根据群众反映,要求谈话对象作出实事求是的说明。提醒谈话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对反映属实的问题,应帮助其提高认识,查找原因,进行批评教育,促其自查自纠。
四、谈话方式:
谈话以个别谈话方式进行。对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免谈话,也可采取集体谈话方式进行。
五、谈话的组织实施:
1、政协机关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谈话,由党组书记、党组成员负责进行。
2、政协机关党组负责人对处、室主要负责人的谈话,新任领导干部的任前廉政谈话,诫免谈话,提醒谈话的谈话名单,由机关纪检组提出,报机关党组书记审定。
3、机关党组每个成员每年至少应同2至3名处、室负责人进行谈话。
4、政协机关党组负责人同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谈话前,机关纪检组要提前将谈话的要求、内容、时间、地点书面通知谈话对象。诫勉谈话、提醒谈话前,纪检组要通知谈话对象所在处、室主要负责人,并与其交换意见,做到有的放矢。
5、谈话人在谈话中要严格组织纪律,不得向谈话对象泄露反映人的姓名、单位和有关情况。
6、政协机关党组成员同处、室主要负责人谈话纪录及有关材料由机关纪检组统一存档备查。
7、机关各处、室,下属单位要结合实际,参照本办法开展处以下党风廉政建设谈话活动。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校区办学;团学促学风
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高校的团学组织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的关系紧密,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目标一致。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目标和团学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打造平台以培养和锻炼在校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人才。二是内涵融合。学风建设的核心内涵是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的三观教育,高校的各项团学活动也是紧紧围绕这些价值理念而展开。三是形成互利互促关系。学风建设主要为团学活动指明方向,而两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营造优良学风建设氛围,也有利于增强团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多校区背景下独立学院团学促学风的挑战和压力
杭州某高校独立学院是1999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托公办大学,2004年由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自成立之初,学院就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由东岳、文一和下沙三个校区组成,其中东岳和文一校区以大一新生以及部分大二学生为主,下沙主校区则容纳了包括大二、大三、大四在内的近6000名学生。分校区和主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这种按年级分区的管理模式造成了分校区学生层次构成单一,不同年级的学生接触少,在学校的文化传承以及管理上都容易出现诸多不便。由于各校区的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在师资配备、资源分配、教学水平高低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差异,校区之间在教学环境和活动环境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等,这就容易造成校区学生精神文化的不平等,校园文化的不融合和差异化使多校区的团学促学风工作往往容易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同校区校园文化环境的差异使团学工作往往容易受到制约,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影响团学工作的效率;第二,团组织架构关系往往较难理顺,多校区团学干部各自为政,团委书记在总体把控全局上难免顾此失彼,力不从心。
二、多校区背景下团学促学风的探索与实践
1.新型团学理念引领学风建设
该独立学院经过几年的探索,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三个校区的文化资源,借鉴过去几年各个校区团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团学工作要紧紧围绕“引领学生思想,凝聚青年力量,倾听学生心声,服务学生成长”的方针,做好大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要不断创新团学工作制度和内容,结合学校的工科特色,进一步打造符合时展需求,顺应学校发展方向的各类新型的团学工作平台。
2.以设计多样化的团学活动,创新学风建设
(1)用道德教育活动,引领学风建设。作为校级校园文化品牌重点培育项目,“星青年”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4届,在全校反响热烈。星青年评选活动旨在从大二到大四学生中选拔出一些优秀的学生和团队,通过优秀事迹的展示,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和感染低年级学生力争优秀,不断超越自我。“星青年”评选活动每年启动伊始,就得到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密切配合和关注。从前期筹备、事迹甄选、视频制作到最后的晚会颁奖,历时达半年之久,评选出来的优秀学子有的学业成绩优异,拿到多个名企offer;有的创业成功,年收入达上百万;有的学科竞赛获奖频频,奖项质量和数量叹为观止;还有的社会工作突出,带领的团队在国内外比赛和相关活动中屡创佳绩……为了让星青年评选活动能够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真正打造成该校的文化精品活动,让更多的学子受到感召和教育,团学线的老师们每年精心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活动在全校师生中收到良好的反响。
(2)用制度创新活动,规范学风建设。12年伊始,该校在东岳和文一校区全面推行红白卡制度和班级日志,推行对象主要为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红白卡制度即在原有学生手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采取每周一统计的加减分制度,对迟到、旷课等违反校规的日常行为进行扣分,而对在学习竞赛、学生活动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加分奖励,学期末将这些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参考依据。班级日志是红白卡制度推行的配套措施,红白卡的加减分制度与其遥相呼应。每学期末,学院团组织牵头在两个校区以年级为单位组织红白卡和班级日志实施情况评比展示,由院级领导充当评委,根据实施情况和阶段成果评比产生学风最好的前6个班级,获奖班级每人获得若干德育分奖励。两项制度自实施以来,一改之前学风涣散的不良面貌,很多任课老师反映,这两个校区的学习风气和氛围较前几年有较大提升,迟到、旷课情况减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形成有效合力,学风提升工程收效显著。
(3)以学科竞赛、素质拓展等专项学风系列活动,促进学风建设。“蔚然学风信息行”作为该校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每年3月至5月在东岳和文一两个校区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至今已经有近10个年头了。活动由学工办发起组织,共分为“笃学新貌”“东岳论坛”“专业园地”“科技采风”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里又有数个子活动,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不同领域的专业讲座、小型科技竞赛、由各社团举办的学习沙龙等活动,这些讲座和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校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系列活动将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紧密结合,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构建新型团学组织,促进和推进学风建设
学生学科技术联合会是面向学院全体学生的科学技术组织,由学院中对科技活动感兴趣的学生组成,旨在营造学院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各项专业竞赛、学科竞赛以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下设9个协会,主要用于服务各类竞赛而成立。每一个协会配备专业教师做相关竞赛指导,协会的活动紧紧围绕学科竞赛筹备和组织。该协会全面覆盖了三个校区运作,自成立以来,竞赛成果颇丰,并屡创新高。文学艺术体育联盟的前身是学生会的文艺部和体育部,在东岳校区成立和运作。该校区以大一学生为主,校区相对独立和封闭,偏于一隅,比较适合搞大型晚会和文体活动。联盟内部又设立了合唱团、舞蹈队、器乐组等多个团队。青年志愿者公益联盟的前身是青年志愿者协会。学院把三个校区的青协组织和活动基地统一整合到了文一校区,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让志愿者活动能够更加集中和有效规整,并且有助于不断开拓新的志愿渠道,更好地履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多校区多头管理背景下的独立学院而言,学风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团学组织如能发挥自身优势,使团学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展示风采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对于加强和推进学风建设,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亭.论高校团学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功能[J].科教导刊,2012(7).
[2]邱岭,等.论高校学风建设中团学干部作用发挥[J].艺术文化交流,2013(9).
[3]袁红富.从学生工作角度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以温州市三所独立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3
一、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并落实师德建设制度。
1、我校建立完善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师德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把队伍建设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方案中有师德考核的内容、等级的确定、考核的措施、考核的程序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等内容,这样学校就能把握住队伍建设的方向。
2、我校还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按规定组织学生上课,无违规现象。学校在教师大会上多次强调不得有偿家教。在与教师签订的承诺书中也明确提到禁止有偿家教。应该说,有偿家教的情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师德建设列于首位,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1、强化宣传动员,认真组织学习。
(1)及时地召开了全体教师会,传达上级师德建设工作精神,明确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工作要求、步骤、达到的目标等。
(2)以不同的形式向社会宣传,引起社会的关注,让全社会来监督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征求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设出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使全体教师都能履行好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责。
(3)本学期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了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等,并联系实际撰写学习心得,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深化素质教育、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来探讨。
2、密切三结合教育联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本学期我校召开了“我为学校添光彩”承诺和“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演讲活动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校还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家长、学生随时可向校长通过写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反映问题。这一举措不仅使校长及时调控学校工作和师德建设方向,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自我修养,受到了社会、家长的广泛称赞。
3、加强班级管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我校在班主任的选拔任用上,注重挑选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热情高、干劲足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建设,各班在本学期初制定班级目标,期中落实实施,期末评比表彰。
组织好班主任培训系列活动,通过探讨德育理念、交流工作经验、观摩教育活动、学习教育理论等多种形式,提升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实行班主任例会,选取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的班主任,在考核评优、职务晋升上予以优先考虑,以鼓励先进。
4、典型引路,带动群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利用身边的师德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等手段来鼓励、激发、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我校教师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开展的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的践行人民教师的职责。学习了运城市师范附属小学的焦云竹老师,她只是一个农村学校的民办教师,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自修高中文化课程和教育类书籍,1987年,她取得了县教师进修校毕业证和稷山师范毕业证。在教学实践中,她除了教语文,还学会了弹琴,教学生唱歌、跳舞、排练文艺节目。1984年,在全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研教改活动中,她的个人经验材料在全县推广,同时上报国家教委给予肯定。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4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优争先为统领,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教职工中继续开展以“塑党性,铸师魂,创造人民满意学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1,问卷调查。及对问卷的总结。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德师风思考民办高校的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又以师德为先。教师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师德师风建设则是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决定着民办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兴衰,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自己这些年在民办高校一线的教学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解对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请专家教授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1.民办高校的师德师风现状及存在问题
1.1新建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不够完善,领导不够重视。
民办高校办学初期往往是粗狂性的发展,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扩招和师资队伍缺编的现状。学校领导往往为了是教学能够基本运行,将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给现有的教师,甚至不考虑教学课程和教师专业之间的衔接,这样教师为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工作量,忽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差,导致学生怨声载道,对学校的办学声誉有很大的负影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所以领导要审时度势,顾全大局,不断转变观念,坚决杜绝此类“杀鸡取卵”式的做法。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一线执行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工作量比较繁重,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奖罚制度,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才能充分的调动教师的热情和智慧,使其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不仅是培养优质师资的保证,也是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有些新建民办高校往往就是此类制度不够完善,从而使人心不稳,教师流动性大,难以形成常年的教育积累,教师的素质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使教师有归属感,也就解决了民办高校教师年龄、学历、职称不合理分配的重大问题。
1.2教师责任心差,功利性强,业务生疏,学术风气不够端正。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是部分教师对学校的发展缺乏信心,仅仅将教学作为一种临时的谋生手段,没有形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更谈不上什么敬业精神,应付工作,业务生疏,教学质量差。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是人们的功利心日趋增强,在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高校教师与师德要求不相对应,出现了“无心教学,一心向钱”的现状,为了追求其课时量,疲于上课,备课时间不充分,更谈不上钻研业务,上课没有了创意,教案重复使用,不重视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教育应付了事,行业作风不甚健康,教学粗糙,只是含金量地下。还有一些教师为了职称,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用重金求文,花钱发表文章等等,缺乏诚信,让学术的研究利益化,学术风气及其不端正。民办院校急切需要培育教师们奉献社会、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教师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格高尚情操。
1.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师德建设滞后。
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结构不合理,基本上是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部分高校外聘教师比重偏大,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外聘教师责任心非常不到位,上课拿钱走人的思想非常严重,甚至于糊弄学生。其中专职教师由大量的刚毕业走出校门而又走进校门的青年教师和少量的已经退休的专家教授组成,形成了“青老分离,中间断层”的分布状态,不能组成科学的教学梯队。所以现在在民办高校教师引进困难,继续努力,以改善困难,这导致教师甄选,培训,预约私人学院人事处,推广是很少考虑道德因素。因此,民办高校要重视专职人员,建设和解决,保留,改善困难问题的关建发展,民办高校的教学人员提高,而且是道德建设的关键。
1.4为人师表意识不浓厚,教学思想单纯。
民办院校部分教师抱着“打工者”的思想来给学生讲课,“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非常严重。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敷衍了事,言谈举止不够端庄,治学不够严谨,下课就离开教室,和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殊不知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担负着育人的使命,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根本,教书只是手段。
2.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对于加强和改建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树立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实现“管理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职业使命感和奉献精神。每一份职业都有其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由其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和快乐。都可以给人带来尊严和幸福。不论公办教师还是民办高校教师,只要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都可以从中享受到教学的乐趣,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培养立志乐道、甘于奉献职业情怀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用自己的高尚师德去影响着学生,学生成才就是教师最大的快乐。
虽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教师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也需要社会的尊重和认可,需要相应的待遇来养家糊口。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只有民办高校给教师以充分的尊重和生活中的关怀,才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搞好“师德师风建设”,以人为本,以师为本,最为重要。所以只有真正的解决好教师的生活问题,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为老师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处理好老师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成长和提高企业的相关要求,这样才可以处使教师团队的团结和稳定。所以从教师情感的角度出发,要从多方面,为了满足教师的需要,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留人管理”,让教师真正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让教师享受到学校发展所带来的快乐,体会到学校发展所得到到的尊重,在学校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结语
教师队伍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重中之重。民办高校要和谐、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让教风促学风,民办高校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锐锋;高艳红;王晖;新升格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5期
[2]杨全印;民办高校师资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张博,陈育林;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的逆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4年02期
[4]秦小红.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刍议[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5]温双文,关丽.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师风师德建设制度范文6
1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民办高校近些年来的规模化发展,不仅仅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化教育发展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民办高校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凸显各种矛盾,同样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现状,往往有着多种问题。
对于我国民办高校而言,办学过程,往往存在多种类型。不仅仅是本科文凭颁发的高校以及专科文凭颁发的高校。同时也存在普通民办自考本科的_些学校,函授和置业培训形式同样也是一种民办高校,并综合反映了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情况。
教师的职业相对特殊,教师不仅仅要有着较高的专业精神,同时也要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能力。教师专业精神的体现,往往是做好敬业奉献精神和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而专业知识的体现,往往是做好学科专业知识的具备,并掌握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测试,不仅仅是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评价,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和中青年老师进行座谈,民办高校对于课堂的学科教育有着极大的重视,往往将隐性课程直接忽略,这种隐性课程也即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职业精神的基本体现,难以实现青年专职教师责任心的培养,教师爰岗敬业精神缺乏。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缺乏主人意识,不仅仅对于高校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同时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教师业务的发展,主要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积累,而学术氛围中关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探讨,往往需要结合自学交流的形式,将自身的业务水平显著提高。然而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阶段,缺乏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以至于各种问题的存在,难以做好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校园文化难以独特性的构建,教师队伍同样也有着不合理的设置,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缺乏,对于民办高校教师业务的根本成长有着一定的限制。
因此,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有着不稳定的教师的队伍,同时教师队伍结构也有着不合理的分布,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同样也缺乏完善性,师风师德建设难以加强,教师实际的业务成长受到根本上的限制。而做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就要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建设和发展。
3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学校文化的创新
知识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核心部分,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引导者,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要结合高校内外部环境,同时也要从自身做起,从当前教育的形式主流进行分析,实现师德师风的完善,将自身学术水平提高。而高校更要实现自身学校文化的创新,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优化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
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就要将国家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政府通过对民办学校发展有利的师资政策制定,将教师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效率实现,进而提高整体教育的水平。我国教育法律完整体系的逐步形成,基于法律的角度,对民办高校教师中的权益基本确定。在民办高校立法的保证过程,加强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结合扶持和政策的形式,做好教师职称的评聘,并推动现代化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根本建设和发展。
结合社会舆论的基本知道,对民办高校社会中的地位综合提升,注重教师队伍的根本建设和发展。通过采取先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势,对办学条件和经验进行总结,进而对民办高校健康的社会文化构建,将教师的自身价值提升,实现教师自身才华的积极展示。
(2)及时转变观念,培养师德
民办高校的领导者,就要将思想观念及时的转变,对合理结构的中青年教师队伍进行建设。一般而言,民办高校发展的基础往往是有着健全的管理,对于管理者而言,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积极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体现阶段,实现企业思路的有效性办学。注重教育思想办学,并逐步形成先进的教育思想,留住高素质青年教师。
通过对教师的各项基本待遇有效性的落实,在民办高校的稳定性发展阶段,做好师德建设的基础发展,加强人文环境的建设,注重教师之间情感的交流,并实现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有效发展,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3)做好职后教育的制度建设
职后教育制度建设的加强,往往是对教师培训状况的有效分析,在教师培训知识的优化过程,结合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注重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的制定,做好教师的基础培训,并在学校建设制度的应用中,保证教师有着稳定的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结合制度的形式,对教师培训的提高进行有效保障,落实培训工作。河南民办高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基础培训,并举办研究生课程班,并对教师进行选送课程学习,将教师的学历水平全面提高。
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阶段,注重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结合民办高校长远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将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升,同时也注重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广东省民办高校更要成立科研处,基于科研项目的综合分析,加强科研培训,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及时开展科研情况,提升学校科研力量。
(二)学校文化的创新
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同样也要实现学校文化的有效创新。通过做好学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做好中青年教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并将中青年教师的核心教育价值观认同能力提升。在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阶段,深入社会的调查,建立学术骨干组织,提高学术科研能力以及水平。注重提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并在学校文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民办高校更要做好教学的有效性改革,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变,提高教师教学改革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特点,完善师资队伍配套管理。
4结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就遵循知识分子工作规律的原则,提倡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性,积极营造浓厚人文氛围,实现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的解决对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难题。民办高校积极引进高端拔尖人才的,并做好政策上的扶持。
因此,现阶段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更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现代化人才市场培养目标的分析过程,对于人才的创新培养和教育创新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2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通过对广东省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学分,企业实践60学分)可以获取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ABB公司对”双元制”的评价是这样的:稳定、高质量的就业,入学就有津贴收入,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企业选拔优秀年轻人人的空间;其中70-80%的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一年就可把企业投入的教育经费挣回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真用,成果归企业,对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很有查,关于民办高校中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中问题的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教师队伍稳定性不佳
在民办高校初期的创建而言,老教师占70%,而中青年教师仅仅占30%。随着民办教育的发展,这个比例在发生变化,由于目前广东省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居多,这部分教师队伍不稳定,主要是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公办教师的待遇差别大,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很多,公办院校教师的退休工资和职称挂钩,而民办高校教师养老金是参照企业执行。很多年轻教师会以民办高校为跳板,流动到公办院校或报考公务员或进入大型企业,选择前两种的情况比较多。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上。从年龄结构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部分比例达到了60以上,教师主要是从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也聘请一部分退休的高职称教师,应届毕业生刚从学校毕业,缺乏从教经验,没有职称,退休人员年龄偏大,无法胜任专业带头人的工作,整个教室队伍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从职称结构来看,90%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为初级职称或中级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比例很小。从学历结构来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较少,大多数为在职研究生,学术理论基础薄弱,难以职称今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三)不健全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
现代化民办高校的发展阶段,更要提高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教师队伍管理往往需要有着科学的制度规定。基于外部体制的发展而言,民办高校的主管机构设置不明确,在民办高校教师的体系评价阶段,难以实现学校管理体制的健全管理,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根本上提高。课程体制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难以统一性的进行检查和评估。